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鲁西洛夫的进攻·第二十三

繁体

勃鲁西洛夫的进攻·第二十三

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

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东线战争·第四》

出自————《战争通史》

  1916年的协约国计划——俄军的攻势——俄军力量的恢复——意大利向沙皇呼吁——俄军最伟大的胜利——德国的决定——恢复防线——罗马尼亚加入协约国——法金汉被撤职——兴—鲁担任最高职务——俄军达到顶点——征服罗马尼亚——弗兰茨·约瑟夫的最后日子——他的逝世

  01

  1915年频频降临在协约国每一个战场上的灾难,迫使协约国更紧地团结,并进行更亲密的磋商。从此协约国内部的会议开始发挥突出的作用。它们紧张的努力,视战争为一个整体,因而协调制订联合同步的作战计划。此时形成了一股反对纠缠于“枝节问题”的强烈思潮。1916年的最大努力是进攻德军在西线筑有工事的防线。英国和法国将在夏天共同进攻索姆河两岸,意大利和俄国也同时实施大举进攻。这样,同盟国在每条防线上都将遭到攻击。

  法金汉2月21日向凡尔登的进攻打乱了这些精心策划的准备。法军必须从北方战场调出整整一个集团军去凡尔登;北方战场出现的缺口必须由英军延伸战线加以充实。因此,各集团军中的法金汉学派认为,事实证明法金汉在决定性战场实施突然进攻和夺取主动权的主张是正确的。毫无疑问,从德国人的立场看,这一结果本身是很好的。但是,要打乱英法即将发动的进攻,有的是更容易和更廉价的办法。如果法金汉愿意采取像1915年在东线那样有深远影响的战役,以之作为这次作战的主要特色,那末他显然可以将西线的危险降到最低限度,其办法就是像兴登堡和鲁登道夫在1917年初指挥战争时所做的那样,在1916年4月、5月、或6月实施同样性质的退却。德国在第一次入侵浪潮中如此偶然地获得的这片法国土地,如果不作为牺牲,献祭给它的主人,或者由其主人以充分的时间与鲜血的代价犊回,那末这片土地有何用处?有人认为,如果法金汉不攻打凡尔登,而且随后协约国也不减弱沿索姆河的夏季攻势,那末德军在法国的防线也必然被攻破,这种意见是不能接受的。

  随着隆冬依依不舍地离去,交战双方制定的庞大计划开始付诸实施。在12月和3月俄国的北方大军实际上做出了巨大努力,但经过流血牺牲却是无果而终。3月份他们在纳罗奇湖附近发动进攻时,似乎正是冰雪融化的时候,这个季节的融雪使地面道路难以通行,进攻的步兵苦不堪言,大炮和军需供应无法跟上。在纳罗奇湖进攻中俄军有18个师参战,使用大量新到的一般炮弹和重炮弹,但还是被艾希霍恩所率的第10集团军击退,损失高达7万人。

  凡尔登响起了惊人的炮轰,回响震动整个战争世界,各战场的目光全落在了在杜奥蒙、蒂欧蒙和“304米小山”周围激烈进行的荷马史诗般的战斗。英军采取一切措施,迅速向法国派遣了全部“基奇纳”部队,参加即将发动的索姆河攻势。预期到6月中旬,道格拉斯·黑格爵士将拥有近50个师,相当于一支200万人大军的战斗力供他在法国和佛兰德调遣。俄国人在同志情谊的竞争中发挥了沙***队的特性,他们协调一致地发动了一场新的大规模进攻,部署了26个师主攻莫洛杰奇诺附近的克列沃村南北25英里长的防线。为了将敌人牵制在防线的其余部分,阻止敌人将增援部队调往受威胁的地段,西南战线高级司令部奉命准备辅助性的进攻。伊万诺夫将军已经退出疆场。他被任命为“帝国会议成员”——这是最后强迫他退出实权机构的一种表示敬意的方法。勃鲁西洛夫将军接替了他的职位,读者一定还记得他就是现在已过去近两年的伦贝格战役中最南面俄集团军的领导者。迄今为止一直对奥军作战的勃鲁西洛夫经受了战争的各种考验。他肯定将成为一名精力突出、理解力精湛的军官并名垂青史。勃鲁西洛夫有幸成为公认是真正优秀的4个集团军司令的上司;这4个集团军司令是卡列金、萨哈罗夫、谢尔巴切夫和列奇茨基。他们都充分了解现代战争的现实,并擅长于指挥大规模军事行动。因此,西南战线司令部立即着手研究自身应该发挥的辅助任务。

