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和平的冷宫里·第四
在和平的冷宫里·第四
作者:拉迪斯拉斯·法拉戈·美国
出自————《巴顿将军》
出自————《战争通史》
当美国正在繁华中欢跃,在禁酒声中痛饮时,陆军却在混日子,军官们就象英国小说家萨克雷所说的那样,在高贵的怠惰中消磨着时光。“当兵”一词已经成为游手好闲的同义语。
在这段麻木不仁的间隙期中,实际上唯一的运动似乎就是军官们不停地从一个岗位调到另一个岗位,不让任何人扎下根去或持久地做任何事情。失去了有益的目标,就是最优秀的人也会感到心灰意冷,百无聊赖。
乔治·巴顿当然也有过调动,这大概是打破他死板单调的军队生活的唯一变化。从1920年离开米德堡到1940年回到本宁堡装甲部队之间,他调动了十次,担任过十多种不同的职务。其中有些与他的专业毫不相干。陆军为了培养才智较高和较有希望的军官,设立了各种高等军事院校:赖利堡骑兵学校、利文沃思堡指挥和参谋学校以及华盛顿陆军大学,巴顿在这些院校都学习过。他在骑兵局办公室服务过。在波士顿和夏威夷的一系列调动中,不管他喜欢不喜欢,也不管他称职不称职,凡有空缺的职务,都让他来填补。
巴顿凭他充沛的精力把他所担当的每一项工作都干得有声有色——活泼而精神饱满地指挥操练,兢兢业业地伏案工作,带着初学者孜孜不倦的好奇心在各种学校里进行学习。他虽然对那些懒散年代里的工作不太愉快,但对例行公事也不太苦恼。他以积极活跃私生活,特别是以进行体育活动来弥补职业上的乏味。从1919年到1934年,他一直是少校军衔,但在打马球方面,他却从三分的马球运动员,跃升为七分运动员,并且当上了令人向往的陆军马球队的队长。
巴顿仍然过着豪华的生活。1928年他率领陆军马球队到长岛的米切尔运动场去参加当年的锦标赛,以保住他们前一年获得的青年冠军队的称号,当时《骑兵杂志》指出:“巴顿少校私人的一群马将会使他驰骋自如。”九人马球队中,他是唯一骑着自己私有骏马的人。
他在全国各地的各种马术赛中,共得了四百枚奖牌和二百个奖杯;此外他还参加了很多次越野赛马和猎狐。他还有时间进行飞靶射击,打网球、玩橡皮球和手球,他还嗜好飞行。
有一次在长岛,他遇到了一次机会,将消遣活动和小试英雄身手结合起来,他参加赛马后竟引出了一场骑士式的英勇行为。在1922年的一个夏夜,当他驾着敞篷汽车离开赛场返回花园城的旅馆时,看到有三个相貌粗野的人拉着一个面有难色的少女。他们好象要把那个少女推进一辆卡车的后部。于是,巴顿停下车,跳下来,用枪口对着那几个家伙,迫使他们放开那个少女。后来,他才知道那姑娘原来是其中一人的未婚妻,他们只不过是要帮她爬上卡车。
后来,当巴顿笑着对长岛一位听得入迷的妇女谈起他无缘无故进行干涉的故事时,这位妇女问道:“乔治,你怎么带着武器参加老百姓的赛马?”
