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1942年12月18、19日·第五 内容: 1942年12月18、19日·第五作者:彼得·史密斯 埃得温·沃克·美国出自————《马耳他攻击舰队出击记》出自————《战争通史》   如前章所述,在意大利伊亚金诺的舰队和英第15巡洋舰中队及K舰队简短接触之后,意军预定驶往的黎波里和班加西的船队均已于19日返航。 18日夜至19日晨,维安率领英联合编队在班加西附近海区进行搜索,未发现意大利船队,随后驶回亚历山大港。 马耳他基地估计,预定驶往的黎波里的意船队可能在19日凌晨2时抵达目的地附近海区,所以便派遣马耳他港内所有适于出海的舰艇出击,执行截击意船队的任务。 于是英打击舰队在R. C. 奥康纳海军上校指挥下,于18日下午6时起航出海。 后来事态发展证明,这是奥康纳海军上校生平最后的一次出征。 他的编队由下列舰队组成:巡洋舰“罗马海神”号、“曙光女神”号和“佩内洛普”号,驱逐舰“兰斯”号、“活泼”号、“坎大哈”号和“哈伏克”号(舰长为C. R. G. 海军少校)。 马耳他基地还派鱼雷轰炸机进行突击,只是毫无所获,“惠灵顿”式飞机执行搜索任务,于下午4时17分报告发现了1支意大利舰船编队,由3艘商船和1艘巡洋舰、6艘驱逐舰(担任商船的护航任务)组成。 该编队正向270度方向航行,航速14节。 奥康纳海军上校命令编队各舰变换航向,向敌船队驶去。 英编队中的巡洋舰于18时30分驶过马耳他港的防波堤,并放下防雷具。 旗舰“罗马海神”号下令编队各舰增大航速以19节前进,随后航速提高到22节和28节,19时25分航速又增至30节。 整个夜间英编队一直朝着最近得到的意船队的方位驶去。 该方位是从一份不完整的电报里得知的,电文说:“西北西方向100英里处,有3艘商船。 ”   马耳他打击舰队正快速前进,编队首舰是“罗马女神”号、随后依次是“曙光女神”号、“佩内洛普”号、“坎大哈”号、“兰斯”号、“哈伏克”号和“活泼”。 编队离开了清扫过水雷的航道之后,便变换航向朝169度方向驶去,航速增至30节。 “哈伏克”号舰长记载:海上风雨交加,风力很强,风向西南。 在它前面的“兰斯”号正施放烟幕,因此,很难看到它。 “哈伏克”号把转速增大到315转,以保持阵位。 “兰斯”号舰长记载:根据他的航海图判断,他的舰只已南驶到的黎波里014度方向,距该港16英里处。 但是这个位置偏南了,这是由于其他舰只尾流影的结果。 依照编队指挥官的直接命令,各舰不得使用回声探测器。 “哈伏克”号没有装备这种设备。 但“佩内洛普”号的舰长A. D. 尼科尔海军上校不愿冒险,他报告说,鉴于此前一份电报已通知过雷区方位,他在午夜零时55分小心的开动了回声探测仪。 但探测仪未显示出任何雷区的预警信号。 英编队还在高速航行,越来越接近雷区。 只有“佩内洛普”号采取了预防措施,放下了舰上的防雷卫。 实际上,英编队此时已在距的黎波里港不过20英里的海面,该海区水深80英寻。 编队是沿100英寻等深线航行的,虽然如此,各舰还认为安全没有问题。 1时整,编队航速减为28节,又过了5分钟减到24节。 此时奥康诺海军上校似应来一个转变,沿海岸扫雷,而不应再向海岸靠近,可是实际上,他已经过于靠近海岸。 一场灾难已无法避免。 