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占锦州,骑兵第二十七联队被消灭·第六
侵占锦州,骑兵第二十七联队被消灭·第六
作者:王辅·中国
出自————《日军侵华战争1931-1945》《进犯东北·第一》
出自————《战争通史》
日军侵犯锦州时,日本政府与军队的上层正经历着较大的变化。继若槻礼次郎总辞职后,于12月13日由一批大陆激进论者组成新内阁。政友会的首领犬养毅担任总理,荒木贞夫任陆相,大角岑生任海相,芳泽谦吉任外相。犬养发表了“要与军部相协力,积极解决蒙满问题” 的谈话。
12月23日,由元帅载仁亲王接替金谷范三大将任参谋总长,次长仍由二宫治重中将担任,总务部长、作战部长、情报部长依次仍由8月1日任命的吉本贞一、建川美次、桥本虎之助少将担任。
关东军进攻锦州之前,通过侦察,得知锦州附近地区驻有东北军张廷枢的步兵第12旅,常经武的步兵第20旅,张树森的骑兵第3旅、何柱国的步兵第9旅和重炮兵第8团,野炮兵第13团等部队,部署在辽河以西的黑山、大凌河地区,连同3个骑兵公安总队及地方武装,约计35000人,火炮约60门。
关东军在占领齐齐哈尔之前,日军参谋本部已将其国内铃木美通少将的混成第4旅团(属第8师团)调至东北,并进驻至齐齐哈尔。为了进攻锦州,其参谋本部于12月17日又将国内的第8旅团(后第10师团)、一个战车队、一个15公分口径的榴弹炮大队、一个10.5公分口径的加农炮中队调至沈阳。
12月27日又将驻朝鲜的第20师团司令部、混成第38旅团(属驻朝鲜罗南的第19师团)、一个重轰炸机中队调至东北。
进攻锦州时,在东北的日军,计有第2师团的两个旅团,第20师指挥的两个旅团,第4旅团,第8旅团,独立守备队。在其集中兵力进攻锦州时,后方则由伪军张海鹏、于芷山等部维持治安。
(一)敌进攻锦州之经过
关东军进攻锦州的目的是:企图击溃东北边防军在辽西的主力;进而占领沈阳至山海关方向的铁路,遮断关内外的主要交通;从而彻底解决“满洲”问题。
在进攻的时间上,关东军原拟提早进行,但其参谋本部没有同意。理由是:该作战,部队须通过辽河、大凌河、小凌河的下游水网地区和沼泽地带,需用的渡河材料太多,且在渡河时,容易产生大量的冻伤事故,因而在时间上需后推,延至水面结成坚冰部队可以通过时方可。于是,关东军决定后推至12月28日。其进攻部队的编成是:
关东军 司令官 本庄繁 中将
参谋长 三宅光治 少将
第2师团 师团长 多门二郎 中将
参谋长 上野良丞 大佐
第3旅团 旅团长 长谷部照俉 少将
第4联队 联队长 大岛陆太郎 大佐
第29联队 联队长 平田幸弘 大佐
第15旅团 旅团长 天野六郎 少将
第16联队 联队长 滨本喜三郎 大佐
第30联队 联队长 坪井善明 大佐
骑兵第2联队 联队长 若松晴司 中佐
野炮兵第2联队 联队长 河村圭三 大佐
工兵第2大队第2中队 中队长 花井京之助 大尉
第20师团 师团长 室兼次 中将
参谋长 森五六 大佐
混成第39旅团 旅团长 嘉村达次郎 少将
第77联队 联队长 中岛铁藏 大佐 (缺第3大队)
第78联队 联队长 山县乐水 大佐
骑兵第27联队第2中队 中队长 溃谷顺造大尉
野炮兵第26联队 联队长 池野松二 大佐 (缺第1大队)
工兵第20大队第1中队 中队长 石桁和郎 大尉
混成第38旅团 旅团长 依田四郎 少将 (原属19师团)
第73联队 联队长 鹤见俊六郎 大佐
第76联队 联队长 重藤千秋 大佐
骑兵第27联队 联队长 古贺傅太郎 中佐
野炮兵第25联队第2大队 大队长 中林袈裟吉 少佐
混成第8旅团 旅团长 村井清规 少将 (原属第10师团)
第39联队第3大队 大队长 小林操 少佐
第40联队第1大队 大队长 宫崎富雄 少佐
第10联队第2大队 大队长 山本准一 少佐
第63联队第3大队 大队长 船津万六 少佐
骑兵第10联队第2中队 中队长 近藤泰三 大尉
野炮兵第10联队第1中队 中队长 门司藏六 大尉
关东军飞行队 队长 长岭龟助 大佐
辖: 第1、8、9(侦察)、3(轻轰炸)、10(战斗)共5个中队
关东军进攻锦州,分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攻占沟帮子,以占领交通线和集结兵力。第2师团从营口、田庄台沿铁路经盘山从东面攻向沟帮子;混成第39旅团从沈阳、新民乘火车(所属中岛铁藏的第77联队乘汽车)、沿沈山铁路经新民、绕阳河、大虎山、青堆子从北面向沟帮子进攻;混成第8旅团与混成第39旅团同时沿沈山线向沟帮子前进,担任该铁路从新民至沟帮子的警戒。
第二阶段攻占锦州。以第20师团指挥混成第39旅团及配属的第38旅团攻占锦州,第2师团则在沟帮子一带进行策应。
12月24日中午,关东军向进攻锦州的部队,下达了如下内容的命令:
(一)第2师团应于28日从田庄台的辽河地区出击,向西沿铁路至沟帮子。
(二)混成第39旅团策应第2师团作战,随时准备乘沈山路的火车向沟帮子一带进击。
(三)混成第8旅团将兵力逐渐集结于沈阳,在39旅团进击的同时,准备以主力进击至大虎山和沟帮子地区;
(四)飞行队12月28日以后,主力首先协助第2师团作战。
侵占锦州的关东军各部队,在这次作战准备上非常重视。因为锦州不仅是东北边防军长官公署和辽宁省政府的临时所在地,集结着较多的军队,而且依托辽西山区和关内的后方,陆上、海上交通都极为方便,居民也较稠密。这些比马占山在嫩江江桥地区的作战条件要优越得多。所以,关东军在使用兵力和进攻方法上均较慎重,不但动用了两个师团又一个步兵旅团的兵力,而且保持着一比一的大预备队——第2师团于沟帮子一线。
由于北平军分会此时继续执行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的不抵抗命令,因而在锦州未作大的抗击便将部队撤退。而且撤退的部队不是分驻于锦州附近的四外地区,而是乘着军用的44个专列,由锦州开向以西约170公里外的山海关。
