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军事谋略·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第六
***军事谋略·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第六
作者:萧诗美
出自————《***军事谋略》
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打“歼灭战”是***的拿手好戏。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和敌人硬拚就如同乞丐和龙王比宝,“击溃战,对于雄厚之敌不是基本上决定胜负的东西。而歼灭战,则对任何敌人都立即起了重大影响”。击溃敌人,即使有可能把敌人打跑了,但敌人的有生力量还存 在,他就会重新反扑过来,对我们仍然是威胁。歼灭战则是把敌人全部地消灭或俘虏,一个也不能让他跑了。这样,那怕歼灭的是很小的一部分敌人,敌人的力量也因之削弱了一部分。所以***说:“对于人,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对于敌,击溃其十个师不如歼灭其一个师。”
要歼灭敌人,就必须在兵力上占绝对优势。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只能是一部分一部分地歼灭。贪多则削弱兵力,兵力不够,则不能达到歼灭敌人的目的。所以说打歼灭战和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敌人在某种意义上是一回事。
同样是歼灭战,第一次反“围剿”时,***采取诱敌深入的办法,把孤军冒进的敌人引入预先设置好的口袋,等敌人一钻进去,就把口袋扎起来,然后才狠狠地打击敌人。龙冈战斗就是这样全歼了张辉瓒的所谓“铁军师”。歼灭战还可以是“关门打狗”。比如辽沈战役先打锦州,切断了东北通向关内的通道,利用东北特殊的地形,把敌人关在门内,逐个解决。
打歼灭战还可以采取其他多种形式,但其基本要求却离不开以下几点。
地形:最好是较为复杂的山区。如井冈山区,黄土高原等。
平原则困难较大。
战术:集中优势兵力,迂回包围。
用兵:集中的原则。
指挥:集中指挥。
1947 年1 月25 日,***在给晋察冀军区的电报中总结了打大歼灭战的两个条件:(1)以小小兵力箝制敌之其他部分,集中绝对优势兵力,打一个敌人,决不同时打两个敌人,也不可将很多兵力使用于箝制方面。(2) 以一部打正面,以主力打迂回,决不可以主力打正面,以一部打迂回。并要求晋察冀军区照此要求,对照过去的经验,打几次大歼灭战。打大歼灭战主要是兵力部署和战术问题,这两个问题解决了,打大歼灭战是没有什么问题的。解放战争时期,处处都在打歼灭战,包括三大战役,也是采用打歼灭战的方针。所以说,在敌弱我强的情况下,歼灭战完全可以在战略决战中作为战术发挥其威力。歼灭战在阵地战中表现为彻底、干净、全部消灭之。
毛泽东军事谋略·将欲取之,必先与之·第十七
毛泽东军事谋略·将欲取之,必先与之·第十七作者:萧诗美出自————《毛泽东军事谋略》出自————《现代军事理论》战争是利益冲突的集中表现。而土地、城池的得失又往往是战争胜败的重要标志。寸土必争,寸利必夺,这才是战争的普遍规律。但同样是“取”,方式却各不相同。一种是要取就取,直截了当;一种是要取不取,..
毛泽东军事谋略·围而不打,隔而不围·第十六
毛泽东军事谋略·围而不打,隔而不围·第十六作者:萧诗美出自————《毛泽东军事谋略》出自————《现代军事理论》辽沈战役结束后,蒋介石预感到华北局势紧张,乃千方百计地促使傅作义集团南撤,并委以“东南军政司令长官”的头衔,令其掌管东南地区的军政大权。蒋介石企图以此为诱饵,调傅作义的五十万人马撤至江南,..
毛泽东军事谋略·围三缺一,虚留生路·第十五
毛泽东军事谋略·围三缺一,虚留生路·第十五作者:萧诗美出自————《毛泽东军事谋略》出自————《现代军事理论》《孙子兵法》里有“围师必阙,穷寇勿迫”。意思是说,对敌人实施包围时,要留有缺口,给敌人留下一条逃走的生路,对陷人绝境的敌人不要去逼迫他,以免敌人顽抗或被敌人反咬一口。”当然,“围师必阙,穷..
毛泽东军事谋略·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第十四
毛泽东军事谋略·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第十四作者:萧诗美出自————《毛泽东军事谋略》出自————《现代军事理论》1947年4月,晋察冀野战军第二、第三、第四纵队及地方武装一部,由安国、定县南下,向正(定)太(原)路国民党军发起进攻,8日,首先对石家庄周围之敌进攻,激战三昼夜,攻克正定、栾城两县城和石家庄外..
毛泽东军事谋略·利用矛盾,各个击破·第十三
毛泽东军事谋略·利用矛盾,各个击破·第十三作者:萧诗美出自————《毛泽东军事谋略》出自————《现代军事理论》古代兵家作战,讲究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孙子兵法)中也讲“知胜有五”,其中之一就是“上下同欲者胜。”反其意而用之,如果敌人内部出现矛盾,我方就应该抓住他这一弱点,扩而大之加..
毛泽东军事谋略·以谈对谈,以打对打·第十二
毛泽东军事谋略·以谈对谈,以打对打·第十二作者:萧诗美出自————《毛泽东军事谋略》出自————《现代军事理论》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太平洋舰队遇到了毁灭性的打击,日本为了保证偷袭的成功,运用“和平外交”的手段,谈判一直持续到偷袭的最后一分钟,美国居然没有察觉,教训可谓惨痛。中国自古..
