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治人第六 内容: 治人第六作者:诸葛亮出自————《兵法二十四篇》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治人之道,谓道之风化,陈示所以也。 故经云:“道之以德义而民与行,示之以号好恶而民之知禁。 ”日月之明,众下仰之,乾坤之广,万物顺之。 是乃尧、舜之君,远夷贡献,桀、纣之君,诸夏背叛,非天移动其人,是乃上化使然也。 故治人犹如养苗,先去其秽。 故国之将兴,而伐於国,国之将衰,而伐於山。 明君之治,务知人之所以患皂服之使,小国之臣。 故曰,皂服无所不克,莫知其极,克食於民,而人有饥乏之变,则生乱逆。 唯劝农业,无夺其时,唯薄赋敛,无尽民财。 如此,富国安民,不亦宜也? 夫有国有家者,不患贫而患不安。 故唐、虞之政,利人相逢,用天之时,分地之利,以豫凶年,秋存余粮,以给不足,天下通财,路不拾遗,民无去就。 故五霸之世,不足者奉有余。 故今诸侯好利,利兴民争,灾害并起,强弱相侵,躬耕者少,末作者多,民如浮云,手足不安。 经云:“不贵难德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贵无用之物,使民心不乱。 ”各理其职,是以圣人之政治者。 古者齐景公之时,病民下奢侈,不遂礼制。 周、秦之宜,去文就质,而劝民之有利也。 夫作无用之器,聚无益之货,金银壁玉,珠玑翡翠,奇珍异宝,远方所出,此非庶人之所用也。 锦绣纂组,绮罗绫毂,玄黄衣帛,此非庶人之所服也。 雕文刻镂,伎作之巧,难成之功,妨害农事,辎骈出入,袍裘索泽,此非庶人之所饰也。 重门画兽,萧墙数仞,冢墓过度,竭财高尚,此非庶人之所居也。 经云:“庶人之所好者,唯躬耕勤苦,谨身节用,以养父母。 ”制之以财,用之以礼,丰年不奢,凶年不俭,素有蓄积,以储其后,此治人之道,不亦合於四时之气乎? 发布时间:2025-01-04 08:15:58 来源:常能网 链接:https://www.changnen.com/post-19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