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繁体

概述

作者:亨利·米歇尔 ·法国

出自————《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卷·世界大战》《第三部·战争的分水岭》

出自————《战争通史》

   1942年底到1943年初,战局趋于稳定,但随后各条战线的情况又发生了根本的改变。轴心国的军队先是受到挫折,后来就被打退了。然而,这个令人兴奋的成就却根本不是盟国协同作战的结果。

实际上,这三个战区是彼此分离而又不相同的。参战国中没有一个是同时在这三个战区中作战的。大西洋和北非是英美海军、空军和极少量陆军同德意军队的竞技场;俄罗斯大平原是德苏之间单独进行大战的舞台;而在太平洋,美国正在同日本决一雌雄。在所有这些战区中,还有一些为了自保而参加大国间战争的小兄弟。

   战争已经到了一个转折点,但这并不是由于参战的两个联盟的任何一方组织较好或战略高明。日本和德国取得了几乎是意料之外的成功,并在头一阶段完全达到了它们的目标,在第二阶段也几乎完全达到了它们的目标。可是,就在取得了这一系列的胜利之后,它们便成了强弩之末了。由于它们没有把自己的对手彻底摧毁,后者的力量又渐渐重新积聚并增强起来,因此双方的力量达到了平衡。胜利女神还没有决定最后垂青谁,而从这时起她似乎更加动摇不定了。

   事实是,美国的军备工业开始制造出大量的坦克、空中堡垒、航空母舰、运输舰、卡车、大炮、潜艇和油轮。至于苏联,它发现那广垠的国土是对它有利的,它早已把工业转移到乌拉尔及乌拉尔以东的地方,从而双方的机会就更加均等了。

   其次,日本的扩张在瓜达卡纳尔岛和中途岛遭到阻止;同时,在大西洋海战中,建造的船舰已经同被击沉的船舰相等了,德国潜艇的生产也同它的损失相平衡。在非洲,隆美尔被阻于埃及的入门口,接着又被打退了。与此间时,美国在北非取得了立足点。尤为重要的是,红军在斯大林格勒使德军遭到了第一次惨败 [ 译者注:此处英译本有错漏,现根据法文原本改正。 ] 。

   在各个战区,希望之神已经转到另一方去了。

苏联的攻势。德黑兰会议·第二

苏联的攻势。德黑兰会议·第二作者:亨利·米歇尔 ·法国出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第四卷·德国战败》《第一部·盟国的攻势》出自————《战争通史》 (1943年7月-1944年5月) 从1943年夏季开始,红军象浪头一样接连发动攻势,开始时在两次攻势之间还有间歇,后来就连续不断,一直到德国战败。与早先德军攻势不同..

轰炸德国·第一

轰炸德国·第一作者:亨利·米歇尔 ·法国出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第四卷·德国战败》《第一部·盟国的攻势》出自————《战争通史》 对盟国说来,地中海战争结束和意大利投降显然是值得欢迎的大事,也是以后形势发展的吉兆。然而,德国的军事力量并未因此而有所损伤,从某种程度上说,反而使它摆脱了一个令人头..

意大利投降·第二

意大利投降·第二作者:亨利·米歇尔 ·法国出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三卷·意大利的失败》《第二部·意大利投降》出自————《战争通史》 一、西西里战役 1942年5月,在英国提议下(尽管美国不大愿意),盟国还是在华盛顿决定,在非洲取得胜利之后,再接再厉,打垮意大利。但是,一则由于运输船只不够,二则缺乏..

非洲战事的结束·第一

非洲战事的结束·第一作者:亨利·米歇尔 ·法国出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三卷·意大利的失败》《第二部·意大利投降》出自————《战争通史》 盟国由于自身缺乏胆量,也由于兵力减少——他们把这一点归因于“火炬”军事行动——而没有设法去夺取整个法属北非。这就使德国人得以先后通过空运和海运派出一支远征..

奇怪的同盟·第四

奇怪的同盟·第四作者:亨利·米歇尔 ·法国出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三卷·意大利的失败》《第一部·盟国的战争机器》出自————《战争通史》 希特勒迫使苏联先成了英国的盟国,后来又成了美国的盟国。这几个并非心甘情愿结合在一起的盟国,都知道有必要在整个战争期间维持它们的一致,而且在战后也要继续保持..

苏联的战争·第三

苏联的战争·第三作者:亨利·米歇尔 ·法国出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三卷·意大利的失败》《第一部·盟国的战争机器》出自————《战争通史》 一、战争是如何进行的 要弄清楚苏联对战争是如何指挥和领导的并非易事。诚然,对于在苏维埃制度结构内部掌握实权的各种机构的性质和作用,苏联历史学家提供了大量的..

美国兵工厂·第二

美国兵工厂·第二作者:亨利·米歇尔 ·法国出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三卷·意大利的失败》《第一部·盟国的战争机器》出自————《战争通史》 在战争期间,美国为盟国提供了它生产的军备的一半以上——用于对德作战的占百分之三十五,用来迫使日本投降的不下百分之八十六。然而,这样大规模地开动工业,并没有..

