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东军特别演习——对苏战备·第三
关东军特别演习——对苏战备·第三
作者:王辅·中国
出自————《日军侵华战争1931-1945》
《进攻英、美、荷兰与在华之作战方针·第五》
出自————《战争通史》
1941年6月22日,欧洲战场又发生了新的大规模战争,德国违背了1939年8月23日签定的德、苏互不侵犯条约,突然发动对苏联的全线进攻。在战争初期,德军攻势猛烈,进展迅速。
得到这一消息的日本政府、军部以及日本的右翼势力,不少人主张趁此良机,与西线德军相配合,从东方进攻苏联,以解除满洲正面之威胁和占领至乌拉尔以东的资源丰富地区。
(一)德苏战争与日本之国策
战争初期日本的上层决策机关,对是否进攻苏联,存在着两种意见。
日本陆军对苏联红军的现代化装备、严格的训练、优良的政治素质和顽强的战斗作风等,通过“张鼓峰事件”、“诺门罕事件”,才有深刻的认识。因此,对一旦发动进攻能否取胜,并无把握。且在此以前的1940年5月,当德国向西欧进攻打败英、法联军后,日军参谋本部根据英、法在失败后,无力控制其在东南亚殖民地的情况,已定出进攻东南亚之作战计划,企图通过这一计划的实施,获得大米、橡胶、锡、石油、铁砂等战略物资。
日军参谋本部出予以上考虑,所以不主张急于进攻苏联。提出对苏出兵主张的外相重光葵,曾于1941年4月13日在莫斯科参加签定了“日苏中立条约”,此时却出尔反尔,极力主张按1940年9月27日于柏林签定的“日德意三国同盟条约”对苏出兵。在6月26日上午10时讨论作战方针的“联络恳谈会”上,参谋总长杉山元元帅、参谋次长塚田攻中将,对急于出兵苏联的主张予以否定。塚田攻认为战争是国策,使用武力的后果,关系到国家胜败成亡和前途,对此重大问题应当独立自主,不能追随外国。塚田还以德国向苏联进攻,并未事先通知日本而见责。
据此,日本制定了对外政策,即继续解决中国问题和为了自存自卫,而进军东南亚;同时进行对苏作战准备和加强本土的防卫;待德苏战争进行到对日本更为有利、即远东苏军已一半西调时,再开始对苏作战,以解决北方问题。体现这一内容的“依形势变化帝国国策要纲”,在7月2日下午的御前会议上,得到了日本天皇裕仁的批准。
(二)关东军特别演习中所扩编之部队
根据国策要纲,7月3日日军大本营与外务省对日军由越南的河内向西贡推进问题,进行研究协调,当日令于6月26日成立的饭田祥二郎中将之第25军,作进驻越南南部之准备。下令在其国内征集兵员,以成立高炮部队及建立国内各沿海要塞。
7月5日,日军大本营下令成立由山乙三大将为司令官的国内防卫总军司令部。7月6日令关东军的航空兵团,作进攻苏联之准备。7月7日陆军大臣东条英机、参谋总长杉山元,根据国策要纲并列向裕仁上奏,为对苏作战须动员85万青年入伍并得到裁可,随之于7月13日开始动员并立即经大连、釜山向东北输送。7月8日日本内阁决定,扩大当年的军工生产与物资动员计划,以适应新的大规模战争之需要。7月10日,日本海军的“中国方面舰队”与其在华陆军完成了进驻越南南部之作战准备。同日,海军军令部总长永野修身海军大将,上奏成立由细萱戊子郎中将为司令长官编有4艘巡洋舰的第5舰队,并得到了批准。
从德国进攻苏联之后,日本的陆、海军,则按其预定计划进行紧张的战争准备。
德国进攻苏联之情报,日本与苏联都早已获悉。苏联以德国驻日本大使馆新闻专员佐尔格博士为其高级情报官。佐尔格将获得的这一战略情报,从东京发往海参崴与其进行单相联系的电台。但根据史料记载,苏联当时对此并不相信,因而误事。
日本获知德国这方面的情报较早、较多。其驻德大使大岛浩中将,在德苏战争开始前的4月6日、18日,6月6日、16日,曾以电报向国内报告了进攻之预计时间,6月16日的报告则更为肯定:下一周德国即开始对苏发动战争。
日本驻德国武官、曾任过土肥原贤二第14师团59联队长的坂西一良,于5月28日关于这方面的情况,发给其参谋本部之电报称:德军已完成对苏之战略展开;德军确信3-4个月以内,将结束战争。
日本事先掌握了欧洲德、苏之未来动态,和美军于7月7日已进驻冰岛的情况,对下一步的战略方向究竟是北亚还是南亚,经反复权衡,根据在亚洲已形成的战略布局,最后决定,首先是将战略重点放在南亚,但并不放弃对苏的作战准备,且将在有利时机对苏发动进攻,以解决日本多年的北方问题。
6月22日德国向苏联进攻时,关东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大将和高级作战参谋田村义富大佐等人,正在国境线视察部队,关东军参谋长吉本贞一中将也因出差而不在长春。其司令部内军务仅由第2课的高级情报参谋西村敏雄大佐和第1课作战班长武居清太郎中佐进行处理。
第2课情报班长甲谷悦雄中佐,随即指示各部队,加强边境动态之观察,并根据边境的情况和从无线电中得知苏军的内情,向刚回到长春的司令官具体回报了周围之苏军动态,提出“对苏联红军之作战能力,绝对不可轻视;关东军暂时应持静观态度,不能贸然行动”的建议。梅津对此只作静听而未作任何表示。
根据国策纲要,日军大本营于7月11日向关东军下达了“大陆命第506号”命令,要求关东军通过特别演习达到:按战时编制,充实各部队的兵员、装备、编组和加强特种兵(尤其是炮兵)及各类保障单位(特别是兵站、兵器勤务队、医院);各军、兵种按作战方案,进行临战前之训练与演习;按对苏作战方案,部队进行战略展开。
以上之充实部队兵员,分两期进行。第一期从7月13日-24日,主要是充实关东军原有的14个师团(包括在朝鲜的第19、第20师团)的人员、武器、装备、马匹、机动车辆等,使其达到战时编制数。第二期从7月28日至8月8日,主要是将其国内之第51、第57师团(这两个师团均于1940年7月10日编成)调入关东军;至于兵站各直属部队,两次各动员一半。
按日军大本营的设想,关东军和在库页岛北纬50度以南的“桦太混成旅团”之对苏战备,均从7月28日开始,桦太混成旅团于8月7日完成,关东军在8月28日以前结束。从8月29日开始对苏作战,攻占至黑龙江上游的加林达及三叉铁路交叉点的斯科沃罗迪诺地区。
关东军经特别演习后,其陆上、空中部队之编成及各军之任务为:
关东军 司令官 梅津美治郎 大将
参谋长 吉本贞一 中将
第3军 司令官 河边正三 中将(驻牡丹江市以东掖河,负责绥芬河、东宁方向之决战)
参谋长 沼田多稼藏 少将
第8师团 师团长 本多政材 中将
第9师团 师团长 樋口季一郎 中将
第12师团 师团长 笠原幸雄 中将
第57师团 师团长 伊藤知刚 中将
坦克第3、第5、第9联队
第1、第2、第10、第11国境守备队(每守备队之作战能力等于旅团)
第4独立守备队(等于旅团,主要装备轻武器,负责维持治安)
炮兵:
独立速射炮第4大队
独立山炮第4大队
独立臼炮第11、12、13大队
野战重炮兵第4、9、17联队(15厘米口径榴弹炮)
野战重炮兵第8、22联队(10厘米口径加农炮)
东宁重炮兵联队(内1个大队为30厘米口径榴弹炮,余为24厘米口径榴弹炮)
重炮兵第2、3联队(24厘米口径榴弹炮)
独立重炮兵第4、第7大队(30厘米口径榴弹炮)
独立重炮兵第1、2大队(28厘米口径榴弹炮)
独立重炮兵第6大队(15厘米口径加农炮)
野战高射炮4个大队
野战机关炮3个中队
第7炮兵司令部
炮兵情报第2联队
第13野战防空司令部
野战探照灯1个大队又1个中队
工兵:
独立坑道工兵第9联队
独立装甲作业工兵第5联队
