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怕的办法·第三十四

繁体

可怕的办法·第三十四

作者:约翰·科斯特洛·英国

出自————《太平洋战争》

出自————《战争通史》

   一九四五年四月二十五日在旧金山,五十一个国家的代表们正准备举行联合国第一次大会,富兰克林·罗斯福曾把联合国看成是保障世界和平的主要希望。这时候,已故总统发起的另外一个伟大计划的可怕含意降临到他的继任人头上了。在曼哈顿工程区的头头格罗夫斯将军的陪同下,史汀生在那天下午到达椭圆形的办公室报告说,美国用不了四个月就可以试用第一颗钚原子弹了。他对杜鲁门说,到那时美国将拥有“有史以来最可怕的武器,一颗炸弹就能毁灭整个城市。”

   现在总统面临重大抉择:是否继续发展原子武器然后使用它。对于战争中这项最昂贵的项目已经投资二十亿美元了。杜鲁门是调查武器合同浪费的流言这样一个委员会的前任主席,他知道,不管这事牵连多大道义问题,如果他放弃这个计划或者对使用原子弹犹豫不决,国会和民众都不会原谅他的。如果原子弹成功,它将挽救几十万条美国士兵性命。因此,他下令尽可能快地进行试用,并且要史汀生建立一个特别临时委员会,以便向他提出建议,要不要真的使用原子弹。在会议结束后他对一位助手说:“我将不得不做出一个史无前例的决定。”但他没有透露会上讨论的内容。“我将做出决定,但是一想到我不得不做出的是怎样的决定,我不寒而慄。”

   毫无疑问,史汀生从政府人员中为临时委员会挑选的七名委员,主要关心的,不是向总统提出如果使用原子弹会有什么样的道义问题,而是如何使用,何时使用。参谋长联席会议也反映了这样的观点,在他们证实超级炸弹成功以前,他们一直在制订进攻日本的方案,即使计划制订者们由于冲绳岛战事而对军事伤亡的估计不断加码。麦克阿瑟将军坚决要求任命他为太平洋地区抓总的最高司令官,以便进攻日本,他公开批评尼米兹只为了岛上的机场时,竟牺牲数千名美军去占领整个岛屿的这种“可怕办法”。可是参谋长联席会议仍然认为,关于海陆两军在太平洋的指挥这个老问题上,要做这样一个干净利落的决定是不可能的。他们的一九四五年四月三日的指令,再次以下列方式达成妥协:任命麦克阿瑟为总司令,主管陆军的一切空中和地面力量,而尼米兹仍然指挥全部海上事宜。一九四五年四月三日的指令,规定十一月是九州登陆的目标日期,十二月进攻本州。

   麦克阿瑟没有能在太平洋战争最后阶段获得总体指挥权,但他在菲律宾已经独断独行了。按照他的决定,应该把北吕宋的山下的军队“赶进山里牵制住,削弱它,而我方主要力量放在可以使用更多兵力的地区”,克鲁格将军的第六集团军被拿掉三个师,派到艾克尔伯格将军的第八军去,以便参加解放菲律宾全部岛屿的“胜利战役”。把山下的部队赶出碧瑶周围地区,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他的十万士兵在那里威胁着控制马尼拉水源的堤坝。在北吕宋又进行了两个月的激战,然后克鲁格的军队才终于突破巴莱特关口,迫使日军撤进东马德雷山脉,山下将在这里继续抵御直至战争结束。

   麦克阿瑟将军觉得在扫尾行动中没有多少光彩可得,因此他不等盟国联合参谋长会议的正式批准,就发动了他的胜利计划。二月间,以加倍快的时间在巴拉望岛登陆,接着在三月份袭击民都洛、苏禄、内格罗斯和帕奈,四月份才看到艾克尔伯格将军的军队到达德沃和塔威塔威。同夺回菲律宾第二大岛棉兰老的战役比起来,这些袭击都是比较小规模的战争。夺回棉兰老的战役,是在四月第一批美军部队上岸来的时候开始的。七月份登陆的更多,以便对付铃木将军的第三十五军二十万军队的顽强抵抗。

   新的菲律宾战役引起澳大利亚的强烈抗议,他们认为麦克阿瑟显然已经单方面决定放弃同盟国绕过那个其解放并不重要的日军占领岛屿的战略了。布拉米将军很气愤,因为他的士兵被留下担任收拾在新几内亚、新不列颠和布干维尔作战的敌方卫戍队这项杂差,而美军却在参加大张其鼓的打胜仗的事业。他在出席了一九四五年三月十三日在马尼拉举行的一次会议后下结论说,他的总司令“对菲律宾和其他西南太平洋地区之间的政策分歧根据的是政治原因,而不是军事原因”。他又对堪培拉议会中和澳大利亚报界的激愤火上加油,他指责说,澳大利亚新西兰军团正被留下来去完成美军在新几内亚未完成的战役,说这是“人力、物力和金钱上的极大浪费”。