“我相信有备无患,”他告诉她,“我历来带着手枪,就是结上白领带、穿着燕尾服时也是这样。”
巴顿在装出一副雄赳赳的外表的同时,也在进行一种完全不同的探索,对此他多少有些羞于宣扬,以免歪曲他实干家的形象。他买了一书房的书,绝大部分是历史和军事著作,他带着批判的眼光如饥似渴地把它们从头读到尾。他还开始写作,并写出了一个陆军正规军官所能写出的一些最好文章。他也用显然是从吉卜林 [ 注:吉卜林(Kipling)系英国著名作家和诗人。 ] 那里剽窃来的笔调写诗。虽然他很欣赏自己的诗,但实际上无法与他的散文媲美。
巴顿的大部分写作都是为了自我欣赏,但是也有几十篇文章发表在《骑兵杂志》上(还有少数发表在《步兵杂志》上,他觉得这个杂志对他只有一种学术上的吸引力)。这些文章是以好斗的姿态写的,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这不单是因为它们具有非正统的观点,而且也是由于作者的文学风格是能打动人的。
“在那远古的日子,”这是他的作品的典型语气,“有那么一伙不为人们所知的野蛮人,出了一个出类拔萃的天才造出了轮子以为行进之助。打那以后,各色各样的道路,从大理石铺的到铁丝网拦的,就在人类好斗的曲折历史中发挥了主要作用。”
他在另一篇文章中写道,“历史上有无数的事例说明,每一种军事工具在它发明的时代都被宣告为最后的权威——克敌制胜的关键。然而曾几何时,这些工具却一一退居后位,虽属有用,但并不显赫。”“新武器之所以有用在于它们增加了杀人的技能,但不论是坦克还是战斧,武器毕竟只是武器。战争可以用武器来打,但取得战争的胜利靠人。夺得胜利靠被指挥者和指挥员的精神。”
在那些日子里,巴顿职业生活中的单调不时为一些特殊委派的任务所调剂,这些委派的任务有助于暂时焕发他军人的热情。有几次他被派去当骑兵演习裁判。他很乐意担任这项职务,因为这给了他运用挖苦的心思和语言的一定自由。
有一次他说,作演习裁判比当赛马裁判要困难得多,更担人身风险,因为“在赛马中可以用每一条蓝绶带结交一个朋友;在演习中是没有蓝绶带的。”
巴顿的高超专业水平和善于批评的才能使他成了演习中一名要求严格的裁判。他用不客气而带挖苦的笔调写出的那些批评文章,有些自作聪明的傲慢味道,确实不能为他赢得朋友。因此,1929年10月当他在华盛顿骑兵总部担任临时职务时,又被派去担任骑兵师在布利斯堡进行演习的裁判。巴顿对这项任务很有兴趣,因为这次演习中要深究历史,而且是古代历史。
在世界大战后的十一年,尽管还有不少未完成的工作和未解决的问题,但在埃尔帕索举行的演习却预定要“模仿一次古代战役,棕色一方为进攻的伊特拉斯坎人 [ 注:伊特拉斯坎(Etruscan)系古代意大利西北部的一个国家。 ] ,白色一方为防守的罗马人”。这次演习回溯到了公元前六世纪和五世纪,当时伊特拉斯坎人穿过亚平宁山脉,在波河流域定居下来。演习模拟的情况对于二十世纪美国陆军来说是不大可能面临的。但巴顿对这个时代错误并不介意。在准备这项任务时,巴顿阅读了《伊特拉斯坎人》和《伊特拉里亚和罗马》等书,然后以他的博学多才把那些集合来的高级军官弄得眼花缭乱。到场的高级军官非常之多,其中包括好几位将军。他的鲁莽和直率的讲评,后来招致了他们的反感。正如此类事件常常带来的后果一样,这次使命结果给巴顿带来的只是他的墨守成规的上司对他的憎恨。
巴顿一生中东遣西调,但有一个固定不变的场所,他可以称之为是他的职业之家,那就是迈尔堡。他的各样工作都以这个地方为轴心。
这里旧称惠普尔堡,1881年为纪念内战时期格兰特的通信兵司令阿尔伯特·迈尔将军而改名为迈尔堡,这里是美国卫戍部队生活的缩影。它占地304英亩,由大约五十名军官和一千名士兵驻扎在这里,通常为骑兵3团的一、两个中队、一个野战炮兵营和一些机枪部队。这些部队经常保持着有条不紊的战备状态,目的并不是为了保卫首都,而是为在华盛顿举行的盛典提供额外的军事人员。他们住在一排排整洁的砖砌营房里,四周是树林和灌木隔开的茸茸草坪。巴顿特别喜爱这个军营,因为它拥有美国陆军中最好的马术设备,包括一座巨大的跑马厅,全年都可以无忧无虑地进行难度很大的训练。
