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历山大的围城战·第七
亚历山大的围城战·第七
作者:富勒·英国
出自————《亚历山大的将道》
出自————《战争通史》
哈里卡纳苏斯的围攻
亚历山大一共打了三次主要的围城战,也就是围攻哈里卡纳苏斯、提尔和加沙的战斗。
哈里卡纳苏斯(Halicarnassus),即为现在的博卢(Bodrum),是卡利亚的首府,也是控制通到爱琴海的南面进入波斯境内的主要海军基地。它位于一个小型半岛的南岸上,这个半岛向西伸入海中,其北为孟地莱(Mendilia)湾,其南为科斯(Cos)湾。其战略地位颇为重要,经由锡克拉底斯群岛(Cyclades) [ 阿修比注:锡克拉底斯是希腊语中“环”的意思,也是英文中 cycle和circle的词根。提洛(Delos)是这个环状岛屿群的中心,其中比较著名的还有米诺斯(Mykonos)岛。 ] 可以与阿提卡取得联系;经由斯波拉底斯群岛(Sporades)——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岛为罗德(Rhodes)岛——又可以与克里特岛取得联系。为了要控制爱琴海,并保障其与马其顿之间的海上交通安全,亚历山大就必须从波斯人手中夺取哈里卡纳苏斯。
同时有两种记载留传至今:一是阿里安的,他又是以托勒密与亚里斯托布拉斯的记载为根据,这是从围攻者的观点来写的;另一是狄奥多拉斯的记载,他是以不知名的文献记述为根据,并从被围者的角度来叙述这个故事的。虽然二者在细节上是有差异的,但大体说来却是相同的。
从自然和技术上来说,哈里卡纳苏斯要算是一个防御很坚固的城市:在向陆地那一面,有一道高墙包围着,墙外还有护城河,宽达十五米,深达七米。它一共有三个“卫城”(Citadls),最原始的卫城(Acropolis)是在西北角上;沙尔马西斯(Salmais)要塞在海岸上,靠西南边;还有一个“国王堡垒”(Kings Castle),则位于港口中靠近海岸的阿孔尼沙斯(Arconnesus)小岛上。
守兵的实力也很强大,有两千多名希腊佣兵,由一个雅典流亡者厄菲阿尔忒斯(Ephialtes)指挥:另外还有强大的亚洲兵力,由阿仑托巴提斯(Orontobates)统率,他也兼任卡利亚(Caria)的总督。门农,最近被任命为小亚细亚都督,对于陆海两军具有最高的指挥权。他的府库充实,有充分的补给足以抵抗长期的围攻,也有许多的防御机器。此外,门农又已命令一个支队的海军停泊在港口中,其水兵也可以用来增援守军。最后因为亚历山大已经解散了舰队,所以波斯人对于海洋也获得了绝对的控制,可以任意向该城输送援兵与补给。
在公元前334年秋季中,米利图斯投降之后,亚历山大马上向哈里卡纳苏斯前进。这个城的围攻就当时而言,对亚历山大要算是前所未有的艰巨行动。与米利图斯不同,他的行动在哈里卡纳苏斯仅限于其向陆地的方面。亚历山大的军队在靠近该城东南角的地方宿营,距离美拉撒(Mylasa)门不远,从那一个门有一条路通到东北二十五英里远的美拉撒城 [ 阿修比注:原卡利亚地区首府,公元前359年该地区首府迁至哈里卡纳苏斯。 ] 。
亚历山大的第一次行动就是在美拉撒门的附近去对城墙做一番侦察,但是城内守兵却做了一次突如其来的猛烈出击,使亚历山大受到了奇袭。虽然城内的守兵终于被击退了,但在亚历山大的军队里却产生了相当的混乱,因为他并未能阻止攻击者退回城内。这个轻微的挫折使亚历山大决心另外换一个地点。几天之后,亚历山大从该城的东南移到了西面,并在孟多司(Myndus)门附近再度对城墙执行侦察,这里有一条路线通到西面十二英里远的孟多司城,该城就位于这个半岛的极西顶点上。亚历山大同时也想占领该城,因为有一部分城民表示愿意向他献城投降。