独立有线操纵作业车工兵第27联队(破坏对方铁丝网、火力点等)
架桥材料两个中队
通讯兵:
电讯第6联队
独立电讯两个中队
独立有线电5个中队
独立无线电1个小队
野战情报两个中队
独立毒气1个中队
第5军 司令官 波田重一 中将(驻密山、负责密山、虎头方向之策应作战)
参谋长 田坂专一 少将
第11师团 师团长 牛岛满 中将
第24师团 师团长 根本博 中将
第25师团 师团长 桑原四郎 中将
骑兵第3旅团
第4、第12国境守备队
第6独立守备队
坦克第4、第10、第11联队炮兵:
炮兵:
独立速射炮第6大队
野战重炮兵第5、12、20联队(15厘米口径榴弹炮)
野战重炮兵第7联队(10厘米口径加农)
独立重炮兵第5大队(30厘米口径榴弹炮)
独立重炮兵第1中队(15厘米口径加农)
野战高射炮两个大队
野战机关炮3个中队
第8炮兵司令部
炮兵情报第1联队
第12防空司令部
野战探照灯1个大队
工兵:
独立坑道工兵第7联队
独立渡河工兵第22、24联队
第1工兵队司令部
通讯兵:
电讯第7联队
独立电讯4个中队
独立有线3个中队
独立固定无线电1个队
野战情报一个队
独立毒气1个中队
第4军 司令官 鹫津铅平 中将(驻孙吴,负贵孙吴正面策应作战)
参谋长 小林浅三郎 少将
第1师团 师团长 横山勇 中将
第5、6、7、13国境守备队
第8独立守备队
炮兵:
野战重炮兵第1联队(15厘米口径榴弹炮)
独立重炮兵第8大队(30厘米口径榴弹炮)
野战高射炮1个大队
野战机关炮1个中队
第5炮兵司令部
工兵:
架桥材料3个中队
第2工兵队司令部
通讯兵:
独立有线两个中队
固定无线电1个队
独立毒气1个中队
第6军 司令官 安井藤治 中将(负责海拉尔正面之防御作战)
参谋长 佐佐木登 少将
第23师团 师团长 西原贯治 中将(机械化师团)
第8国境守备队
独立速射炮第3、7大队
野战机关炮1个中队
野战情报1个队
独立有线通讯3个中队
独立无线通讯3个小队
固定无线电1个队
1个无线电情报队
关东防卫军 司令官 山下奉文 中将(负责东北之治安)
参谋长 吉冈安直 少将(兼任伪满皇室御用挂)
第1独立守备队
第2独立守备队
第3独立守备队
第5独立守备队
第9独立守备队
关东军直属:
第10师团 师团长 十川次郎 中将
第14师团 师团长 喜多诚一 中将
第28师团 师团长 石黑贞藏 中将
第29师团 师团长 上村利道 中将
第51师团 师团长 李王垠 中将
珲春驻屯队
第9国境守备队
第7独立守备队
坦克第7、8、23联队
炮兵:
野战重炮兵第2、10联队(15厘米口径榴弹炮)
野战重炮兵第18联队(10厘米口径加农)
牡丹江重炮兵联队(24厘米口径榴弹炮)
第10迫击炮大队
野战高炮10个大队
野战探照灯1个大队又1个中队
野战机关炮3个中队
野战第11、第14、第16防空队司令部
工兵:
架桥材料4个中队
渡河器材3个中队
铁道兵:
关东军野战铁道司令部
铁道第2、3、4联队
装甲列车第1、第2队
第1、第2铁道监理部
铁路调度司令部52处
铁路材料厂两个
通讯兵:
电讯第3、第4联队
独立电讯两个中队
独立有线电4个中队
独立无线电3个小队
1个固定无线电队
1个特种无线电队
关东军情报部
关东军特情部
3个野战情报部
关东军无线情报部
独立毒气1个大队又两个中队
野战化学部队1部
航空兵团 司令官 安藤三郎 中将 长春
第2飞行集团 集团长 寺本熊市 中将 牡丹江
第2飞行团 团长 中村美明 少将 会宁(朝鲜北部图们江边)
战斗第9战队 战队长 秋田熊雄 中佐 会宁
侦察第29战队 战队长 森本秀应 大佐 连浦(朝鲜北部元山港附近)
轻轰炸第65战队 战队长 桑塚诚 中佐 宣德(朝鲜北部元山港附近)
轻轰炸第6战队 战队长 平田胜治 大佐 平壤
第7飞行团 团长 河边虎四郎 少将 公主岭
重轰炸第12战队 战队长 山本健儿 大佐 公主岭
重轰炸第98战队 战队长 林勇藏 大佐 敦化
轻轰炸第27战队 战队长 樱井肇 大佐 延吉
战斗第64战队 战队长 佐藤猛夫 少佐 东京城(宁安县南)
第8飞行团 团长 田副登 少将 海浪(牡丹江市附近)
轻轰炸第16战队 战队长 久米精一 大佐 海浪
轻轰炸第32战队 战队长 相京正夫 中佐 杏树(勃利县北)
重轰炸第58战队 战队长 泷升 大佐 佳木斯
战斗第33战队 战队长 原田洁 中佐 杏树
集团直属:
侦察第28战队 战队长 松泽恭平 中佐 温春(牡丹江市以南)
侦察第83战队 战队长 二田原宽治郎 大佐 海林
第5飞行集团 集团长 小畑英良 中将 齐齐哈尔
第9飞行团 团长 桥本信秀 少将 齐齐哈尔
战斗第24战队 战队长 高桥武 少佐 海拉尔
轻轰炸第45战队 战队长 土生秀治 大佐 嫩江
重轰炸第61战队 战队长 小川一郎 中佐 齐齐哈尔
第10飞行团 团长 广田丰 少将 嫩江
轻轰炸第31战队 战队长 长谷川正雄 大佐 嫩江
战斗机第77战队 战队长 河原八郎 中佐 龙镇
集团直属:
侦察第10战队 战队长 星驹太郎 大佐 齐齐哈尔大民屯
侦察第15战队 战队长 山本辰雄 大佐 长春
航空兵团直属:
第12飞行团 团长 青木武三 大佐 哈尔滨
战斗第1战队 战队长 武田金四郎 少佐 双榆树(哈尔滨)
战斗第11战队 战队长 冈部贞 中佐 哈尔滨
战斗第70战队 战队长 江山六夫 少佐 东京城
第13飞行团 团长 今川一策 大佐 穆棱(八面通)
战斗第85战队 战队长 山本五郎 少佐 穆棱
战斗第87战队 战队长 新藤常右卫门 少佐 团山子
关东军的飞行部队,此时拥有各种作战飞机达1025架其中侦察机193架;“九七式”战斗机409架;“九七式”、“九八式”轻轰炸机264架;“九七式”重轰炸机159架。另外还有联络机44架(“九五式”双座教练机);运输机33架(飞行人员从民航中征集来);司令部专用机10架以及关东军空中摄影队。
当时关东军的飞行驾驶人员,共约1100人,实际约有800人可以执行空中作战任务,其他约300人为新飞行员。
关东军特别演习开始后,兵员、武器、弹药、被服、装备、车辆、马匹等的绝大部分来自国内,这使朝鲜的釜山港和东北的大连港在这一时内,主要成为军用港。先后上陆的近60万兵员和堆积如山待运的军用物资,挤满了这两个港口。满洲铁道株式会社则组织车辆,加强调度,突击运输。
日本军人入伍,按惯例需由乡人、亲友及“壮行会”为其送行,但为了保守重大军事机密,关东军特别演习期间,这些做法都被禁止。到达东北后军用列车也不在大城市长停。
经两次动员,关东军(包括朝鲜军两个师团)由原来的平时编制14个师团(每师团约15000人),增加到16个师团战时编制约75万人(每师团为24000-28000人),军马约15万匹,并于7月24日编成了由山下奉文中将为司令官负责治安的关东防卫军,9月19日编成了由关龟治中将驻鸡西市的第20军,使关东军拥有6个军,16个师团及大量的特种兵。
关东军特别演习中所扩编的师团,根据其作战任务、苏军情况及苏联远东地形特点,分为三种类型。
一种是驮马编制师团,这种师团的任务,主要是担负山地、林区、沼泽和复杂地形地区作战。这样的师团共为6个,即第9、11、19(驻朝鲜)、25、28、29师团。每师团之总人数为25200名,辖3个步兵联队,每联队3个步兵大队,每大队4个步兵中队,1个有12挺重机枪的机枪中队,全联队人数为5010人。山炮联队为3个大队、9个中队,人员为3700名,其他为骑兵、工兵,辎重联队。