   为了平息批评,麦克阿瑟曾建议在四月间袭击婆罗洲油田时使用澳大利亚师;但是在雅尔塔的盟国联合参谋长会议拒绝了这个建议。美军仍然设法不卷进那些旨在恢复英国和荷兰的殖民地的、在战略上没有必要的战役。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在罗斯福逝世以前的敦促下,曾勉强同意麦克阿瑟的建议,让第一澳大利亚集团军参加他的“双簧管”战役,这个战役要求五月在塔拉坎的婆罗洲海岸登陆;六月占领在文莱和巴厘巴板的石油设施;到七、八月,战事扩大到爪哇和苏门答腊。

   麦克阿瑟曾提出理由,说他的“双簧管”攻势极为重要,其作用是切断日本的战略油和原料的供应。然而到了一九四五年春天,美国空军和潜水艇的封锁已经完成了这个任务。因此毫无疑问,荷属东印度之战只不过是个余兴,目的在于使麦克阿瑟的部队保持作战,一方面他等待美军师从欧洲来到,并等待命令他领导对日进行秋季攻势。

   去曼德勒和仰光

   这时候日本帝国的防御只不过是装装门面而已,盟国随时随地都可以粉碎它,这一点在缅甸已经看得很清楚,在那里,斯利姆将军的“扩大首都”钳形运动正在包围日军第十五军。一九四五年二月最后一个星期,他的第二十印度师和第二英国师用临时凑成的木筏、浮桥和小船在古老的阿瓦镇和曼德勒这个极为重要的交通中心以西开始横渡一千码宽的伊洛瓦底江,桂太郎将军把这地方当作在这条河东岸的防御中心。当斯托普福德将军的第二十三集团军吸引住日军反攻的主力时,米瑟维将军把第七印度师在以南约七十英里处渡过伊洛瓦底江,去会合第四集团军的其他部分,第四集团军已经在下游两个地点成功地渡过去了。曼德勒以北,英国第十九师已经为向南推进建立了桥头堡。在伊洛瓦底江以东,当本田将军的第三十三军残余被中国新军的第六师 [ 中译本编者注:原文误,应为新六军。 ] 、美国的“战神部队” [ 中译本编者注:即美军步兵第5332旅。 ] 和***中国第十一军 [ 中译本编者注:参加缅北战役的无此番号。 ] 的联合攻势赶出北缅甸时,本田将军退却了,联合攻势终于成功地把日军第五十六师团撵进了萨尔温江山谷。

   一九四五年三月的第一个星期开始时,在缅甸战线,英国第四集团军的坦克成功地完成了突进六十英里到达密铁拉,使本田的部队不得不撤出曼德勒。在阿瓦,英国第二师的士兵们发现他们把自己关进了古佛教宝塔周围进行着激战的战场中了。当斯利姆从“尤尔特拉”情报得知曼德勒只是由一支象征性的部队守着时,他把第二十印度师转向南,并派皇家空军去轰炸这个城市。日本游击队残余设法避开轰炸,躲在指挥高地的达弗林堡垒的城垛后面。第十九师的印度军队经过三周激烈的肉搏战以后,直到三月二十日才取胜进入曼德勒。

   空军威力和准确的情报是使得斯利姆的“扩大首都”战役顺利进行的决定因素。现在日本第十五军和第三十三军的残余部分正向中部缅甸后撤,斯利姆打算利用他的优势在季节风到来以前占领整个缅甸。不到一个月,雨季就要到来,但是由于蒙巴顿的飞机提供了足够的空运,使五个师得到空中补给,他决定突然袭击仰光。要在雨季使道路不能通行以前,向南跑步三百五十英里到达这个战略性港口,他需要以一天十英里的速度前进——要达到这种速度,只有绕过一些敌人有强大抵抗力量的地区。

   这种冒险举动,如果成功了,那么可以使同盟国在缅甸的胜利提前许多周。斯利姆视察了包围密铁拉以南日军的部队,他要担任先锋的坦克指挥员们,只要人力所及,必须使打坏了的车辆前进直到海岸。向前推进采取一师接一师的蛙跳式活动,斯托普福德的第二十三军顺伊洛瓦底江而下到卑谬的铁路线终点,加快米瑟维的第四集团军的步伐,这个集团军将南下到沿着锡当山谷的大路连接处。因为这些部队只靠空中补给,每个部队将以力量已被削弱了的两个摩托化步兵师进行突击,这些步兵师由装甲旅引导。部队只能有一半的供应,以便在卡车上多载弹药。为了参加进攻仰光的最后攻势,蒙巴顿命令曾经夺得兰里岛的第二十六印度师准备在海军掩护下进行两栖进攻,作为“吸血鬼作战计划”的一部分,这个战役要求皇家海军东方舰队炮击缅甸南海岸附近安达曼群岛上的日本基地。

   四月第二个星期初,开始了同雨季以及仍然有强大兵力的后撤日军部队的比赛。米瑟维的军队不到七天就到达勃固,开始从仰光以北五十英里的伯伊列桥过江。

   接着正如斯利姆所担心的那样,季风期提前两周到来。大雨使河里发了洪水,前进陷入困境,而“吸血鬼作战计划”已经轰轰烈烈地展开。英国第十五集团军进攻护舰队已经往南向若开海岸航行,由廓尔喀伞兵部队先导,于五月一日黎明在象关跳伞降落,去清除前往仰光的道路,为登陆艇作准备。前一天夜间,皇家海军驱逐舰拦截了一艘从港口启航的日本运输舰。显然敌人正在撤离。在关押英军俘虏的仰光监狱上空飞行的飞机报告说,监狱屋顶上由可以理解的急切的犯人写着“日本人已走”等。

