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白色方案”指令·第一·

繁体

4月3日·“白色方案”指令(进攻波兰)·第一·(一)

作者:瓦尔特·胡巴奇 ·德国

出自————《希特勒战争密令》《1939》

出自————《战争通史》

   “白色方案”指令

   一、鉴于波兰目前的态度,不仅需要使修改后的东部边界有安全保障,而且还需要进行军事准备,以便在必要时永远消除来自这一方向的各种威胁。

   (一)政治上的前提和目的:

   德国同波兰的关系仍然要遵循避免引起骚乱的原则。如果波兰改变其迄今基于同样原则的对德政策,转而采取对帝国进行威胁的态度,那么,同它进行最终清算就有可能势在必行。

   那时要达到的目的是,粉碎波兰的防彻力量,在东面造成一种能满足国防需要的态势。最迟在冲突开始时,宣布但泽共和国 [ 译者注:原文为der Freistaat,德国历史上的旧称。魏玛共和国时期多数州的正式名称。但泽共和国俗称但泽自由市。 ] 为德意志帝国的领土。

   政治当局认为自己的任务是:在上述情况下必须尽可能地使波兰孤立,即把战争局限在波兰进行。

   这种局面在不太远的将来就可能出现,因为法国的内部危机日益加剧,英国会因此而采取克制态度。

   俄国的干预(它有能力这样做)很可能对波兰毫无益处,而仅仅意味着波兰被布尔什维主义吞并。

   周边国家的态度如何,完全取决于德国的军事需要。

   德国不能轻易地将匈牙利列为盟国。意大利的态度是由柏林-罗马轴心已经确定了的。

   (二)军事上的结论:

   建设德国国防军的伟大目标,仍然要视西方民主国家的敌对程度而定。 “白色方案”仅仅是诸项准备工作的—个预防性的补充措施,决不能将它视为同西方对手进行军事冲突的先决条件。

   越能成功地以突然、猛烈的打击开始战争,并迅速取得胜利,就越容易使波兰处于孤立地位,即使在战争爆发以后也是如此。

   但是,整个局势要求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采取预防措施,以确保帝国西部边界和北海沿岸及其空域的安全。

   在进军波兰时,要针对周边国家特别是立陶宛采取警戒措施。

   (三)国防军的任务:

   国防军的任务是歼灭波兰的军事力量。为达到此目的,必须做好准备,力求达成进攻的突然性。秘密的或公开的总动员,将尽可能推迟到进攻日的前一天才下令进行。

   计划用于防守西部边界的兵力暂时不得另行调用。

   对立陶宛须保持警惕,对其边界只须进行监视。

   (四)国防军各军种的任务:

   1、陆军

   在东线的作战目标是歼灭波兰陆军。为此,在南翼,可进入斯洛伐克地区。在北翼,应迅速在波莫瑞 [ 译者注:波兰北部面临波罗的海的地区。 ] 和东普鲁士之间建立联系。

   必须做好开战的各项准备工作,以便以现有的部队也能发动进攻,而无需等待动员后组建的部队按计划开到后再行动。

   现有部队的荫蔽的进攻出发地区,可在进攻日直前予以规定。

   我保留对此事的决定权。

   预定担负“西部边界掩护”任务的兵力是全部调往该处,还是留一部分作他用,将取决于波兰的局势。

   2、海军

   在波罗的海,海军担负下述任务:

  歼灭或者打垮波兰海军。

   封锁通往波兰海军基地(特别是格丁尼亚海军基地)的海上通道。开始进入波兰时,即宣布停泊在波兰港口和但泽的中立国家船只离开港口的期限。期限一过,即由海军采取封锁措施。必须估计到,规定离港期限会给海战造成不利的影响。

   切断波兰同海外的贸易联系。

   掩护帝国-东普鲁土的海上通道。

  保护德国至瑞典和波罗的海沿岸诸国的海上交通线。

   尽可能以不引人注目的力式实施侦察和警戒,防止苏俄海军从芬兰湾进行干涉。应预先规定适当数量的海军兵力用于保卫北海海岸和濒陆海区。

   在北海南部和斯卡格拉克海峡,须采取措施防止西方列强突然对冲突进行干预。采取的措施应局限在绝对必要的限度以内,务必保证不引人注目。关键是应避免采取可能会使西方列强的政治态度变得强硬起来的一切行动。

   3、空军

   空军必须对波兰实施突袭,而在西线则可只保留必不可少的兵力。

   空军应在极短时间内歼灭波兰空军,此外,主要担负以下任务:

