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博林布鲁克篡位·第二十四
亨利·博林布鲁克篡位·第二十四
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
出自————《英语国家史略》
《第一卷·不列颠的诞生》《第三部·封建时代的结束》
出自————《战争通史》
一切权力都落到亨利四世的手中,所有曾经冒险将他拥上王位的人协力保卫他的权利,也是保护自己的生命。拥护理查的人以罕见的顽强精神继续抵抗着。法国宫廷认为亨利是篡位者。只要理查活着,亨利根据血统关系拥有的继承权就是无效的。
人们查了他的家系以后发现,即使理查死后,他也无权继承王位。不过他有其他权利。他本来想依靠自己的征服者权利,后来在贤士的忠告下放弃了这种想法。他在以理查的名义召集的教俗贵族和平民三级会议上受到拥戴,加上他在血缘方面有一定的权利,他就有了执政的基础。这个基础虽然受到挑战,但却颇为雄厚,何况他有许多值得称道之处。史学家无不认为,他勇敢果断,精明能干,而且生性慈善。即位之初,他对失败的一方采取宽容的态度,以致政局受到影响。他在命运的剧变之中受益最深,推翻了理查,但对理查的追随者很少进行报复。在理查执政时期,他几乎是受各种压力逼迫的中心人物。他受到侮辱和恶意的对待,可是他不愿进行残酷的报复。在他即位的时刻,他仍然是以前人们所熟知的那位勇敢的骑士,在胜利面前也极为谦逊,反对流血报复,坚持立宪思想,经常憧憬着将来能够作为一个十字军骑士结束自己的一生。然而,随着***局势的发展,他渐渐地不那么宽厚待人了,最终改变了仁慈的本性。
起初,亨利依靠国会的影响来弥补他在继承权方面的欠缺。他反对国王拥有绝对权威,主张国王应由选举产生,王权应受到限制。他成为一个主张法治的君主,既是出于本意,也是迫于形势。在他的加冕礼上,主持者说了一些激动人心的话。阿伦德尔大主教说:“可敬的英格兰王国是世界上最富饶的地方,可是由于妇孺参政而凋敝不堪。现在,上帝派英明谨慎的人来掌理国政,他将在上帝的督促下,听从贤士和年高德劭者的指导。”
阿伦德尔大主教还说,“王国的事务落在我们的肩上”。亨利将不是根据自己的意志“或主观愿望和个人意见行事,而是将遵从多数人的忠告和主张,并取得他们的同意”。这是一个显著,的进步。国会本身并不是智慧和力量的源泉,它没有可靠的基础,有可能被解散,也可能被个人所左右。这个时期的许多届国会都被加上表示某种特征或性质的称号,如“可嘉国会”“疯狂国会”和“无情国会”。当时人们对这些事情记忆犹新。显要的贵族在权力之争中所下的赌注远远超过平民和一般贵族所能担当的风险。谁能保证贵族的某些胜利不会破坏人们所依靠的整个秩序呢?每次权力易手之后,胜者必然对败者进行残酷的报复。平民总是希望,贵族要是想自相残杀,那就听便吧。所以,平民在积极的活动中只肯提出意见,不愿作出决断。这样,政务上的重任就完全落在最上层统治阶级的肩上。
国会为了得到更广泛的保护,请求国王不要根据它的辩论情况或个别议员的意见判断任何问题,而应该等待国会作出集体的决定。它强烈主张“先提意见后拨款”的原则,亨利拒不接受,可是他经济紧张,实际上对此作了重大让步。在这个时期,国会的财政权力大大加强了。国会不仅用批准征税的方式提供金钱,而且开始监督支出,要求得到国家高级官员关于支出的报告。以前的任何一代国王都不会容忍这种情况,他们指责这是专横地侵犯王权。英国政治上的这些进步是兰开斯特家族统治的特点,当时这一家族必须利用社会舆论和宪法规定的权力来支持自己的继承权,因此,政治上的进步是很自然的。在那个遥远的时代,国会似乎取得了权力,这种权力得而复失,直到十七世纪才得到恢复。
国会里教俗两界的议员似乎不仅有权选择国王,甚至可以指定继承人。那些年代的历史也开创了许多先例,供斯图亚特王朝的律师仔细研究。但我们对当时国会的权力不可估计过高。亨利四世的篡位,爱德华四世建立的对立王朝,爱德华五世被他叔叔推翻,这些都是封建时代的暴力行动和反叛行为,它们还以法律装点门面。国会在这些变故中不是策划人,也不是有权力的中间人,它只是忧心忡忡的记录员,记下军事冲突和贵族之争的后果。选举也不自由,在十五世纪,一个人或一个家族控制一个选区的现象同十八世纪一样普遍。国会只是国内任何取胜一方的工具或橡皮图章。不过国会曾经宣布,王位应传给国王的长子,然后传给他的男性后代。这是亨利提议的,但也反映了国会的一些权力。这个决定打破了英格兰的常规,把长系女子的后代排除在继承人之外,它虽然没有正式废除女子的后裔的继承权,可是长期以来的实际情况就是如此。