日本天津驻屯军派驻在山海关的警备队和77联队(原属关东军混成第39旅团,因“天津事件”经大连乘船调天津,后派至山海关)栂野他家治少佐的第3大队,昼夜观察、记载这些军用列车的情况,上报天津驻屯军。驻屯军一方面报告国内的参谋本部,一方面通报给关东军。
日军参谋本部队为,进攻锦州,我***队将会沿着秦皇岛。山海关、绥中、兴城、锦西的铁路和公路及从渤海向锦州地区增援。因此日军参谋次长二宫治重中将向海军军令部次长百武源吾中将提出请求,希望海军封锁上述的海岸通路并游弋于渤海湾。百武却以海军执行对中国事变不扩大的政策而予以拒绝。
长岭龟助的关东军飞行队为了配合这次较大规模的作战,对其所属的5个中队规定的任务是:
(一)第3轻轰炸机中队、飞行第8侦察中队,进驻辽南大石桥机场,配合第2师团由营口沿铁路经盘山向沟帮子进攻,重点是搜索、攻击铁路上的装甲列车和集结的中***队。
(二)第1、9侦察机中队进驻沈阳,配合第20师团沿沈山铁路向锦州进攻,并侦察辽河沿岸中***队的动态。
(三)战斗机第10中队进驻沈阳。主要任务是搜索、攻击法库、彰武地区的中国骑兵和其他集结的部队。
另外,日军参谋本部为加强这次空中作战力量,将在朝鲜的第6飞行联队的第1重轰炸机中队6架飞机调驻沈阳以西的于洪屯机场。
在关东军飞行队直接掩护下,第2师团从12月28日由营口沿铁路向西进攻,沿途各地遭到了东北军短时间的抵抗和装甲列车上的炮击。12月30日第2师团先头进攻的部队到达盘山西北约十公里的杜家台,31日晚抵达沟帮子。师团的主力则进入到沟帮予以南地区。
位于沈阳和新民的混成第39旅团12月30日晨从上述两地分乘火车和汽车(77联队),途中除因铁路某些地段遭到了破坏而延误行车外,几乎未遇到抵抗,当天到达了大虎山,31日到达了沟帮子,临时接受第2师团的指挥。
第8混成旅团也于30日和混成第39旅团同时行动,主力在31日到达大虎山,并在铁路沿线配置了警备部队。
关东军飞行队的轻轰炸第3中队12月29日轰炸了盘山。30日侦察第1、战斗第10中队攻击轰炸了大虎山、沟帮子附近的装甲列车。由于第10中队的1架“包特兹”飞机飞得较低,被东北军地面部队的轻武器击中而坠毁,两名飞行员毙命。
12月30日敌侦察机发现沟帮子附近的东北军已开始西撤,但大凌河铁桥附近仍有部队设防;锦州车站秩序较乱,站内已组成相当多的列车,有些已在西进。
12月31日,关东军飞行队,先后派出了10架次侦察机,对锦州附近,又作了较周密的侦察,结果发现大凌河两岸的工事群内已无守军;锦州城内及附近也未发现大部队和新构筑的野战工事;锦州车站所组成的无顶盖列车,车内人员已满。
关东军司令部根据数天的空中侦察,根据山海关方向转来军用列车连续西去的通报,认为东北军将会主动撤离锦州。于是本庄繁命令20师团、混成第28旅团,立即从沈阳乘火车向沟帮子迸发,并将兵力集结于沟帮子西南的石山镇和谢屯一带。1月1日空中侦察确认,东北军已从锦州向西作大规模的撤退。于是本庄繁命令第20师团攻占锦州,第2师团在沟帮子附近集结作必要的策应,并准备对20师团进行增援。
第20师团在到达锦州外围之后,各部队进入了预先划分的攻城地段做攻击准备,炮兵亦按火力分工进入了阵地。但根据派出的侦察报告,一直未发现中国守军。就这样,20师团嘉村达次郎的第39旅团于1932年1月3日上午10时40分,进入了没有抵抗的锦州城。当时代理辽宁省政府主席的米春霖,已率其机关退至河北省滦县。
随后,关东军即以第20师团和配属该师团的混成第8旅团,侦察飞行第8中队等单位驻于锦州,担任对山海关、热河方向的警备。第2师团则返回辽阳。
(二)骑兵第27联队被消灭
根据关东军交给的向山海关、热河方向警戒的任务,20师团即令依田旅团的骑兵第27联队进驻锦西,具体任务是向50公里外的热河、山海关方向进行警戒,扫荡这一地区的抗日部队。
当时的锦西县城,是在女儿河边的辽家屯(钢家屯),现在位于铁路线上的锦西县城,当时称为连山镇,在其附近的海面,被称为连山湾。
骑兵第27联队是属驻朝鲜咸镜北道罗南市的第19师团。该联队原即驻于罗南,这次至东北被配属给38旅团。19师团的步兵第38旅团被配上炮兵、骑兵、工兵、辎重兵之后,即成为具有独立作战能力的混成旅团,但番号不变,仅在前面冠以“混成”二字。日军的习惯做法,除了“独立混成旅团”之外,其它的混成旅团,通常在单独完成作战任务后,即返回原师团的序列,而配属的炮兵、骑兵、工兵、辎重兵也归回原建制,“混成”二字也随即取消。
由于骑兵机动性很强,乘马作战时,其前后左右的位置变化很快。为了在战场上能及时掌握和指挥这样驰骋力很强的部队,各国共同的作法是减少层次,缩小编制(与步兵相比)。1个骑兵团(日军的联队)通常是直接指挥4至6个骑兵连(日军的中队),裁去骑兵营这一级指挥层次,在人数上,各连在100乘骑左右。
日军对骑兵的编制分两种,即步兵师团所属的骑兵联队和骑兵旅团所属的骑兵联队。属步兵师团的,每联队仅编两个骑兵中队,每中队马步枪123支,重机枪两挺。属于骑兵旅团的,每联队为4个骑兵中队,各中队马步枪119支,轻机枪两挺,一个重机枪中队,辖两个小队,共有重机枪4挺。
日本从明治维新之后直到1945年投降,其骑兵仅有第1、2、3、4共4个骑兵旅团,依次属于步兵的近卫、第1、8、3师团。“九·一八事变”后,为了加强海拉尔方向大草原上的对苏戒备,成立了骑兵集团,以指挥轮流至该地区的骑兵旅团。
直到1932年春,日军的部队还是处于简编状态。古贺傅太郎的骑兵联队也是同样,仅辖有1个骑兵中队,连同副官、军医、兽医及供应军官在内,总共才有约80人而已。
骑兵第29联队长古贺傅太郎中佐,对我国东北一些地区的情况比较熟悉,日俄战争期间,他曾化装成平民混入沈阳城侦察,结果被俄军捕获。但由于他情况熟悉,关系较多,最后竟得以逃出。
这次古贺率其全部约80人的骑兵联队于1月5日从锦州出发,晚间在途中宿营,第二天中午到达锦西(江家屯)时,受到曾在日本留学的锦西县长张国栋等汉奸们的欢迎。之后,联队即驻于县教育局的院内。
