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征:沟通东西方·第九

繁体

远征:沟通东西方(公元1100-1300年)·第九

作者:T·N·杜普伊 ·美国

出自————《武器和战争的演变》《冷兵器时代·第一》

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由于塞尔柱土耳其的穆斯林军在曼兹喀特一战中彻底击败了拜占庭,同年塞尔柱王朝又在耶路撒冷征服了更加逆来顺受的开罗法蒂玛哈里发,从而激起有关国家组成十字军开始了历时二个世纪的东征行动。塞尔柱王朝征服了拜占庭的整个安纳托利亚地区,并对前往耶路撒冷朝圣的基督教徒进行了残酷迫害,这一切激起所有的基督教徒群起而攻之。其结果,是在现在人们称之为近东的亚洲西部地区,发生了一场持续将近两个世纪的宗教战争,这期间夹杂着几次大规模的基督教远征,即十字军东侵战争。其中开头的三次远征具有最为重要的历史和军事意义。这三次远征由法国、德国和英国的国王及贵族率领军队参加,时间分别为1096-1099年、1147-1149年,1189-1192年,前后历时长达一个世纪。

   十字军东征是西欧人从事的军事远征,主要是为了达到宗教上的目的,但实际上政治目的却常常占着主要地位。它的直接或表面上的目的是把耶稣圣地特别是耶路撒冷的圣地从穆斯林手中解放出来。

   毫无疑问,跟土耳其的穆斯林军相比,欧洲军队,特别是欧洲的重骑兵占有强大的军事优势。但是,他们的作战方法却比较原始。倘若不是近东地区的穆斯林由于内部勾心斗角造成严重分裂的话,首次十字军东征是必败无疑的。在整个11世纪里,近东穆斯林小头领之间争斗不休,十字军的出现和长期驻守,才使整个12世纪期间这一地区的局面稳定了下来。

   十字军的主要敌人是塞尔柱王朝。他们人数众多,善于骑马作战,主要兵器是弓箭,是一支很难对付的军队。他们采用了亚洲骑兵典型的野蛮疯狂,出没无常、不正规的打了就跑的战术。自从波斯帝国建立以后,这支亚洲骑兵曾经挫败了比较正规的西方军队。只有亚历山大大帝才能成功地对付他们,而他在戴多齐的继承者以及罗马人在一系列战争中虽然也想战胜他们,但都失败了。其中,公元前55年的卡尔海战役和公元1071年的曼兹喀特战役最为典型。在公元451年的夏龙战役中,艾特尤斯战胜了阿蒂拉,公元732年的图尔战役中查理·马泰尔也击败了阿卜杜尔·拉赫曼,但是这都属于防御性作战的胜利。在这些战役中,西方军队的指挥官比较了解自己装备较好但纪律较差的士兵的优点和弱点;因此能够使士兵始终保持良好的战斗队形,不致于在捉摸不定的敌人挑逗下贸然发起冲锋。

   在十字军跟塞尔柱克人的冲突中情况也是如此。轻装的土耳其骑兵常常骑着飞快的马匹,避开笨重的十字军骑兵的直接进攻,佯装逃跑而将他们诱入开阔的平坦地域。一旦十字军的队形在追击中变得散乱时,塞尔柱克人便回过头来从四面八方连续不断以乱箭进行袭击,并重点进攻其侧翼与后背。

   在1097年的多里拉尤姆战役中,首次十字军东征的将士领教了土耳其战术。这次交战充分说明了中世纪西方封建制骑兵的优缺点。

   十字军首先攻克了尼卡亚,接着便兵分两路,向东南方向挺进。两路部队间隔约十公里,互相保持着不间断的联络。一路部队由罗梅茵公爵戈弗雷·戴布依仑和图卢兹的雷蒙德伯爵联合指挥;另一路在前一路部队的北面,或称左路,由塔兰托的诺曼底公爵博希蒙德率领。当博希蒙德率领的部队穿过适合于土耳其人作战的起伏不平的乡间地区时,土耳其军发起了攻击。他们突然成群结队从四面八方涌将出来,逼近十字军的侧翼、后背以及正面,用乱箭雨点般地射向密集的十字军重骑兵。但却不暴露其主力,以免十字军乘机发起突击冲锋。起初土耳其兵的箭无法伤害穿着锁子甲的十字军士兵,但杀死了许多马匹。十字军被大量土耳其弓箭兵所围困,有好几个小时一直遭到土耳其密集的弓箭的袭击,形势十分危急。在这千钧一发的紧要关头,位于右侧戈弗雷率领的骑兵部队接到博希蒙德信使报告的消息,立即赶到战场,尽其全力向紧紧包围着博希蒙德十字军部队的土耳其军的侧翼和后背发起猛烈冲锋。这一出其不意的袭击产生了巨大而决定性的作用。整个土耳其军队被打得落花流水,仓皇逃跑,十字军则穷追不舍。