在一个半社会性、半宗教性的问题上,国王和国会取得了由衷的一致。罗拉德派 [ 译者注:威克里夫激进改革派的下层教士。 ] 关于教会放弃一切世俗财产才能纯洁的说教没有博得全体教士的赞同,他们仍然愤怒而积极地坚持这一说教。罗拉德派的主张不仅在贫困的市民中深入人心,在低级的绅士中也是如此。它实际上是对教会和富有阶级的挑战。罗拉德派企图将俗界贵族争取到自己一边,向他们指出,教会的巨大财富可以为大陆战争提供现成的军费。但是贵族不听信这一主张,他们知道自己的财产并不比教会财产更合法,便与教士合力保护自己的财产。许多法令严厉地打击罗拉德派。国王同国会取得完全一致的意见,他宣布自己将尽力打击异端邪说。一四〇一年公布了可怕的《火烧异端分子令》,它严令将故态复萌的异端派分子活活烧死,并令教会独定此刑,要求郡守坚决执行,不许任何人向国王上诉。于是正统教派和财产便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
国会成员认为,只有消灭已经失意的对立派,才无后顾之忧。他们对理查二世及其追随者恨之入骨。要不是发生了一些不测事件,亨利本来可以制止软弱的报复行为。他和宫廷中的大多数人由于吃了某种食物而突染重病,因而怀疑有人投毒。早已心怀不满的威尔士人在欧文·格伦道尔的带领下,立即起来拥护理查。当时的通讯极为缓慢,以致一方的大军席卷而来时,另一方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现在,轮到理查的人采取行动了。以前六名“弹劾派勋爵”中的五个人已经失势,他们和理查二世的支持者策划在温泽逮捕篡夺王位的亨利。亨利在神秘的疾病中复原之后,单骑冲过危险的道路,脱离了险境。全国已有几个地方发生武装暴动。***这些暴动的残酷程度在各届政府中实属罕见。一些地方的平民支持政府军,赛伦塞斯特的市民将拉姆利勋爵、肯特伯爵和罗拉德派分子索尔兹伯里伯爵斩首示众。这次阴谋没有得到真正的支持。亨利的仁慈并未缓和同他一起遇险的那些人的起诉活动。他们认为他对待叛乱和谋杀的企图软弱无力。因此不到一年,他几乎威望扫地。但我们应该知道,同他手下那些残忍的人相比,他要勇敢得多,也有力得多。
这次失败的暴动,或者说在理查下台后为他而进行的内战,对这位前国王有致命的影响。他本人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他的继承人登基的一切仪式和立宪程序也不能剥夺他的这种权利。他关在庞蒂弗拉克特城堡的时候,受到许多追随者和被压迫民众的同情。当政者因此寝食不安。一四〇〇年二月,理查的死讯公诸于世。至于他是饿死,或者象当局所说的那样是因绝食而死,还是被人用直截了当的办法杀害的,这个问题至今还是个谜。庞蒂弗拉克特城堡的高墙掩盖了这些秘密。英格兰各地传说他越狱逃脱,躲藏起来,伺机把黎民带入幸福的怀抱。
这一切对亨利·博林布鲁克很不利,他一再受到暗杀阴谋的威胁。威尔士人的骚乱发展成全民族的暴动。受过良好教育的欧文·格伦道尔是个才华出众的人,他进行的战争在一四〇九年以前对英国政局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亨利四世还被迫不断同苏格兰人作战。据说,这些麻烦的事情困扰他六年之后,他的仁慈天性消失殆尽。他向支持者和国会的报复情绪作了让步,这是很自然的。
亨利同珀西家族的冲突是最严重的一次冲突。诺森伯兰伯爵和他的易怒的儿子霍茨珀为了保卫英格兰已经同苏格兰人战斗了将近三年,他们在此期间没有得到援助,几乎全靠自己的财产支付战争费用。他们还为国王固守着北威尔士的重要地区,他们再也支撑不住这些沉重的负担了。他们要求和国王清算一下账目。诺森伯兰伯爵提出了六万英镑的账单,可是国王在经济上捉襟见肘,只能偿还四万英镑。这个问题有复杂的背景。珀西家族为亨利登上王位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霍茨珀的姻亲埃德蒙·莫蒂默参加了格伦道尔的叛乱,使整个珀西家族受到怀疑。他们有一支独立的强大军队。看来,一场冲突势所难免。霍茨珀举起了反叛的旗帜。一四〇三年七月二十一日,亨利在施鲁斯伯里的一场小规模激战中打败了他,将他杀死。老伯爵赶来援救,也被迫投降,得到无条件赦免。国会勉强地免除了他的逆君罪和叛乱罪,只宣布他有冒犯之罪。毫无疑问,这种宽容是出于保卫边界的需要。为了抵御苏格兰人的进攻,英格兰舍此别无良策。于是诺森伯兰伯爵担负起这个使命,并因此巩固了他在军内的统帅地位。
