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志愿队到正规军·第六

繁体

由志愿队到正规军·第六

作者:凯斯克·美国

出自————《飞虎英雄传》

出自————《战争通史》

   美国志愿队的故事,已有许多人述及,但为了对七十四战斗中队的活动及成就,获得一个清晰的认识,且将最初的美国志愿队第一驱逐中队(1st Pursuit Squadron)的演变,作一次概括的追述。

   在陈纳德领导之下的美国志愿队,其总队部共辖有第一、第二、第三等三个驱逐中队。第一驱逐中队的队长,最初是桑德尔(Robert J.Sandell),可惜在缅甸的岷格拉顿(Mingaladon)机场,为一架修复的P-40试飞时,因飞机坠毁而牺牲了。

   继任队长者,为尼尔(Robert Neale),他是第一中队在缅甸的仰光驻留时代的队长。此时第一中队的驾驶员,计有P.W.Atkinson,W.B.Bartling,J.E.Blackburn,C,R.Bond(他在越战期间,曾任美国驻泰国的空军第七航空队前进指挥部的指挥官,是作者的上司),G.Boyington,C.K.Brown,G.T.Burgard.J.S.Croft,J.T.Cross,J.J.Dean,J.W.Ferrell,J.J.Hennessy,L.Hoffman(他是志愿队的最资深飞行员之一),M.W.Kuykendall,E.J,Liebolt,R.L.Littele,E.W.Losanene,W.D.Mc.Garry,E.L.Mickelson,R.W.Prescott(他是飞虎航空公司Flying Tiger Airlines的创始人),A.E.Probsst,C.J.Rosbert,J.R.Rossi,C.W.Sauyer,F.Schiel(七十四中队的第一任队长),R.H.Smith,以及F.E.Wolt。

   在地面上负责飞机的检修保养的技师们,此时计有W.L.Blackburn.……等。

   由于志愿队的人员甚多,不及一一列举,以上所列者,仅为其中的一部分。他们都是以非军职的人员,负担了如此重大的战争任务,对于正以排山倒海的庞大军力,对中国及缅甸进行侵略战争的日军,给予严重的打击。他们参加此种高度危险的任务,并非由于国家的征召,而纯系出于自愿,其目的即在竭尽个人之力,来帮助中国的人民,保持其自由。他们的大无畏战斗精神,以及精湛的空战技巧,也正是志愿队的第一驱逐中队,留给它的继承者第七十四战斗中队的最佳遗产。

   对于最初的志愿队在一九四一年十二月间,第一次空战中,其第一驱逐中队的英雄们,所创造的惊人战果,陈纳德将军曾有所描写,在他所撰的“战士之路”(The Way of A Fighter)一书中,他曾作了简略的描写:

  “也便是由于这种能力和精神,才使我们的战斗,能在一个下午之间,飞行战斗六百五十哩,在二十四小时中,往返作战一千余哩。如此日复一日的血战四年之久,使日军的优势的军队,在前进中受到阻挠,如果不是我们的空中英雄们,具有如此英勇的精神和超人的战技,则像我这个由少量飞机和驾驶员所组成的志愿队,早已被日军所消灭了。”

   在第一次的空战中,第一驱逐中队,发挥了极大的威力。其后继承第一驱逐中队的第七十四战斗中队,在以后的三年中,在二次大战期间的中国战区所创造的战果,也堪与第一驱逐中队,先后媲美。

   接替原来的飞虎队的第二十三战斗大队,在“美国志愿队”解散的数月之前,便已来到了中国。陈纳德被晋升为准将,并被任命为十四航空队的指挥官之后,他认为他的机构最好在美国国庆的七月四日这天成立,比较更有意义,所以才将其改组的日期,定在一九四二年的七月四日。自这天起,美国志愿队的组织便已解散,新组织的名称是“中国空军待遣部队”(China Air Task Force)。

   虽然官方的档案,对于七十四中队的作战活动,是在一九四二年七月一日该队正式成立之后,才开始有所记载,但在此一中队正式宣告成立之前,该队便已参加作战很久了。在此一个月以前,谢尔少校还曾写了一份关于该队前身的AVG于五月间出击二十二次,及其所获战果的报告。

   在七月四日以后,有关空战及飞行侦察的报告,经常是并不完整,不精确的。例如在这些报告中,竟然将参加战役的空军军官们的姓名,都给省略了。档案中只记录了出动飞机六次,或八次,但出动的是何种型式的飞机,是由何人所驾驶,却并未予叙明。写这种报告的人,可能本身也参加了那次的战役,但也可能没有参加。该次任务的结果,只在一项简略的“摘要”中,约略的提到而已。并且,几乎每一个报告的撰写者及署名者,都是一个不同的军官。有些是指挥官署名的,有些是领队署名的,甚至有些署名者,只写上了他的军衔,但却没有注明他的职务及办公处的名称,只不过使人由猜想而假定这个写报告的人,可能是那次任务的领队而已。