英编队大难临头,它闯入一个未曾发现过的雷区,那里布设了德国造的专用触发式水雷。 早先意大利人布设这个雷区时,就是期望有朝一日它能发挥现在这样的作用。 关于这场悲剧发生的具体时刻和经过详情,众说纷纭。 “曙光女神”号上的航海日志上所记载的时刻,比其它舰只所记载的时刻要晚好几分钟。 因为当时爆炸十分突然,迅雷不及掩耳,英编队又是排成一路纵队行驶,各舰的观察视角不同,有的舰只特别是编队尾部的驱逐舰,甚至还没有发现海面上发生了什么事情。 处于爆炸中心区的那些舰只,没等到天亮就已经沉没了。 据“曙光女神”号记载说爆炸发生在1时11分,当时“罗马海神”号的右舷中部爆炸。 这肯定与实际情况不符,因为其他各舰都说爆炸发生在“罗马海神”号的左舷。 “佩内洛普”号记载说爆炸是于1时06分在“罗马海神”号左舷发生的,“哈伏克”也说是1时06分爆炸的,并说它当时看到好象1枚炸弹爆炸了,但未看清其它细节。 “活泼”号的舰长赫西海军少校补充说,当时,他只看到编队总向右转,“活泼”号不断地跟进,这时“罗马海神”号从他的“活泼”号的左侧通过,向舰尾方向驶去,距离约4至5链。 但是赫西没有谈到有关这次触雷爆炸的情况,因为他的舰只在整个编队的末尾,显然他没有看到或没有听到有什么爆炸发生。 实际情况是这样的:“罗马海神”号在以24节的航速航行中撞上1颗水雷。 “兰斯”号听到了一声巨大的水下爆炸声,随后,航行在前头的驱逐舰“坎大哈”号引导其他各驱逐舰转向左边。 这时收到“罗马海神”号发出的“右转180度”信号,“坎大哈”号便率各驱逐舰转向南。 “曙光女神”号立即离开编队向右转,但是根据其航海日忘记载,1时12分在其左舷B炮位置发生了爆炸,舰体随即左倾,舰首下沉。 左前储油舱和储货舱顿时进水,尽管采取了一些控制措施,甲板上仍渐渐满上了水。 这时,“曙光女神”号向左倾斜11度,后来进行了抗倾注水才矫正过来。 但舰壳已有严重扭曲,扭曲从下甲板一直延伸至龙骨,约有120英尺长。 舰上的电气设备也遭到破坏,但不太严重。 A和B炮的送弹机有故障。 阿格纽海军上校很快便意识到,编队已陷入雷区,虽然这里海水深达80英寻。 为避免更多的损失,“曙光女神”号变换航向,向020度驶去,航速为10节。 “佩内洛普”号舰长尼科尔海军上校记载说,在1时08分,“曙光女神”号的舰体下方有一声爆炸。 当时他还以为该舰和“罗马海神”号都是被敌人的鱼雷击中的呢,因为过去在这么深的海区还从未布设过雷场。 “佩内洛普”号向右转,以避开可能在潜航的敌潜艇。 1时10分,“佩内洛普”号的舰桥左侧发生爆炸,这样一来,尼科尔意识到英舰编队实际上已闯入雷区。 “佩内洛普”号的舰体只受轻伤,舰上的主要机械设备和电气设备完好无损,所以该舰的战斗力未受影响。 “佩内洛普”号一直使用着防雷卫,水雷爆炸就发生在防雷卫中。 这是对尼科尔海军上校判断正确的应有报偿。 如果“佩内洛普”号不使用防雷卫,很可能也象其他巡洋舰一样,逃脱不了覆没的命运。 “兰斯”号是距离巡洋舰最近的舰只,因为“坎大哈”号后来沉没了。 “兰斯”号看见“罗马海神”号在它的左前方,已经停体,但舰体姿态显然是正常的,无任何倾斜现象。 “兰斯”号向该舰靠近,当两舰快要并齐时,又有1颗水雷在巡洋舰的左后方爆炸。 “坎大哈”号向右转,朝着东北驶去。 