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中日甲午黄海海战北洋舰队的战斗队形
谈谈中日甲午黄海海战北洋舰队的战斗队形
作者:吴如嵩·中国
出自————《甲午战争系列论文》
出自————《战争通史》
自从去年4月13日孙克复、关捷二同志在《光明日报》发表《应该正确评价刘步蟾》一文后、董蔡时同志在去年第一期《江苏师院学报》上写了题为《也论应该正确评价刘步蟾》的文章,表示了不同意见。最近,孙、关二同志又在今年《辽宁大学学报》第一期上撰文《再论应该正确评价刘步蟾——兼答董蔡时同志》,文章说:“刘步蟾是否违反军令,擅改舰队阵形问题,是正确评价刘步蟾的关键。”这个意见是对的。我认为抓住这个关键,弄清关于北洋舰队战斗队形各种说法的确切含义,是我们讨论刘步蟾问题的必要前提。
关于刘步蟾有没有违反议定的队形的问题,郭毅生、汤池安二同志在l957年第六期的《文史哲》上发表的《论甲午黄海大战与中国北洋海军》中就提出来了。后来,似乎在史学界没有展开讨论。现在讨论一下这个问题是很有必要的。这不仅有益于我们正确评价刘步蟾,也有益于我们研究黄海海战的历史教训。正是从这一目的出发,我把自己对北洋舰队战斗队形的粗浅看法提出来,向史学界的同志们请教,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黄海海战中,北洋舰队的队形可分为接敌前的航行队形和接敌时的战斗队形。我们所讨论的刘步蟾是否擅改队形问题,主要是指后一种而言。中外有关的史料中,对于北洋舰队的航行队形和战斗队形都有各种不同的说法。这些不同说法,有些是由于中外军语的不统一,有些是表述的方式不一致,有些则是史料本身有问题。这是要分辨清楚的。
孙、关二同志说:“尽管这些中外史料对北洋的阵形有‘鳞次阵’、‘楔’形阵、‘V’形阵、‘犄角雁行阵’等种种不同记载,实际上是一个阵形,即丁汝昌所说之‘夹缝雁行阵’和汉纳根所说之‘后翼单梯阵’。既不是如泰莱所说的混乱的‘半月形’,也非董文所断定的‘横阵的变形’。”(同上注)我认为这个断语是不对的。恰恰相反,我将试图说明北洋舰队的战斗队形正是泰莱所说的半月形,确切地说,是涣散了的夹缝雁行阵。
对于北洋舰队的队形,中外有种种不同的记载,我看有五个人的说法具有代表性,值得重视和考辨。
第一个人是姚锡光。他在所著《东方兵事纪略》中说:“时汝昌自坐定远为督船,作犄角鱼贯阵进。遥望倭船作一字竖阵来扑,快船居前,兵船继之。汝昌谓其直攻中坚也,以镇远、定远两铁甲居中,而张左右翼应之,令作犄角雁行阵。(《中日战争丛刊·一》)《冤海述闻》也说:“我军阵势初本犄角鱼贯,至列队时,复令作犄角雁行。”(同上注)
由此看来,北洋舰队的航行队形是犄角鱼贯阵(如图l——以九船犄角鱼贯阵为例。本文除最后谈到的夹缝雁行阵我将注明其队形要求的诸元素,即队形角、队形方位、舰艇间距离外,其余各种队形只绘示意图显示)。而在接敌时的战斗队形则是犄角雁行阵(如图2——以九船为例)。
图1
图2
无论是犄角鱼贯阵还是犄角雁行阵,它都有一个特殊要求。就是必须以三船为一队。即是说,一般是三的倍数的船队才采用这种编队。但是,北洋舰队当时是十艘军舰,似乎不大可能采此队形。更重要的是,凡亲身参加这次海战而又记述当时实战情形的人中,没有说过北洋舰队曾采用以上两种队形的。姚锡光不是海战的参加者,他的说法不足为据。
第二个人是当时的英国元帅贺伦比。他有过这样一段评论:“据闻中国舰队,初以大小不等之军舰八九艘,集合于鸭绿江口外,排列奇异之阵形,以旗舰为尖顶,将其它各舰,分左右列于距旗舰正横后四十五度线上。(见图3A图)。……嗣于战斗中,复将各舰针路,变换百八十度,两翼突出,旗舰转在最后(见图3B图)。”(《海事》第9卷5期)。
