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上

卷一·上作者:明·郑若曽·撰出自————《江南经略》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兵务举要兵务有纲有目有急有缓有轻有重宋仁山金氏作通鉴前编而先之以举要一卷挈其大纲揭其急务重务而剖明之俾人先醒诸心然后遍阅全帙厘然灿然至棼而不可乱至繁而不可遗至微而不可忽【若曾】自知寡昧言无伦次谨仿其体裁作举要一册冠之..

卷一·下

卷一·下作者:明·郑若曽·撰出自————《江南经略》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南畿总图 南畿总论南畿胜势在长江留都守御舟师为急徐颍跨中原瓜连豫省淮安控徐鲁齐文武重臣开府作镇虽职漕抚而聨络两京庐州民多游手野有遗利鳯阳地当冲繁财力冗费丰沛之间浊河泛滥几沦鱼鼈转饷既艰民亦凋瘵决啮之患濠泗尤棘扬有..

卷二·上

卷二·上作者:明·郑若曽·撰出自————《江南经略》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苏州府属县疆界参错图 苏州府总论 苏州乃南都之裀褥也人文财赋甲于天下奸雄素欲染指万一世变计贼入境有三策焉一曰毘陵二曰太湖三曰武林何言乎毘陵也从古论江南咽喉者皆曰京口不知夹冈险隘易于堵截贼岂敢由此而东其势必据镇江遣舟师..

卷二·下

卷二·下作者:明·郑若曽·撰出自————《江南经略》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长洲县境图长洲县境考长洲县附府城长洲本古苑泽史称周敬王六年走犬长洲长洲之名由此汉髙祖十二年吴王尝建仓于其地唐武后万歳通天元年始割吴县北境置长洲县乾元二年改长洲军大厯五年复为县十二年陞为望县国朝吴元年革在城四厢録事司..

卷三·上

卷三·上作者:明·郑若曽·撰出自————《江南经略》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常熟县总论常熟在府城北九十里沧海环其东长江亘其北尚湖昆承阳城诸湖滙其西南乃四通八达之区也嘉靖癸丑至乙夘三歳之间倭冦至者殆无宁月犯白茆港千步泾者各一犯三丈浦者二犯许浦福山港及城下者各五其余往来分合小小纷扰不可胜计常熟..

卷三·下

卷三·下作者:明·郑若曽·撰出自————《江南经略》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太仓州境图太仓州总论太仓本昆山县惠安乡地也东濒大海元时海漕畨舶咸彚于此尝立水军万户府以镇之国初则设太仓镇海二卫统军一万一千二百余名名曰备倭治间抚臣又奏割常熟嘉定昆山三县之地添置州治法制不可谓不密矣然愚不能无议者何哉..

卷四·上

卷四·上作者:明·郑若曽·撰出自————《江南经略》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松江府总论云间自古大兵不经之地而惟岛寇之变为可忧葢东南二面皆滨于海贼易登犯且居苏常上游为浙西外捍是以罹患独深于他郡也其守御之法有三重焉守金山卫青邨南滙二所独树营蔡庙胡家柘林川沙等堡循海塘而东北者陆路也守吴淞江黄浦口自..

卷四·下

卷四·下作者:明·郑若曽·撰出自————《江南经略》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华亭县总论华亭乃松之附郭县也泖湖钟其西大海枕其南吴淞江绕其北受嘉【嘉兴】湖【湖州】诸水之下流本泽国也故港汊甚多利于舟楫舟楫之絶技莫如盐徒沿海如曹泾青邨等地盐塲在焉盐徒之所聚也若能抚而用之则不必另募兵勇于御寇也何有但..

卷五·上

卷五·上作者:明·郑若曽·撰出自————《江南经略》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常州府总论古今论险要者皆曰京口当长江下流乃留都之门户也又曰当南北运道之冲乃吴越之咽喉也不知留都之门户在于靖江吴越之咽喉在于河庄而凡言京口者皆非也何也靖江横亘大江之中周围百里港浩繁舟师可泊结水寨屯重兵与泰兴江阴二县相..

卷五·下

卷五·下作者:明·郑若曽·撰出自————《江南经略》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江隂县总论江隂在常州东北滨临大江东界常熟西接丹徒延袤三百一十余里通湖港口自界泾至桃花港凡二十有四寇若浮江而来犯毘陵犯无锡或自二邑出江江隂其必由之冲乎君山雄峙江口登其巅东北可以望靖江【江靣三十里】西北可以望泰兴【隔江..

卷六·上

卷六·上作者:明·郑若曽·撰出自————《江南经略》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镇江府总论镇江府总论 或问京口以西抵于石头迢迢二百里山皆可逾逾则可以窥留都京口以东抵于孟渎港口七十余里贼舟皆可入入则可以犯江南镇江之江防难矣【若曾】曰不然南京临江峭壁千仞两山夹岸如峩眉然其南天开一窦水由中行是为采石四..

卷六·下

卷六·下作者:明·郑若曽·撰出自————《江南经略》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丹阳县总论【若曾】旧闻诸先达云丹阳用武之地也由水可以通吴越由陆可以犯留都自今观之殆不然何也巨寇若自中原而趋江南也由河庄易由京口难若自吴越而窥留都也由长兴溧阳易由云阳句容难葢大兵之行舟楫为便舟楫之行大川为便舍舟楫而从..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