   待至一九四二年十二月间,第十航空队的第二处所规定的第一种报告表标准型式中,才列入了飞行员的姓名。

   在七十四战斗中队建立之初,其首任队长为谢尔少校。他原为志愿队的资深飞行员,此时才被授予少校官阶,留在中国空军特遣部队,继续服务。在陈纳德将军所撰的一本书中,曾经讲过:

  “我们将驻在昆明的空军中,最缺乏经验的驾驶员,集中于七十四中队,使谢尔少校将这个中队,作为一个空军作战训练学校。只在短短的十七天中,那些接受训练的新人们,便在昆明机场上,因着陆不慎的事件中,摔坏了我们的十八架P-40战斗机。甚至就是在中国的空军官校中,也没有见过如此损失惨重的纪录。”

   因此,在七十四中队建队之初,便已相当著名,当时且有“学习中队”的雅号。当然,这个雅号很难使七十四中队军官们的士气为之提高。因为连陈纳德将军自己也承认,他已将所有优秀的战斗机驾驶员,全都集中到七十五和七十六中队,以及配属在二十三大队的十六中队了。

   谢尔少校本是一个飞P-38战斗机的驾驶员。不幸在一次驾机将一批照片底版送往十四航空队总部时,由于天气恶劣,于一九四二年十二月八日,撞山殉职于昆明附近。并安葬于一座可以俯瞰昆明市区的山上,当时主持此项安葬典礼的军中牧师图尔(Tull),曾将一张葬礼照片,赠予作者,附刊于此,以志对这位因公殉职的战士的怀念。

   接任七十四中队长职务者,乃是包勒尔少校(Maj.Baumler),他早在一年以前,便已签约加入志愿队,但由于他由美国搭乘“中国飞剪号”(china Clipper),于十二月八日飞抵威克岛(Wake Island)卸货时,恰值日机偷袭珍珠港事件发生,于是他便在夏威夷加入空军服务,六个月之后,他才继续启程来到中国。

   包勒尔少校是在中国战区上空第一个击落敌机最多的空中英雄。在当时,他也是唯一的曾经击落过所有侵略国家的战机的飞行员。早在西班牙内战时代,他便已击落过德国与意大利的飞机。待至来到中国后,又击落了许多日本飞机。

   在一九四三年四月间,兰巴上尉(Capt.John D.Lombard)又接替了包勒尔的七十四中队队长职务。其时该中队系驻于云南驿基地。其所负的主要任务,也大多为对缅甸北部,及中国西南部上空的侦察。一九四三年五月,七十四中队又调往桂林,对洞庭湖区域的各重要城市,负起空中防卫之责。有时也掩护轰炸机,对香港及广州地区的日军目标,实施轰炸。

   一九四三年六月三十日,兰巴上尉于清晨五点二十八分,自衡阳机场起飞,飞翔洞庭湖地区上空,侦察该地的气候。恰值天气突变,风狂雨暴,云层浓厚,以致他的飞机于六点零五分,撞毁于桃花江畔,飞机着火焚毁,他也壮烈牺牲了。

   邦纳维兹少校于七月间继任为七十四中队长。历时仅一月,又被调往二十三大队总部,准备在九月间,继郝娄威中校,担任二十三大队长职务。

   邦纳维兹调职后,继任七十四中队长者,为克鲁克上尉(Capt.William R.Crooks)。

   贝尔上尉(Paul N.Bell)原系由美国加州的飞机制造厂,驾驶轰炸机,来到中国的。其后通过了一次战斗机驾驶测验,便被派到七十四中队任驾驶员。在飞了几个月的战斗机之后,便接替了克鲁克上尉的职务,成为七十四中队的队长。贝尔上尉在接任队长之后,曾于一九四三年十二月四日,亲自率领了五架P-40战斗机,掩护一批轰炸机,飞临日军占领区,轰炸该地军事目标,不幸为敌方的防空炮火击中,他被迫跳出飞机,因而折断了一条腿,同时还受到了一些其它伤害。

   其后接任七十四中队长职务者,为仑廸上尉(Capt.Eugene Lundy)。

后记·第十六

后记·第十六凯斯克·美国出自————《飞虎英雄传》出自————《战争通史》 当美国与中国大陆之间的关系转趋缓和之后,凯伊到江西去掘出他在大战期间,埋藏在赣州坟地中的那批珍贵档案的可能性也增加了。知道埋藏地点的人,只有凯伊本人,和那位中国军官席上尉。这位席上尉目前正在香港经商,生意做得很好,也时常进入..

恢复原状·第十五

恢复原状·第十五凯斯克·美国出自————《飞虎英雄传》出自————《战争通史》 对于七十四中队的“游击队”们而言,陆良的空军基地是一个很陌生的地方。二十三大队的总队部,就设于这个基地,同时也驻有它的两个中队。现在,七十四中队已被置于联队和大队的直接控制之下了。 每一次的出击,都是由上级司令部予以计划和..