亚历山大率领一部分兵力绕到该城的西面,从那里拟向孟多司发动一个夜间攻击,但当他接近城墙时,却不曾看见与内应所约定的信号。因为亚历山大并未携带攻城纵列,于是他只好企图用坑道来挖毁城墙。可是敌方的援军已从海上赶来,于是他放弃了一切攻城的企图,而撤回到哈里卡纳苏斯城下。
然后,亚历山大命令对哈里卡纳苏斯展开激烈的围攻,并企图在该城的北端击破城墙。亚历山大已经填塞了一段护城河,以便攻城塔与攻城槌可以接近城墙。亚历山大还命令士兵靠着城墙建筑“庇檐”(Mantlets)以保护工兵挖掘墙基。在这些工作尚未进行多久时,守兵又做了一次夜袭,想在这些攻城塔尚未进入阵地前,就先纵火将其焚毁。他们虽然被击退,但在战斗中,马其顿军队阵亡了十六人,伤了三百人,而守军只死了一百七十人,其中包括着涅俄普托勒摩斯(Neoptolemus)在内,他是流亡者阿明塔斯的兄弟。依照阿里安的说法,马其顿人的死伤之所以如此不成比例的原因,是因为敌人凭着黑夜的掩护,使他们很难和用防盾来对抗向他们所投掷的矢石。
几天之后,当两个碉楼与中间一段城墙已被撞毁,而第三个碉楼也摇摇欲坠时,守军为了掩护这个缺口,赶紧用砖块建造了一道“新月堡”。正当此时,又发生了一个意外事件。在帕迪卡斯营中有两个喝醉酒的士兵,互相夸耀自己的勇敢,为了证明到底是谁比较勇敢,他们自己拿起了兵器去攻击这个“新月堡”。当他们接近城墙时,被缺口侧面的守军发现,守军跳下来将他们杀死,并前进攻击马其顿军队的前哨。帕迪卡斯马上增援,而城上守军也纷纷卷入了混战之中。照阿里安的记载,经过了一度苦战之后,马其顿军队逐回了守军,并几乎夺获了该城,因为城墙上已经没有部队了。
狄奥多拉斯所讲的故事又略有不同,他说帕迪卡斯的增援兵力还是受到严重的挫败,直到亚历山大亲率援兵赶到,门农才收兵回城。换言之,这是守军占了优势的一场斗争。此外,托勒密对于某一件小事也不曾提及,似乎可以当做反证。当这次战斗结束后,亚历山大曾经派人去向守军要求休战,以便抬回在城下被杀死的马其顿人尸体。由此可证比较吃亏的还是马其顿军队。这个要求被厄菲阿尔忒斯所拒绝,但最后还是获得了门农的允许。
次日亚历山大推进他的攻城塔和攻城槌,以求摧毁这个新月堡,但是敌军又再度出击,焚毁了靠着城墙的庇檐和一个木塔。其余的则被费罗塔斯与希拉尼卡斯所救回。等到亚历山大赶来,突击者又丢下了火炬,逃回城中。
可是从此时起,攻击军队也渐入佳境,他们不仅可以从正面攻击,而在缺口两侧的木塔上,也更能攻击新月堡部分的侧面和后方。
在这次战斗之后,厄菲阿尔忒斯就在城中的一次战争会议中指出,欲救该城就必须采取攻势。门农也完全表示同意。虽然狄奥多拉斯所记载的计划,其内容很含混,但似乎是有如下述:二千希腊佣兵,分为两个集团各一千人,担负着出击的任务。一个纵队携带着点着的火把,从新月堡上出发,去焚毁敌人的攻城机器;另一个纵队由厄菲阿尔忒斯指挥,从“三号门”(Triple gate)出发,三号门大致是位于缺口的侧面上,相距没有多远。当第一个纵队攻击那些机器,引得敌人赶去营救时,第二个纵队也就应该打击在其侧面上。若这个奇袭成功了,门农就会率领波斯军的主力去支援厄菲阿尔忒斯,并做最后的一击。假如狄奥多拉斯的记载内容没有错,则亚历山大所面对的就绝非一个平凡的将领。
接着,阿里安又说,在上次战斗几天后,亚历山大推进他的机器来攻击新月堡。突然间,他在缺口附近受到了攻击;不久之后,又受到第二个纵队的攻击,他们是从三号门中出来的,这是马其顿人认为不会有危险发生的地点。于是在叙述了攻城机周围的战斗情形后,阿里安又这样写道:
