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军事谋略·以谈对谈,以打对打·第十二

繁体

***军事谋略·以谈对谈,以打对打·第十二

作者:萧诗美

出自————《***军事谋略》

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太平洋舰队遇到了毁灭性的打击,日本为了保证偷袭的成功,运用“和平外交”的手段,谈判一直持续到偷袭的最后一分钟,美国居然没有察觉,教训可谓惨痛。

中国自古就推崇“不战而屈人之兵”。用和谈来结束战争,那是再好不过了。但是,问题在于“兵不厌诈”:对方提出了谈判的要求,其中是否有诈,一时难于搞清楚,有些时候是真想谈判,有些时候却是以谈判来掩护其备战的真实意图。

日本偷袭珍珠港就是乘美军麻痹大意,一举摧毁美军的太平洋舰队。蒋介石在1945 年也精心设计了重庆谈判,可是***对蒋介石的“***两手”早有提防,蒋的阴谋没能得逞。

1945 年8 月,抗日战争刚刚结束,蒋介石就一心消灭***。他连续三次打电报,邀请***到重庆“共同商讨”“国家大计”。当时很多人不赞成毛去重庆谈判,原因是毛一旦踏上蒋的地盘,安全就难以保证。***可能也考虑到了这个问题,但他还是答应蒋,“准备随时赴渝”。8月28日,毛偕同周恩来、王若飞,在张治中、赫尔利的陪同下,离开延安乘专机抵达重庆。蒋可能还没料到毛敢到重庆谈判,他三次电邀毛只是摆出一副要和平的架式,毛若不来,他就可以堂而皇之地宣称毛不想和谈,骗取民心。毛来了,冒着生命危险坐到了谈判桌旁,蒋反而着了慌。

毛后来解释说这叫“针锋相对。”

在谈判的同时,毛并没有放松警惕,而是积极准备自卫反击,毛称其为“以***的两手反对***的两手”。

在***努力下,经过43大的谈判,终于签订了一个停战条约《双十协定》,这是以谈对谈的结果。另一方面,在重庆谈判期间,蒋动员了100多万***军队和50 多万伪军,对解放区实行进攻。我军不失时机地给予反击,仅上党战役,晋冀鲁豫人民军队就歼敌3.5 万余人,给挑战者以沉重的打击,有力地配合了重庆谈判,还阻滞了蒋深入华北、从陆上进兵东北的计划。这是以打对打的结果。

1946年6月26日,蒋撕毁了《双十协定》,悍然出动30余万大军围攻中原解放区,以此为起点,发动了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至此,蒋介石假和谈、真内战的面目完完全全地暴露在人民面前。由于毛早有准备,知道这一天一定会来,才没有在内战打响时陷入被动的局面。

三大战役结束后,***大势已去,面临全面崩溃的绝境。蒋介石又一次打着和平的旗号,“玩弄***的两手”,他于1949年元旦发表“求和”声明,声称愿意商讨“恢复和平的具体办法”。然而这一次,***的做法全然不同于重庆谈判。面对蒋介石的假和谈,***的态度就像解放军勇往直前;直指南京的刺刀一样强硬,他发出“将***进行到底”的号召,提出要“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消灭敌人”。

不久,渡江战役打响了,百万雄师跨过长江,乘胜前进,直捣南京。

毛泽东军事谋略·将欲取之,必先与之·第十七

毛泽东军事谋略·将欲取之,必先与之·第十七作者:萧诗美出自————《毛泽东军事谋略》出自————《现代军事理论》战争是利益冲突的集中表现。而土地、城池的得失又往往是战争胜败的重要标志。寸土必争,寸利必夺,这才是战争的普遍规律。但同样是“取”,方式却各不相同。一种是要取就取,直截了当;一种是要取不取,..

