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日军大溃退·第十 内容: 日军大溃退·第十作者:格里夫·科恩 ·美国出自————《喋血瓜岛》出自————《战争通史》  1942年12月25日,日海陆两军首脑在皇宫举行紧急会议,研究瓜岛战况,首次提出撤退的计划。 12月29日,受命前往瓜岛了解真相的井本送回一份报告。 报告称,根据瓜岛前线的情况,必须尽快把所有部队从瓜达卡纳尔撤出,“只有出现奇迹,才能夺回该岛。 ”  12月30日,天皇主持召开御前会议。 杉山参谋总长和永野军令部总长首先汇报了瓜岛的战况,并作了检讨。 随后,东条送上撤退方案请天皇审批。 1943年1月4日,日本大本营正式下达瓜岛撤军计划。 No.1 瓜岛美军开始反击   与日军穷途末路的境况恰好相反,驻守瓜岛的美军源源不断地得到补给。 到1943年1月,美军在瓜岛上已经将兵力增加到5万多人,弹药如山,给养丰足,士气旺盛。 而此时,日军在瓜岛只有不足2万人。 瓜岛美军指挥官帕奇决定发起反攻。 他决定首先进攻位于机场西南20公里的奥斯腾山,拔掉威胁亨德森机场的钉子。 驻扎在奥斯腾山的是日军冈明之助大佐率领的一个联队和一个炮兵中队。 从山上可以俯瞰“铁底湾”和机场,观察美机起落和运输舰卸载的情况。 12月17日,美重炮猛轰日炮兵阵地,掩护一个营进攻奥斯腾山。 美军沿途只碰到个别狙击手的阻击,且一触即溃,遂放心地深入从林。 冈明派出穿插部队,利用熟悉的地形深入美军后方,打起游击战来得心应手,左右逢源。 美海军陆战队第二师士兵缺乏丛林战经验,深入丛林后犹如“盲人骑瞎马”,士兵们只看到炽热的子弹在空中呼啸着掠过耳边,却不知道对手隐藏在什么地方。 搞得美国人如履薄冰,疑神疑鬼,草木皆兵。 日穿插部队切断美突击部队的补给线,冈明用猛烈的炮火挡住美军的正面进击,穿插部队从后面包抄上来,打得美国人溃不成军。 一营美军死伤过半,他们在一处山坡上构起临时防线,苦苦等待基地增援。 日本人从四面八方发起冲锋,逐步分割包围了大部分阵地,以局部优势的兵力各个击破。 饿红眼睛的日军士兵,像老鼠一样出没在密集的丛林里。 他们隐藏在大树、石头后面,打伤美军士兵时首先搜抢食品,然后狼吞虎咽。 日本人包围了美军营部,乱枪打死了美营长。 冈明大佐重新集结起分散的部队,以风卷残云之势将残余美军压制在一个山沟里。 帕奇得知美军情况后,大惊失色,火速派出“仙人掌航空队”解救受困部队。 美机飞临战场,击溃日军的进攻,迫使日军退去。 然后投出成吨的炸弹,将山沟周围的丛林夷为平地。 接踵而至的12架“无畏”式俯冲轰炸机,空投下一个营的兵力,救出被困美军,继而夺取山坡上一个观察站。 但日军寸土不让,用猛烈的炮火阻击步步推进的美国人。 美军伤亡惨重,不得不退出丛林。 25日上午,两艘美驱逐舰队驶进海滩,从海上参战。 美军再次朝山顶发起进攻。 日本人躲在山洞里不出来,躲过舰炮轰击进入阵地,居高临下投出大批手榴弹,炸得美军人仰马翻,又一次击退进攻。 战事进入僵持阶段。 此时,美军发起的另外一次大规模攻势已经开始了。 1943年1月2日黎明,美军发起第二次进攻奥斯腾山的战役。 