至于那些从三号门中出来的人,亚历山大的侍卫长托勒密(Ptolemaeus)立即迎击他们,他率领着艾达斯(Addaeus)和提曼德尔(Timander)的两个团(并非方阵团)以及一些其他的轻型部队,很轻松的将那些突击人员逐退了。当他们撤退时,护城河上的狭桥也使他们受到重大的损失,这座桥在许多人的压力之下断裂了,有许多人落在河中,有些人自相践踏而死,另外有些人则为马其顿军队所射死。最大的屠杀发生在城门周围,因为城门在恐慌中过早的关上了,守军害怕马其顿军队会跟在败兵后面冲入城内。所以许多人被关在城外,就在门边被敌人尽情地屠杀。若非亚历山大吹响了退却的号角,则这座城市可能已被攻克。甚至于到此时,亚历山大还希望哈里卡纳苏斯自动投降,免得生灵涂炭。
而狄奥多拉斯的记载又不相同。他说当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在预定反攻的那一天拂晓,城门突然大开,第一个纵队首先冲出,将他们的火把投在敌方的攻城机器上面。紧接着,厄菲阿尔忒斯也就跟着出来,把他的人员组成了一个纵深的方阵,向那些忙于保护攻城机器的马其顿军队冲锋。营地中一片喊声和响声,到处都可以听到紧急备战的号声。虽然马其顿人很快就扑灭了大火,但在战斗中,厄菲阿尔忒斯却已经占了上风。于是门农又带着强大的兵力出现了,亚历山大一时感到不知所措。但突然的局势又转变了:有些马其顿的老兵,照年龄是已经不应再参加战斗的,尽管他们在菲利普老王驾下,是曾经百战百胜的。在这个危急的时候,突然激发了他们旧日的勇气和决心,因为他们是英勇而有经验的军人(比其余任何人都要较高一等),他们痛斥那些转身逃走的新兵胆小无用。他们自己凝结成为一个整体,将他们的防盾扣在一起,攻击在自以为必胜的敌军身上,杀死了厄菲阿尔忒斯和许多其他的人员,迫使其余敌军进入城中。此时在黑夜中,有一些马其顿人也和他们混合在一起,进入了城内。但是国王却命令吹退却号,于是他们返回营地。
根据上述的记载,似乎厄菲阿尔忒斯首先所攻击的部队——即艾达斯与提曼德尔的营都是由年轻和无经验的军人所组成的,直到老马其顿士兵赶来,然后才击退了厄菲阿尔忒斯。这也与库提乌斯另一段记载互相印证。他说当亚历山大与克里塔斯争吵时,后者曾经这样说:“你骂菲利普的老兵,却忘记了若非老艾塔赫斯(Atarrhias)制止那些年轻人退却,我们今天也许还要在哈里卡纳苏斯附近游荡。”
阿里安对于波斯军被击退后,亚历山大仍命令吹退却号一节所下的结论,似乎还有一点漏洞,所以不易讲得通。假如诚如他所说的,这个城市是已经快要攻下了,那么除非亚历山大确知至少有一部分公民准备迎降,否则若不继续压迫,则在将道上就未免太说不过去了。当然也可能是如狄奥多拉斯所云,那是在黑夜混乱之中,而且敌我不分;不过更可能的是他一直与哈里卡纳苏斯城中的反波斯分子有接触,这些人是准备欢迎他的(应记着在孟多司城中也有反波斯分子之存在)。足以当做反证的是,当这次攻击失败后,门农与阿仑托巴提斯立即决定放火焚城,并把军队撤入国王堡垒和沙尔马西斯。做这个决定的理由是因为这个城市已经丧失了一部分,而损失也已经够重(已有一千人被杀),所以这个城已经无法固守了。虽然这些理由是并没有错的,不过更可能的是因为害怕亚历山大已经在城中有了部署,人民会起而响应。由此看来,亚历山大的解放政策在此是已经生效了。
纵火焚城是在午夜时。当亚历山大看见了火光后,就立即命令部队入城,凡是手执燃烧物的人一律杀无赦,但留在家中的公民则获得了自由。天亮之后,亚历山大知道门农已经把军队撤入国王堡垒和沙尔马西斯,于是他决定不对这两个要塞做正规的围攻,而只加以监视而已。亚历山大决定不对这两个要塞做正规的围攻,的确是很明智的,因为下述的事实即可以当做反证。直到公元前333年的秋季中,伊苏斯会战之前不久,阿伦托巴提斯才在苦战中被托勒密与艾桑德(Asander)所击败,这两个要塞才投降。这两个卫城一共坚守了十二个月之久。
提尔的围攻