一种是车辆编制师团,主要是担负交通比较发达地区之作战。这样的师团共为9个,即第1、8、10、12、14、20(驻朝鲜)、24、51、57师团。这类师团的编制总人数为24440名,辖3个步兵联队,每联队3个大队,人员为4490名。野炮兵联队辖1个野炮兵大队、两个10.5公分口径榴炮大队,1个15公分口径的榴炮大队,人员为3250名;辎重兵联队人员为1810名。
第三种是机械化编制师团,即第23师团,其人数为25970人。辖3个步兵联队,每联队为5550名;野炮兵联队为4个大队,共2900名;辎重兵联队为970人。
以上各师团之扩编增加的人数,占这次增加兵员总数50万的百分之四十五,其他则主要是增加关东军之直辖及各军直属部队的特种兵和兵站。新增加之炮兵部队,主要是野战重炮兵联队14个、重炮兵联队3个,以及独立重炮兵8个大队,这些重炮兵主要部署于主攻方向的牡丹江市以东第3军正面和密山以东助攻方向的第5军正面。
为使进入关东军指挥下之各部队,对时局能有足够认识;对伪满洲国做到表面的尊重;做好对苏作战的充分准备,关东军以其司令官之名义,对所属部队提出以下之要求:
第一、必须瞻仰忠灵塔,跪拜英灵。
第二、“日满”一心一德,精诚协作。
(一)“日满”一心一德,以自己之主动行为,保持兄弟般之坚固团结。
(二)以敬、信、爱引导“满洲”国民。
第三、振肃军纪、态度严正,以作万民之仪表。
第四、必须精神饱满,士气旺盛。
(一)对时局之真相,须有正确之认识,并深藏真勇于内心,避免轻薄、浮浪行为。
(二)纵酒高歌,豪言壮语,实为懦怯者之悲鸣。应默默做到内具信心,外扬武威。
(三)断绝情欲、邪念的士气颓废之源,厉行训练。
第五、应意识到战时衣、食、住之艰难,为了作战应忍受一切。
第六、此刻“满洲”正值炎暑,然迅即转寒,望注意保健卫生,慎重饮食。
第七、须增强防谍观念。
(三)对苏战备之种种
关东军在特别演习的过程中,对苏、对蒙进攻作战总的设想是,歼灭沿海州地区之苏军,与海军协同攻占海参崴,扫除苏联在东部对日本之威胁;然后进军外蒙,使其与内蒙形成一体。
其陆上作战方案,准备首先从苏联沿海州以西之珲春、东宁、绥芬河、鸡西市及虎头地区,向海参崴发动向心攻击。作战第一阶段攻占海参崴外围以远之巴拉巴什、曼佐夫卡地区,孤立海参崴。各部队之任务为:
(一)在图们江地区之上月良夫中将的第19师团,由珲春向南与海军协同,于作战开始的一周后,攻占苏军之波塞图军港并控制巴拉巴什及以南至海参崴的陆上通道。
(二)担任主攻的河边正三中将之第3军5个师团,主力由东宁以南的老黑山正面,进入苏境的密林地带奥斯特拉亚山区,向双城子至海参崴的铁路沿线作平行推进并予以攻占,遮断海参崴陆上的对外主要交通。
(三)位于鸡西市的关龟治中将第20军之4个师团担任助攻,由鸡西市以东之平阳镇、半截河一带越过边境,沿兴凯湖西岸攻向曼佐夫卡,以策应珲春、东宁及虎头地区之进攻。
(四)位于密山的波田重一中将之第5军4个师团,由虎头地区渡过乌苏里江。攻占伊曼后,一部沿铁路南进。攻向斯帕斯克达尔尼、曼佐夫卡,一部攻向斯帕斯克达尔尼以东之道比河谷,占领该地区之大型空军基地,以减少苏联空军对日本本土之威胁。
(五)当完成攻占海参崴外围各地区后,第二阶段即与海军配合,从海、陆两个方面,攻占海威参地区。
以上进攻如较顺利。则增加3个师团攻占伯力与其以西地区。即一路(第5军)沿乌苏里以东之铁道向北,攻占伯力;中路由绥滨县的中心镇、萝北县的肇兴、名山、延兴、兴东一带,渡过黑龙江,攻占比罗比赞的铁路沿线,策应以东伯力地区之作战;西路由嘉荫地区渡过黑龙扛,占领苏联布列雅特河以东之铁路沿线地区,阻止苏军向东增援。
(六)位于黑河方向担任支援作战的鹫津铅平中将之第4军4个师团,渡过黑龙江后,攻占海兰泡市与遮断古比雪夫地区之铁路,然后继续沿铁路西进,攻占至加林达以北的斯科沃罗季诺铁路沿线地区。
(七)担任西正面海拉尔地区防御作战的安井藤治中将之第6军,以第23师团、海拉尔第8国境守备队依托阵地,对西部进犯之苏军,进行反击和固守。
关于航空部队,6月25日航空兵团司令官安藤三郎中将,恨据梅津的命令,随即对飞行部队进行了临战部署,并将由航空兵团直辖之第12、13战斗机飞行团,转归驻牡丹江的第2飞行集团指挥,以增强主攻方向之空中作战兵力。
航空部队之部署调整,主要是将轰炸部队后调和将战斗机部队前移,以增强第一线的空中防御力量与减少轰炸部队处于第一线机场易受的损失。具体为:
(一)原驻佳木斯蒙古力机场之重轰炸机第58战队,后调至哈尔滨以北之绥化机场。
(二)原驻勃利县杏树屯机场的战斗机第33战队,调至佳木斯。
(三)原驻杏树屯机场的轻轰炸机第32战队,后调至哈尔滨双榆树机场。
(四)原驻哈尔滨的战斗机第1飞行战队,前调至杏树屯机场。
(五)原驻哈尔滨的战斗机第11战队,前调至勃利。
(六)原驻牡丹江市南郊海浪机场之轻轰炸第16战队,后调至长春。
(七)原驻穆棱(八面通)机场的战斗机第85战队,因太靠边境而后调海浪机场。
(八)原驻东宁之战斗机第70战队因太靠边境,而后调至宁安以南之兰岗。
(九)原驻敦化的重轰炸机第98战队,后调至哈尔滨平房。
(十)原驻朝鲜元山港以北宣德机场之强击机第65战队,调至敦化。
(十一)原驻朝鲜平壤机场之强击机第6战队调驻延吉。
经以上调整之后,从图们经牡丹江至佳木斯的铁路沿线及以东地区,所驻的均为战斗机和侦察机部队,使东部地区的空中作战兵力确实得到了增加。后调至中长路沿线及原在该地区之轰炸部队,利用部队后方较稳定之环境,进行紧张的训练和对苏作战准备。驻于牡丹江以南温春机场的侦察机第29战队,则终日活动于漫长的国境线附近,作目视和照相侦察,时刻注视着此刻的苏军行动。
航空兵团对部队的部署进行了调整之后,依照关东军的作战预案,于7月6日在长春召开了有第2、第5飞行集团长、集团参谋长、集团作战主任参谋及白城子陆军飞行学校教导飞行团团长参加的陆空军作战会议,会议主要明确几点:
(一)作战开始时,为加强东部地区主攻方向的空中作战兵力,除原驻东部地区之第2飞行集团外,调驻齐齐哈尔之第5飞行集团至该地区。此时第2飞行集团之部队,展开于林口县古城镇一线以北地区。第5飞行集团之部队则展开于古城镇以南之牡丹江、东京城地区。
(二)如苏联空军越境进行攻击、轰炸时,要断然予以反击歼灭。
(三)对苏联空军作尾追攻击时,主目标为道比河机场,预备目标为斯帕斯克达尔尼空军基地,为此各集团要以全力准备这项攻击。但实施必须根据兵团之命令。
(四)根据所飞机种和部队担负之任务,进行轰炸、射击溃练。
(五)战斗机第12、13飞行团之所属战斗机部队,除进行编队、空战训练外,要携带小型炸弹、模拟苏军沿海州地区之目标,作快速俯冲的轰炸训练。
会议还对进攻沿海州时,如何与海空军进行协同配合作了研究。
(四)远东地区苏军状况
日军通过各种侦察手段,进行综合判断,获悉1941年初远东地区之苏军大致状况为:
(一)驻于双城子地区的第一红旗军,辖有步兵11个师、骑兵两个师、炮兵5个团、战车5个旅,计有战车约930辆,装甲汽车约350辆。
(二)驻于伯力以西比罗比赞的第15军,辖有步兵3个师、炮兵两个团、战车1个旅,计有战车约225辆,装甲汽车约80辆。
(三)驻于海兰泡东北铁路干线古比雪夫附近的为第二红旗军,辖有3个步兵师、两个炮兵团、1个战车旅,约有战车270辆,装甲汽车约80辆。
(四)驻于黑龙江口庙街(尼柯莱夫斯克)的部队,为步兵两个师、战车约60辆,装甲汽车约40辆。
(五)驻于赤塔之后贝加尔军区,直辖3个步兵师、3个炮兵团、两个战车旅,约有战车705辆、装甲汽车270辆。