   两栖部队于五月二日在港口以南登陆仰光,开始穿过泡在水里的水稻田向前推进。它的先头部队于第二天早晨进入这个不设防城市,释放了俘虏,缅甸人把他们当作解放者来欢迎。不到一个星期,所有的三路英军会合。困在缅甸中部的日军打算前往暹罗,除了对他们进行扫尾以外,缅甸之役到此结束。丘吉尔发来电报“衷心祝贺”蒙巴顿的东南亚司令部总部。“尽管人员伤亡并受到挫折,你和你的士兵已经完成一切并且超过了命令的要求。”这是对斯利姆将军以及他同他的第十四军进行的辉煌攻势所取得成绩的可喜赞词。经过三年在极差的条件下进行的可怕的战争,他的士兵曾经疑虑地认为他们是一支“被遗忘的军队”,而正在进行的战争是英国人不想付出取得胜利所需要的资源的。

   守住中国,向婆罗洲推进

   缅甸战役的最后阶段是在中***队没有参加的情况下进行的。到一九四五年三月底,占领中国的八万日军又向***阵地进攻,以便解除在缅甸的日军所受的压力。日军向距离重庆不到二百英里的綦江附近的机场进军,吓得蒋介石召回了占领腊戌的第十一集团军 [ 中译本编者注:占领腊戍的是中国驻印军所属部队。 ] ,并要求当时正在支援斯利姆挺进的美国飞机的支持,在丘吉尔的压力下,马歇尔同意斯利姆使用飞机到六月。即使没有空运补给支援部队,魏德迈将军的受过美国训练的以“阿尔法部队”为代号的***军队在陈纳德的第十四航空队的支援下,顶住了日军的攻势。

   这对蒋介石的运气是一个意义重大的挫折,对魏德迈的希望是一大鼓励,他想向海岸发动猛攻,再度控制华南。而在更远的北边,已经掀起意义更加重大的一股浪潮,***的训练有素的人民军队的干部在三月里击退了日军在湖南-湖北战线 [ 中译本编者注:作者可能将河南、河北误为湖南、湖北。 ] 的进攻。他们的成功使华盛顿又担心起来了,生怕延安政权和重庆政权之间如果不即速达成协议,双方军队可能打内战。魏德迈和赫尔利在接到蒋介石断然拒绝考虑同***人共同掌权后,飞返华盛顿进行紧急磋商。疾病缠身的罗斯福除了指望斯大林遵守诺言以外,提不出解决办法。俄国人并不执行他们在雅尔塔会议上的诺言,而丘吉尔根本不考虑统一中国这个想法,说这是“美国的黄粱美梦”。斯大林不理睬罗斯福要他利用影响说服***同蒋介石达成协议的呼吁。到了一九四五年五月,***人显示出厉害的军事力量,他们渡过长江向南京以南进军,而最终目的是到达上海。这个行动抢在美军在大陆登陆之先,并且要在***重振旗鼓把日军赶到北方以前把中国一分为二。

   占领仰光,意味着目前被围困在缅甸的日军完蛋的开端,这是在麦克阿瑟发动第一阶段登陆去赶走占领婆罗洲的敌军以后两天的事情。美国第七舰队的战舰进行了大规模轰击和第十三航空大队一系列的大肆袭击后,登陆部队穿过婆罗洲东北海岸附近塔拉坎岛上布有坚固障碍物的森林。澳大利亚久经锻炼的第七师的士兵加上荷兰一支象征性的部队进行了一场顽强的战斗来建立滩头堡。这对澳大利亚人来说并不是什么伟大胜利,他们战争的第一个大规模两栖行动是在一个供油设施已被破坏了的岛屿上的惨胜。那地方的机场已经不能支援婆罗洲战争,因为已被美国的轰炸机破坏无遗了。

   突破冲绳岛

   美军在塔拉坎登陆的时候,日军在二千英里以北的地方正要进行两栖攻势,作为重新开始的反攻冲绳岛的一部分。巴克纳将军的部队面对首里战线坚固的防御和炮轰,只能缓慢前进。这时候牛岛要想突然发动定于一九四五年五月三日的进攻,以便同帝国海军神风特攻队已经向第五舰队发动了的更激烈的空袭相呼应,第五舰队的飞机在美国作战活动中仍然担任着关键性的任务。两艘驱逐舰和两艘中等登陆艇被击沉,许多战舰被击坏,伤亡很大。那天夜间,继神风特攻队之后,日军用轰炸机袭击巴克纳阵线的后方,以便掩护日军驳船向海岸上游出发,到美军战线后面的冲绳岛两岸同时登陆。

   牛岛的地面部队同两栖部队一样不幸,两栖部队被驱逐舰和大炮所击溃。地面部队在一长串的掩护炮火下,很快穿过美军防线,把一个海军陆战营从具有战略意义的小山阵地推开。进攻开始不久,大多数日军坦克被击垮;由于没有重武器或装甲部队来支援,前线部分的反攻战不到二十四小时就被击垮了。