陆军军官们每天晚上从军需大楼回来,到迈尔堡排列匀称的维多利亚式房子休息,重复他们单调生活中每晚例行的活动——修整一下小小的后花园,听听无线电广播,阅读应景的书籍,有时看看电影,互相串门,聊聊本行或街谈巷议,特别是没完没了地打桥牌,这是军官们喜欢的解闷之道。
巴顿成功和灾难的回忆都与迈尔堡联系在一起。1911年冬末,他的事业正是幸运地在这里开始。1920年宜人的晚秋,他在米德堡的幻想破灭后,又“逃”到迈尔堡。当时他抛弃了装甲部队,担任了陆军中最神气的骑兵第3团的一个中队长。在陆军处于低落时期,他的新职务只不过是一个闲差。只有在举行仪式的时候,他才有机会“得到报偿”。他的骑兵中队的任务是为葬礼提供勤务,即把从全国各地运到华盛顿来的在以往战争中阵亡的军人尸体护送到阿林顿圣地埋葬。骑兵分遣队在联邦车站迎接载着覆盖国旗的棺材的炮车,以缓慢的步伐护送它穿过市内走向墓地。
巴顿不得不约束着自己,忍受着这种痛苦的缓慢仪式。有一天他终于忍受不住了。1922年5月23日,他奉命率领分遣队去为美西战争中牺牲的一位军人的葬礼执勤。巴顿少校突然春倦症发作。他领着分遣队迈着端庄的步伐,穿过市内,跨过纪念桥。当队伍走到通向墓地较为僻静的荒芜不平的路上时,他便下令骑兵快跑起来。
这种速度对于拉着炮车送葬的稳重的马匹来说,是太快了。它们跑乱了,巴顿在后面拼命追赶,把尸体和仪仗队重新归拢起来。
经过在波士顿和夏威夷担任那些单调的职务之后,巴顿于1928年返回华盛顿——先在骑兵局办公室搞案头工作(在那里,他被公认为骑兵部队最优秀的手枪射手,他忙于编写新的手枪条例);然后他去陆军大学学习了一年先进战术,这是为第一流的军官们安排的研究生课程;最后,1932年他又回到迈尔堡原来所属的团,担任副团长。这次回去是比较幸运的,至少在和平时期的常规中,提供了一些令人兴奋的希望。
他的良师益友亨利·史汀生也回到了华盛顿,当上了胡佛政府的国务卿。他们亲切地重温旧谊,巴顿一家在“伍德利”用餐,这里原是殖民地时代的一片宽阔庄园,巴顿早期在这个军营当少校时就住在这里,而现在却是史汀生的官邸;有时国务卿夫妇也光临巴顿租用的别墅。他们之间的交往是讲究的、穿正式礼服的活动,但纯粹是社交性的。巴顿夫妇就是这样生活的,他们过着军队中产阶级的生活,也间或涉足上流社会。
国际上事态的发展开始加速。一年前日本侵占了满洲。接着,1932年2月,日本海军陆战队在上海登陆,从而发动了对华战争。在国务卿史汀生(日本侵略这件事本身,特别是日本侵略的方式激发了他的道义感)的推动下,美国一度似乎要在远东进行干涉,让它的陆军在世界事务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史汀生力图使日本人感到它的侵略行动是危险的,但他的努力却被胡佛总统的公谊会教徒的信念所破坏。史汀生写道:“胡佛先生是一位笃诚的和平爱好者。虽然日本的侵略激恼了他,但是他的每一根神经都在反对可能导致美国卷入远东斗争的任何行动。”
在这种情况下,史汀生所能作的就是搞一场他所谓的“虚声恫吓”。他希望说服总统命令舰队在结束其例行演习后,不要返回西海岸基地,而继续留在夏威夷,以遏制日本。然而,陆军与这些事件却毫不相干,甚至没有用来为国务卿徒劳的虚张声势增加一些威力。
陆军参谋长是巴顿的另一位朋友,他象伍德将军一样,是个精悍而朝气蓬勃的军人。他就是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将军。生动活泼的麦克阿瑟带到工作中的个人特性,同陆军那种平庸而毫无壮举的实际状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陆军的威望正在衰退。麦克阿瑟的前任查尔斯·萨默罗尔将军曾经承认,“过去十年国际形势的发展如此有利,以致1920年6月4日国防法案关于保持二十八万正规军处于常备状态的规定,已无必要”。麦克阿瑟激烈反对他的前任对世界形势的估计。当他发现他所接管的部队只有12000名军官和180750名士兵(其中54000名属快速部队)时,便请求国会作适当增加。但是,麦克阿瑟不仅遭到了拒绝,而且被猛烈地批评为不合国情的“军国主义者”和企图建立自己王国的权欲薰心的军官。
