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美利坚合众国·第十四 内容: 美利坚合众国·第十四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三卷·革命的时代》《第八部·第一大英帝国的兴起》出自————《战争通史》   一七七七年,华盛顿在费城北面的瓦利福奇避冬。 每次战斗结束后,都有许多人开小差,他的军队只剩下九千人马。 到了春天,部队还会减员三分之一。 他们缺少衣物和栖身之所,牢骚满腹地苦挨着隆冬腊月。 可是在二十英里外的费城,近两万装备优良的英军却住得很舒适。 当时正值社交活动频繁时节,费城的大批效忠分子使豪将军和他的军官们过得轻松愉快。 英军没有前去进攻殖民军。 当华盛顿每每为次日的军粮发愁的时候,豪将军却在费城轻歌曼舞,赌兴正浓。 他象在长岛战斗、怀特普莱恩斯战斗和布兰迪瓦恩河战斗之后那样,没有乘胜追击,全歼敌人。 他也许由于邦克山战斗的惨重损失丧失了勇气,仍然希望和解,因此按兵不动。 英国政府对他的厌战态度可能已有所闻,当一七七八年初传来法国同殖民地结盟的消息时,它接受了豪将军的辞呈。 纽约驻军指挥官亨利·克林顿爵士接替了豪将军的职务。 他对这场战争有完全不同的看法,认为利用两军对垒、攻占城池的欧洲战略对付此起彼伏的民众武装是永远不会取胜的,可行的办法是占领并分兵驻守所有的地区。 他还改变了战略重点,决定放弃北方攻势,从征服南方入手。 大部分人口和财富集中在南方,欧洲大陆运来的物资多半堆积在那里。 那里也有许多效忠分子,必须使他们振奋起来,组织起来。 由于纽约太远,需要在南方另选一个基地,克林顿看中了查尔斯顿和萨凡纳。 这个计划大有可取之处,假如他有机会将计划付诸实施,一定大有收获。 可是一股新的力量出现了,它立刻影响并彻底破坏了这一宏伟计划的实现。 萨凡纳距离纽约八百英里,需要行军五十天才能到达。 在此之前,英国掌握着制海权,可以从海上运兵,比殖民军在陆地上行军快得多。 可是此时法国及其海军的介入使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 制海权此后将在美洲独立战争中发挥决定性的作用。 克林顿不久便深刻地意识到,英国的制海权面临着严重的挑战。 一七七八年四月,十二艘法国战列舰和它们的护卫舰从土伦出发。 舰上共配置大炮八百多尊,载有四千士兵。 克林顿接到法国人逼近的消息,首先必须防止他们夺取他的纽约大本营。 一旦他们占领纽约港,或者甚至封锁赫德森河入海口,他在美洲大陆的处境将十分艰难。 六月十八日,他放弃费城,率领一万军队迅速穿过新泽西北上。 华盛顿的军队在春天扩充以后达到与克林顿的军队相等的人数,和英军平行前进。 两军在蒙默思县政府所在地进行了一场混战。 克林顿击退了殖民军,不过伤亡很大,七月初才到达纽约。 他赶到纽约不久,德斯坦率领的法国舰队便在纽约港外面出现了。 前任英军指挥官的弟弟豪司令率领一支英国舰队上前迎击,在港口外角逐了十天。 法国人进攻罗得岛未果,豪司令粉碎了法国舰队的一系列支援行动,受到历来美国海军史学者的赞扬。 德斯坦在秋天退出战斗,奔向西印度群岛。 克林顿又抢先一步,把部队派到圣卢西亚岛。 德斯坦未能截击英军,这个具有战略意义的海岛因此成为英军基地。 可是这次胜算并不能掩盖这个重要事实:克林顿的南方战役拖延了一年,英国已经不再掌握绝对的制海权。 法国海军控制着英吉利海峡,妨碍英国往纽约运送援兵和给养,同时,新英格兰的海盗积极而有效地骚扰英国的贸易。 战争逐渐陷入僵局。 