  同盟国在东线的活动停止了近5个月。除了俄军的两次运气不佳的进攻之外,据说,“每天仅有100—150人的伤亡”的壕堑战非常平静,从波罗的海到罗马尼亚边界的气氛沉闷难当;这一喘息空间对俄国来说非常宝贵。她的军队在波兰突出部惨败,但撤退之后得到了整编和补充。军需供应的危机已经解决。从现在起,弹药、大炮,最主要的是步枪,正与日俱增地源源抵达。英国观察家诺克斯将军注意到,俄国生产步枪的能力已扩大到每月10万支,还得到了美国、法国、意大利和日本运抵的近120万支步枪的增援。与此同时,士兵得到补充,大量无武器人员排在各编队的后面,准备依次接受步枪和战士的任务。就这样,俄军考虑以最大规模重新发动进攻,打算在6月中旬左右全线投入战斗。这场从东线重新发动的全面进攻,将与西线协约***对索姆河的攻势同时开始。法金汉和德军最高司令部对这次可怕的卷土重来毫无觉察。

  种种事态的发展加速了俄军的进攻。凡尔登的剧烈场面似乎需要法国的每个盟国竞相做出牺牲。5月15日康拉德再次进入舞台。他在加利西亚靠别人的力量取得胜利之后洋洋得意。好几周以来他一直企盼冰雪消融,以便向可恨的意大利发动新的攻势。我们已经看到,法金汉是多么强烈地反对这种力量的分散。这两位司令官最终因分歧不可弥合而分道扬镳。在特伦蒂诺山脉中,这是两年以后英法军要据守的地带,但如今康拉德正以优势兵力和全部最精良的奥地利大炮向意大利军队发起攻击,这些兵力和大炮是罄奥俄对峙的前线之所有调来的。他立即势如破竹地将矛头直指维罗纳。意大利全国惊恐,意大利国王亲自驰电沙皇求援。俄国最高军事委员会颇为感动,询问勃鲁西洛夫能否采取某种措施解除受困盟友的压力。当然没有理由反对在克列沃附近发动精心策划的进攻;但是有可能令军队稍作向前运动,这肯定能阻止奥军进一步从加利西亚撤退,向特伦蒂诺转移。勃鲁西洛夫答复说,他的部队完全能够在3周后按指定时间在6月初作这样的部署,届时他们将与克列沃的主要战斗计划协调行动。勃鲁西洛夫被授权根据自己的能力出击。俄方认为只能期望此举获得有限的结果。

  正是由于对计划的时间表的这一打乱,俄军在大战中才获得了最辉煌的胜利。由于在军事上的极度谨慎,俄国最高军事委员会犯下了一个错误:过早地发动4个西南集团军的攻势会损害了在克列沃周围的战斗的预期效果。然而正是通常所谓的“缺乏清晰思考”这一因素,给勃鲁西洛夫的进攻以出人意料的可贵性质。此外,勃鲁西洛夫的计划制订得甚为出色。4个集团军全部同时出击。他们在进攻之前并没有作精心设计的引人注目的准备。短时间的炮轰——仅仅一天,这一天的炮轰用了整整两周战斗所使用的弹药——接着就是全体俄军沿近200英里战线不由自主地大步向前。日期就定在6月4日;决定的急速保护了计划的秘密。

  指令一发,这场虽不密集但广泛的战斗就落在了毫不防备的奥军头上。目光紧紧盯住维罗纳的康拉德获悉,他的东线各集团军已成为一片火海。次日,俄国步兵向前挺进。在右翼,卡列金占领了敌人的所有战壕,在30英里的战线上前进了10英里。在左翼,列奇茨基大获全胜。中央两个军的胜利不是那末令人激动;但是基本上奥军部队不是逃之夭夭,就是迫不及待地大量向俄军投降。一些波希米亚团实际上与他们的斯拉夫同胞非常友善。奥匈各集团军的抵抗被全线击败;在同盟国的东部防线上裂开一条195英里的缺口。勃鲁西洛夫的辅助性进攻,虽然发动过早而且与主攻脱节,但是所取得的战果,远远超过伟大的俄军在精心策划克列沃进攻时所梦想的。俄国最高军事委员会表明,它有能力从命运之神的礼物中获益,能够放弃经过长期酝酿的战役计划,并决心支持这场新的胜利,将铁路能够运载的每一个人和每一门炮送往南方。这次兵力的调动只受到了铁路质量不好的阻挠,自6月9日或10日以后情况有全面改进。与此同时,勃鲁西洛夫在向前推进。尼古拉二世的各路大军,此前曾以坚忍不拔的毅力经受了无可比拟的不幸,其力量几乎是征服者所不屑一顾的,但现在他们在第二个月就抓获战俘35万人以上,缴获大炮将近400门,机枪1300挺,并重新占领了宽200英里,在某些地段纵深近60英里的一片有争议的土地。