在那些空闲的日子里,巴顿遇到了他的好朋友艾森豪威尔少校,巴顿在米德堡的不得意任职中,实际上只有艾森豪威尔一人是支持他为装甲部队奋斗的同盟者。巴顿年纪和军龄都高于艾森豪威尔。在战争期间,艾森豪威尔是大陆美国一所坦克学校的教官,没有巴顿的实际战斗经验。但他和这位陆军的先锋坦克手一样对装甲部队抱有同样的热情。他们俩人结成了牢固的友谊,这种友谊经久不衰,正如艾森豪威尔说的“有时他们之间的尖锐争论几乎达到白热化,但这些争论的事情多是理论和学术方面的,而不是个人和物质方面的。”
1931年艾森豪威尔刚写了一篇关于国际局势的有思想性的文章,巴顿不同意其中的某些结论,便专门去找艾森豪威尔进行了一次他们之间老式的自由讨论。他们谈到了和平与战争,他们之间的谈话启发巴顿写出了他曾写过的最好文章之一。
周围是一片和平景象,啊,真是妙不可言。
但是,巴顿送给《骑兵杂志》的文章题目却是《战争中如何制胜》。
附图目录
附图目录作者:拉迪斯拉斯·法拉戈·美国出自————《巴顿将军》出自————《战争通史》 第一次世界大战 附图一 1918年西线战场 圣米耶尔进攻战役(1918年9月12日) 附图二 1918年西线战场 默兹-阿尔贡进攻战役(1918年9月96日-13月11日) 第二次世界大战 附图三 北非之战 盟军登陆进攻(1942年11月8日登陆-11月11 日) ..
巴顿之死
巴顿之死作者:拉迪斯拉斯·法拉戈·美国出自————《巴顿将军》出自————《战争通史》 1945年11月11日是乔治·巴顿六十岁的生日。这无疑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然而这是一个算总账的日子,而此时他在生活中并不完全是心安理得的。他曾经大胆表示不满,这使他失去了第3集团军的指挥职务。然而,他在一连串的失意中发生的..
战争的时刻与和平的时刻·第三十九
战争的时刻与和平的时刻·第三十九作者:拉迪斯拉斯·法拉戈·美国出自————《巴顿将军》出自————《战争通史》万物皆有时,天下万事皆有自己的时刻:生的时刻,死的时刻……杀戮的时刻和医治的时刻;破坏的时刻和建设的时刻……获得的时刻和失掉的时刻;保留的时刻和丢弃的时刻;破裂的时刻和 弥合的时刻;沉默的时..
那边是俄国人·第三十八
那边是俄国人·第三十八作者:拉迪斯拉斯·法拉戈·美国出自————《巴顿将军》出自————《战争通史》 1945年4月12日,将近午夜时分,在法兰克福北面的一座丑陋的小城赫斯费尔德,巴顿将军最近的指挥所设在一所装甲部队训练中心,这里的德国驻军刚被第3集团军赶跑。对巴顿来说,这是繁忙的一天。一大早,艾森豪威尔和..
进军莱茵河·第三十七
进军莱茵河·第三十七作者:拉迪斯拉斯·法拉戈·美国出自————《巴顿将军》出自————《战争通史》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项掺和了所有那些政治交易的长远规划的工作,只不过是纸上谈兵而已。整个战局仍极为复杂,存在着许许多多事先无法正确估计到的因素。因此,要想作出确切的预测,是相当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 德..
“再发起一次大战役”·第三十六
“再发起一次大战役”·第三十六作者:拉迪斯拉斯·法拉戈·美国出自————《巴顿将军》出自————《战争通史》 巴顿将军以一种耀武扬威的姿态迎来了1945年的元旦。他命令第3集团军的各炮兵阵地在本夜12时整开炮,并持续打炮二十分钟。 在除夕之夜,前线阵地上突然进发出令人心惊胆战的隆隆怒吼,似乎巴顿部队的大炮正..
