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冷战的开始·第三十一 内容: 冷战的开始·第三十一作者:E·B·波特 ·美国出自————《海上力量——世界海军史》出自————《战争通史》   早在欧洲的战事结束之前,同盟国就开始瓦解了。 罗斯福、丘吉尔和斯大林在雅尔塔最后一次会晤所达成的协议对苏维埃制度的国家和西方民主国家各是一回事,罗斯福和丘吉尔花费很多时间达成的协议,斯大林不到几天或者几个星期就抛在脑后了。 1945年4月是个和煦的春季,罗斯福总统在乔治亚逝世,由于他的死加速了同盟国的瓦解。 新总统哈里·S·杜鲁门既不懂得战争和和谈的策略,又不了解丘吉尔和斯大林的个人品性。 人类的希望寄托于联合国。 当罗斯福总统的遗体在海德公园他的家园里安葬时,联合国的成立大会正在圣弗朗西斯科(旧金山)举行。 因为斯大林还不准备同美国决裂,所以,苏联放弃了某些比较顽固的立场,使联合国宪章得以签署。 联合国有两个精心筹划的组织作为它的主要机构:联合国大会和安理会。 在联合国大会中,每个成员国,不论大小和人口的多寡都有一个席位。 但根据雅尔塔协议,苏联有三个席位,其中包括白俄罗斯和乌克兰各一席。 罗斯福并没有在联大会议中为美国谋取更多的席位,因为实权在安理会。 5个世界强国——美国、苏联、英国、法国和中国——在安理会具有否决权。 安理会还有6个轮流担任的成员国,它们没有否决权。 联合国大会只是个指导和咨询机构,而安理会就可以运用多种手段解决国际争端,从调停斡旋到“为了保持和恢复国际和平在必要时使用陆海空部队”。 美国对联合国的希望使它加速了裁军和削减军事预算的行动。 由于对世界形势的认识,目光短浅的政治家们曾断言,美国垄断了原子弹就意味着常规武器可能受到轻视。 1950年朝鲜战争的爆发嘲弄了这种观点。 与此同时,苏联却显示出准备利用战后的有利时机扩张边界和决心使它的邻国——共产党执政和同情苏联的国家成为它的“友邦”。 诸如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东德、匈牙利、波兰和罗马尼亚变成了苏联的卫星国。 诚如丘吉尔所说,一道“铁幕”已在欧洲落下。 一、重建美国防御   伴随裁军而来的是要求重新考虑美国国防建设的呼声。 军界领袖人物一方面鼓吹军种的联合,另一方面又提倡军种的进一步分工。 与此同时,和平时期军费的紧缩又导致了各军种都想得到比额定数量更多的费用。 空军领导人确信,他们已经赢得了脱离陆军而独立存在的权利。 因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参谋长联席会议里有他们的代表——阿诺德上将。 对德国、日本实施的战略轰炸(包括投掷原子弹)事实上是空军独立完成的。 推动军种联合的要求是基于避免浪费、重复和作战时发生彼此观点分岐的可能。 联合指挥的实用性已在近期太平洋地区战争中得到了令人信服的证实。 在尼米兹将军的全权指挥下太平洋地区的各军种进行了有效的协同。 各军种都一致认为,苏联或受苏联影响的某个卫星国很可能——其实是唯一的可能——成为对手。 但是,对付威胁的战略决策却有分岐。 在那场呼声甚高的关于所谓1945-1947年的联合作战的讨论中,空军的支持者们是极其坦率的,他们的意见成了报纸上的主要新闻。 但总的说来,还是海军部长詹姆斯·V·福里斯特尔提出的观点比较有说服力。 空军确信原子弹的威慑力和战略轰炸效果的威慑作用。 他们希望承担起海军在国防前线的传统角色,尽管他们的计划几乎都是进攻性或至少是报复性的。 他们寄希望于B-36轰炸机,他们说这种轰炸机能在世界的任何地方投掷原子弹。 在他们看来,美国国防经费的主要款项应当用于空军,而相应裁减其他军种的费用。 一些空军的支持者极力寻求控制所有的飞机,而不管它们的用途如何。 这些人提出了一种幼稚的奇想:每个军种应该掌握自己使用的所有武器,空军控制所有的飞机,陆军控制所有的地面部队,海军控制所有的舰艇。 因为苏联在那时还没有舰队可言,他们建议大幅度地削减海军。 