  法金汉在最窘迫的时刻得到了这些令人仓皇失措的消息。他对凡尔登的进攻已经降格为一场持久的集中争夺环绕该要塞的布满弹坑的战场的战斗。双方将一整师一整师的新增部队挤进范围有限的生死搏斗战场,将无数的炮弹射向对方。德军表现得极为出色。杜奥蒙和蒂欧蒙以及沃城在他们的手中。双方不但用血肉之躯争夺“304米小山”,而且都声称占领了它。但是世人只有一个印象:即法军守住了凡尔登;而这一印象对德国的事业来说是悲哀的。在过去的3个多月里,不存在一场可以随意中断的进攻。胜负事关德军的威信;深深关系到法金汉、德军总司令部、实际上还有不幸的皇位继承人的声誉。在蓄意一决雌雄的这片战场上得到某些确定无疑的胜利,在军事上以及对个人来说都是绝对必需的。

  与此同时,在向北100英里处,新到的英国陆军有30或40个师,人人都是志愿兵,其右翼是强大的法军部队,他们显然将要以无数部队发动一场最大规模的进攻。在德军索姆河防线对面排列了众多炮群;空中侦察表明,有大量堆积的军火和将近100万人的密集的兵营。这场风暴即将爆发。法金汉乐意地而且是执拗地要去西线,因此他留在了那里。

  德军最高司令官和他的参谋们对这现状的看法并无不同。他们以冷静而精确的判断做出了事态发展强加给他们的决定。他们放弃了攻占凡尔登的希望。他们正视即将爆发的索姆河进攻。他们决心恢复东线的防务。

  俄军如滚滚波涛汹涌前进,在所到之处,进攻的浪潮一遇到德军,就像碰到岩石般突然转向。博特默率领南方集团军——由一个德国师支援9个奥地利师组成——坚守阵地或徐徐后撤。林辛根面对俄军进攻的最右侧,为掩护科韦利和向后延伸至霍尔姆和伊万哥罗德的主要铁路线,一直保持顽强的态势。现在必须从四面八方调来德军,让他们重新聚集在奥地利东道主那里,并重组防线。兴—鲁必须派出3个师,还有2个师必须从地方后备军中征集;4个师必须从也正处于最需要兵员的时刻的法国抽调。至于康拉德,在他不适当和不公正地放弃德国为他重建防线的行动时被阻止了,在未获许可即分散兵力进攻特伦蒂诺时被当场拦截;他必须毫不容情地受到纪律的管束。奥军最高司令部1915年以后随心所欲地使用的托辞,再也不能得到容忍。组建联合司令部是德军总司令部一再坚持的要求,这应成为对他们再次英勇帮助的回报。康拉德对意大利的进攻应立即被制止。奥***队和大炮必须再次横穿奥匈帝国的辽阔领土,去协助抵挡洪水般涌来的俄军。勃鲁西洛夫指挥的大战的结果,现在取决于德国派往奥地利的援军到达的速度是否比来自北方增援他的俄军更快。在这里,俄国铁路显示出了它的弱点。此外,曾对勃鲁西洛夫有利的一时冲劲,现在却使他的后勤没法获得及时的补给。在他进攻的后面没有完全可靠的支援力量。到7月中旬,日耳曼防线重新连成一片。互有胜负的战斗沿整个南部战线激烈进行,但敌人的防线再次变得牢不可破了。

