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一世与白金汉·第十三

繁体

查理一世与白金汉·第十三

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

出自————《英语国家史略》

《第二卷·新世界》《第五部·内战烽烟》

出自————《战争通史》

   关于即位不久的查理一世的情况有许多记载,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出于对此深有研究的日耳曼历史学家兰克的手笔。他写道,查理一世“刚满二十五岁,可谓风华正茂。

他骑在马上仪表堂堂,人们经常看到他自如地驾驭烈马。他长于武功,射箭打枪百发百中,甚至学会了给大炮装药。他象他的父亲一样酷爱打猎,而论智力和知识,他不如父亲,论活泼与随和,他不及亡兄亨利。……但在道德上,他却居二者之上。他属于人们所说的完美无疵的青年之列。他的举止十分得体,几乎近于腼腆。从安详的眼神中,可以看出他的庄重稳健的性格。他具有领悟最复杂问题的能力,而且善于写作。他自幼养成了节俭的习惯,既不奢华,也不寒酸。他善于思考各种问题” [ 原注:引自兰克所著《英国史》第一卷第五三七页。 ] 。遗憾的是,他曾患小儿麻痹症,讲话也有些口吃。

   英国正孕育着一场严重的政治与宗教危机。在詹姆斯一世统治时期,国会的地位已经开始上升,它不仅控制着税收的决策权,而且干预国家事务的权力也越来越大,在对外政策方面尤其如此。有必要指出,英国有文化的人对欧洲事务的关注起着十分重大的影响,他们怎样思考和行动,英国广大民众就怎样跟随。对英国人来说,发生在布拉格或雷根斯堡的事情如同发生在约克或布里斯托尔的事情一样重要,波希米亚的疆界和莱茵选侯国的局势同许多国内问题一样受到重视。在金雀花王朝时期,人们由于王室争夺欧洲霸权而关心欧洲事务,而此时的情况已经不同,人们由于狂热的宗教斗争而注视着欧洲大陆。英国人民感到,只有新教取得胜利,他们才能生存,灵魂才能得到拯救,因此他们凝睇注视着同它胜败攸关的每一个插曲。不管新教运动在哪里受到进攻,英国都应该带头反击,这种强烈的愿望推动了议会运动,它的推动力量远远超过国内问题产生的力量。阿克顿勋爵说:“如果没有十七世纪宗教运动的推动,世界向民主前进的步伐就会停止。”

   然而,俗界问题也是不可忽略的。当年人们接受都铎王朝的统治,是由于它可以结束玫瑰战争的混乱状态所带来的痛苦。而对不断发展的社会来说,都铎王朝再也不能适应它的需要和特征了。人们不禁回忆起过去的年代。科克和塞尔登等伟大律师把他们的目光引向国会在兰开斯特王朝时期拥有的权利。他们自豪地谈到西门·德·孟福尔的功绩,谈到大宪章,甚至谈到盎格鲁撒克逊国王统治时期的古老权利。对历史进行一番研究之后,他们得出结论:从不列颠岛的习惯中,他们可以继承一整套根本法律,这套法律对于解决他们眼前的问题既适用,又是不可缺少的。对他们来说,过去的历史几乎可以提供成文的宪法,而国王却显出背离这个宪法的倾向。国王也在回顾过去,他发现了许多相反的先例,尤其是近一百年来,有许多先例证明国王可以行使绝对权威。国王和国会各有一套坚定不移的原则,这给未来的斗争带来了悲壮的场面。

   一个比都铎王朝时代更加复杂的社会正在形成。内外贸易不断扩大,采煤和其他工业迅速发展,更大的既得利益集团已经出现。这次推动社会前进的先锋是伦敦市,它一直是维护自由与进步的光荣旗手。那里有成千上万朝气蓬勃、讲话坦率的学徒以及资本雄厚的同业公会和公司。在伦敦之外,有许多地主绅士成为国会议员,他们同新兴工业和贸易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在这些年代里,下议院与其说致力于立法,不如说是在努力迫使国王承认古老的传统,以便及时防止最近取得的一切成就成为独裁统治的工具。

   在这场艰难而且对我们来说非常可贵的运动中,带头人是一些著名人士。科克使詹姆斯一世统治末期的国会学会了为自己辩护的本领,也学会了制胜的方法。他精通英国习惯法,从史实中找出各种先例,把它们粉饰一新加以利用。有两位乡绅站在他的一边,一位是英国西部康沃尔郡的约翰·埃利奥特爵士,另一位是约克郡的托马斯·温特沃思。二人都有惊人的能力和坚忍不拔的精神。有一段时间他们共同合作,继而互相对立,后来则成为死敌。他们在相反的两条道路上,各自作出了最后的牺牲。在他们身后,是清教徒绅士阶层的领袖登齐尔·霍利斯、阿瑟·黑兹尔里格和约翰·皮姆,这些人和他们一样具有刚毅的精神。皮姆最后把他们的事业推向更高的阶段。他是萨默塞特人,是个律师,坚决反对英国教会中注重仪式的派别,对殖民冒险活动颇有兴趣。此人善于判断政治风云,并以无情的手段加以利用。