依靠空军通过战略轰炸去赢得下一场战争的观点使公众感到兴奋,也使海军统帅们感到震惊。 某些民众持有这种观点:原子弹和投掷原子弹的重型轰炸机已使其他的武器过时。 他们忽略了这样的事实:外交照会对于解决某些国际争端是无能为力的,而使用原子弹实施毁灭性打击对于解决大多数国际争端又过激了。 福里斯特尔指出,战略轰炸,不论使用原子弹与否,都不能赢得一场大的战争,特别是与一个大陆强国交战时。 只要你想占领某一地区,那么,迟早要动用陆军。 要将这些陆军部队运送到战场,还要保持供给。 这两项任务都要使用海军。 福里斯特尔还指出,被称之为“大规模报复”的理论缺乏灵活的原则。 他担心万一空军制胜论的观点一旦占了上风,美国将对欧洲大陆边缘国家时而发生的政变失去反应能力。 海军领导人指出,某些人所鼓吹的以武器及其作用为划分尺度的僵化观点将使海军无法履行它的使命。 海军需要成倍地扩大,既或是空军的极端观点占了上风,两种军事力量要归其它军种指挥,至少也要与之相适应地发展。 海军需要一支空中力量,它要在海军的指挥下用于支援海军遂行任务。 另一个需求是有一支高速机动部队,按照海陆作战的要求训练,使之能够夺取、保护和守卫海军作战需要的基地,并且保卫美国人在世界动乱地区的生命和利益。 就这一点而言,海军陆战队早已建立起来,它所取得的成就已经成为美国传统的一部分。 福里斯特尔反对陆军提出的只设一位参谋长的观点。 因为如果这位参谋长是一位过分吹嘘自己得意的战争理论的人,这对美国应付挑战的能力不利。 他指出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参谋长联席会议在指挥作战中的卓著功绩,并且力主保留这个建制。 因为各军种的人可能涉嫌偏袒自己的军种,福里斯特尔指定了以费迪南德·埃伯斯塔特为首的文职委员会来研究国防问题,这种方法使福里斯特尔避免了批评。 这个委员会所做的研究结果是有说服力的。 按照1947年《国家安全法》建立的国家军事机构,它的组织原则就是以埃伯斯塔特的报告为基础的。 国防部长,是总统顾问团的成员,他领导国家军事机构。 军事机构由海军部、陆军部和空军部组成,他们的部长不是顾问团的成员。 参谋长联席会议依旧保持着对作战的指挥权。 海军不仅保留了自己的舰载机而且也保留了陆基的侦察机联队。 规模有限的海军陆战队也有自己的航空兵联队。 陆军还是保持着既往的传统作用。 海军部长福里斯特尔成为国防部第一任部长并且准备依法施政,这些规章条文曾受到极端分子的极力否定,尽管如此,福里斯特尔还是据理将其维护下来。 根据1949年的《国防重建法》,国家军事机构被一个正式的行政机构所取代,这就是国防部。 二、海军将领们的羝牾   事实证明,B-36轰炸机没有足够的续航力从美国飞抵苏联各地。 海军提出了援助方案,用舰艇把轰炸机运送到靠近目标的地方,为此海军要求拨款建造重型航母运载能够携带大当量原子弹的飞机。 空军唯恐丧失战略轰炸和运送原子弹的垄断权力,提出尖锐的反对意见。 国防部长福里斯特尔否决了空军的反对意见,并争取到一笔拨款用于建造第一艘超级航空母舰——6. 5万吨的“美国”号。 1949年4月18日,当这艘超级航母在纽波特纽斯尚未安装龙骨之前,路易斯·约翰逊就接替了福里斯特尔的职务。 他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一位陆军军官,前国防部助理部长,又是制造B-36轰炸机的飞机公司的近任总监。 约翰逊接任后决心加强空军,裁减海军。 他升为国防部长后的第一个行动就是中止“美国”号的建造。 为此,海军部长约翰·L·沙利文愤然辞职。 总统的下一年度国防预算仅有可怜的160亿,而约翰逊甚至不要那么多,他要进一步削弱国家的军事实力,特别是用于海军和陆战队的军费,他得意地以为自己是在消除赘疣。 约翰逊梦想着更多节俭军费开支,就对海军上将理查德·L·康诺利说:“将军,海军快没有用武之地了……没有理由要保留海军和海军陆战队……我们再不会有两栖作战,陆战队没有必要存在了,今天,海军能做的事空军都能做,这样就可以取消海军了。 ”约翰逊的话使康诺利为之一惊。 最先体会到约翰逊大板斧滋味的海军飞行员开始惊呼起来。 约翰·G·克罗姆林上校竟然蔑视纪律公开提出指责。 他说,空军在约翰逊的大力支持下正在接管所有的空中力量。 克罗姆林的指责得到几位将军的支持,他们是太平洋舰队的特混舰队司令官杰拉尔德·F·博根少将,海军一级飞行员、当时的太平洋舰队总司令阿瑟·W·雷德福上将,不是飞行员出身的海军作战部长路易斯·E·登菲尔德上将。 众议员卡尔·文森阻止了约翰逊撤销海军陆战队航空兵的企图。 他把海军将军们召集到他的武装部队委员会上,为他们提供一个各抒己见的讲坛。 武装部队委员会长时间来一直在对B-36轰炸机进行调研。 海军上将雷德福大肆抨击了B-36轰炸机,他称之为是个亿万元的昂贵失误和“战争理论以及原子弹袭击理论的蹩脚的象征……B-36所能得到的……是一种没有价值的胜利”。 由于三军的将领都在委员会上措词激烈地表达了各自的观点,致使委员会大厅内外火药味十足。 出于对公众的考虑,当杜鲁门总统撤销了登菲尔德将军的职务,由福里斯特·P·舍曼接任海军作战部长时,这场“海军将领们的羝牾”才告结束,但是,这场争议直到朝鲜战争爆发才真正告终。 朝鲜战争的爆发也使国防预算不足的情况大为好转,约翰逊以及他的观点为此名誉扫地。 三、遏制政策   1947年3月,杜鲁门总统提出了一项新的政策作为对苏联不断的挑衅的回答。 这项新政策是帮助各地的自由人民“反对旨在向他们强加极权统治的侵略活动”和“支持某些国家的人民起来抵抗企图通过少数武装分子或者来自外部的压力进行的镇压”。 尽管没有指名道姓地提到苏联,但无人不晓这个被称“杜鲁门主义”的政策是针对俄国人的。 俄国人正在直接或间接地威胁着希腊和土耳其。 在希腊,国内战争正在进行,共产党叛乱分子正在从南斯拉夫接受大量的援助。 那时南斯拉夫被认为是苏联的卫星国,它的活动得到了苏联当局的赞许和支持。 俄国人也正在向土耳其提出实际上是要完全控制达达尼尔海峡的权利。 “杜鲁门主义”是在警告苏联:美国将支持希腊和土耳其反对共产主义势力在他们国家的扩张。 美国政府向土耳其政府提供援助,其中包括军火和军事顾问以对付叛乱。 开始于1946年的美国海军对地中海的访问也逐步变为显示力量的一种外交手段。 1947年6月,国务卿乔治·C·马歇尔对“杜鲁门主义”做了进一步的发挥,提出要对受威胁的国家提供军事上和外交上的援助。 马歇尔提出了一项经济援助的计划,帮助遭受战争浩劫的欧洲国家自救,使它们能够消除成为共产主义运动土壤的穷困和苦难。 在哈佛大学,马歇尔提出了一个计划,这就是在美国的经济援助下,经过欧洲国家的努力,实现欧洲的复兴。 这个计划被称为“马歇尔计划”,也被翻译成“欧洲复兴计划”。 苏联十分清楚地认识到,这个复兴计划完完全全是针对传播共产主义所采取的措施,因而咒骂它是美国经济帝国主义。 它不仅拒绝分享而且还恫吓芬兰和捷克斯洛伐克象它的卫星国一样拒绝美国的援助。 起初,美国国会在为西欧复兴而承诺提供的援助费用上犹豫不决,但共产党人却本能地相信,这个计划会得到基金而且将会成功。 在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通过各种手法和玩弄权力把戏成功地执掌了政权。 总统爱德华·贝内什愤然辞职,外交部长扬·马萨里克跳楼(也可能是被人抛出窗户)身亡。 这种粗暴的篡夺激怒了欧洲人和美国人。 国会批准了援助基金以执行复兴计划,自由欧洲的一些国家也共同努力使它付诸实现。 由于捷克斯洛伐克地处内陆,海上力量鞭长莫及,美国的帮助微乎其微,但是,面对共产党人赤裸裸的挑衅的实例,国会还是通过了长期议而未决的《选征兵役法》;向征召青年人入伍以建设美国的武装力量,使之成为举世公认的实力的目标迈进了一步。 早在杜鲁门、马歇尔提出他们的计划之前,美国驻苏使馆的参赞乔治·凯南就写过一篇匿名文章,发表在1947年7月号的《外交》杂志上,文章提出过这种援助计划,而且还给了这些计划一个不朽的名称——遏制。 