   从这次交战投入的实际兵力来看(确切数字不详),双方的损失都很轻微。土耳其军只是在战斗的最后,其左翼部队受十字军两面夹攻时伤亡严重些(总数约3000人)。戈弗雷的部队实际上没有伤亡,博希蒙德的部队经过土耳其弓箭兵五个小时的袭击,损失约4000人,其中约有一半是在兵营里被土耳其军杀死的步兵。骑兵因有铠甲的保护伤亡不多,但马匹的损失极其严重。

   在十字军东征战争的几个世纪里,兵器和盔甲有几项重大改进。其中最重要的要算十字弓了。实际上这是老兵器新使用。因为早在约公元前200年的时候,中国就已经广泛使用类似的弓了。公元一世纪时古罗马军队也曾采用过一种小型石弩,但是,后来这种兵器便销声匿迹了。即使是保留了多种罗马攻城机械的拜占庭也没有用过它。到了11世纪初期,十字弓重新出现在西欧,但一直没有得到广泛应用。后来十字军才把它改进成重骑兵使用的战术兵器。经过不断完善并逐步提高作战性能,十字弓在欧洲大陆一直延用到了公元16世纪。

   十字弓有一个比较小但十分坚固的弓架,与箭杆在其顶端部位交叉成十字形状。最初十字弓用柔韧易弯的木料或角材制成。大约到了公元1560年后就通常采用钢材来制造了。十字弓的弓架上有一槽口,用来卡夹弓弦,另外,上面还有一个发箭扳机。为增加弓的弹性,有的十字弓采用复合材料制成。

   这种形体较短但力量很强的十字弓发射初速很快,因此与普通弓相比,它的射程更远,穿透力更大。通常用手或臂力就不能产生获得这样高的初速所需要的张力。所以还需采用多种机械装置来提高弓的张力。最简单的一种是在弓的前面加一根小小蹬筋,弓箭手用脚踩住,弯起身子将弓箭挂在他腰带的钩子上,这时只要挺直身体,便能将弓弦拉入发箭扳机的槽口。在做好上述准备后将弓提起,瞄准后就可向目标射击。14世纪末,欧洲采用了一种曲柄卷绕机用来张开比较重的十字弓。而东亚地区早在13世纪就已经使用这种装置了。

   到了15世纪初,人们对卷绕机又作了改进。装上了一组滑轮。但最常用的还是杠杆和嵌齿轮。用杠杆或把手推动一端装有弯钩的铁齿轴,使嵌齿轮转动。弯钩抓住弓绳并使之绷紧。这种装置既简单又灵便,甚至弓箭兵骑在马上也能使用。

   最初,十字弓所用的箭是一根较短的木制箭柄加一个叶状箭头。到了1100年时开始普遍采用方镞箭(箭头为方形,能穿透铠甲)。

   虽然十字弓装箭的速度要比普通弓慢得多,但弓箭兵仍然保持了较高的射箭速率。每次战斗要给每个弓箭兵提供五百支箭。十字弓射出的箭能穿透铠甲,形成一个很大的伤口,使敌人失去战斗能力,可惜它的射程较近,最好的十字弓也只有150码左右。尽管它是威力很大的武器,但发射特性很平常,因为弓弦很重,其重量常常跟箭差不多,耗费了弓所产生的很大一部分能量。

   1139年梵蒂冈颁布一项法令,禁止在基督教徒之间的战争中使用十字弓,这就间接证明了它的强大威力。可是,用它对付穆斯林或其他异教徒则被认为是完全合法的。顺便说一句,这就是人类最早的武器限制的一个例子。

   西欧军队使用的另一种新式步兵武器是戟。它是在长矛的头上加一战斧。这样,既可进行刺杀又可用来劈砍。当时军队把重点放在发展戟和十字弓这些新式步兵武器上,表明军队重新开始重视步兵作战。