毛泽东军事谋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第十一
毛泽东军事谋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第十一作者:萧诗美出自————《毛泽东军事谋略》出自————《现代军事理论》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毛泽东“反对同时把两个拳头打向两个方向的战略,坚持两个拳头朝一个方向一同打出的战略”。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又强调“应以集中兵力打运动战为主,以分散兵力打游击战为辅”。①..
毛泽东军事谋略·毛深谙以退为进,以迂为直之道·第十
毛泽东军事谋略·毛深谙以退为进,以迂为直之道·第十作者:萧诗美出自————《毛泽东军事谋略》出自————《现代军事理论》所谓“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是指在敌方兵力占绝对优势,我方不能战胜敌方的情况下暂时退却。这种退却不是失败,而是转败为胜的关键。宋朝毕再遇和金人对抗,因为金兵势众宋兵势弱,战胜金兵完..
毛泽东军事谋略·先打弱敌,后打强敌·第九
毛泽东军事谋略·先打弱敌,后打强敌·第九 作者:萧诗美出自————《毛泽东军事谋略》出自————《现代军事理论》《史记》中记载了一则田忌赛马的故事。田忌参赛的马和对手参赛的马都有上、中、下三等,然而,田忌的上中下等马均比对手的上中下等马略逊一筹。如果上对上、中对中、下对下,田忌没有赢的可能。这时,孙..
毛泽东军事谋略·攻城打援,伏兵阻敌·第八
毛泽东军事谋略·攻城打援,伏兵阻敌·第八 作者:萧诗美出自————《毛泽东军事谋略》出自————《现代军事理论》有人作过总结,“攻城打援”有三种形式:第一,攻城是为了打援,攻城为虚,打援为实,攻城的目的是为了调动敌人,使援敌在运动中或进入我预设阵地歼灭之;第二,打援是保证攻城,把援敌阻击在一定距离外..
毛泽东军事谋略·坚壁清野,陷敌绝境·第七
毛泽东军事谋略·坚壁清野,陷敌绝境·第七 作者:萧诗美出自————《毛泽东军事谋略》出自————《现代军事理论》1941 年12 月8 日,日军偷袭珍珠港,把侵华战争扩大为太平洋战争。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进一步加紧了对我敌后根据地的疯狂进攻,以便将其在华的占领地变为太平洋战争的后方基地。在华北,日军推行“治..
毛泽东军事谋略·釜底抽薪,深入敌后·第五
毛泽东军事谋略·釜底抽薪,深入敌后·第五 作者:萧诗美出自————《毛泽东军事谋略》出自————《现代军事理论》抗战初期,毛泽东和英国记者贝特兰谈抗日战争中八路军的战略战术:“我们采取了其它中国军队所没有采取的行动,主要是在敌军侧翼和后方作战。”日军原计划在三个月内结束对华战争,不料其速战速决的目的..
毛泽东军事谋略·“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第四
毛泽东军事谋略·“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第四 作者:萧诗美出自————《毛泽东军事谋略》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东汉末年,朝廷大将朱隽把黄巾起义军围困在宛城(今河南南阳)。朱隽在城外垒起一座小土山来观察城内的情况,同时让自己的军队擂动战鼓,假装向城西南角进攻。朱隽在小土山上看到城内的黄..
毛泽东军事谋略·攻其必救,调动敌人·第三
毛泽东军事谋略·攻其必救,调动敌人·第三 作者:萧诗美出自————《毛泽东军事谋略》出自————《现代军事理论》在战场上,能够成功地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调动,其中很有学问,而攻其必救是调动敌人的最常用的方法。春秋战国时期,魏国大将庞涓,率八万大军进攻赵国,赵国抵御不了魏国的进攻,乃向齐国求救。齐大将田..
毛泽东军事谋略·诱敌深入,关门打狗·第二
毛泽东军事谋略·诱敌深入,关门打狗·第二 作者:萧诗美出自————《毛泽东军事谋略》出自————《现代军事理论》1930 年,红军刚刚在江西的深山老林里站稳脚跟,便已使蒋介石感到了威胁,匆忙调集十万重兵,对中央根据地实行大规模的“围剿”。敌军“长驱直入”,张辉瓒更是急兵早进,想早日寻找红军主力决战,建功邀..
毛泽东军事谋略· 秋收起义失败后,毛当起了“山大王”·第一
毛泽东军事谋略· 秋收起义失败后,毛当起了“山大王”·第一 作者:萧诗美出自————《毛泽东军事谋略》出自————《现代军事理论》毛泽东很早就知道井冈山上曾有个山大王朱聋子,在崇山峻岭之间跟官兵打圈子,很有传奇色彩。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放弃了攻打长沙的计划,带着残余的人马上了井冈山。他决心学朱聋子,..
毛泽东军事谋略·序
毛泽东军事谋略·序作者:萧诗美出自————《毛泽东军事谋略》出自————《现代军事理论》一谈到“谋略”,人们往往和战争联系起来,这有一定道理。因为谋略最初产生于军事斗争,而且在战争中运用较多,成效也最为显著。如《孙子兵法》、《三国演义》中的谋略思想,影响极为深远,历来为人们所称道。随着时代的发展,谋..
毛泽东军事谋略·绪论
毛泽东军事谋略·绪论作者:萧诗美出自————《毛泽东军事谋略》出自————《现代军事理论》毛泽东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农家子弟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伟人,他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今天,人们要问的已不是毛泽东曾经取得了多少成功,而是他为什么会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探讨毛泽东的成功之道,不仅是当今国人正确理..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