诺森伯兰伯爵对儿子之死耿耿于怀,两年以后,他又发动了叛乱。这次叛乱的影响更加深远。约克的大主教斯克鲁普和诺丁汉伯爵托马斯·莫布雷是他的主要同谋者,叛乱的纲领是进行改革,避开了一切个人问题。亨利再次北进,又取得了胜利。诺森伯兰被赶到苏格兰,不过对英格兰仍构成多年的威胁。斯克鲁普和莫布雷落入国王的官员手中,尽管坎特伯雷大主教请求赦免他们,亨利还是在简单的审判之后决定将他们砍头。处决斯克鲁普在全国各地引起了震惊,许多人把这次处决与杀害托马·贝克特相提并论。同时,国王的身体垮了下来。据说他得了麻疯病,这是上帝发怒的结果。这个诊断至少是不准确的,他所患的疾病是有损外貌的皮肤感染,还有心脏病,主要症状是一阵阵昏厥。他在体力方面已是无用之人。从此,他的统治成为一场生死存亡的斗争。
亨利在这种境况中竟然打胜了威尔士战争,把欧文·格伦道尔赶回山里。但国会利用国王的困难进行要挟,亨利只有投降才是安全之策。他把自己的权力交给国会,只剩下现代君主在宪法上的虚位。国会紧紧地逼迫他,使用的各种办法深深地刺痛了他的心。外籍人必须统统驱逐出境,连王后的两个已婚女儿也不能例外,国王必须重新任命政务会成员,其中应包括议会领袖,政府的支出账目必须经议会检查,国王的内廷人员也经过粗暴的清洗和改组;新的政务会要求掌握更大的权力,国王保证根据政务会的意见实行统治。作出这些让步之后,亨利成了一个最弱的国王,不过他因此也把自己无法担负的使命转嫁他人。这些人必须拼命苦干,招来的却是怨恨,而且越来越不受信任。
政治舞台上出现了一位新的人物。亨利的长子威尔士亲王早已表现出非凡的力量和本领。他在施鲁斯伯里身先士卒地冲向霍茨珀,在威尔士也取得了胜利。直到打败格伦道尔之后,亨利亲王才能放手地参与较大的政治阴谋。由于父王御体不佳,他全面地过问国政。他接受了父王的一切职责,并想进一步扩大权力。他的三位表叔博福特兄弟是他的主要追随者,他们怂恿他从软弱无力的病人手中夺过统治大权,于是他带着一批人要求国王让位。亨利·博林布鲁克尽管已是日薄西山,却怒气冲天地拒绝了这个要求。一四一一年,亨利父子在威斯敏斯特进行了激烈的斗争。国王的党羽在数量上占着优势,态度也更坚决,亨利亲王碰了一鼻子灰。他被国王从主持政务会的地位赶下台,退居幕后,同党也都丢官罢职。他的政敌甚至指控他贪污加来驻军的军饷,这个罪名他倒是洗清了。可以肯定,垂死的国王在痉挛中继续紧握政权,统治无方和老朽衰弱的状况持续了一段时间。一四一二年,国王已经步履维艰,甚至不能骑马,可是政务会经过百般努力才说服他放弃率军亲征阿基坦的念头。他挨过了那个冬天,常说要进行一次十字军东征,并在翌年二月召开了国会,但已经无力插手它的会议了。三月份,他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祈祷时陷入长时间的昏厥状态,醒来不久,便在耶路撒冷厅 [ 译者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内的教长住所,据说由于厅内挂着展现耶路撒冷历史的壁毯而得名。 ] 结束了生命的旅程,那是一四一三年三月二十日的事情。
亨利四世国王的生活和统治使我们再次看到,野心带来的常常是一场黄粱美梦。假如它能够实现,还将带来沉重的负担。他要报仇,要维护一个事业,起初并不敢奢望戴上王冠,最后却为此孤注一掷。戴上王冠以后,他觉得它并不美妙,在肉体上和精神上都不胜负担。胜利也给他带来了忧虑和痛苦。我们并不能因此而得出结论说,他的行动是没有原因、没有理由的,也不能说他没有得到全国的支持。他死后,在伟大的历史舞台上塑造的一个对权力渴望已久的新人物毫无争议地登上了英格兰的王位,不久几乎统治了整个西欧基督教世界。
南非战争·第二十一
南非战争·第二十一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四卷·伟大的民主》《第十二部·维多利亚时代》出自————《战争通史》 英国在战争的旋涡中进入了二十世纪。她投入了近五十万部队,这是她有史以来向海外派出的最大一支军队。南非的冲突起初只是小规模的殖民冲突,不久便需要全国作出极大..