   到五月八日,反攻战已打得精疲力竭,这时冲绳岛附近海面上炮声震耳,因为每一艘美军战舰都向日军阵地发射三发炮弹,用来祝贺对德战争的结束。希特勒就在红军完全占领柏林前的四十八小时,于四月三十日在元首地下室用手枪自杀。不到五天,希特勒亲自选定的元首接班人卡尔·邓尼茨上将被迫接受无条件停火。

   五月十一日,日军表示他们是轴心国的唯一尚存的成员国,对集结在冲绳岛附近的战舰发动了又一次神风队的袭击。驱逐舰前哨线和航空母舰“邦克希尔号”都行动不了了。在岸上,当山头阵地一个跟着一个被占领或消灭后,美军进展的威力就越来越大了。牛岛的右翼正被迫转回首里城堡,到五月二十一日,这个城堡三面被围。然后倾盆大雨,当战争正打得激烈时,美军坦克深陷泥泞。美军顽强的坚持,迫使牛岛开始撤退到他的后方防线。五月二十五日,“浮着的菊花号”再次从日本飞来进行又一次大规模进攻,击伤了更多的舰只,击毙了更多的海员。它们来到之前,又出现一次新的自杀行为,就是五架满载炸弹的轰炸机冲向冲绳岛简易机场,使停着的飞机和油箱都燃烧了起来。

   两天以后,正当又一次激烈空袭时,哈尔西到达“新泽西号”,同斯普鲁恩斯互换海军指挥权。现在报告,由于敌人的无情空袭,遭到更大损失的是第三舰队了。在冲绳岛,巴克纳将军接到报告说,敌人的首里战线终于被突破。五月最后的一天,海军陆战队员爬上了这个中古世纪城堡的残骸。长时间的防守,使日军付出的代价估计有六万人,这场屠杀也使美军损失了将近六千名士兵和海军陆战队员。

   “除了还要清除小股抵抗以外,现在一切都结束了,”巴克纳将军在五月三十一日满怀希望地这样宣称。当时海军陆战队突破防线去占领首里城堡,他们估计在大屠杀以后,敌人的防御将象古老的壁垒一样地崩溃倒地。他很快发现他大错而特错了。牛岛只后退了六英里到了一个崎岖的珊瑚悬崖,那是两座小山之间的一个天然屏障,很巧妙地凿有隧道和炮位。他决定把此地作为他最后的据点,来守住该岛最南端的地方,坚守到他的士兵最后一人。

   和平行动

   在冲绳岛的防守者长达一个月的垂死挣扎期间,帝国统帅部被他们所接到的藐视性信件所激怒,一心想着“最后据点”的精神,他们竟不理睬五月间出现的两次和谈试探。第一次是从柏林逃到瑞士的藤村义次郎海军中校提出来的。他以海军武官的资格,在同东京有着广泛商业联系的德国人弗里德里希·哈克博士的协助下,两人同美国战略情报局在伯尔尼的头头艾伦·杜勒斯开始了非正式的谈判。由罗斯福的密友“野比尔”·多诺万上校建立起来的战略情报局的多方面谍情报活动曾经在促成在北意大利的德军部队投降上起了重大作用。

   一九四五年五月八日,德国投降的一天,藤村开始耍花招,他说服海军部的上司认真对待和平试探,其办法是通过广播,说是美国人首先来进行接触的。同时,华盛顿战略情报局发起一系列由埃利斯·扎卡赖亚斯上尉主持的日语广播,他希望通过广播中的精心宣传来鼓励开始对话。伯尔尼-东京线路的“魔术”情报小组的密切监听表明,海军司令对藤村越来越直接的建议并无反应,这些建议的高潮是转播五月二十日提出的建议,即保证一名年资高的海军上将安全飞抵瑞士,同一名和总统能直接联系的美国官员开始进行初步谈判。艾伦·杜勒斯已经飞向华盛顿同杜鲁门磋商,这时候等待了很久的东京的反应终于收听到了。从警告武官提防“敌人诡计”这一点,很明显日本海军参谋部并不愿意实行所说的美国“诡计”。

   似乎接到指示要以日本的困境来配合,超级堡垒的轰炸机又回来了,屡飞日本国土进行燃烧弹空袭。这时候李梅将军深信,随同轰炸机前往的战斗机有能力粉碎日本的空防,因此,他于五月十四日派遣B-29在白天去袭击名古屋。它们烧掉了该城三平方英里,以后的几个夜晚,又去破坏码头和工业区。五月二十三日和二十五日两夜,五百架轰炸机的空袭,把东京的十六平方英里变成废墟、虽然第二十一航空队的飞行员奉命不要轰炸帝国皇宫的附近,“因为日本天皇目前不算个负债人,以后还可能成为资产人。”

   东京电台的话筒还活着,还在不断地广播枉费心机的劝告,要求那些还没有逃到乡村去的公民坚定不屈:

  我们为什么要害怕空袭?

  偌大的天空有铜墙铁壁的保护。

  青年人和老人正是挺身而出的时机;

  我们肩负保卫祖国的光荣天职。

  来吧,敌机!来许多次也不怕!