随后,20师团辎重部队向锦西运送物资的松尾秀治少尉又率其人员26名和73联队石野中中尉的一个小队,也到达了锦西。到1月7日,锦西城内约有日军130人。
锦西县公安局长苑凤台根据掌握的日军进城的情况,即与附近的张恩远、刘春山、刘存启等民团首领研究如何消灭这批为数不多的敌人。当时各县的公安局长,大部为现役的中级军官,他们掌握着本县的公安部队和管理民间的个人枪支,如果县长不是军人出身,有事时,地方的民团亦归其指挥。
与此同时,锦西县西五会的民团首领周五桂、刘国璋等人也在研究如何歼灭这股日军骑兵。
当时的锦西,在其县城附近的几个区,民间即有步枪近千支。所以他们敢于和敌人进行较量。
7日晚,西五会的民团数百人进入锦西袭击敌军并攻打监狱抢出了犯人,战斗约1个半小时,然后退出城外。
第二天,日军封锁锦西县城清查户口,结果搜出步枪50支、手枪4支、子弹1000多发。这天,敌派出多路侦察,得知锦西城外的形势相当紧张,但他们总认为那是中国的游击队或公安部队。实际这次消灭敌骑兵联队和松尾秀治输送队的,全是附近的民团。
根据以上情况,古贺决定在1月9日向城西的龙王庙地区进行扫荡。将其所属的1个骑兵中队分编为4个作战小队,给石野中步兵小队的28入增配轻机枪4挺,一同参加此次作战,松尾秀治输送队因供应事务较忙,令其于9日返回锦州。其扫荡的部署为:
(一)骑兵第一中队长山田次文大尉率两个骑兵小队,出城后沿周铁屯、拉拉屯、上坡子,攻向龙王庙,古贺自率一个骑兵小队随后。
(二)石野中步兵小队,沿锦西至龙王庙的道路前进,然后从龙王庙的西侧高地向前进攻,配合第1中队作战。
(三)军旗、联队部留于城内,除旗手森下森一少尉担任护旗外,由村上乙中尉指挥一个骑兵小队守卫锦西城。
1月9日上午10时半,当先头的日军骑兵到达了上坡子附近时,突然遭到了埋伏在南方的西五会民团射击。古贺当即确定,迂回包围予以聚歼。于是以山田次文大尉指挥野口茂三中尉的小队为右翼,以亲泊朝省中尉的小队为左翼,星野大尉指挥的两挺重机枪队居中,中原泰助中尉的小队为预备队。这是日军在行进中遇到情况时,常用的一种进攻作战方法。
上述各小队在重机枪的火力掩护下开始攻击。战斗至中午,正南方的民团根据地形,对已进入山地的约60名敌骑兵(此时均已下马)进行夹击。向龙王庙高地攻击的石野中步兵小队28人,也遭到了刘春山、刘存启、张恩远所率民团的三面包围。
此时古贺感到情况不利,便决定停止正面进攻。当将部队刚撤至阵地后面的上坡子附近时,高野军曹(中士)单骑驰来,向古贺报告:攻击龙王庙的步兵小队,遭到三面包围,石野中中尉已负重伤,……
古贺得知这一情况后,即派通讯组长丸山中尉、立花一等军医前往龙王庙指挥步兵小队和对石野进行抢救。但因石野中伤势太重,经战场包扎和处置无效,于9日下午毙命。此时,激烈的战斗仍在进行。
原来,石野的步兵小队在出发的途中,已被刘春山等所率的民团隐蔽在远处的高地上观察得一清二楚。当发现这路敌军人数不多后,即采用了边战边退的方法,诱其向龙王庙一带进击。
在石野小队经过于家屯,并占领了龙王庙高地后,设伏在以西的刘家屯、安家屯附近的民团约三百人突然对石野小队进行了三面包围,击毙了一些日军士兵,也打伤了石野中。于是这个日军小队便停止了进攻,以6挺轻机枪为火力骨干,构成了半圆形的防御。
由于激战了好几个小时,附近村屯有枪的民众,知日军并未有什么进展。之后,又传来了一部日军已被打退,一部日军已被包围的消息,此时不仅有枪支民众家的青壮年持枪前来参加战斗,一些没有枪支的青壮年也随之前来。由于枪支增多,火力也随之密集,日骑兵联队开始惊恐。
古贺根据战斗失利,而且中***队正从四面八方汇向战场以及城内留守兵力太弱等情况,决定撤退。以山田中队长率亲泊、中原两个小队至龙王庙高地,接应步兵小队回城;古贺本人则率野口小队和星野的机关枪队疾驰锦西。
由于古贺这支人数不多的部队是在6日的白天入城,民团对敌军的人数、马匹、枪支等都一目了然。当上坡子、龙王庙一带正进行战斗时,民团的另一部分已进入锦西城。他们以一部攻向教育局,另一部占据了西门外道路两侧的民房和炮楼,准备伏击回城的日军。
留守在锦西城的村上乙中尉除了加强警戒之外,还派人至城外侦察情况。约在中午12点,武川美直军曹策马回到教育局报告:约有数百人的中***队,正从北面向锦西城打来。
村上随即决定:除了控制教育局附近的要道口之外,一部分人员在周围的民家平型屋顶上,垒筑防御工事;后勤人员亦参加战斗。
约在中午12点50分,民团涌进了锦西城,他们一面攻击一面放火,攻进城内的民团,其气势之猛烈,使村上和他的小队惊慌不已。当武川美直再次出来侦察时,被民团击毙于街上。
联队的军旗旗手森下少尉见此情况知必死无疑,便将烧炕用的高粱杆垒成一堆,找来煤油,准备在情况紧急时点火,然后自己捧着军旗跳入火内。
敌骑兵第27联队是于1915年6月随同第19师团一齐成立,以后即一直驻于朝鲜东北海岸的罗南和清津、雄基,对我国的图们、延吉、珲春方向和苏联的边塞图、秧歌半岛、海参崴方向进行警戒。由于多年不打仗,部队缺乏锻炼,所以在锦西作战中,表现出极度慌张、零乱。
在教育局围墙外的战斗,持续了约3个小时。此时因从龙王庙方向撤回的日军已有一部进城,战斗才稍有缓和。战斗中,村上小队被击毙1人、击伤3人。
从上坡子撤退的古贺及一个骑兵小队和重机枪队返回到西门外时,由于突遭民团埋伏在炮楼上人员的袭击,难以回城。慌乱中,古贺被民团一枪击中翻身落马。
当古贺的副官米井三郎大尉,警卫兵上原英则将古贺抬向附近的民房时,米井也被击成重伤,上原当场毙命。
米井尽了最大的力量将古贺背进民房,而古贺即很快死去。死前向米井三郎交代:必须守护好军旗,必须彻底“讨伐匪贼”,最后还有气无力的喊了一声:“天皇陛下万岁”。不久,米井三郎也因重伤而毙命。
随同古贺的重机枪队长星野指挥部队用火力封锁了炮楼的射击孔。附近民团的火力便集中射向星野的机枪阵地。星野的左腿被击穿流血不止,但他仍是指挥部队不停地射击。接着星野的右腿又被击中,因大量流血最后终于倒地。