克林顿的三千军队虽然在十二月二十九日占领了佐治亚的萨凡纳,他从南方效忠派的一个基地镇压叛乱的计划却未能顺利实现,只好加以修改。 这些地区的效忠派和爱国者之间发生了激烈的内战,而他却爱莫能助。 一七七九年,英美战争仍然处于僵持阶段,主要战场有一段时间移出新大陆。 美洲的两支军队已经无力再战,殖民军是由于大陆会议政府财政混乱,经济拮据,英军则是因为缺少援兵。 英国政府担心本土遭到攻击,把准备派给克林顿的援兵留在英伦三岛。 法国人意识到,他们仅在公海同英国作战便可得到他们要在美洲取得的一切。 凡尔赛独裁政府觉得,这样作战远远胜于支持美洲叛乱者。 在这个阶段,它只派一些志愿兵,不派陆、海军支持大西洋彼岸的盟友。 不过,它提供的军火和衣服使殖民地反抗力量免于灭亡。 这场世界性冲突在六月份有所扩大,另一个欧洲强国加入了斗争。 法国人的外交攻势致使西班牙参战。 英国的地位进一步削弱,她的海军在地中海的活动受到威胁。 不出数月,直布罗陀也受到围困。 在新大陆,英国必须提防西班牙人侵入佛罗里达。 同时,以新奥尔良港为基地的殖民地武装民船正在骚扰加勒比海的英国商船。 在欧洲附近的海域,一艘武装民船创造了引人注目的场面。 出生于苏格兰的殖民地军官约翰·保罗·琼斯从法国人手中得到一艘老式的东印度商船,在法国的船坞里把它改装成战舰。 这艘船命名为“贤人理查号”。 琼斯船长在九月带领语言混杂的船员,乘该船同三只小舰艇进入北海。 他在弗兰博罗岬角附近截住来自波罗的海的一支商船队,立刻攻击护航的英国战舰“塞拉皮斯号”和“斯卡巴勒号”。 商船纷纷逃走,“塞拉皮斯号”和“贤人理查号”在二十三日傍晚交战。 英国战舰“塞拉皮斯号”的构造、装备和火炮均较先进,但琼斯船长使他的船靠近敌舰,进行搏斗。 两只舰靠在一起厮杀了整整一夜,它们的炮口几乎碰在一起,水手们用舷炮、火枪和手榴弹互相攻击。 有一段时间,两只舰都中弹起火,琼斯的三艘小舰艇围着火海打转,用舷炮向火海里的两艘舰同时开火。 英美双方的船长顽强地战斗着。 天将破晓时,“塞拉皮斯号”的弹药仓发出惊天动地的爆炸声。 她的大炮被炸毁,主桅后面的人全部死亡。 英国人被迫投降。 “贤人理查号”受到重创,两天后沉没海底。 这次海战使法国人和美洲殖民者为之振奋,琼斯成为当世英雄。 在这段时期里,华盛顿的军队一直无力战斗,只是监视克林顿而已。 华盛顿对殖民者的最大贡献,大概是他在这些年里保住了他的军队。 殖民地没有任何其他领袖能够做到这一点。 克林顿在十二月决定再碰碰运气,去征服南方。 他决心占领查尔斯顿,遂于二十六日率领八千人乘船驶向南卡罗来纳。 法国舰队在西印度群岛被罗德尼司令打败的消息使他精神振奋,一时颇为得手。 恶劣的天气耽误了他的时间,主要的攻坚战到三月底才开始。 一七八〇年五月,查尔斯顿陷落,五千名殖民军缴械投降。 这是殖民军迄今为止遭受的最大损失。 克林顿恰恰在这时开始倒运了。 他获得了一个重要基地,却面临着一场全民战争,他发现在他面前不是正式交锋的正规军,而是无数的游击队,他们袭击他的运输线,杀害效忠分子。 为了占领并征服这片土地,显然需要一支庞大的军队,可是制海权的问题又从中作梗。 克林顿风闻又有法军横渡大西洋向美洲奔来,便急忙赶回纽约,只留下副司令官康沃利斯在南方尽力而为。 他给康沃利斯造成的处境可谓艰难至极。 华盛顿派萨拉托加战斗的胜利者盖茨率领一支小部队向康沃利斯的部队进攻。 康沃利斯在坎登战斗中打败盖茨,然后杀入北卡罗来纳,一路上击溃许多游击队。 可是在他走过之后,乡村又出现了武装民众。 他没有可以打击的重点,辛辛苦苦的唯一收获,就是毁坏了殖民军可以用来同欧洲交换军火的大量农作物。 克林顿在北方第二次陷入困境。 从法国确实又来了一支舰队,他这次未能抢先阻止法国人登陆。 