帕奇先让132团2营暗暗运动到歧阜东南待机,再以两个营的兵力同时从东面和北面猛攻。 冈明忙于抗击美军的两路冲击,没想到还有一路人马由东南方向爬上山脊,美国人排山倒海般冲来,日军防线摇摇欲坠。 冈明慌忙调过两门大炮,压低炮口进行平射,日军炮手几乎是在和美军士兵拼刺刀,连续猛烈的射击,震得耳朵都流出血来,仍然无法阻止怒潮般的攻势。 幸亏日援军及时赶到,从东南方向美军的背后杀来,美军猝不及防,阵脚大乱。 冈明拨出一部分兵力,迅速和增援日军形成前后夹击之势,进行反冲锋。 关键时刻,美军从亨德森机场紧急起飞20架“无畏”式俯冲轰炸机前去支援。 凭借绝对的空中优势,大批美军轰炸机用炸弹筑起铜墙铁壁,把日军阻挡在美军防线之外。 战局很快出现了戏剧性的变化,日本人眼见得手,突然被炸得焦头烂额,趴在地上抬不起头来。 日军不能越雷池一步。 美国人步步为营,和其他两路会师,就地构筑工事与日军相持。 1月9日,美陆军第25师开上奥斯腾山换防,大量物资运上阵地,美国人为减少伤亡,并不急于和敌人死拼,而是用炮火切断日军的补给线,打退企图下山抢粮的小股敌军,令其坐以待毙。 穷途末路的日军,食物和军火均已断绝,只好靠吃昆虫、青蛙、蜥蜴,甚至皮带度日,日军的末日真正来到了。 一名生还者后来写道:  1月11日:奥斯腾山上的守军像朽木一样,一动不动,尸体堆积得竟无立足之地。 暂时还活着的人,好像冬眠的动物一样,和化成白骨的骷髅同枕共眠……  1月15日:应该来临的日子终于来临了,敌人发起猛烈地进攻。 炮火摧毁密林,掀起的尘土漫天飞扬,山岳为之怒吼,山谷为之回应……  1月20日:6个月不知肉味的人们如饿鬼般吞咽了四脚蛇,咀嚼了槟榔,抢食了水苔,吃得肚子鼓胀胀的。 没有火种了,都是生吃的……   陷入绝望境地的日军眼巴巴地等待着援军,希望起死回生。 然而,他们不知道,半个月之前,日军大本营已经作出了从瓜岛撤军的决定。 No.2 天皇盘问了两个小时   1942年12月25日,日海陆两军首脑在皇宫举行紧急会议,研究瓜岛战况。 代表海军的是军令部总长永野,他的副手伊藏次长,作战部长福留中将和富冈人胜,代表陆军的则是杉山参谋总长和到过瓜岛前线的辻政信。 此时,双方对瓜岛的战局都心知肚明,撤退已经不可避免了。 但海军和陆军都不愿意最先提出来,因为那要承担责任,而且不好向天皇交代。 会议刚刚开始,心怀鬼胎的双方就争吵起来。 双方憋了半天,海军表示运输舰队无法通过海上封锁线增援瓜岛。 陆军不同意海军的意见,要求他们把话说的明白一些。 福留中将迟疑地说:“那就在地图上进行一场战术演习,看着我们是否能够突破封锁? ”   “不要吞吞吐吐了,”辻政信不无嘲讽地说,“海军不派护航舰队,运输舰怎么突破封锁? ”   “我们的战舰有限,陆军应该理解。 ”   “海军是否竭尽全力,大家都心里有数! ”杉山说。 “做地图演习好了,结果证明一切。 ”永野不想争论。 “我看没有必要,”辻政信顶撞道,“关键是赶快作出决定,解救岛上的部队。 拖延一天意味着什么,要饿死一大批人的。 ”   争论还在继续。 辻政信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突然大发雷霆。 