  在法国,重大战事又起。英军14个师和法军5个师及差不多数量的后备军于7月1日开始了索姆河战役。尽管伦敦和巴黎受到了我军占领少许地盘和捕获少许俘虏的消息的愚弄和安慰,但是第一天大战明明白白是德军的胜利,而此后的战斗再也没有达到如此规模。法军遭受的损失没有超过获得的战果;但是英军之民族精华,在德军机枪的扫射下纷纷倒地;7月1日夜间,道格拉斯·黑格爵士不得不承认,他的败退付出了近6万人的代价。现在索姆河战役发展成为一场在遭到彻底摧毁的原野和村庄里进行的、代表国家而不是代表军队的、若干师和军之间的、难以想象的残酷的血腥战斗。这场战斗对德军参谋部来说成了一次必须全神贯注的可怕任务,而不是严重危机。然而随着战斗的继续,新增英军以坚毅的精神不顾伤亡、跨过成千上万的尸体奋勇向前,他们在战斗中的魄力,渐渐开始使双方状况达到平衡。德军的损失起初小得不成比例,但后来急剧膨胀。整个7月,整个8月,整个9月,生死决斗一直在继续。10月,战火从索姆河蔓延到斯卡尔普河,到了11月底,甚至当皮卡第隆冬最严寒的天气给战争增添了极度恐怖时,道格拉斯·黑格爵士仍拥有热情饱满和坚强不屈的数师之众,可以给敌人以新的打击。至此德军的损失不但影响了国家的人力,而且影响了军队的素质。根据德军自己团队史的证据表明,他们此后再也没有像在索姆河战斗那样进行过战斗。

  图68、勃鲁西洛夫的进攻,1916年6月至8月。

  (AH)(奥匈);Brody,布罗迪;Bug,布格河;Carpathians,喀尔巴阡山脉;Czernowitz,切尔诺维茨;Dniester,德涅斯特河;Dubno,杜布诺;Eighth(Kaledin),第8集团军(卡列金);Eleventh(Sakharov),第11集团军(萨哈罗夫);First,第1集团军;Fourth,第4集团军;Gorin,戈林河;Gusyatin,古夏京;Halicz,哈利茨;Kamenets,卡缅涅茨;Kholm,霍尔姆;Kovel,科韦利;Lemberg,伦贝格;Linsingen,林辛根;Lutsk,卢茨克;Miles,英里;Ninth(Lechitski),第9集团军(列奇茨基);Pripyt,普里皮亚河;Pruth,普鲁特河;Romanla,罗马尼亚;Rovno,罗夫诺;Second,第2集团军;Seventh,第7集团军;Seventh(Shcherbachev),第7集团军(谢尔巴切夫);Sluch,斯卢奇河;South West Front(Brusilov),西南战线(勃鲁西洛夫);Stockhod,斯托霍德河;Styr,斯蒂尔河;Süd Army(Bothmer),南方集团军(博特默)。

  直到此时,法金汉历经他所作决定的后果和厄运的打击仍保持原位。但是现在,对他的致命打击即将来临了。迄今为止,德国人民尽管遭受了痛苦的考验并对此困惑不解,但还是为重建东线和在索姆河上阻遏英军和法军等消息而受到鼓舞。此前,德军总司令部可以声称,“一切都在按计划进行。”可是现在德国受到了一次她毫无准备的打击,虽然这个打击的威胁是久已存在的。8月27日,罗马尼亚宣战。

  从1915年的整个冬天到1916年夏季,兴登堡和鲁登道夫一直留在科夫诺,他们所率的部队有4个集团军。虽然在他们的防线上大型局部战斗时有发生;但是他们仍处于战事的主流之外。世界大战使他们处在军事上的孤独状态。他们为东线取得新部队的一切努力都毫无结果。他们怀着不祥的预感和反对的态度注视着法金汉集结部队攻打凡尔登,注视着康拉德为夺取特伦蒂诺而抽调东线的兵力。尽管权威已缩小,由于1915年别人的辉煌胜利,他们显得黯然失色,但他们依然唱着相同的老调:“在将俄国了结之前,你绝对不应重返西线。俄国只是受了点轻伤,尚未气绝。如果你容许我们从北方实施大包围的话,本来你去年就可以置俄国于死地的。”但是当压倒一切的凡尔登和索姆河插曲充满所有人的头脑时,最高司令部无人注意兴—鲁。

  勃鲁西洛夫的胜利震惊了德***界的舆论。没有人相信这样的事件有可能发生。毫无疑问,德军总司令部正在巧妙地应付这一紧急情况。此外,一定是在某个环节出现了严重的计算错误。毕竟这些东线将领们是坦嫩贝格战役的英雄,他们在反复大声疾呼“了结俄国”时是正确的。