   詹姆斯时代的国会主张发动战争,干预欧洲事务,查理统治时期的国会也是如此。议员们企图利用自己对金钱的控制权迫使国王和大臣们走这条危险的道路。他们很清楚,战争的负担会迫使国王向他们求援。如果采取他们的政策,即采纳他们的信念,他们的势力一定会大有发展。詹姆斯采取的往往是不光彩的绥靖政策,因此基本上避开了这个陷阱。而查理国王和白金汉都是血气方刚的年轻人。查理国王的父亲为他向西班牙求婚遭到无理拒绝,查理本人在马德里受到了冷遇,他认为这是一种侮辱,因此主张对西班牙发动战争。他甚至想打破惯例,在国王驾崩后不下令举行新选举就召集国会。他马上同法国公主昂里埃塔·玛丽亚结了婚。昂里埃塔带着大批法国天主教徒和教士一到多佛,查理的威望就受到严重影响。新国会批准了对西班牙发动战争的军费,同时它还决定,国王在和平时期也要依赖的关税应该由投票表决。关税条例本来在国王的终身统治期内有效,今后每年表决一次。多少个朝代以来,还没有出现过这种做法,这说明国会想重新处理间接税的问题。这个限制激怒了查理一世,刺伤了他的感情,可是动摇不了他要进行战争的决心。这样,查理即位伊始便陷入完全受制于国会的地位。另一方面,他对于国会提出的越来越多的要求感到十分不满。

   对西战争出师不利。白金汉率军进攻西班牙加的斯,企图取得比伊丽莎白女王统治时期更大的战功,结果一无所获。他回国后,下议院决定弹劾这位服饰华丽、奢侈无能的大臣。议员们对查理说:“在这位大人物停止任意干涉国家大事以前,我们反对把我们将要或者能够拨出的款项交给他滥用到有损国家的事情上。”白金汉受到弹劾。查理国王为了保护他的朋友,匆忙解散了国会。

   当时的政治背景又增加了一个新的复杂问题。查理希望同法国结盟,以对付统治西班牙和神圣罗马帝国的哈布斯堡王朝。而法国并不想为了帮助英国收复莱茵选侯国而打仗。在查理同昂里埃塔·玛丽亚王后履行婚约的问题上,英法双方也出现了分歧,胡格诺教派的问题则使这个分歧更加尖锐化。掌握实权的新任法国大臣里舍利厄红衣主教决心遏制胡格诺教派在法国的独立倾向,尤其是要摧毁他们的海滨要塞拉罗歇尔。英国当然支持信奉新教的胡格诺教派,它在纳瓦拉的亨利执政之时就支持过他们。英法两国因此又发生了战争。一六二七年,白金汉率领一支大军到法国支持胡格诺教派。他们在雷岛附近登陆,未能攻下这座城堡,仓皇撤退。白金汉的军事生涯又多了一次劳民伤财的败绩。在国内,安顿士兵留宿的负担使千万家农户怨声载道。当时运用军事法裁决军民之间的纠纷,这方面的武断决定使农户益发怨恨不已。

   这场战争急需军费,而国会则可能利用国王召集他们批准拨款的机会再次弹劾他的朋友,这两个问题交相进逼,使他狼狈不堪。在战争期间,他一气之下采取了欠妥的办法来筹集军费。他索取义务贷款,许多上层人士拒绝出钱时,他便把他们投入监狱。这些囚犯中有素称“五骑士”的五个人对这种做法提出控告,最高法院裁决说,这些人是“根据国王的特殊指令”被捕的,所以人身保护权在这一问题上无效。在这次事件引起的骚动中,出现了著名的《权利请愿书》。

   义务贷款不能满足国库的需要。国会保证不再弹劾白金汉,查理于是同意召开国会会议。全国处于骚动之中。议会重新选举,人们决心反对横征暴敛。一六二八年三月召集的国会反映了自然产生的民众领袖的意愿。国会支持战争,但不愿意拨款给查理国王和白金汉,因为它不信任他们。贵族和绅士、上议院和下议院都坚决保护财产权,也坚决维护与此有关的事业——自由。国王扬言要采取极端手段,说他必须得到“必要的款项,以保卫我们自己,使我们的朋友免于灭顶之灾。……每个人必须凭着自己的良心作出反应,如果你们不顾上帝的意志,不尽力满足当前国家的需要,我就必须……利用上帝授给我的其他手段去抢救可能由于别人的蠢行而丧失的东西。不要把这番话当做恫吓之言,而应奉为规诫,我不喜欢恐吓地位比我低的人”。

   我们不要以为只有一方做了错事。国会同意进行战争之后,却同国王为难,企图要他做出抛弃胡格诺教派的丢脸事情,或者放弃历代国王长期享受的特权。国会的策略比较巧妙,根据它的信念和当时的实际情况来看,采取这些策略是有道理的。它拨出五笔款项,总额达三十万英镑,必须在一年之内交齐。这笔钱足够进行这场战争,但它在一项法案中正式批准这些款项之前,提出了自己的条件。