凯旋归来·第十四

凯旋归来·第十四凯斯克·美国出自————《飞虎英雄传》出自————《战争通史》 一九四五年一月二十三日,赫尔斯特少校便已断定,日本人攻占赣州,只不过是几天之内,甚至是几小时之内的事了。他不动声色的领导着他的P-51机群,越过敌区的上空,飞到了华西的陆良。所以这位游击队长最后的一次带着“游击队”飞行,是将..

所向无敌的“游击队”·第十二

所向无敌的“游击队”·第十二凯斯克·美国出自————《飞虎英雄传》出自————《战争通史》 在派培·赫尔斯特少校的卓越领导下,七十四中队的无比的勇气和强悍的战斗,在中国战区中,已名震一时。因此,第二十三战斗大队、六十八混合联队,以及十四航空队等的总司令部,都深信七十四中队,业已拥有一种特殊的技术,使..

传说的证实·第十一

传说的证实·第十一凯斯克·美国出自————《飞虎英雄传》出自————《战争通史》 在一九四四年末,日本对中国所采取的钳形攻势,已接近完成的阶段。十四航空队的出击基地,也已大部分为日军所攻取。在一九四四年十月间,日本人又对最后的两个重要基地——柳州和南宁,开始进攻。 这个在二次大战期间,在中国战区的一次..

孤立中的战斗·第十

孤立中的战斗·第十凯斯克·美国出自————《飞虎英雄传》出自————《战争通史》 当七十四中队的驾驶员们,有一部分移驻赣州后,仍有一部分,继续留在桂林。 在此情况下,七十四中队虽然被分开了,但派培队长对于分处两地的队员们的指挥,以及对他们的作战时的督导,依然做得很完善,并未受到阻碍。 派培虽然决心使他..

赫尔斯特上尉印象记·第九

赫尔斯特上尉印象记·第九凯斯克·美国出自————《飞虎英雄传》出自————《战争通史》 在出击归来的余暇时间,凯伊中尉时常与派培·赫尔斯特少校闲谈。凯伊随即发现这位七十四中队的新队长,具有一种为他人所不及的特长。他对情报组所提供的战术情报,似乎可以立即予以掌握,并针对此种情报,迅速决定他应采取的战术..

学习中队·第七

学习中队·第七作者:凯斯克·美国出自————《飞虎英雄传》出自————《战争通史》 第七十四战斗中队,不但其指挥官的变动十分频繁,甚至它的基层情报作业,也变化很大。情报工作已演变得极为形式化。不断地举行简报,并须于飞行员出击归来后,进行询问,以汇集作战情报。 在最初,大多数情况下,出击任务都是由领队计..

第二十三战斗大队战史·第五

第二十三战斗大队战史·第五作者:凯斯克·美国出自————《飞虎英雄传》出自————《战争通史》 二十三战斗大队成立于一九四二年七月四日,是中国空军特遣队中的一部分。它的前身便是由陈纳德将军组织的美国志愿队,亦即举世闻名的飞虎队。 在一九四二年后,二十三战斗大队的变化很大。在一九四三年三月间,中国空军特..

新的开始·第四

新的开始·第四作者:凯斯克·美国出自————《飞虎英雄传》出自————《战争通史》 一九四三年夏末,培恩和凯伊少尉就职后的第一个星期,曾参加过几次增进其对环境及情况之了解的讲习。在九月中旬,另一位情报官戈拉斯(2nd Lt.Bryan P.Glass)也参加了他们的行列。 他的父亲曾在中国传教,所以他也会说很好的中国国..

盟友·第三

盟友·第三作者:凯斯克·美国出自————《飞虎英雄传》出自————《战争通史》 凯伊和培恩被派到二十三战斗大队,为时至为短暂,只不过使他们得以对其所属的三个战斗中队的组织及作战情形,获得一个概括的认识而已。由于汽油供应的短缺,使此一大队的作战活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在最初的一个阶段,这个大队的任务,..

飞到中国·第二

飞到中国·第二作者:凯斯克·美国出自————《飞虎英雄传》出自————《战争通史》 是中午时分。炎阳穿过薄云,照射在泰兹普尔潮湿的土地上,气温热不可当。地面受到阳光的炙晒,水蒸气冉冉上升,就像是一个汽车发动机前面的水箱滚热时,冒出的水蒸气一样。 下午一点钟,培恩和凯伊来到机场,走向一架停在那里的B-24..

前奏曲——进军亚洲·第一

前奏曲——进军亚洲·第一作者:凯斯克·美国出自————《飞虎英雄传》出自————《战争通史》 这是个晴时多云偶阵雨的天气。朵朵乌云,在高空迅速移动,时而阳光微现,时而阵雨滂沱。美国陆军航空队(United States Army Air Corps)的准军官们,正在通过他们的结业检阅。他们正在接受令人惊奇的九十天军官训练。训练..

敬致本书读者

敬致本书读者作者:凯斯克·美国出自————《飞虎英雄传》出自————《战争通史》 这是一本忠实的战史,它所记录的,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陈纳德将军(General Claire Lee Chennault)麾下的第十四航空队,第六八联队,第二十三战斗大队(23rd Fighter Group,68th Composite Wing,Fourteenth Air Force)中,名..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