此时,随古贺回城的军官,只剩野口茂三中尉一人。他继续指挥战斗,并以重机枪做猛烈射击,力攻炮楼。最后他指挥部队抱上高粱秆冲向炮楼点火,企图烧死民团人员。当野口与其部队接近炮楼时,密集的子弹打中了他的头部,当场倒毙。
西门外的战斗,从9日下午13点开始至15时30分。民团在这里击毙了古贺中佐以下11名,击伤其14名,共计为25名。随同古贺的骑兵小队及机关枪队仅剩几个人逃入了城内。
从龙王庙收拢步兵小队退回锦西的山田次文,知城西、城内已发生战斗,乃率亲泊、中原两个骑兵小队快速赶回增援,令丸山的步兵小队跑步追赶。这支部队的骑兵两个小队从南门、步兵小队从西门回到了城内。
进城后,丸山的小队即登上屋顶,与骑兵配合向教育局攻击。战斗中,丸山的右手腕被民团击穿,但他仍以左手执着战刀,继续指挥战斗。此时,民团亦逐渐撤向城外。
9日晚,山田次文大尉率领剩下的约40人(9日白天共伤亡74人)驻于教育局院内,并缩小了防御地段,派出多处岗哨,指定值班小分队,准备随时应付紧急情况。当时,对外的电话线已全被剪断。这些日军有的看护着伤员和战死者的尸体,有的因同伴和老乡被打死,暗中哭泣。总之,他们在恐惧和悲伤的情绪笼罩之下度过了1月9日的不安之夜。
锦西民团1月9日的胜利,主要由于情报掌握得准确、及时。在龙王庙引敌深入予以三面包围,在上坡子对敌进行两面夹击,在锦西的西门外预先设伏,袭击返城之敌,在城内袭击敌之联队部,这些多种多样的作战方法,正是游击战的取胜之道。
乘胜利之势,1月10日下午,锦西民团又攻进城内,与驻教育局的日军形成隔墙对峙。民团随后推墙凿洞,准备最后歼灭所剩残敌。战斗进行半小时,得知敌援军开到,民团便放火,并在城中撤出。
增援的敌军是73联队足立重郎少佐的第1大队。该大队1月8日从锦州出发,原任务是向锦州以南地区扫荡,中途接到要其增援锦西的命令,于是便改变行军方向,于1月10日下午18点进入了锦西城。
足立大队也是简编,仅有三个步兵中队,即:松山圭助大尉的第1中队,木村贞光大尉的第2中队,石川兴一大尉的第3中队,古木重之中尉的重机枪中队,共计约为600人。锦西民团对此仍无所畏惧,1月11日夜间又进城攻击,战斗进行到12日凌晨2点。
日军为了增强锦西地区的防卫力量,混成第38旅团长依田四郎又向该地派出了一个步兵中队,一个炮兵中队。
(三)松尾辎重队遭全歼
1月9日凌晨,向锦西运送物资的松尾秀治辎重小队,从寒冷的锦西城出发,返回锦州。除原来的人员外,又增加了传令兵、翻译等,共为29人。另有大车5辆、马29匹。
农民杨占青、周玉喜、高纯秀、高福瑞、马宝顺、邹玉喜等人在敌小队于杜家屯烤火做饭时,即事先埋伏在钱搭屯山地的路边,等待其通过时予以有力伏击。
松尾小队在杜家屯吃完早饭后上路,约在9时左右进入山地,此时民团突然向其开枪,日军即下马,利用地形进行还击。
由于事先已有人至各村联络,现在又听到密集枪声的张相公屯、马圈子、陈家屯、杜家屯、小岭子等民团人员,相继持枪赶到钱搭屯山地,参加了战斗。
松尾对这一带的情况并不了解,他不自量力,竟下马抵抗,致遭全歼。
上午10点,附近的民团均已到达战场,他们占据着非常熟悉的高地、山头、陡坎,将敌人紧紧围住。由于当时正处严寒季节,土地已被封冻得象石头一样,敌人无法在短时间内挖土构筑射击掩体,只得在半暴露的丘陵、土坎、田埂、沟边进行抵抗。
在战斗中,敌军有的被击毙,有的被打伤。松尾的右眼也被打伤;部分军马则脱缰惊奔,这些都被民团看得一清二楚。
上午10点左右,民团发现敌军尚能战斗的仅剩10余人。他们已无法逃跑,而锦州、锦西方向也未发现增援的敌军。
根据上述情况,四周的民团开始快速向敌逼近,进行了一阵冲杀之后,攻入敌人的阵地,凡进行反击的敌人全被击毙。
战斗从上午9点开始,经两个小时,约在11点结束。在打扫战场时,缴获了一挺“大正11年式”歪把轻机枪,28支“三八式”马步枪,数箱子弹,1把指挥刀和全部马刀。还缴获了5辆大车及毛毯、饼干、罐头等。
战斗的胜利使民团人员忘记了疲劳和惊险,他们披着“***”的呢子短大衣,扛着缴获的闪闪发光的新机枪、新步枪,向乡公所、区公所报告战况。
敌人的军马被打死、打伤19匹,其余10匹惊奔四外,不少农民骑着自己的马进行追赶,并将其捕获。这一天,大虹螺山周围直至以南的喂牛场一带各村屯民众,都在议论他们家乡发生的惊天动地的大新闻,并由此受到鼓舞而增强了抗日信心。大虹螺山地区的作战,民团人员为国牺牲和负伤的约有30余人。
1月9日,在锦西龙王庙和大虹螺山两处,共歼灭室兼次中将第20师团指挥的官兵103人。
(四)花泽友男被击落
1月24日,敌向锦州外围地区进行扫荡时,其独立飞行第10中队长花泽友男大尉率4架“甲式四型”、两架法国“包特兹”战斗机进行配合,攻击在黑山县以北的尖山子郑桂林的辽西义勇军,他们组成圆圈航线,依次对地面目标进行俯冲射击。
义勇军知敌机已发现了他们,则一面疏散,一面组织对空射击。当花泽的飞机在俯冲瞄准时,地面的机枪子弹击中他的飞机,因损坏严重无法继续飞行,在北镇县城东北约15公里的正安堡坠毁。花泽及飞行员田中铁太郎曹长均毙命。
花泽友男是日军中较老的飞行员。1917年5月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29期。1922年2月,又毕业于陆军飞行学校的第12期。“九·一八事变”的第2天,他率战斗机独立飞行第10中队首先由平壤美林机场飞至我国的沈阳东塔机场。以后还率机群轰炸了锦州,犯下了很多罪行。
敌二十三军由广东向桂林、柳州以南地区进犯·第十七
敌二十三军由广东向桂林、柳州以南地区进犯·第十七作者:王辅·中国出自————《日军侵华战争1931-1945》《打通大陆交通线·第六》出自————《战争通史》 当横山的第11军,以6个师团又1个旅团,于8月30日向衡阳以西洪桥南北一线的国民党军发动进攻时,敌在广东的第23军,即按中国派遣军的作战计划,以两个师团又两个..