(六)位于赤塔附近之第16军,辖有步兵5个师、骑兵两个师,战车两个旅,炮兵两个团。
(七)驻于蒙古乌兰巴托之第17军,辖3个步兵师、1个骑兵师、1个炮兵团、1个战车旅、4个装甲汽车旅,计有战车约525辆,装甲汽车420辆。
(八)海军太平洋舰队约为15000人。
(九)属苏联内务部管理之边防军部队,约为63000人。
日军通过综合分析,判断苏军在远东地区之陆军(不包括边防军)人数,约为617000人。这一数字超过当时关东军约250000人的一倍以上,所以日军参谋本部拟在德苏战争开始后,苏军驻远东30个步兵师减少一半即15个师、战车减少三分之二即由2700辆减至900辆、飞机减少三分之二即由2800架减到近1000架时,发动对苏进攻。
在关东军加紧对苏战备的同时,日本政府与其大本营策划向越南的南部西贡地区进军,以便在该地建设向泰国、缅甸、马来亚、印度尼西亚进攻之基地。为进驻越南的南部地区,日本驻法国加藤外松大使,从7月14日对维希政权进行诸多要挟并限于7月23日中午进行答复等之后,维希的贝当政权被迫于7月29日与日本签定了日、法共同防卫越南的协议,而在此前的7月23日,在广东饭田祥二郎的第25军奉日军大本营之令以50艘运输船编成的船团,在海军的协同下,由海南岛的三亚港出海向越南的南部进发,并在日、法签定协议的前一天即7月28日于金兰湾及西贡地区登陆。
当日本与法国维希的贝当政权尚在进行交涉时,日本政府就于7月26日发表了日、法两国共同防卫越南的声明。在此以前,美、英、荷兰等国即获得日本向越南南部进军和将利用该地作为进攻东南亚军事基地的情报,并已考虑了对策,所以日本政府的声明一发表,美国政府当天(7月26日)即以罗斯福总统的名义,令在菲律宾的麦克阿瑟将军再服现役,指挥在菲律宾的美菲军队进行对日战备。
同日,英国、印度、缅甸均宣布,废除英日、印日、缅日通商条约且冻结日本资产。适巧,7月30日,日军机群轰炸重庆时,有一枚炸弹在美军一艘炮舰的附近爆炸,这一消息传出后,美国社会上对日军侵入越南扩大战争与制造这一事件的暴行极为愤怒。随之,8月1日,美国政府下令,对日禁运石油,并加紧修建菲律宾及威克岛上的机场。
由于石油来源断绝,日本于9月间决定,全面停止民间的石油供应。
(五)日军对大部队通过复杂地区之措施
担任绥芬河正面主攻的河边正三之第3军,为提高进攻速度,减少伤亡,决定避开绥芬河当面格罗捷科沃地区的苏军筑垒地域,而将主攻路线选在东宁以南,通过苏方约25公里的奥斯特拉亚密林山区,而前出至双城子。由于须在林中筑路前进,预计每日前进约为5-6公里。为增加筑路的速度,除步兵增发了取土和砍伐工具外,工兵则配备了筑路机械与大量的炸药,另外,还调用了伪满洲国建设局的筑路工程队和征用了东北及朝鲜的乡民,参加建造这一带林区之战时通道,以便部队、马匹、重武器通过。
先头部队通过密林时,其后勤补给的粮食、弹药、饮水,皆很有限,使用马匹时,因高山无水,难以定时饮马。为此有些师团经试验采用以大批耕牛驮载粮食、弹药和饮用水,牛在森林中每小时可行3公里,喂饱草料和饮足水之后,因是反刍动物,可3日不喂料、不饮水,至第四日即将牛宰杀。这样即解决先头作战部队之弹药、粮食等之供应。另外,为了防止在森林中野炊时炊烟暴露主攻部队的目标,规定通过林区的部队在野炊时一律使用木炭。
(六)地面、空中部队临战训练之内容
“关东军特别演习”时,关于训练方面曾指示各部队,以1个月时间根据任务进行有针对性的临战训练。即:
(一)驻海拉尔的第6军部队,利用海拉尔河与北山、西山及市南平原之地下工程,进行坚守防御与相机出击之训练。
(二)驻孙吴的第4军,进行渡河攻击与模拟进攻海兰泡、古比雪夫之训练。
(三)驻密山的第5军,主要是训练通过沼泽地带,与在沼泽地区中作战。
(四)驻鸡西的第20军,驻牡丹江之第3军,主要是训练山地作战中的隐蔽企图、辨别方向、林中作战要领、走出密林前在林区边缘之集结与战斗准备之要领。
关于飞行部队的训练,安藤三郎的航空兵团司令部亦向飞行集团、飞行团,下达了临战前各飞行部队之训练指示,其主要内容为:
(一)组织以飞行战队、飞行团为单位的机动转场训练,以熟悉地形和提高编队和长途航行能力。
(二)以飞行战队为单位,组织近似实战的空战、轰炸和对地面目标之射击训练。
(三)进行黄昏、拂晓、复杂气象与夜航训练,以提高部队在这些条件下作战能力。
(四)上述各项训练任务完成后,即进行同课目之实兵演习,以检验实际训练效果。
按照航空兵团之指示,驻于东部地区之第2飞行集团,连续实施飞行团、飞行战队的紧急机动转场、射击、轰炸、城市防空、掩护机场和战场及通讯训练,并在9月14日、15日,举行了全飞行集团规模的检验性演习,以检查所属航空部队对苏的实际作战准备,并通过演习以增强作战信心。
在演习中,第2飞行集团特别检查了牡丹江的第13战斗飞行团所属驻兰岗之第70、驻海浪之第85、驻团山(海浪东南不远)之第87战队的战斗力情况,包括:携带小型炸弹,以低空隐蔽出航,飞达模拟至苏联沿海州大型空军基地道比河机场进行轰炸等。
第87战队是1941年3月1日从第11、第24战队各抽调1个中队在哈尔滨组成,已经5个多月的训练。最后又在其战队长新藤常佑卫门中佐的率领下,在飞行中对编队保持规定的间隔距离、各机按规定方向进行搜索警戒、识别小地标、各机进行单独瞄准投弹等方面,进行了近一个月的连续训练,提高了战术、技术水平,而达到了实际作战的要求。
第2飞行集团通过九月十四、十五日的空中飞行检验,感到同型机种的组织指挥、战斗动作、战术协同、射击轰炸命中率方面均合乎要求,但不同机种在作战指挥、战斗协同方面存有不少问题,其原因是平时两个以上的机种协同训练少,并且很少研究改进。
就在关东军对苏进行紧张战备的8月,1架苏联И-16战斗机,突然在日军的佳木斯机场降落。日军第13飞行团即对这架飞机进行了试飞,并与日本的“九七式”战斗机作了水平、急上升、俯冲等空中格斗之后,发现苏制的И-16战斗机,在水平速度和上升性能方面,都较“九七式”战斗机为优。11月11日之后,这架飞机被送至日本。
(七)“白俄”部队之任务
关东军为了侵入苏联后在其占领区组织伪政权,因而在其司令部内设置了第5课。该课负责在苏联境内筹划占领地区之地方行政、经济、交通、宣传、治安等各项事务。这项工作除日本军人外,还从日本国内东亚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中,调来了约20人参与这项工作。另外还使用了早在1936年年底由关东军司令部第2课所组织的“白俄”部队。这些白俄部队的人员,都是在十月***后因是***对象而逃出了俄国,到我国东北各地。关东军组织这支部队之目的,是要他们潜回国内进行侦察和破坏,与配合攻进苏联之日军组织伪政权。
这些白俄人员,在国内***时,有的从西部逃入波兰、罗马尼亚及土耳其,有的逃入我国东北和日本,其中绝大部分是当时俄国社会之中、上层分子。1920年冬,这些散居于世界各地之白俄人员中的一部,组成了“俄罗斯法西斯党”(The Russian fascist party),设其总部于美国纽约东北方向之康涅狄格州哈特福德市,党员有约1万人,其目的是联合德、日等国,推翻苏联***政权,是白俄中人数不多但极反动的一支政治力量。1930年后,在巴黎、柏林、维也纳、开罗、天津、哈尔滨、东京等地设有支部。
由于地理上的接近,白俄在我国的东北各地人数较多,据1931年统计,共有102097人(另俄侨为85901人)。但这个数目,仅占在我国东北外国人中的第3位,当时占第1位的是朝鲜侨民,为487959人;第2位是日本侨民,达224049人。