   有四项决议案获得一致通过:凡无合法理由不得监禁任何自由民;应对在押者发出人身保护令 [ 译者注:将犯人立即送往法院处理的命令。 ] ,即使是国王或枢密院下令逮捕的人也不例外,如无关押的正当理由,应将这些人释放或者交保释放,每个自由人对其动产和不动产完全拥有所有权,这是他们无可置疑的传统权利,国王或者大臣在未经国会法案批准之前不得索取税款、贷款或捐款。

   在科克的带动下,下院议员开始起草《权利请愿书》。它的要旨是限制国王的特权,反对义务贷款、未经审讯的监禁、军队进驻民宅和军事管制法。国王的上述和其他做法被指责为“侵犯人民的权利和自由,违反国家的法律和法规”。倘若国王不接受这个请愿书,他便无法得到国会的拨款,必须凭自己的力量维持国会敦促他发动的战争。查理采取灵活的手段,秘密同法官们商议。法官们对他说,即使他承认上述的自由,他的最高权力也不会受到影响。他对于这个估计没有把握,因此在上议院作了闪烁其辞的答复。全场顿时哗然,不仅下议院议员大声喊叫,与会者的大多数莫不如此。他只好采纳了法官的建议,完全承认应该按照众人的愿望办事,同时心里有所保留。他说:“现在我已经尽了力量,假如这次国会会议不能得到良好的结局,那便是你们的过错,与我无关。”听到这番话,众人大喜。下院议员投票通过了各项拨款决议,他们认为做了一笔成功的交易。

   在这场混乱的斗争中,英国人为自己的自由奠定了重要基础。政府出于政策的需要可以监禁任何人的权利遭到了否决。通过艰苦斗争赢得的这一胜利,给各个时期的各国守法公民带来了基本权利。如果触犯现有的法律,只有陪审团的审讯才能决定被告是否应受监禁。国王认为,这样有碍他行使权力。当然,他可以借口说,在紧急情况下,必须把危险人物监禁起来。当时的统治者尚未想出“监护”和“逃跑者格杀勿论”这样的字眼,这些词语是人们在后来的一个时代创造出来的。

   在议会运动的表面之下,潜伏着深刻的恐惧。欧洲各国的君主一意孤行,日益骄横。法国议会自一六一四年的巴黎会议以来,一直没有召开过会议,后来直到一七八九年爆发***时才重新召开国会会议。常备军的出现使贵族和平民失去了反抗能力,因为这支军队善于使用火器,并拥有大炮。前几个世纪里,尽管社会动荡不安,却没有一位国王胆敢无视国会的“立法权和反抗力量”,如今国会却处于软弱无力的地位。

   国王和国会双方都有更高的要求。国王得到拨款以后,便过分地相信法官的保证,认为自己的权力不会受到损害。下议院则提出了进一步打击的对象,反对天主教仪式派和英国国教仪式派的发展,抱怨战争指挥不当。由于海军软弱无力,贸易活动在英吉利海峡受到挫折。下议院恢复了对白金汉的攻击,并且质问国王说,屡招祸患者继续担任要职,接近御体,难道这对国王及国家的安全是有利的吗?国王和白金汉则希望,如果发动一次成功的战役,就能够替胡格诺教派解拉罗歇尔之围。查理国王解散了国会。他再次召集国会之前,将同他的宠臣在外交和政治上取得人人满意的成就。援救国外的新教徒,比迫害国内的天主教徒要好得多。如果国王能够为拉罗歇尔解围,他甚至可以要求拥有对国内的天主教徒施恩的权利,这并不是有损名誉的事。可是命运女神另有安排。

   白金汉深知他自己是众矢之的。他打算再次率军前往拉罗歇尔,显然指望重获全国的一些支持,至少也可以分化他的敌人。这位统率大军的总司令决心已定,在朴次茅斯准备扬帆启航。船上备有新器械,能够破坏里舍利厄为封锁拉罗歇尔港而设置的水栅。可是就在这时,他被一名狂热的海军中尉刺死。

   凶手的名字叫约翰·费尔顿,他似乎生性喜欢邪念,因此干出此事。他由于没有得到提升而心怀不满,看到从未打过仗的军官得宠晋级更是忿忿不平。从他留下的书信中可以看出,他还考虑着更大的问题。国会在国王面前指责白金汉奢侈浮华和贪污腐败,这对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他认为,人民的利益是至高无上的法律,“上帝批准了这个法律,凡是对国家有利的事情就应当视为合法的”。行刺以后,他立即混入人群中。当他听到有人骂是哪个无赖刺死这位高贵的公爵时,他站出来说:“不是无赖干的,而是一个正直的人干的,这个人就是我。”他身材消瘦,长着一头红发,黝黑的面孔显得意气消沉。周围的人们对他叫嚷不休,他反唇相讥说:“你们心里却在为我的行动而欢呼。”一些船上的水手欢呼他的名字。后来在死期将至之时,他发觉自己错了。他认识到,“公共利益不应成为某种恶作剧的借口”。他希望在就刑前能够有机会表达这一想法。