索尔兹伯里勋爵领导的政府·第二十
索尔兹伯里勋爵领导的政府·第二十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四卷·伟大的民主》《第十二部·维多利亚时代》出自————《战争通史》 一八八六年夏,人们并不能立即看出,在爱尔兰自治问题上的分歧使英国的政治分野发生了重大变化。索尔兹伯里政府依赖自由党反对自治派,这一派在国会和..
爱尔兰自治·第十九
爱尔兰自治·第十九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四卷·伟大的民主》《第十二部·维多利亚时代》出自————《战争通史》 格拉德斯通于一八八零年再次担任首相时,他的处境不如他在十二年前任职时那样顺心。那时内阁坚定,党内统一,通过了许多改革法案。如今表面上前程似锦,因为他在胜利..
美国成为世界强国·第十八
美国成为世界强国·第十八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四卷·伟大的民主》《第十二部·维多利亚时代》出自————《战争通史》 在美国发展成世界上头等工业强国的过程中,她的人民正忙于完成美洲大陆的拓殖活动。南北战争开始时,从大西洋岸边向西拓居的运动已经进行了二百五十年,拓殖地..
美国的“重建”·第十七
美国的“重建”·第十七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四卷·伟大的民主》《第十二部·维多利亚时代》出自————《战争通史》 在大西洋彼岸,北军的胜利维护了美国的统一。但是,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最紧迫的问题是在战败的南方恢复秩序和繁荣。谢尔曼军队所经之处和弗吉尼亚平原等南方大..
格拉德斯通与迪斯雷利·第十六
格拉德斯通与迪斯雷利·第十六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四卷·伟大的民主》《第十二部·维多利亚时代》出自————《战争通史》 英国历史进入了长期的、承先启后的、迅速发展的时代,即进入了格拉德斯通和迪斯雷利担任首相的时代。这两位伟大的议会活动家在一八六八年到一八八五之间交..
德意志的兴起·第十五
德意志的兴起·第十五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四卷·伟大的民主》《第十二部·维多利亚时代》出自————《战争通史》 当美利坚合众国受到严峻的考验、狂躁不安的拿破仑三世巩固他在法国的统治地位之时,莱茵河彼岸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八六一年,普鲁士的威廉一世继腓特烈大帝之后登..
合众国的胜利·第十四
合众国的胜利·第十四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四卷·伟大的民主》《第十一部·伟大的共和国》出自————《战争通史》 邦联失败了。南北战争中相当长的最后阶段,是北方征服南方的阶段。在钱塞勒斯维尔和葛底斯堡战斗、维克斯堡战斗、查塔努加战斗和奇卡莫加战斗发生之后,战争在同年..
钱塞勒斯维尔之战与葛底斯堡之役·第十三
钱塞勒斯维尔之战与葛底斯堡之役·第十三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四卷·伟大的民主》《第十一部·伟大的共和国》出自————《战争通史》 一八六三年春,波托马克河兵团和北弗吉尼亚兵团在拉帕哈诺克河两岸继续对峙。素有“勇士乔”之称的胡克曾在安蒂坦河战斗中指挥一个军而威名远扬..
罗伯特·李和麦克莱伦·第十二
罗伯特·李和麦克莱伦·第十二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四卷·伟大的民主》《第十一部·伟大的共和国》出自————《战争通史》 波普将军在一八六二年八月一日抵达前线。这位新指挥官的任务就是在麦克莱伦部队从詹姆斯河一线回来同他会师之前,在不打大仗的情况下尽量扩大战果。华盛顿..
里士满战役·第十一
里士满战役·第十一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四卷·伟大的民主》《第十一部·伟大的共和国》出自————《战争通史》 在新的一年开始之际,形势对南方极为不利,人们产生了失望的情绪。设在里士满的邦联政府和司令部不断接到令人忧郁的报告和数字,南方的处境似乎十分困难。北方彻底封..