他比室内任何人都了解,拖延一天,对瓜达卡纳尔即将饿死的官兵意味着什么。 他挥动双臂喊道,海军应在紧急情况发生以前,就研究总的趋势,“你们对战局了如指掌,却不采取任何措施? 如果是这样,你们还是辞职的好。 驱逐舰我经常坐,遇到过大规模空袭。 我在那里见到的所有海军指挥官都对我说,东京饭店(海军军令部)和大和饭店(联合舰队)的老爷们应到这里来看看我们该进攻哪里。 这样也许他们就理解了。 ”   富冈无法忍受他对海军的侮辱。 猛地站起来。 “你说什么? 难道所有驱逐舰的舰长都是胆小鬼? 请收回你的话。 ”   “你到过前线没有? ”辻政信指责说,“目前那边的情况你了解不了解? ”   双方言语刻薄,争来争去,最后,双方互相指责对方要为瓜达卡纳尔的局势负责。 陆军说没有武器弹药和粮食给养怎么能打胜? 你们把陆军送上岸,却不给武器和弹药及粮食,“这好比是把人送上屋顶,又抽走梯子。 ”   海军讽刺说,这样增援下去要到何年何月结束。 陆军马上反击,如果有敌人一半数量的物资给养,就能打赢。 “到现在,我们只拿到百分之一。 ”   唇枪舌剑的辩论没完没了,直到12月29日,受命前往瓜岛了解真相的井本送回一份报告。 报告称,根据瓜岛前线的情况,必须尽快把所有部队从爪达卡纳尔撤出,“只有出现奇迹,才能夺回该岛。 ”   报告给海陆军一个台阶下,海陆军趁机,都同意撤军。 双方约定,一起面见天皇,正式向天皇提出从瓜岛撤军的问题。 1942年12月30日,天皇主持召开御前会议,杉山参谋总长和永野军令部总长首先汇报了瓜岛的战况,并作了检讨。 随后,东条送上撤退方案请天皇审批。 天皇没有理会,而是冷冷地把脸转向永野,毫无表情地问道:“朕想重复一下,美国人凭什么迫使我们撤退,好像是他们一直掌握着制空权? ”   “是的。 ”永野回答。 “那么,我军为什么不能夺回制空权呢? ”   “海军航空战队缺少前进基地。 ”   “我们不会在附近岛屿上重建一个机场吗? ”   “那至少要一两个月时间……”   “据朕所知,美国人只需要几天就可以了! ”   永野一时语塞,着急的连汗都出来了。 裕仁天皇又问杉山:“工兵部队不能改进施工速度么? ”   “这个……这个……”杉山无言以对。 天皇露出明显的不满,催促两军参谋总长回答。 杉山无奈,道出个中原委:“陛下,卑职只得表示遗憾,我们的机械设备有限,竞争不过美国人。 ”   永野坐立不安地补充道:“工兵大部分是用人力施工。 ”   天皇陛下对这个回答显然不高兴。 他对失败的原因整整盘问了两个小时,把永野和杉山弄得坐立不安。 最终,天皇最终提高了本来已很高的声调,说:“好吧,海陆两军都竭尽全力了,朕同意撤军。 请你们尽最大努力去完成撤军任务,绝对不允许再出现类似的失误。 ”   天皇说完,拂袖而去。 1943年1月4日,日本大本营正式下达瓜岛撤军计划:  一、迅速做好现正在进行的进攻瓜达卡纳尔岛的作战准备,借以隐蔽撤退的企图。 二、调整第17军的战线,将其收缩到后方要地。 三、撤退之前,继续用各种方式加强补给,保持驻瓜岛部队的战斗力,并在运输补给时接走岛上的伤病员。 由海军主要承担运输补给和撤走伤病员的任务。 