图3
他的依据取之于传闻,本来是价值不大的。值得注意的是他附有这两幅图。B图所示队形,一般叫凹形梯队,清代叫麋角阵。他说北洋舰队以此队形接敌,根据不足,不去管它。问题是A图所示的队形。这种队形一般叫凸形梯队,清代叫燕翦阵。表面看来,它与史料上说得较多的“人”字队形、楔形队形、‘V’形队形等似乎均能合拍。郭毅生、汤池安二同志在该文中所绘的战斗队形与此图大体相同(《文史哲》1957年6期),不同的是前行舰为并列的定远、镇远两艘,组成双梯队,清代叫鹰杨双翼阵(如图4)。实际上,信史中并没有北洋舰队曾以燕翦阵(凸梯队)或鹰扬双翼阵(双梯队)迎敌的记载。至于如何解释人字形、楔形、V形等这个似乎“合拍”的问题,在后面要谈到我的看法。
图4
第三个人是日军联合舰队司令伊东祐亨。他在海战发生后的第四天,即九月廿一日,曾向其大本营写有一个作战报告,其中说:“至敌队阵形,似为不规则之单横阵,又似后翼梯阵。”(《海事》第8卷5期)报告中并附有作战经过示意图八幅。其中第一幅图就是他所亲见的北洋舰队的战斗队形(如图5)。
图5
这八幅依据实战情形所绘制的战图,毫无疑问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我们所见到的一九零四年日本参谋本部所编的《日清战史》、一九零五年日本海军军令部所编的《廿七八年海战史》、一九三五年***参谋本部第二厅第六处所编《甲午中日战争纪要》,以及这次战后一些外***事评论家所绘的黄海海战示意图,基本上都是以它为依据的。从伊东祐亨这幅图上,我们确实很难称呼北洋舰队的队形是什么名目。这是一个谜。如果我们依据各种史料合理地说明这—队形产生的原因,那么,这个谜底就揭开了。
第四个人是北洋舰队的总查汉纳根。他是德国的陆军军官,懂得岸炮工程技术。李鸿章聘他为北洋舰队的军事顾问。他向李鸿章写有一个海战经过的报告。报告中说:“清国舰队,此时乃守后翼单梯阵以当敌队,而稍向右方向转。”又说:“九月十七日,我队与敌队相峙,曾布为并列纵阵前进,其后改为单纵阵,终至采用后翼单梯阵。”(同上注)从他的叙述中可以看出,他所说的后翼单梯队当是指右翼单梯队(右梯队),而不是指左翼单梯队(左梯队)。右翼单梯队,清代叫鹰扬右冀阵(如图6—以五船为例)。
图6
汉纳根是海战的参加者,又是指挥者之一。可是,惟有他所说的队形与众人所说大相径庭。这是十分令人百思不解的。因为,如果北洋舰队是以右梯队对日军的单纵队(鱼贯阵),那么,从双方技术装备各种因素分析,则是最佳的战斗队形。主要优点是,由于北洋舰队速率较低,舰质陈旧,但船重炮大宜于远战。而单梯队——无论左翼或右翼———可较单纵队视界开阔,容易保持队位,而且变速安全,宜于先发制人。
汉纳根的说法是一个孤证。他这一说法的真实性如何,我以为很值得史学家们考证—番。董蔡时同志已撰文否定汉纳根报告的真实性了。如果此论能够成立,这个队形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第五个人,也是我最后要谈到的就是北洋舰队的提督丁汝昌。他向李鸿章也写有一个战况报告。他说:“我军以夹缝雁行阵向前急驶,倭人以十二舰鱼贯猛扑。”《中日战争丛刊·三》)他没有谈到在以夹缝雁行接敌以前,还是否采用过别的队形。其它史料——包括泰莱的《甲午中日海战见闻记》,是证明采用过别的航行队形的。这个问题可以不去涉及,因为它不妨碍我们所要讨论的问题。
现在,我要着重谈一下这个夹缝雁行阵。雁行阵就是单横队,清代叫一字雁行阵。二列横队、清代叫双叠雁行阵。三叠、四叠,依次类推。什么是夹缝雁行阵呢?只须引用一人八四年北洋所属的天津水师学堂编辑、天津机器局印制的《船阵图说》就可以廓清各种异说了。它告诉我们:夹缝雁行阵是二列横队的一种交错配置。这种队形是由双数舰船所组成,并以两舰为一队。北洋舰队当时恰是十艘军舰,两艘姊妹船为一队,分为五队。根据它的要求,我们可以用图显示如下(如图7)。