合众国在危险中·第十
合众国在危险中·第十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四卷·伟大的民主》《第十一部·伟大的共和国》出自————《战争通史》 一八六零年,决定性的总统选举开始了。二月,南方的参议员杰斐逊·戴维斯要求北方各州废除《人身自由法》,停止干扰一八五零年颁布的《追捕逃亡奴隶法》的执行,服..
奴隶制与脱离联邦·第九
奴隶制与脱离联邦·第九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四卷·伟大的民主》《第十一部·伟大的共和国》出自————《战争通史》 在一八五零年以后的几年里,美利坚合众国的前途使美洲充满希望,使欧洲既羡慕又嫉妒。美洲大陆已被征服,得到哺育。在十年之间,美国的进出口和国内贸易增长了一..
美国史诗·第八
美国史诗·第八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四卷·伟大的民主》《第十一部·伟大的共和国》出自————《战争通史》 一八一五年标志着美国一个发展阶段的结束。在此之前,美国大陆的社会生活主要受欧洲的影响。随着一八一二年反英战争的结束,美国开始注意国内问题,背靠大西洋,把目光转..
英语民族的迁徙·澳大利亚与新西兰·第七
英语民族的迁徙·(二)澳大利亚与新西兰·第七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四卷·伟大的民主》《第十部·恢复与改革》出自————《战争通史》 很久以前,澳大利亚就已进入人类的想象世界。早在希罗多德 [ 译者注:古希腊历史学家,在西方史学界有“历史之父”之称。 ] 时代,人们就传说在..
英语民族的迁徙·加拿大和南非·第六
英语民族的迁徙·(一)加拿大和南非·第六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四卷·伟大的民主》《第十部·恢复与改革》出自————《战争通史》 拿破仑的垮台急剧地加速了各国占领世界荒凉地区的活动。同拿破仑的长期斗争阻止了英语民族的扩张,可以用来建立第二大英帝国的人力和船只尽数耗费在..
帕默斯顿·第五
帕默斯顿·第五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四卷·伟大的民主》《第十部·恢复与改革》出自————《战争通史》 帕默斯顿年逾古稀,仍在主持国政。除了托利党组阁的一小段插曲之外,他在一八五五年以后的十年里始终是英国首相。同俄国签订和约以后,他很快就遇到了另一次危机。这次危机也..
克里米亚战争·第四
克里米亚战争·第四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四卷·伟大的民主》《第十部·恢复与改革》出自————《战争通史》 十九世纪中叶,英国的政治生活一如既往,只是由于通过重要的《改革议案》而略有变化。约翰·拉塞尔勋爵领导下的辉格党人是当时的执政者。拉塞尔家族从亨利七世时代就开始..
改革与自由贸易·第三
改革与自由贸易·第三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四卷·伟大的民主》《第十部·恢复与改革》出自————《战争通史》 一八三零年,欧洲的良主势力又开始抬头。法国发生了七月革命,建立了奥尔良王族统治下的君主立宪制。新国王路易·菲利普是革命党人菲利普·厄加利代的儿子。 菲利普·..
坎宁与威灵顿公爵·第二
坎宁与威灵顿公爵·第二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四卷·伟大的民主》《第十部·恢复与改革》出自————《战争通史》 在英王乔治四世执政的十年期间,传统政治力量的格局迅速解体。一百多年来,辉格党和托利党在下议院就各种有争议的问题进行了激烈的斗争。同时,辉格党内部也进行着斗..
胜利后的和平·第一
胜利后的和平·第一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四卷·伟大的民主》《第十部·恢复与改革》出自————《战争通史》 经过二十多年的战争,欧洲在一八一五年夏天实现了和平。这次和平比较持久,虽有内部骚乱和局部冲突,和平却一直维持到德意志扩张取代法国优势之时。在同法国革命和拿破仑..
厄尔巴岛与滑铁卢·第二十五
厄尔巴岛与滑铁卢·第二十五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三卷·革命的时代》《第九部·拿破仑》出自————《战争通史》 一八一五年,欧洲和美洲沉浸在和平的气氛之中。波旁王族的一个年迈、顽强而放任的成员登上了法国王位,他对亲戚、谋臣和追随者所犯的错误熟视无睹。他的拥护者比他更..
一八一二年的战争·第二十四
一八一二年的战争·第二十四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三卷·革命的时代》《第九部·拿破仑》出自————《战争通史》 詹姆斯·麦迪逊是一八零九年三月选出的美国新总统。他在杰斐逊手下担任国务卿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且是著名的政治理论家。他比较固执,处理具体问题的艺术和判断能..
