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爆发 内容: 爆发作者:巴巴拉·W·塔奇曼·美出自————《八月炮火》出自————《战争通史》   “巴尔干国家里的一些混帐事儿”,会点燃下次的战火,俾斯麦早已言之在先。 1914年6月28日,奥地利的王储弗朗茨·费迪南大公被塞尔维亚的民族主义分子刺杀,正符合了他所预言的条件。 奥匈帝国出于那种老大帝国的好斗成性,决定抓住这个机会吞并塞尔维亚,就跟它在1909年吞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一样。 但那时候的俄国,经过对日战争元气已经大伤,面对德国发出的最后通牒,加上德皇身穿“闪闪发光的甲胄”,如他所说随即站在他盟邦奥地利一边,也就只好忍气吞声地默许了。 为了报雪前耻,为了保持它那个斯拉夫大国的体面,俄国现在打算自己穿上闪闪发光的甲胄了。 7月5日,德国向奥地利保证,如果奥地利因对塞尔维亚采取惩罚行动而使它卷入跟俄国冲突的话,它可以指望得到德国的“忠实支持”。 这是一个为事态发展势不可当的洪流决堤的信号。 奥地利于7月23日向塞尔维亚发出最后通牒,7月26日拒绝了塞尔维亚的复文(尽管当时紧张不安的德皇也承认这篇复文“把发动战争的每一条理由都驳斥得体无完肤”),7月28日对塞尔维亚宣战,7月29日炮轰了贝尔格莱德。 那一天,俄国在它与奥地利接壤的边界一线实行动员,7月30日,奥、俄两国都颁布了总动员令。 7月31日,德国向俄国发出最后通牒,限令它十二小时内撤销动员并“向我们明白宣布业已照办”。 边界上战云压境。 各国政府惊恐不已,挣扎着力求避免战争。 但一切都是枉然。 国境线上的情报人员把每一支骑兵巡逻小队都上报为抢在动员令前头布防的队伍。 各国总参谋部都为它们无情的时间表所驱使,拍着桌子要求及早发出调兵遣将的命令,生怕对手取得提早一小时行动的便宜。 各国首脑都临渊畏惧,毕竟是要他们来承担国家命运的责任,他们想要退缩规避,但是军事行动的时间表还是把他们推向前去。 发布时间:2025-03-31 08:29:54 来源:常能网 链接:https://www.changnen.com/post-25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