  罗马尼亚以德国敌人的身份参战使所有人都睁开了眼睛。她是万分焦急地要找出胜利一方的小国;她在大战的第三个年头,甚至在看到塞尔维亚受惩罚之后,仍把全部赌注押在了法国、俄国和英国的最后胜利上。自从保加利亚以武装形式投入了另一方,时间过去还不到一年;在这9个月中,到底发生了什么,竟使德国的军事信誉有如此的不同?从整体上说,各次战役进展顺利。公众一直听到抓获俘虏、缴获大炮、夺取领土的种种传闻,然而罗马尼亚清醒地认为德国将输掉这场战争。德军完成了所接受的每项任务。但是有人给他们布置了错误的任务。于是受过教育的和半受过教育的不满像暴雨般倾泻到法金汉的头上;几乎是惊慌失措的震颤在统治圈里迅速传播。皇太子在一年多以前就表述过自己的观点。这些意见当然并未因在凡尔登遭受的严重伤亡而有所改变,为此伤亡应承担的责任不公正地加在了法金汉头上。德皇一定是经受了极大压力才抛弃这位有成就、有才干的法金汉的,此人曾挽救马恩河战役和伦贝格战役的失败。这是政府采取的一项令人生畏的行动。然而威廉二世顶住强烈的舆论浪潮,做出了正确的决定。

  8月28日兴登堡和鲁登道夫应召到柏林。当晚,帝***事内阁参谋长通知法金汉说,皇帝已经决定寻求并倾听独立的军事意见。德皇致法金汉的信道明了其中的原委。

1916年8月28日

  我的军事内阁参谋长告诉我说,你认为不得不把此事看作对你不信任的表示,对此你不能忍受;他又说,我应该就当前形势与陆军元帅兴登堡商量。在今晚的谈话中你对关系我本人的这一立场发表了你的看法。在理论上我能理解你的观点,因为在形式上这符合对参谋长的信任。然而我是最高军事指挥官,参谋长本人最终是我的下属,在我看来是正确的时候,或往往是正确的时候,我必须听取我特别信任的其他高级指挥官的意见,尤其是在当前如此严峻的形势下。但是,自从我不得不担心本来就存在于我思想中的来源固定的意见分歧和磨擦以来,令我最深表遗憾的是,我不能反对你要求解除职务的愿望。同时,我衷心感谢你在大战这两年里完成的所有使命;并请求你在我最后决定你的继任人之前继续你的任务。我还将帮助你实现在前线找到合适职务的愿望。

  你的友好的和怀感激之情的国王。

威廉

  就这样,“东线派”赢得了他们长期斗争中的最后一个回合。兴—鲁接管了德军总司令部。这位年事已高的陆军元帅的魁梧体形了坐上最高军事宝座。在他身旁的代行职权者鲁登道夫将军夺取了德国命运的控制权,此人大权独揽、役使一切、不知疲倦、爱冒风险。霍夫曼将留在东线。的确,对东线来说,不可能有更佳的选择了。现在我们知道了大量被隐瞒的事实,看来当这位智囊人物离开了鲁登道夫的势力和兴登堡的威望时,三头联盟也就瓦解了。法金汉被派去对付罗马尼亚。

  整个秋天,俄国最高军事委员会坚定地支持勃鲁西洛夫。随着德军逐渐抵达破碎的防线,俄军的进攻便变得伤亡增多却没有战果。虽然如此,进攻还是怀着新的希望在继续进行。俄军扩大了军事行动,新进攻对准原来进攻的北翼展开。整个7月、8月和9月他们沿斯托霍德河进行浴血奋战。俄军将领们奋力用血肉之躯去达到只有大炮才能实现的目的。没有炮弹把铁刺网炸开,他们就从被德军的机枪扫射堆积在铁刺网前的尸体堆上爬过去。指挥官们的这种慷慨赴死非常可贵,他们部下的献身精神也毫不逊色。俄军的努力和忠贞不渝的坚持,与英军在索姆河和斯卡尔普河的战斗精神完全一致。在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战场上,生命的损失,几乎没有被大战任何一个时期所超过。到前线稳定下来时,勃鲁西洛夫的进攻实际伤亡达35万人。与此相对照的是,他抓获了相同数量的奥军战俘,此外还毙伤敌人25万人。但是在南方战场的整个战役中,在勃鲁西洛夫进攻之后的战斗中,俄军遭受的损失接近100万人。与这些数字相比,德军的伤亡是不相称的少。然而,俄军在这数月间一往无前的战斗气势非常恢宏,所以德奥在东线受到持续不断的压力,兵力从1300个营增加到1800营,增加了500个营,以及相同比例的其他武器;而德军在西线迎战英法进攻的兵力接近1300个营。这就是沙皇的军队承担的最后一次卓有成效的军事行动。