华盛顿、亚当斯和杰斐逊·第二十三
华盛顿、亚当斯和杰斐逊·第二十三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三卷·革命的时代》《第九部·拿破仑》出自————《战争通史》 欧洲政治事务中争论不休的问题原封不动地在美国提了出来,全国普遍掀起有关法国革命的辩论。以法国革命为榜样的相应组织在杰斐逊思想的影响范围内到处出现,而..
伊比利亚半岛战争与拿破仑的垮台·第二十二
伊比利亚半岛战争与拿破仑的垮台·第二十二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三卷·革命的时代》《第九部·拿破仑》出自————《战争通史》 英军从海上撤离拉科鲁尼亚之后,西班牙便没有能够阻止法国元帅行动的有组织的军队了。各地的西班牙军队相继失败,只有无法消灭的游击队还在继续活动。..
法国皇帝·第二十一
法国皇帝·第二十一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三卷·革命的时代》《第九部·拿破仑》出自————《战争通史》 威廉·皮特的后继者坚决进行战争,可是不如他那样内行。从一八零六年一月皮特逝世到一八零九年威灵顿上台这三年里,战争形势对英国很不利。她徒劳无益地远征地中海沿岸地区,..
特拉法尔加战役·第二十
特拉法尔加战役·第二十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三卷·革命的时代》《第九部·拿破仑》出自————《战争通史》 一八零四年,皮特重新上台。他全力恢复英国的作战能力。英法再次开战以来,英国单枪匹马地对付拿破仑,在她历史上最困难的两年里单独坚持了战争。由于皮特的努力,奥地利..
冲突中的法国·第十九
冲突中的法国·第十九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三卷·革命的时代》《第九部·拿破仑》出自————《战争通史》 英国的辉格党人,尤其是改革派和激进派起初对法国革命抱欢迎态度,不久他们便为其过火的行动而感到失望。十八世纪的伦敦经历过大规模的动乱,但在威尔克斯时代的打乱和一七..
法国革命·第十八
法国革命·第十八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三卷·革命的时代》《第九部·拿破仑》出自————《战争通史》 一七八九年震撼法国大地的巨大变革同世界上的历次变革有着根本的区别。英国曾在十七世纪经历了王室和人民之间的权力大转移,但国家的基本制度未受触动,或者至少很快就恢复了,..
美国宪法·第十七
美国宪法·第十七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三卷·革命的时代》《第九部·拿破仑》出自————《战争通史》 美洲独立战争已经结束,十三个殖民地获得了自主权。它们在战争中为自己的原始政治组织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它们根据一七七七年签署的《联邦条例》建立了一个虚弱的中央政府,这个..
小皮特·第十六
小皮特·第十六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三卷·革命的时代》《第九部·拿破仑》出自————《战争通史》 罗金厄姆侯爵长期等待着组阁的机会,可是当一七八二年三月这个机会终于来到时,他的寿命只有四个月了。康沃利斯在弗吉尼亚的约克敦投降一事对英国社会的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野心..
印度帝国·第十五
印度帝国·第十五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三卷·革命的时代》《第八部·第一大英帝国的兴起》出自————《战争通史》 十八世纪,英国在印度的地位发生了根本变化。仅仅作为贸易机构建立起来的英国东印度公司,日益迅速地发展成幅员辽阔的帝国。一七零零年前后,只有一千五百名英国人..
美利坚合众国·第十四
美利坚合众国·第十四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三卷·革命的时代》《第八部·第一大英帝国的兴起》出自————《战争通史》 一七七七年,华盛顿在费城北面的瓦利福奇避冬。每次战斗结束后,都有许多人开小差,他的军队只剩下九千人马。到了春天,部队还会减员三分之一。他们缺少衣物和..
独立战争·第十三
独立战争·第十三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三卷·革命的时代》《第八部·第一大英帝国的兴起》出自————《战争通史》 一七七五年五月,美洲殖民地在宾夕法尼亚的恬静小镇费城的建筑业工会议事厅再次召开大陆会议。代表们是德高望重的律师、医生、商人和地主,他们对形势的发展感到紧..
同美洲的冲突·第十二
同美洲的冲突·第十二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三卷·革命的时代》《第八部·第一大英帝国的兴起》出自————《战争通史》 乔治三世继位在英国的政治生活中引起了深刻的变化。在原则上和法律上,国王在决定政策、选择大臣、任用官员和确定支出的问题上仍有决定性的影响和权力。数百年..
第一次世界性战争·第十一
第一次世界性战争·第十一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三卷·革命的时代》《第八部·第一大英帝国的兴起》出自————《战争通史》 一七五六年十一月,皮特初次作为国务大臣参加内阁。当时腓特烈大帝宣称:“英国长期处于临产的剧痛中,但她终于生下了一个伟人。” 自马尔博罗以来,还没..