巴斯托尼·第三十五
巴斯托尼·第三十五作者:拉迪斯拉斯·法拉戈·美国出自————《巴顿将军》出自————《战争通史》 在巴顿看来,这件事情的发生又和上次第12集团军群不合时宜的插手差不多。这是在12月16日的晚饭过后,南希奥塞尔街10号的电话铃响了,电话是布雷德利的参谋长艾伦将军打来的。他在电话里对哈金斯上校讲的一番话,在第3集..
通往凸出地带之路·第三十四
通往凸出地带之路·第三十四作者:拉迪斯拉斯·法拉戈·美国出自————《巴顿将军》出自————《战争通史》 尽管随着各种错综复杂因素的不断增加而战争转入了零星的战斗,但它仍然在谱写着一部宏伟壮观的历史,产生出一些值得后人纪念的重大事件。但是生性急躁的巴顿将军则不甘心等待后人到周年之际来举行庆祝。 1944年..
梅斯与泥淖·第三十三
梅斯与泥淖·第三十三作者:拉迪斯拉斯·法拉戈·美国出自————《巴顿将军》出自————《战争通史》 巴顿劲头十足,满怀希望。他就好象重新充足了电的电瓶一样,迸发出巨大的热情和乐观主义精神。他对埃迪将军说:“准备向曼海姆和莱茵河挺进吧,”接着又说,“别担心你的侧翼!”他对沃克说:“到梅斯见。” 沃克于9..
时机问题·第三十二
时机问题·第三十二作者:拉迪斯拉斯·法拉戈·美国出自————《巴顿将军》出自————《战争通史》 巴顿将军对他的战区由攻势转为守势的反应足以表明他的特性。他的反应在公开场合是得体的,在他的司令部信得过的圈子里却是非常随便的。就他的情况来说,这意味着他一方面公事公办地严格遵守命令,而另一方面却猛烈地批..
混乱时期·第三十一
混乱时期·第三十一作者:拉迪斯拉斯·法拉戈·美国出自————《巴顿将军》出自————《战争通史》 巴顿称它是“不可饶恕的一时”。布雷德利把它说成是“惨痛的失败”。而对蒙哥马利来说,它是“一次触礁”。 他们指的都是同一件事——1944年9月法国的形势——就是混乱时期,当时,战争看来已经取胜,接着又失去了战机..
艾森豪威尔的阴影·第三十
艾森豪威尔的阴影·第三十作者:拉迪斯拉斯·法拉戈·美国出自————《巴顿将军》出自————《战争通史》 时值9月。第3集团军的前锋已经前进到马恩河畔夏龙附近一个佳木葱茏的小山谷。这是巴顿在不到两个月时间内的第十个指挥所。对那些有闲情逸致的人来说,这里的环境真是美不可言。这个小山谷座落在出产香槟的地区中..
滴干油尽·第二十九
滴干油尽·第二十九作者:拉迪斯拉斯·法拉戈·美国出自————《巴顿将军》出自————《战争通史》 巴顿将军8月30日在夏尔特尔准备与布尔将军会面时,布雷德利将军把他拉到一边,颇为尴尬地告诉他,从今以后配给他的汽油将会很少,而且在最近几个星期里可能一滴也没有。 布雷德利举出了好几条理由,说明对第3集团军实行..
“必胜的计划”·第二十八
“必胜的计划”·第二十八作者:拉迪斯拉斯·法拉戈·美国出自————《巴顿将军》出自————《战争通史》 从雨水浸透的小型机场,到拉瓦尔附近的伊格尔·塔克布雷德利将军的前线指挥所,驱车行驶只有二十分钟的路程。 但是这短短的二十分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上的重要地位,就象一位斗牛士生涯中决定胜负的关键时刻一样..
胜利和烦恼·第二十七
胜利和烦恼·第二十七作者:拉迪斯拉斯·法拉戈·美国出自————《巴顿将军》出自————《战争通史》 1944年8月12日,当收到阿朗松被第15军攻克的消息时,艾森豪威尔将军正在布雷德利将军的司令部里。阿朗松这个地方使布雷德利想起了他曾答应过海斯利普将军的一件事。 既然对第3集团军的参战仍然保密,那么它所属的第15..