   干扰波兰的动员,阻止波兰陆军按计划开进。

   直接支援陆军,首先是支援已经越过边界的先头部队。

   开战之前航空兵部队可能要向东普鲁士转场,但这不可危及达成突然性。

   第一次飞越边境时,在时间上应与陆军的作战行动协调一致。

   只有在给中立国家船只规定的离港期限(参见国防军各军种任务中海军的任务)过了之后,方可对格丁尼亚实施攻击。

   对空防御的重点是施特廷 [ 译者注:即现在波兰的什切青。 ] 、柏林和包括梅伦地区的奥斯特劳 [ 译者注:1945年以前的德文名称。现为捷克斯洛伐克中北部边境城市俄斯特拉发。 ] 和布吕恩 [ 译者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是德国的一个军备工业中心。现为捷克斯洛伐克中南部城市布尔诺。 ] 在内的上西里西亚工业区的空域。

6月14日·第15号指令·第十五

6月14日·第15号指令(向卢瓦尔河推进)·第十五 作者:瓦尔特·胡巴奇 ·德国出自————《希特勒战争密令》《1940》出自————《战争通史》 领袖兼国防军最高司令 领袖大本营 国防军指挥局/国防处 1940年6月14日 1940年第33083号绝密文件 只传达到军官 第15号指令 一、敌人在其战线面临崩溃的情况下正在撤离巴黎地区,..

6月8日·第14号指令·第十四

6月8日·第14号指令(在法国继续实施进攻)·第十四 作者:瓦尔特·胡巴奇 ·德国出自————《希特勒战争密令》《1940》出自————《战争通史》 领袖兼国防军最高司令 领袖大本营 国防军指挥局/国防处 1940年6月8日 1940年第33071号绝密文件 只传达到军官 第14号指令 一、在第6集团军右翼和中央的当面,敌人正在进行顽..

5月24日·第13号指令·第十三

5月24日·第13号指令(在法国的作战指挥)·第十三 作者:瓦尔特·胡巴奇 ·德国出自————《希特勒战争密令》《1940》出自————《战争通史》 领袖兼国防军最高司令 大本营 国防军统帅部/国防处 1940年5月24日 1940年第33028号绝密文件 只传达到军官 第13号指令一、下一个作战目标是,通过北翼我军实施向心突击,歼灭..

5月18日·第12号指令·第十二

5月18日·第12号指令(掩护南翼)·第十二作者:瓦尔特·胡巴奇 ·德国出自————《希特勒战争密令》《1940》出自————《战争通史》(缺) [ 译者注:原书未收入这一指令。约德尔和哈尔德1940年5月18日的日记都证明有第12号指令,但是迄今为止尚未发现这一指令的原文。 ]..

5月14日·第11号指令·第十一

5月14日·第11号指令(A集团军群的主要作战方向)·第十一作者:瓦尔特·胡巴奇 ·德国出自————《希特勒战争密令》《1940》出自————《战争通史》 领袖兼国防军最高司令 大本营 国防军指挥局/国防处 1940年5月14日 1940年第33002号绝密文件 只传达到军官 第11号指令 一、进攻作战 [ 译者注:由于占领挪威和天气情况等..

4月2日·关于“威悉河演习”的补充指示·第十·

4月2日·关于“威悉河演习”的补充指示·第十·(三)作者:瓦尔特·胡巴奇 ·德国出自————《希特勒战争密令》《1940》出自————《战争通史》 领袖兼国防军最高司令 柏林 国防军统帅部/国防军指挥局/国防处 1940年4月2日 1940年第22128号绝密文件 只传达到军官 领袖兼国防军最高司令下令举行“威悉河演习”;并指..

3月1日·关于“威悉河演习方案”的指令·第十·

3月1日·关于“威悉河演习方案”的指令·第十·(二)作者:瓦尔特·胡巴奇 ·德国出自————《希特勒战争密令》《1940》出自————《战争通史》 领袖兼国防军最高司令 柏林 国防军指挥局/国防处 1940年3月1日 1940年第22070号绝密文件 关于“威悉河演习方案”的指令 一、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局势的发展,要求做好以国防..

[1月19日-2月24日] ·第10号指令·第十

[1月19日-2月24日] ·第10号指令(“黄色方案”的开进指示)·第十作者:瓦尔特·胡巴奇 ·德国出自————《希特勒战争密令》《1940》出自————《战争通史》(缺) [ 译者注:原书未收入这一指令。约德尔、哈尔德1940年1月的日记都证明有第10号指令,但迄今尚未找到该指令原文,故缺。 ]..

5月26日·对第9号指令的补充·第九·

5月26日·对第9号指令的补充·第九·(二)作者:瓦尔特·胡巴奇 ·德国出自————《希特勒战争密令》《1940》出自————《战争通史》 国防军统帅部 领袖大本营 国防军指挥局/国防处 1940年5月26日 1940年第33038号绝密文件 只传达到军官 对第9号指令的补充 由于占领挪威和荷兰,以及在比利时和法国北部的作战行动即将..