   破烂的东京已经从李梅的目标名单上划掉了,但是剩下的日本城市还有许多。四个夜晚以后,他派飞机去袭击横滨,以响应这个挑战。这次空袭,使日本的这个重要港口,除了百分之十五以外,都成了冒烟的废墟。关于超级堡垒造成的这种破坏的报告,使李梅和参谋长联席会议认为,现在只是几个星期,顶多一个月的事了,日本政府定会宁愿接受无条件投降,而不想继续忍受将它的城市和工业区烧光的空袭了。

   破坏确实引起了铃木内阁的忧虑。在再次遭到燃烧弹空袭以前,首相建立了一个由军方和文官专家组成的计划委员会,来估计他们能承受多大的损坏而仍然能继续战斗下去。报告内容之黯淡,即使是他的内阁中最死硬的军国主义分子也没有料想到。遭受打击最沉重的是对维持那摇摇欲坠的战争机器最关重要的那些重工业。钢铁产量已经降到官方最小定额的三分之二还不到,飞机制造业因为缺少铝已降到三分之一;船运剩下不到一百万吨了,由于同盟国的飞机和潜艇的海岸活动,全部都被封锁。内地铁路和公路运输因为轰炸濒于崩溃。由于缺乏燃料,想尽办法用松香制造合成汽油,以使神风队能够升空。

   御前会议正面临军事失败这个现实,但是投降对军事领袖们来说是不可想象的,只要他们还有三百多万军队和九千多架飞机,而飞行员们还愿意象神风队那样为保卫祖国而流芳百世。德国投降时,铃木首相还希望通过中立的苏联政府谈成不丢面子的和平,允许日本至少保留帝国的一部分。外务相东乡认为这是不现实的,他们应该设法同美国直接谈判。通过在瑞士的美国战略情报局渠道进行的谈判宣告失败,首相不听外务相的意见,而愿意通过莫斯科再次接触。

   东乡告诫说,斯大林的要价将“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包括要满洲的领土和旅顺港。前首相广田弘毅被任命同俄国大使开始谈判。陆军大臣阿南将军制定了自己的计划,依靠组织市民志愿军去“把战争进行到死为止”。铃木在军国主义者的压力下,继续玩弄“肚皮游戏”,于是接受了天皇在六月初批准的军事计划。

   内阁里的军国主义分子和狂热的日本民众的精神鼓励来自冲绳的卫戍部队,这些人同美国入侵者打了三个月的仗,仍然拒绝投降。牛岛的军队减少到不到四万人了,还在伊江半岛周围小山的山洞里顽强抵抗。日方派了更多的神风队去进攻美国的航空母舰,而第五舰队的飞机不断用炸弹和火箭雷鸣般地无情袭击敌人阵地。巴克纳把炮火集中在名叫“大苹果”的小山上的主要阵地上。当这座山被占领时,牛岛剩下的士兵被迫退到该岛顶端的最后几平方英里的地方。

   冲绳岛战役的最后阶段于一九四五年六月十七日开始,美军以他们特制的喷火坦克向前推进,坦克把凝固汽油弹喷进日方据点。第二天巴克纳将军在前线巡视时被落下的炮弹炸起的珊瑚击毙。四天以后,牛岛剩下的部队被分割成互相隔绝的三股。东京下令再发动一次大规模的神风队袭击——已经太晚了,无法影响事态。那一天,一条最后无线电消息从第八十九山山洞深处的牛岛总部发出:“我们的战略、战术、方法都已用到头了。”在隧道里,卫生员给伤员注射致死剂量的吗啡。第二天凌晨四时,牛岛在理过发和最后一轮威斯忌干杯之后,坐在离美军阵地不到五十英尺的一个山洞洞口的席子上,用匕首切腹自杀。助手们割下了他的脑袋。

   同一天,一九四五年六月二十二日,美国第十军总部终于广播了一份公报,宣称冲绳岛已确保无虞。扫尾行动还要继续一个月,但是尼米兹上将在七月二日正式宣布“冰山活动”结束。没有大事庆祝胜利,这次胜利包括了整个太平洋战争中最血腥残酷的屠杀。日本士兵在战场上死亡的至少有十万零七千五百三十九人,被埋在山洞里的也至少有二万七千七百六十九人。只俘虏了一万零七百五十五人,估计有七万五千冲绳岛居民伤亡。地面战斗使美军死亡不止七千三百七十四人,三万一千八百零七人受伤。在海上,日方损失十六艘战舰和八百多架飞机,其中有许多是神风队飞机。美军方面,有三十四艘舰只被日军敢死飞行员击沉——七百六十三架航空母舰的飞机损失,四千九百零七名水手死亡——这是帝国海军在整个战争期间所有战役中加诸美国海军的最大伤亡。为了表彰此事,丘吉尔于六月二十二日打电报给杜鲁门说,争夺冲绳岛的史诗式战斗,将列入“军事史上最激烈、最著名的战斗”而流传后世。

珍珠港·是警告还是决定?·第三十八

珍珠港·是警告还是决定?·第三十八作者:约翰·科斯特洛·英国出自————《太平洋战争》出自————《战争通史》 一九四一年十月十五日,罗斯福总统深知,他拒绝参加同日本首相举行的最高级会议(在没有东京事先让步的情况下)就有可能使谈判破裂。那天他把他的关切打电报告诉了丘吉尔,他总是称丘吉尔为“那位前海军..

