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事战略、作战基本思想与原则·第二

繁体

俄军事战略、作战基本思想与原则·第二

作者:李广仁 等·中国

出自————《俄军作战研究》

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俄罗斯军队现行军事战略、作战思想与原则是在原苏军后期军事战略、作战思想和原则的基础上,根据冷战结束后安全环境和军队任务的变化而形成的。冷战结束后,面对世界战略格局和周边安全形势的变化,俄军认为,今后乃至更长一个时期,俄罗斯面临的直接军事威胁已大大减轻,但战争的危险依然存在,战争的动因也变得更加复杂,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展成为大规模的常规战争,也有可能发展成为核战争。这无疑对俄军军事战略、作战思想和作战原则的形成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第一节 俄军事战略

   国家安全构想是俄联邦正式采用的关于运用现有资源和潜力,抵御政治、经济、社会、军事、科技、生态、信息等领域的内外威胁,保障个人、社会和国家安全的观点的总和。它是一种官方正式文件,是俄联邦解决所有安全问题的最高纲领和基本依据。在国家安全构想中军事安全问题占有重要的地位,军事学说是解决军事安全的基本指导思想和纲领。军事学说是国家(国家集团)在某一时期内对于为达成政治目的而使用暴力手段、军事任务的性质及其解决方法、军事建设的基本方向等问题所持的官方观点体系。它包括政治、军事、军事技术、军事经济四个方面。它与军事战略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军事学说为军事战略指出基本方向和原则,军事战略则要通过自身的功能贯彻军事学说的各项要求。

   军事战略是军事艺术的组成部分和最高领域,包括国家和武装力量准备战争、计划并进行战略性战役和整个战争的理论与实践。俄联邦军事战略是从沙皇俄***事战略、苏联军事战略发展而来的,有许多惊人相似的特点:俄罗斯是传统的军事大国,崇尚武力,扩军备,主要依仗军事实力谋求发展是俄***事战略几百年来一脉相承的最基本特征;强调战略进攻及军事行动的进攻性和突然性是俄罗斯军事战略的核心内容;在特定的历史时期重视争夺海域和出海口是俄罗斯军事战略显著的特征;在把战略重点指向欧洲的同时,始终重视东部和南部方向,是俄罗斯军事战略的一贯方针;重视联盟战略,避免两线作战,建立缓冲地带,是俄罗斯军事战略的主要手段;在主要方向上集中优势兵力,在进攻作战中达成突然性,巧妙实施军队的战略机动,以及建立强大的战略预备队等,是俄罗斯军事战略的基本原则;俄国是陆地性军事大国,俄军十分擅长实施大规模地面作战,但空海军作战理论与实践相对较弱;优先发展在未来战争中起决定作用的兵力兵器,同时兼顾各军兵种的协调发展,也是俄罗斯军事战略的一条重要原则;俄罗斯军事战略随着国家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面变化,具有较强的时效性、权宜性和多变性。

   俄军现行军事战略是在苏联解体后,出于内外需要,进行重大调整的结果,其主要特点是:

   、在战争准备上,认为当前对俄国家安全韵主要外部威胁来自北约,有可能因此而引发大规模冲突,应突出核武器的遏制作用,重点应付周边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

   苏联解体后,俄一度认为最危险的是由于侵略性的民族主义和宗教偏执性而发生的武装冲突,自1995年以来北约不断东扩,且势已不可逆转。随着北约东扩的步伐加快,俄将北约视为主要外部威胁,军方普遍认为,对俄罗斯的军事威胁是客观存在的,在俄国内外形势不稳定的情况下,客观存在着军事威胁可能随时升级,故俄军必须有所准备。俄军事战略认为,当前在俄周边地区发生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其中由于民族主义的宗教偏执造成的武装冲突特别危险。在一定的条件下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有可能发展为大规模战争,因此,俄军已把应付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作为战备工作的重点。俄军突出了核武器的遏制作用,新军事学说规定,俄首先把核武器视为遏制侵略的政治手段,而不是把它首先作为实施军事行动的手段,主要目的是防止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扩大为大规模战争。核武器是俄支撑大国地位,与美保持低水平战略平衡,确保其国家利益的国际地位的唯一有效的战略遏制武器,也是俄向邻国施压和恐吓的有效手段。

   、在作战样式上,放弃了过分强调防御的作战方针,强调在高技术条件下应攻防结合,机动作战

   俄军认为,历史证明消极防御、丧失战略主动权从来没有达成过胜利,必须放弃单纯防御、把某种作战方法绝对化的做法,既要准备实施防御行动,又准备实施进攻行动,强调攻防结合时,更加侧重强调传统进攻作战中的积极性和坚决性。不再承诺不首先作用军事力量,强调并保持战争的主动权,认为,在高技术条件下,战争初期仍有决定性意义,先敌行动和先发制人的一方将以其突然性而掌握主动权,认为突然性是战斗力的倍增器,可使战斗效能提高2-2.5倍,放未来作战样式特别强调了速战速决。