  这一年的其余时间里出现了德军元气的第二次大恢复。尽管恢复的规模不及伦贝格和马恩河两次战役之后那末大,但是德军在1916年底突然显示的作战能力仍使协约国感到震惊。过分的乐观导致伦敦和巴黎相信:德军在索姆河已处于极其困难的境地,奥地利受到了勃鲁西洛夫的致命打击,罗马尼亚的宣战是大战结束的开始。然而情况并非如此,在1917年底之前,协约国还要忍受悲惨的遭遇——它们的弱小新盟友被完全毁灭,俄国最终崩溃和意大利在卡波雷托惨败。

  图69、东线局势·1916。

  Baltic Sea,波罗的海;Baranovichi,巴拉维奇;Berdichev,贝尔迪切夫;Berezina,别列津纳河;Bialystok,比亚韦斯托克;Brest-Litovsk,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Brusilov,勃鲁西洛夫;Bug,布格河;Carpathians,喀尔巴阡山脉;Cracow,克拉科夫;Czernowitz,切尔诺维茨;Danzig,但泽;Dniester,德涅斯特河;Dubno,杜布诺;Dvina,德维纳河;Dvinsk,德文斯克;Eighth,第8集团军;Fifth,第5集团军;First,第1集团军;Fourth,第4集团军;Gorlice,戈尔利采;Grodno,格罗德诺;Guard,卫队;Ivangorod,伊万哥罗德;July,7月;July 2,7月2日;June 4,6月4日;Kholm,霍尔姆;Kovel,科韦利;Kovno,科夫诺;Krevo,克列沃;K?nigsburg,柯尼希山;L.Narotch,纳罗奇湖;Lemberg,伦贝格;Linsingen,林辛根;Lublin,卢布林;Lutsk,卢茨克;MarchJuly,3月和7月;March 21-26,3月21日—26日;March-April,3月—4月;Miles,英里;Minsk,明斯克;Mitau,米陶;Mohilev,莫希列夫;Molodetchno,莫洛杰奇诺;Narev,纳雷夫;Narotch,纳罗奇;Niemen,涅门河;Ninth,第9集团军;North Front(Ruzski),北方战线(鲁斯基);Novo-Georgievsk,新格奥尔吉耶夫斯克;Osovets,奥索维茨;Pilitsa,皮利察河;Pinsk,平斯克;Pr.Leopold,莱奥波尔德;Prasnish,普拉斯尼什;Pripyat,普里皮亚特河;Pruth,普鲁特河;Przemysl,普热梅希尔;Pskov,普斯科夫;Pultusk,普尔图斯克;Riga,里加;Rojan,罗扬;Romania,罗马尼亚;Second,第2集团军;Seventh,第7集团军;Shavli,沙夫利;South-west Front,西南战线;STAVKA,俄军最高指挥部;Süd,南方集团军;SW,俄军西南战线指挥部;Syedlets,谢德莱茨;Tarnopol,塔尔诺波尔;Tarnow,塔尔努夫;Tenth,第10集团军;Third,第3集团军;Thorn,托伦;Twelfth,第12集团军;Vilna,维尔纳;Vistula,维斯图拉河;W,俄军西线指挥部;Warsaw,华沙;West Front(Ewarth),西方战线(叶瓦尔什)。

  尽管对付罗马尼亚局势的初步安排,法金汉早已预见到并作好了准备,而且事实上由他亲自执行,但是酬劳这一行动的荣耀自然而然地归于新司令官们。我在前卷著作中较为详细地描述了那场蹂躏罗马尼亚的战役,罗马尼亚的军队遭摧毁或击溃,她的首都被占领,罗马尼亚政府的剩余部分被驱赶到俄军在比萨拉比亚防线以内的避难所,在那里度过了挨饿的严冬酷寒。罗马尼亚的迅速崩溃在协约国之间产生的惊慌,几乎和她参战时在柏林造成的惊慌一样大。这个小国似乎被毫无成果地消耗掉了。的确,她的牺牲的唯一结果是给延伸400余英里的俄军战线造成了极大的麻烦,并牵制了俄军近20个师的兵力。布加勒斯特于12月6日沦陷,索姆河之战在12月的浓霜冻雨中缓和下来。

