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向柏林的空中桥梁·第二十

繁体

通向柏林的空中桥梁·第二十

作者:克里斯托弗·钱特等 ·英国

出自————《空中战争大全》

出自————《战争通史》

  冷战始终存在着发展成为一场全球冲突的危险,而冷战中的第一次大规模对抗,则发生在1948年的夏天。

当时苏联集团违反规定,不让西方国家进入被分割的柏林市。这座被围困的孤立城市当时还在医治战争的创伤,物资奇缺,盟国的供应能力显然远远满足不了其需求。为了应急而迅速有效地组织起来的有史以采最大规模的空运,终于挽救了这座城市,避免了非常可能爆发的第三次世界大战。

   冷战从来不曾在欧洲变成一场真刀真枪的战斗,然而有一件事却将双方推向了尖锐的对抗,要不是西方拥有伟大的政治家,这件事很可能成为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这场危机完全依靠对空中力量的和平使用而被克服了,那就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和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空运作业。

   1948年夏季,俄国人进行了一场大胆的赌博。他们从地图上可以看到,柏林市像德国一样也被分割为四部分,由四个盟国分别予以占领,而且柏林犹如一个孤岛,位于大片苏占区(今日的东德)的腹地。只要在给红军的命令上签一个字,切断柏林对外的全部交通,那么在数日或数周的时间内,西方盟国只能眼巴巴地看着柏林人挨饿。这样,西方盟国将被迫接受俄国人提出的任何要求,例如从柏林撤出美、英、法驻军,从而使该市完全成为苏占区的一个部分。苏联这样做尽管在经济上并没有多大的好处,但它却会是冷战中一个重大的精神胜利。这第一步一旦得手之后,大概还会进一步采取大胆行动,以赢得共产主义在整个德国的胜利。

   因此,1948年6月25日黎明,红军部队在事先未作任何通知的情况下,关闭了从汉诺威至柏林高速公路上的赫尔姆施泰特检查站(位于占领区的边界上)。红军还同时封闭了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所有通往柏林的公路、铁路和水路。柏林当时仍是一片废墟,是世界上最大的瓦砾堆,但它却居住着二百五十万居民(以及盟国的管制委员会和西方国家的占领军)。柏林市内根本不生产食物或其他生活必需品,它的生存完全依赖于陆上和水上的交通运输。然而俄国人只是宣布由于“技术性的困难”而必须封闭所有这些通路。

柏林空运

   就在西方国家的外交官发现他们与俄国人的谈判已不可能取得任何进展的时候,盟国的飞行员却已经开始向这座被围困的城市空运少量最迫切需要的生活必需品了。6月26日,美国空军的一架C-54空中霸王式从美因河畔法兰克福将一批急需物资运入柏林,这就是代号为“运粮行动”的空运作业的开始。两天之后,皇家空军开始了“简单伙食”行动。问题很清楚,要不是空中补给,柏林必定会落入俄国人之手。如此庞大的一座孤立无援的城市单单依靠这种手段便能生存下去吗!这种事情,那怕与此稍稍有些近似的事情,也是过去从来不曾进行过的。盟国的指挥官们匆匆地交换了意见,研究了使用轰炸机以提高空运能力的问题,从美国和英国的自治领运入部队的问题,使用滑翔机和民航机的问题,以及进行伞投的问题。显而易见,要完成这项任务,盟国将最大限度地动用其全部资源,并需要立即改进极其落后的机场设施和空中交通管制系统。

   西方没有被压垮

   到6月底时,美国空军正在使用其新型而有效的C-54空中霸王式实施穿梭飞行,皇家空军使用的则是五十架达科他式(C-47或DC-3型)和二十五架约克式(兰开斯特式改装的运输机)。英国空运部队成立了一个庞大的地面机构,皇家陆军补给和运输勤务队以最高速度进行空运物资的装卸工作。成千上万的男女在从事他们并不熟悉的工作,许多后备役军人被召回部队,皇家空军定期飞往中东和远东地区的班机由民航飞机所取代,柏林空运的活动量天天在增加。空运飞机从西方占领区内的四个机场起飞,沿空中走廊飞行,每条走廊宽二十英里,是大战结束时四个盟国一致同意建立起来的。这几条走廓在西柏林的重要机场加托汇合。这里的空中交通管制人员昼夜二十四小时工作,德国营造商使用碎石瓦砾(这是柏林市内取之不尽的材料)将机场停机坪扩大了四倍,主跑道逐渐加长到了六千英尺。在英国占领区的法斯伯格修建了一个新机场;在柏林法占区内的特格尔也赶紧修造了另一个新机场。