   、在军队建设上,强调走减少数量,提高质量的道路,重视机动部队建设

   俄罗斯学术界普遍认为,从未来的安全环境看,不需要太大规模的军队,应借鉴西方国家的建军标准,军队员额不超过国民总人数1%,走小而精的质量建军之路,最终目标是将军队人数减至100万人。俄军特别重视快速反应部队建设,提出军队建设的重点是优先发展机动力量,以实施机动作战。重视高技术武器装备的研制,重点加强微电子和计算机技术、雷达技术、电子对抗系统及人工智能等关键技术的研究。

   、在战略部署上,确立了按区域重点配置和全方位机动设防相结合的原则,重新调整战略布势,逐步完善防御部署

   随着苏联的解体和大规模撤军,俄罗斯失去了近千公里的战略屏障和防御纵深,地缘环境日趋恶化。俄放弃沿边界全面布防的作法,实行前轻后重,机动设防,确立了按区域重点配置和实施全方位机动防御相结合的原则,军队部署分三种方式:一是在重点地区和主要方向部署一定数量的常备军,其任务是“能有效地反击任何侵略”,并负责对核工业、基础工业和军事指挥机关等要地的防护;二是在国内的纵深地区部署强大的快速反应部队,随时向发生危机的地区实施机动作战;三是保持一定数量的战略预备队,并建立完善的扩充机制,以便在爆发大规模武装冲突时能够迅速组建和部署强大的战略预备队。

   、在军队职能上,恢复了军队对内遂行任务的职能,允许在国内使用正规武装力量

   俄曾一度取消了军队对内遂行任务的基本职能,而新的军事学说规定,在俄罗斯国家及人民的整体利益受到威胁时,武装力量可以向内务机关和内卫军提供支持和帮助,直至动用武装力量消除内部军事威胁。俄军事理论界认为,俄军的对内职能有两部分组成:一是对付俄联邦内部的武装冲突,包括某些自治体以武装手段谋求独立的极端行动;各种民族集团、犯罪团伙和黑社会挑起的较大范围的暴力行为;二是对付因政治、经济和民族矛盾激化而引起的***或骚动。但是,武装力量在履行对内职能时,必须严格按法律行事。

   、在军队使用上,重新授予俄军对外干涉权,强调要积极参与维持和平行动

   原苏军在境外的驻军和军事基地几乎遍布世界各战略要地,苏解体以后,俄失去了昔日大片的缓冲地带和战略屏障,而西方国家不断向东推进,积极插手原苏联地区的事物。为改善安全环境,俄一方面把原苏联的疆界视为其传统的势力范围,加强了与独联体国家的军事合作,排斥其他外部势力的渗透和干涉,以保持有利的战略遏制态势;另一方面则积极谋求在独联体国家的驻扎权和管辖权。俄军事战略把保卫独联体的外部边界,防止独联体内部的武装冲突,以及维护俄罗斯本身的安全与稳定视作俄军的重要任务。强调俄罗斯不仅可以根据条约在境外驻军,而且可以“按照俄罗斯武装力量的条令,根据双边或多边条约采取行动”。在处理与独联体国家关系时,俄明显地开始运用军事手段,加强在独联体国家的军事存在,联得独联体国家军事设施、预警设施、电子情报系统、通信设施和基地的使用权,计划最终在独联体国家建立30个军事基地。

  、在国防工业上,适当放慢转产步伐,强调国防科研和军工生产的潜力

   俄联邦独立初,俄对国防工业实行了“瓦解式”的军转民政策,俄国防工业陷入前所未有困境。一份军方的专题报告称,俄现有2000家军工企业开工率仅为20%,约30%的专业技术人员流失。俄军高级将领甚是担忧并大声疾呼,要求不要草率地销毁大量的武器装备,以及把军工企业转为民产等,应考虑如何保持国防工业现有科技潜力。绝对不能减少武器装备的研究和发展经费,否则,武装力量的质量就很难提高。在军队的压力下,俄政府决定适当地增加国防预算,放慢军转民的速度,增加对军工企业的投资,坚持有选择地研制和发展若干高技术尖端项目,确保在某些高技术领域的传统优势。并专门成立了“国家武器和军事技术装备进出口公司”以加强对武器出口的统一领导,扩大出口,军火交易已成为俄军获取硬通货、“以军养军”的重要来源和手段。

   俄联邦军事战略强调攻防兼备,机动作战,更加重视维护国家利益和遵循战争规律;以确保传统势力范围和维护国家安全与稳定为战略重心;体现着俄当局恢复大国地位的强烈愿望,具有明显的大俄罗斯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倾向。

