标题:九变篇第八·论临机应变之方略 内容: 九变篇第八·论临机应变之方略作者:蒋百里 刘邦骥出自————《孙子浅说》出自————《现代军事理论》王皙曰:“九者数之极。 用兵之法,当极其变耳。 ”此一篇论为将者当极其应变之能事。 故亦以将受命于君发其端,言为将者既受君之种种方略,尤不可不极其变通,故略引古之战斗原则。 关于地形者,日圮地无舍、衢地交合、绝地无留、围地则谋、死地则战,此战斗原则之不可变者也。 然而事变之来,有时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极而言之,虽君命亦有所不受。 君命可变,则因时制宜,无所不可变也。 所以古之知用兵者,必知九变之利、九变之术。 全篇主旨在于通九变之利,否则虽知地形,不能得地之利矣;在于知九变之术,否则虽知五利,不能得人之用矣。 可见知地形而不知变,不可也;知五利而不知变,亦不可也。 知变而不知所以必变之之术,亦不可也。 总以知九变之利、知九变之术为要,此将将之要道也。 宜分三节读之。 第一节自首至“得人之用”,言选将之法,在乎选知变之将也。 第二节自“智者“至”不可攻”,论任将之法,在乎用善变之将也。 第三节自“故将”至末,论杀将之法,将不知变则有覆军杀将之灾也。 细读全文,知所引五种地形,乃藉此原则以发其端,此其不可变者也;而不由、不击、不攻、不争、不受,则示人以变化之方。 未复以五危杀将,为不知变者警告之。 孙子之用意深矣。 解者多指“九变”为“九地之变“,与《九地篇》强相牵合,殊不可通也。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 圮地无舍,衢地合交,绝地无留,围地则谋,死地则战。 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 故将通于九变之地利者,知用兵矣。 将不通于九变之利者,虽知地形,不能得地之利矣。 治兵不知九变之术,虽知五利,不能得人之用矣。 右第一节论选将之法,总以知九变之利、知九变之术为标准,与九地无关也。 地形,即五种之地形也。 然不日“五地之形”而日“地形”者,因此五种亦不过约略举之以为例,非必限定仅此五种地形也。 况乎此五种地形,在《九地篇》仅列其四,而所谓“绝地”者,又不在九地之列而散见于九地之后;可见此篇“九变”,与“九地”无关也。 其主旨在乎选将当知地形,然有时亦当知所变通。 途当由也,然有时可以不由;军当击也,然有时可以不击;城当攻也,然有时可以不攻;地当争也,然有时可以不争;君命当受也,然极而言之,君命亦有时可以不受:此即所谓变也。 故日知九变之利者,知用兵矣,即可以为将矣。 然苟不通九变之利,则虽知圮地、衢地、绝地、围地、死地之原则,仍不能得地之利也;苟不知九变之术,则虽知由途之利、击军之利、攻城之利、争地之利、受君命之利,而不知不由、不击、不攻、不争、不受之利,则仍不能得人之用也。 孙子原文其义甚明也。 五种地形之解释,详于《九地篇》,此处可不必赘也。 “途有所不由”者,道有险狭,惧其邀伏,不可由也。 ”军有所不击”者,见小利不能倾敌,则勿击之,恐重劳人也。 ”城有所不攻”者,拔之而不能守,委之而不为害,则不须攻也。 ”地有所不争”者,得之不便于战,失之无害于己,则不须争也。 ”君命有所不受”者,苟便于事,不拘于君命也。 此一节言为将者不拘常法、临事适变、从宜而行之,则可以得地之利、得人之用矣。 若强将五地、五利硬作为九变,则分明十变矣,何得为九变哉,不可通者一也;若将五利中“君命”一句提出,而以五地及四利强列为九,则更支离破碎,不成文法矣,不可通者二也。 总而言之,读此段文字,当以活眼观之;所举之五地,不过略举以见例,不以此五者为限也,不必与《九地篇》强为分合,以谬解乎九变也。 吾故日:九变者,极其应变之能事而已。 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 杂于利,而務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 是故屈诸侯者以害,役诸侯者以业,趋诸侯者以利。 故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 右第二节,此即发明九变之利、九变之术也。 ”杂于利,而务可信”者,在利之时思害以自慎,则众务皆信,人不敢欺也;“杂于害,而患可解”者,在害之时思利而免害,则其患解也:此皆极知利害之变也。 ”屈诸侯以害”者,致之于受害之地,则自然屈服也;“役诸侯以业”者,以事劳之,使不得休也;“趋诸侯以利”者,动之以小利,使之必趋也:此皆极知诸侯之变也。 ”恃吾有以待之”者,善攻也;”恃吾有所不可攻”者,善守也,言思患而预防也:此皆极知攻守之变也。 故日此一节即发明九变之利、九变之术也。 任将如此,则无往而不利矣。 故将有五危:必死可杀也,必生可虏也,忿速可侮也,廉洁可辱也,爱民可烦也。 凡此五者,将之过也,用兵之灾也。 覆军杀将,必以五危,不可不察也。 右第三节论为将者而不知变,则敌人则乘其隙而杀之也。 盖为将者,知死斗而不知于死中求生,则敌将诱而杀之也;知贪生而见利不进,则敌将鼓噪而擒之也;知刚愎褊急而无谋,敌将侮之,使轻进而败之也;廉洁之人,可污辱而致之也;仁爱之人,攻其所爱,则彼必疲困也:凡此五者皆偏于一端而不知变。 有将如此,未有不覆军杀将者也。 孙子之意,盖谓为将者须识权变,不可执一道也。 九变之用,不亦神哉! 若必以五地、五形、四利、事五与《九地篇》强为分配,真可谓拘而寡要,劳而鲜功者矣。 发布时间:2024-06-21 08:14:21 来源:常能网 链接:https://www.changnen.com/post-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