美洲殖民地·第十
美洲殖民地·第十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三卷·革命的时代》《第八部·第一大英帝国的兴起》出自————《战争通史》 皮特的上台和他指挥的世界性战争的胜利,将对北美的历史产生深远的影响。现在,我们必须来研究一下美洲殖民地在过去一百五十年里悄悄地逐渐发展的情况。在十七世纪..
奥地利的王位继承与一七四五年的战事·第九
奥地利的王位继承与一七四五年的战事·第九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三卷·革命的时代》《第八部·第一大英帝国的兴起》出自————《战争通史》 反对派强加给沃波尔的英西战争不久便扩大为一场欧洲大战。英国本想在西班牙殖民地和西班牙本土进行海陆战争,没想到却卷入欧洲战争。这次..
罗伯特·沃波尔爵士·第八
罗伯特·沃波尔爵士·第八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三卷·革命的时代》《第八部·第一大英帝国的兴起》出自————《战争通史》 “南海泡沫”的丑闻激起了托利党人的希望,他们似乎即将作为一支政治力量重新上台。辉格党政府已经信誉扫地。流亡国外的博林布鲁克此时满怀希望,同他在英..
汉诺威王朝·第七
汉诺威王朝·第七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三卷·革命的时代》《第八部·第一大英帝国的兴起》出自————《战争通史》 一七一四年夏末,英国举国上下等待着乔治一世国王的到来。九月十八日,乔治在格林威治登陆。这位幸运的德意志王子不会讲英语,对自己的新王国也毫无热情。对他来说..
乌得勒支条约·第六
乌得勒支条约·第六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三卷·革命的时代》《第七部·英格兰的崛起》出自————《战争通史》 人人注视着英国宫廷的一举一动。欧洲各地都知道,马尔博罗对安妮女王的影响已经消失。哈利通过巧妙的手腕和艾比盖尔的帮助力图建立托利党政府,以结束人人厌倦的战争。..
奥德纳德之役与莫拉克之战·第五
奥德纳德之役与莫拉克之战·第五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三卷·革命的时代》《第七部·英格兰的崛起》出自————《战争通史》 在这次彻底的胜利之后,荷兰人不愿再作必要的努力。他们在一七零二年曾经可怜地蹲在内伊梅根城墙的墙垛后面,英国的新指挥官手提军刀请他们出战,不过这已..
马尔博罗:布伦海姆与拉米伊之役·第四
马尔博罗:布伦海姆与拉米伊之役·第四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三卷·革命的时代》《第七部·英格兰的崛起》出自————《战争通史》 人们认为安妮女王统治时期是英格兰空前强盛的时代,这种看法是正确的。马尔博罗的军事天才不同凡响,他为女王献策时能够深谋远虑,这使日益强大的英..
西班牙王位之争·第三
西班牙王位之争·第三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三卷·革命的时代》《第七部·英格兰的崛起》出自————《战争通史》 西班牙王位战争爆发之时,双方不愿大动干戈,这是战争史上尚未出现过的现象。欧洲已经筋疲力尽,它的幻想也已经破灭。威廉和路易十四之间建立的新关系,反映了“海上..
大陆战争·第二
大陆战争·第二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三卷·革命的时代》《第七部·英格兰的崛起》出自————《战争通史》 威廉国王刚刚出发去参加大陆战争,失去军队保护的不列颠岛便受到入侵的威胁。路易十四计划进攻英格兰,因此詹姆斯国王有了复辟的希望。两年来,詹姆斯二世在圣日尔曼的流亡..
奥朗日亲王威廉·第一
奥朗日亲王威廉·第一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三卷·革命的时代》《第七部·英格兰的崛起》出自————《战争通史》 为了大多数人的利益把自己的岳父赶下不列颠王位的伟大亲王威廉,从童年开始就在严酷的环境中生活。他幼年丧父,终身无子。他过着没有爱情的生活,因为他是为了国家的..
一六八八年的革命·第二十六
一六八八年的革命·第二十六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二卷·新世界》《第六部·王政复辟》出自————《战争通史》 奥朗日亲王威廉密切注视着詹姆斯国王的行动。海德兄弟二人丢官不久,出类拔萃的荷兰人戴克维尔特使作为威廉的使节到达伦敦,其任务是代表他请求詹姆斯采取比较温和的措..