图7
按照《船阵图》的规定,该图一号舰为旗舰。但丁汝昌在这次海战中具体运用时,则是置旗舰于中央的。这十艘军舰的具体位置也是有不同说法、不同画法的。这里,我只谈谈我的看法,不加论证。我认为,当时的情况是:一号舰是扬威,六号舰是超勇;二号舰是靖远,七号舰是经远;三号舰是镇远,八号舰是定远;四号舰是来远,九号舰是致远;五号舰是广甲,十号舰是济远。这样两舰一队,互为犄角,互相策应。
《船阵图说》对于这—队形所要求的诸元素是:“每船横距五百三十三码,两队斜距四百码。”又说,后船在前船“左后成锐角四十五度”。除此之外,没有要求。
由此我们可以推算出以下几个条件:即队形角是135度,队形方位是225度。邻舰距离(不包括舰艇本身宽度)是533米,即如一号与二号间,六号与七号间。而邻舰的斜距是400米,即如一号与六号间,五号与十号间。当然,只要知道各舰的宽度与长度,则队形的长度与宽度便可求出。
夹缝雁行阵是这样一种阵形,我们还可以提出几个佐证。英国海军中将富礼满特曾这样表述过夹缝雁行阵,他说:“以两舰相对,自顶点各向正横后约四十五度线上,左右排列,状若锯齿,舰首与舰旨(嵩按:旨字当是首字之误),相距不过二链。顶点中,定远与镇远相对.翼端处,超勇与扬威相对。”(《海事》第10卷1期)
担任镇远舰炮火指挥的美国海军少校麦吉芬,在一八九五年八月的《时代杂志》上撰写了题为《鸭绿江外的海战》一文,他以亲自耳闻目击的事实证明说:“而我舰队队形实为鳞次横队。以两铁甲舰为中心,顺次排列于鳞状。”(转引自《二十七八年海战史》)可贵的是,他附有战图三幅,其中午后零点三十分一图,所显示的北洋舰队的队形,正与《船阵图说》所制夹缝雁行阵相吻合。(如图8)
图8
由此可见,泰莱说的“信旗所示,为诸舰相并横列以主舰居中”, (《中日战争丛刊·六》)并不是虚假的——尽管他说的“相并横列”一语不太确切。
那么,以夹缝雁行阵接敌时是怎样涣散了队形,成为伊东祐亨所绘战图显示的情况的呢?这有几种不同的说法:
一是泰莱的说法:“盖两翼弱舰,觉其位置之危,逗留于后;故我方舰队成半月形。”(同上)
二是《冤海述闻》的说法:“原议整队后,每一点钟船行八迷,是时队未整,督船即行八迷,以致在后四队之济远、广甲,五队之超勇、扬威,均赶不及。缘四船鱼贯在后,变作雁行傍队,以最后之船斜行至偏旁最远;故赶不及,而阵已散漫矣。”(同上)
可是,不管那一种原因,或者兼而有之,实际情况是左翼的济远、广甲,右翼的超勇、扬威确实没有保持规定的方位和距离,落在了后面,使北洋舰队未能保持队形。
这种涣散了的夹缝雁行阵,泰莱称之为半月形。其实半月形、楔形、v形、人字形都是一种比喻的、近似的说法。都是指北洋舰队已经接敌、即将打响这一段时间——即午后零点30分至50分——的战斗队形。
我以为,这就是谜底。
北洋舰队的战斗队形既与泰莱说的“相并横列”变为“半月形”大体吻合,是不是就能以此证明刘步蟾违反了议定的队形呢?不能。我在前面说过,我的证明,只不过是为了深入讨论刘步蟾是否违反议定队形提供一个必要的前提条件,以免在那些关于队形问题的纷繁的异说之中如盲人摸象,各持—端。
如果我的证明能够成立,并为史学界的同志们所认可,那么,下一步我们就可以从泰莱所说的议定队形、北洋舰队的作战指挥乃至于泰莱与刘步蟾的关系等各个方面加以分析,从而对刘步蟾作出正确的评价。这个问题无疑是较为复杂的,以后再来谈我的看法。
更新于:2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