行动之后的报告·第三十七

行动之后的报告·第三十七作者:约翰·科斯特洛·英国出自————《太平洋战争》出自————《战争通史》 从历史观点的理性规律看来,一九三一年从满洲开始的日本军事行动怎样会引起一系列事件,后来终于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那是很显然的。美国卷入帮助英国抵抗纳粹德国的“不宣之战”的程度越深,希特勒要日本在远东发..

“现在算清账了”·第三十六

“现在算清账了”·第三十六作者:约翰·科斯特洛·英国出自————《太平洋战争》出自————《战争通史》 天皇打破了僵局。现在御前会议不得不接受无条件投降了。第二天上午召开全体帝国会议,以便决定接受波茨坦宣言,“带有这样的谅解。即该宣言并不同意任何有天皇陛下作为统治者的特权的要求。”阐明这一点的电报发..

奇迹式的投弹·第三十五

奇迹式的投弹·第三十五作者:约翰·科斯特洛·英国出自————《太平洋战争》出自————《战争通史》 为了夺取小小的冲绳岛而付出了可怕的代价,这迫使总统和参谋长联席会议设法寻求使日本投降而又不必进行计划中的秋季攻势的途径,秋季攻势要美军付出的生命代价,已经加码到超过一百万大关了。阿诺德将军所领导的战略..

浮着的菊花·第三十三

浮着的菊花·第三十三作者:约翰·科斯特洛·英国出自————《太平洋战争》出自————《战争通史》 到了一九四四年底,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已经决定,把六十英里长的冲绳岛(而不是台湾或菲律宾),作为最后进攻日本的跳板,如果有必要进攻日本的话。琉球群岛的这个最南部的最大的岛,离日本本土九州岛约四百英里。 一..

非凡的英勇·第三十二

非凡的英勇·第三十二作者:约翰·科斯特洛·英国出自————《太平洋战争》出自————《战争通史》 一九四五年一月二十六日,哈尔西向他的舰队发出信号说:“我们已经把敌人撵出海面,赶回它的内防线,干得好极了。”强大的美国第三舰队,在支援菲律宾人的入侵作战后,停泊在乌利西珊瑚岛进行补充。这支世界上最大的海..

“坚决的战斗精神”·第三十一

“坚决的战斗精神”·第三十一作者:约翰·科斯特洛·英国出自————《太平洋战争》出自————《战争通史》 一九四四年秋当美国先头部队穿过帛琉群岛和菲律宾向前挺进时,在亚洲大陆,日本陆军随着“Ichi-Go”攻势的进展节节获胜。第十一军向桂林推进,九月零陵被占领。中国国民党军队溃不成军,逃兵混在人流中,使数..

“死亡之花”·第三十

“死亡之花”·第三十作者:约翰·科斯特洛·英国出自————《太平洋战争》出自————《战争通史》 一九四四年十月十五日夜晚,“东京玫瑰“在无线电节目中洋洋自得地宣称:“米彻尔海军上将的航空母舰今夜全部被击沉——瞬息之间!”太平洋基地上通常收听舞蹈音乐的美军对这种荒谬的吹嘘无不嗤之以鼻。然而,日本公众..

道义义务·第二十九

道义义务·第二十九作者:约翰·科斯特洛·英国出自————《太平洋战争》出自————《战争通史》 “我们完了!”这是天皇手下的一名顾问于一九四四年六月十五日得悉塞班岛遭到攻击的消息后发出的惊呼。随着美军攻克马里亚纳群岛中的一个个海岛基地,此后的八个星期的确给裕仁天皇的陆海军将领们带来了一系列巨大的军事..

决战·第二十八

决战·第二十八作者:约翰·科斯特洛·英国出自————《太平洋战争》出自————《战争通史》 一九四四年春,日本帝国在其太平洋防线从中心到南翼都遭到攻击之际,又在亚洲大陆发起地面进攻。结果证明,这次进攻对日本来说是灾难性的。东条英机将军要对此负责。自从二月间美国在马绍尔群岛取得突破之后,东条便直接接管..

共同的战线·第二十六

共同的战线·第二十六作者:约翰·科斯特洛·英国出自————《太平洋战争》出自————《战争通史》一九四三年十一月二十三日,也就是美国海军获得了通往半个世界远的东京途中第一个岛屿“踏脚石”那天,英国、美国和中国的军事领导人正在开罗附近宏伟的米纳大厦饭店开会。 这次“六分仪”会议是这一年里罗斯福总统、丘..

突破日军外围防线·第二十五

突破日军外围防线·第二十五作者:约翰·科斯特洛·英国出自————《太平洋战争》出自————《战争通史》 人们等待已久的美国海军的中太平洋攻势终于在海军陆战队在布干维尔岛登陆十天之后开始了。“电流作战计划”是一九四三年十一月十一日开始实施的。这一天,十六艘运输舰运载着海军陆战队第二师全体官兵,从新赫布..

沉重的打击·第二十四

沉重的打击·第二十四作者:约翰·科斯特洛·英国出自————《太平洋战争》出自————《战争通史》 当魁北克的“四分仪会议”把围绕东南亚的具体战略的最后决定拖延下来的同时,在太平洋方面则没有出现任何争议,联合参谋长会议批准了尼米兹海军上将业经修改的计划,在进攻防备力量更强的马绍尔群岛和加罗林群岛以前,..