四、陆、海军协同修整所罗门群岛的航空基地,随时推进航空兵力,加强对瓜岛的空中打击力量。 五、结束上述航空作战,兼用尽可能多的舰艇和其他船舶,尽各种手段向后方要地撤退驻岛部队,日期大致定为1月下旬至2月中旬之间。 六、要特别注意保持有关本作战计划的机密。 No.3 敦克尔克式大撤退   瓜岛撤退的命令发布后,日联合舰队并不轻松,如何通过美国人的海上封锁线,将部队安全地接回来,还是个头痛的难题。 山本命令第8舰队承担起这项艰巨的任务,并集中南太平洋战区的航空部队、潜艇部队掩护撤退行动,而第2舰队则保持机动,随时打击敢于出动的美舰编队。 1月10日,日驱逐舰8艘在瓜岛海峡高速向东南航行,在新乔治亚岛的澳洲海岸观察者发现情况后立即向美军报告。 美军随即出动鱼雷艇提前进入攻击阵位。 4艘鱼雷艇在萨沃岛与埃斯帕恩斯角以西构成一条拦击线,2艘鱼雷艇在埃斯帕恩斯角与瑞卡塔湾之间巡逻,2艘鱼雷艇在多玛湾与隆加角之间巡逻。 1月11日零时37分,美军一艘鱼雷艇发现日军4艘驱逐舰向东南航行,距海岸不到1海里。 一艘日军驱逐舰离队向萨沃岛驶去,其它3艘继续航进。 美军鱼雷艇马上发射鱼雷,但没有命中。 发射鱼雷的闪光暴露了它的位置,日军驱逐舰发炮还击,两次齐射就把它击毁了。 美军的其它鱼雷艇迅速赶来参战。 共发射16枚鱼雷,打伤1艘日军驱逐舰。 1月13日下午,10艘满载给养和1000名士兵的驱逐舰离开肖特兰港,开往瓜岛,准备接应岛上的驻军撤离。 参谋本部的井本也在其中一艘舰上,他的任务是亲自向百武传达撤退命令。 15日黄昏,美军发现这支日军驱逐舰队,因发现时间太晚,派飞机轰炸已经来不及了,便从图拉吉岛派出13艘鱼雷快艇前往截击。 那天夜里,阴暗有雨,乌云低垂,日军不顾天气恶劣,仍派飞机对美军鱼雷艇进行轰炸和扫射。 当两艘美鱼雷艇用机枪射击扑向它们的日军飞机时,在雷鸣电闪中发现了5艘日军驱逐舰,位于萨沃岛和埃斯帕恩斯角之间的2艘鱼雷快艇立即对日驱逐舰发射鱼雷,但无一命中。 美鱼雷艇发射鱼雷后,企图向东撤退,日军驱逐舰迅速插到前面,把美鱼雷艇拦阻在萨沃岛的西面,1艘美鱼雷快艇在逃跑中触礁。 其它美军鱼雷艇也没有完成截击任务。 日军的1000名士兵顺利登陆。 井本在埃斯帕恩斯角登陆后,立即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海滩上躺满了等待上船返回拉包尔的伤病员,任风吹雨打,呻吟嚎叫,无人理睬。 他们中大部分人已经死去,腐烂的尸体发出刺鼻的恶臭。 滂沱大雨中,井本好不容易叫起一个清醒的士兵,向他打听去第17军司令部的道路,那人有气无力地说:“你沿着尸体一直走下去就到了! ”   井本和新开来的1000名士兵。 跌跌撞撞地走进丛林,沿着山道而行、每走一步都差不多碰到一具姿势不同的尸体,有的躺着,有的趴着,有的靠着树根坐着,有的甚至吊在树枝上……看得人触目惊心、毛骨悚然,简直跟但丁写的《地狱篇》里的情景一模一样。 井本梦游一样来到塔辛姆波科村,饿殍遍及营地,茅屋早已为美机炸成断壁残垣,军团司令部由一些破烂的帐篷组成。 井本背着背包在泥泞的雨水中瞎摸乱撞,总算碰上他的一个熟人杉之尾三夫少佐。 杉之热情地接待了老朋友,他请井本先到他的帐篷里休息一下,天亮再去见参谋长。 