   白金汉的去世对年轻的国王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国王没有原谅埃利奥特,认为他的煽动性讲话导致了费尔顿的罪行。同时,这次刺杀使国王摆脱了窘境,因为国会的不满随着白金汉的死亡而消失了。这次刺杀还给他带来了婚后的第一次融洽生活。在此之前,他在道义上和精神上一直受着“斯蒂尼”的影响。此人是他青少年时期的密友,他对这个密友无所不谈。他已经同王后分居三年,甚至有人说,他和王后从来没有真正完婚。他还遣散了王后的所有法国随从,这使她不免暗自伤怀。白金汉去世以后,国王对王后产生了爱情,从此他们开始共同对付一切狂风暴雨。

   下议院批准了五笔款项,在税收问题上却没有让步。它投票通过的收税权只有一年的有效期,一年之后,国王仍然按照世世代代的惯例通过他的税吏收税。全国各地支持议会的人因此义愤填膺。拒绝交税的人被扣押财物,受到监禁。从这一行动中可以看出,国王根本无视《权利请愿书》,并且企图否认他曾经接受这个请愿书。请愿书印发以后,人们只看到国王对第一次的闪烁其辞的答复作了补充,而没有看到他后来以传统方式明确作出的肯定答复。另一名司令官率领军队远征拉罗歇尔,结果再次失败。里舍利厄红衣主教设置的水栅成功地阻挡了英***舰及其反水栅器械,胡格诺教派最后在绝望之中打开城门向法兰西国王投降,他们的失败使全英国感到震惊和痛苦。

   一六二九年初国会再次开会时,议员们对内政和外交问题满腹牢骚。不过他们的攻击是从宗教方面开始的。下院议员们采取非常强硬的态度,他们认为有关反对天主教教义的法令过于宽容和松弛,对此进行了长期的辩论,因而个个怒火中烧。这种情绪使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团结一致。其中的狂热分子持偏激的意见,热衷于净化腐败的教会,同奠定英国自由基础的爱国者一致行动。这些感到烦恼的议员把英国的宗教偏见视为团结的纽带和战争的动力,正如穆斯林依靠《古兰经》保卫自己的领土,犀牛依靠自己的尖角,老虎依靠它的利爪一样。

   下议院在一个内容全面的决议案中宣布,凡提倡天主教仪式者、在税收获准前进行征税者或帮助征税者以及交税者,均为社会之公敌。以前扣在白金汉头上的许多罪名此时落到财政大臣理查德·韦斯顿的头上,说他即使不是耶稣会的教徒,也是天主教徒,参与过非法的征税活动。这些罪名罗列在一份谏书中。议长被拉拢到国王一边。他在三月二日宣布,国王决定把国会会期推迟到三月十日,因而阻止了谏书的通过。会场上顿时掀起了怒潮,议长站起来准备退场,被态度坚决、身强力壮的议员霍利斯和瓦伦了按坐在椅子上。黑杖侍卫 [ 译者注:引导下院议员到上院听证并负责维持上院秩序的官吏,因手持黑杖而得名。 ] 被拒于门外。霍利斯背诵出谏书的原文,议员们以鼓掌欢呼的方式予以通过。接着下议院四门大开,议员们一拥而出。他们在近期内不可能在下院的会议厅重逢了。很明显,国王和下议院已经无法继续合作。一个星期以后,国会被解散,查理国王的个人独裁从此开始了。

南非战争·第二十一

南非战争·第二十一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四卷·伟大的民主》《第十二部·维多利亚时代》出自————《战争通史》 英国在战争的旋涡中进入了二十世纪。她投入了近五十万部队,这是她有史以来向海外派出的最大一支军队。南非的冲突起初只是小规模的殖民冲突,不久便需要全国作出极大..

索尔兹伯里勋爵领导的政府·第二十

索尔兹伯里勋爵领导的政府·第二十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四卷·伟大的民主》《第十二部·维多利亚时代》出自————《战争通史》 一八八六年夏,人们并不能立即看出,在爱尔兰自治问题上的分歧使英国的政治分野发生了重大变化。索尔兹伯里政府依赖自由党反对自治派,这一派在国会和..

爱尔兰自治·第十九

爱尔兰自治·第十九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四卷·伟大的民主》《第十二部·维多利亚时代》出自————《战争通史》 格拉德斯通于一八八零年再次担任首相时,他的处境不如他在十二年前任职时那样顺心。那时内阁坚定,党内统一,通过了许多改革法案。如今表面上前程似锦,因为他在胜利..

美国成为世界强国·第十八

美国成为世界强国·第十八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四卷·伟大的民主》《第十二部·维多利亚时代》出自————《战争通史》 在美国发展成世界上头等工业强国的过程中,她的人民正忙于完成美洲大陆的拓殖活动。南北战争开始时,从大西洋岸边向西拓居的运动已经进行了二百五十年,拓殖地..

美国的“重建”·第十七

美国的“重建”·第十七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四卷·伟大的民主》《第十二部·维多利亚时代》出自————《战争通史》 在大西洋彼岸,北军的胜利维护了美国的统一。但是,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最紧迫的问题是在战败的南方恢复秩序和繁荣。谢尔曼军队所经之处和弗吉尼亚平原等南方大..

格拉德斯通与迪斯雷利·第十六

格拉德斯通与迪斯雷利·第十六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四卷·伟大的民主》《第十二部·维多利亚时代》出自————《战争通史》 英国历史进入了长期的、承先启后的、迅速发展的时代,即进入了格拉德斯通和迪斯雷利担任首相的时代。这两位伟大的议会活动家在一八六八年到一八八五之间交..

