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译本后记

繁体

日译本后记

作者:实松谦、富永谦吾·日本

出自————《大海战》

出自————《战争通史》

   当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金梅尔将军由于追究其防守珍珠港失利的责任而去职时,切斯特·尼米兹将军被遴选为他的继任人。尼米兹当时担任海军部航海局局长这一要职,早在一年前,他就与金梅尔海军上将一起,被提名为太平洋舰队司令的候选人了。

   尼米兹将军表示,太平洋舰 队司令一职应由资深的、当时代理金梅尔职务的佩伊海军中将担任,婉辞出任太平洋舰队司令,但是,总统和海军部长没有采纳他的建议。后来的历史证明,起用尼米兹海军上将是一项非常正确的重大决策。

   当时,在珍珠港内,除潜艇外几乎没有一艘完好无损的军舰,到处是一片混乱,士气极度低落。56岁的尼米兹将军只带一名副官来到珍珠港司令部。他一到任,就表明了对全体参谋人员的信赖,明确表示不作任何人事变动,勉励大家振奋起来,并恳请佩伊海军中将留下担任他个人的顾问。这使那些被珍珠港事件搞得垂头丧气的官兵们,从心里感到分外温暖。顿时,太平洋舰队从上到下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尼米兹将军是一位通情达理、体贴入微而又谦逊谨慎的人,又是一个乐观主义者。而且,这种乐观主义是建立在深谋远虑的现实主义基础之上的。

   遭到重创的太平洋舰队虽然恢复了自信心,但在其前进的道路上还是困难重重的。对日作战宛如登梯一样,必须从头开始,一步一步地向上攀登。在战局不利时,尼米兹将军依然镇定自若,善于捕捉战机,以摆脱困难。他不仅具有非凡的统率才略,而且善于充分发挥部属的才干。他那知人善任和当机立断的能力,也是非常出众的。

   尼米兹将军使难以驾驭的猛将哈尔西将军心悦诚服,人尽其才;起用几乎默默无闻的斯普鲁恩斯将军,使其自中途岛海战以来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卓越才能。这都表现了尼米兹将军作为一位主将的气魄。可是,他从不居功自傲,而把功劳归于部属。他那亚麻色的头发已近斑白,蓝蓝的眼睛炯炯有神。他那鹤发童颜使人感到诚恳真挚,彬彬有礼,从外表看平凡无奇,确实是一位举止从容的厚道人。

   但是,他作为整个太平洋战区的总指挥官,的确又是一员智勇双全、具有决断才能和统率韬略的名将。莫里森博士评价说:尼米兹将军是随着职责的增大而逐渐威名远扬,终于成为一位罕见的非凡人物的。

   尼米兹海军五星上将身为太平洋战区总司令,拥有很大的指挥权。北起阿留申群岛南到新西兰,东自美国西海岸西至冲绳群岛,这一实际面积约为6500万平方英里的海域以及其中的岛屿,均归尼米兹统辖。在太平洋战区,他不仅指挥世界上最大的舰队,而且统率6个海军陆战师和6个陆军师,辖有数十个航空基地和海军基地,归他指挥的舰船约5000艘,飞机15000余架。在尼米兹领导下有21名陆海军的将官,他的司令部有600余名参谋人员。

   无论遇到什么情况,尼米兹将军都很沉着冷静,绝不冲动蛮干。他那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面容,仍同3年半前刚到珍珠港时完全一样。

   经过3年又9个月的浴血奋战,太平洋上的战事终告结束。尼米兹海军五星上将在“密苏里”号战列舰上代表美利坚合众国出席了日本投降的签字仪式。签字前,他就对日作战所取得的胜利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尼米兹说:“我们现在已经看到,作为一个岛国的日本,虽还拥有装备精良的陆军部队和巨大的航空兵力,但其海军兵力已损失殆尽,在进行本土决战之前就宣告投降了。这都应该归功于我国海军兵力。海军兵力中的骨干是航空母舰特混编队,潜艇部队也是一支活跃的海上力量。正是由于有了这样强大的海上力量,陆军部队和海军陆战队才能实施登陆作战,夺取日本基地。同样,原子弹有了作战基地并能付诸使用,也是和我们的海军兵力分不开的。如果没有海军,我们是寸步难行的。”