在帐篷里,井本见到小沼治夫大佐和其他几个参谋,他们正躺在树叶铺成的床上睡觉。 井本请大家起来喝杯酒,吃点东西。 大家一点都不客气,贪婪地吞下他拿出的食物,然后开玩笑说:“明天去死也值了,要是能有支香烟抽抽就更棒了! ”   “好像大家都死不了啦,”井本拿出一盒香烟,分发给大家说,“我是来请你们吃生鱼片的。 ”   “行了行了,撤回去后让你吸个够。 ”   小沼悄悄地问:“上边想撤退? ”   井本不置可否:“早晨你就明白了。 ”   早晨,闷闷不乐的小沼带着井本走进隔壁的帐篷,拜访参谋长宫崎秀一陆军少将。 宫崎迫不及待地说:“感谢你带来给养,拉包尔方面决定什么候发起进攻? ”   井本中佐拘谨地坐下,搓着手说道:“恐怕今村司令长官放弃进攻了。 ”   “为什么? 。   “大本营的命令。 ”   “下一步怎么办? ”   “从岛上撤退。 ”   “绝对不行! ”小沼忍不住插上嘴,“那不等于我们彻底失败了? ”   一阵难堪的沉默。 “日本陆军还从没有败退的先例,”宫崎打破沉默,说,“我们必须战死沙场,保持皇军的光荣传统! ”   “再说,我已下令部下死守阵地,”小沼愤怒地说,“前方将士大都和敌人搅在一起,想撤下来也不那么容易! ”   井本不想和两位感情冲动的军官辩论,他也是陆军中的一员,也想保护陆军的荣誉,但大势已去,无力回天,第17军必须执行命令。 第二天,井本终于见到了百武,并把大本营决定撤退的命令告诉了他。 百武听到消息后,长时间没有说话,他无法接受撤退的指示,陆军一向把荣誉看得重于生命,退却简直是奇耻大辱 [ cdhyy注:日军不承认他们有过撤退,因为那叫“转进”! ] 。 他坐在一张简陋的办公桌前,闭上双眼沉思,半天不理睬对方。 井本急了,拿出今村签署的撤退令说:“我理解军长的心情,但这是天皇陛下的旨意,谁都不能违抗! ”   “中佐,不要逼我,”百武睁开沉重的眼皮,身心交瘁地说,“再给我一段时间考虑一下好不好? ”   井本退出帐篷,焦虑不安地等待着百武的答复。 他知道时间拖得越长越不利,说不定绝望的军官们要弄出兵变或者集体自杀的蠢事。 美机又来轰炸了,井本跑进防空洞躲避炸弹,百武却一直没有离开帐篷,一个人独自痛苦地作着抉择。 中午时分,美机轰炸过后,附近丛林化作一片焦土。 烟雾弥漫,百武的帐篷安然无恙,营地里一片宁静,什么事情部没有发生。 井本再次走进军长的帐篷,见百武端坐在帐篷中央,两腿八字分开,指挥刀立在双腿中间。 看样子将军准备让美机炸死自己,可惜美国人没有成全他。 井本连忙问:“请将军尽快给我答复,今村司令等着回信呀。 ”   百武平静地说:“请转告方面军司令部,一切失败的责任都由我个人承担,第17军将接受命令,从瓜岛全面撤退! ”   可悲的是,美情报机关没有获悉日军决定要撤离瓜岛的战略企图,反而全力以赴地部署兵力,准备向瓜岛上的日军阵地发动大规模进攻。 1943年1月22日,哈尔西陪同美海军部长诺克斯与美太平洋舰队司令尼米兹抵达瓜岛视察。 但他们没有一个人能够看出日军在撤退。 瓜岛指挥官帕奇还颇有谋略地认为:美军最早也得于4月1日才能消灭岛上的日军。 