白俄分子主要是聚居在原中东铁路的沿线与哈尔滨市,分别为54759人和41995人。
1934年1月,俄罗斯法西斯党领导人文萨斯基,由美国到达日本。会见了当时的皇道派陆军大臣荒木贞夫大将,以后又抵达我国的东北,会见了逃亡至我国的原帝俄将领斯米尔诺夫将军和当时哈尔滨白俄的实际首领罗沙也夫斯基,计划在世界各地成立约15万人的白俄反苏部队,配合德、日军攻入苏联,以他们为主组织成伪政权。后来由于对合作后的领导权问题争执不下而作罢。
在哈尔滨的部分白俄人员。于1936年冬,在关东军司令部第2课(情报)课长河边虎四郎大佐的组织下,编成了白系俄人部队,除进行一般的军事训练之外,还进行***的理论研究,传授各种颠覆活动方法和管理地方政务的要领等等。
关东军特别演习时,这支白俄部队根据梅津美治郎的指示,一部分被派往黑龙江边的呼玛县鸥浦地区,其任务是偷渡至黑龙江以东,破坏由乌舒蒙至马格达加气这一段的西伯利亚铁路,切断远东苏军后方之运输大动脉。另一支白俄部队则被派往漠河以东的二十八站,由关东军特务部队的村田武经少佐率领,其任务是由该地偷渡至黑龙江以北,破坏当面斯科沃罗季诺以西至乌鲁沙这一带铁路,因这带铁路也距国境线较近。
1945年8月苏军攻入东北后,这些反苏的白俄分子极为恐慌。此时担任哈尔滨特务机关长的秋草俊少将,想方设法在慌乱中给这些白俄的上层分子组成一特别列车,使他们于8月13日逃出哈尔滨开向南满暂避。白俄首领康斯坦丁·罗沙也夫斯基亦随车南逃,但秋草俊特意交待他,应离开东北,转去天津方可安全,因他已是苏联设在东北各侦察机关所搜寻的重点人物。
日军中学习外文,以与其邻近之国家语言为主,使军官所掌握之语言,能与日本向外扩张的目标相一致。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在生活方式、现代科技、国家管理等方面,虽然已“脱亚入欧”,但在学习外语方面,日军则着重学习汉语、蒙语及俄语。上述的哈尔滨特务机关长秋草俊,就是在1926年以近卫步兵第1联队之中队长身分,被派往东京外语学院俄语系学习。当他掌握了这种语言之后,即从事对苏情报活动,组织哈尔滨的白俄分子潜回国内发展组织、搜集情报、制造事件与进行破坏,策动白俄在哈尔滨、中东路沿线进行反苏活动等等。苏方在破获了若干起这类案件之后,得知部分是由哈尔滨的特务机关所为。以后秋草俊还借故去德国,乘火车经苏联的西伯利亚实地侦察苏联的情况。他虽然改名、化装,以及具有即席演讲的俄语水平。但从来不说一句俄国话。可是,苏联的侦察机关早就掌握了他的行动,进入苏联后,即对其进行严密监视。
苏军占领哈尔滨及东北之后,随即逮捕了秋草俊及其特务机关之部属,对这个在东北进行反苏活动的策划者,进行了严厉的处理。当时被俘入苏的日军原指挥军官,大部为被集体看管,有时还可互相见面与谈话,但秋草俊等这些搞反苏活动的特务、情报人员,日俘们从未见过这些人的踪影。有的说已被处刑,有的说已在1949年3月间病死于莫斯科郊外的监狱。说法不一。1894年4月生于枥木县足利铜矿区附近的秋草俊,究竟死于何时,仍不得而知。
(八)关东军暂停侵苏之原因
日军大本营在西欧战争爆发后的1940年夏,即准备进攻东南亚,1941年4月13日在莫斯科与苏联签定日苏中立条约后,南进的决心更为坚定。6月22日德国突然进攻苏联,并在6月29、30日和7月2日由外交部转致日本政府,要求日本从东部发动对苏联的进攻。到8月21日,德军已进至距列宁格勒仅有20公里的地区。对此。日本上层则根据苏军重兵已在远东作了充分准备;美、英、荷兰等国虽然在东南亚、西南太平洋等地区的军事力量不如日本,但对日态度突然转硬等情况于8月9日决定,年内不对苏进行战争,但须在11月底完成对英美的作战准备。8月20日由参谋本部作战部长田中新一少将至关东军,具体传达向南方进军之方针与研究停止对苏作战的问题。关东军原来的打算,是等待东部苏军西调相当数量之后,再以20至24个师团,从地面和空中发起突然攻击。
德苏战争开始后,苏军从东部调走了属后贝加尔军区的一些部队,但远东军区的部队始终未动。当得知关东军紧急扩充部队且很快进行了战略展开的情况,即增强边境地区的空中和地面侦察,接到驻东京高级情报官员佐尔格发回的“关东军已作好进攻苏联准备”的情报之后,部队即停止西调,且很快即以新部队进行了补充。
苏联是一个地跨欧、亚的国家,1931年“九·一八”以后,东面在陆上开始与日军直接对峙,1939年9月以后,在西部又与德军对峙。苏联曾作过种种努力以摆脱两面作战的不利局面,包括1939年8月23日与德国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1941年4月13日与日本签定了苏日中立条约。
但苏联也清楚日本是一个不守信义的国家。1904年2月8日日军不宣而战,突然进攻在旅顺口的俄军;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1915年,俄军在对德作战时武器不足,要求日本予以支援,但日方竟乘机要俄国让出其由长春至哈尔滨的这段铁路权益作为条件;十月***后,日本于1918年秋借苏联境内捷克军团事件,与美、英、法、意等国侵入苏联进行干涉,前后竟达4年。据此,苏联虽与日本签定了中立条约,但在军事上丝毫没有放松应有的警惕,在远东仍保持着对关东军形成优势的兵力与装备和选定了战场,正因为苏军以重兵严阵以待,日本经多方权衡最终才放弃进攻苏联的打算。这也与日本认识到自己力量与苏军相比相差悬殊有关。以战车而论,当时日本全陆军仅有战车15个联队,共有战车690辆,其中属关东军的9个战车联队,也只有414辆战车,与当面苏军拥有约2700辆战车相比,远远不足。
敌二十三军由广东向桂林、柳州以南地区进犯·第十七
敌二十三军由广东向桂林、柳州以南地区进犯·第十七作者:王辅·中国出自————《日军侵华战争1931-1945》《打通大陆交通线·第六》出自————《战争通史》 当横山的第11军,以6个师团又1个旅团,于8月30日向衡阳以西洪桥南北一线的国民党军发动进攻时,敌在广东的第23军,即按中国派遣军的作战计划,以两个师团又两个..
进攻宝庆遭伏击·第十六
进攻宝庆(邵阳)遭伏击·第十六作者:王辅·中国出自————《日军侵华战争1931-1945》《打通大陆交通线·第六》出自————《战争通史》 于9月14日攻占了广西全州的第11军,深感在衡阳西南常宁地区的国民党第26军、37军,以及衡阳西北宝庆地区的第74军、100军对衡阳附近及通向广西湘桂铁路沿线受到的威胁,于18日,向其..
敌第六方面军与进攻桂林、柳州的方案·第十五
敌第六方面军与进攻桂林、柳州的方案·第十五作者:王辅·中国出自————《日军侵华战争1931-1945》《打通大陆交通线·第六》出自————《战争通史》 原驻武汉地区的横山勇第11军,自五月间南调指挥长沙衡阳作战后,武汉、九江、南昌、岳阳、宜昌、荆门、信阳、麻城、黄梅地区之防卫,则由同年新成立的佐野忠义中将之武..
衡阳以西的洪桥之战·第十四
衡阳以西的洪桥之战·第十四作者:王辅·中国出自————《日军侵华战争1931-1945》《打通大陆交通线·第六》出自————《战争通史》 就在方先觉第10军4个师于8月8日停止抵抗的第2天,国民党军增援的机械化部队第200师到达了衡阳以西地区。 此时横山勇司令部内的参谋们,对此感到吃惊,因为对衡阳组织了3次大规模的进攻..
