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敌在我国沿海对美军登陆之防御·第十九 内容: 敌在我国沿海对美军登陆之防御·第十九作者:王辅·中国出自————《日军侵华战争1931-1945》《打通大陆交通线·第六》出自————《战争通史》   根据太平洋上反法西斯盟国的反攻形势,日军大本营预计美军下一步将进攻菲律宾、冲绳和台湾,并可能在我国广东、福建、浙江、长江口、连云港之沿海登陆。 因此,日本天皇在接受东条内阁总辞职并决定小矶国昭为新首相,任命梅津美治郎为参谋总长、杉山  元为教育总监的同一天——7月18日,日军大本营下令中国派遣军和中国方面舰队密切协同,加强对广东及香港以东沿海、特别是浙东沿岸之防务;重新攻占温州、福州并增强厦门、金门之防守兵力,作反击美军在该地区登陆之准备;同时使这些地区,成为日本海军从太平洋后退时之中继基地。 随之,中国派遣军将由苏北的海州、苏中的长江口至杭州湾一带的沿岸防御工事构筑及占领温州、福州与增强厦门防守兵力之任务,交给驻上海的第13军担任;将加强广东沿海防卫的任务,交给驻广州的第23军。 (一)第13军对苏、浙、闽沿海防御的部署   永津佐比重中将,根据上述任务,于8月23日下达了在东部海岸建筑防御工事的命令,即苏北的连云港、灌云地区之工事构筑与守备,由驻徐州的坂口静夫中将之第65师团派出两个步兵大队、1个炮兵大队担任,长江口北岸的启东、杭州湾北岸的金山卫之守备与工事构筑,由驻苏州小林信男中将的第60师团派出1个步兵大队担任;在杭州湾北岸乍浦施工的1个步兵大队,在杭州湾南岸慈溪北部高地施工的两个步兵大队、工个炮兵大队,由驻杭州内田孝行中将的第70师团派出。 至于攻占温州、福州,和增强金门的部队,第13军作了如下的安排,即:进攻温州的部队,由第60师团驻无锡梨冈寿男少将之第55旅团担任,其部队由4个步兵大队、1个机关枪大队、两个炮兵中队、1个野战高炮中队、1个机关炮中队组成。 这支部队由第70师团协助,于8月下旬开始行动,从浙江金华出发,8月27日攻占了丽水,于9月9日攻占了温州。 以后在该地区的布防态势为:  (一)后藤学少佐的独立步兵第47大队(属55旅团)负责温州市及其以南的曹建与以东永中的防守;  (二)小野后省大尉的第1大队(属驻南京田中勤中将61师团南部外茂起大佐的第157联队)防守欧江口北岸的盘石和七里村一带,与南岸的第47大队,控制瓯江南北两岸;  (三)灌尾浩中佐独立步兵第50大队(属60师团第56旅团),布防于乐清县以南的柳市地区;  (四)野村懋中佐的独立步兵第104大队(属70师团西胁宗吉少将的第61旅团),布防于乐清县西南的白石。 (五)梨冈寿男的55旅团部,位于柳市以西的十里村。 进攻福州的部队,由长岭喜一少将的独立混成第62旅团4个独立步兵大队担任、这支部队于9月24日由上海海运,27日在福州地区登陆,10月4日攻占了福州。 其布防,仅留1个大队在福州地区,主力则部署在马尾对面的闽江南岸。 其具体部署为:  (一)田所大二郎大尉的独立步兵第412大队守备福州以北附近高地及以西的祭酒岭、洪山桥地区。 (二)平出五平少佐的独立步兵第414大队守备福州以南的义序地区。 (三)杉冈茂大尉的独立步兵第410大队守备闽江口以南的长乐县城周围。 (四)松田良之助少佐的独立步兵第411大队守备长乐县以南的北山、以西的龙门地区。 (五)独立混成第62旅团部及炮兵、重机枪部队驻于阅江北岸的马尾。 在闽江口以南的两个独立步兵大队,因主要是防止美军在闽江及以南地区登陆,所以除了构筑坑道式的防御工事外,还在外围的梅花(闽江口)、金峰、漳港、古槐、玉田这一线构筑了警戒阵地。 