几分钟过后,“坎大哈”号发现给它发送的一次闪光信号,内容只有6个字:“离开……罗马海神”,“坎大哈”号又改变航向,朝南航行。 随后通知“兰斯”号:它要去接近傍靠“罗马海神”号。 并且还命令“兰斯”号统领那几艘驱逐舰,并接近“曙光女神”号。 “哈伏克”号在“兰斯”号的后方。 沃特金斯海军少校的回忆是:在他前方的各舰都离开编队向右转,他也跟着向右转。 最后,他收到“坎大哈”号发来的电报,得知“罗马海神”号触雷了,并告知各驱逐舰接受“曙光女神”号的指挥继续前驶。 于是“哈伏克”号继续跟着“兰斯”号行动。 “活泼”号是后卫舰,它断断续续地看到一些爆炸的情形,它看到“罗马海神”号的左后部发生一次爆炸,赫西海军少校起初还以为那是“罗马海神”号的后炮在开炮射击的闪光呢? 他随后明白了,断定“罗马海神”号触了雷,否则就是被敌鱼雷击中。 就在这个时候,他收到了“坎大哈”号发来的电报说“坎大哈”号将驶向“罗马海神”号,同时,命令“兰斯”号接替它负责指挥那几艘驱逐舰。 实际情况是这样的:在1时12分至1时25分,倒霉的“罗马海神”号触到至少两颗水雷,其舰尾下方连续发生爆炸,舰尾部被炸飞。 “佩内洛普”号已赶上“曙光女神”号,两舰将航向调到080度,以10节的航速绕行,避开雷区。 “罗马海神”号发出两次“接近我”和4次“靠我舷侧”的信号。 可能是发给某驱逐舰的。 该舰还发过另1份信号,说它受重伤,失去了全部蒸汽动力。 阿格纽海军上校(现为编队最高指挥官)将此时态势作了如下的概括:   1.如果拯救“罗马海神”号,唯一的办法是把它拖离雷区,否则该舰在雷区继续漂流有可能再次触雷;   2.派巡洋舰或驱逐舰前往执行拖航任务,纯系冒险,很不值得;   3.为搭救人员,须派1艘驱逐舰去把“罗马海神”号上的乘员接回;   4.“曙光女神”号已受伤,其航速可能不足10节,而英舰编队此时距的黎波里不出20英里,因此,如果英舰编队在黎明前不离开该水域,则易遭猛烈空袭。 所以阿格纽海军上校电告“坎大哈”号,将派1艘驱逐舰靠近“罗马海神”号,其他3艘驱逐舰和“曙光女神”号会合。 他同时电告“佩内洛普”号待机,不要进入雷区,并要他派2艘驱逐舰去为“曙光女神”号护航。 在拍发这份电报时,阿格纽海军上校收到“佩内洛普”号请示批准它回到“罗马海神”号那里去的电报。 如上所述,“坎大哈”号的舰长W. E. A. 罗布森海军中校已经毫不犹豫地承担起那一危险任务——去靠近“罗马海神”号,让其他驱逐舰不进入雷区。 阿格纽海军上校希望1艘驱逐舰能够搭救“罗马海神”号上的全部水手,同时受伤的“曙光女神”号在天亮之前尽可能远离敌岸。 “兰斯”号驱逐舰令“活泼”号留在“佩内洛普”号一起,它和“哈伏克”号则去护航“曙光女神”号沿015度航驶往马耳他。 这些舰只以后的情况简述如下:“曙光女神”号弄清楚自己受伤的具体情况之后,便渐渐将航速提高到18节,当时海上波涛汹涌,这是最大的安全航速。 离开了这一海区之后,阿格纽海军上校使向马耳他基地报告了舰位。 “哈伏克”号询问“曙光女神”号受伤的原因是不是触发了水雷,复电是个肯定的“是”字。 整个夜晚,“哈伏克”号和“兰斯”号一直在为“曙光女神”号担任警戒。 其间“兰斯”号曾用70分钟进行搜索,企图找到据报告一条路过的沉入海底的“大青花鱼”号上的水手但没有发现任何落水者。 