   柏林的苏军指挥官们向莫斯科报告了源源不断的运输机,进行空运的情况,克里姆林宫的回答是命令他们进一步施加压力。于是俄国人宣布,盟国飞机持续进行空运将会引起“巨大的困难”,苏联军用飞机将通过空中走廊“进行军事演习”(这在盟国的协定中是明文禁止的),并公然提出警告说,“整个空中走廊问题必须重新予以考虑。”

   盟国管制委员会的皇家空军H.M.S.赖特上校回答俄国人说,“你们不能改变四国协定;如果你们宣布新的规定,其他国家将不予承认。”俄国人曾希望西方会顶不住压力,从而改变态度。但其结果却是空运活动逐日增加。

   又有七十架C-54抵达,形成了一支由一百三十架此种大型飞机组成的运输机队。皇家空军的桑德兰式飞船开始在芬肯韦尔德尔和西柏林的哈弗尔湖之间穿梭飞行。美国海外航空公司的飞机开始从法兰克福起飞在空中走廊内运行,最初每周往返六次,然后增加到二十五次,最后达到三十九次。空中加油公司的兰开斯特人式运油机开始作为英国民用机参加柏林空运,英国参加空运的民用飞机很快便增加到九种之多,主要属于二十六家小公司和新成立的包机公司,还有英国欧洲航空公司,由后者负责协调。达科他式的空运活动后来因缺乏零备件而受到影响,民航机队发现最理想的运输机是霍尔顿式(由哈利法克斯式轰炸机改装的)和都德式(其有效载荷在当时所有的运输机中名列前茅)。就货物的重量而言,运送得最多的是面粉、煤和汽油。都德式原是豪华的客机,现在却充满了汽油的臭味,机舱内被面粉和煤弄得黑一块、白一块。

   立即拨给“一号机库”

   人们紧张地工作着,从来也没有松一口气的时候。邦德航空公司的C.特里机长驾驶他那架霍尔顿式在二十六小时内飞了六个来回(十二次长途),一分钟的觉也没有睡过。皇家空军的一架从远东飞来的达科他式刚飞完了一万一千英里,向塔台报到后,不到三个小时,又满载物资再次起飞了。由于采取临时应急措施而使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英国欧洲航空公司的几十架飞机,原先都是在国内保养的,这时却办不到了,于是要求皇家空军提供维修设施,半小时以后,该公司的德国经理便在一份拨给他“一号机库”的文件上签字了。与此同时,疲倦的飞行员们则匆匆写下他们的意见:如何将风挡玻璃上无数昆虫的尸体和血迹擦掉,如何在拥挤的空中走廊里彼此避免相撞,以及避免与有红星标志的敌性歼击机相撞的方法。

   盟国原先的空运指标是每日750吨,但到1948年7月底时,英国飞机平均每日满载出动215架次,美国285架次,共计运送物资2,250吨。美国驻柏林的军事长官卢西厄斯·克莱将军宣布,如有必要,每日的运输总量可维持在5,400吨左右。

   盟国还在这个月采取了一项意义重大的措施:任命威廉·H.滕纳少将指挥空运作业。他无疑是当时世界上空运方面的权威人物,曾从1944年8月开始历尽艰辛地指挥过飞越驼峰进入中国的空运工作。滕纳少将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提高飞行人员逐渐衰退的士气,因为他们并不知道他们所从事的工作在战略上的重要意义,加上生活条件较差,一连好几个月居住在“临时”的宿舍里。

   平淡无奇,不慌不忙

   滕纳采取的第二步措施是真正减少飞行人员的飞行次数。依他看来,他们的飞行时间实在太长了。尽管他们不停顿的飞行令人振奋地出现在西方的报刊上,但是滕纳却感到这种做法的效率还不够高。用他的话来说,“真正成功的空运做起来应如滴水穿石一样,既不能慌乱,也不能激动,它只能是个不屈不挠的把工作做完的过程。”