   改进兵器的另一个例子是穆斯林改进并完善了短弯刀的性能。这种刀身弯曲的轻便砍刀之所以具有重大的意义,不是因为它的式样有了什么大的改进,而是在于冶炼技术的进步使金属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大马士革和托莱多的工匠因能制作优质钢刀而闻名于世。他们的刀具有较好的韧性和硬度,而且刀口也磨得十分锋利。

   欧洲士兵的护身盔甲不断有所改进。但也因此变得越来越重。他们的锁子甲衣改短了,原先拖长的下摆改成了铠甲马裤。铠袖长及手腕,头上的头盔防护帽或锁子甲兜帽取代了原先的头盔。这样一套锁子甲戎装重达30到50磅。为了增加锁子甲坚硬的表面受到打击后对人体造成伤害时的防护作用,因此在它的里面又加了一层结实的皮衣或毡衣。对步兵来说,这种皮衣或毡衣通常是他们唯一的护身甲,用它就足以抵挡敌箭了。土耳其的史学作家常把作战中的十字军步兵身上中箭描绘成好象插满了针一样,但他们仍安然无恙。

   头盔跟头形结合得更好了,护鼻变得更长更牢固。一些制盔匠制成了能遮住整个脸部的头盔,这种头盔顶部是平的,可以盖住整个脑袋和颈部,只在正面开有目视和呼吸用的狭缝。它戴在头上既重又闷,因此士兵常常把它放在马鞍的前桥上,等战斗快要开始时再戴上。当时最常用的锅形头盔重量为15或20磅。13世纪时,制盔匠试制了一种正面向前突出的头盔,使对方难以进行正面刺砍,减少了头盔被打烂后嵌入脸部的可能性。

   由于中世纪欧洲冶金技术的不断提高,因此到了13世纪时,制盔匠便制成了金属片铠甲。最初这种金属片铠甲是穿在锁子甲里面的,用来覆盖肩和大腿这样一些重要而容易受伤害的部位。到了13世纪中叶,金属片铠甲就穿在锁子甲的外面,用来遮盖肩、肘、膝盖、小腿和大腿,有时甚至根本不穿锁子甲。13世纪末,金属片胸甲或胸铠开始取代锁子甲。

   早期的金属片铠甲和锁子甲合用时,它们的接合部以及肘、肩和膝盖的内侧有时不能得到很好的保护。因此,到了14世纪时,制盔匠巧妙地制成了全套金属片铠甲,用来代替锁子甲。

   灵巧的欧洲铁匠在13世纪初制成了锁子甲连指手套,接着又很快做出了五指分开的铠甲手套。

   以上这些发明大大增加了骑兵盔甲的重量,以致于一旦骑兵被击倒或从马上摔下来,如果没有别人帮忙拉一把,他就无法站起来。因此,人们千方百计想伤害敌人笨重的马匹,这就导致人们设法增加马的护具。到了14世纪末期,重骑兵的马匹所驮载的盔甲和装备(包括它自己的和骑士的)不算骑兵的基本体重,总重量至少达到一百五十磅。这样,就必须选择健壮而稳重的马匹才能充当重骑兵的坐骑。即使这样的马匹,也只能用小跑和慢跑进行冲锋。

   骑兵为了加强对身体安全的保护,因而丧失了机动作战的能力。而机动性本应是骑兵作战的基本特点,这就是说,骑兵牺牲了体现其作战优势的质量,换取了一些自卫的能力。

   在欧洲的大多数战役中,因为盔甲的改进,军队的伤亡数一直保持在较低的水平线上。可是有时因为败兵跌下马来后无法迅速逃跑,因此造成大量被杀。一般来说,在近东地区的作战中,十字军跟穆斯林军的伤亡比例相差十分悬殊。十字军在打胜仗时,伤亡总是比较轻微,而一旦失败,那末在战斗的最后阶段就会遭受重大的损失,因为他们无法逃避灵活机动的敌人的屠杀。

   大约在公元1000年时,中国出现了一种新式攻城机械。它有一根巨大的投石横杆,装在一座直立的支架上,由一队士兵站在远离投石器的地方一齐牵拉连在横杆上的绳索将石弹抛出。欧洲人于1147年将这种武器用于作战。另外,波斯人制成一种较为复杂的投石武器,称为抛石机或射石机,并且很快被欧洲人拿去用于攻城作战。这种机械将原先用人牵拉绳索改为用滑动平衡重锤来抛射石弹。