  02

  现在到了皇帝弗兰茨·约瑟夫行将去世的时候。他怀着冷淡的满意心情目睹了1915年俄国的大撤退。在他看来,尼古拉大公被免除俄军统帅之职,是同盟国胜利的标志,比攻陷华沙更加不容置疑。他以慎重的赞同态度密切注意对塞尔维亚实施的过迟的、但最后应得的惩罚。他曾在德皇前往那场欢乐庆祝的途中欢迎他。那是一场互相祝贺的宴会。但是密切注意的观察者已经注意到,这两位君主的高昂精神似乎相当勉强;感谢当时作了记录的马尔古蒂男爵,他当时就觉得,这两位君主都真心希望和平。他们把胜利看作求得和平的手段,而不是像他们手下的将军们那样,视之为夺取进一步胜利的手段。他们有自己全神贯注的问题,但不是他们的臣仆所关心的问题。国家衰败后可以复兴,但是当今的王朝只能非存即亡。此外在1916年初,太阳光灿灿地照耀在中欧帝国闪闪发亮的刺刀上,各国的总参谋部人员权势日盛。据说,法金汉还要创造新的奇迹;我们已经看到,康拉德也有他的计划。

  奥匈帝国的皇帝活得够长,他忍受了勃鲁西洛夫进攻的消息,听到了他长期担心的罗马尼亚宣战,见到了春天光彩照人的解救者法金汉在秋天被德皇免去职务。这位老人根深蒂固的悲观主义和内心深处对不幸的预感再次以双重力量压倒了他。此前他不是经常看到这些虚幻的开端吗?真的,普鲁士的战火似乎不可能熄灭,罗马尼亚已经遭受了她自己背信弃义的惩罚。胜利的夏天光明灿烂,但也转瞬而逝。乌云重新聚集起来。显然,就如他向来坚信不疑而且经常公开表白的那样,通向战争终点的道路是艰难的。而现在他的生命已经走到终点。

  自大战开始以来,他很少在公共场合露面。他拒绝所有假期,在申布伦宫有条不紊地辛劳地完成日常事务。细心的宫廷大臣禁止皇宫窗前的御花园对公众开放。广为散布的谣传说,皇帝已经驾崩,但被作为偶象和象征保存起来。有关百姓的社会与经济生活的那些令人不快的详情都小心翼翼地瞒着他。但是他丰富的阅历使他比廷臣和将军更加明白:粮食短缺和民众的不满已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因此当他的首相施蒂尔克伯爵被民主党领袖的儿子用手枪打死时,弗兰茨·约瑟夫就下定了明确的决心,决定尽可能快地和平解决。他决心采取任何手段,最迟在1917年春季实现和平。作为第一步,他用左翼政治家克贝尔接替遭谋杀的大臣,这位人士受到数百万饥饿民众的尊敬,但不为数万富人所信任。此举是他对奥匈帝国事务所作的最后贡献。

  到了85岁支气管炎总是严重的,皇帝咳嗽得很利害,夜不成眠。尽管如此,11月20日凌晨,他已经身着蓝色旧制服坐在他办公桌前。按惯例每天送给他3个文件夹。第一个文件夹准时处理完毕。但是在第二个文件夹看完之前,他的虚弱和发烧状况已十分严重,所以他的孙女送来教皇的特别祝福,并劝他接受圣礼。中午用4只小鸡给他熬了一碗鸡汤,他吃不下。但是中午的文件还是按时发送到各部。下午,大夫们成功地说服他去上床睡觉。他自己从案前起身,但必须靠人搀扶到隔壁卧室。多年劳心积累的无限疲惫压倒了他。睡眠和死亡在迅速靠近。他吃力地对一位贴身男仆说,“7点钟叫我,我的工作积压下来了,”说完立即昏迷过去。各部询问关于晚间文件夹的事情,值班侍从武官答复说,今晚不会发送。数小时以后,弗兰茨·约瑟夫66年的统治宣告结束。他在皇位上去世。

  尽管大战沉重地压在维也纳上空,但这位逝去的统治者的葬仪相当宏伟。民众饱受严酷的考验,处于沉默、无助和饥饿之中,他们知道,中欧历史上漫长的一章已经结束。一定会翻到新的一页;不,一定会打开新的一卷。年事已高的帕尔伯爵已看不到这新的一卷了。他在他的主人去世的第二天对马尔古蒂说,“我已于昨日死去。”事实上,他在两天以后的悼念仪式期间去世。与奥皇毕生联系中止之际,也是这位忠心耿耿的侍从的心弦断裂之时。

  但是战争还在继续。

附录、中东绥靖政策备忘录

附录、中东绥靖政策备忘录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战后·第五》出自————《战争通史》陛下政府对1921年初伊拉克的形势最不满意。大战后一直维持着英国直接统治的制度,在前一年夏季垮台,当时,幼发拉底河沿岸的局部反抗发展为严重的叛乱,历经重重困难才在印度增援..