英美的战争·第一

英美的战争·第一作者:亨利·米歇尔 ·法国出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三卷·意大利的失败》《第一部·盟国的战争机器》出自————《战争通史》 一、英国指导战争的方法 英国从1939年9月以来就一直坚守着阵地。它取得了经验,这对美国既有好处,也有压力。英国指导战争的方法是:既要尊重传统,又要朝前看的经验..

斯大林格勒之战·第三

斯大林格勒之战·第三作者:亨利·米歇尔 ·法国出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卷·世界大战》《第三部·战争的分水岭》出自————《战争通史》 1942年,斯大林格勒是一座拥有六十万人口的城市,座落在伏尔加河右岸,延伸近四十英里。它是一个大的工业和交通中心。这条俄罗斯大河的宽度,自半英里至一又四分之一英..

德军在非洲受阻·第二

德军在非洲受阻·第二作者:亨利·米歇尔 ·法国出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卷·世界大战》《第三部·战争的分水岭》出自————《战争通史》 自1941年4月起,隆美尔及其非洲军团同他所隶属的意大利盟军一起,一直占领着昔兰尼加的巴迪亚-索芦姆-哈勒法业一线。为了使这些军队能守住阵地并且在可能的时候向埃..

海战中的力量均势·第一

海战中的力量均势·第一作者:亨利·米歇尔 ·法国出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卷·世界大战》《第三部·战争的分水岭》出自————《战争通史》 一、美国在太平洋的指挥机构 1942年3月以后,美国陆军和海军制订计划的人已经开始考虑到两个军种必须协同作战的问题。海军和陆军是冤家对手,它们的观点是那样的背道..

共荣圈·第三

共荣圈·第三作者:亨利·米歇尔 ·法国出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卷·世界大战》《第二部·日本的大东亚》出自————《战争通史》 日本人如何管理和开发他们所到手的广土众民呢?老实说,他们还没有制订出很多详细的计划,在准备上甚至比德国人还差。整个来说,他们是受到当地人民欢迎的,但情况也因种族、宗..

日本的闪击战·第二

日本的闪击战·第二作者:亨利·米歇尔 ·法国出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卷·世界大战》《第二部·日本的大东亚》出自————《战争通史》 日本在近两年的侵略战争中所获得的利益,使其在陆地和海面上显示出超过对手的优势。凭借这种优势,它为自己开辟了一个庞大的帝国。 一、日本的兵力 日本的一亿居民中,有..

日美关系的破裂·第一

日美关系的破裂·第一作者:亨利·米歇尔 ·法国出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卷·世界大战》《第二部·日本的大东亚》出自————《战争通史》 日本从1931年起就发动了进攻中国的战争,尽管取得了一些胜利,但却再也拔不出脚来。法国的战败以及英国几乎处于绝望的孤立,使日本帝国主义者无论从经济需求方面,还是..

抵抗运动的开始·第六

抵抗运动的开始·第六作者:亨利·米歇尔 ·法国出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卷·世界大战》《第一部·大德国》出自————《战争通史》 全欧洲都在对占领国进行着抵抗。在每一个被占领国里,都能发现这一运动,但它却从未统一或协调起来。这种在敌国心脏内的特洛伊木马,自然要为盟国所利用,但它们对之又有点不..

同德国的合作·第五

同德国的合作·第五作者:亨利·米歇尔 ·法国出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卷·世界大战》《第一部·大德国》出自————《战争通史》 希特勒政权需要把德国人民牢牢地控制住,而且还需要赢得国外最大限度的支持。它想保持威望和胜利地结束战争,就必须这样做。因此,戈培尔授意和控制的宣传工作,就成了维持这一..

集中营和种族灭绝·第四

集中营和种族灭绝·第四作者:亨利·米歇尔 ·法国出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卷·世界大战》《第一部·大德国》出自————《战争通史》 历史学家们都想弄清楚希特勒政策后面的真正动机究竟是什么。难道真象英国人艾伦·布洛克和德国人布拉赫尔所认为的希特勒主要是受权力欲的驱使吗?如果是这样,战争则是这位..

对欧洲的统治·第三

对欧洲的统治·第三作者:亨利·米歇尔 ·法国出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卷·世界大战》《第一部·大德国》出自————《战争通史》 一、对苏作战引起的后果 德苏战争中投入的人力物力之多,在二次大战期间是独一无二的,在历史上也是没有前例的。由于作战地区广阔、人员伤亡众多,旷日持久、斗争残酷,因而战..

德国军队在苏联的胜利·第二

德国军队在苏联的胜利·第二作者:亨利·米歇尔 ·法国出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卷·世界大战》《第一部·大德国》出自————《战争通史》 一、突然袭击 在纽伦堡法庭上,哈尔德将军和约德尔将军断言,在攻打苏联这一件事情上,希特勒只不过是比苏联抢先了一步;为了辩明这一预防性战争是有道理的,他们列举..

