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兵守·第十二 内容: 兵守·第十二作者:商鞅出自————《商君书》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原文:  四战之国贵守战,负海之国贵攻战。 四战之国,好举兴兵以距四邻者,国危。 四邻之国一兴事,而己四兴军,故曰国危。 四战之国,不能以万室之邑舍钜万之军者,其国危。 故曰:四战之国务在守战。 守有城之邑,不如以死人之力与客生力战。 其城拔者,死人之力也,客不尽夷城,客无从入,此谓以死人之力与客生力战。 城尽夷,客若有从入,则客必罢,中人必佚矣。 以佚力与罢力战,此谓以生人力与客死力战。 皆曰:“围城之患,患无不尽死而邑。 ”此三者,非患不足,将之过也。 守城之道,盛力也。 故曰客,治簿檄,三军之多,分以客之候车之数。 三军:壮男为一军,壮女为一军,男女之老弱者为一军,此之谓三军也。 壮男之军,使盛食、厉兵,陈而待敌。 壮女之军,使盛食、负垒,陈而待令;客至而作土以为险阻及耕格阱;发梁撤屋,给从从之,不洽而熯之,使客无得以助攻备。 老弱之军,使牧牛马羊彘,草木之可食者,收而食之,以获其壮男女之食。 而慎使三军无相过。 壮男过壮女之军,则男贵女,而奸民有从谋,而国亡;喜与,其恐有蚤闻,勇民不战。 壮男壮女过老弱之军,则老使壮悲,弱使强怜;悲怜在心,则使勇民更虑,而怯民不战。 故曰:慎使三军无相过。 此盛力之道。 译文:  四面受敌的国家重视打防御战,背靠大海的国家注重打进攻战。 假如四面受敌的国家喜欢发兵进入自己邻国,国家就危险了。 因为四面的邻国一旦不同发起战争,而自己就要四处派兵迎战,所以说国家危险。 四面作战的国家,如果不能有上万户的城邑驻守数以万计的军队,这个国家就危险了。 所以说四面受敌的国家务必要打防御战争。 防守有城墙的城镇,不如用民众决死一战的力量与敌人有生力量作战。 如果这样,那城墙就是攻下了,由于守军拼死抵抗的力量,入侵者也不能将城上的守军全部杀死,入侵都就无法进入城内,这就叫用拼死抵抗的力量与敌人作战。 城墙上的守军如被全部杀死,入侵者假如打开进城的通道,但是他们一定极为疲劳,而城内的军队以逸待劳。 用以逸待劳的兵力同疲惫的敌军作战,这就叫用精力充实的有生力量同疲惫的敌人作战。 因此都说:“围攻城镇的担忧是因为担心守军没有不为守卫自己的城镇拼死打仗的。 ”这三种情况,如果入侵者考虑不够,这是将领战术上的错误。 守卫城镇的基本原则是增强自己的力量。 因此,假如有敌人来犯,就要马上整理簿册发出征兵文告,招足人数众多的三支军队,根据入侵者先头侦察战车的数量分别抵抗。 这三支军队是:壮年男子组成一支军队,壮年女子组成一支军队,男女中的年老体弱的组成一支军队。 壮年男子组成的军队,让他们吃饱饭,磨好武器,排开来等待敌人的到来;壮年女子组成的军队,让她们吃饱饭,背上装土用的笼子,排列开来等待上级的命令,敌军到了,就让她们用土堆成难以通过的障碍,挖好陷井,毁坏桥梁,拆除房屋,如果来得及运走,就把拆下的东西运走,如果来不及就将这些东西烧掉,使敌人无法得到用来帮助攻城的东西。 年老体弱的组成的军队,让他们去放牧牛、马、羊、猪,将草木中它们能吃的收集到一起喂养它们,以便获得壮年男女军队的食物。 要谨慎地让三支军队不要互相往来。 壮年男子到壮年女子的军队中,那男子就会爱上女子,那些坏人就会想出放纵淫荡的坏主意,而国家就会灭亡;壮年男子喜欢住在一起,他们害怕早晚听到战争的消息,到这时就是勇敢的民众也不愿意作战了。 壮年男子到年老体弱的军中去,老人会让他们感到悲伤,体弱的人会让强壮的怜悯;有悲伤、怜悯之情埋在心里,就会让勇敢的民众改变主意,而胆小的民众就不敢作战了。 所以说,谨慎地让三支军队不要互相往来,这是增强防守力量的方法。 发布时间:2025-01-02 08:27:30 来源:常能网 链接:https://www.changnen.com/post-19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