   第二节 俄军作战基本思想

   、以应付局部战争和地区冲突为重点,以应付大规模军事冲突为根本出发点

   随着冷战的结束,俄军认为,世界核战争和常规战争的可能性明显地降低了。但是,涉及到俄罗斯国家利益的经济、领土、民族等方面的矛盾依然存在,局部战争和地区冲突已成为对俄罗斯的现实威胁。面俄罗斯很可能被逐渐地拖入发生在邻国或邻近地区的局部冲突中。因此,当前战备的重点要转到应付局部战争和地区冲突上来。俄军对形势的发展前景所进行的客观分析认为,爆发一场针对俄罗斯的大规模的军事对抗,很可能是由局部冲突升级而来,也可能是俄罗斯援助了某个缔结了同盟条约的国家而引发。尤其是苏联解体之后,欧洲的军事力量平衡已被打破,俄罗斯在常规军备上处于劣势,而美国和北约其他国家则在欧洲保持着巨大的军事实力,拥有强大的进攻能力。目前北约联合武装部队的作战能力高于俄军。在这样的情况下,俄军认为如果仅从爆发局部战争和冲突的可能性出发进行军队建设和战争准备,是不正确的,是目光短浅的。因此,俄军认为,从国家的根本利益出发,军队的建设和战争的准备,既要考虑到能应付局部军事冲突,又要考虑到应付大规模军事冲突,而且,应当以应付大规模军事冲突为根本出发点。

   在这一思想指导下,俄军强调在作战理论上重点研究军队战略使用的三种样式:一是战略展开,包括应付局部战争的局部战略展开和抗击大规模入侵的全面战略展开;二是军队在局部战争和冲突中的使用,包括机动力量和掩护军队与空军和海军协同在陆上战略地域实施的战役和战斗,抗击敌空袭的战役和战斗,空中战役,海上战役和战斗;三是军队在大规模武装冲突中的使用,包括抗击敌战略空袭的战略性战役、战略核力量战役、战略性空中战役、大陆战区战略性战役和大洋战区战略性战役。

  、强调实施灵活机动、攻防兼备的积极防御

   俄军组建后,根据新的安全环境,摒弃了前苏联时期片面强调进攻或防御的做法,提出了“攻防兼备”的积极防御方针,并强调其内涵的着重体现在:一是强调防御的主动性、积极性。俄军认为,把纯防御作为军事行动的基本类型,会在战争中丧失主动,因此必须贯彻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在总体上实施防御的情况下,在具体行动上要强调进攻。在发现敌确已做好入侵准备时,可先敌发起进攻,以打乱敌入侵部署。二是把“全方位机动防御”视为防御构想的核心内容。俄军认为,俄面临的安全环境表明,在理阶段主要威胁不是来自哪个具体国家,而是来自难以预测、不明确和不稳定的因素,因此俄已无必要在各个方向上建立突击集团和沿外部边界实施全线防御,应以全方位防御和机动防御相结合,达成防御目的。三是防御目的更加坚决、明确。俄军认为,为“保障俄罗斯主权、领土完整和边界不受侵犯”,应尽量“不让战事转移到俄罗斯本土上”,并在交战中“给敌人造成难以恢复的重创”。为此,在实施防御作战时,不仅限于将敌驱逐出境,而且可越过国境推进至敌纵深地区进行打击。

   强调防御的灵活性。俄军积极防御的推进方针有两点:一是防御样式灵活。俄军强调,防御作战中,不把防御和进攻绝对化,在坚持防御的同时要使用各种进攻手段。二是防御地域灵活。针对军事威胁的不确定性,俄军主张以空间换取时间,在若干地域(方向)实施一系列非线式机动防御作战,以确保在任何方向中都能及时加强力量,打击侵略者。三是防御部署灵活。为达成快速部署,俄将由灵活部署来取代以往要各个战略方向中建立突击集团的做法。

   在结构上注重部队的精干化。一是重组军种结构。前不久,俄当局做出决定,2000年前将现有5个军种合并为4个军种,2000年后再由4个军种合并为3个军种。二是精简指挥机构。根据部队结构的变化,拟用地区性司令部取代现行的军区体制,以利于军队在更广泛的区域实施机动防御作战。三是加强机动力量建设。目前,俄军在黑海沿岸和伏尔加流域各部署了1个空降师;在濒海战略要地配置了攻防兼备、快速机动的海上力量,把海军陆战队及大型两栖运载工具视为发展重点,以适应未来海上局部战争的需要。