   毫无疑问,机组人员完成任务十分出色。这些活塞式运输机日日夜夜地在有争议的空中走廊里飞行,以160海里的时速蹒跚地通过颠簸的气流,不顾雷电雨雪,最后依靠非常简陋的地面控制进场设备,沉重地降落在加托机场或特格尔机场(11月开始启用)的跑道上。然后,无数双支援之手将数以吨计不可或缺的食品或燃油从机上卸下,通常还要装上一些柏林生产的货物让飞机带回去。官员们审查排着长队、怀着离开柏林的希望的旅客。机组人员刚刚抽完一支烟和喝完一杯咖啡,就要马上返回座舱。飞机排着长队,等待起飞,他们很快又要回到昏暗的天空。

   柏林空运最突出的成就之一,便是地面控制进场着陆技术迅速得到了发展,这种技术当时仅在民用机场使用,十五至二十分钟便能引导一架飞机进场。美国空军军事空运局将两部CPN-4型引导车拆散后运入柏林,计有重达五万磅的阴极射线管、雷达和最先进的地面控制进场设备。

   在柏林空运期间,塔台控制员通常引导飞机至二千英尺高度,如果不够目视着陆条件,便由地面控制进场着陆系统接替引导。进场着陆程序在此期间有很大的改进,飞机在其正常的三分钟下滑期间便实施地面控制进场着陆了。到1948年后期时,在滕珀尔霍夫机场用地面控制进场系统引导飞机着陆的次数比在美国国内所有机场实施的还要多。

   创日空运12,840吨记录

   1949年,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南非空军的机组人员也参加了柏林空运,全部运输机包括二百架C-54、四十架约克式,四十架达科他式和十五架新颖的黑斯廷斯式,共有八个可供全天候使用的机场。每日空运八千吨乃是极普通的事情,1949年4月16日创造了日空运12,840吨的新记录。数以百计的飞行员每日将救援物资运入柏林市,该市的居民们尽管仍然焦躁不安,但却充满了信心。德国,这个表面看来一片漆黑、残破不堪的国家,其脉搏仍在充满活力地跳动着。为使柏林保持自由,不仅是盟国,德国人也在辛勤地工作着。事情很清楚,他们可以像这个样子无限期地干下去。于是苏联在1949年5月11日星期三的午夜突然解除了全部封锁。

   大规模封锁的解除来得如此突然,以致人们开始时简直无法理解。然而耐心等待已久的卡车、火车和驳船终于突然之间获准进入现在变得相当恐怖的苏占区并继续向柏林驶去了。空运已经不再需要进行。在十个半月的时间里,盟国飞机共计向柏林空运了1,583,686吨的物资,以及超过十六万吨的修建机场材料。往返飞行竟达195,530个航次(今天,同样的任务只需一万五千个航次便可完成);而且,尽管人员和飞机都处于高度紧张的工作状态,飞行安全的成绩却非常出色。举例来说,皇家空军的飞机在柏林空运期间共计起落近二十万次,却只发生过四次一等事故。

   然而柏林空运的真正意义还远不止这些。它表明空中运输能以其从未显示过的力量为人类作出贡献。它向德国人表明他们是不会被抛弃的。它向全世界表明盟国决不是软弱无能得可以令人摆布的。它向苏联领导人清楚地表明,依靠任何威胁来进行赌博是不会有收获的。柏林空运乃是他们从未料到的事物。

更新于:10天前

天空的新的力量·第三十一

天空的新的力量·第三十一作者:克里斯托弗·钱特等 ·英国出自————《空中战争大全》出自————《战争通史》随着新型飞机的研究和生产费用的不断增加,出现了一种新的形势;它不仅仅反映在设计上,也反映在销售上。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不那么强大的国家都在生产最新型的作战飞机供自己的空军使用。然而,美国和苏联在设..