德意志的兴起·第十五

德意志的兴起·第十五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四卷·伟大的民主》《第十二部·维多利亚时代》出自————《战争通史》 当美利坚合众国受到严峻的考验、狂躁不安的拿破仑三世巩固他在法国的统治地位之时,莱茵河彼岸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八六一年,普鲁士的威廉一世继腓特烈大帝之后登..

合众国的胜利·第十四

合众国的胜利·第十四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四卷·伟大的民主》《第十一部·伟大的共和国》出自————《战争通史》 邦联失败了。南北战争中相当长的最后阶段,是北方征服南方的阶段。在钱塞勒斯维尔和葛底斯堡战斗、维克斯堡战斗、查塔努加战斗和奇卡莫加战斗发生之后,战争在同年..

钱塞勒斯维尔之战与葛底斯堡之役·第十三

钱塞勒斯维尔之战与葛底斯堡之役·第十三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四卷·伟大的民主》《第十一部·伟大的共和国》出自————《战争通史》 一八六三年春,波托马克河兵团和北弗吉尼亚兵团在拉帕哈诺克河两岸继续对峙。素有“勇士乔”之称的胡克曾在安蒂坦河战斗中指挥一个军而威名远扬..

罗伯特·李和麦克莱伦·第十二

罗伯特·李和麦克莱伦·第十二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四卷·伟大的民主》《第十一部·伟大的共和国》出自————《战争通史》 波普将军在一八六二年八月一日抵达前线。这位新指挥官的任务就是在麦克莱伦部队从詹姆斯河一线回来同他会师之前,在不打大仗的情况下尽量扩大战果。华盛顿..

里士满战役·第十一

里士满战役·第十一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四卷·伟大的民主》《第十一部·伟大的共和国》出自————《战争通史》 在新的一年开始之际,形势对南方极为不利,人们产生了失望的情绪。设在里士满的邦联政府和司令部不断接到令人忧郁的报告和数字,南方的处境似乎十分困难。北方彻底封..

合众国在危险中·第十

合众国在危险中·第十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四卷·伟大的民主》《第十一部·伟大的共和国》出自————《战争通史》 一八六零年,决定性的总统选举开始了。二月,南方的参议员杰斐逊·戴维斯要求北方各州废除《人身自由法》,停止干扰一八五零年颁布的《追捕逃亡奴隶法》的执行,服..

奴隶制与脱离联邦·第九

奴隶制与脱离联邦·第九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四卷·伟大的民主》《第十一部·伟大的共和国》出自————《战争通史》 在一八五零年以后的几年里,美利坚合众国的前途使美洲充满希望,使欧洲既羡慕又嫉妒。美洲大陆已被征服,得到哺育。在十年之间,美国的进出口和国内贸易增长了一..

美国史诗·第八

美国史诗·第八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四卷·伟大的民主》《第十一部·伟大的共和国》出自————《战争通史》 一八一五年标志着美国一个发展阶段的结束。在此之前,美国大陆的社会生活主要受欧洲的影响。随着一八一二年反英战争的结束,美国开始注意国内问题,背靠大西洋,把目光转..

英语民族的迁徙·澳大利亚与新西兰·第七

英语民族的迁徙·(二)澳大利亚与新西兰·第七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四卷·伟大的民主》《第十部·恢复与改革》出自————《战争通史》 很久以前,澳大利亚就已进入人类的想象世界。早在希罗多德 [ 译者注:古希腊历史学家,在西方史学界有“历史之父”之称。 ] 时代,人们就传说在..

英语民族的迁徙·加拿大和南非·第六

英语民族的迁徙·(一)加拿大和南非·第六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四卷·伟大的民主》《第十部·恢复与改革》出自————《战争通史》 拿破仑的垮台急剧地加速了各国占领世界荒凉地区的活动。同拿破仑的长期斗争阻止了英语民族的扩张,可以用来建立第二大英帝国的人力和船只尽数耗费在..

帕默斯顿·第五

帕默斯顿·第五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四卷·伟大的民主》《第十部·恢复与改革》出自————《战争通史》 帕默斯顿年逾古稀,仍在主持国政。除了托利党组阁的一小段插曲之外,他在一八五五年以后的十年里始终是英国首相。同俄国签订和约以后,他很快就遇到了另一次危机。这次危机也..

克里米亚战争·第四

克里米亚战争·第四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四卷·伟大的民主》《第十部·恢复与改革》出自————《战争通史》 十九世纪中叶,英国的政治生活一如既往,只是由于通过重要的《改革议案》而略有变化。约翰·拉塞尔勋爵领导下的辉格党人是当时的执政者。拉塞尔家族从亨利七世时代就开始..

改革与自由贸易·第三

改革与自由贸易·第三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四卷·伟大的民主》《第十部·恢复与改革》出自————《战争通史》 一八三零年,欧洲的良主势力又开始抬头。法国发生了七月革命,建立了奥尔良王族统治下的君主立宪制。新国王路易·菲利普是革命党人菲利普·厄加利代的儿子。 菲利普·..