   、强调防空战役与空中战役相结合,夺取战争初期制空权

   俄军认为,在未来大规模冲突的初期,入侵之敌很可能从空中进攻战役开始其军事行动,而且空中进攻战役很可能发展为空中战局。北约国家的作战理论和海湾战争的经验证明了这一点。北约国家拥有2万件空袭兵器,在俄罗斯边境附近建有完备的基地体系,而由于苏联的解体,俄罗斯失去了纵深1000多公里的前沿地带,早期防空和反导系统的全都基础设施留在了国外。在防空问题上,俄罗斯处于劣势。加之俄罗斯放弃了先发制人的进攻,在战争初期,俄军不仅没有主动权,也没有制空权。为了扭转被动局面,俄军要求首先实施防空战役,破坏敌人的空中进攻,为夺取制空权创造条件,尔后,实施旨在粉碎(摧毁)敌航空兵集团和防空集团的空中战役,夺取制空权。俄军认为,把防空战役与空中战役结合起来实施,才能把握制空的主动权。

   、强调实施多地带的顽强防御

   俄国防政策是;不打算同任何国际力量中心对抗,也不首先对任何国家采取军事行动。这样,战争初期的主动权实际上是让给了敌人。一旦遭到入侵,俄军将不得不在被动条件下应战。俄军认为,北约军队在整体上处于优势。俄军判断,在主要进攻方向上,北约军队将建立4-6倍的兵力兵器优势。面对优势的敌人,俄军认为,必须通过顽强的防御行动才能制止其进攻,从而为转入反攻和进攻创造条件。为了达到防御的目的,俄军在继承原苏军基本做法的同时,又突出强调阵地防御与机动防御相结合,以阵地防御为主;阵地行动与机动行动相结合,充分发挥阵地的优势;建立多地带的防御,战术地幅恢复建立两道防御地带;战术防御中恢复堑壕和交通壕体系,某些部位恢复反坦克支撑点;对防御指标的规定更加符合实际,防御正面和纵深趋于缩小;注重使用奔袭(支队)、反空降兵和空降兵等等。这些做法,充分体现了俄军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

  、适时转入坚决的反攻

   俄军认为,仅靠防御是不能达成战争目的的,必须实施进攻。反攻是战争初期进攻行动的基本类型。俄军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强调反攻必须同防御密切衔接,在防御过程中做好反攻的准备;隐蔽变更部署,建立反攻集团;由防御突然转入反攻;反攻一开始就对敌实施强大的突击,在敌战役布势全纵深对敌实施火力毁伤;广泛实施兵力兵器机动,广泛使用空降兵、奔袭支队(群)和脱离主力行动的集团等力量。在任何情况下,进攻均应以高速度、昼夜连续实施,同时迅速向敌纵深转移力量,对敌广泛实施包围和迂回,从正面、翼侧、后方和空中同时对敌实施突击,分割并歼灭敌人。

   、重视夺取火力优势

   俄军极为重视火力在战争中的作用。认为火力已成为战役战斗的主要要素之一。为了同占优势的敌人争夺火力优势,俄军强调战争头几个小时和头几天,在抗击敌高精度武器的首次和后续密集突击的过程中,无论如何要把航空兵保存下来。在随后争夺火力主动权的斗争中,俄军要求提高查明目标的程度(目前不超过40%);提高制定火力毁伤计划的效率,给各级规定责任区;增大航空兵在火力毁伤中的比重(目前,航空兵承担了战术纵深全部火力毁伤任务的30%,火炮射程之外火力毁伤任务的90%);昼夜不停地搜寻并摧毁敌接收和处理情报有关的目标,如指挥所、指挥中心、侦察系统和防空系统、干扰飞机等,进行情报火力战;火力与电子战相结合,动用尽可能多的电子斗争兵力兵器对抗敌侦察和指挥系统,实施电子火力战;采用突击火力战役,高精度弹药的密集、集中和单个突击火力等毁伤的新样式。对敌实施多层、多维、多方位的火力打击,达成作战目的。

   、强调高精度武器的使用与反使用

   俄军认为,未来战争必将是高精度和高技术的战争,高精度武器将取代核武器,成为战争的主要突击力量。只有大力发展和广泛使用高精武器才能主宰未来战场。高精度武器的运载工具有空、海、陆基兵器。目前,俄军重点给空军装备高精度自导(制导)武器。在陆军,则在方面军和集团军建立侦察-突击和侦察-射击综合系统。俄军强调高精度武器要集中使用在主要方向上。

   与高精度武器的使用相比,对高精度武器的防护更是俄军的重点。鉴于高精度武器的高效能和西方国家军队具有的高技术优势,俄军要求实施有效的侦察,使用远战兵器、无线电电子压制器材和渗入敌纵深的机动部队摧毁或干扰敌高精度武器;采取利用地形、构筑工事、伪装、疏开配置等综合防护措施;组织有效地对空防御。俄军认为,以第二代陆军防空火箭为基础建立的防空集团能够摧毁在巡逻空域的电子战飞机和位于弹道降弧上的战役战术火箭以及低、中、高空的高精度武器运载工具(飞机、直升机、巡航导弹)等高精度武器。