进攻宝庆遭伏击·第十六
进攻宝庆(邵阳)遭伏击·第十六作者:王辅·中国出自————《日军侵华战争1931-1945》《打通大陆交通线·第六》出自————《战争通史》 于9月14日攻占了广西全州的第11军,深感在衡阳西南常宁地区的国民党第26军、37军,以及衡阳西北宝庆地区的第74军、100军对衡阳附近及通向广西湘桂铁路沿线受到的威胁,于18日,向其..
敌第六方面军与进攻桂林、柳州的方案·第十五
敌第六方面军与进攻桂林、柳州的方案·第十五作者:王辅·中国出自————《日军侵华战争1931-1945》《打通大陆交通线·第六》出自————《战争通史》 原驻武汉地区的横山勇第11军,自五月间南调指挥长沙衡阳作战后,武汉、九江、南昌、岳阳、宜昌、荆门、信阳、麻城、黄梅地区之防卫,则由同年新成立的佐野忠义中将之武..
衡阳以西的洪桥之战·第十四
衡阳以西的洪桥之战·第十四作者:王辅·中国出自————《日军侵华战争1931-1945》《打通大陆交通线·第六》出自————《战争通史》 就在方先觉第10军4个师于8月8日停止抵抗的第2天,国民党军增援的机械化部队第200师到达了衡阳以西地区。 此时横山勇司令部内的参谋们,对此感到吃惊,因为对衡阳组织了3次大规模的进攻..
B-29轰炸鞍山、沈阳等地经过·第十三
B-29轰炸鞍山、沈阳等地经过·第十三作者:王辅·中国出自————《日军侵华战争1931-1945》《打通大陆交通线·第六》出自————《战争通史》 1944年7月29日11时零5分,日军在运城和开封的雷达站,先后发现有47架(不准)大型重轰炸机,从河南的陕县,大致沿着黄河向东北方向飞行,12点30分这批目标已过山东的博山、张..
宜昌敌军的防御·第十二
宜昌敌军的防御·第十二作者:王辅·中国出自————《日军侵华战争1931-1945》《打通大陆交通线·第六》出自————《战争通史》 6月初,日军向长沙进攻后,位于湖北恩施的孙连仲之第6战区,对宜昌之敌发动了牵制性的进攻。 6月9日11时,中、美空军B-25轻轰炸机10架,飞至宜昌市的葛洲坝上空,对宜昌西岸设于连绵小山上..
凄苦、惨烈的四十七天衡阳保卫战·第十一
凄苦、惨烈的四十七天衡阳保卫战·第十一 作者:王辅·中国出自————《日军侵华战争1931-1945》《打通大陆交通线·第六》出自————《战争通史》 横山勇的11军,在预计长沙即将被其占领的6月16日,向其部队下达了乘国民党第9战区在浏阳、长沙、宁乡失守前后,一时处于混乱尚未完成新的防御体系之时,迅速向前突进以攻..
敌第三十四、第五十八师团攻陷长沙·第十
敌第三十四、第五十八师团攻陷长沙·第十 作者:王辅·中国出自————《日军侵华战争1931-1945》《打通大陆交通线·第六》出自————《战争通史》 当各路之敌,已到达长沙外围的预定位置后,6月14日17时,横山勇的第11军司令部下达了进攻命令,以伴健雄第34师团和68师团的志摩源吉第57旅团,进攻长沙湘江西岸之岳麓山..
美国空军B-29飞机由成都轰炸日本八幡制钢所·第九
美国空军B-29飞机由成都轰炸日本八幡制钢所·第九 作者:王辅·中国出自————《日军侵华战争1931-1945》《打通大陆交通线·第六》出自————《战争通史》 就在秦彦三郎回到国内并作了美国空军B-29飞机必将轰炸日本的报告后的第2天——6月15日,由成都地区起飞的B-29机群,飞过了半个中国,由苏北的射阳河口一带入..
日军第二参谋次长对湖南、河南战场的视察·第八
日军第二参谋次长对湖南、河南战场的视察·第八 作者:王辅·中国出自————《日军侵华战争1931-1945》《打通大陆交通线·第六》出自————《战争通史》 继5月31日日军第一参谋次长后宫淳中将与作战部长真田穰一郎少将视察了菲律宾南方战场,回国途经上海,对中国派遣军总参谋长松井太久郎中将、第5航空军桥本信秀少将..
敌第13军由金华攻向衢州,策应湖南作战·第七
敌第13军由金华攻向衢州,策应湖南作战·第七 作者:王辅·中国出自————《日军侵华战争1931-1945》《打通大陆交通线·第六》出自————《战争通史》 在计划打通大陆交通线的作战时,中国派遣军原曾考虑将。驻于上海永津佐比重中将的第13军司令部也用于湘、桂地区之作战指挥,后因从京、沪、杭三角地区与苏、浙、皖三..
打通大陆交通线第二阶段,敌攻向长沙、衡阳·第六
打通大陆交通线第二阶段,敌攻向长沙、衡阳·第六 作者:王辅·中国出自————《日军侵华战争1931-1945》《打通大陆交通线·第六》出自————《战争通史》 当内山英太郎的第12军在豫西与第一战区蒋鼎文、汤恩伯的部队,尚在激战的时候,敌中国派遣军畑俊六元帅已在汉口指挥其11军的8个师团及配属的炮兵、装甲部队共36..
敌第一军攻向豫西灵宝地区·第五
敌第一军攻向豫西灵宝地区·第五 作者:王辅·中国出自————《日军侵华战争1931-1945》《打通大陆交通线·第六》出自————《战争通史》 敌第2军第59旅团5月9日从晋南垣曲、平陆地区渡过黄河,于11日凌晨1时左右攻占了渑池之后即向东进攻新安,于13日10时30分与防守在该地的国民党军之第9军等开始激战。该敌进攻受阻..
南由嵩县、北从洛宁追向卢氏·第四
南由嵩县、北从洛宁追向卢氏·第四 作者:王辅·中国出自————《日军侵华战争1931-1945》《打通大陆交通线·第六》出自————《战争通史》 根据内山第12军5月10日下达的一部沿伊河、洛河向西继续追击汤恩伯集团的命令,110师团在洛河以北的石陵向西经过张村、杨村、藕池、河底、杨坡、马村、王村迂回至洛宁以西的长水..
洛阳之战·第三
洛阳之战·第三 作者:王辅·中国出自————《日军侵华战争1931-1945》《打通大陆交通线·第六》出自————《战争通史》 郑州地区作战开始后,畑俊六曾派其副参谋长唐川安夫及参谋天野正一大佐,至华北方面军司令部了解这次作战情况。畑通过华北方面军发出的各种命令,通报和向上的请示、报告及唐川安夫回到南京的汇报..