坎宁与威灵顿公爵·第二

坎宁与威灵顿公爵·第二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四卷·伟大的民主》《第十部·恢复与改革》出自————《战争通史》 在英王乔治四世执政的十年期间,传统政治力量的格局迅速解体。一百多年来,辉格党和托利党在下议院就各种有争议的问题进行了激烈的斗争。同时,辉格党内部也进行着斗..

胜利后的和平·第一

胜利后的和平·第一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四卷·伟大的民主》《第十部·恢复与改革》出自————《战争通史》 经过二十多年的战争,欧洲在一八一五年夏天实现了和平。这次和平比较持久,虽有内部骚乱和局部冲突,和平却一直维持到德意志扩张取代法国优势之时。在同法国革命和拿破仑..

厄尔巴岛与滑铁卢·第二十五

厄尔巴岛与滑铁卢·第二十五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三卷·革命的时代》《第九部·拿破仑》出自————《战争通史》 一八一五年,欧洲和美洲沉浸在和平的气氛之中。波旁王族的一个年迈、顽强而放任的成员登上了法国王位,他对亲戚、谋臣和追随者所犯的错误熟视无睹。他的拥护者比他更..

一八一二年的战争·第二十四

一八一二年的战争·第二十四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三卷·革命的时代》《第九部·拿破仑》出自————《战争通史》 詹姆斯·麦迪逊是一八零九年三月选出的美国新总统。他在杰斐逊手下担任国务卿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且是著名的政治理论家。他比较固执,处理具体问题的艺术和判断能..

华盛顿、亚当斯和杰斐逊·第二十三

华盛顿、亚当斯和杰斐逊·第二十三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三卷·革命的时代》《第九部·拿破仑》出自————《战争通史》 欧洲政治事务中争论不休的问题原封不动地在美国提了出来,全国普遍掀起有关法国革命的辩论。以法国革命为榜样的相应组织在杰斐逊思想的影响范围内到处出现,而..

伊比利亚半岛战争与拿破仑的垮台·第二十二

伊比利亚半岛战争与拿破仑的垮台·第二十二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三卷·革命的时代》《第九部·拿破仑》出自————《战争通史》 英军从海上撤离拉科鲁尼亚之后,西班牙便没有能够阻止法国元帅行动的有组织的军队了。各地的西班牙军队相继失败,只有无法消灭的游击队还在继续活动。..

法国皇帝·第二十一

法国皇帝·第二十一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三卷·革命的时代》《第九部·拿破仑》出自————《战争通史》 威廉·皮特的后继者坚决进行战争,可是不如他那样内行。从一八零六年一月皮特逝世到一八零九年威灵顿上台这三年里,战争形势对英国很不利。她徒劳无益地远征地中海沿岸地区,..

特拉法尔加战役·第二十

特拉法尔加战役·第二十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三卷·革命的时代》《第九部·拿破仑》出自————《战争通史》 一八零四年,皮特重新上台。他全力恢复英国的作战能力。英法再次开战以来,英国单枪匹马地对付拿破仑,在她历史上最困难的两年里单独坚持了战争。由于皮特的努力,奥地利..

冲突中的法国·第十九

冲突中的法国·第十九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三卷·革命的时代》《第九部·拿破仑》出自————《战争通史》 英国的辉格党人,尤其是改革派和激进派起初对法国革命抱欢迎态度,不久他们便为其过火的行动而感到失望。十八世纪的伦敦经历过大规模的动乱,但在威尔克斯时代的打乱和一七..

法国革命·第十八

法国革命·第十八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三卷·革命的时代》《第九部·拿破仑》出自————《战争通史》 一七八九年震撼法国大地的巨大变革同世界上的历次变革有着根本的区别。英国曾在十七世纪经历了王室和人民之间的权力大转移,但国家的基本制度未受触动,或者至少很快就恢复了,..

美国宪法·第十七

美国宪法·第十七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三卷·革命的时代》《第九部·拿破仑》出自————《战争通史》 美洲独立战争已经结束,十三个殖民地获得了自主权。它们在战争中为自己的原始政治组织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它们根据一七七七年签署的《联邦条例》建立了一个虚弱的中央政府,这个..

小皮特·第十六

小皮特·第十六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三卷·革命的时代》《第九部·拿破仑》出自————《战争通史》 罗金厄姆侯爵长期等待着组阁的机会,可是当一七八二年三月这个机会终于来到时,他的寿命只有四个月了。康沃利斯在弗吉尼亚的约克敦投降一事对英国社会的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野心..

印度帝国·第十五

印度帝国·第十五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三卷·革命的时代》《第八部·第一大英帝国的兴起》出自————《战争通史》 十八世纪,英国在印度的地位发生了根本变化。仅仅作为贸易机构建立起来的英国东印度公司,日益迅速地发展成幅员辽阔的帝国。一七零零年前后,只有一千五百名英国人..

美利坚合众国·第十四

美利坚合众国·第十四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三卷·革命的时代》《第八部·第一大英帝国的兴起》出自————《战争通史》 一七七七年,华盛顿在费城北面的瓦利福奇避冬。每次战斗结束后,都有许多人开小差,他的军队只剩下九千人马。到了春天,部队还会减员三分之一。他们缺少衣物和..