凯南写道:“苏联对西方世界自由制度的压力是可以通过灵活机敏地运用对抗力量,针对苏联政策中采用的策略和伎俩在不断地调整地理和政治的角度来加以遏制的。 ”   在以后的30年中,遏制政策主宰了美国同共产主义世界的关系。 四、封锁柏林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面临的最危险的局势发生在1948年6月,当时,苏联对柏林实行封锁,禁止通过公路、铁路、河流输入和输出任何物资。 封锁的部分原因是因为战后德国被分割成四个占领区。 苏联占领了柏林的外围地区,但是,首都的占领方式同德国的占领方式一样,是由四国分管的。 因此,三个西方强国法国、英国、美国控制的驻防区就象被苏联占领区和苏联军队包围的孤岛一样。 苏联的目的显然是要把西方三国从柏林彻底撵走。 封锁的表面借口是西方三国占领区的货币改革造成的危机。 俄国人说这次货币改革肯定会造成东部地区货币的混乱。 封锁之严以至于在西区和柏林之间禁止所有水陆交通工具出入。 形势给美国领导人提出了一个严峻的问题。 苏联正在竭力显示力量,显然是为了谋取在德国的霸权。 如果自由国家现在退让了,俄国人就会以为它们是出于惧怕,那么,就会得寸进尺,挑衅的行动会进一步加剧,这是毫无疑问的,挑战是明目张胆的。 西方国家的应战措施是空运。 不久,大量的食品、燃料和其他供应品被英美两国的飞机昼夜不停地运送到德国原来的首都。 虽然苏联战斗机偶尔对空运飞机也进行一些模拟攻击的行动,但没有采取任何过分的行动阻止空运。 英美两国飞行员小心翼翼地循着1945年柏林协议规定的航线飞行。 美国海军和空军的飞机也用来运送食品、药品和燃料。 这次封锁一直持续到1949年5月初才结束,那时,西方国家和苏联同意就德国问题举行另一轮外长协商。 在为期11个月的封锁中,英、美飞机共空运了2,343,315吨援助物资。 五、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随着冷战的加剧,美国和几个西欧国家开始认识到,它们国家的安全已经受到威胁,为了对付苏联的威胁,自由国家之间的军事合作是必不可少的。 因此,在1949年,美国和另外11个国家一致同意签订一项公约——北大西洋公约。 这个公约规定所有成员国将确认,对任何一个成员国的攻击都被认为是对所有成员国的攻击。 签约国有比利时、加拿大、丹麦、法国、冰岛、意大利、卢森堡、荷兰、挪威、葡萄牙、英国和美国。 公约生效的那一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邀请了希腊和土耳其成为其成员国,后来西德也参加了这个组织。 这个公约的威力在于第5条,这一条规定:   签约国商定,任何对欧洲和北美一个国家或者更多国家的武装进攻都将被视为是对全体签约国的进攻。 因此,它们一致同意,一旦发生这种武装进攻,每一个签约国将行使联合国宪章第51款承认的单独或集体的自卫权利,立即采取单独的和与别国联合协同的行动支援受到这种攻击的国家。 为了恢复和保持北大西洋地区的安全,包括使用武力在内的行动都被视为是必要的。 公约的条款还倡议成立在必要时能指挥军事行动的军事指挥机构。 这个指挥机构就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理事会,它的总部设在巴黎。 这个理事会不仅代表了该组织的政策水平,而且也对重大的战略方向负有责任。 六、远东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胜利的同盟国似乎可以高枕无忧了。 日本惨遭打击;其他的东方大国也在协力奋斗。 然而,不到5年的时间,整个中国就象“铁幕”遮蔽下的欧洲一样被“竹幕”与自由世界隔绝开来。 随之而来的战争在远东烽烟再起。 中国陷入了内战,共产党人逐步夺取了大陆,直到国民党最后逃到台湾,在那里建立了“临时”政府。 1946年印度支那也发生了类似的内战。 在38度线,朝鲜被人为地分成两个国家,从而导致了1950年朝鲜战争的爆发。 