五千多法国军队在罗尚博伯爵带领下已经于七月在罗得岛的新港登陆。 华盛顿扎营在赫德森河流域的怀特普莱恩斯,时刻保持着警惕。 一七七六年曾经率军远征加拿大和后来在萨拉托加战斗中大显身手的本尼迪克特·阿诺德守卫着西点要塞,法军随时可能深入内地同他会合。 克林顿的纽约基地和港口几乎已经易手。 但敌军内部的一次背叛行为暂时缓和了他的危急处境。 阿诺德对爱国者的行动长期不满,他刚刚和一位效忠派女士结婚。 他债台高筑,不久以前在军事法庭上受到盗用政府资金的斥责。 他听到盖茨在坎登战斗中失利的消息后,加深了不满和动摇的心理,向克林顿提出以两万英镑的代价出卖西点要塞。 如果丢掉西点要塞,华盛顿不仅会丧失对赫德森河流域的控制权,而且可能全军覆灭。 克林顿立刻抓住这个可以恢复北方优势的唯一机会,派一个名叫安德烈的年轻少校乔装前去商谈投降事宜。 一七八〇年九月二十一日,安德烈乘一只单桅小帆船向赫德森河上游驶去,深夜在西岸离斯托尼点不远的地方与阿诺德碰头。 阿诺德在这里把有关要塞结构、装备、库存和驻军人数的草图以及万一受到进攻时的行动命令和不久前在西点召开的一次军事会议的纪录交给了安德烈。 安德烈在归途中经过两军之间的无人地带时撞上一些巡逻人员,被带到附近的殖民军指挥官那里。 士兵从他靴子里搜出了情报。 指挥官不相信阿诺德会叛变,便派人到西点要求解释。 阿诺德和他的妻子弃营出走,在乔治国王的军中得到将军衔,受权指挥一克英军部队。 二十年以后,他在穷困与耻辱中死去。 安德烈作为间谍受到处决。 他给华盛顿写了一封措辞流畅而不失尊严的信,要求对他执行枪决以代替绞刑,可是没有得到许可。 他是个非常标致的小伙子,穿着猩红色军服站在绞刑架下,把绳子套上自己的脖子,这个情景构成了动人的场面。 到刑场围观的愤怒的人们见到他视死如归,却又感动得泫然泪下。 虽然斗争使人们加深了仇恨,虽然阿诺德的叛逃激怒了每一个爱国者,然而却无人愿意行刑。 最后,一个未露姓名的人涂黑面孔处决了安德烈。 四十年以后,安德烈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重新下葬。 阿诺德的背叛行为虽然被人及时发现,却对殖民军的情绪和团结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尽管这种影响只是暂时的。 殖民军的处境岌岌可危,许多美洲殖民者坚决反对战争。 各地的效忠分子都在公开或秘密地支持英国人。 南方已经卷入内战的漩涡之中,美洲人残杀美洲人,人人怀疑自己的邻居。 这种可怕的局面也会扩大到一直为独立事业而奋斗的北方吗? 既然西点要塞的指挥官是个叛徒,那么还能信赖谁呢? 殖民军在海上失利之后,这些忧虑进一步加深了。 罗德尼司令率领一支庞大的舰队抵达纽约,把新港内的法国人一直封锁到战斗季节结束。 然后他再次发动攻势,这次打击的目标是西印度群岛。 荷兰人一直从那里给殖民军运送武器弹药,牟取暴利。 他们的贸易中心是背风群岛 [ 译者注:西印度群岛的一部分。 ] 的圣尤斯泰舍斯岛。 到了秋天有消息说,荷兰加入了反英联盟。 罗德尼奉命夺取该岛。 他于一七八一年完成了这个任务。 准备交给华盛顿的大量弹药和货物因此落入英国舰队之手。 克林顿和康沃利斯在战略上的分歧给英军和效忠派带来了灾难。 长期以来,康沃利斯一直被克林顿的命令拴在查尔斯顿,他为此显得暴躁不安。 克林顿认为,守住南卡罗来纳是南方战场的主要目标,深入内地必须以海军控制海岸线为前提。 而康沃利斯则急于向纵深地区推进。 他认为,北卡罗来纳的美洲游击队妨碍英军彻底占领南方,如果不制服他们,英军就必须撤入查尔斯顿城内。 