在伊苏斯会战后,亚历山大的问题即为征服腓尼基。这个地区像希腊一样,是一个城市国家的地区,每个城市都是一个贸易中心。它们之间充满了内在矛盾,尤其是提尔(Tyre)与西顿(Sidon)之间更是势不两立。他们有时也会征服邻国,例如艾拉达斯(Aradus) [ 注:今的黎波里附近。 ] 之于马拉松(Marathus) [ 阿修比注:腓尼基语,意为“多茴香的”,注意这里是北非沿海城市,并非雅典城下的马拉松(Marathon)。Marathus和Marathon是同一个词在腓尼基语和英语中的不同拼写,现代马拉松比赛用的就是Marathus。 ] ,虽然他们承认波斯的宗主权,但实际上,他们都是独立的小王国。这些国家的总数有二十五个之多,有许多是非常的小,其中最重要的为提尔、西顿、艾拉达斯、拜布拉斯(Byblus)和提波里斯。
当亚历山大以惯有的高速向南挺进时,这些城市遂处于进退两难的地位。假如他们企图反抗,则在不联合的状况下,就有被各个击破的危险;假如他们投降,则他们的舰队现在还留在爱琴海内,他们的许多领袖人物,连同几个国王在内,也都在船上,就有被大流士扣押为人质的可能性。第一个挡住亚历山大去路的城市是艾拉达斯,它虽然小但却颇强,因为它位于一个岩质的岛上,八百米长,五百米宽,距离海岸一百米。它的城墙极厚,有些地方是由五米到六米长的大石块所筑成,有一部分城墙竟高达十米以上。不过若无舰队之支援则也还是不能抵抗长期的围攻,所以其世子斯特拉顿(Straton)还是决定投降,因为国王吉罗斯特拉塔斯(Gerostratus)率领着舰队仍留在爱琴海中。斯特拉顿同时也把他势力范围之内的马拉松(Marathus)、希根(Sigon)和马莱米(Mariamme)三城也交了出来。拜布拉斯是第二个开门迎降的国家,该城的国王也不在城中。西顿的人民早就怨恨波斯人,所以也欢迎亚历山大。这样就使各城市中最强大者——提尔,处于孤立的地位。提尔的国王艾齐米尔克(Azemilk)仍在爱琴海中,为了使该城免受围攻,艾齐米尔克派遣使臣去见亚历山大,告诉他愿意接受他所提出的任何条件。亚历山大表示他想到提尔的赫拉克勒斯神庙中去牺牲上祭一次,但是他却不知道依照提尔的习惯,只有国王才有上祭的资格,所以使者若允许了他这个要求,即无异于承认亚历山大是他们的国王了。这些使臣却不曾把这一点解释给亚历山大听,而只是回答说除了牺牲上祭外,其他任何条件都可以照办,同时他们深信其城墙的威力,所以又补充一句话,他们不愿让波斯人或马其顿人入城。这样就使亚历山大大为震怒,他命令使臣退下,召集其将领,向他们做了训话,决心围攻提尔。
旧提尔位置在大陆上,在西顿的南方二十英里处,在它的西北方约二英里远的地方,距离海岸线约半英里远的海中有一群岩质的小岛,大致与海岸平行。在这个岛群中央有两个最大的,因为中间隔的水道已被填起,所以已经结成了一体,新提尔城就建在上面,根据普林尼的记载,其周围为二点七五英里长。 [ 阿修比注:提尔原是一座城(旧提尔),后来却分为大陆性的城市和海岛上的要塞两部分(新提尔)。尼布甲尼撒王曾攻下陆地上的提尔城,却放过了岛上的要塞,这也证明了之前提尔人的信心并非盲目自大,该城的确易守难攻。亚历山大这次要完全攻陷提尔,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
该城为高墙所围绕着,在东面高达五十米,南面的墙基在海中,现在还可以看到它的遗址。像西顿一样,它有两个港口,位置都在东面,北端的一个叫做西顿港,南端一个叫做埃及港。为了节省空间,房屋都是有许多层的楼房,而且都挤在一起,城市中染料工业极发达,居民似乎约有4万人。他们的贸易活动有悠久的历史。