直升机作战·第三十

直升机作战·第三十作者:克里斯托弗·钱特等 ·英国出自————《空中战争大全》出自————《战争通史》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直升机的性能有限,因此没有什么实用价值。朝鲜战争时,直升机已经是十分有用的了,但仍比较脆弱,不堪一击。直到越南战争时,直升机方才能够跻身于军用飞机的前列。直升机不断发展的情况表明..

中东的生存之战·第二十九

中东的生存之战·第二十九作者:克里斯托弗·钱特等 ·英国出自————《空中战争大全》出自————《战争通史》年轻国家以色列和它的阿拉伯邻国之间的冲突所具有的强烈的宗教和爱国主义色彩,使整个世界在感情上都卷了进去,同时也容易使人忽视应该从双方这三次重大冲突中吸取的经验教训。每次冲突都以其自己的方式证实..

航空侦察·第二十八

航空侦察·第二十八作者:克里斯托弗·钱特等 ·英国出自————《空中战争大全》出自————《战争通史》观察曾经是航空器最早的军事任务,侦察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发展成为一个专门的领域,然而只有变化莫测的冷战和伴随着它的核毁灭的威胁,才导致了专门从事高空侦察的飞机的问世。 航空侦察的历史几乎与航空器一样..

海上空中力量·第二十七

海上空中力量·第二十七作者:克里斯托弗·钱特等 ·英国出自————《空中战争大全》出自————《战争通史》第二次世界大战结论性地证明,海上空中力量对于大国的生存是至关重要的。从那时以后,技术上的进步已使海上航空兵在完成其各项使命时变得更为困难,尽管事实已经表明,国家不论大小,如没有一支有效的海上空中..

越南·第二十六

越南·第二十六作者:克里斯托弗·钱特等 ·英国出自————《空中战争大全》出自————《战争通史》越南的战争始终没有经过正式的宣战手续,毫无结果的“和平”也未能阻止流血事件的继续发生。种种异常的现象并非仅出现在政治和历史的事件上。战列舰获得了新生,而新型飞机和新的作战方法,象在本世纪内任何一次较长时..

便于机动的陆军部队·第二十五

便于机动的陆军部队·第二十五作者:克里斯托弗·钱特等 ·英国出自————《空中战争大全》出自————《战争通史》大力士式、环球霸王式、举重明星式,从给这些飞机起的名字中可以大体上看出,它们担负着多么艰巨的输送和供应现代陆军部队的工作。人们专门为此而设计制造了巨大的、多用途的和牢固的飞机,接送军队、装..

超音速的一代·第二十四

超音速的一代·第二十四作者:克里斯托弗·钱特等 ·英国出自————《空中战争大全》出自————《战争通史》1947年10月,美国空军的查尔斯·耶格尔少校成为第一个飞得比声音还快的人。十年以后,已有九种超音速歼击机在美国和苏联服役,马赫数、甚至马赫数3的歼击机和轰炸机也已经开始订购。让飞机飞得越来越快似乎是合..

恐怖的均势·第二十三

恐怖的均势·第二十三作者:克里斯托弗·钱特等 ·英国出自————《空中战争大全》出自————《战争通史》当大国集团小心翼翼地一步一步向缓和走去的时候,世界和平却是由核战争的威慑来保持的。维持这种恐怖均势的乃是一种复杂的“矛盾想法”的过程:在理论上,任何一方都将针对另一方发动的袭击作出破坏性更大的反应..

喷气式飞机开始盛行·第二十二

喷气式飞机开始盛行·第二十二作者:克里斯托弗·钱特等 ·英国出自————《空中战争大全》出自————《战争通史》朝鲜乃是喷气式飞机的第一个交战场合,也是喷气式飞机真正开始盛行的地方。由于依然隐隐存在着爆发另一次世界大战的危险,大国集团出于安全的需要,因此有更多国家的空军装备喷气式飞机,同时又有越来越..

朝鲜战争·第二十一

朝鲜战争·第二十一作者:克里斯托弗·钱特等 ·英国出自————《空中战争大全》出自————《战争通史》在共产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之间进行全球性对抗和真正存在着核摊牌可能的情况下,1950年6月爆发了朝鲜战争。西方集团军队的装备不足以应付这样一场斗争,他们第一次面临了败在共产党国家手下的局势。 第二次世界..