独立战争·第十三

独立战争·第十三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三卷·革命的时代》《第八部·第一大英帝国的兴起》出自————《战争通史》 一七七五年五月,美洲殖民地在宾夕法尼亚的恬静小镇费城的建筑业工会议事厅再次召开大陆会议。代表们是德高望重的律师、医生、商人和地主,他们对形势的发展感到紧..

同美洲的冲突·第十二

同美洲的冲突·第十二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三卷·革命的时代》《第八部·第一大英帝国的兴起》出自————《战争通史》 乔治三世继位在英国的政治生活中引起了深刻的变化。在原则上和法律上,国王在决定政策、选择大臣、任用官员和确定支出的问题上仍有决定性的影响和权力。数百年..

第一次世界性战争·第十一

第一次世界性战争·第十一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三卷·革命的时代》《第八部·第一大英帝国的兴起》出自————《战争通史》 一七五六年十一月,皮特初次作为国务大臣参加内阁。当时腓特烈大帝宣称:“英国长期处于临产的剧痛中,但她终于生下了一个伟人。” 自马尔博罗以来,还没..

美洲殖民地·第十

美洲殖民地·第十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三卷·革命的时代》《第八部·第一大英帝国的兴起》出自————《战争通史》 皮特的上台和他指挥的世界性战争的胜利,将对北美的历史产生深远的影响。现在,我们必须来研究一下美洲殖民地在过去一百五十年里悄悄地逐渐发展的情况。在十七世纪..

奥地利的王位继承与一七四五年的战事·第九

奥地利的王位继承与一七四五年的战事·第九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三卷·革命的时代》《第八部·第一大英帝国的兴起》出自————《战争通史》 反对派强加给沃波尔的英西战争不久便扩大为一场欧洲大战。英国本想在西班牙殖民地和西班牙本土进行海陆战争,没想到却卷入欧洲战争。这次..

罗伯特·沃波尔爵士·第八

罗伯特·沃波尔爵士·第八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三卷·革命的时代》《第八部·第一大英帝国的兴起》出自————《战争通史》 “南海泡沫”的丑闻激起了托利党人的希望,他们似乎即将作为一支政治力量重新上台。辉格党政府已经信誉扫地。流亡国外的博林布鲁克此时满怀希望,同他在英..

汉诺威王朝·第七

汉诺威王朝·第七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三卷·革命的时代》《第八部·第一大英帝国的兴起》出自————《战争通史》 一七一四年夏末,英国举国上下等待着乔治一世国王的到来。九月十八日,乔治在格林威治登陆。这位幸运的德意志王子不会讲英语,对自己的新王国也毫无热情。对他来说..

乌得勒支条约·第六

乌得勒支条约·第六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三卷·革命的时代》《第七部·英格兰的崛起》出自————《战争通史》 人人注视着英国宫廷的一举一动。欧洲各地都知道,马尔博罗对安妮女王的影响已经消失。哈利通过巧妙的手腕和艾比盖尔的帮助力图建立托利党政府,以结束人人厌倦的战争。..

奥德纳德之役与莫拉克之战·第五

奥德纳德之役与莫拉克之战·第五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三卷·革命的时代》《第七部·英格兰的崛起》出自————《战争通史》 在这次彻底的胜利之后,荷兰人不愿再作必要的努力。他们在一七零二年曾经可怜地蹲在内伊梅根城墙的墙垛后面,英国的新指挥官手提军刀请他们出战,不过这已..

马尔博罗:布伦海姆与拉米伊之役·第四

马尔博罗:布伦海姆与拉米伊之役·第四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三卷·革命的时代》《第七部·英格兰的崛起》出自————《战争通史》 人们认为安妮女王统治时期是英格兰空前强盛的时代,这种看法是正确的。马尔博罗的军事天才不同凡响,他为女王献策时能够深谋远虑,这使日益强大的英..

西班牙王位之争·第三

西班牙王位之争·第三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三卷·革命的时代》《第七部·英格兰的崛起》出自————《战争通史》 西班牙王位战争爆发之时,双方不愿大动干戈,这是战争史上尚未出现过的现象。欧洲已经筋疲力尽,它的幻想也已经破灭。威廉和路易十四之间建立的新关系,反映了“海上..

大陆战争·第二

大陆战争·第二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三卷·革命的时代》《第七部·英格兰的崛起》出自————《战争通史》 威廉国王刚刚出发去参加大陆战争,失去军队保护的不列颠岛便受到入侵的威胁。路易十四计划进攻英格兰,因此詹姆斯国王有了复辟的希望。两年来,詹姆斯二世在圣日尔曼的流亡..

奥朗日亲王威廉·第一

奥朗日亲王威廉·第一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三卷·革命的时代》《第七部·英格兰的崛起》出自————《战争通史》 为了大多数人的利益把自己的岳父赶下不列颠王位的伟大亲王威廉,从童年开始就在严酷的环境中生活。他幼年丧父,终身无子。他过着没有爱情的生活,因为他是为了国家的..