因为亚历山大已经决定先占领埃及,然后再来与大流士做最后的决战,所以他不能容许一个不臣服的提尔留在他的交通线上。照格罗特的看法:因为这些腓尼基城市的主要价值就是他们的船只,假如亚历山大坚决要求他们不再替波斯服务并将舰队交出,则该城可能会同意,于是提尔之围也就不必要了。但是格罗特却忽视了一个事实,因为艾拉达斯、拜布拉斯、西顿以及一切小城都已经投降了,当他们的舰队从爱琴海回国时,提尔的舰队也就可能会跟着回来。此外,亚历山大又知道当提尔的使臣回城后,提尔人即开始把妇孺送往其迦太基旧殖民地,同时迦太基人也有用强大舰队来援的诺言。所以即使他并无舰队,对于围攻提尔之举却是一分钟都不能延迟。
在公元前332年1月间,围攻开始了。亚历山大所采取的第一个步骤,就是在横跨大陆与岛城之间的半英里长水面上建筑一道堤岸,虽然这里的海水很浅,但在岛屿的这一面,其深度也达十米之深,依照狄奥多拉斯的记载,这个堤岸的宽度为六十六米,虽然这可能是一个夸大的数字,但当其最后完成后,直到今天它仍然还是构成该岛与大陆之间的一个联系物。
除了军人以外,当地的人民也被迫参加劳动,石头是从拆去旧提尔城得来的,木材则从丰富的黎巴嫩森林中去采取。这个工程,也像围城战中其他一切工程一样,都是由亚历山大的总工程师监督进行,他的助手则有卡莱斯(Charias)、波塞多尼奥斯(Poseidonius)和菲利普斯(Philippus)。据记载,亚历山大对于所急欲采取的每一步骤,都曾亲自加以解释,并且对于工作最努力和效率最高的人员予以重赏。仅仅当工程接近城边时才受到严重的妨碍:城上的守军向工作者投掷矢石,又因为海水很深,所以提尔的战船也可以划近堤岸来攻击工作者。
为了制止这些攻击并控制城墙起见,亚历山大命令建造两个木塔,外面有生牛皮的保护,以对抗火箭,马其顿士兵将这两个木塔一直推到了堤岸的顶点上。因为它们必须是要用人力来运转的,所以这在工程学上要算是一个惊人的成就。塔的高度与城墙看齐——五十米——这也是空前未有的高塔。从它们的最高层上,用弹射机将矢石射向城头上,以攻击守军,在以下各层中,则发射矢石使提尔的战船不敢逼近。
像他们的同族迦太基人一样,提尔人对工程颇为内行,所以在不久后,就找到了毁灭敌方攻城器械的对策。他们把一艘运兵船改装为火船,上面装备了引火之物。等到风向有利时,他们把火船拖到堤岸附近,引火延烧木塔,等到木塔着火后,守兵又纷乘小船,拆毁堤岸外面的木桩,并烧毁其他的机器。
这次成功的反击使亚历山大认清了提尔人真的不易应付,他命令拓宽堤岸,以便建立更多的木塔,正当此项工程还在进行之际,腓尼基诸国的海军也纷纷开始从爱琴海返国了。亚历山大率领着禁卫步兵和阿吉里亚部队到西顿去搜集已经返回的战船。他深知若无制海权,将不可能攻下提尔。
此时,吉罗斯特拉塔斯和艾尼拉斯都已经率领其舰队返回艾拉达斯和拜布拉斯(应假定在同时,艾齐米尔克也已经率领舰队返回提尔)。当他们发现自己的城市已经落入亚历山大手中,他们也就毫无选择之余地,只好将他们的船只交给亚历山大使用。这些船只与西顿的船只加在一起,总数已经有八十艘之多。接着,从罗德斯岛又来了十艘,索利与马拉斯来了三艘,里西亚来了十艘,不久以后,塞浦路斯岛上的诸国王也带来了战船一百二十艘,他们听到大流士已在伊苏斯战败的消息,决定加入胜利的一边。这样就使亚历山大获得了东地中海的控制权。
当攻城机械还在建造、船只正在修补时,亚历山大没有休息,而是乘机出发进行了十大的远征以征服安提里巴拉斯山地中的部落。当亚历山大回到西顿时,又发现已有四千名希腊佣兵从伯罗奔尼撒来增援。于是围城战进入了第二阶段。
亚历山大率领着舰队从西顿前往提尔。提尔人最初本拟一战,但当他们看到了这支舰队后,对于其数量之大不禁深感骇异,他们还不知道塞浦路斯和腓尼基的船只都已经加入敌方。提尔人因此不敢迎敌,而只阻塞了两个港口的出口,使敌人不能进入。因此,有些腓尼基船企图强行进人西顿港的狭口,结果发生了一次小型的战斗,有三艘提尔船被击沉。在获得了这次小胜之后,亚历山大撤回他的舰队,命令它们在距离堤岸不远处沿着海岸停泊以避风浪。次日,他命令塞浦路斯的兵力去封锁北面的西顿港,腓尼基的兵力则去封锁南面的埃及港。