19日12时30分,3艘舰只抵达马耳他港,途中未遇到什么麻烦。 “哈伏克”号后来经过临时维修,便开赴直布罗陀,它在以后13周里未参加战斗,一直在船坞维修。 与上述舰只返回马耳他的同时,“佩内洛普”号向“活泼”号发出“跟我来”的信号,向受伤的“罗马海神”号接近。 尼科尔海军上校决定在情况尚未弄清楚之前与“罗马海神”号保持不少于2. 5英里的距离。 但他考虑派“活泼”号靠近“罗马海神”号以便确定如何实施救援,这虽说是有点冒险,但也是值得的。 于是,命令“活泼”号接近“罗马海神”号,然后返回向“佩内洛普”号详细报告了了解到的情况以及奥康纳海军上校下达的所有命令。 赫西海军少校指挥他的“活泼”号驱逐舰驶向“罗马海神”号,到接近该舰不到2链时,用信号灯与之进行了联系,然后返回报告。 2时18分,“佩内洛普”号收到“罗马海神”号发来的电报,得知该舰正在做必要的准备,等舰漂移出了雷区之后,便立即进行拖航。 “佩内洛普”号收起了防雷卫并准备对“罗马海神”号进行尾拖。 “活泼”号再次接近“罗马海神”号,做好拖航准备,并向仍在附近海面上待机的“坎大哈”号报告了它的行动计划。 眼看拖航就要开始了,但原计划拖船尾的办法又发生了变化,因为正当“活泼”号要转到一个新位置的时候,看到“坎大哈”号方向发生了巨大的爆炸。 此时是3时04分。 现在“罗马海神”号已离开“活泼”号2到3英里远,其舰体开始向左倾斜约7度,舰尾也在下沉。 “坎大哈”号位于“罗马海神”号东北方向约5链远。 “罗马海神”号触雷后大约过了2个小时,尼科尔海军上校才下决心冒险进行拖航,并开始接近“活泼”号以便给予协助。 就在这时,“坎大哈”号触发水雷。 这时“佩内洛普”号掉头离开,“罗马海神”号也发出“离开”的信号。 “活泼”号接到“罗马海神”号发来的命令,继续留在原地,爆炸发生之后,过了几分钟,“坎大哈”号命令“活泼”号躲开! “活泼”号才向“佩内洛普”号驶近,报告了刚刚发生的情况,对尼科尔激愤地说道:“‘坎大哈’号已触雷,它命令我离开现场。 ”   实际情况是“坎大哈”号的舰尾下部触雷被炸,引起舰的后部弹药舱爆炸,破坏很严重。 后机舱也进了水,螺旋桨被炸断。 因为舰尾部的总配电板为水所淹没,舰上照明全部失效。 锅炉舱和机舱里的辅助机械设备未曾破坏,尚可运转。 控制火灾线路失灵,4. 7英寸前主炮,需要手工操作了。 尼科尔海军上校仍希望能救起“罗马海神”号和“坎大哈”号的舰员,可是当“活泼”号接近“佩内洛普”号时又发生了一次爆炸,大约在4时整,看到了爆炸的闪光。 这是“罗马海神”号第4次触雷。 这次爆炸部位在舰体中部。 “罗马海神”号的舰壳早已被炸裂,哪里还经受得住这最后的一击,所以整个舰只迅速向左舷翻倾。 舰上英勇的水兵们仅仅有1人生还。 “坎大哈”号向“佩内洛普”号报告:“罗马海神”号再次触雷。 尼科尔海军上校无可奈何,他得出结论:“佩内洛普”号和“活泼”号不必要再去冒险拖航。 他复电如下:  “我实无能为力,但愿上帝保佑你们。 ”   “活泼”号再次请求去援救“罗马海神”号,但“佩内洛普”号未予批准。 随后,“佩内洛普”号以25节的航速向马耳他方向驶去。 途中它向马尔特海军少将发电,请求派1艘潜艇或1架“桑德兰”式飞机去救援那2艘被水雷炸伤的舰只上的官兵。 但实际上那是难以办到的事情,因为两舰人员合起来达千人以上。 