敌向西迂回、包围登封地区的汤恩伯集团·第二
敌向西迂回、包围登封地区的汤恩伯集团·第二 作者:王辅·中国出自————《日军侵华战争1931-1945》《打通大陆交通线·第六》出自————《战争通史》 日军在平汉铁路南段作战开始后,敌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次及参谋长大城户三治,对国民党第1战区的汤恩伯集团之核心部队第13军特别重视。当时华北方面军对与其作战..
打通大陆交通线第一阶段,敌攻占平汉路南段·第一
打通大陆交通线第一阶段,敌攻占平汉路南段·第一 作者:王辅·中国出自————《日军侵华战争1931-1945》《打通大陆交通线·第六》出自————《战争通史》 1943年2月7日,日军被迫从南太平洋的瓜达康纳尔岛撤退之后,战局即相继对日军呈现出极为不利的状态。 日军参谋本部作战部长真田穰一郎少将与作战课长服部卓四郎..
我国远征军在云南、缅甸作战与打通中印公路·第二十五
我国远征军在云南、缅甸作战与打通中印公路·第二十五作者:王辅·中国出自————《日军侵华战争1931-1945》《进攻英、美、荷兰与在华之作战方针·第五》出自————《战争通史》 饭田祥二郎第15军的4个师团,于1942年5月初攻占缅甸南部、中部时,其第56师团即继续分两路北上进攻我国云南。一路由56步兵团长坂口静夫少将..
进犯安徽广德与湖南常德·第二十四
进犯安徽广德与湖南常德·第二十四作者:王辅·中国出自————《日军侵华战争1931-1945》《进攻英、美、荷兰与在华之作战方针·第五》出自————《战争通史》 中国派遣军根据整个战况和日军大本营的意图,于1943年8月28日,制定了当年秋季以后的作战指导大纲。其主要内容为:(一)为确保现占据地域内之安定,特别是华..
南方失利后,关东军调向太平洋等地之部队·第二十三
南方失利后,关东军调向太平洋等地之部队·第二十三作者:王辅·中国出自————《日军侵华战争1931-1945》《进攻英、美、荷兰与在华之作战方针·第五》出自————《战争通史》 就在关东军集中精力加强训练、进行演习、研究各种对苏作战方案的同时,其南方军在所罗门群岛的部队,遭到美国陆、海、空军的联合反击,开始节..
向洞庭湖西北的南县、安乡、公安、松滋、宜都、长阳地区进犯·第二十二
向洞庭湖西北的南县、安乡、公安、松滋、宜都、长阳地区进犯·第二十二 作者:王辅·中国出自————《日军侵华战争1931-1945》《进攻英、美、荷兰与在华之作战方针·第五》出自————《战争通史》 3月初,敌第11军占领了长江南岸的石首、华容及沙市对岸地区,为其在岳阳、沙市、荆州的部队向洞庭湖以北、以西地区进犯..
侵犯湖北监利、洪湖、石首和湖南的华容地区·第二十一
侵犯湖北监利、洪湖、石首和湖南的华容地区·第二十一作者:王辅·中国出自————《日军侵华战争1931-1945》《进攻英、美、荷兰与在华之作战方针·第五》出自————《战争通史》 1938年冬,敌攻占武汉后,其占领地区大致是东从湖口、九江至麻城;南从德安至岳阳;西由岳口、天门、应城至安陆;北从应城至信阳一带。 193..
“反战同盟”与日军的思想动态·第二十
“反战同盟”与日军的思想动态·第二十作者:王辅·中国出自————《日军侵华战争1931-1945》《进攻英、美、荷兰与在华之作战方针·第五》出自————《战争通史》 日本“反战同盟”。起初成立于重庆。1939年以后,在华北逐次组成了8个支部。 1939年的7月,驻山西省南部日军中的共产主义信仰者杉本一夫、小林武夫、高木..
关东军对苏战备之种种·第十九
关东军对苏战备之种种·第十九作者:王辅·中国出自————《日军侵华战争1931-1945》《进攻英、美、荷兰与在华之作战方针·第五》出自————《战争通史》 日军在发动太平洋、东南亚战争的同时,为了严密防备苏联,以关东军的13个步兵师团的重兵,对苏联保持高度的戒备状态。当时关东军的兵力,比进攻东南亚的南方军10..
日本坦克军、坦克师团编成与部署·第十八
日本坦克军(机甲军)、坦克师团编成与部署·第十八作者:王辅·中国出自————《日军侵华战争1931-1945》《进攻英、美、荷兰与在华之作战方针·第五》出自————《战争通史》 日本虽然于1927年2月开始生产坦克,但在以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和其他国家一样,将坦克联队分属于各师团。 从“九·一八事变”以后,日军凡较..
企图进攻四川等地的“五号作战计划”·第十七
企图进攻四川等地的“五号作战计划”·第十七作者:王辅·中国出自————《日军侵华战争1931-1945》《进攻英、美、荷兰与在华之作战方针·第五》出自————《战争通史》 1942年春季,日军在太平洋、东南亚继续向英、美、菏兰军队及我国的远征军发动大规模的进攻,一部到达了日本人称之为外南洋的赤道以南的新几内亚和所..
敌由缅甸侵入我国云南省怒江以西地区·第十六
敌由缅甸侵入我国云南省怒江以西地区·第十六作者:王辅·中国出自————《日军侵华战争1931-1945》《进攻英、美、荷兰与在华之作战方针·第五》出自————《战争通史》 渡边正夫的第56师团,于4月29日占领缅甸东北部的铁路终点腊戍之后,一面令56步兵团长坂口静夫少将率146联队及配属单位,作进攻我国云南,控制怒江以..
为破坏机场群,敌发动浙赣作战·第十五
为破坏机场群,敌发动浙赣作战·第十五作者:王辅·中国出自————《日军侵华战争1931-1945》《进攻英、美、荷兰与在华之作战方针·第五》出自————《战争通史》 日军于1941年12月8日对太平洋及东南亚地区进行侵略后,第二年的3月21日,我国与美国签定了向中国贷款5亿美元的协定。此后,美国援华的军事物资尤其是空军..
对华北的大扫荡与在华北的八路军·第十四
对华北的大扫荡与在华北的八路军·第十四作者:王辅·中国出自————《日军侵华战争1931-1945》《进攻英、美、荷兰与在华之作战方针·第五》出自————《战争通史》 1941年7月7日,冈村宁次继任华北方面军司令官,他是对我国各方面情况比较熟悉的一个日本军人,是个典型的军国主义分子。他从1938年6月23日担任沿长江进..