   第三节 俄军作战基本原则

   、军队经常的战斗准备

   俄军认为,现代条件下,战斗准备不能有任何的松懈,应当时刻保持在应有的水平上。时间因素在战斗准备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时间的损失是任何东西都无法弥补的,它可以导致人员的伤亡和主动权的丧失。如今,采取措施使部队和分队转入更高战斗准备的时间不是以星期、昼夜来计算,而是以小时和分钟来计算的。军队高度的战斗准备状态是通过全体人员日复一日地紧张地工作而逐步和悄悄地形成的。完善战斗准备必须面向未来,进行深远的预测,坚决抛弃一切陈旧的东西,大胆探索和釆用一切新的和进步的东西。战斗准备最重要的内容是:了解当前任务,平时就预先采取遂行任务的准备措施;准确地进行战斗值班;高度的战斗素养;使武器保持立即使用的准备状态,使物质器材保持必要数量的储备;随时准备抗击敌突然袭击,使军队有组织地进入高等级战斗准备;全体人员保持警惕性。

   灵活的军队指挥体制是战斗准备的重要组成成都分。在战争爆发和战争过程中,能否有效地利用部队和分队的战斗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部队和分队指挥的灵活性。因此,无论在乎时还是战时,都要求指挥机构的战斗准备程度要高于所属部队的战斗准备程度。

   、作战的坚决性、积极性和不间断性

   俄军强调,在任何情况下,指挥员、司令部和全体人员应行动大胆、勇敢和充满活力,夺取并保持主动权,竭力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敌,破坏敌之计划,将敌置于不利的境地,善于利用敌人的弱点和己方军队优势,在最重要方向上大胆集中主要力量并坚决完成所赋予的战斗任务,为争夺火力优势和制空权而进行积极的斗争。

   在确定坚决的作战目的和达成目的的有效的方法时,应具体体现坚决性和积极性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利用条件和部(分)队的战斗能力(突击威力和火力威力)、机动能力和人员的精神战斗素质,以便达到先敌实施突击并最迅速地粉碎之,使敌丧失选择对其有利的行动方法、行动方向、行动类型以及行动时间与地点的能力。

   为了在防御中充分体现坚决性和积极性原则,必须:不断完善防御准备与实施的方法,以便利用阵地防御和机动防御样式的优长;在敌集中、开进与展开中对敌实施纵深火力毁伤。为了遮断战场,割裂敌预备队,破坏其机动,封锁交通线,在防御的远接近地进行火力拦阻十分重要。为破坏敌之进攻,应利用按上级***计划实施的火力反准备的效果,竭力使防御军队积极行动,在情况有利时向敌后方派出空降兵和侦察破坏群,以便组织对敌后方进行大胆的奔袭,以部分兵力前出至前沿前实施突然的突击。防御军队的战斗积极性应在扼守前沿时得到最充分的发挥,因为防御的稳定性完全取决于此。

   在进攻战斗和遭遇战斗中善于体现坚决性和积极性的要求,这意味着:应改进夺取和保持行动主动权的形式和方法,寻求利用时间和突然性因素的新途径、敌预料不到的战斗准备和转入进攻的战术新方法,以及提高“装甲”冲击坚决性的新方法。

   该原则的内容是:力求全歼敌人,对敌实施强大的突击,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敌,破坏敌计划,给敌制造不利条件,坚定、顽强、不分昼夜和在任何天候条件下勇猛和坚决地行动。

   、各兵种和专业兵部队协调一致地使用并使其相互间保持不间断的协同

   协同原则是合同战斗的主要原则之一。在现代作战中,不进行准确的、不间断的协同就无法夺取胜利。协同是军队为达成作战目的而按目标、任务、地点以及遂行任务的时间和方法而采取的协调一致的行动。协同的组织与实施是指挥员和参谋人员所进行的复杂和多方面的创造性工作过程。它要求指挥员和参谋人员能够深远地预见事态的发展,善于在各种情况下有效地发挥各兵种和专业兵的火力、突击力和机动力,密切协调彼此间的行动,以一个兵种和专业兵的强点和优势来弥补另一个兵种和专业兵的弱点和劣势,以便以协调一致的力量顺利地完成作战任务。

   指挥员的决心是协同的基础,但协同决不是决心的模拟,丽是对决心的发展和补充。如果说决心主要是确定战斗目的和达成该目的的方法的话,那么组织协同最主要的是根据可能变化的情况,己方军队和敌军的各种行动方案和出现的严峻态势而确定完成所赋予任务的具体途径。