19日上午11时,“佩内洛普”号和“活泼”号抵达马耳他港。 “坎大哈”号舰体从尾部至第68号舱壁完全被炸飞了,甲板上的重物都被炸毁,飞落到海水中,尾部在下沉,在烟囱后的分舰体完全没入水中。 在马耳他港尚有1艘可用的舰只,即驱逐舰“美洲虎”号,正处待命状态。 16时25分,该舰悄悄出港去寻找其姐妹舰。 它驶出位于马耳他岛以南的雷区后,将航向定为188度,以28节的航速驶进,为的是驶抵一个预定的方位以东5英里处。 22时10分,“惠灵顿”式飞机来电报告:在北纬30度10分,东经14度方位发现有6艘快速鱼雷艇,正以20节的航速向060度方向驶去。 天气很糟,海面上波涛汹涌。 “美洲虎”号驱逐舰的舰长估计,飞机报告的那几艘舰有可能是意大利的驱逐舰,因为快速鱼雷艇那么小的舰艇在如此恶劣的海况下是跑不了20节的。 据知意大利驻扎在的黎波里的驱逐舰正在海上搜索,企图消灭受伤的英国舰只。 虽然如此,“美洲虎”号仍然不畏风险继续前进,但未能发现什么目标。 23时30分“美洲虎”号开始转向,以20节的速度向西航行,但由于回声探测仪损坏,不能测定该舰和100英寻等深线的相对位置。 翌日零时10分,“惠灵顿”式飞机又飞临该舰上空,只通报了它的国际 [ cdhyy注:“国籍”? ] 就飞走了,并未发送其他情报。 该机于1时15分再次飞来,用目视信号询问了“何舰”,“美洲虎”号作了回答,可是仍然未收到有关“坎大哈”号舰位的消息。 1时12分,“美洲虎”号收到“惠灵顿”式飞机发来的一份零时55分签发的电报,得知“坎大哈”号距的黎波里约50英里。 这看来不大可能,但是由于没有详情,“美洲虎”号还是转向那个方向驶去。 1时45分,“惠灵顿”式飞机再次出现,“美洲虎”号向它询问了“坎大哈”号的舰位,该机的答复只是一个闪光信号,意为“在右边”,并未作具体的答复便飞走了。 2时38分,“美洲虎”号又收到“惠灵顿”式飞机来电,签发时间为2时40分,电称“坎大哈”号很有可能位于北纬33度,东经14度10分,距其原先预定方位有23英里。 因此,“美洲虎”号再次变换航向,航速也提高到28节。 后来“惠灵顿”式飞机又出现在“美洲虎”号上空,报告了“130度——24英里” [ 译注:意即“坎大哈”号位于130度方向,距离24英里。 ] 。 3时55分,又收到飞机的报告,称“坎大哈”号的方位为130度,距离5英里。 4时05分,便看见“坎大哈”号。 此时正刮西北风,风力4级。 “坎大哈”号的舰体从烟囱以后全部没入水中。 “美洲虎”号向“坎大哈”号靠近,舰首对舰首地傍靠在“坎大哈”的下风舷侧,并开始让水手们通过舰首的上甲板上船。 但“美洲虎”号很快意识到在如此恶劣的海况下,这样做是很危险的,两舰很可能会发生严重碰撞。 所以,“美洲虎”号从“坎大哈”号接过30名幸存者之后,便离开了这一位置,停留在上风处,让“坎大哈”号上的幸存者跳到海中,然后,“美洲虎”号再缓缓移到他们中间进行捞救,这是继续进行救助的唯一办法了。 这一招成功了,被救到“美洲虎”号上的军官共8人,水兵160人(触雷时被炸身亡者有60人,另外7人在这次捞救过程中失踪)。 “坎大哈”号的舰长证实,他的舰体被水雷炸漏了,本来很快就会沉没的,但到5时40分的时候,它依然漂流在海面上。 所以,后来用1条鱼雷把它炸沉了。 