一六八八年的革命·第二十六

一六八八年的革命·第二十六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二卷·新世界》《第六部·王政复辟》出自————《战争通史》 奥朗日亲王威廉密切注视着詹姆斯国王的行动。海德兄弟二人丢官不久,出类拔萃的荷兰人戴克维尔特使作为威廉的使节到达伦敦,其任务是代表他请求詹姆斯采取比较温和的措..

信奉天主教的国王·第二十五

信奉天主教的国王·第二十五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二卷·新世界》《第六部·王政复辟》出自————《战争通史》 自从詹姆斯一世执政以来,王权同国会的斗争一直左右着英格兰社会。现在,这一斗争又恢复到它开始时的状况。八十年坎坷不平、艰难曲折的道路使君主政体在表面上几乎恢复..

辉格党与托利党·第二十四

辉格党与托利党·第二十四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二卷·新世界》《第六部·王政复辟》出自————《战争通史》 查理二世发现新的国会选举并没有使他的处境有任何好转,便使国会又休会了一年左右。在这次休会期间,“辉格党”和“托利党”这两个名称初次得到应用,这两个党派从此使不..

天主教会的阴谋·第二十三

天主教会的阴谋·第二十三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二卷·新世界》《第六部·王政复辟》出自————《战争通史》 在一六七三年二月的国会会议上,查理二世了解到,他的臣民对于同荷兰新教共和国进行战争感到厌恶。在他主动卷入的这场战争中,他不是英格兰贸易的保护者,而是路易十四的..

欢乐的君主·第二十二

欢乐的君主·第二十二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二卷·新世界》《第六部·王政复辟》出自————《战争通史》 请回国王的这届国会是一个力量均衡的国会,代表全国的对立势力。它成功地解决了恢复王政所遇到的政治问题。然而,它不是合法的立宪机构,因为它不是国王下令召开的。人们认为..

王政复辟·第二十一

王政复辟·第二十一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二卷·新世界》《第六部·王政复辟》出自————《战争通史》 护国公克伦威尔死后留下的真空是无法填补的。他在临终时指定他的长子理查德为继承人,但他的话“模糊不清,而且不完整”。理查德被他的政敌谑称为“摇摇欲坠的家伙”,他心地善..

护国公·第二十

护国公·第二十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二卷·新世界》《第六部·王政复辟》出自————《战争通史》 君主制不复存在了。上议院已被撤消。英格兰的国教陷入瘫痪状态。下议院剩下的议员也寥寥无几,被人轻蔑地称为“残余国会”。他们自以为身居高位,是国会事业的最后一点标志。他们认..

英格兰共和国·第十九

英格兰共和国·第十九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二卷·新世界》《第六部·王政复辟》出自————《战争通史》 在处决查理之前,英格兰共和国甚至就诞生了。一六四九年一月四日,一小撮屈从克伦威尔和铁甲军的下院议员决定:“除了上帝,人民是一切正当权力的基础……英格兰下议院是由人..

弑君之斧·第十八

弑君之斧·第十八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二卷·新世界》《第五部·内战烽烟》出自————《战争通史》 到一六四六年春天,保皇派完全失去了对议会军进行武装抵抗的能力。雅各布·阿斯特利爵士随着国王的最后一股部队在斯托昂瑟沃尔德 [ 译者注:英国的一个小集镇。 ] 的战斗中失败被..

马斯顿荒野之战与内斯比之役·第十七

马斯顿荒野之战与内斯比之役·第十七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二卷·新世界》《第五部·内战烽烟》出自————《战争通史》 一六四四年初,查理国王控制了英国的大部分地区,而且他在牛津有规模可观的国会。他在军事上似乎已经稳操胜券,但苏格兰人的入侵扭转了局势。他们在大军南下的..

大叛乱·第十六

大叛乱·第十六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二卷·新世界》《第五部·内战烽烟》出自————《战争通史》 查理国王同国会在一六四二年的头几个月里进行的谈判,只是加深了双方的分歧。他们都在加强自己的力量。圆颅党 [ 译者注:即英国议会派,其成员皆剪短头发,故名。 ] 的一名军官写道..

国会造反·第十五

国会造反·第十五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二卷·新世界》《第五部·内战烽烟》出自————《战争通史》 各种不屈不挠的力量强迫国王去做他最担心的事情。苏格兰侵略军占领了达勒姆和诺森伯兰。他们的领袖同英格兰的议会势力和清教徒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他们不仅提出了对苏格兰有影响的..

个人独裁·第十四

个人独裁·第十四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二卷·新世界》《第五部·内战烽烟》出自————《战争通史》 查理国王的个人独裁并非悄悄地或逐渐地建立起来的,他公开宣布过自己的意图。他说:“我们通过经常召开国会会议已经向人民表明,我们是喜欢让国会发挥作用的。然而,它最近滥用权..

“五月花号”·第十二

“五月花号”·第十二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二卷·新世界》《第五部·内战烽烟》出自————《战争通史》 同西班牙的斗争早已使英国人锐气大减,因而在伊丽莎白女王统治末期,他们无力进行新的冒险活动。有一段时间,人们听不到新大陆的消息。霍金斯和德雷克在他们的早期航海活动中..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