中国   曾经进行过抗日战争的蒋介石政府受到了来自国内外的激烈批评。 粮食和其他消费品的分配不均引起的地区性骚乱被中国共产党所利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毛泽东领导的共产党发展壮大,他们用日本人交出的武器,用缴获的国民党的武器、用美国援助蒋介石的武器武装起来。 在战争的过程中,国共两党之间由零星的游击战发展到大规模的内战。 为了阻止中国局势的恶化,美国向国民党提供了更多的金钱和武器,并且派遣了特别代表去极力调停冲突。 五星上将乔治·C·马歇尔受命承担了这个任务。 他的想法是力图成立一个由国民党和“人民党”——共产党的自我称谓——组成的联合政府。 马歇尔的努力收效甚微,而共产党的力量却与日俱增。 到1948年10月,共产党已经占领了整个满洲(中国东北)。 从1949至1950年他们占领了其他的国土。 1949年10月,国民党政府移到了台湾。 毛泽东立即同苏联建立了友好关系。 1950年2月两个共产党大国之间签订了一个为期30年的“互助友好联盟”条约。 就这样,近5亿的人口在5年之内就置于共产党的统治之下。 1949年年底出版的一份“白皮书”指出,美国的努力是挽狂澜于既倒。 这份“白皮书”评论说,援助国民党的20亿美元和39个师的装备其大部分最终都落到了毛泽东及其追随者的手中。 武器和美元的损失固然严重,但更严重的损失是中国落到了“竹幕”之后。 朝鲜   在波茨坦会议上根据权宜之计决定,苏联将占领北朝鲜,美国占领南朝鲜。 会议决定38度线作为实际分界线以便于划分接受日本投降的区界。 在非共产党一边没有任何人想到这会作为实际边界。 二次大战结束前4天,苏联军队开进了北朝鲜,接受了那里的日军投降。 苏联立刻开始在他们的占领区组织社会主义和共产党,并且建立了朝鲜人民临时委员会作为政府的基础,与金库和李承晚领导的民主党抗衡。 接着苏联人施展各种政治花招拒绝承认李承晚政府和他的党,甚至不允许美国,后来是联合国的官员到38度线以北访问。 1947年9月,已经按照自己的意愿组建了北朝鲜政府和军队的苏联提出,所有占领军于1948年1月以前撤出朝鲜,这个提议遭到否决。 1948年,联合国任命一个委员会在南北朝鲜举行自由选举,但这个委员会的成员立刻被拒绝进入北朝鲜。 为了不使局势进一步恶化,在南朝鲜成立了以李承晚为总统的大韩民国,首都定为汉城。 这个政府是1948年7月选举出来的,8月15日,美国将这个政府移交给共和国。 1949年6月底美军撤出南朝鲜。 大约500名美国顾问继续留驻以训练一支仓促组建的南朝鲜军队。 1948年5月,北朝鲜的共产党宣告成立朝鲜人民民主共和国,定都平壤。 不久,苏联撤出北朝鲜,留下了一支装备齐整、训练有素的军队和一个庞大的顾问团去完成训练。 印度支那   当日本在1941年占领印度支那时,它早已在近半个世纪前就沦为法国的殖民地了,而且法国对某些地区的控制比这还要早。 在3年的占领期内,日本组织了一个临时政府由法国地方当局掌管着,但在美国占领菲律宾后,日本人就完全接管了临时政府,拘留了法国官员,并解除了未能逃到中国境内的法国部队的武装或者枪杀法国士兵。 然后,日本人把印度支那东部三个国家组成了一个他们称之为越南自治王国的国家,并指定了一个傀儡保大作为皇帝。 在中国南部,密切注视这些变动的是55岁的胡志明,他是一个莫斯科训练出来的马克思主义革命者,印度支那共产党的创始人,也是一个长期流亡的越南人。 在他的周围,他已经组织了一个富于战斗精神的、共产党控制的越南独立联盟,或称越盟。 这个联盟是由若干个越南民族主义的团体组成的。 当日本人接受了盟国的投降条件时,越盟就打进了越南,解除了日本人的武装,并且号召越南人民支持他们的独立运动。 1945年8月19日,越盟进入了河内,迫使保大退位。 9月2日,正当日本人在东京湾签署投降书时,胡志明登上了河内剧院的室外阳台,向欢呼的人群宣告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他本人是共和国的主席。 