   抛石机是一种抛射石弹以袭击城堡防御工事的机械,也可用来朝城墙抛射石块或其他物体。它跟以张力或扭力作抛射力的抛石机和弹射器不同,抛石机是以平衡重锤的力量作抛射力的。

   抛石机是一种极好的攻城武器。近代试验表明,吊杆长50英尺,平衡重锤为10吨的抛石机能将200到300磅的石块抛射约300码的距离。到了14世纪的第二个25年期间,有的抛石机竟能抛射将近1000磅重的弹体。例如,许多历史记载中曾说到把化脓腐烂的马尸抛射到被围困的城市,以传播疾病,引起人们的混乱和不安。

   十字军从拜占庭人那里学到了许多构筑城防设施的经验,从而完全改变了当时西欧流行的城市防卫指导原则。不过欧洲人在应用这些经验时,有一个重要方面跟拜占庭不同。拜占庭基本上将城堡用作野外防御战和进攻战的基地,因此,他们的军队往往驻扎在居高临下而又容易进退的地形位置上。而欧洲人则更重视打防御战,加之还受着这样一种封建式作战原则的束缚:那就是军事行动时间要短,规模要小。因此,他们总是尽可能将要塞和堡垒建立在敌人最难接近的位置。这样敌人进攻当然极其困难,但是堡垒的驻军要想迅速地冲出来,也就同样的困难。因此,他们很难抓住作战的主动权,去袭击围攻封锁堡垒的敌军。

   即使在十字军东征之前,西欧人就已经认识到军队里如果有一支可靠的步兵,那末,肯定要比单纯由骑兵组成的部队强。步兵为骑兵实施机动作战提供了基地,又能夺取并扼守制高点或重要的地形。为此,许多欧洲军事将领常常将一部分骑士和重骑兵改成步兵,并让他们作为用封建征兵制招来的步兵的坚强核心。有时军队中的步兵全部由不骑马的骑士组成。显然,这是对颇费钱财而建立起来的骑兵的一种浪费。因此,出于中世纪的经济效能观,欧洲人不得不着手发展一种装备优良、纪律性强的常备步兵。

   十字军东征的作战经验更加促进了常备步兵的发展。在跟穆斯林作战时,十字军感到必须建立一个牢固的步兵基地,以便骑兵发起猛烈的冲锋。因此,到了第三次东征时,标准的十字军战斗队形中就有一支十字弓步兵横队作为掩护屏障,部署在骑兵的前面。当重骑兵要发起冲锋时,步兵屏障就让开一条通路。很快,穆斯林军队看出了这种步兵与骑兵协同作战的好处,因此,竭力将十字军的骑兵跟步兵分开,然后加以各个击破。穆斯林的这种战术促使十字军更加重视步兵和骑兵作战和运动的紧密配合,从而实现了真正有效的联合兵种协同作战。

   从欧洲出发的重骑兵,由于作战和自然减员,数量不断减少,迫使十字军不断扩大步兵的使用,许多重骑兵和骑士不得不改成徒步作战或者改为轻骑兵。但是,即使在只剩几百名重骑兵的时候,十字军仍然把他们当作夺取胜利的关键性战斗力量。

   步兵与骑兵协同作战的重点之一是火力和部队的机动性。由于十字军认识到他们需要强大的火力来对付土耳其的弓箭骑兵,于是不断加强和改进十字弓的杀伤威力。在可能的情况下,他们总是在步兵用十字弓齐射袭击敌军后,立即由重骑兵发起冲锋以夺取战斗的胜利。

   后来,土耳其人也感到他们必须以联合兵种来对付十字军的强大进攻。萨拉丁是最早将阿拉伯和埃及步兵跟马穆鲁克(原系土耳其奴隶)弓箭骑兵有效地联合起来进行作战的一位统帅。然而,在这种激烈争夺中,轻装的穆斯林很难敌得过密切协同的欧洲联合兵种军队。

   这一时期的骑兵共有三种不同类型。第一种是拜占庭和土耳其军队中的弓箭骑兵,其中拜占庭的骑兵训练要好得多,披戴的盔甲也完善得多,因此实际上能起到第二种骑兵——突击型重骑兵的功能。在这第二种骑兵的力量上西欧占据着强大的优势。当时世界上没有哪一支军队能够对付得了等量的欧洲铠甲骑士和重骑兵。第三种类型是轻骑兵,他们通常披着轻型盔甲,配有长枪和剑等兵器。只有阿拉伯、埃及和北非国家才用这种轻骑兵实施突击冲锋,但根本对付不了十字军。在萨拉丁之前,十字军在骑兵作战中已经成功地战胜了数量更多的穆斯林军。