此时,亚历山大又在塞浦路斯和腓尼基招募了许多技术高超的工程人员建造攻城机器,在堤岸上建造了新的木塔以及大量的弹射机与攻城槌。亚历山大把一些攻城槌装在船上,这也是在船上使用攻城槌的唯一战例。虽然对于这种工具的详情已不可考,但它却被证明为亚历山大的王牌,下述这些颇有疑问的叙述,可以使以后的攻城作战比较易于了解。
亚历山大的问题就是要撞开城墙,但若从堤岸上着手,也就是说其攻击正面将仅限于六十七米——假定狄奥多拉斯的数字是正确的。因为提尔人也可以把大量的防御兵器集中在这个狭窄的正面上,所以亚历山大认为有扩大攻击正面的必要,这就只有从海上着手,于是才有了在船上装置攻城槌的想法,但这仅是问题的一部分而已;除非这些船的位置是十分的稳定,而且又非常靠近城墙,否则攻城槌也就不会发生效力。因为城上又可以向船上投掷一切的矢石,所以顶上又必须有坚强的篷盖。所以这种攻城槌船很像一个“诺亚方舟”(Noahs’Ark),其顶盖应尽可能有防御力,并且四方都能投锚,以使它成为一个相当稳定的平台,这样才可以使用攻城槌,于是另一个问题又来了,从一艘单独的船上,使用一具攻城槌,是否有力量足以撞毁特别坚固的提尔城墙呢?在古代历史中可以考据的最大攻城褪,是狄米特琉斯(Demetrius)在罗德围城战(公元前305年)中所使用的攻城槌,其长度为六十米,每一个要一千人来使用它。虽然亚历山大所用的攻城槌也许没有这样大,但一艘船的空间总还是不够,所以可能是要用几艘船联合在一起来使用。
当亚历山大在准备第二次突击时,提尔人也并未休息。他们在面对着堤岸的城墙上建造起更高的木塔,以控制亚历山大在堤岸上所建立的新塔:同时他们在面对堤岸的城墙上,也集中了大量的弹射机,据记载说他们曾经用火箭击退了敌船——应该就是那些攻城槌船。亚历山大还有一个极大的困难要克服——他发现在堤岸终点附近的海水中,已经沉下了许多的石块,使攻城槌船无法接近,要想使用这些船只,则必须先肃清这些海水中的障碍物。虽然从船上来肃清它们是一种极困难的工作,但马其顿士兵最后还是用起重器械和吊索将那些石块拖走了。
提尔人又采取了下一个行动,他们把一些船只加上装甲的保护,冲近敌船以切断它们的锚索。亚历山大也立即使用装甲船只以供防御之用。提尔人又改用潜水者(蛙人)来割断锚索,亚历山大又换用铁链。最后,那些攻城槌船还是驶近了墙边。
为了解除在堤岸附近城墙上所受到的压力,提尔人又使用了一个计策。他们注意到每天大约在中午时,从封锁西顿港口的塞浦路斯船只上,有许多船员都回到陆地上去用午餐。而通常总是与腓尼基舰队在一起的亚历山大也是在这个时候午餐,接着他就要作片刻的午睡。他们于是就决定利用这个机会发动一次奇袭。为了使其计划保密,提尔人用一道船帆所构成的屏障遮住了西顿港口,在屏障后面集中了十艘最坚固的船只,上面载着精选的船员和武装最好的陆战队。
在那一大正午时,风帆被移开了,这个舰队划出了港口,打击在塞浦路斯的船只,第一次攻击就击沉了四艘船。但是对于提尔人而言,可说是不幸之至,虽然亚历山大是回岸上吃午餐了,但这一天却未睡午觉,而是提早回到了腓尼基舰队上。当他一获得警报后——可能是从堤岸上发出的——亚历山大立即召回所有上陆的船员,并命令严密封锁埃及港,以防提尔船只突出。接着亚历山大率领一部分船只,绕过了该岛的南端去支援在堤岸北面的塞浦路斯舰队。因为在提尔城上是完全可以看见亚历山大的这个行动的,所以提尔人也明了亚历山大的意图,于是大声地高喊要他们的船只回来。但是很显然,提尔人的船只已经陷入混战中无法摆脱。亚历山大的兵力赶到后,就从其左后方打击他们。提尔人的船只损失殆尽,但大部分的人却游泳回到了城中。