1945年年底,法国部队开始到达印度支那企图重新建立旧的殖民统治。 当这个目的被证明是力所不及的时候,法国政府提出承认,并采取公民投票的方式决定胡志明领导的越南民主共和国是印度支那联盟中的一个独立国家和法联邦的成员国。 然而,双方的分歧导致了日益严重的敌对行动,其顶峰是法国人炮击越南人的海防港。 越盟对法国的驻防地予以反击。 由此引发了7年(1947-1954年)的法-越战争。 法国军队成功地将越盟赶出了城市,但是胡的部队仍顽强地占据着农村。 法国海军也卷入了这场战争,为海岸作战提供了有限的舰载机支援,并临时拼凑了进行内陆突击作战的江河部队。 法国人遇到的一个特殊的困难是他们很少能够得到越南人的支持,对绝大多数越南人来说,法国人代表的是令人可憎的殖民帝国主义者。 对马克思的哲学一窍不通的越南人却支持胡志明,把他作为将越南从帝国主义统治下解放出来的救星。 然而,越南有许多反共分子在南方的西贡市组建了政党与越盟相对抗。 他们要求流亡到香港的保大返回越南充当他们政府的领袖。 被一场赤裸裸的殖民战争搞得焦头烂额的法国只好默许了这个政府。 1949年,法国同保大签订了协议,因而保大成为法国扶持下的越南国家元首。 美英两国承认了保大政权。 几乎从法越战争开始,胡志明和法国都一直在寻求美国的帮助。 胡志明被美国最近使菲律宾自由的行动所鼓舞,希望美国能对自由事业有所反响。 但是,同苏联人近年的交往经历在美国人中已经引起对所有共产党人的反感,其中也包括对胡志明和他的追随者的厌恶。 杜鲁门总统面临着难堪的选择,要么放弃遏制政策,要么支持法帝国主义。 在为期3年的时间里,杜鲁门总统对越南的争斗一直袖手旁观。 1950年4月,刚刚控制了中国大陆的中国共产党政府同胡志明为首的越南民主共和国签定了向后者提供武器和其他物资的协议。 几天之后,杜鲁门批准了一笔支援法国在印度支那的基金,不久,各种战争物资——飞机、舰艇、军火和其他装备便源源不断地从美国涌向正在战斗的法国。 艾森豪威尔总统效仿前任的样子,用他所谓的“多米诺骨牌理论”解释了他的行动的必要性。 他说:“如果印度支那倒下了,不仅泰国、缅甸和马来西亚都要受到威胁,而且东巴基斯坦、南亚和整个印度尼西亚都会增加不安的因素。 ”结果,法国抗击越盟的军费消耗有百分之八十来自美国。 日本   与德国不同,日本在战争结束时没有被大国分割占领。 盟军司令部指定美国作为占领军,任命五星上将道格拉斯·麦克阿瑟作为最高司令官。 根据投降条件,日本同意成立一个民主政府和进行自由选举。 在麦克阿瑟将军的指导下,以吉田茂为首的内阁批准妇女有选举权,选举法定年龄从25岁降至20岁,并没收了形成日本军事和经济主力的大家族和财团的托拉斯垄断集团。 一个新的政体在1947年5月3日获准生效。 在新政府的领导下,日本放弃进行战争的权力,破除天皇神圣的观念,并且废除贵族院。 一个新的国会成为“国家政权的最高机构和唯一的立法机构”。 在美国的远东战略计划中,日本被列为连接冲绳、台湾和菲律宾战线上的要冲之一。 围绕着千岛群岛和日本至西伯利亚水域的捕渔权问题,苏日摩擦的范围有所发展。 更进一步的摩擦是由于苏联极力在日本建立共产党。 尽管日本共产党的人数不多,但非常有组织,活动能力极强,以至于麦克阿瑟将军在1950年6月6日下令,要求政府禁止国会中的共产党人参加公开的“歪曲事实和煽动公众暴乱”的活动。 七、海军的发展   在举国上下都关注和平的时期里,要解决战后海军的问题需要相当的创造力和勇气。 海军官兵此时的退役速度之快以至于有时都难以使舰艇进港,因为在港里他们就可能被宣布退役。 为准备应付将来可能发生的麻烦,美国采取的第一个步骤是组建一支强大的预备役舰队和训练有素的预备役部队。 一些超龄军舰或其维修费用超过更新费用的舰艇,有的被出售,有的被改装,有的被直接卖给私人,有的被拆毁。 有一小部分被作为在马绍尔群岛的比基尼岛进行原子弹实验的目标舰。 舰队中大多数有保留价值但因缺乏军费和人员而不得不退役的舰艇被封存起来。 一支规模适度、训练有素的海军预备役舰队的建立是至关重要的。 