   十字军向拜占庭和穆斯林军队学习,将轻骑兵用于掩护和侦察,将轻弓箭骑兵用于作战。后来他们除了雇用穆斯林人充当轻骑兵外,还建立了由欧洲人组成的轻装弓箭骑兵部队。这些弓箭兵通常是在叙利亚出生的第二代欧洲人。不过西欧军队在使用弓箭骑兵作战时往往是不成功的。

   十字军曾试图让十字弓箭兵骑马作战,但是发现,这样一来他们的机动性虽有提高,命中率和射箭的速率却大大下降了。(奇怪的是就在这同一时期,亚洲鞑靼王正是用十字弓箭骑兵进行作战的。)

   第一次十字军东征的初步胜利,以及耶路撒冷和其它十字军拉丁国的建立,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在地中海东部诸国和岛屿地区,三种不同的文明交叉混合起来了。穆斯林的东方文明由于当时土耳其人的迁移而得到了复兴。拜占庭高度发达的典雅而幽默的复兴式文明,早已跟同样充满了高度智慧修养的穆斯林东方文明互相影响而卓有成效。这两种文明社会都用敬畏、好奇和厌恶相混的目光看待粗鲁、蛮横而又原始的欧洲文明。后者依仗着军事武力,强行渗进了拜占庭和穆斯林东方文明。

   虽然在十字军东征的两个世纪里,三种文明之间从来没有出现过真正的和平,但是它们之间曾经有过很多的社会联系,而且在互相对抗的战争中,以及当一国发生内部动乱邻国必定起来干预的过程中,经常变更结盟的对象,因此更增加了互相之间的接触。

   在这些接触中,十字军收益最大。因为他们要学的东西最多。欧洲那充满活力的国内社会正是向近东地区学习而建立起来的。西方在军事上所学到的东西跟在文化、科学和经济方面所得到的东西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

   在军事战术方面,十字军学会了包围和伏击等战术机动的实施方法,用轻骑兵进行侦察和掩护以及运用弓箭骑兵的火力的方法,特别是在对付足智多谋、灵活机动的敌人时,运用步兵和骑兵联合兵种的协同作战以及步兵投掷兵器跟骑兵突击冲锋相结合的作战方法。

   十字军东征取得的最突出的军事成果是欧洲在防御设施构筑技术上的进步。对于拜占庭的那种二层或三层同心圆式的城堡以及筑有大量塔楼的城市和堡垒,欧洲人的印象特别深刻。当时在西方还根本没有这样的一些东西。因此在12世纪期间,西欧的城堡建设和城市防卫发生了一次巨大的变革。其中最为突出的例子就是英王理查一世在第三次十字军东征返回诺曼底后建成的盖亚尔大城堡。

   在攻城技术方面十字军没有学到什么新东西,但也改进了一些当时使用的攻城手段和攻城机械。在兵器方面收获也不大,只是更加重视弓的使用罢了。在兵器和盔甲方面,与其说他们学到了点什么,不如说他们教会了敌人许多东西。不过,在这一方面他们也不是一无所获,那就是学到了许多更好的生产制造轻型装备的方法,因而提高了他们的防御功能和进攻能力。

   十字军的另一重要收获是重新认识到了后勤保障的重要性。自从罗马陷落后,这项工作在西方军队中实际上被取消了。欧洲军队依靠农村生存,否则他们就会维持不下去。由于封建义务兵役制服役期限较短,因此作战时间一般也不太长。当然,国王和贵族率领的规模较小的雇佣常备军所进行的攻城战和小规模战斗以及突袭属于例外。在近东地区的长期战斗中,常常要在荒无人烟的乡村作长途行军,因此十字军不得不学会后勤保障的组织方法,否则就会自取灭亡。事实上,在第一、第二两次东征作战中,由于饥饿和缺乏马匹饲料而死亡的十字军士兵超过了土耳其砍刀和弓箭的杀伤人数。