毫无疑问的,这一次亚历山大又几乎为敌所乘。利用午餐机会攻击也并非一个新攻略,在公元前413年,叙拉古人也曾使用类似的诡计。此外,既然船员在此时上岸吃饭,则似乎更应该加强戒备,同时风帆的屏障也应使亚历山大猜到敌人是在准备耍花样。假如提尔人能够更勇敢一点,用全力分别从两个港口出击,而不只是使用那一点有限的兵力,则亚历山大即将居于一种极恶劣的地位,而围攻的时间也会延长许久。
在这次出击后,从堤岸上的攻击也就日益激烈。但因为城墙太坚固,所以并无显著的收获。亚历山大又把攻城船移到西顿附近,想寻找一个弱点,结果并未找到。于是他又绕到埃及港的正南面,在几个点上尝试,最后发现在某一点上,城墙发生了严重的振动,而且有一部分破裂了。亚历山大利用吊桥向裂口做了一次尝试性的攻击,虽然他的攻击很容易就被提尔人击退了,但他终于找到了这一弱点,决定发动全面的攻击。
亚历山大的计划是首先扩大已经撞开的裂口,他认为这样就足以迫使提尔人集中兵力去对抗他;然后趁这个机会,再命令塞浦路斯与腓尼基两支舰队同时攻入西顿和埃及两个港口;另外又用一个舰队,携带着弹射机和弓弩,绕着城墙航行,到处射击,以使敌人感到四面八方都受到了攻击,让他们感到不知所措。
在进攻后的第三天,攻城船在风平浪静中到达了城墙脚下,将相当长度的城墙撞垮了。于是这些船只撤回,换上了装有吊桥的两艘大船。每艘船上都载有一个突击队,一个是由阿德墨托斯(Admetus)所率领的禁卫步兵所组成,另一个则由寇纳斯的方阵步兵所组成。亚历山大也与前者在一起。
当这些船靠拢后,船上即放下了吊桥,突击队冲上岸后,就从碎石堆中杀向前去。禁卫步兵领先,在阿德墨托斯高呼督促之下,他们攻占了缺口侧面上的部分城墙,但当他率领人员继续前进时,阿德墨托斯却死在敌人的长矛之下。在他们的后面,亚历山大率领着第二波兵力前进,他逐退了当面的敌人,迫使他们向皇宫退却,此时,腓尼基与塞浦路斯的舰队也分别攻入南北二面的港口。他们的突击队也占领了那一方面的城墙。
当提尔人发现已经在三方面受到攻击并被逐下城墙时,马上退向艾吉罗尔的神庙(Agenorturn),在那里继续顽抗,直到亚历山大所率领的禁卫步兵突破了他们的行列,才开始溃散。阿里安对于孤城末日的景象曾作下述描写:
马其顿人现在大肆屠杀,因为他们正怀着满腔的怒火。他们一方面痛恨提尔久守不降,另一方面更恨他们屠杀俘虏并弃尸于海中。提尔人一共死了八千人。在马其顿方面,捷足先登的勇将阿德墨托斯和一百一十名禁卫步兵在这次攻击中阵亡。在整个围城战中约有四百名马其顿人被杀。
凡是赫拉克勒斯神庙中的避难者,都获得了亚历山大的赦免,其中包括提尔国王艾齐米尔克、许多提尔的贵族,以及迦太基的使者等都在内。其余未死的提尔人,连同其佣兵在内,总数达三万人,都被出卖为奴。
在屠杀结束后,亚历山大重建了秩序,他在赫拉克勒斯神庙中牺牲上祭之后,就举行了一次运动大会和火炬赛跑来庆祝他的胜利。
提尔是在公元前332年7月间沦陷的,前后被围攻了七个月之久,自从公元前398年狄奥尼修斯(Dionysius)对莫特亚(Motya)的围攻之后 [ 阿修比注:狄奥尼修斯一世是叙拉古国王,对迦太基人的围城战中使用了华丽的六层攻城塔,详见本书第二章。 ] ,这要算是最伟大的一次攻城战,而且在其后的古代史中,也再没有能与其相比拟的攻城战了。虽然公元前305年,狄米特琉斯对罗德的围攻规模还要更巨大,但它的结果却是失败了,而且即便能够成功,其政治后果还是不足称道的。
加沙的围攻