在福州以南的义序,建筑了飞机场。 后来太平洋上的作战形势,对日军更加不利,由麦克阿瑟上将为司令的美军西南太平洋陆军部队之骑兵第1师,于1945年的2月3日攻进了菲律宾的马尼拉。 与此同时,由尼米兹海军上将所统率的美海军太平洋舰队也向北推进,其所属的哈尔西第3舰队,已进入菲律宾以西、越南以东的南海作战。 哈尔西乘着他的旗舰“密苏里号”与其舰队曾炮击西贡、海南岛的三亚港、汕头,活动至台湾海峡南部,其舰上所起飞的飞机,轰炸了这些沿海地区的日军。 此时,日军的大本营,认为美军企图在广东、福建沿海登陆的企图已较明显,即令中国派遣军加强沿岸各点的防御兵力。 因福州地区是台湾海峡西岸的要地,于是又给独立混成第62旅团增加了1个独立步兵第625大队(大队长田口静马少佐),1个有山炮,野炮8门,105毫米口径榴炮4门的炮兵队、又配属计有15榴炮8门的独立野战重炮兵第10大队,还有独立野战高炮中队(6门)及机关炮中队、工兵队、水上勤务队等等。 增加至金门地区的部队,由独立混成第62旅团德本光信大佐的独立步兵第413大队与武智弘少佐的独立野炮兵第8大队。 厦门原来即驻有日本海军中国方面舰队所属的“厦门根据地队”,担任台湾海峡西部海域的巡逻警戒。 独立步兵第413大队与炮兵大队,于10月6日从上海出港,于9日在厦门登陆,15日全大队移至金门岛,即在该岛进行布防。 步兵大队部驻于金门,其所属的4个步兵中队。 分驻于北部的官澳,南部的料罗、后湖,西部的金门。 炮兵大队则驻于北部的砂美,设观察所子砂美以南的山顶。 (二)第23军对广东沿海之防御   7月18日接到加强沿海防御命令的23军,此时正集中力量策应湖南作战,以后又以两个师团、两个旅团沿西江进攻,企图占领柳州。 此时该师团在广东担任警备的部队只有3个旅团,其警备态势为:   加藤章少将之独立步兵第8旅团及其所辖的4个独立步兵大队,布防于广州的以东以北地区,即:  (一)一驹达彦中佐的独立步兵第219大队驻太平  (二)川上鹤之助少佐的独立步兵第220大队驻从化  (三)熊一少佐的独立步兵第221大队驻增城  (四)斋藤俊三中佐的独立步兵第222大队驻源潭墟   落合松二郎少将的独立步兵第13旅团及其所辖的4个独立步兵大队布防于广州及以西、以南地区,即:  (一)川名孝少佐的独立步兵第239大队驻佛山、三水、九江镇  (二)三宅末彦少佐的独立步兵第240大队驻广州市  (三)诸角诚一少佐的独立步兵第241大队驻江门、新会、台山  (四)黑川信清大佐的独立步兵第242大队驻中山及西南地区   近藤新八少将的独立混成第19旅团所辖的五个独立步兵大队驻汕头地区,即:  (一)守田利一郎中佐的独立步兵第97大队驻澄海  (二)平岩釠彦大佐的独立步兵第98大队已随23军进攻西江地区,驻德庆  (三)西川俊元中佐的独立步兵第99大队驻潮阳  (四)高谷泷夫中佐的独立步兵第100大队驻潮安  (五)山内又兵卫中佐的独立步兵第101大队已随23军进攻西江地区,驻于云浮县的六都   敌以上11个独立步兵大队,守备广州周围地区和单独守备汕头一带,兵力已深感不足。 第23军接到要其加强沿海防御任务时,一是正忙于柳州作战,二是兵力不足,暂时无法占领沿海新的地区或派出部队至沿海构筑工事。 其军的参谋人员,直至9月6日才着手研究这项计划。 并确定驻于汕头沿海的独立混成第19旅团立即开始勘察构筑在该地区的海防工事。 