德国与俄国之间的破裂·第一

德国与俄国之间的破裂·第一作者:亨利·米歇尔 ·法国出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卷·世界大战》《第一部·大德国》出自————《战争通史》 德苏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中给历史学家们提出问题最多的一章。这并不是由于缺乏史料,这方面的史料汗牛充栋。在德国方面,最重要的文件都已公开了;但是在德军将领战..

非洲及巴尔干半岛各国的战争·第三

非洲及巴尔干半岛各国的战争·第三 作者:亨利·米歇尔 ·法国出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一卷·欧洲的战争》《第三部·英国孤军作战》出自————《战争通史》 现在和今后,战争继续在非洲、巴尔干半岛各国和海上进行。 一、大西洋之战 护航战对英国是生死攸关的。如果人员和武器不断地葬送海底,那末调动英联邦..

希特勒欧洲的诞生·第二

希特勒欧洲的诞生·第二 作者:亨利·米歇尔 ·法国出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一卷·欧洲的战争》《第三部·英国孤军作战》出自————《战争通史》 一、希特勒的打算 根据元首原则,在纳粹德国,除非经希特勒本人决定或认可,任何事情都是不能进行的。虽说他在《我的奋斗》中提出过,又在多次讲话中重复过一些..

不列颠之战·第一

不列颠之战·第一 作者:亨利·米歇尔 ·法国出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一卷·欧洲的战争》《第三部·英国孤军作战》出自————《战争通史》 一、获胜后的希特勒 在雷通德,希特勒在离开福煦的那辆卧车时跳了一场轻快的小步舞。在如此迅速地取得无可置疑的胜利以后,他的希望看来是无止境的。[ 注:在各地,甚..

停战·第四

停战·第四作者:亨利·米歇尔 ·法国出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一卷·欧洲的战争》《第二部·法国的失败》出自————《战争通史》 一、大撤退 自6月10日起,法国政府便开始从一个城堡到另一个城堡地四处流亡。起先还按照预先的计划,但不久以后便被敌人的推进所驱赶着。本来预计把政府安置在图尔,可是在那里也..

法国的崩溃·第三

法国的崩溃·第三作者:亨利·米歇尔 ·法国出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一卷·欧洲的战争》《第二部·法国的失败》出自————《战争通史》 一、法军司令部的人事更迭 在法兰西历史上创巨痛深的日子里,保罗·雷诺在不断地扩大他的政府,以便尽可能把除共产党之外的国内各种力量都罗致进去,建立最广泛的民族团结..

色当突破·第二

色当突破·第二作者:亨利·米歇尔 ·法国出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一卷·欧洲的战争》《第二部·法国的失败》出自————《战争通史》 一、入侵荷兰 德国人一经决定以主力向色当推进,荷兰就居于战争主要轨道之外了。在戈林的请求之下,荷兰的中立仍将受到破坏,因为他深怕英国皇家空军会把它当作航空母舰来使..

1940年5月交战双方的计划及力量对比·第一

1940年5月交战双方的计划及力量对比·第一作者:亨利·米歇尔 ·法国出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一卷·欧洲的战争》《第二部·法国的失败》出自————《战争通史》 一、希特勒的观点 关于希特勒对英法两国的看法,我们是了解的,因为他曾向他手下的将军们以及墨索里尼透露过。他从未企图菲薄他的个人作用,却直言..

在挪威的战争·第三

在挪威的战争·第三作者:亨利·米歇尔 ·法国出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一卷·欧洲的战争》《第一部·在波兰和斯堪的纳维亚的序曲》出自————《战争通史》 盟国是不能对漏洞百出的封锁寄以多大希望的。因此,如果不能指望制止高加索石油的开采的话,至少可能把瑞典铁矿供应线切断吧?就希特勒来说,芬兰战争向..

莫名其妙的战争·第二

莫名其妙的战争·第二作者:亨利·米歇尔 ·法国出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一卷·欧洲的战争》《第一部·在波兰和斯堪的纳维亚的序曲》出自————《战争通史》 一、希特勒与和平 在整个波兰战役进行期间,希特勒曾经指示德国军队在西线要极其慎重行事,也就是说,要完全采取守势。在1939年8月31日的指示中,他命..

波兰从欧洲地图上消失了·第一

波兰从欧洲地图上消失了·第一作者:亨利·米歇尔 ·法国出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一卷·欧洲的战争》《第一部·在波兰和斯堪的纳维亚的序曲》出自————《战争通史》 一、希特勒的“总体战争” 波兰战役使纳粹德国得以在它初试锋芒的阶段中显示出它是精于战争之道的;突然袭击和无情猛攻使敌武装部队溃不成军..

导言·1939年9月卷入战争的各种力量·战略计划

导言·1939年9月卷入战争的各种力量·战略计划作者:亨利·米歇尔 ·法国出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序》出自————《战争通史》 1939年9月1日上午4点45分,德国军队进入了波兰。英国在9月3日上午11时、法国在随后六小时履行了它们对波兰的保证,宣布同德国处于战争状态。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了。卷..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