实际上,日本人正在导演一场太平洋上的“敦刻尔克”式的大撤退,大撤退将由300架飞机掩护,20余艘驱逐舰接应。 2月2日晨,担任第一批撤运任务的19艘日驱逐舰虽然在途中遭到美轰炸机的攻击,但没有任何损失,顺利返回肖特兰岛。 2月4日,日军进行第二次撤运。 1艘巡洋舰和22艘驱逐舰不顾美机的阻击轰炸,突击抢运,顺利地完成了使命。 2月7日,日军派18艘驱逐舰冒着雷暴雨进行第三次撤运,再次成功。 对于日本人的每次撤退,情报不灵的美军都以为足在增援。 日军三次共从瓜岛撤出陆军约9800人,海军约830人。 后来,尼米兹上将认为:日军伪装巧妙,行动果敢,因而能够顺利完成撤退任务。 1943年2月9日16时25分,美军全部占领瓜岛,正式宣称取得了瓜岛战役的彻底胜利。 瓜达卡纳尔岛上的战火熄灭了,在丛林的日军散兵游勇顿时成为被天皇遗弃的子民。 他们听不到一点从林外的消息,吃的东西要自己去找,有人错把毒草当成“维生素”类野菜,吃后浑身青肿,伸腿瞪眼一命呜呼。 后来又发现蚊、鼠、蚂蚁、蚂蚱都可以入口,弄到手里就生吞活剥。 有人用石头打死泥潭里的一条大鲜鱼,大伙争着扒皮吃……后来,甚至火种都没有了,有人开始吃活蝎子,用刀先割掉尾巴,用牙齿嚼得咯吱咯吱响。 夜晚,饿得皮包骨头的日本士兵,无声无息地靠在伙伴们的尸骨堆上,在黑暗的丛林里奄奄一息,残喘度日。 饥肠辘辘的痛苦,一次又一次地扑灭了他们活下去的念头。 有一个叫山田一雄的日本士兵,侥幸成为生还者,他描述了当时的情形:  我们的肉体忍受能力已经达到极限,饥饿比之战争、屠杀和轰炸更可怕。 近来主要以虫子、野鼠和爬行动物为食。 随军医疗所里的纱布已经用光了。 皮带、皮鞋和皮钱包等,都被煮熟吃了。 即使如此,丛林里仍然俄殍遍地,骷髅成堆。 每当我们与它们相遇,有时几乎分不清生者与死者……   有一天,一名叫宫本的军曹在丛林里寻找吃的东西,忽然嗅到一股烟火和肉香。 他循着气味走去,见三个士兵不知从哪儿弄来火种,架着一口破烂的行军锅煮着什么。 宫本近前一看,锅里沸腾的水上漂着骨头,他喜出望外地问:“肉? ”   三个士兵抬起憔悴干枯的脸,其中一人从锅里捡出一块半生不熟的骨头递给宫本。 宫本接过来就啃,狼吞虎咽之后问:“你们从哪儿弄来的肉? ”   “是人肉……”一个士兵吞吞吐吐说。 宫本失声地叫出声来。 “是石井和滨子的肉。 ”   石井是一个年轻的军士,入伍前在大阪一家商行里当职员。 滨子原名叫滨于秀二,是一个来自京都的从军慰安妇,他们都是昨天夜里饿死的。 滨子临死前叫人用刺刀剪掉她的长发,她说自己的头发很好,几年也不会腐烂,说不定将来能与骨灰一起运回故土,家人一见就能认出来。 锅底下的火熄灭了。 难熬的饥饿和强烈的食欲使他们完全丧失理智,几个人默默地吃着同伴的肉,啃着同伴的骨头。 远处传来一阵怪声怪气的声音,那是饿死者最后叹出的一息。 美军完全控制瓜岛后,哈尔西听说丛林里还有很多被困的日本残兵。 参谋人员甚至不主张扫荡,提议焚烧丛林。 哈尔西认为事先应侦察一下敌人的情况。 于是,组成一个特种搜查队,队长富莱顿上尉率领50名美军士兵,带着一个通晓日语的澳大利亚军官当翻译,他们很快就出发了。 