当时日军在广东和香港,共有3个平行单位,即:驻广州田中久一中将的第23军;香港矶谷廉介中将的总督部;驻香港副岛大助海军中将的第2遣华舰队,因此,彼此商量事情的进度很慢,关于沿海的防卫,从9月6日至22日,三个单位才大致确定这样3条,即:  (一)第2遣华舰队,负责香港水域之巡逻、警戒;  (二)香港总督部所属香港防卫队(足立重郎少将指挥的独立步兵第67、68、69大队),负责香港、九龙之守备;  (三)香港以东地区之大鹏湾、大亚湾及海丰、陆丰地区,待23军参加进攻柳州之部队返回后,予以占领、控制。 田中久一对香港、广东沿海地区的防御,主张将总督部隶属于23军,这样军事指挥才能统一;防御计划、兵力部署才好确定。 他这个主张得到第6方面军及中国派遣军的同意。 12月11日,日军大本营命令,将香港总督部隶属于第6方面军,由23军司令官兼任总督,23军参谋长兼任总督部参谋长。 当柳州作战结束,104师团回到广东的四会地区作进攻韶关的准备时。 1945年1月8日,23军作战主任参谋棚桥茂雄中佐。 召集了香港防卫队长足立重郎少将、第104师团步兵第108联队长上野源吉大佐、步兵第137联队第2大队长阪上节介少佐开会,研究美军在香港地区可能登陆的地带与防御的方法。 一致认为。 美军在这一带登陆,可能是在香港以东的大鹏湾、大亚湾、红海湾、碣石湾地区,因这一带陆上交通发达,便于攻向广州以及向广州以北的粤汉铁路地区迂回;其次是在宝安地区。 为了对该地区的沿海进行防御,应攻占沿海的稳山、海丰、陆丰,同时占领惠阳,使广州、香港、陆丰联成一片,然后组织大纵深的沿海防御。 这次会议结束后的1月10日(1945年),敌23军令104师团的步兵第108联队、步兵第137联队的第2大队由军直辖,从四会地区开赴广州以南的黄埔港,准备与香港防卫队两个大队执行攻占惠州、海丰、陆丰的任务。 敌23军攻占香港以东的一段沿海地区和进攻惠阳之作战方案为:  (一)上野源吉大佐的步兵第108联队从九龙乘船,由海军第2遣华舰队派出一部进行护送,在大亚湾内登陆县,由稔山东进,攻占海丰、陆丰。 然后即在沿海勘察地形构筑抗击美军登陆之工事。 104师团参加粤汉路作战结束后,即至该地区布防;  (二)足立重郎少将指挥香港防卫队广田义孝少佐的独立步兵第67大队、山下一夫中佐的独立步兵第69大队、步兵137联队(属104师团)阪上节介少佐的第2大队,攻占惠州;  (三)进攻开始时间,预定为1月14日。 上野源吉的第108联队由四会至黄埔后从水上输送至九龙,1月14日晚从九龙乘船向东出发,15日晨突然从大亚湾内的赤沙附近登陆,随之又占领了稔山,先后与守军186师发生了战斗。 上野源吉在占领稔山后即留第3大队在该地区担任海岸守备,联队主力开始东进,经与海丰、陆丰地方团队战斗后其先头的笠柄德市大尉第2大队于1月18日占领了海丰和陆丰城。 足立重郎以两个步兵大队,从东莞县以南樟木头车站攻向东北约40公里的惠州,137联队的第2大队,于1月14日由黄埔以东的石龙出发,经博罗于15日4时到达惠州城北岸,经征集民船从6时开始渡河,10时突入城内,经与守军独立第20旅战斗至15日15时,惠州被敌攻占。 足立重郎的两个大队于当日下午,从南面亦进入惠州城,并于16日派出一部至惠州东南约30公里的平山墟(现惠东县)与108联队取得联系和保持惠州至陆丰的公路交通。 之后,香港防卫队返回原地,由137联队第2大队守备惠州。 发布时间:2025-11-05 08:04:56 来源:常能网 链接:https://www.changnen.com/post-44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