   、行动的突然性和军事计谋(欺骗)的运用

   达成突然性和施展军事计谋在各种战争中始终是指挥员、司令部和军队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突然性可得以使最小的兵力兵器消耗取得最大的战果。

   防御作战中的突然性原则的具体实现要求各级指挥员和司令部具有一种独特的艺术。由于各种侦察器材效能的提高,防御者达成隐蔽性突然的难度大大增加,使防御中暴露的堑壕、掩体、交通壕、发射阵地在航空照片上显得一清二楚,隐蔽防御配系的难度是相当大的,但是敌人是极不容易查明防御者企图的,防御者有能力达成行动的隐蔽性和突然性。时代要求欺骗敌人的思想成为任何战术决心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为不这样就不可能达成防御的目的,保障防御的稳定性和积极性。欺骗敌人的计划是最富创造性的一种文书。在图表上或用文字拟制欺骗计划,司令部并没有严格的规定。设置假工事(假阵地、假集中地域、假指挥所)、进行佯动性的变更部署是使敌难以查明防御真实配置的有效途径之一。现代条件下,应广泛使用制式模拟器材(包括安装有能模拟声、光、雷达、热和其他暴露特征以及指挥器材的主要技术兵器的可装卸模型)进行欺骗。使制式模拟器材具备灵活、独立和多次使用等功能以及迅速从行军状态转入战斗状态这一点非常重要。

   突然性是攻方的一张“王牌”。现代条件下,不仅军团司令而且战术级指挥员也能选择各种粉碎敌人的方法来达成突然性。其中包括,同时在两个方向上实施突击,在实施正面突击的同时以战术空降兵的兵力从敌后发起冲击,而在遭遇战斗则可从各个方向同时或先后对敌实施冲击。演习经验表明,综合使用各种伪装手段时敌侦察效果大约降低25-35%,而设置的热幅射源和热模拟器以及在装甲目标上安装能消除发动机热幅射的遮热板,使用隔热材料则可使敌发现概率降低80%。实施佯动、设置假目标和利用模拟器对欺骗敌人和达成突然性有很好的效果,可使侦察效果降低20-30%,而进行无线电电台干扰则可降低25-30%。

   在防御、进攻和遭遇战斗中达成突然性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战斗企图的独特性、战术队形的非公式化配置,灵活集中力量、大胆(有时是冒险的)机动、密切协同,采取一系列战斗实施的突然手段和方法是达成突然性的基础。欺骗行动贯穿于整个作战过程中,伪装和欺骗措施具有高度的积极性、目的坚决性、多样性、战术目的合理性、不间断性和逼真性。

   、在主要方向和关键时刻坚决集中兵力

   集中兵力是最重要的作战原则之一,善于动用它就能战胜数量优势之敌。集中兵力主要不是数量上的集中,而是质量上的集中廖集中兵力的方法不仅在地面,而且在空中和太空等各个范围内达成对敌决定性的优势。同时从正面、后方和翼侧对敌实施突击,不断使敌处于紧张的战斗状态之中,各个粉碎敌人。军队的火力和突击这两个相互关联的部分构成了集中兵力的物质基础。其中火力因素在战斗中起着决定和主要作用。新型高精度武器与上一代相比,射程提高数倍,威力增大几十倍,精度提高上百倍。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命中目标的平均百分比为:大口径火炮——2.7%;鱼雷——约11%,航空炸弹——约1%;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上述各种武器的命中百分比相应增至3.6%、15%和17%。现代条件下许多武器系统的命中率接近100%。由于精度的提高,弹药消耗就减少,如使用子母弹可减少67-75%的弹药。高精度武器能够在很远的距离上,在任何时间、在复杂的气象条件下和在敌进行猛烈抵抗的情况下直接摧毁目标,并且一件火器可消灭数个目标。因此,需要集中的不是火器本身,而是其火力。集中军队各种力量采取静态集中和动态集中相结合的方法,也就是说,应将顽强扼守咽喉要地与灵活的火力机动和预备队在正面和纵深的高度机动相结合。

   、军队机动、突击机动和火力机动

   机动的目的是夺取并保持主动权,破坏敌企图,在情况变化时顺利实施作战。任何不进行机动的作战都是不可想象的。任何规模的作战行动通常都是以机动触发和以机动结束。经验表明,当机动完全符合作战企图,实施隐蔽、突然,能得到组织严密的火力保障以及参与机动的兵力兵器能在机动时保持灵活和稳定的同时,机动才能达到目的。