   尼米兹将军终于完成了赋于他的最高使命。

   下面简要介绍一下这本书的价值。

   有关太平洋战争的书籍,美国已经出版了许多。尤其是莫里森写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海军战史》一书,在美国官方尚未出版其海军战史的今天,仍是一部可以视为美国海军战史的重要著作。莫里森从1942年起,经过18年的努力,终于完成了这部计为14卷的巨著。其中有9卷是记述太平洋战争的。但是,这部书以反映战斗场面为主,谈到的一些看法不过是一个历史学家的个人见解。此外,金海军五星上将以及哈尔西、米彻尔和谢尔曼等海军将领,也都写了回忆录。金海军五星上将是美利坚合众国的舰队司令,负责指挥整个美国海军的作战事宜,因而对太平洋上的作战记叙得较少。共他三位将领分别是第3舰队司令、航空母舰特混舰队司令和航空母舰特混大队指挥官,只是指挥过太平洋战区某一局部的作战;他们的回忆录,均是从尼米兹的下属将领的角度来写的。

   如上所述,本书作者尼米兹海军五星上将,是在珍珠港事件后接替败将金梅尔担任太平洋舰队司令兼太平洋战区最高指挥官的。几乎在整个战争期间,太平洋上的对日作战都是由他指挥的,他是太平洋战争的一员主将。波特教授在研究海上实力与美国发展的关系方面是一位权威。因此,本书既不同于历史学家所撰写的太平洋战史,也不同于指挥太平洋某一局部作战的司令官所写的回忆录。这本书的最大特点和价值是,反映了尼米兹这员主将在太平洋战争中是怎样估计形势、制定作战计划和领导付诸实施的。本书是在波特教授协助下著述的,尼米兹这位主将回顾了美日两军实施作战的经过,并阐述了自己的见解。

   正象作者所引为自豪的那样,本书是参考美日两国200余种权威性的著作撰写的。这是其它同类著作难以相比的。可以说这是一部尼米兹海军五星上将以宽阔的战略视野,公允而有重点地概括了对日作战的全貌,并以洗练的语言加以叙述的宝贵文献。

日本战败·第十五

日本战败·第十五作者:C·W·尼米兹、E·B·波特 ·美国出自————《大海战》出自————《战争通史》 当太平洋战争趋于结束时,盟军统帅部的将领们就如何以最快的速度和最小的代价迫使日本投降的问题提出了种种主张。潜艇部队中许多人认为,要象德国潜艇封锁英国那样,只用潜艇,一鼓作气,封锁到底,就能完成打败日本..

美日潜艇在太平洋战争中的活动·第十四

美日潜艇在太平洋战争中的活动·第十四作者:C·W·尼米兹、E·B·波特 ·美国出自————《大海战》出自————《战争通史》 1941年12月31日,尼米兹海军上将在“茴鱼”号潜艇上接任太平洋舰队司令,这是一件发人深思的事情。这位新任太平洋舰队司令虽是潜艇艇员出身,但他把潜艇作为旗舰,绝非出于什么个人的感情。 当..

莱特湾海战·第十三

莱特湾海战·第十三作者:C·W·尼米兹、E·B·波特 ·美国出自————《大海战》出自————《战争通史》 因美军进攻菲律宾而引起的莱特湾海战,其情况之复杂和规模之大,在世界海战史上都是空前的。莱特湾海战历时4天,实际上是在相距数百海里的几个海域连续进行多次海战和袭击的总称。 其中最重要的海战有4次:1944年1..

对菲律宾的钳形攻势·第十二

对菲律宾的钳形攻势·第十二作者:C·W·尼米兹、E·B·波特 ·美国出自————《大海战》出自————《战争通史》 1944年3月初,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再次肯定了从太平洋的两个方向对菲律宾发动攻势的战略设想,并对各路部队明确规定了各自的进攻目标。会议命令麦克阿瑟的西南太平洋部队,沿着新几内亚岛的北海岸,继续向..

从中太平洋大举进攻·第十一

从中太平洋大举进攻·第十一作者:C·W·尼米兹、E·B·波特 ·美国出自————《大海战》出自————《战争通史》 1942年,“了望台”战役开始以来,麦克阿瑟将军已经想好了一个相当完整的打败日本的战略设想。 1943年初,他将这一设想写成书面计划,呈报参谋长联席会议。麦克阿瑟主张,一经占领或封锁了腊包尔,就可横..

有限攻势·第十

有限攻势·第十作者:C·W·尼米兹、E·B·波特 ·美国出自————《大海战》出自————《战争通史》 盟军占领瓜达尔卡纳尔岛和布纳地区之后,太平洋战区的军事行动出现了一个短暂的间隙。日军和盟军双方,都利用这段时间制定计划,进行准备。 1943年1月,美英联合参谋部在卡萨布兰卡会谈中决定,要把更多的人力和物力投..