信奉天主教的国王·第二十五
信奉天主教的国王·第二十五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二卷·新世界》《第六部·王政复辟》出自————《战争通史》 自从詹姆斯一世执政以来,王权同国会的斗争一直左右着英格兰社会。现在,这一斗争又恢复到它开始时的状况。八十年坎坷不平、艰难曲折的道路使君主政体在表面上几乎恢复..
辉格党与托利党·第二十四
辉格党与托利党·第二十四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二卷·新世界》《第六部·王政复辟》出自————《战争通史》 查理二世发现新的国会选举并没有使他的处境有任何好转,便使国会又休会了一年左右。在这次休会期间,“辉格党”和“托利党”这两个名称初次得到应用,这两个党派从此使不..
天主教会的阴谋·第二十三
天主教会的阴谋·第二十三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二卷·新世界》《第六部·王政复辟》出自————《战争通史》 在一六七三年二月的国会会议上,查理二世了解到,他的臣民对于同荷兰新教共和国进行战争感到厌恶。在他主动卷入的这场战争中,他不是英格兰贸易的保护者,而是路易十四的..
欢乐的君主·第二十二
欢乐的君主·第二十二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二卷·新世界》《第六部·王政复辟》出自————《战争通史》 请回国王的这届国会是一个力量均衡的国会,代表全国的对立势力。它成功地解决了恢复王政所遇到的政治问题。然而,它不是合法的立宪机构,因为它不是国王下令召开的。人们认为..
王政复辟·第二十一
王政复辟·第二十一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二卷·新世界》《第六部·王政复辟》出自————《战争通史》 护国公克伦威尔死后留下的真空是无法填补的。他在临终时指定他的长子理查德为继承人,但他的话“模糊不清,而且不完整”。理查德被他的政敌谑称为“摇摇欲坠的家伙”,他心地善..
护国公·第二十
护国公·第二十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二卷·新世界》《第六部·王政复辟》出自————《战争通史》 君主制不复存在了。上议院已被撤消。英格兰的国教陷入瘫痪状态。下议院剩下的议员也寥寥无几,被人轻蔑地称为“残余国会”。他们自以为身居高位,是国会事业的最后一点标志。他们认..
英格兰共和国·第十九
英格兰共和国·第十九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二卷·新世界》《第六部·王政复辟》出自————《战争通史》 在处决查理之前,英格兰共和国甚至就诞生了。一六四九年一月四日,一小撮屈从克伦威尔和铁甲军的下院议员决定:“除了上帝,人民是一切正当权力的基础……英格兰下议院是由人..
弑君之斧·第十八
弑君之斧·第十八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二卷·新世界》《第五部·内战烽烟》出自————《战争通史》 到一六四六年春天,保皇派完全失去了对议会军进行武装抵抗的能力。雅各布·阿斯特利爵士随着国王的最后一股部队在斯托昂瑟沃尔德 [ 译者注:英国的一个小集镇。 ] 的战斗中失败被..
马斯顿荒野之战与内斯比之役·第十七
马斯顿荒野之战与内斯比之役·第十七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二卷·新世界》《第五部·内战烽烟》出自————《战争通史》 一六四四年初,查理国王控制了英国的大部分地区,而且他在牛津有规模可观的国会。他在军事上似乎已经稳操胜券,但苏格兰人的入侵扭转了局势。他们在大军南下的..
大叛乱·第十六
大叛乱·第十六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二卷·新世界》《第五部·内战烽烟》出自————《战争通史》 查理国王同国会在一六四二年的头几个月里进行的谈判,只是加深了双方的分歧。他们都在加强自己的力量。圆颅党 [ 译者注:即英国议会派,其成员皆剪短头发,故名。 ] 的一名军官写道..
国会造反·第十五
国会造反·第十五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二卷·新世界》《第五部·内战烽烟》出自————《战争通史》 各种不屈不挠的力量强迫国王去做他最担心的事情。苏格兰侵略军占领了达勒姆和诺森伯兰。他们的领袖同英格兰的议会势力和清教徒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他们不仅提出了对苏格兰有影响的..
个人独裁·第十四
个人独裁·第十四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二卷·新世界》《第五部·内战烽烟》出自————《战争通史》 查理国王的个人独裁并非悄悄地或逐渐地建立起来的,他公开宣布过自己的意图。他说:“我们通过经常召开国会会议已经向人民表明,我们是喜欢让国会发挥作用的。然而,它最近滥用权..
查理一世与白金汉·第十三
查理一世与白金汉·第十三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二卷·新世界》《第五部·内战烽烟》出自————《战争通史》 关于即位不久的查理一世的情况有许多记载,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出于对此深有研究的日耳曼历史学家兰克的手笔。他写道,查理一世“刚满二十五岁,可谓风华正茂。他骑在马上..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