茂密的丛林中,生长着大片大片的芭蕉树和棕榈树,蔓草盘根错节绕树横生,特种搜查队的士兵觉得里面绿幽幽死沉沉的,满地都是枯枝败叶,根本不存在道路,空气湿热,没有一块干燥的落脚点,到处都是没足的稀泥。 大约行进了10公里,他们嗅到一股东西腐烂的恶臭,让人不能喘气。 为了驱散毒气和臭味,富莱顿命令士兵们喝一口威士忌。 大伙深一脚浅一脚地向前移动。 不多时,发现一片片蛇皮、鳄鱼皮和蝎子尾巴……   美国人莫名其妙:“这里会不会有土著猎人? ”   “鳄鱼皮是高级装饰品,猎人怎么能轻意扔掉。 ”一个美军士兵反驳说。 “不准说话,注意前方! ”富莱顿厉声提醒部下。 大伙又小心翼翼地走了一段,他们在一片洼地上发现了坍塌的帐篷、丢弃的钢盔、破军服和一堆堆的尸骸,白骨越来越多,美国人大为惊骇。 远处好象晃动着两个披头散发的人影,他们依偎在一棵大树下面。 一个士兵要开枪,但被富莱顿制止住了。 他吩咐澳大利亚译员上前问话。 “喂,你们是什么人? ”   “日……本人……”声音微弱得几乎令人听不清。 “过来。 ”   两个人听到命令后,没走几步就摔倒了。 澳大利亚军官事后才了解到,她们是两个奇迹般活下来的从军慰安妇,一个叫幸子,一个叫阿惠。 美军士兵递给她们三明治和甜饼,两个女人艰难地张开嘴巴把食品塞进去,整个地往下吞咽。 士兵们不相信她们是女人,因为她们几乎已经变成只能喘息的木乃伊,只有从破烂的军服窟窿里露出的两个干瘪的乳房,才能证明她们是女性。 两个从地狱死里逃生的女人被送进了俘虏收容所。 美国人想弄清这一骇人听闻的奇迹,问她俩到底是怎么活下来的? 她们说,开始的几个月跟伙伴们一起吃树皮和椰子,后来吃一些小生物和死人肉……在收容所里,她们怎么也不肯说自己是出卖肉体的从军慰安妇,只说是日本军队中的女兵。 到战俘营里,吃饱了肚子以后,她们仍对盟军怀有敌意,表示坚信皇军不败,帝国联合舰队很快就会卷土重来,占领西南太平洋诸岛。 2年后,直到日本无条件投降,她们被遣送回国时,才醒悟到自己和瓜岛上的骷髅都是战争的牺牲品,禁不住痛哭流涕。 瓜岛争夺战是太平洋战争中一场空前残酷而激烈的大搏斗,日美双方为此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对于瓜岛那些血雨腥风的日子,一位美国战地目击者在一篇报道中感慨万千地写道:  对于我们这些身临其境的人来说,瓜岛不是一个地名,而是一种感觉。 这种感觉使人回想起那些殊死的战斗,夜晚激烈的海战,为供应和修建机场所作的狂热的努力,在潮湿的丛林中进行的残酷厮杀,以及划破夜空的凄厉的炸弹,以及军舰炮轰时震耳欲聋的爆炸声。 日美在瓜达卡纳尔进行的殊死大搏斗,实际上是双方国力、人力、物力、生产力、运输力以及战略战术思想的一次综合大较量。 较量结果日军败退,使太平洋战场上的形势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结束了太平洋战场上日美双方战略相持的阶段。 发布时间:2025-08-23 08:23:23 来源:常能网 链接:https://www.changnen.com/post-3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