瓜达尔卡纳尔岛争夺战·第九

瓜达尔卡纳尔岛争夺战·第九作者:C·W·尼米兹、E·B·波特 ·美国出自————《大海战》出自————《战争通史》 中途岛海战,对自以为天下无敌的日军是个沉重的打击。这次海战结束后刚过一周,大本营就取消了原定于1942年7月侵占新喀里多尼亚、斐济、萨摩亚等岛屿的狂妄计划,而以巩固“防御圈”为其当务之急。 三川军..

中途岛和阿留申群岛战役·第八

中途岛和阿留申群岛战役·第八作者:C·W·尼米兹、E·B·波特 ·美国出自————《大海战》出自————《战争通史》 如上所述,1942年5月5日,日本大本营向联合舰队下达命令:6月实施中途岛作战。 日军在下达这一命令的前一天,“约克城”号的舰载机空袭了图拉吉岛,但这一战略行动与珊瑚海海战没有直接关系。而且,珊瑚..

日本扩张时期·第七

日本扩张时期·第七作者:C·W·尼米兹、E·B·波特 ·美国出自————《大海战》出自————《战争通史》 日本于1931年的最后4个月,通过侵占满洲,开始走向准备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道路。美国拒绝承认凭借武力所造成的变化,严词提醒日本:必须恪守条约规定。然而,欧洲的一些国家不支持美国的立场,竟使日本得以继续..

德国的失败·第六

德国的失败·第六作者:C·W·尼米兹、E·B·波特 ·美国出自————《大海战》出自————《战争通史》 继1943年1月卡萨布兰卡会议之后,英国陆军中将弗雷德里克·摩根爵士受命组建联合计划参谋部,为即将开始的入侵西欧作战进行准备。摩根的职务是盟军最高司令部参谋长,简称“考沙克”。摩根将军组建了一个庞大而强有..

对西西里和意大利的作战·第五

对西西里和意大利的作战·第五作者:C·W·尼米兹、E·B·波特 ·美国出自————《大海战》出自————《战争通史》 继在法属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登陆成功之后,美国军舰撤出了地中海,同盟国在这些水域的作战任务全由英国海军实施。休伊特海军中将返回美国,继续担任大西洋舰队两栖部队司令。美国海军在北非的任务仅仅是..

同盟国对北非的进攻·第四

同盟国对北非的进攻·第四作者:C·W·尼米兹、E·B·波特 ·美国出自————《大海战》出自————《战争通史》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美两国彼此完全信赖,密切合作,这在战争的结盟史上是不多见的。两国之间所以存在这种亲密关系,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半个世纪以来,它们两国有着休戚相关的共同利益;二是两国政府..

大西洋之战·第三

大西洋之战·第三作者:C·W·尼米兹、E·B·波特 ·美国出自————《大海战》出自————《战争通史》 “战争中唯独使我真正害怕的是德国潜艇的威胁。”丘吉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后这么写道。在同盟国看来,大西洋之战是在平安无事的情况下获胜的。每当一支运输船队顺利地抵达目的港时,战争便向胜利迈进了一步;而一..

地中海争夺战·第二

地中海争夺战·第二作者:C·W·尼米兹、E·B·波特 ·美国出自————《大海战》出自————《战争通史》 1939年,当战争即将来临时,英国和法国预感到地中海战场事关重大,便制定了联合计划,以充分利用地中海的地略地位,并使之不致落入轴心国的手中。过去,英国一直将地中海作为它通向苏伊士运河和远东的生命线;而法..

大西洋水面作战·第一

大西洋水面作战·第一作者:C·W·尼米兹、E·B·波特 ·美国出自————《大海战》出自————《战争通史》 英国首相内维尔·张伯伦在结束同阿道夫·希特勒在慕尼黑会谈后返抵英国时说,“这是我们的时代的和平。”然而,在此之后不到一年的时间,即1939年9月1日4时45分,纳粹德国的军队便大举入侵波兰,由此开始了第二..

译校者的话

译校者的话作者:C·W·尼米兹、E·B·波特 ·美国出自————《大海战》出自————《战争通史》 《大海战》一书是由美国海军五星上将C·W·尼米兹和美国历史学家E·B·波特教授合著的。尼米兹是美国海军的一位名将,于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爆发后接任美国太平洋舰队总司令。翌年4月,兼任太平洋战区总司令。战后,出..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