B-29轰炸鞍山、沈阳等地经过·第十三
B-29轰炸鞍山、沈阳等地经过·第十三作者:王辅·中国出自————《日军侵华战争1931-1945》《打通大陆交通线·第六》出自————《战争通史》 1944年7月29日11时零5分,日军在运城和开封的雷达站,先后发现有47架(不准)大型重轰炸机,从河南的陕县,大致沿着黄河向东北方向飞行,12点30分这批目标已过山东的博山、张..
宜昌敌军的防御·第十二
宜昌敌军的防御·第十二作者:王辅·中国出自————《日军侵华战争1931-1945》《打通大陆交通线·第六》出自————《战争通史》 6月初,日军向长沙进攻后,位于湖北恩施的孙连仲之第6战区,对宜昌之敌发动了牵制性的进攻。 6月9日11时,中、美空军B-25轻轰炸机10架,飞至宜昌市的葛洲坝上空,对宜昌西岸设于连绵小山上..
凄苦、惨烈的四十七天衡阳保卫战·第十一
凄苦、惨烈的四十七天衡阳保卫战·第十一 作者:王辅·中国出自————《日军侵华战争1931-1945》《打通大陆交通线·第六》出自————《战争通史》 横山勇的11军,在预计长沙即将被其占领的6月16日,向其部队下达了乘国民党第9战区在浏阳、长沙、宁乡失守前后,一时处于混乱尚未完成新的防御体系之时,迅速向前突进以攻..
敌第三十四、第五十八师团攻陷长沙·第十
敌第三十四、第五十八师团攻陷长沙·第十 作者:王辅·中国出自————《日军侵华战争1931-1945》《打通大陆交通线·第六》出自————《战争通史》 当各路之敌,已到达长沙外围的预定位置后,6月14日17时,横山勇的第11军司令部下达了进攻命令,以伴健雄第34师团和68师团的志摩源吉第57旅团,进攻长沙湘江西岸之岳麓山..
美国空军B-29飞机由成都轰炸日本八幡制钢所·第九
美国空军B-29飞机由成都轰炸日本八幡制钢所·第九 作者:王辅·中国出自————《日军侵华战争1931-1945》《打通大陆交通线·第六》出自————《战争通史》 就在秦彦三郎回到国内并作了美国空军B-29飞机必将轰炸日本的报告后的第2天——6月15日,由成都地区起飞的B-29机群,飞过了半个中国,由苏北的射阳河口一带入..
日军第二参谋次长对湖南、河南战场的视察·第八
日军第二参谋次长对湖南、河南战场的视察·第八 作者:王辅·中国出自————《日军侵华战争1931-1945》《打通大陆交通线·第六》出自————《战争通史》 继5月31日日军第一参谋次长后宫淳中将与作战部长真田穰一郎少将视察了菲律宾南方战场,回国途经上海,对中国派遣军总参谋长松井太久郎中将、第5航空军桥本信秀少将..
敌第13军由金华攻向衢州,策应湖南作战·第七
敌第13军由金华攻向衢州,策应湖南作战·第七 作者:王辅·中国出自————《日军侵华战争1931-1945》《打通大陆交通线·第六》出自————《战争通史》 在计划打通大陆交通线的作战时,中国派遣军原曾考虑将。驻于上海永津佐比重中将的第13军司令部也用于湘、桂地区之作战指挥,后因从京、沪、杭三角地区与苏、浙、皖三..
打通大陆交通线第二阶段,敌攻向长沙、衡阳·第六
打通大陆交通线第二阶段,敌攻向长沙、衡阳·第六 作者:王辅·中国出自————《日军侵华战争1931-1945》《打通大陆交通线·第六》出自————《战争通史》 当内山英太郎的第12军在豫西与第一战区蒋鼎文、汤恩伯的部队,尚在激战的时候,敌中国派遣军畑俊六元帅已在汉口指挥其11军的8个师团及配属的炮兵、装甲部队共36..
敌第一军攻向豫西灵宝地区·第五
敌第一军攻向豫西灵宝地区·第五 作者:王辅·中国出自————《日军侵华战争1931-1945》《打通大陆交通线·第六》出自————《战争通史》 敌第2军第59旅团5月9日从晋南垣曲、平陆地区渡过黄河,于11日凌晨1时左右攻占了渑池之后即向东进攻新安,于13日10时30分与防守在该地的国民党军之第9军等开始激战。该敌进攻受阻..
南由嵩县、北从洛宁追向卢氏·第四
南由嵩县、北从洛宁追向卢氏·第四 作者:王辅·中国出自————《日军侵华战争1931-1945》《打通大陆交通线·第六》出自————《战争通史》 根据内山第12军5月10日下达的一部沿伊河、洛河向西继续追击汤恩伯集团的命令,110师团在洛河以北的石陵向西经过张村、杨村、藕池、河底、杨坡、马村、王村迂回至洛宁以西的长水..
洛阳之战·第三
洛阳之战·第三 作者:王辅·中国出自————《日军侵华战争1931-1945》《打通大陆交通线·第六》出自————《战争通史》 郑州地区作战开始后,畑俊六曾派其副参谋长唐川安夫及参谋天野正一大佐,至华北方面军司令部了解这次作战情况。畑通过华北方面军发出的各种命令,通报和向上的请示、报告及唐川安夫回到南京的汇报..
敌向西迂回、包围登封地区的汤恩伯集团·第二
敌向西迂回、包围登封地区的汤恩伯集团·第二 作者:王辅·中国出自————《日军侵华战争1931-1945》《打通大陆交通线·第六》出自————《战争通史》 日军在平汉铁路南段作战开始后,敌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次及参谋长大城户三治,对国民党第1战区的汤恩伯集团之核心部队第13军特别重视。当时华北方面军对与其作战..
打通大陆交通线第一阶段,敌攻占平汉路南段·第一
打通大陆交通线第一阶段,敌攻占平汉路南段·第一 作者:王辅·中国出自————《日军侵华战争1931-1945》《打通大陆交通线·第六》出自————《战争通史》 1943年2月7日,日军被迫从南太平洋的瓜达康纳尔岛撤退之后,战局即相继对日军呈现出极为不利的状态。 日军参谋本部作战部长真田穰一郎少将与作战课长服部卓四郎..
我国远征军在云南、缅甸作战与打通中印公路·第二十五
我国远征军在云南、缅甸作战与打通中印公路·第二十五作者:王辅·中国出自————《日军侵华战争1931-1945》《进攻英、美、荷兰与在华之作战方针·第五》出自————《战争通史》 饭田祥二郎第15军的4个师团,于1942年5月初攻占缅甸南部、中部时,其第56师团即继续分两路北上进攻我国云南。一路由56步兵团长坂口静夫少将..
进犯安徽广德与湖南常德·第二十四
进犯安徽广德与湖南常德·第二十四作者:王辅·中国出自————《日军侵华战争1931-1945》《进攻英、美、荷兰与在华之作战方针·第五》出自————《战争通史》 中国派遣军根据整个战况和日军大本营的意图,于1943年8月28日,制定了当年秋季以后的作战指导大纲。其主要内容为:(一)为确保现占据地域内之安定,特别是华..
南方失利后,关东军调向太平洋等地之部队·第二十三
南方失利后,关东军调向太平洋等地之部队·第二十三作者:王辅·中国出自————《日军侵华战争1931-1945》《进攻英、美、荷兰与在华之作战方针·第五》出自————《战争通史》 就在关东军集中精力加强训练、进行演习、研究各种对苏作战方案的同时,其南方军在所罗门群岛的部队,遭到美国陆、海、空军的联合反击,开始节..
向洞庭湖西北的南县、安乡、公安、松滋、宜都、长阳地区进犯·第二十二
向洞庭湖西北的南县、安乡、公安、松滋、宜都、长阳地区进犯·第二十二 作者:王辅·中国出自————《日军侵华战争1931-1945》《进攻英、美、荷兰与在华之作战方针·第五》出自————《战争通史》 3月初,敌第11军占领了长江南岸的石首、华容及沙市对岸地区,为其在岳阳、沙市、荆州的部队向洞庭湖以北、以西地区进犯..
侵犯湖北监利、洪湖、石首和湖南的华容地区·第二十一
侵犯湖北监利、洪湖、石首和湖南的华容地区·第二十一作者:王辅·中国出自————《日军侵华战争1931-1945》《进攻英、美、荷兰与在华之作战方针·第五》出自————《战争通史》 1938年冬,敌攻占武汉后,其占领地区大致是东从湖口、九江至麻城;南从德安至岳阳;西由岳口、天门、应城至安陆;北从应城至信阳一带。 193..