法莱兹之谜·第二十六
法莱兹之谜·第二十六作者:拉迪斯拉斯·法拉戈·美国出自————《巴顿将军》出自————《战争通史》 时值1944年8月6日午夜,地点在第3集团军司令部。司令部设在圣索弗尔勒维坎特附近的另一个苹果园里。第3集团军投入战斗还不到一周;巴顿将军就寝前在情报处的营帐里从科克上校的大幅作战地图上所看到的形势如下: ● ..
指挥系统·第二十五
指挥系统·第二十五作者:拉迪斯拉斯·法拉戈·美国出自————《巴顿将军》出自————《战争通史》 1944年7月27日,就在突进的前夕,巴顿对他将在这场战争中担任什么角色仍一无所知,他的新闻官肯特·亨特上校在内乌附近的记者营地偶然听到了一则消息。一个记者私下向他透露,马歇尔将军在评论诺曼底指挥情况时曾坦率地..
布列塔尼战役·第二十四
布列塔尼战役·第二十四作者:拉迪斯拉斯·法拉戈·美国出自————《巴顿将军》出自————《战争通史》 1944年8月1日正午! 第3集团军全力投入了战斗,巴顿本人也完全独立作战了。 在这片拥挤不堪的战区内,人员和机器都汇集在阿弗朗什以南不远交通阻塞的地区,万众一心地按照一位精力充沛而有远见卓识的人的钢铁意志开..
八月的一个夜晚和翌日黎明·第二十三
八月的一个夜晚和翌日黎明·第二十三作者:拉迪斯拉斯·法拉戈·美国出自————《巴顿将军》出自————《战争通史》 在7月31日-8月1日的炎热干燥的夜晚,人们几乎可以听到历史的沉重呼吸。整个欧洲战场上,从希特勒在东普鲁士拉斯腾堡有掩蔽的司令部,到伦敦唐宁街10号(丘吉尔首相同艾森豪威尔将军正在那里密商),敌我..
向内陆突进·第二十二
向内陆突进·第二十二作者:拉迪斯拉斯·法拉戈·美国出自————《巴顿将军》出自————《战争通史》 巴顿中将现在有四顶帽子:一是第3集团军司令,可是这个集团军还未投入战斗;二是第1集团军的副司令,但他对该集团军既不能控制,也不能在其中施加影响;他的第三顶帽子是在第8军中督战,而该军的实际指挥官却是另一位..
布雷德利的阴影·第二十一
布雷德利的阴影·第二十一作者:拉迪斯拉斯·法拉戈·美国出自————《巴顿将军》出自————《战争通史》 7月12日,当布雷德利意识到他的攻势在科唐坦半岛中部地区打不下去时,便毅然决定取消这一攻势,代之以一个更大胆、更坚定和更精心制订的计划——最后突破敌阵攻向阿弗朗什。这个代号为“眼镜蛇”的重大作战计划,..
重返诺曼底·第二十
重返诺曼底·第二十作者:拉迪斯拉斯·法拉戈·美国出自————《巴顿将军》出自————《战争通史》 有些日子会事事不如意,1944年7月1日就是这样的一个日子。清晨,一块沉重的防空帘砸在巴顿将军的脚上,他的脚趾伤得厉害,有失去一个脚指甲的危险,接着他又获悉,他占用的布雷摩公馆的新房东的儿媳在同他的后勤部队的..
忧郁的日子·第十九
忧郁的日子·第十九作者:拉迪斯拉斯·法拉戈·美国出自————《巴顿将军》出自————《战争通史》 1944年3月下半月,德国人经过煞费苦心地到处找寻巴顿将军,最后终于找到了他。 德国国防军统帅部3月20日的战事日志上写道:“现已查明……过去在北非任职并以精干著称的巴顿将军,现在英国。” 这是对巴顿的高度赞扬—..