   在学习后勤保障经验方面,英王理查一世的成就较为突出。他在塞浦路斯建立了中间物资供应基地;他充分利用了海军具备的后勤供应潜力;他出色地组织了十字军从阿克(今以色列境内)至阿什克伦(今加沙境内)的行军途中的后勤保障。他还拒绝在后勤物资不足的情况下向耶路撒冷发动长时间的围攻战。在这次战役中,理查一世因在阿苏夫取得卓越的战术胜利,并在对付萨拉丁时施展了成功而实用主义的外交手腕而名噪一时。说明他是中世纪西方首屈一指足智多谋的将领,并且也是包括爱德华一世(也许是最杰出的一位),黑王子爱德华三世和亨利五世在内的卓越的英国皇家将领中出类拔萃的一员。

拿破仑和战争中的革命·第十八

拿破仑和战争中的革命(公元1795-1815年)·第十八作者:T·N·杜普伊 ·美国出自————《武器和战争的演变》《黑火药时代·第二》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拿破仑在军事史上的重要地位 自成吉思汗以来,年青的拿破仑·波拿巴在意大利和埃及进行的早期战役中,最先表现出了跟成吉思汗一脉相承但又是崭新的军事思想。在..

腓特烈和黑火药兵器战术的完善·第十七

腓特烈和黑火药兵器战术的完善(公元1700-1780年)·第十七作者:T·N·杜普伊 ·美国出自————《武器和战争的演变》《黑火药时代·第二》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公元18世纪的战争 始于16和17世纪战争的发展,至18世纪时达到了高潮。野战部队规模的扩大趋势仍在继续,不过,步子稍稍放慢了。与此同时,其他方面也有..

古斯塔夫·阿道夫二世时代:步兵与炮兵结合·第十六

古斯塔夫·阿道夫二世时代:步兵与炮兵结合(公元1600-1700年)·第十六作者:T·N·杜普伊 ·美国出自————《武器和战争的演变》《黑火药时代·第二》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军事上的过渡时期 从中世纪到近代的军事过渡是在公元17世纪完成的。从此,滑膛枪取代了长矛,由贵族和骑士组成的披盔带甲的重骑兵经过改良..

战列舰:黑火药兵器支配海洋·第十五

战列舰:黑火药兵器支配海洋(公元1550-1800年)·第十五作者:T·N·杜普伊 ·美国出自————《武器和战争的演变》《黑火药时代·第二》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英国对西班牙海上霸权的挑战 在西班牙称霸于欧洲陆地战争,并寻求海上霸权的一个世纪的大部分年代里,不列颠诸岛正处于亨利八世和他的女儿伊丽莎白一世的..

西班牙方阵和大帆船·第十四

西班牙方阵和大帆船(公元1500-1600年)·第十四作者:T·N·杜普伊 ·美国出自————《武器和战争的演变》《黑火药时代·第二》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一般来说,是西班牙人,特别是他们的伟大的将领贡萨罗·德·科尔多瓦,最早懂得了火绳枪在作战中的巨大作用。16世纪初将法国人驱逐出意大利南部的这场重大战役中..

新的筑城攻城技术·第十三

新的筑城攻城技术(公元1400-1700年)·第十三作者:T·N·杜普伊 ·美国出自————《武器和战争的演变》《黑火药时代·第二》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欧洲十字军从拜占庭人那里学到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从而完全改变了西欧城堡防御工事和城市防卫的概念。拜占庭帝国那筑有高大城墙的城市和坚固的要塞工事,以及建有高..

射石炮、火绳枪、爆炸盒和榴弹·第十二

射石炮、火绳枪、爆炸盒和榴弹(公元1400-1600年)·第十二作者:T·N·杜普伊 ·美国出自————《武器和战争的演变》《黑火药时代·第二》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黑火药的问世 黑火药的本身只是一种威力中等的炸药,欧洲到了1250年才懂得了它的作用。又过了50至75年后,有人发现将黑火药装在一头开口的管壳内并点燃..

步兵的复兴:英国长弓和瑞士长矛·第十一

步兵的复兴:英国长弓和瑞士长矛(公元1200-1500年)·第十一作者:T·N·杜普伊 ·美国出自————《武器和战争的演变》《冷兵器时代·第一》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在蒙古人征服别国的战争中,骑兵的作用达到了顶点,正在这时,西欧战场上的步兵却已开始重新得势。大约从13世纪中叶起,中世纪的重骑兵便走上了下坡..

来自蒙古的旋风·第十

来自蒙古的旋风(公元1200-1300年)·第十作者:T·N·杜普伊 ·美国出自————《武器和战争的演变》《冷兵器时代·第一》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在中国北部的蒙古族,由成吉思汗创建并由他的继承者保持了一支与众不同的骑兵部队。这支蒙古骑兵摆脱了欧洲传统军事思想的束缚,建立了世界上规模..