“反战同盟”与日军的思想动态·第二十
“反战同盟”与日军的思想动态·第二十作者:王辅·中国出自————《日军侵华战争1931-1945》《进攻英、美、荷兰与在华之作战方针·第五》出自————《战争通史》 日本“反战同盟”。起初成立于重庆。1939年以后,在华北逐次组成了8个支部。 1939年的7月,驻山西省南部日军中的共产主义信仰者杉本一夫、小林武夫、高木..
关东军对苏战备之种种·第十九
关东军对苏战备之种种·第十九作者:王辅·中国出自————《日军侵华战争1931-1945》《进攻英、美、荷兰与在华之作战方针·第五》出自————《战争通史》 日军在发动太平洋、东南亚战争的同时,为了严密防备苏联,以关东军的13个步兵师团的重兵,对苏联保持高度的戒备状态。当时关东军的兵力,比进攻东南亚的南方军10..
日本坦克军、坦克师团编成与部署·第十八
日本坦克军(机甲军)、坦克师团编成与部署·第十八作者:王辅·中国出自————《日军侵华战争1931-1945》《进攻英、美、荷兰与在华之作战方针·第五》出自————《战争通史》 日本虽然于1927年2月开始生产坦克,但在以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和其他国家一样,将坦克联队分属于各师团。 从“九·一八事变”以后,日军凡较..
企图进攻四川等地的“五号作战计划”·第十七
企图进攻四川等地的“五号作战计划”·第十七作者:王辅·中国出自————《日军侵华战争1931-1945》《进攻英、美、荷兰与在华之作战方针·第五》出自————《战争通史》 1942年春季,日军在太平洋、东南亚继续向英、美、菏兰军队及我国的远征军发动大规模的进攻,一部到达了日本人称之为外南洋的赤道以南的新几内亚和所..
敌由缅甸侵入我国云南省怒江以西地区·第十六
敌由缅甸侵入我国云南省怒江以西地区·第十六作者:王辅·中国出自————《日军侵华战争1931-1945》《进攻英、美、荷兰与在华之作战方针·第五》出自————《战争通史》 渡边正夫的第56师团,于4月29日占领缅甸东北部的铁路终点腊戍之后,一面令56步兵团长坂口静夫少将率146联队及配属单位,作进攻我国云南,控制怒江以..
为破坏机场群,敌发动浙赣作战·第十五
为破坏机场群,敌发动浙赣作战·第十五作者:王辅·中国出自————《日军侵华战争1931-1945》《进攻英、美、荷兰与在华之作战方针·第五》出自————《战争通史》 日军于1941年12月8日对太平洋及东南亚地区进行侵略后,第二年的3月21日,我国与美国签定了向中国贷款5亿美元的协定。此后,美国援华的军事物资尤其是空军..
对华北的大扫荡与在华北的八路军·第十四
对华北的大扫荡与在华北的八路军·第十四作者:王辅·中国出自————《日军侵华战争1931-1945》《进攻英、美、荷兰与在华之作战方针·第五》出自————《战争通史》 1941年7月7日,冈村宁次继任华北方面军司令官,他是对我国各方面情况比较熟悉的一个日本军人,是个典型的军国主义分子。他从1938年6月23日担任沿长江进..
我国远征军进入缅甸抗日·第十三
我国远征军进入缅甸抗日·第十三作者:王辅·中国出自————《日军侵华战争1931-1945》《进攻英、美、荷兰与在华之作战方针·第五》出自————《战争通史》 日本于1941年12月8日发动太平洋地区的侵略战争之后,1942年元旦,中、苏、美、英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签定了对轴心国日、德、意等采取共同军事行动的宣言。..
日、德、意三国分割世界的军事协定·第十二
日、德、意三国分割世界的军事协定·第十二作者:王辅·中国出自————《日军侵华战争1931-1945》《进攻英、美、荷兰与在华之作战方针·第五》出自————《战争通史》 (一)协定的产生 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后至1941年底,日、德、意三国在分析世界整个局势时认为,只要德军占领苏联和英国;意大利军占领北部非洲;日军..
进攻东南亚时,敌军在华作战任务·第十一
进攻东南亚时,敌军在华作战任务·第十一作者:王辅·中国出自————《日军侵华战争1931-1945》《进攻英、美、荷兰与在华之作战方针·第五》出自————《战争通史》 日军进攻东南亚,动用了五分之一的陆军和大部分海军。日军大本营为了集中兵力对美、英作战,确定在我国的关内战场,暂时停止战略性的进攻,而着重于加强..
日军接管英、法等国在华的租界与权益·第十
日军接管英、法等国在华的租界与权益·第十作者:王辅·中国出自————《日军侵华战争1931-1945》《进攻英、美、荷兰与在华之作战方针·第五》出自————《战争通史》 中国派遣军及中国方面舰队之所属单位,根据其大本营12月1日的命令,在12月8日东南亚战争开始后,即开始接收英、法等国在华的租界和财产;解除英,美等..
敌第十五军攻入缅甸·第九
敌第十五军攻入缅甸·第九作者:王辅·中国出自————《日军侵华战争1931-1945》《进攻英、美、荷兰与在华之作战方针·第五》出自————《战争通史》 12月8日,日军发动对太平洋各地攻击时,饭田祥二郎的15军部队,除55师团宇野节大佐的第143联队之外,其33师团尚在遥远的南京。直至1942年1月10日,该师团由长江下航,..
为策应香港作战,敌第三次进犯长沙被打退·第八
为策应香港作战,敌第三次进犯长沙被打退·第八作者:王辅·中国出自————《日军侵华战争1931-1945》《进攻英、美、荷兰与在华之作战方针·第五》出自————《战争通史》 在广东的酒井隆第23军于12月8日开始以其第38师团向香港进攻之后,在武汉的敌阿南惟几第11军司令部。 于12月10日召开有各师团作战参谋参加的作战会..
附:由宝安县进攻香港
附:由宝安县进攻香港作者:王辅·中国出自————《日军侵华战争1931-1945》《进攻英、美、荷兰与在华之作战方针·第五》出自————《战争通史》 1941年夏季,德军进攻苏联以后,日军即开始作进攻东南亚的准备。在华南则指定驻广州附近佛山地区的佐野忠义第38师团、驻宝安的北野骥子雄第1攻城重炮兵部队、海军在华南的..
敌从我国南方各港口及其它地区进攻东南亚·第七
敌从我国南方各港口及其它地区进攻东南亚·第七作者:王辅·中国出自————《日军侵华战争1931-1945》《进攻英、美、荷兰与在华之作战方针·第五》出自————《战争通史》 1940年5月10日,德军对西欧各国发动进攻后,日、德、意法西斯主义者为了达到并吞欧亚之目的,于9月27日在柏林签订了三国同盟条约。 为了继续扩大..
由两广地区进攻越南·第六
由两广地区进攻越南·第六作者:王辅·中国出自————《日军侵华战争1931-1945》《进攻英、美、荷兰与在华之作战方针·第五》出自————《战争通史》 进入20世纪的日本,对外扩张侵略野心更大,它密切注视世界的总形势变化及各地区发生的事件,从而确定其方针政策。因此,日本的军部(军事参议院、元帅府、陆军省、海军..
敌第二次侵犯长沙,第六战区对宜昌的反击·第五
敌第二次侵犯长沙,第六战区对宜昌的反击·第五作者:王辅·中国出自————《日军侵华战争1931-1945》《进攻英、美、荷兰与在华之作战方针·第五》出自————《战争通史》 敌第11军进攻长沙,是日军1941年预定作战任务的一部分。其原来的目的,是企图击溃第9战区部队的主力利于长期占领。在德、苏战争爆发后,日军则企..
敌空军对我国大后方的第五次集中大轰炸·第四
敌空军对我国大后方的第五次集中大轰炸·第四作者:王辅·中国出自————《日军侵华战争1931-1945》《进攻英、美、荷兰与在华之作战方针·第五》出自————《战争通史》 1941年7月28日至9月12日,日本海空军、陆空军联合组织对我国大后方进行了轰炸,这是日军在华进行空中作战规模最大的一次。 参加陆空军的有7个飞行..
进犯晋南·第二
进犯晋南·第二作者:王辅·中国出自————《日军侵华战争1931-1945》《进攻英、美、荷兰与在华之作战方针·第五》出自————《战争通史》 多田骏自1939年9月12日,由关东军驻牡丹江(以东第一站的掖河)的第3军司令官,接替杉山元为华北方面军司令官之后,即与其参谋长笠原幸雄中将,继续推行以往日本吞并朝鲜,后来又..