波维尔厅的主人·第十八
波维尔厅的主人·第十八 作者:拉迪斯拉斯·法拉戈·美国出自————《巴顿将军》出自————《战争通史》 巴顿将军的嘴唇仍未痊愈,他不时地回到米德尔赛克斯医院进行X光治疗。魏德海姆教授再次向他担保说,那块不祥的白斑只是一种无害的疼痛,是由于在突尼斯和西西里日晒过多引起的,但是巴顿已经作出了自己的诊断。 ..
在伦敦的迷雾中·第十七
在伦敦的迷雾中·第十七 作者:拉迪斯拉斯·法拉戈·美国出自————《巴顿将军》出自————《战争通史》 在二月的一个寒冷的下午,当米姆斯中士开车把巴顿将军送到蒙特街22号时,天已经黑了。这所房子座落在庞大的美国大使馆后面的格罗夫纳广场,就是现在的“艾森豪威尔广场”。 帕卡德大轿车驶到一所低矮的褐色石头砌..
“霸王”战役中的配角·第十六
“霸王”战役中的配角·第十六 作者:拉迪斯拉斯·法拉戈·美国出自————《巴顿将军》出自————《战争通史》 1944年! 这一年会不会以盟国的胜利为标志,成为富有成果的、不朽的一年呢?丘吉尔希望盟国的胜利能为未来开辟广阔的道路。 阿道夫·希特勒不这样认为。 他确信1944年将会毫不留情地结束盟国企图在相互争夺..
蒙受耻辱的常胜将军·第十五
蒙受耻辱的常胜将军·第十五 作者:拉迪斯拉斯·法拉戈·美国出自————《巴顿将军》出自————《战争通史》 巴顿将军如果在第十五后送医院的接收站里第一次打人之后,能够控制住自己暴躁的脾气的话,那么他打了一名显然是生病的士兵一事决不会闹得尽人皆知。那次打人事件并没有引起轩然大波,它只在医院里有些一般的..
打耳光事件·第十四
打耳光事件·第十四 作者:拉迪斯拉斯·法拉戈·美国出自————《巴顿将军》出自————《战争通史》 8月4日晚上,巴顿将军把罗斯维奇中士叫到他在塞拉米附近的前线司令部的帐篷里,向他口述过去四十八小时里发生的事情,载入他的日记。前一天,他离开了在巴勒莫的那个漂亮宫殿住宅,现在则宿营在帐篷中,紧随正在突破..
诞生在海上,受洗于战火之中·第十三
诞生在海上,受洗于战火之中·第十三 作者:拉迪斯拉斯·法拉戈·美国出自————《巴顿将军》出自————《战争通史》 一个身穿卡其布、背有点驼的人,离开喧闹的大海,走在软绵绵的沙滩上,沿着在黎明前的黑暗中萤光熠熠的小路,朝海滩上一座浅灰色的矮屋走去。屋里似乎没有人,但透过波涛声,这个人听到了电话机不断..
蒙哥马利的阴影·第十二
蒙哥马利的阴影·第十二 作者:拉迪斯拉斯·法拉戈·美国出自————《巴顿将军》出自————《战争通史》 巴顿急躁而轻率。在追逐命运的生涯中三番五次地冒犯神明。但他现在第一次得到大展宏图的机会,不再贸然从事。当年在摩洛哥,他起家时只打一支特遣部队和一个纸上谈兵的装甲军——这是美国当时能给他的全部兵力。..
迂回突尼斯·第十一
迂回突尼斯·第十一 作者:拉迪斯拉斯·法拉戈·美国出自————《巴顿将军》出自————《战争通史》 1943年1月14-24日的卡萨布兰卡会议打破了冰封,会议期间,巴顿招待了罗斯福总统和丘吉尔首相,在此之前,盟国只指望扭转败局。而现在定操胜券的想法开始支配他们的头脑。他们在卡萨布兰卡兴奋地计划着,以横扫千军的..
驻摩洛哥总督·第十
驻摩洛哥总督·第十 作者:拉迪斯拉斯·法拉戈·美国出自————《巴顿将军》出自————《战争通史》 摩洛哥战役进行了整整七十四小时,但这并不是乔治·巴顿最美好的时刻。他现在所面临的局势正是他公开宣称需要而实际希望避免的。 西线特遣部队终于要通过战斗来夺取摩洛哥了,而且很快就看出,就连进行这样一场对付一..