新的结盟和新的飞机·第十九

新的结盟和新的飞机·第十九作者:克里斯托弗·钱特等 ·英国出自————《空中战争大全》出自————《战争通史》第二次世界大战倒是打赢了,但胜利者们在思想意识上又彼此发生了冲突,于是形成了新的结盟,为另一种斗争重新划分了阵线。“冷战”仅仅持续了五年,双方又重新在朝鲜诉诸武力。在此期间,双方都在努力建立..

进入一个新的时代·第十八

进入一个新的时代·第十八作者:克里斯托弗·钱特等 ·英国出自————《空中战争大全》出自————《战争通史》第一架喷气式飞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前便在德国试飞过。他们已遥遥领先,如能坚持不懈地研制下去,一定可以确立不可动摇的空中优势。事实上,德国人也确实制成了一些令人惊恐的新颖武器,其中包括第一种..

杰出人物·第十七

杰出人物·第十七作者:克里斯托弗·钱特等 ·英国出自————《空中战争大全》出自————《战争通史》第二次世界大战出现了一个取得了击落敌机三百五十多架的令人难以置信的战绩的歼击机尖子飞行员埃里希·哈特曼。从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就开始的对歼击机飞行员的吹捧,此时仍在继续。然而飞机承担的任务迅速扩大,这就要..

旭日之蚀·第十六

旭日之蚀·第十六作者:克里斯托弗·钱特等 ·英国出自————《空中战争大全》出自————《战争通史》珍珠港受到的沉重打击(这是一次就其计划和实施来说都十分典型的空中袭击)和日本飞机初期拥有的无可争辩的优势,都未能使美国人在太平洋地区望而却步。他们硬是拼命地顶了下来,并进行反击,先是在珊瑚海,接着又十分..

空降作战·第十五

空降作战·第十五作者:克里斯托弗·钱特等 ·英国出自————《空中战争大全》出自————《战争通史》随着两次大战之间飞机、降落伞和滑翔机的发展,出其不意地突然予敌以决定性的攻击的军事梦想终于成为实事。此种新颍而又大胆的攻击方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得到了广泛使用;当然,空降部队必须从他们早期联合作战招致..

从空中掌握制海权·第十四

从空中掌握制海权·第十四作者:克里斯托弗·钱特等 ·英国出自————《空中战争大全》出自————《战争通史》旗鱼式飞机给予塔兰托的意大利战列舰的致命打击,日本成功地袭击珍珠港使该港陷于瘫痪,以及德国海军在歼击机保护伞的掩护下目空一切地急驰而过英吉利海峡,所有这一切早已作出这样一个结论:没有空中力量,..

歼击机作战·第十三

歼击机作战·第十三 作者:克里斯托弗·钱特等 ·英国出自————《空中战争大全》出自————《战争通史》欧洲天空的控制取决于歼击机的力量。英国卓越的歼击机曾在1940年危急的日子里挽救了这个国家。德国海军1942年大胆地“在英吉利海峡急驶”,证明了他们那顶歼击机保护伞的有效作用;但到这年年底,德国的大量歼击..

轰炸攻势·第十二

轰炸攻势·第十二 作者:克里斯托弗·钱特等 ·英国出自————《空中战争大全》出自————《战争通史》在这次大战的最初几周里,人们不得不付出高昂的代价,方才沉痛地懂得了轰炸机的种种不足之处,懂得了轰炸机是容易受创的。可是仅仅一年以后,人们又对有关战争的一些公认的国际条约完全置之不顾,开始积极地进行战..

不列颠之战·第十一

不列颠之战·第十一作者:克里斯托弗·钱特等 ·英国出自————《空中战争大全》出自————《战争通史》温斯顿·邱吉尔雄辩的口才,使得1940年保卫了不列颠的那些著名的“少量的人”名垂史册。 [ 译注:不列颠之战胜利结束后,邱吉尔在英国国会的一次讲话中说:“在战争史上,从不曾有如此大量的人从如此少量的人那里得..