我国远征军进入缅甸抗日·第十三
我国远征军进入缅甸抗日·第十三作者:王辅·中国出自————《日军侵华战争1931-1945》《进攻英、美、荷兰与在华之作战方针·第五》出自————《战争通史》 日本于1941年12月8日发动太平洋地区的侵略战争之后,1942年元旦,中、苏、美、英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签定了对轴心国日、德、意等采取共同军事行动的宣言。..
日、德、意三国分割世界的军事协定·第十二
日、德、意三国分割世界的军事协定·第十二作者:王辅·中国出自————《日军侵华战争1931-1945》《进攻英、美、荷兰与在华之作战方针·第五》出自————《战争通史》 (一)协定的产生 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后至1941年底,日、德、意三国在分析世界整个局势时认为,只要德军占领苏联和英国;意大利军占领北部非洲;日军..
进攻东南亚时,敌军在华作战任务·第十一
进攻东南亚时,敌军在华作战任务·第十一作者:王辅·中国出自————《日军侵华战争1931-1945》《进攻英、美、荷兰与在华之作战方针·第五》出自————《战争通史》 日军进攻东南亚,动用了五分之一的陆军和大部分海军。日军大本营为了集中兵力对美、英作战,确定在我国的关内战场,暂时停止战略性的进攻,而着重于加强..
日军接管英、法等国在华的租界与权益·第十
日军接管英、法等国在华的租界与权益·第十作者:王辅·中国出自————《日军侵华战争1931-1945》《进攻英、美、荷兰与在华之作战方针·第五》出自————《战争通史》 中国派遣军及中国方面舰队之所属单位,根据其大本营12月1日的命令,在12月8日东南亚战争开始后,即开始接收英、法等国在华的租界和财产;解除英,美等..
敌第十五军攻入缅甸·第九
敌第十五军攻入缅甸·第九作者:王辅·中国出自————《日军侵华战争1931-1945》《进攻英、美、荷兰与在华之作战方针·第五》出自————《战争通史》 12月8日,日军发动对太平洋各地攻击时,饭田祥二郎的15军部队,除55师团宇野节大佐的第143联队之外,其33师团尚在遥远的南京。直至1942年1月10日,该师团由长江下航,..
为策应香港作战,敌第三次进犯长沙被打退·第八
为策应香港作战,敌第三次进犯长沙被打退·第八作者:王辅·中国出自————《日军侵华战争1931-1945》《进攻英、美、荷兰与在华之作战方针·第五》出自————《战争通史》 在广东的酒井隆第23军于12月8日开始以其第38师团向香港进攻之后,在武汉的敌阿南惟几第11军司令部。 于12月10日召开有各师团作战参谋参加的作战会..
附:由宝安县进攻香港
附:由宝安县进攻香港作者:王辅·中国出自————《日军侵华战争1931-1945》《进攻英、美、荷兰与在华之作战方针·第五》出自————《战争通史》 1941年夏季,德军进攻苏联以后,日军即开始作进攻东南亚的准备。在华南则指定驻广州附近佛山地区的佐野忠义第38师团、驻宝安的北野骥子雄第1攻城重炮兵部队、海军在华南的..
敌从我国南方各港口及其它地区进攻东南亚·第七
敌从我国南方各港口及其它地区进攻东南亚·第七作者:王辅·中国出自————《日军侵华战争1931-1945》《进攻英、美、荷兰与在华之作战方针·第五》出自————《战争通史》 1940年5月10日,德军对西欧各国发动进攻后,日、德、意法西斯主义者为了达到并吞欧亚之目的,于9月27日在柏林签订了三国同盟条约。 为了继续扩大..
由两广地区进攻越南·第六
由两广地区进攻越南·第六作者:王辅·中国出自————《日军侵华战争1931-1945》《进攻英、美、荷兰与在华之作战方针·第五》出自————《战争通史》 进入20世纪的日本,对外扩张侵略野心更大,它密切注视世界的总形势变化及各地区发生的事件,从而确定其方针政策。因此,日本的军部(军事参议院、元帅府、陆军省、海军..
敌第二次侵犯长沙,第六战区对宜昌的反击·第五
敌第二次侵犯长沙,第六战区对宜昌的反击·第五作者:王辅·中国出自————《日军侵华战争1931-1945》《进攻英、美、荷兰与在华之作战方针·第五》出自————《战争通史》 敌第11军进攻长沙,是日军1941年预定作战任务的一部分。其原来的目的,是企图击溃第9战区部队的主力利于长期占领。在德、苏战争爆发后,日军则企..
敌空军对我国大后方的第五次集中大轰炸·第四
敌空军对我国大后方的第五次集中大轰炸·第四作者:王辅·中国出自————《日军侵华战争1931-1945》《进攻英、美、荷兰与在华之作战方针·第五》出自————《战争通史》 1941年7月28日至9月12日,日本海空军、陆空军联合组织对我国大后方进行了轰炸,这是日军在华进行空中作战规模最大的一次。 参加陆空军的有7个飞行..
关东军特别演习——对苏战备·第三
关东军特别演习——对苏战备·第三作者:王辅·中国出自————《日军侵华战争1931-1945》《进攻英、美、荷兰与在华之作战方针·第五》出自————《战争通史》 1941年6月22日,欧洲战场又发生了新的大规模战争,德国违背了1939年8月23日签定的德、苏互不侵犯条约,突然发动对苏联的全线进攻。在战争初期,德军攻势猛烈,..
进犯晋南·第二
进犯晋南·第二作者:王辅·中国出自————《日军侵华战争1931-1945》《进攻英、美、荷兰与在华之作战方针·第五》出自————《战争通史》 多田骏自1939年9月12日,由关东军驻牡丹江(以东第一站的掖河)的第3军司令官,接替杉山元为华北方面军司令官之后,即与其参谋长笠原幸雄中将,继续推行以往日本吞并朝鲜,后来又..
对我国东南沿海封锁作战之目的·第一
对我国东南沿海封锁作战之目的·第一作者:王辅·中国出自————《日军侵华战争1931-1945》《进攻英、美、荷兰与在华之作战方针·第五》出自————《战争通史》 1940年5月10日,德军在欧洲突然发动了对比利时、荷兰、卢森堡、法国的大规模进攻,英、法联军节节败退。 此刻,战局急转直下,比利时、荷兰、法国被德军占领..
敌在相持阶段中之作战方法——短切突击·第十五
敌在相持阶段中之作战方法——短切突击·第十五作者:王辅·中国出自————《日军侵华战争1931-1945》《扩大占领区与对苏作战·第四》出自————《战争通史》 驻武汉的敌第11军,从1940年6月17日侵占宜昌及汉水以西地区后,即将其第39师团驻于江陵、沙市、荆门、沙洋镇一带;第13师团驻于宜昌之长江两岸及以北以东之周..
在抗日与反磨擦作战中之八路军、新四军·第十四
在抗日与反磨擦作战中之八路军、新四军·第十四作者:王辅·中国出自————《日军侵华战争1931-1945》《扩大占领区与对苏作战·第四》出自————《战争通史》 由于正面战场受到日军的压力减小,国民党的反共气焰又趋嚣张,继上半年在华北制造大规模军事反共磨擦失败后,下半年又在华北制造反共事件。 (一)华北反共军..