毛泽东军事谋略·围而不打,隔而不围·第十六

毛泽东军事谋略·围而不打,隔而不围·第十六作者:萧诗美出自————《毛泽东军事谋略》出自————《现代军事理论》辽沈战役结束后,蒋介石预感到华北局势紧张,乃千方百计地促使傅作义集团南撤,并委以“东南军政司令长官”的头衔,令其掌管东南地区的军政大权。蒋介石企图以此为诱饵,调傅作义的五十万人马撤至江南,..

毛泽东军事谋略·围三缺一,虚留生路·第十五

毛泽东军事谋略·围三缺一,虚留生路·第十五作者:萧诗美出自————《毛泽东军事谋略》出自————《现代军事理论》《孙子兵法》里有“围师必阙,穷寇勿迫”。意思是说,对敌人实施包围时,要留有缺口,给敌人留下一条逃走的生路,对陷人绝境的敌人不要去逼迫他,以免敌人顽抗或被敌人反咬一口。”当然,“围师必阙,穷..

毛泽东军事谋略·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第十四

毛泽东军事谋略·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第十四作者:萧诗美出自————《毛泽东军事谋略》出自————《现代军事理论》1947年4月,晋察冀野战军第二、第三、第四纵队及地方武装一部,由安国、定县南下,向正(定)太(原)路国民党军发起进攻,8日,首先对石家庄周围之敌进攻,激战三昼夜,攻克正定、栾城两县城和石家庄外..

毛泽东军事谋略·利用矛盾,各个击破·第十三

毛泽东军事谋略·利用矛盾,各个击破·第十三作者:萧诗美出自————《毛泽东军事谋略》出自————《现代军事理论》古代兵家作战,讲究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孙子兵法)中也讲“知胜有五”,其中之一就是“上下同欲者胜。”反其意而用之,如果敌人内部出现矛盾,我方就应该抓住他这一弱点,扩而大之加..

毛泽东军事谋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第十一

毛泽东军事谋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第十一作者:萧诗美出自————《毛泽东军事谋略》出自————《现代军事理论》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毛泽东“反对同时把两个拳头打向两个方向的战略,坚持两个拳头朝一个方向一同打出的战略”。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又强调“应以集中兵力打运动战为主,以分散兵力打游击战为辅”。①..

毛泽东军事谋略·毛深谙以退为进,以迂为直之道·第十

毛泽东军事谋略·毛深谙以退为进,以迂为直之道·第十作者:萧诗美出自————《毛泽东军事谋略》出自————《现代军事理论》所谓“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是指在敌方兵力占绝对优势,我方不能战胜敌方的情况下暂时退却。这种退却不是失败,而是转败为胜的关键。宋朝毕再遇和金人对抗,因为金兵势众宋兵势弱,战胜金兵完..

毛泽东军事谋略·先打弱敌,后打强敌·第九

毛泽东军事谋略·先打弱敌,后打强敌·第九 作者:萧诗美出自————《毛泽东军事谋略》出自————《现代军事理论》《史记》中记载了一则田忌赛马的故事。田忌参赛的马和对手参赛的马都有上、中、下三等,然而,田忌的上中下等马均比对手的上中下等马略逊一筹。如果上对上、中对中、下对下,田忌没有赢的可能。这时,孙..

毛泽东军事谋略·攻城打援,伏兵阻敌·第八

毛泽东军事谋略·攻城打援,伏兵阻敌·第八 作者:萧诗美出自————《毛泽东军事谋略》出自————《现代军事理论》有人作过总结,“攻城打援”有三种形式:第一,攻城是为了打援,攻城为虚,打援为实,攻城的目的是为了调动敌人,使援敌在运动中或进入我预设阵地歼灭之;第二,打援是保证攻城,把援敌阻击在一定距离外..

毛泽东军事谋略·坚壁清野,陷敌绝境·第七

毛泽东军事谋略·坚壁清野,陷敌绝境·第七 作者:萧诗美出自————《毛泽东军事谋略》出自————《现代军事理论》1941 年12 月8 日,日军偷袭珍珠港,把侵华战争扩大为太平洋战争。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进一步加紧了对我敌后根据地的疯狂进攻,以便将其在华的占领地变为太平洋战争的后方基地。在华北,日军推行“治..