“置之死地”·第二十三

“置之死地”·第二十三作者:约翰·科斯特洛·英国出自————《太平洋战争》出自————《战争通史》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英国军事首脑第三次渡过大西洋,他们是乘坐急忙修复了高级舱房的“玛丽皇后号”作这次航行的,与此同时有几千名德国和意大利战俘被安置在严密看守下的底舱里。这艘巨大的邮轮在没有护航的情况下..

力求同时打两场战争·第二十二

力求同时打两场战争·第二十二作者:约翰·科斯特洛·英国出自————《太平洋战争》出自————《战争通史》 正当英国人在缅甸遭到另一次军事失败的打击时,秘密情报战却正在赢得胜利,这个胜利将对对日作战产生长期的深远的影响。一年多来同盟国的密码分析专家一直在从事一项破获帝国陆军密码电报的战斗,但收获甚微,..

“联合的僵局”·第二十一

“联合的僵局”·第二十一作者:约翰·科斯特洛·英国出自————《太平洋战争》出自————《战争通史》 “我们从瓜达卡纳尔的撤退是令人遗憾的,”一九四二年的最后一天,天皇在召见杉山元将军时这么告诫他。这位参谋总长是到皇宫来受领裕仁的诏书的,裕仁正式允准了帝国统帅部不得已的决定,实施日本军事上第一次撤退..

“开始的结束”·第二十

“开始的结束”·第二十作者:约翰·科斯特洛·英国出自————《太平洋战争》出自————《战争通史》 瓜达卡纳尔岛外三天海战取胜,使同盟国光辉的两周胜利达到高潮。这些胜利使得一九四二年十一月的头两周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十一月三日,战争的优势开始从轴心国转向同盟国——在阿拉曼,蒙哥马利将军历时十..

通向胜利之路的三岔口·第十九

通向胜利之路的三岔口·第十九作者:约翰·科斯特洛·英国出自————《太平洋战争》出自————《战争通史》 瓜达卡纳尔岛争夺战的重点现在转移到了海上。敌对双方的舰队展开了一场规模巨大的捉迷藏游戏,十月二十五日晚上,在所罗门群岛以东的太平洋海域里,双方舰队正好处在可以互相空袭的航程内。近藤海军中将的第二..

“人人希望我们能坚持”·第十八

“人人希望我们能坚持”·第十八作者:约翰·科斯特洛·英国出自————《太平洋战争》出自————《战争通史》 “这是有史以来最激烈的一次战争,”罗斯福总统在一九四二年九月七日向全国庄严广播。美国人可能免遭轰炸的劫难,但他们已经感受到战时经济所造成的匮乏和贫困:买不到新的小汽车和从牙膏到电器产品的家用物..

“我们必须进攻!进攻!进攻!·第十七

“我们必须进攻!进攻!进攻!·第十七作者:约翰·科斯特洛·英国出自————《太平洋战争》出自————《战争通史》 “珍珠港现在得到部分雪耻了,”尼米兹海军上将一九四二年六月六日的公报宣布:“不使日本海上力量丧失战斗力,不算彻底报仇。”美国公众对中途岛的胜利欢喜若狂,参谋长联席会议中的陆军派和海军派却..

“给他们吃点苦头”·第十六

“给他们吃点苦头”·第十六作者:约翰·科斯特洛·英国出自————《太平洋战争》出自————《战争通史》 雾和厚云笼罩着荒凉的阿留申群岛,栗田健男海军中将的航空母舰得以偷偷向东行驶,在一九四二年六月三日上午到达离尤纳拉斯加岛不到二百英里的海面上。从当风的荷兰港出发巡逻的海军PBY“卡塔利娜式”巡逻机没有发..

有算计的冒险·第十五

有算计的冒险·第十五作者:约翰·科斯特洛·英国出自————《太平洋战争》出自————《战争通史》 一九四二年五月五日,当珊瑚海海战进入高潮的时候,日本城乡挤满了游行的人群。游行的队伍打着色彩鲜艳的鲤鱼旗和纸风筝,以一个频频取得军事胜利的国家所特有的欢快心情,庆祝一年一度的“男孩节”。东京帝国参谋本部..

隐秘的胜利·第十四

隐秘的胜利·第十四作者:约翰·科斯特洛·英国出自————《太平洋战争》出自————《战争通史》 四月是同盟国接连遭到军事失败的第四个月。丘吉尔所说的“一连串的灾难”仍然在远东泛滥,唯一的宽慰是轰炸了东京。这个行动在一段短时间内振奋了美国人的精神,但是,参谋长联席会议和帝国参谋本部一样,认为这个行动只..

挨了一顿揍·第十三

挨了一顿揍·第十三作者:约翰·科斯特洛·英国出自————《太平洋战争》出自————《战争通史》 自从珍珠港事件以来,罗斯福一直敦促他的军事计划人员寻找轰炸东京的办法。从中国派飞机,虽然不愁没有志愿飞行员,可是飞去就回不来,对飞行员来说无异于自杀。直至一九四二年一月中旬,金海军上将的参谋部方才想出一个..