   在防御作战中进行的各种机动中,火力机动占有重要的地位,现代防御积极性的程度首先是由其火力突击机动的能力所决定的。火力机动的目的已经扩大,它可遂行许多任务,首先是与最危险的集团作斗争时集中火力,在作战过程中向新发现的目标(设施)依次转移火力。火力机动在摧毁敌核袭击兵器及其他高精度武器系统、指挥所、防空兵器、侦察器材、无线电电子器材等方面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进攻作战和遭遇战中实施机动的目的是:部队坚决地利用对敌火力(核)毁伤效果,迅速渗入敌配置纵深;迅猛地对敌支撑点和抵抗枢纽实施包围和迂回;对敌后方进行奔袭行动;从空中包围敌人,向新的方向转移作战力量;不停顿地通过(迂回)辐射(化学)污染区、破坏区、堵塞区和泛滥区;从敌可能的突击下撤出部(分)队,以及集中火力并从一些目标向另外一些目标转移火力。

  、及时恢复部队战斗力

   现代条件下,恢复战斗力是指采取综合措施补充军队由于遭敌(核)火力突击而遭受的损失使全体人员、武器、技术兵器和整个军队处在一种能够保障遂行作战任务的状态中。

   现代条件下,瞬间摧毁部(分)队战斗队形某个部分,破坏战斗、技术和后勤保障以及指挥和通信配系越来越突出;如果使用核武器,可造成大范围的辐射和化学污染区、破坏区、堵塞区、泛滥区和火灾区。显然,造成了恢复部(分)队战斗力措施的复杂化。要求指挥员和司令部应采取各种措施防止出现危急情况,防止大规模的损失,及时采取人员防止敌核武器和高精度武器毁伤的措施,在敌使用这类武器的情况下,必须保持指挥的稳定性,及时消除敌(核)火力突击后果,恢复部(分)破坏的战斗力。

   保持和恢复部(分)队战斗力的措施分为战术措施和专门措施。战术措施包括;预测敌使用核武器和高精度武器的可能性质及其突击的可能结果;及时向军队通报敌使用核武器和高精度武器的危险以及部(分)队免遭敌突击的措施;对部(分)队的战斗队形进行合理疏散并对其进行周密伪装;定时变换指挥所、预备队、发射阵地和后勤部(分)队的配置地域;选择最合理的战术手段克服辐射和化学污染区、破坏区和障碍区;迅速恢复被破坏的作战指挥,加强或替换丧失战斗力的部(分)队;必要时组建混成部队,对其进行人员和技术装备的补充以及对其进行战斗协调。

   保持和恢复战斗力的专门措施包括:对毁伤地域进行辐射和化学侦察;对军队占领的地域进行工程构筑,构筑和修复机动道路;利用个人防护器材以及技术兵器、运输车辆和地形的防护性能;向部(分)队提供防护器材;检查人员、武器装备、物质器材和水源的放射性沾染情况;采取卫生保健和预防措施;开展救护工作和采取医疗后送措施;对部(分)队进行洗消。

   、进行全面战斗保障

   全面战斗保障包括战斗保障、技术保障和后勤保障三种主要类型,每个保障类型又包括许多种保障。分队的战斗保障有侦察、警戒、对大规模毁伤武器的防护、无线电电子战、战术伪装、工程保障、化学保障。兵团和部队的技术保障分为炮兵技术保障、坦克技术保障、汽车技术保障、工程技术保障、化学技术保障、通信配系器材保障和后勤保障。各种保障的综合措施都包括在后勤保障中。后勤保障包括物质保障、交通运输保障、医疗卫生保障、兽医保障、生活服务保障、营房保障和财务保障。

   全面保障如此庞大复杂系统的形成是由现代合同战斗的性质及其规模大、坚决性强、紧张激烈及参战的武器和技术兵器种类多等因素决定的。战斗保障、技术保障和后勤保障等各种保障是相互联系和相互渗透的。例如,对大规模毁伤武器的防护伪装不仅由战斗部(分)队实施,而且也有各兵种和专业部(分)队以及后勤部门参加。技术保障与后勤保障联系最为密切。

   各种保障呈现向整体保障和统一的综合保障系统发展的趋势。特别是侦察、无线电电子战、防护和工程保障尤其如此。这类战斗保障类型互为补充和互相提高保障效果,其目的是及时查明敌集团及其行动性质,保障先敌实施突击,破坏敌机动,以及提高己方军队的生存力。对各类保障的最重要的要求是:明确的目的性、符合战斗企图、及时性、不间断性、积极性、隐蔽性、完整性、灵敏性和综合性。