百团大战与敌华北方面军·第十三
百团大战与敌华北方面军·第十三作者:王辅·中国出自————《日军侵华战争1931-1945》《扩大占领区与对苏作战·第四》出自————《战争通史》 随着八路军在华北敌后开展广泛的人民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民主根据地,敌逐渐以主要兵力,对八路军进行各种规模和类型的合围与扫荡。 后来又利用各种伪组织,以日军的武力作后..
扫荡鄂北、豫南和侵占宜昌·第十二
扫荡鄂北、豫南和侵占宜昌·第十二作者:王辅·中国出自————《日军侵华战争1931-1945》《扩大占领区与对苏作战·第四》出自————《战争通史》 我国冬季攻势以后,敌西尾寿造的“中国派遣军”,为了防止其在武汉突出地区的第11军,再次遭到中国军队大规模的攻击,确定该军在稍作休整后,即集中兵力以多路攻向武汉西北..
我国关内战场概况·第十一
我国关内战场概况·第十一作者:王辅·中国出自————《日军侵华战争1931-1945》《扩大占领区与对苏作战·第四》出自————《战争通史》 日军的最高战争指挥机关,原以为攻占武汉与广州之后,我国内部将会分裂,军队亦将瓦解,其所希望的伪政权很快将会建立,最后灭亡我国的时间则指日可待。然而,我国全民奋起抗战,使..
国民党军在包头等地之冬季攻势·第十
国民党军在包头等地之冬季攻势·第十作者:王辅·中国出自————《日军侵华战争1931-1945》《扩大占领区与对苏作战·第四》出自————《战争通史》 武汉失守之后,我国继续作长期抗战的各项准备。到1939年的6月至10月,国民党部队的第二期整训已经结束,因而随之展开冬季攻势,日军为防止此一攻势,在部分地区首先进行..
苏、浙、皖地区之敌情与抗日部队·第九
苏、浙、皖地区之敌情与抗日部队·第九作者:王辅·中国出自————《日军侵华战争1931-1945》《扩大占领区与对苏作战·第四》出自————《战争通史》 1938年夏,日军大本营为了对武汉、广州进行战略进攻,将驻于上海、南京,杭州的敌华中派遣军的6个师团及台湾旅团,全部调出参加作战。令当年5月20日成立的第116师团,7..
侵占南宁与在昆仑关的失败·第八
侵占南宁与在昆仑关的失败·第八作者:王辅·中国出自————《日军侵华战争1931-1945》《扩大占领区与对苏作战·第四》出自————《战争通史》 广州失守之后,我国经香港进口的物资顿时减少,但从越南的海防港上陆由铁路运至昆明和经镇南关至广西的物资则急速增加。 1939年的4月和6月,日本的海军和陆军曾先后提出过进..
进犯长沙以北地区之结局·第七
进犯长沙以北地区之结局·第七作者:王辅·中国出自————《日军侵华战争1931-1945》《扩大占领区与对苏作战·第四》出自————《战争通史》 在武汉一带的敌第11军,除与华东地区之敌进行联系外,其驻地则是一突出地区。在长江以北的大别山、桐柏山、大洪山、汉水及洪湖等地,则不时遭到李宗仁第5战区的部队和新四军李..
附:远东地区之大空战
附:远东地区之大空战作者:王辅·中国出自————《日军侵华战争1931-1945》《扩大占领区与对苏作战·第四》出自————《战争通史》 在诺门罕事件刚发生时,日本陆空军在我国东北的为仪峨彻二中将之第2飞行集团所属的4个飞行团、10个飞行战队(第59战队在武汉参战),其中8个战队先后参加了诺门罕地区的空中作战。 当空..
附:诺门罕之战
附:诺门罕之战作者:王辅·中国出自————《日军侵华战争1931-1945》《扩大占领区与对苏作战·第四》出自————《战争通史》 “七·七事变”后,日军根据苏联反法西斯主义的主张、援助我国的实况和英、美两国在华利益,预计继续对我国作战时,这三个国家有直接参战的可能。 因而日军的参谋本部,在1938年9月5日,即制..
向武汉西北枣阳地区之大扫荡·第六
向武汉西北枣阳地区之大扫荡·第六作者:王辅·中国出自————《日军侵华战争1931-1945》《扩大占领区与对苏作战·第四》出自————《战争通史》 (1939年5月) 敌11军司令官冈村宁次,在指挥其所属第101、第106师团于3月20日强渡修水向南昌进攻时,3月22日的夜间,收到华中派遣军司令官山田乙三、参谋长吉本贞一发来的..
国民党军反攻南昌·第五
国民党军反攻南昌·第五作者:王辅·中国出自————《日军侵华战争1931-1945》《扩大占领区与对苏作战·第四》出自————《战争通史》 日军101、106师团于1939年3月27日攻占南昌后,即采取各项防御措施。国民党军为打击敌这两个突出于九江以南的战斗力不很强的师团,以牵制敌人和策应当年在敌后展开之游击作战,而对南..
侵占海南岛与汕头·第四
侵占海南岛与汕头·第四作者:王辅·中国出自————《日军侵华战争1931-1945》《扩大占领区与对苏作战·第四》出自————《战争通史》 敌自1938年10月下旬占领了广州、武汉之后,由于军事力量的限制和政治上的需要,开始转入持久作战,以图巩固其在河北、察哈尔、绥远、山西、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北..
集中使用炮兵、坦克、航空兵进攻南昌·第三
集中使用炮兵、坦克、航空兵进攻南昌·第三作者:王辅·中国出自————《日军侵华战争1931-1945》《扩大占领区与对苏作战·第四》出自————《战争通史》 1938年,敌进攻武汉时,其第11军就有攻占南昌的任务,可是担任进攻的第101、第106师团,因受到国民党军的严重打击,特别是松浦淳六郎的第106师团,几乎遭到全歼,..
敌再次对兰州及西北地区大轰炸·第二
敌再次对兰州及西北地区大轰炸·第二作者:王辅·中国出自————《日军侵华战争1931-1945》《扩大占领区与对苏作战·第四》出自————《战争通史》 寺仓正三第1飞行团之重轰炸第12、第60、第98战队,从1938年12月26日至1939年1月15日,由汉口机场起飞对我国战时首都——重庆进行了4次大轰炸之后(重庆首次遭敌机轰炸,..
“华北治安战”之实相·第一
“华北治安战”之实相·第一作者:王辅·中国出自————《日军侵华战争1931-1945》《扩大占领区与对苏作战·第四》出自————《战争通史》 日军在华的战略进攻暂时告一段落之后,其大本营为了扩大在华北的占领区,于11月29日下令,将其在南方的3个师团调回华北以增强华北治安作战的兵力。 1939年初,日军大本营确定将当..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