训练部队在几个海军军区组建起来,有的军区每年有48次训练。 特编预备队由若干个分队组成,每个分队编有200名士兵和15名军官。 此外,还有许多自愿参加的专业分队。 这些分队的专业包括:电子、情报、基地建筑(修建队)、飞行等等。 训练大纲中规定,预备役军人每年要完成14天的海上或陆上的训练任务。 某些巡航训练任务在舰队完成,其余的在基地完成,通常是在指派给各个海军军区的护航驱逐舰上完成。 在这些驱逐舰上保留一部分现役舰员,缺额由预备役人员配齐,协助舰艇出航。 现役舰队的活动扩展到执行外交任务的传统角色。 从1947年开始,美国第6舰队一直在地中海连续执行任务,显示实力和帮助支持西方国家的利益。 总有一艘航母在那里值勤;另有一艘航母、几艘巡洋舰和驱逐舰编成航母特混舰队。 另外,那里还保留着一支运载海军陆战队的两栖作战部队。 后勤供应主要来自美国按照战时的基数配给。 这支舰队的存在不仅是一支外交力量,而且也是战时的反击力量,它保护着美国人的生命和利益,它象一位亲善的使节,它还控制着海上航线的咽喉,这对西方的交通线是至关重要的。 随着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联合海军活动日益受到各国的重视。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指令和战术成为该组织海军舰艇的共同行动,并在某些适当的时机成功地进行了几次联合演习。 美国海军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对付潜艇在未来作战中的威胁,它们加强了猎潜大队,改善和提高了声纳浮标、高频无线电测向仪、声纳和其他装备的性能。 海军飞机的设计和作战也得到了提高。 老式的螺旋桨战斗机全部被喷气式战斗机所取代。 喷气式轰炸机已不再是凤毛麟角,轰炸机和战斗机的航速是大战时间的任何飞机所无法比拟的。 埃塞克斯型航母安装了高强度的飞行甲板以适应喷气式飞机和轰炸机的需要。 斜角飞行甲板是航母设计中一项非常重大的革新,这是英国人完善的,它被安装在美舰“安提坦”号和其它的航母上。 着陆甲板大约向左舷偏斜8度,这样就可以防止着舰的飞机穿过阻拦网撞到停在飞行甲板前端的飞机。 这种斜角甲板使飞机可以同时在一艘航母上起降,前部起飞的同时,后部可以降落。 武器的改进也是重要的。 6英寸和8英寸全自动火炮研制成功并安装在巡洋舰上,3英寸的全自动火炮开始取代40毫米的防空火炮。 海军和陆军的导弹武器也有了长足的进步。 直升机是海军飞机发展方案中的又一重大进步。 直升机的灵活性和起降时所占用的有限空间预示着它能够成功地在巡洋舰、战列舰和航母上活动。 它可以出色地完成侦察任务,能够解除驱逐舰某些繁重的邮件传送任务,还可以为航母活动担任警戒。 在朝鲜战争中,直升机遂行了在目标地区指挥飞机实施空中突袭、救援等重要任务。 对孤立战场的支援和撤退也是直升机担负的重大任务。 直升机从坦克登陆舰和医院船上起飞能够把伤员从前线救护所直接送到医院船上,从而拯救了许多伤员的生命。 八、核武器   美国三军部队都需要了解更多的有关原子弹的知识,他们想知道怎样在防御中有效地使用原子弹,他们也想了解原子弹的威力和限度,以便在敌方使用原子弹时能采取措施减少它的效用。 因此,陆军部和海军部计划进行一次原子弹试验。 1946年夏季,W·H·P·布兰迪少将率领的一支联合舰队在马绍尔群岛的比基尼环礁承担了这一试验。 200多艘舰艇、150多架飞机和4. 2万余人参加了这次试验。 布置在目标区研究冲击波破坏力和核辐射承受量提供数据的舰船有77艘,其中大多数是美国的,也有德国与日本的。 这些目标舰都是超龄的战列舰、航母、巡洋舰、驱逐舰、攻击运输舰、潜艇和其他小型舰船。 每艘舰船都安装了科学仪器、各种装备和活的动物,用于检验冲击波和随之而来的光辐射的效果。 无人驾驶飞机准备穿越受污染的云层,取回科学数据。 无线电遥控船在爆炸后提取水的样品。 先后投放了两颗原子弹。 第一颗是由一架B-29轰炸机投掷的;第二颗,悬浮在水中。 