胜利病·第十二

胜利病·第十二作者:约翰·科斯特洛·英国出自————《太平洋战争》出自————《战争通史》 一九四二年的头几个月里,失败的气氛笼罩着华盛顿和伦敦,东京却沉浸在一片狂欢之中。日本每取得一次新的胜利,市民们就排着长队,挥动着旗子,踏着冬雪,来到皇宫的城门前举行庆祝大会。大东亚共荣圈正在异常迅速地确立,似..

一连串的灾难·第十一

一连串的灾难·第十一作者:约翰·科斯特洛·英国出自————《太平洋战争》出自————《战争通史》 山下奉文将军的部队同新加坡之间现在只隔着柔佛海峡,这支部队在柔佛州闪电般的进军速度向本间将军施加了新的压力,促使他在菲律宾重新发动业已停顿的攻势。新的部队运抵巴丹前线。日军共有二万五千人,同巴丹半岛的守..

处于守势·第十

处于守势·第十作者:约翰·科斯特洛·英国出自————《太平洋战争》出自————《战争通史》 一九四一年圣诞节的那一个星期,使人心灰意冷的失败的消息象潮水般地涌往白宫,约瑟夫·斯大林却出人意料地发出了节日欢呼。当罗斯福总统和丘吉尔首相同他们的军事顾问们坐在一起,反复推敲进行全球战争的共同战略的时候,他..

暗淡的景象·第九

暗淡的景象·第九作者:约翰·科斯特洛·英国出自————《太平洋战争》出自————《战争通史》 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十日上午,正当帝国海军第二十二航空战队的飞行员对英国舰队疯狂轰炸,取得了惊人的胜利时,第十一航空战队的机群正在飞往菲律宾,准备对美国在西太平洋的海空力量进行一次同样毁灭性的打击。 大机群从福摩..

直接的打击·第八

直接的打击·第八作者:约翰·科斯特洛·英国出自————《太平洋战争》出自————《战争通史》 “好了,我们总算赢了,”一九四一年十二月七日,盎格鲁撒克逊国家在军事上开始遭到惨痛的失败,温斯顿·丘吉尔的直接反应却是这么一句话。他心里明白,珍珠港遭到的袭击,已经迫使美国决心投入一场全球战争。事件发生之后..

“一个永远蒙受耻辱的日子”·第七

“一个永远蒙受耻辱的日子”·第七作者:约翰·科斯特洛·英国出自————《太平洋战争》出自————《战争通史》 夏威夷时间十二时 瓦胡岛 在珍珠港入口处以南八英里的海面上,在一轮圆月之下,五艘伊级潜艇的日本艇员忙着把袖珍潜艇放进波涛滚滚的大海。当岩佐海军中佐的特种进攻部队的二人小组挤进各自袖珍潜艇的窄小..

“举国玉碎”·第六

“举国玉碎”·第六作者:约翰·科斯特洛·英国出自————《太平洋战争》出自————《战争通史》 一九四一年九月六日上午,时钟正敲十点,东京皇宫的招待员鞠躬将身着礼服、由参谋长们陪同的日本内阁大臣引进御前会议室。他们入座后,会议仪式比通常天皇在场时还要庄重。枢密院议长原首先代表天皇宣布会议开始。裕仁,..

“不祥的蒙影”·第五

“不祥的蒙影”·第五作者:约翰·科斯特洛·英国出自————《太平洋战争》出自————《战争通史》 一九四一年六月二十二日,星期日,在这一天的最初几个小时里,战争的整个进程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在六千门大炮雷霆般的轰击下,德国坦克和步兵师象浪潮一般滚进苏联边界。虽然“魔术”和“尤尔特拉” [ 中译本编者注:..

欧洲第一·第四

欧洲第一·第四作者:约翰·科斯特洛·英国出自————《太平洋战争》出自————《战争通史》 许多美国人,虽然没有发现一个公开支持孤立主义事业的总统候选人,但从罗斯福明显的“不要战争”的保证中得到安慰。五天以后,共和党候选人温德尔·威尔基以五百万票之差被击败。不过罗斯福总统后来还得承认,他之所以作了波..

外部战争·第三

外部战争·第三作者:约翰·科斯特洛·英国出自————《太平洋战争》出自————《战争通史》 “在我们的下面是宁静富饶的长江流域,只是丢在南京城里的炸弹腾起的烟柱打破了沉寂”,——奥山上尉就这样开始了一个下午,在这个下午,他几乎使日本同美国骤然交战。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十二日,他的飞机率领一个中队的帝国海..

一堆废纸·第二

一堆废纸·第二作者:约翰·科斯特洛·英国出自————《太平洋战争》出自————《战争通史》 西奥多·罗斯福一九零九年卸职的时候,他的寄期望于盎格鲁撒克逊继续称雄世界的宏伟抱负,面临着英国在远东的势力日益衰落和日本的军事与工业实力惊人地增长的危险。现在,治理大不列颠帝国已退居次要地位,保卫不列颠群岛不..

显示使命·第一

显示使命·第一作者:约翰·科斯特洛·英国出自————《太平洋战争》出自————《战争通史》地中海时代随着美洲的发现而结束了;大西洋时代正处于开发的顶峰,势必很快就要耗尽它所控制的资源;唯有太平洋时代,这个注定成为二者之中最伟大的时代,仅仅初露曙光。—— 西奥多·罗斯福总统,一九零三年 一九四一年十二月..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