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进·第七
北进·第七作者:金阳明 ·韩国出自————《韩国战争史》出自————《战争通史》 第一节 占领北韩计划 (一) 麦克阿瑟的构想 麦克阿瑟根据“九·二七训令”拟制的占领北韩的计划是:第八军从陆地推进,占领平壤;在此期间,第十军团在元山登陆;尔后两支部队在平壤-元山蜂腰部汇合,切断人民军退路,当联合国军到达定州..
北进·第七作者:金阳明 ·韩国出自————《韩国战争史》出自————《战争通史》 第一节 占领北韩计划 (一) 麦克阿瑟的构想 麦克阿瑟根据“九·二七训令”拟制的占领北韩的计划是:第八军从陆地推进,占领平壤;在此期间,第十军团在元山登陆;尔后两支部队在平壤-元山蜂腰部汇合,切断人民军退路,当联合国军到达定州..
中共军介入·第八作者:金阳明 ·韩国出自————《韩国战争史》出自————《战争通史》 第一节 概况 (一) 一般情况 韩半岛的北部地区,冬季风大雪多,视界不良,不利于空中支援和炮兵支援。鸭绿江一带多为高山峻岭,伸向南方的狼林山脉和妙香山脉,平均海拔一千米以上,森林茂盛,便于军事渗透,包围和荫蔽活动;陡峭的..
扩战论的始末·第九作者:金阳明 ·韩国出自————《韩国战争史》出自————《战争通史》在作战指导上所犯的惜误 第一节 早日结束战争的期望与威克岛会谈 美国决策当局决定联合国军突破三八线进入北韩以来,正如“九·二七训令”所表明的那样,它的主要注意力集中在掌握中苏的反应和对韩介入的征候,尤其重视中共在苏联..
动荡与相持·第十作者:金阳明 ·韩国出自————《韩国战争史》出自————《战争通史》 第一节 联合国军再次反攻(1951年1月25日-4月9日) (一) 重振进攻精神 正当华盛顿当局陷入既不能自动抛弃韩国,更不能因此冒第三次世界大战的风险去扩大战争的进退维谷的困境而寻求第三方案的时候,作战部队司令官李奇微将军解决了..
阵地战·第十一作者:金阳明 ·韩国出自————《韩国战争史》出自————《战争通史》山下军号啼亮,敌兵蜂拥而上。将士以身殉国,雪山顿变红岗。白善烨大将 第一节 五二年上半年主要战斗 敌人在一九五一年发动两次春季攻势,遭到致命打击。之后,趁停战谈判长期化,迅速加强了兵力兵器。到战争第三个年头即一九五二年一..
停战·第十二作者:金阳明 ·韩国出自————《韩国战争史》出自————《战争通史》 停战谈判是同战争并行的,是经过两年长期协商而达成的。值得注意的是,自一九五一年七月十日以后的所有作战,都与谈判直接有关。 第一节 停战谈判的倡议 一九五〇年八月,北韩人民军打到洛东江,扬言要把国军和联合国军赶到南海的时候..
附录作者:金阳明 ·韩国出自————《韩国战争史》出自————《战争通史》 一、战争损失 1、国军和联合国军的兵力损失(单位:人)国别死亡负伤失踪计国军---257,000美军25,801103,2847,852136,937英军6702,7541133,362法军288818181,124土耳其军7172,2461673,130澳大利亚军2651,351361,652泰国1147945913希腊169..
麦克阿瑟演讲录作者:麦克阿瑟 ·美国出自————《麦克阿瑟演讲录》出自————《战争通史》 1962年在西点军校授勋仪式上的演讲 今天早晨,当我走出旅馆时,看门人问道:“将军,您上哪去?”一听说我要去西点,他说:“那是个好地方,您从前去过吗?” 这样的荣誉是没有人不受感动的。长期以来,我从事这个职业,又如此..
中共部队的攻击战斗作者:S·L·A·Marshall ·美国出自————《中共部队的攻击战斗》出自————《战争通史》 第一部:跟据1950年11月Kunu-ri之役中第二步兵师步兵连作战行动之研究 1、对阵地的攻击 在对付第二步兵师各步兵连的各阶段行动中,中共部队没有尝试对各防御阵地进行大包围作战。初步攻击的重点通常是在连阵..
活的历史——中文版自序作者:约翰·托兰 ·美国出自————《漫长的战斗》出自————《战争通史》 当我14岁时,一位著名的剧作家爱默逊·布朗来我们家住。当时他的夫人刚刚故去。孤寂之中,他对我详细地讲了他的剧作,及怎样为它们去做研究:不仅是在美国,而且还到中国和墨西哥去。我听得着了迷,说我也想做一个剧作家..
中文版序作者:约翰·托兰 ·美国出自————《漫长的战斗》出自————《战争通史》 约翰·托兰的著作,迄今至少已有五本在我国出版,这是第六本。在这六本书中,五本是历史,一本是历史小说。一个外国历史学家有这么些部著作在中国出版,是不多见的。 托兰的书为什么会受到中国读者的欢迎?托兰本人说他写的是活的历史..
战争时刻·第一作者:约翰·托兰·美国出自————《漫长的战斗》出自————《战争通史》 (1950年6月24日-25日) 1 1950年6月24日,夜色阴沉,苏式122毫米榴弹炮、76毫米大炮和自行火炮已部署在三八线。150辆苏制T-34坦克和9万人的战斗部队小心翼翼地向前运动,进入最后的攻击阵地。这些部队全都是经苏联军事顾问训练..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