结果有11艘舰艇沉没,其余的被摧毁或起火燃烧。 比基尼环礁周围的海水都严重地被核辐射所污染。 以至在第二次核爆炸后的第四天,人员都不能在目标舰上安全地度过一分一秒。 美国垄断原子弹的兴奋并没有维持多久。 由于叛变分子的作用和苏联科学水平的发展,俄国人在1949年爆炸了他们自己的原子弹,比西方科学家料想的要早几年。 在随后的几年里,英国、法国、共产党中国和印度都发展和试验了原子弹。 比原子弹破坏力更大的是氢弹。 美国的第一颗试验弹是1951年在埃尼威托克环礁投放的。 苏联紧接着进行了自己的试验。 英国和共产党中国也相继试验了这种可怕的武器。 九、小结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政府为了追求“花钱取得更大效果”而支持一场合并军种的运动,以避免重复建设和军种之间可能发生龃龉。 海军部长詹姆斯·福里斯特尔成功地领导了一场保留参谋长联席会议、海军航空兵和海军陆战队的斗争。 1947年的国家安全法提供了建立国家军事机构的法律依据。 国家军事机构(即国防部的前身)由总统顾问团成员——国防部长领导。 它由陆军、海军、空军三个部组成,但它们的部长都不属于顾问团成员。 第一任国防部长福里斯特尔支持超级航母“美国”号的建造。 这艘航母能够运载携带原子弹的飞机。 福里斯特尔的接班人路易斯·约翰逊中止了“美国”号的建造,并削减了海军和海军陆战队的航空兵军费,随即引起了海军将领的抵触情绪。 海军指挥官们反驳了约翰逊提出的观点即:用原子弹装备起来的B-36轰炸机就足以保障美国的安全。 1947年,美国开始实行“遏制”政策,从此这项政策在美国处理与共产主义世界的关系过程中起了支配作用。 遏制活动起始于帮助自由世界的人民(首先是希腊和意大利)反对侵略的“杜鲁门主义”和为被战争浩劫的欧洲的复兴提供经济援助的“马歇尔计划”,以及使地中海成为美国第6舰队航母活动中心的政策。 当美国、英国、法国宣布他们在德国的占领区和柏林的占领区内实行共同的通货时,苏联采取封锁所有通向柏林水陆交通的对策作为报复。 英国和美国对西柏林进行了长达11个月的空援,直至封锁解除。 1949年,美国、加拿大和西欧9国,还有希腊和土耳其(后来又有西德)组成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统辖各国的陆、海、空三军并且宣布对该组织任何一个成员国的进攻都被视为是对全体成员国的进攻。 共产主义的威胁席卷了大半个远东。 麦克阿瑟总司令确信,在日本这种危险的势头不大,但蒋介石和他的中国国民党政府对待这种威胁已经无能为力了。 尽管从美国得到了大量的物资援助,但国民党已经无法阻止毛泽东的共产党的前进。 1949年,当共产党完全占领大陆时,国民党政府就撤到了台湾。 为便于接受日本的投降,朝鲜在二次大战结束时以38度线为界被划分,苏联占领北朝鲜,美国占领南朝鲜。 因为北朝鲜在苏联的支持下反对在朝鲜举行自由选举,所以,朝鲜被分裂成两个国家。 1948-1949年,占领军撤退时,北朝鲜有一支比南朝鲜强大得多的军队。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日本人刚刚撤离印度支那,胡志明领导的越南民族主义势力就趁虚而入,并建立了共产党统治的越南民主共和国,首都在河内。 卷土重来的法国军队由于无法驱逐越盟,只得同意在南越建立一个反共的对立国家,首都为西贡。 在随之而来的法国与越盟的战争中美国一直冷眼旁观。 但是从1950年开始,共产党中国开始向越盟提供武器,这时,美国才越来越多地承担起支援在越南的法国军队的重担。 美国垄断原子弹和破坏力更大的氢弹的兴奋未能持续长久,出乎西方科学家的预料,苏联和共产党中国很快就都拥有了原子弹。 发布时间:2025-02-06 08:03:53 来源:常能网 链接:https://www.changnen.com/post-21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