拜占庭的诡计和技巧·第八

拜占庭的诡计和技巧(公元630-1000年)·第八作者:T·N·杜普伊 ·美国出自————《武器和战争的演变》《冷兵器时代·第一》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公元4世纪初,君士坦丁大帝重建了旧拜占庭城,并将它定为东罗马帝国的首府。当西罗马帝国灭亡,罗马城陷落时,东罗马帝国却免遭劫难幸存了下来。尽管它几经兴衰变迁..

伊斯兰教的兴起·第七

伊斯兰教的兴起(公元630-1000年)·第七作者:T·N·杜普伊 ·美国出自————《武器和战争的演变》《冷兵器时代·第一》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正当西方军队衰败到极点的时候,骤然兴盛起来的伊斯兰国家无视古罗马帝国曾经高度发展的战争艺术, 依靠其心狠手辣的军队,采用十分原始的战术,开始了几乎横扫半个文明..

残忍的大屠杀·第六

残忍的大屠杀(公元500-1000年)·第六作者:T·N·杜普伊 ·美国出自————《武器和战争的演变》《冷兵器时代·第一》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罗马帝国分裂后,西罗马帝国也日益衰败解体,随之而来的是军队在组织领导、指挥谋略、技术水平以及纪律养成等方面的全面倒退。随着西罗马帝国的衰亡,军事上开始了一个新的..

马镫和长矛:骑兵的崛起·第五

马镫和长矛:骑兵的崛起(公元300-500年)·第五作者:T·N·杜普伊 ·美国出自————《武器和战争的演变》《冷兵器时代·第一》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早在公元前1000年的时候,骑兵就开始协同步兵进行作战了。不过那时他们在军队中所占比重很小,通常只有皇族和贵族方能充当骑兵。他们或者乘坐战车,或者骑着高头..

筑城和攻城技术·第四

筑城和攻城技术(公元前1000-公元300年)·第四作者:T·N·杜普伊 ·美国出自————《武器和战争的演变》《冷兵器时代·第一》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古代的军事首领在掌握战争的基本战略之前,就已经普遍懂得并十分强调打经济战了,对阵战打得比较少。敌对双方往往把进攻目标集中在对方的财产资源上,并竭力保护自..

短剑、重标枪和古罗马军团·第三

短剑、重标枪和古罗马军团(公元前400-公元300年)·第三作者:T·N·杜普伊 ·美国出自————《武器和战争的演变》《冷兵器时代·第一》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当马其顿运用方阵作战达到了精通熟练的地步时,古罗马也开始崛起为难以对付的军事强国了。在古罗马王国和古罗马共和国的初期,士兵是从公民中动员来的。..

方阵和长矛·第二

方阵和长矛(公元前500-前200年)·第二作者:T·N·杜普伊 ·美国出自————《武器和战争的演变》《冷兵器时代·第一》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方阵(由步兵梭镖兵组成的密集部队),是早在公元前3000年的时候苏梅里亚的一种作战队形。在希腊,也许从公元前七世纪起就开始采用方阵进行作战了。除了北部的塞萨利和马..

矛、弓、弩、剑、盾和古代战车·第一

矛、弓、弩、剑、盾和古代战车(公元前2000-前500年)·第一作者:T·N·杜普伊 ·美国出自————《武器和战争的演变》《冷兵器时代·第一》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战争和战争史 在人类历史上,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一次战争发生在巴勒斯坦的麦吉多。公元前1469年,巴勒斯坦和叙利亚的一些部落举旗反抗年轻的埃及法老..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佛教导航 - 开启智慧之旅,连接十方法缘 | fjdh.org.cn智慧莲华 - 赋能寺院数字化升级,打造智慧弘道平台趣知道 - 提问与分享,人人都是知识分享家 | Quzhidao.Com地藏孝亲网--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给农网地藏经顺运堂 - 专业家居风水布局,八字命理分析,助您家宅兴旺,运势亨通弘善佛教网-传播正信正知佛法的佛教网站国学在线 - 国学网,国学学校,国学经典,国学地图品读名篇佳句,涵养诗意人生 - 古诗词网哦嘿养殖网 - 热门乡村养殖发展项目_养殖技术知识分享生死书 - 佛教文化传承与生命智慧探索平台地藏论坛-佛教网络净土_佛法综合社区生死书生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