   、充分利用精神——心理因素完成战斗任务

   心理状况已成为影响战斗行动准备和实施的最重要因素之一。现代战斗中,双方心理对抗的主要特点是,心理对抗的实施是不停顿的,没有明显的时间划分,对抗特别紧张激烈。这是诸多原因造成的,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军队装备了前所未有的威力大、反应快、射程远、突击精度高的武器,对军队构成了“总体”威胁,从而造成了人员心理紧张程度的不断加剧。战斗的结局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军人的精力和体力状况,以及在最复杂的战斗情况下能否表现出英勇顽强、坚定和自我的牺牲精神。坚韧不拨的精神和对自己的力量充满信心是军人精神心理素养的具体表现之一。如果在战斗中惊慌失措,犹豫不决,恐惧战胜责任感,则掌握武器再熟练,再善于使用武器,再了解战术手段也无济于事。

   战斗中控制人的行为的艺术是最困难的艺术。为便于对战士进行控制,必须很好地了解其心理,善于发现每个人的特点,寻找通向士兵智慧和心灵的途径,使其发挥出良好的战斗素养,以使他们认识到,爱国主义、军人职责对其来说高于一切(包括死亡)。

   全面考虑和利用精神——心理因素去完成战斗任务。向部(分)队下达合理和力所能及的任务,并动员全体人员去完成。充分利用军人的精神潜力、主动性、灵活性和坚决性,鼓励其英勇、大胆和独立的行动。爱护人员,尽量减轻其精神和体力重负,关心其需求、健康、伙食和休息。关心、鼓励、鼓动性的语言、个人的模范作用可能加倍增加军人的精神力量。

  、坚定而不间断的军队指挥

   为了保障在复杂条件和严峻情况下对军队进行坚定的和不间断的战斗指挥,应在指挥方面夺取对敌的优势,不断改善指挥的技术基础,使各级都使用军队自动化指挥系统。必须做到:随时了解情况;指挥员及时定下决心并坚决贯彻执行,指挥员应对其决心承担个人责任,正确使用所属部(分)队并完成所受领的任务;精确组织指挥所的工作并保障其生存力;与军队保持稳定的通信。

更新于:2个月前
3
评论问答

主要参考书目

主要参考书目作者:李广仁 等·中国出自————《俄军作战研究》出自————《现代军事理论》俄军作战研究教材总参谋部军训部1997年5月俄军作战手册军事科学出版社1993年7月俄军合同战斗概则军事谊文出版社1996年3月俄罗斯军情 总参谋部情报部1997年2月军事高技术知识教材 解放军出版社 1995年10月俄联邦军事基本情况 军..

附件二:俄军主要武器装备性能

附件二:俄军主要武器装备性能作者:李广仁 等·中国出自————《俄军作战研究》出自————《现代军事理论》一、枪械手枪自动手枪狙击步枪轻机枪ПМΑПСΑКМΑК-74СВПРПКРПК-74口径(毫米)997.625.457.627.625.45枪重(公斤)0.73(不装弹), 0.81装弹)1.02(不装弹) , 1.22l(装弹,不带仓盒)3.15(不装弹)..

附件一:俄军主要兵团、部队、分队编制装备

附件一:俄军主要兵团、部队、分队编制装备作者:李广仁 等·中国出自————《俄军作战研究》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一、摩步师人员13500余坦克220БМП-1或БМП-2型步兵战斗车/战斗用144/111БМП-1K指挥车12装甲输送车307战术导弹发射车4火炮和迫击炮“金合欢”2C-3式152毫米自行榴弹炮18152毫米牵..

俄军对敌后方作战·第五

俄军对敌后方作战·第五作者:李广仁 等·中国出自————《俄军作战研究》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俄军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之一。近几年来,随着其武器装备的进一步发展,高科技含量的增大,俄军的军事侦察与监视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武器装备的杀伤力、射程明显增大,兵力兵器的机动能力、远战能力进一步增强。从..

俄空军作战·第四

俄空军作战·第四作者:李广仁 等·中国出自————《俄军作战研究》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第一节 空军作战指导思想 冷战结束后,按照《俄联邦军事学院的基本原则》,俄空军对其作战指导思想做了相应调整。《俄联邦军事学院基本原则》认为,当前面临的主要威胁是俄内部及其周边国家和地区发生的局部战争和武器冲突..

俄陆军作战·第三

俄陆军作战·第三作者:李广仁 等·中国出自————《俄军作战研究》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第一节 战役 一、进攻战役(一)进攻战役的性质与内容 俄军进攻战役是其方面军、合成集团军、坦克集团军在其他军种的军团、兵团和部队协同下,按统一企图和计划进行的在目的、任务、地点与时间上协调一致的一系列进攻交战..

俄罗斯国家概况·第一

俄罗斯国家概况·第一作者:李广仁 等·中国出自————《俄军作战研究》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第一节 地理人文概况 俄罗斯联邦位于欧洲的东部、亚洲的北部,领土面积为1707.54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东西长约10000公里,南北宽约5000公里,整个疆界长58562公里,其中陆界为14253公里,海岸线为4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