11月29日·第9号指令:打击敌方经济的作战方针·第九·

11月29日·第9号指令:打击敌方经济的作战方针·第九·(一) 作者:瓦尔特·胡巴奇 ·德国出自————《希特勒战争密令》《1939》出自————《战争通史》 国防军最高司令 柏林 国防军统帅部/国防军指挥局/国防处一组 1939年11月29日 1939年第215号绝密文件 只传达到军官 第9号指令 打击敌方经济的作战方针 一、在同..

12月11日·对第8号作战指令的补充·第八·

12月11日·对第8号作战指令的补充(对荷兰和比利时港口的封锁措施)·第八·(二)作者:瓦尔特·胡巴奇 ·德国出自————《希特勒战争密令》《1939》出自————《战争通史》 国防军统帅部参谋长 柏林 国防处一组二科 1939年12月11日 1939年第22231号绝密文件 只传达到军官 对第8号作战指令的补充 领袖命令,对第8号作战..

11月20日·第8号作战指令·第八·

11月20日·第8号作战指令(西线部队的展开)·第八·(一)作者:瓦尔特·胡巴奇 ·德国出自————《希特勒战争密令》《1939》出自————《战争通史》 国防军最高司令 柏林 国防军统帅部/国防军指挥局/国防处一组 1939年11月20日 1939年第213号绝密文件 只传达到军官 第8号作战指令 一、为了使业已开始的展开行动能不断..

10月18日·第7号作战指令·第七

10月18日·第7号作战指令(西线的作战行动)·第七作者:瓦尔特·胡巴奇 ·德国出自————《希特勒战争密令》《1939》出自————《战争通史》 国防军最高司令 柏林 国防军统帅部/指挥参谋部/国防处一组 1939年10月18日 1939年第181号绝密文件 只传达到军官 第7号作战指令 对于在进攻计划开始付谐实施之前同西方敌人作战..

10月9日·第6号作战指令·第六

10月9日·第6号作战指令(西线的进攻准备)·第六作者:瓦尔特·胡巴奇 ·德国出自————《希特勒战争密令》《1939》出自————《战争通史》 国防军最高司令 柏林 国防军统帅部/指挥参谋部/国防处 1939年10月9日 1939年第172号绝密文件 只传达到军官 第6号作战指令 一、如果在最近能断定英国和在其领导下的法国不愿结束..

9月30日·第5号指令·第五

9月30日·第5号指令(与俄国在波兰的分界线,军事管制)·第五作者:瓦尔特·胡巴奇 ·德国出自————《希特勒战争密令》《1939》出自————《战争通史》 国防军最高司令 柏林 国防军统帅部/指挥参谋部/国防处一组 1939年9月30日 1939年第171号绝密文件 只传达到军官, 第5号指令 一、在1939年9月28日同俄国签订边界与..

9月25日·第4号作战指令·第四

9月25日·第4号作战指令(继续进行战争)·第四作者:瓦尔特·胡巴奇 ·德国出自————《希特勒战争密令》《1939》出自————《战争通史》 国防军最高司令 领袖大本营 国防军统帅部/指挥参谋部/国防处一组 1939年9月25日 1939年第205号绝密文件 只传达到军官 第4号作战指令 一、在分界线与帝国边界之间原波兰地区的最终..

9月9日·第3号作战指令·第三

9月9日·第3号作战指令(从波兰向西线调兵)·第三作者:瓦尔特·胡巴奇 ·德国出自————《希特勒战争密令》《1939》出自————《战争通史》 国防军最高司令 柏林 国防军统帅部/指挥参谋部/国防处一组 1939年9月9日 1939年第200号绝密文件 只传达到军官  , 第3号作战指令 一、应继续以强大兵力同波兰陆、空军作战,..

9月3日·第2号作战指令·第二

9月3日·第2号作战指令(与英国和法国对峙)·第二作者:瓦尔特·胡巴奇 ·德国出自————《希特勒战争密令》《1939》出自————《战争通史》 国防军最高司令 柏林 国防军统帅部/指挥参谋部/国防处一组 1939年9月3日 1939年第175号绝密文件 只传达到军官 第2号作战指令 一、在英国政府宣战之后,英国海军部于1939年9月8..

8月31日·第1号作战指令·第一·

8月31日·第1号作战指令(波兰和西方列强)·第一·(二)作者:瓦尔特·胡巴奇 ·德国出自————《希特勒战争密令》《1939》出自————《战争通史》 国防军最高司令 柏林 国防军统帅部/指挥参谋部 [ 译者注:该指挥参谋部自1939年11月20日起改称“国防军指挥局”,自1940年8月起又改名为“国防军指挥参谋部”。 ] /国..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