毛泽东军事谋略·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第六

毛泽东军事谋略·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第六 作者:萧诗美出自————《毛泽东军事谋略》出自————《现代军事理论》打“歼灭战”是毛泽东的拿手好戏。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和敌人硬拚就如同乞丐和龙王比宝,“击溃战,对于雄厚之敌不是基本上决定胜负的东西。而歼灭战,则对任何敌人都立即起了重大影响”。击溃敌人,..

毛泽东军事谋略·釜底抽薪,深入敌后·第五

毛泽东军事谋略·釜底抽薪,深入敌后·第五 作者:萧诗美出自————《毛泽东军事谋略》出自————《现代军事理论》抗战初期,毛泽东和英国记者贝特兰谈抗日战争中八路军的战略战术:“我们采取了其它中国军队所没有采取的行动,主要是在敌军侧翼和后方作战。”日军原计划在三个月内结束对华战争,不料其速战速决的目的..

毛泽东军事谋略·“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第四

毛泽东军事谋略·“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第四 作者:萧诗美出自————《毛泽东军事谋略》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东汉末年,朝廷大将朱隽把黄巾起义军围困在宛城(今河南南阳)。朱隽在城外垒起一座小土山来观察城内的情况,同时让自己的军队擂动战鼓,假装向城西南角进攻。朱隽在小土山上看到城内的黄..

毛泽东军事谋略·攻其必救,调动敌人·第三

毛泽东军事谋略·攻其必救,调动敌人·第三 作者:萧诗美出自————《毛泽东军事谋略》出自————《现代军事理论》在战场上,能够成功地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调动,其中很有学问,而攻其必救是调动敌人的最常用的方法。春秋战国时期,魏国大将庞涓,率八万大军进攻赵国,赵国抵御不了魏国的进攻,乃向齐国求救。齐大将田..

毛泽东军事谋略·诱敌深入,关门打狗·第二

毛泽东军事谋略·诱敌深入,关门打狗·第二 作者:萧诗美出自————《毛泽东军事谋略》出自————《现代军事理论》1930 年,红军刚刚在江西的深山老林里站稳脚跟,便已使蒋介石感到了威胁,匆忙调集十万重兵,对中央根据地实行大规模的“围剿”。敌军“长驱直入”,张辉瓒更是急兵早进,想早日寻找红军主力决战,建功邀..

毛泽东军事谋略· 秋收起义失败后,毛当起了“山大王”·第一

毛泽东军事谋略· 秋收起义失败后,毛当起了“山大王”·第一 作者:萧诗美出自————《毛泽东军事谋略》出自————《现代军事理论》毛泽东很早就知道井冈山上曾有个山大王朱聋子,在崇山峻岭之间跟官兵打圈子,很有传奇色彩。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放弃了攻打长沙的计划,带着残余的人马上了井冈山。他决心学朱聋子,..

毛泽东军事谋略·序

毛泽东军事谋略·序作者:萧诗美出自————《毛泽东军事谋略》出自————《现代军事理论》一谈到“谋略”,人们往往和战争联系起来,这有一定道理。因为谋略最初产生于军事斗争,而且在战争中运用较多,成效也最为显著。如《孙子兵法》、《三国演义》中的谋略思想,影响极为深远,历来为人们所称道。随着时代的发展,谋..

毛泽东军事谋略·绪论

毛泽东军事谋略·绪论作者:萧诗美出自————《毛泽东军事谋略》出自————《现代军事理论》毛泽东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农家子弟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伟人,他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今天,人们要问的已不是毛泽东曾经取得了多少成功,而是他为什么会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探讨毛泽东的成功之道,不仅是当今国人正确理..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