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译者前言·第三版按语
英译者前言·第三版按语
作者:阿尔明·冯·隆·德国
出自————《世界大屠杀》
出自————《战争通史》
英译者前言
(附对《万湖会议纪要》一文的按语)
对一个退役的海军军官来说,往往觉得时间难以打发,不过,近年来我一直在专心埋头翻译阿尔明·冯·隆将军的《失去了的世界帝国》及其续篇《世界大屠杀》。
这些战略概要都搞自隆那厚厚两卷对第二次 世界大战的作战分析,这是他作为战犯在狱中服刑期间写的。抽去了为这些概要提供佐证的战役分析,隆的看法也许看来太笼统。然而他的整部著作是为军事专家写的,他们都能直接阅读德文。一个德国出版商最早把它编纂成一部上下两集的战争通俗历史,其他人们只能从这本节本来了解隆的观点。
虽然这两卷书带有作者的民族主义浓厚色彩,但是书里的总的战略观点理当引起读者的兴趣,他们需要有本详细叙述大战全过程的“反面”观点的值得一读的著作。隆对太平洋历次海战的透彻分析,显示了德***事专业上的登峰造极,要知道太平洋是远离其本国的一个战场。凡是我感到无法同意隆的观点的地方,我的批注都以仿宋字标明。
我在本书前面加上隆在临死前不久为一本军事杂志写的一篇文章作为序,题名《万湖会议纪要》。我认为这篇文章应列为所有军事院校一年级学生的必读物。
自从《失去了的世界帝国》出版以来,我收到了许多来信,有的来自老朋友和战友(其中有位苏联将军),他们对我甘愿宣扬一个已定罪的德国战犯的观点表示惊讶。我并不是为德国人辩护。他们发动了人类有史以来最最罪大恶极的战争,几乎取得胜利,并在战时保密的借口下犯下了史无前例的罪行。我认为我们必须研究德国人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导致大规模袭击(从军事角度上看是出色的),以及他们对一个疯狂的暴君那种死心塌地的效忠。要是没有阿尔明·冯·隆之流跟随希特勒,为他奋战到底,阿道夫·希特勒这一辈子就只能做个不中用的、狂热的吹牛大王,决不会成为历史上最强大的魔王,差一点把文明世界摧毁。这就是我为什么翻译阿尔明·冯·隆著作的原因,也是我为什么认为《万湖会议纪要》应当成为军人必读物的原因。
维克多·亨利于弗吉尼亚州奥克顿
一九七零年九月十二日
第三版按语
读者继续来信,同我争论,仿佛我和阿尔明·冯·隆持有同样观点;其实我翻译他的著作正是因为他的观点使我大为震惊。
作为一个专业军事分析家,隆往往颇有见地,有时非常高明。他引用的事实难得出差错。如有错误,我一律在批注中指出。不过他对这些事实作出的解释往往受到德国民族主义的歪曲,这种民族主义就是产生希特勒的根源;但如果我把自己的全部不同见解都作为按语,本书篇幅就要加一倍。因此,在这些篇幅里你看到的是一种富有才智而不很正常的见解。如果读者不知不觉中竟同意阿尔明·冯·隆的观点,那最好还是好好严格检查一下自己和自己的思想;凡是不同意他观点的读者恐怕都是我一派的。
维克多·亨利于弗吉尼亚州奥克顿
一九七三年十月十七日
日本的垂死喘息·第七
日本的垂死喘息·第七作者:阿尔明·冯·隆·德国出自————《世界大屠杀》出自————《战争通史》 《世界大屠杀》一书刚在德国出版,《美国海军学院记录汇编》中就译载了以下引起人们争议的一章。因为我是莱特湾战役中的一位战列舰分舰队司令,所以该刊物约我写了一篇反驳的文章。现将其附于这章后面。—— 英译者按 ..
德意志的灭亡·第六
德意志的灭亡·第六作者:阿尔明·冯·隆·德国出自————《世界大屠杀》出自————《战争通史》 隆将六月间诺曼底的登陆和苏军的进攻视为一次联合军事行动。这一点单就其概括意义而言,是正确的。在德黑兰,大联盟确曾赞同由东西两面同时夹击德国。但俄国人并未获悉我们的作战计划,我们也并未获悉他们的。一旦我们登..
欧洲堡垒的瓦解·第五
欧洲堡垒的瓦解·第五作者:阿尔明·冯·隆·德国出自————《世界大屠杀》出自————《战争通史》阿尔明·冯·隆的后记栩栩如生地描述了元首的活动,尤其是在他即将完蛋时的活动。在这本回忆录里,隆对希特勒的分析极其严格无情,远远超过对军事行动的分析;他的德文原著的编辑指出,这篇回忆录是隆在临终的病榻上起草..
全球滑铁卢·第四
全球滑铁卢·第四作者:阿尔明·冯·隆·德国出自————《世界大屠杀》出自————《战争通史》 一 瓜达卡纳尔岛 一九四二年十一月!没有一个德国人会听到这个月份而不浑身战栗。 在那个不祥的月份里,我们短暂的绝对统治遭受到同时发生的四场灾难:两场在北非,一场在俄国,一场在南太平洋。英国人十月下旬开始的阿拉曼..
中途岛·第三
中途岛·第三作者:阿尔明·冯·隆·德国出自————《世界大屠杀》出自————《战争通史》 世界历史上一场关键性的战役这时候正在地球另一面的海上进行,在德国,甚至在我们的最高统帅部里,却没引起注意。我们的日本盟友未能给我们提供关于中途岛之战的真相,无异是背信弃义。然而,希特勒不喜欢听坏消息,哪怕有一份..
通向中途岛之路·第二
通向中途岛之路·第二作者:阿尔明·冯·隆·德国出自————《世界大屠杀》出自————《战争通史》 在德文原著中,一开始是一篇对一九四一年和一九四二年之间冬天苏联反攻的分析。对美国的读者来说,最好是以隆所写的关于中途岛战役的出色前言开始,这篇前言也提到俄国的形势。不同战场间的互相影响超过一般人的料想,..
《万湖会议纪要》·第一
《万湖会议纪要》·第一作者:阿尔明·冯·隆·德国出自————《世界大屠杀》出自————《战争通史》 军事作家往往回避本文的命题,不过犹太人问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行及其后果都有影响。这个问题不能永远置之不理。人们也用不着害怕就这问题作番坦率的探讨,因为这丝毫无损德国军人的荣誉。 远在大战以前,国家社会..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