在提尔沦陷后,亚历山大又沿着海岸道路向埃及前进。走了约一百五十英里后,即到了加沙(Gaza),那是古腓力斯丁(Philistine)城市中最南端的一个 [ 阿修比注:腓力斯丁人是“海上民族”(类似海盗,或者游牧民族海上版)的一支,后来定居在地中海东南沿岸。原名为Philistia,Philistine是其希腊拉丁语转写形式。他们是最早使用铁器的民族之一,领先当时的地中海文明,从公元前13世纪下半叶起依靠武器优势从海上进攻地中海沿岸的多个文明中心,据说这种攻击行为导致了赫梯文明、迈锡尼文明的毁灭以及同时期埃及文明的衰落。公元前12世纪在巴勒斯坦南部沿海一带建立加沙、阿什杜德等小城,巴勒斯坦即来源于希腊语,意为“腓力斯丁人的国家”。据《圣经·旧约》所载,该王国曾与以色列人长期作战,前10世纪终被打败。 ] ,位置在埃及沙漠的边缘上,距海岸约一英里。许多世纪以来,它都是一个相当出名的圣城,建在一个高岗上,周围有高墙,墙外就是沙漠 [ 注:“加沙”一字的意义就是“坚强” ] 。加沙的总督是巴提斯(Batis),可能是一个伊朗人,而并非像阿里安所说的是一个宦官。巴提斯是个意志坚定的人,为了抵抗亚历山大,他早已作了准备。巴提斯曾经招募了一支阿拉伯佣兵,并囤积给养以便应付长期的围攻。
当亚历山大到达了加沙后,就向巴提斯招降,但是巴提斯以为这个城是攻不破的,因此拒绝投降。于是亚历山大在他认为最易攻击的那一部分城墙附近,安下了营塞。但是他的工程人员却向他指出,因为这个山冈的高度,将使攻城机械无法靠近城墙。可是这种理论更足以鼓励亚历山大做这样的尝试,因为“奇迹式的成就”足以使其敌人感到叹服。反之,若不攻下加沙,则对于他的威望将是一种打击,而使希腊和大流士都会蠢蠢欲动了。虽然这种解释很合于亚历山大的个性,但是他为什么要攻占加沙,却另有更明显的理由:亚历山大不能冒险让波斯人威胁其交通线,这正和提尔的情形是一样的。必须占领加沙,才能安全地进入埃及,所以占领加沙又不仅是为了虚荣而已。
这里所要解决的问题又与在哈里卡纳苏斯和提尔都完全不同。诚如其工程人员所指出的,因为加沙城是建立在高岗上的,所以无法使攻城机械接近城墙。唯一的办法就是在城外也积土成山,然后在山上安置攻城槌。亚历山大命令照这个构想去做。于是,马其顿军队在该城南边的一段城墙附近开始堆山的工作,毫无疑问的,当地人民必定也被迫参加了这种工作。
在土坡尚未完成以前,巴提斯做了一次突击,把工作人员赶了下来。亚历山大率领禁卫步兵反攻时,却为流矢所伤——肩部负伤颇重。
攻提尔所使用的攻城机械,已经从海上运来,阿里安说当它们来到之后,亚历山大即命令将土坡延长,绕着全城,扩大其宽度二十米,高度为八十米。这些数字是完全不可能的,因为根据狄奥多拉斯的记载,这次围攻的时间并未超过两个月,在这样短的时间中,当然不可能完成如此巨大的工程。亚历山大最多所能做到的,就是绕着全城挖掘一道对垒线的工事,以防止守军的突击,然后放宽和升高土堆,使其与城脚看齐,这样也就可以使用攻城槌了。即便如此,这也是一个极艰巨的任务。
等到土堆完成,攻城槌就被拖上了平顶,于是一部分的城墙被撞垮了。但这似乎还不足以造成一个有作用的缺口,因为在矢石的掩护下,亚历山大又曾命令工兵用坑道去炸毁城墙。
在爆破之下,守兵还是击退了三次突击,接着又有另一段城墙被撞毁,方阵步兵利用云梯,在瓦砾之中爬上了城墙。一旦入城后,这些突击队就打开了几个城门,放其余的军队进城。加沙守军奋斗到底,直到所有战斗人员都被杀死为止。换言之,即无一人投降。于是到埃及的道路已经畅通,而亚历山大的交通线也就获得了安全的保障。
从军事的观点上来说,阿里安对于这次著名围城战所作的记载,未免太简略,这点很令人感到遗憾。虽然积土成山,再从山顶上安置攻城机械的观念并无任何新奇之处,但是若是我们能清楚在手边的建筑材料都只是松软的沙泥,即可以明了这种工程的困难。若是与这里的工程作一个对比,则提尔海堤就简单多了。因为古史的记载不详,就使人忽视了这些作战的困难与价值。但这却是我们必须要了解的。
更新于:2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