“火炬”作战计划·第九
“火炬”作战计划·第九 作者:拉迪斯拉斯·法拉戈·美国出自————《巴顿将军》出自————《战争通史》 在离开伦敦之前,乔治·巴顿许下了最后一个诺言。巴顿喝酒不多,能克制男人通常所有的恶习,但吸雪茄烟的瘾却很重。由于他对尼古丁的耐量特别低,烟草很容易引起他的喉管发炎。他每天通常只抽三、四支雪茄,除非..
召唤·第八
召唤·第八 作者:拉迪斯拉斯·法拉戈·美国出自————《巴顿将军》出自————《战争通史》 1942年7月30日上午10时45分,“召唤”来到加利福尼亚州因迪奥的沙漠训练中心。这一召唤富有突然和出人意外的戏剧性。那是一次从华盛顿打来的简短电话,在直线电话另一端的是约翰·埃德温·赫尔上校。赫尔是一位有头脑的军人,..
战争的彩排·第七
战争的彩排·第七 作者:拉迪斯拉斯·法拉戈·美国出自————《巴顿将军》出自————《战争通史》 巴顿上校在迈尔堡只渡过了八个多月的时间,欧洲便爆发了战争。战争以德国军事机器隆隆地开进波兰和纳粹国防军时间虽短却惊心动魄地炫耀了空前的机械化威力而揭开了序幕,但接着渐渐平息了下来。参议员威廉·博拉称之为..
在马歇尔的大树下·第六
在马歇尔的大树下·第六作者:拉迪斯拉斯·法拉戈·美国出自————《巴顿将军》出自————《战争通史》 乔治·巴顿是个极端宿命论者。他曾把自己说成是“漂流在命运长河中的一片小叶”。而在论及困难和紧张情况时,他则写道:“我一辈子的经验是,我遇到的每一件倒霉事情,最后总是转忧为喜,对我有利,虽然当时我还看..
一次阴郁的决定性危机·第五
一次阴郁的决定性危机·第五作者:拉迪斯拉斯·法拉戈·美国出自————《巴顿将军》出自————《战争通史》 1928年1月,乔治·巴顿少校正在檀香山的陆军总参谋部夏威夷分部开始他第三年度的任职时,他的司令员威廉·鲁思文·史密斯少将突然被召回。他是一位学识渊博、严守纪律的田纳西州人。他曾在陆军大学教过射击学、..
参加骑兵·第三
参加骑兵·第三作者:拉迪斯拉斯·法拉戈·美国出自————《巴顿将军》出自————《战争通史》 巴顿当然不知道,这时候他在战争中的时间仅剩下十一天了,而实际战斗则仅有几个小时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第一次全由美国人进行的战斗过后的那个星期日早上,一切看来都挺美好。 他的那些坦克已经证明多少是有用的,士兵们..
现代装甲部队里的古代武士·第二
现代装甲部队里的古代武士·第二作者:拉迪斯拉斯·法拉戈·美国出自————《巴顿将军》出自————《战争通史》 乔治·巴顿的军旅生涯开始时一帆风顺,实际上他头十年的经历是非常引人注目的。 1912年他从西点军校毕业刚三年,还是个少尉时,就坦然自若地出入陆军高级指挥部的密室和华盛顿上流社会最高贵的客厅。 正如..
罗伯特来了·第一
罗伯特来了·第一作者:拉迪斯拉斯·法拉戈·美国 出自————《巴顿将军》出自————《战争通史》 1942年11月7日,夕阳西下后不久,英国广播公司在其对法属北非的广播节目里,悄悄地插进了一句隐秘的暗语,这条暗语只有这么几个字: “罗伯特到来”……“罗伯特来了!” 在英国广播公司对被轴心国占领的国家的所有广播..
巴顿简历
巴顿简历作者:拉迪斯拉斯·法拉戈·美国出自————《巴顿将军》出自————《战争通史》 乔治·S.巴顿(George S.Patton)是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勇将之一,一八八五年十一月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一九零九年六月毕业于西点军校后,被调往美国第一集团军骑兵第15团任少尉。 一九一七年,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