对我国东南沿海封锁作战之目的·第一
对我国东南沿海封锁作战之目的·第一作者:王辅·中国出自————《日军侵华战争1931-1945》《进攻英、美、荷兰与在华之作战方针·第五》出自————《战争通史》 1940年5月10日,德军在欧洲突然发动了对比利时、荷兰、卢森堡、法国的大规模进攻,英、法联军节节败退。 此刻,战局急转直下,比利时、荷兰、法国被德军占领..
敌在相持阶段中之作战方法——短切突击·第十五
敌在相持阶段中之作战方法——短切突击·第十五作者:王辅·中国出自————《日军侵华战争1931-1945》《扩大占领区与对苏作战·第四》出自————《战争通史》 驻武汉的敌第11军,从1940年6月17日侵占宜昌及汉水以西地区后,即将其第39师团驻于江陵、沙市、荆门、沙洋镇一带;第13师团驻于宜昌之长江两岸及以北以东之周..
在抗日与反磨擦作战中之八路军、新四军·第十四
在抗日与反磨擦作战中之八路军、新四军·第十四作者:王辅·中国出自————《日军侵华战争1931-1945》《扩大占领区与对苏作战·第四》出自————《战争通史》 由于正面战场受到日军的压力减小,国民党的反共气焰又趋嚣张,继上半年在华北制造大规模军事反共磨擦失败后,下半年又在华北制造反共事件。 (一)华北反共军..
百团大战与敌华北方面军·第十三
百团大战与敌华北方面军·第十三作者:王辅·中国出自————《日军侵华战争1931-1945》《扩大占领区与对苏作战·第四》出自————《战争通史》 随着八路军在华北敌后开展广泛的人民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民主根据地,敌逐渐以主要兵力,对八路军进行各种规模和类型的合围与扫荡。 后来又利用各种伪组织,以日军的武力作后..
扫荡鄂北、豫南和侵占宜昌·第十二
扫荡鄂北、豫南和侵占宜昌·第十二作者:王辅·中国出自————《日军侵华战争1931-1945》《扩大占领区与对苏作战·第四》出自————《战争通史》 我国冬季攻势以后,敌西尾寿造的“中国派遣军”,为了防止其在武汉突出地区的第11军,再次遭到中国军队大规模的攻击,确定该军在稍作休整后,即集中兵力以多路攻向武汉西北..
我国关内战场概况·第十一
我国关内战场概况·第十一作者:王辅·中国出自————《日军侵华战争1931-1945》《扩大占领区与对苏作战·第四》出自————《战争通史》 日军的最高战争指挥机关,原以为攻占武汉与广州之后,我国内部将会分裂,军队亦将瓦解,其所希望的伪政权很快将会建立,最后灭亡我国的时间则指日可待。然而,我国全民奋起抗战,使..
国民党军在包头等地之冬季攻势·第十
国民党军在包头等地之冬季攻势·第十作者:王辅·中国出自————《日军侵华战争1931-1945》《扩大占领区与对苏作战·第四》出自————《战争通史》 武汉失守之后,我国继续作长期抗战的各项准备。到1939年的6月至10月,国民党部队的第二期整训已经结束,因而随之展开冬季攻势,日军为防止此一攻势,在部分地区首先进行..
苏、浙、皖地区之敌情与抗日部队·第九
苏、浙、皖地区之敌情与抗日部队·第九作者:王辅·中国出自————《日军侵华战争1931-1945》《扩大占领区与对苏作战·第四》出自————《战争通史》 1938年夏,日军大本营为了对武汉、广州进行战略进攻,将驻于上海、南京,杭州的敌华中派遣军的6个师团及台湾旅团,全部调出参加作战。令当年5月20日成立的第116师团,7..
侵占南宁与在昆仑关的失败·第八
侵占南宁与在昆仑关的失败·第八作者:王辅·中国出自————《日军侵华战争1931-1945》《扩大占领区与对苏作战·第四》出自————《战争通史》 广州失守之后,我国经香港进口的物资顿时减少,但从越南的海防港上陆由铁路运至昆明和经镇南关至广西的物资则急速增加。 1939年的4月和6月,日本的海军和陆军曾先后提出过进..
进犯长沙以北地区之结局·第七
进犯长沙以北地区之结局·第七作者:王辅·中国出自————《日军侵华战争1931-1945》《扩大占领区与对苏作战·第四》出自————《战争通史》 在武汉一带的敌第11军,除与华东地区之敌进行联系外,其驻地则是一突出地区。在长江以北的大别山、桐柏山、大洪山、汉水及洪湖等地,则不时遭到李宗仁第5战区的部队和新四军李..
附:远东地区之大空战
附:远东地区之大空战作者:王辅·中国出自————《日军侵华战争1931-1945》《扩大占领区与对苏作战·第四》出自————《战争通史》 在诺门罕事件刚发生时,日本陆空军在我国东北的为仪峨彻二中将之第2飞行集团所属的4个飞行团、10个飞行战队(第59战队在武汉参战),其中8个战队先后参加了诺门罕地区的空中作战。 当空..
附:诺门罕之战
附:诺门罕之战作者:王辅·中国出自————《日军侵华战争1931-1945》《扩大占领区与对苏作战·第四》出自————《战争通史》 “七·七事变”后,日军根据苏联反法西斯主义的主张、援助我国的实况和英、美两国在华利益,预计继续对我国作战时,这三个国家有直接参战的可能。 因而日军的参谋本部,在1938年9月5日,即制..
向武汉西北枣阳地区之大扫荡·第六
向武汉西北枣阳地区之大扫荡·第六作者:王辅·中国出自————《日军侵华战争1931-1945》《扩大占领区与对苏作战·第四》出自————《战争通史》 (1939年5月) 敌11军司令官冈村宁次,在指挥其所属第101、第106师团于3月20日强渡修水向南昌进攻时,3月22日的夜间,收到华中派遣军司令官山田乙三、参谋长吉本贞一发来的..
国民党军反攻南昌·第五
国民党军反攻南昌·第五作者:王辅·中国出自————《日军侵华战争1931-1945》《扩大占领区与对苏作战·第四》出自————《战争通史》 日军101、106师团于1939年3月27日攻占南昌后,即采取各项防御措施。国民党军为打击敌这两个突出于九江以南的战斗力不很强的师团,以牵制敌人和策应当年在敌后展开之游击作战,而对南..
侵占海南岛与汕头·第四
侵占海南岛与汕头·第四作者:王辅·中国出自————《日军侵华战争1931-1945》《扩大占领区与对苏作战·第四》出自————《战争通史》 敌自1938年10月下旬占领了广州、武汉之后,由于军事力量的限制和政治上的需要,开始转入持久作战,以图巩固其在河北、察哈尔、绥远、山西、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北..
集中使用炮兵、坦克、航空兵进攻南昌·第三
集中使用炮兵、坦克、航空兵进攻南昌·第三作者:王辅·中国出自————《日军侵华战争1931-1945》《扩大占领区与对苏作战·第四》出自————《战争通史》 1938年,敌进攻武汉时,其第11军就有攻占南昌的任务,可是担任进攻的第101、第106师团,因受到国民党军的严重打击,特别是松浦淳六郎的第106师团,几乎遭到全歼,..
敌再次对兰州及西北地区大轰炸·第二
敌再次对兰州及西北地区大轰炸·第二作者:王辅·中国出自————《日军侵华战争1931-1945》《扩大占领区与对苏作战·第四》出自————《战争通史》 寺仓正三第1飞行团之重轰炸第12、第60、第98战队,从1938年12月26日至1939年1月15日,由汉口机场起飞对我国战时首都——重庆进行了4次大轰炸之后(重庆首次遭敌机轰炸,..
“华北治安战”之实相·第一
“华北治安战”之实相·第一作者:王辅·中国出自————《日军侵华战争1931-1945》《扩大占领区与对苏作战·第四》出自————《战争通史》 日军在华的战略进攻暂时告一段落之后,其大本营为了扩大在华北的占领区,于11月29日下令,将其在南方的3个师团调回华北以增强华北治安作战的兵力。 1939年初,日军大本营确定将当..
八路军与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第十八
八路军与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第十八作者:王辅·中国出自————《日军侵华战争1931-1945》《全面侵华·第三》出自————《战争通史》 1938年,敌寺内寿一的华北方面军及畑俊六的华中派遣军,于5月间联合攻占了徐州;畑俊六的华中派遣军于10月攻占了武汉;古庄干郎的第21军于10月攻占了广州等地。至此,敌之战略进攻暂..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