他还觉得,弗吉尼亚是殖民地抵抗运动的心脏,应该集中全力征服并占领之,因此首先必须占领北卡罗来纳。 这个设想无疑是错误的,南方的军事枢纽不是弗吉尼亚,而是查尔斯顿。 那里有南方唯一的重要港口。 只有在那里,他才能为自己补充给养,防止敌人得到给养。 他不仅可以从那里控制南面的佐治亚,而且可以在北卡罗来纳和切萨皮克湾建立一些据点,象华盛顿所写的那样,“要保持着控制四百英里海岸线的局面,进而可以有借口向欧洲各国提出对美洲利益非常有害的要求”。 [ 原注:引自W.C.福特所编的《乔治·华盛顿文集》(The Writings of George Washington)第九卷。 ] 自坎登战斗以来,康沃利斯的军事威望与日俱增,英国政府支持他的计划。 而他的计划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南方效忠派的行动。 尽管他们在上一决战斗中的表现不能令人满意,尽管华盛顿任命了最优秀的将军纳撒内尔·格林指挥南方殖民军,康沃利斯还是决定出击。 他从此走上了灭亡之路。 一七八一年一月,他率军向北卡罗来纳边界前进。 他的先头部队于十七日上午在考潘斯同殖民军遭遇。 英军战术简单,伤亡甚众。 康沃利斯已领教过殖民地边民的枪法,知道他自己的部队不善于使用火枪,因此转而依靠短兵相接来发挥马刀和刺刀的作用。 殖民军的指挥官把组织松弛、纪律涣散的民军布置在布罗德河畔,防止他们溃逃。 华盛顿对这些部队的作用向来抱怀疑态度,他说过,民军“永远不会具备抵御正规军的必要素质”。 但是在大陆军队的鼓舞下,他们这一次狠狠地打击了英军。 康沃利斯继续前进,已经远离基地。 格林的部队仍在活动。 康沃利斯的唯一希望是抓住格林决战,将他打垮。 两军于三月十五日在吉尔福德地方政府大楼附近交战。 殖民地的民军在战斗中不堪一击。 但格林的主力部队训练有素,他们守在一道栅栏后面,大量杀伤了英军,英军在军官的带领下频频冲击殖民军的防线。 一名英国军士在战争中写了日记。 他描写道:“我军立刻发起冲锋。 队形整齐,动作迅速,边前进边射击。 到了离敌人防线不到四十码的距离内,发现他们的武器都架在栅栏上。 这种栅栏在美洲的建筑物之间是很常见的。 他们的枪法极其准确。 ” [ 原注:引自《拉姆中士日记》(The Journal of Sergeant Lamb)都柏林一八〇九年版。 ] 最后,步调一致、英勇奋战的英军把殖民军赶出了阵地,但并没有给他们造成严重伤亡。 殖民军仍然很活跃,而英军远离基地,并且已损失了近三分之一的人马。 康沃利斯只好调头返回海边,要求海军提供援兵。 格林让他远去,殖民军的收获已经不小了。 在不到八个月的时间里,他们在泥泞荒凉的地区转战九百多英里,以一比三的劣势收复了除萨凡纳之外的佐治亚所有地区和南卡罗来纳的大部分地区。 他们在一些战斗中是失败者,而在整个战役中则是胜利者。 格林放弃北卡罗来纳的辽阔土地,火速南下,去发动力量同英国人斗争。 这里的爱国者和效忠派(在当地他们被称为“辉格党人”和“托利党人”)之间的激烈内战进一步加剧,经常发生夜间袭击、抢夺牲畜、暗杀、伏击以及现代爱尔兰常有的种种暴行。 格林曾亲笔写道:“本州(南卡罗来纳)辉格党人和托利党人之间的深刻仇恨使他们的处境实为可悲。 每天都有人成为这种仇恨的牺牲品。 辉格党人似乎坚决要消灭托利党人,托利党人对辉格党人也是如此。 这里已有数千人死于这种残杀,其残酷程度日甚一日。 如果不能制止屠杀活动,这里再过几个月就会成为人烟稀少的荒凉地区,因为辉格党人和托利党人都难以活命。 ”格林开始进攻南卡罗来纳的英军孤立据点时,康沃利斯继续向弗吉尼亚进军。 