闪击战·第十

闪击战·第十作者:克里斯托弗·钱特等 ·英国出自————《空中战争大全》出自————《战争通史》1939年9月,世界语言中增加了一个新词——闪击战。这是快速运动的地面进攻与猛烈的空中突击相结合而进行的极其凶猛有效的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第一个战役的结果,使德国征服和占领了半个欧洲,为德国空军树立了极其惊人..

为大战作准备·第九

为大战作准备·第九作者:克里斯托弗·钱特等 ·英国出自————《空中战争大全》出自————《战争通史》1939年秋季德国入侵波兰以后,继之出现的冲突规模之大,甚至德国空军都对之无所准备。至于后来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其他国家的空军,则准备更为不足。双翼机仍然是美、英两国的一线歼击机,德、日两国的歼击机在他..

从第一架水上飞机到零式飞机·第八

从第一架水上飞机到零式飞机·第八作者:克里斯托弗·钱特等 ·英国出自————《空中战争大全》出自————《战争通史》1910年,尤金·埃利驾驶一架柯蒂斯双翼机从一艘美国巡洋舰临时凑合的平台上起飞。两个月后,他又首次成功地在一艘军舰上降落。大约与此同时,世界上第一架实用的水上飞机也在进行首次飞行。海军的空..

两次大战之间的战争·第七

两次大战之间的战争·第七作者:克里斯托弗·钱特等 ·英国出自————《空中战争大全》出自————《战争通史》二十平代英、法殖民地出现的骚动给航空部队的使用带来了一项新的内容——经济而有效的警察行动。但主要的发展还是出现在三十年代后期的西班牙内战和中日战争之中;前者使德国得以试验其新型飞机和改进空中战..

竞相备战·第六

竞相备战·第六作者:克里斯托弗·钱特等 ·英国出自————《空中战争大全》出自————《战争通史》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公众对航空的兴趣开始集中到创记录的飞行和建立声誉的航空比赛上。林德伯格 [ 译注:旧译林白。 ] 飞越了大西洋,金斯福德-史密斯飞越了太平洋,速度记录突破了每小时三百英里。接着是希特勒..

协约国占优势·第五

协约国占优势·第五作者:克里斯托弗·钱特等 ·英国出自————《空中战争大全》出自————《战争通史》 “血的四月”决定了1917年将是协约国在空中特别糟糕的一年。但到这年年底,随着新型飞机的出现和组织的改进,局势开始有了转变,到了1918年,美国空中力量的作战效能第一次为各国所察觉,它也预示了未来的发展。这..

尖子飞行员·第四

尖子飞行员·第四作者:克里斯托弗·钱特等 ·英国出自————《空中战争大全》出自————《战争通史》堑壕中的屠杀比在泥泞的战场上空进行的空中战争更为残酷,但后者却不公正地获得了传奇式的荣誉。再也没有比“尖子飞行员”制度更能说明这种不真实的看法的了。“尖子”这个词来自法语,原用于体育明星。的确,这些人..

制造灾难的轰炸样式·第三

制造灾难的轰炸样式·第三作者:克里斯托弗·钱特等 ·英国出自————《空中战争大全》出自————《战争通史》1914年8月,法国的几架瓦赞飞机实施了这次大战中的首次轰炸。其他国家不久也照此行事,终于导致了对民间目标进行的首次报复性空袭。轰炸战术和对抗战术不断发展,直至意大利人竟然能够在1918年一次出动二百架..

战斗部队·第二

战斗部队·第二作者:克里斯托弗·钱特等 ·英国出自————《空中战争大全》出自————《战争通史》按将领们预先的计划,第一次世界大战只准备持续六个月,但是他们的战略并没有考虑到飞机所能发挥的作用。几个月以后的事实证明,空中侦察在阻止德军前进方面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空中战争当时还没有什么战术,直到1916年..

死神插上了翅膀·第一

死神插上了翅膀·第一作者:克里斯托弗·钱特等 ·英国出自————《空中战争大全》出自————《战争通史》1903年,莱特兄弟成功地进行了首次有动力飞行。到了1911年,人类首次带着杀人的明确目的升空,从而写下了空中战争历史中的第一个篇章。从实现空中自由飞翔的美丽梦想到使之成为一种杀人手段,人类仅仅用了八年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