此时,“坎大哈”号的舰位是北纬32度57分,东经14度18分,距利比亚海岸约15英里。 再过1小时天就要亮,所以,“美洲虎”号开始转向,朝着马耳他岛驶去,航速28节。 途中舰上人员还惦念着在海上失踪的那几位水手,担心他们可能没救了。 天气变得越来越坏,“美洲虎”号被迫减速,以18节航速前进,于下午4时10分安全抵达马耳他港。 舰长赞扬了那架“惠灵顿”式飞机:  “‘惠灵顿’式飞机干得出色,值得高度赞扬。 ‘坎大哈’号的舰位之所以得以确定,完全是因为该机全体机组人员具有高超的技艺,发扬了坚韧不拔的精神。 ”   由于这次灾难性的损失,马耳他打击舰队不久就瘫痪了。 需要对这次损失进行追究审查。 “罗马海神”号的舰长在出海之前就得到了通报,他当时已掌握了有关的黎波里沿海各雷区情况的情报。 他的实际航线似比预定航线向西偏了1或2度,但即使如此,根据当时所掌握的有关雷区范围的情报,只要舰只不过于向南偏航,就不会进入危险海区。 可是,实际上根据爆炸的第1枚水雷和最后1枚水雷的位置而标示出的雷区范围来看,即便舰只按原先预定的航线航行,编队也是要陷入雷区的。 英舰遇难的雷区,是出事前没人怀疑那里会布设水雷的海区。 在“罗马海神”号触雷挨炸时,奥康纳海军上校在想什么,这虽然是无人知晓的,但给人以这样的印象,显然他是打算将自己的编队置于敌舰和的黎波里近岸水域之间。 在遇难前不久,曾命令他的舰只减速,就是表明他很快就要改变航向了。 奥康纳的这些做法,和K舰队及B舰队往常的一贯做法是一样的。 以往K和B两舰队为占据理想的阵位,舰只开始减速时发出信号,但进而转入巡逻航线或截击航线时,则不再发出任何信号。 鉴于事先未曾料到那里有雷区,“罗马海神”号越过了100英寻深线也完全是正常的。 所以,此次灾难性的损失之所以发生,根本不应归罪于奥康纳海军上校,也不能埋怨马耳他基地指挥上有什么错误——那是战争本身的不幸。 因为事先并未探测出那里有雷区,而且所布设的水雷都是当时尚不为人所知道的德国的新式水雷。 马耳他打击舰队走过了一段短暂而光辉的战斗历程。 这次悲剧宣告了这一历程的结束。 诚然,马耳他打击舰队还继续在海上执行过小规模的作战任务,它真正停止海上的活动是在1942年4月。 但那些任务主要是给自己的运输船队提供护航掩护,使它们能抵达马耳他基地而为实力大为削弱的英国海军地中海舰队提供及时的储备。 在这类护航任务中,有一次较为重大的作战活动,那就是第二次锡尔特战斗。 但参加那次海战的舰艇也只不过两艘,即“佩内洛普”号巡洋舰和新到来不久的“莱吉恩”号驱逐舰。 甚至早在那次触雷悲剧发生之前,人们对马耳他打击舰队的前途就有过怀疑,原因是德国派其第二航空兵团进驻地中海战区。 这一行动是德国人要对马耳他实行大规模空袭的不祥征兆。 正如附录一所示,英打击舰队中的不少驱逐舰都是在港内码头上被炸沉的,另外一些舰艇被炸受伤后,不得不撤离马耳他岛。 马耳他打击舰队在短短的两个月里所取得的辉煌战绩,是令人难忘的。 这支舰队充分发扬了英国皇家海军在强敌面前坚决战斗的传统,这才是对马耳他打击舰队的公正评价。 发布时间:2025-08-25 08:26:37 来源:常能网 链接:https://www.changnen.com/post-38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