他每到一处便大肆破坏,但受到拉斐特和一支弱小的爱国者武装力量的顽强而巧妙的骚扰。 在这几个月里,克林顿一直守在纽约。 当康沃利斯越来越近的时候,克林顿似乎有可能撤离这个北方基地,集中全部力量保持对南方殖民地的控制。 如果这样做,爱国者就可能彻底失败,因为大陆会议已经瓦解,华盛顿的军队大有分崩离析之势。 可是,法国舰队再次扭转了局势,这一次却是一劳永逸的了。 西印度群岛的法国海军司令官德格拉斯得悉殖民军处于绝望的境地,便于七月通知在怀特普莱恩斯同从新港出发的罗尚博会合的华盛顿,说他要袭击弗吉尼亚的沿海地区,请华盛顿集中殖民军的全部人马赶到那里。 华盛顿立即抓住这个时机。 他采取周密的措施迷惑克林顿,同时把部队从赫德森河一线撤回,同罗尚博合兵南驰。 此时,康沃利斯由于供给线越来越长而缺少给养,只好向海岸移动,希望从海上同克林顿取得直接联系。 他于八月到达切萨皮克湾的约克敦,开始构筑工事。 他在后来几个月里的行动至今仍遭非议。 该城朝向大陆的一边没有自然屏障,他也不主动攻击向他周围聚拢的敌人。 法军和殖民军的作战计划规定了准确的行动时间,相距遥远的部队进行了密切配合。 近九千殖民军和八千法军进逼约克敦城下,德格拉斯用三十艘战列舰封锁了沿海地区。 康沃利斯消极地等待了近两个月。 法军和殖民军在九月底开始攻城,法军的攻城炮火摧毁了康沃利斯的土建工事。 防御工事瓦解以后,康沃利斯打算孤注一掷地进行突围。 最后,英军只剩下一门可以发射的火炮。 一七八一年十月十九日,康沃利斯指挥的约七千英军全部投降。 克林顿和英国舰队正是在这一天从纽约启航,但他们一听到这个消息便掉头返航了。 主要的战役结束了。 制海权再次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 要不是法军封锁海岸,英军的消耗战可能会取得成功。 德格拉斯完成使命之后,于十一月返回西印度群岛。 华盛顿只好单独对付屯兵纽约的克林顿和加拿大入侵的威胁。 美洲殖民地在两年之后才能实现和平,不过这两年里没有再发生重大战役。 英军在约克敦的投降立刻在英国产生了重要影响。 诺思勋爵接到这个消息后一反和蔼可亲之常态,在屋里踱来踱去,痛苦地喊道“哦,天哪! 一切都完了。 ”   下议院出现强大的反对势力,伦敦举行了群众集会。 一项抨击海军管理不当的议案提交国会之后,政府控制的多数力量立刻瓦解。 国会仅以一票的多数否决了停止美洲战争的提案。 诺思勋爵在三月告知下议院,说他准备辞职。 国王写道:“灾难性的日子终于来到了。 ”诺思在任职期间一直保持着尊严。 在执政十二年之后,他作为失败者离开了下议院。 一七八二年三月的一个傍晚,下院议员们在潇潇暮雨中等候马车的时候,看见诺思走下台阶,进入事先接到通知在前面迎候的马车。 诺思对他周围浑身湿透、充满敌意的议员们深鞠一躬说:“先生们,这就是参预秘密的好处。 ”说完,他便乘车扬长而去。 乔治国王在个人失败的痛苦中,情绪非常激动。 他说他要退位回到汉诺威。 全国群情愤激,使他无法成功地组织大选。 他被迫同反对派和解。 在独立战争爆发后的几年里,罗金厄姆和伯克耐心地等待着诺思政府垮台。 此刻时机已到,罗金厄姆同乔治国王达成协议,允许美洲殖民地独立,减少国王的政治权力。 乔治三世被迫接受条件,罗金厄姆开始执政。 他和他的同事谢尔本勋爵将尽力从第一大英帝国的废墟中抢救她的宝贵财富。 发布时间:2025-03-19 08:21:22 来源:常能网 链接:https://www.changnen.com/post-24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