世界危机的结束·第二十

世界危机的结束·第二十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战后·第五》出自————《战争通史》概述:决定性行动——德国的战争计划——动员和战争——德皇的试验——致命的潮流——边界和马恩河——伊瑟河和僵持——“格本号”和土耳其——达达尼尔海峡——防守对进攻——历史..

恰纳克·第十九

恰纳克·第十九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战后·第五》出自————《战争通史》希腊士兵——沉默的紧张——英国的冷漠,法国的敌意——美国退席——古纳里斯的呼吁——精疲力竭的劳合·乔治——与俄国的协议——土耳其暴行——希腊对君士坦丁堡的设计——决定性战役:阿..

希腊悲剧·第十八

希腊悲剧·第十八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战后·第五》出自————《战争通史》回顾——韦尼泽洛斯的崛起——大战中的希腊——康斯坦丁的神圣权力——全面胜利——对色雷斯和士麦那的承诺——年轻的国王——猴子咬人——希腊选举——韦尼泽洛斯下台以及对此的反应——..

土耳其还活着·第十七

土耳其还活着·第十七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战后·第五》出自————《战争通史》“你愿意支持什么就支持什么吧!不过有一群可怜的人,他们在见到自己所希望见到的结果以前,将乐意洒尽自己的最后一滴血。”——奥利弗·克伦威尔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土耳其——协约国..

爱尔兰自由邦的兴起·第十六

爱尔兰自由邦的兴起·第十六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战后·第五》出自————《战争通史》选举协议——基础濒临崩溃——北爱尔兰的反应——致詹姆斯·克雷格爵士的信——圣灵降临周的辩论——是容忍还是轻信?——迈克尔·科林斯——佩蒂戈和贝尔利克— —爱尔兰宪法:..

爱尔兰协议·第十五

爱尔兰协议·第十五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战后·第五》出自————《战争通史》 德·瓦勒拉的拒绝 — — 爱尔兰自由邦众议院内的辩论 — — 我成了实施协议的负责人 — — 主要目标 — — 北爱尔兰的防御 — — 爱尔兰的领袖们 —一 份初步调查报告 — — 克雷格和科..

爱尔兰的幽灵·第十四

爱尔兰的幽灵·第十四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战后·第五》出自————《战争通史》 [ 原注:本章及下一章内容可参阅第16章末地图。 ]唉!弟兄们淌着鲜血!唉!创伤几时能愈合!岁月严酷无情!吾辈仇恨何时方能止休?吾辈良心,怎能躲避邪恶?克制贪婪掠夺,实因惧怕神..

维斯图拉河的奇迹·第十三

维斯图拉河的奇迹·第十三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战后·第五》出自————《战争通史》“我们走向世界胜利之路的下一步是摧毁波兰。”——托洛茨基关键——波兰问题——波兰的危险——布尔什维克的集中——波兰的前进——乌克兰——入侵波兰——停战谈判——致命的条..

俄国内战·第十二

俄国内战·第十二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战后·第五》出自————《战争通史》幽灵的战争——农民——农民的长老或代表——半心半意的政策——寇松勋爵的批评——北俄罗斯——新建的旅——后卫——撤出——临别的打击——履行义务——高尔察克的垮台——援助的撤回—..

和平条约·第十一

和平条约·第十一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战后·第五》出自————《战争通史》“虽然我们得到了和平,但要解决所有事情还将要很长的时间。虽然风暴已平息,但在一场风暴后大海的波涛起伏还会持续很长的时间。”——塞尔登《席间谈话》(Table Talk)领土问题的解决 — ..

“三头政治”·第十

“三头政治”·第十 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战后·第五》出自————《战争通史》“致你们全体三人,这个伟大世界的元老院议员。”——《安东尼与克娄巴特拉》,11,6威尔逊与预备条款 — — 贝克先生的第二次电影效果 — — 德国人的看法 — —断章取义的引述 — —..

未完成的任务·第九

未完成的任务·第九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战后·第五》出自————《战争通史》“布尔什维克主义威胁要以武力来强行统治那些反对过它,且应我们的要求组织起来的人。如果在他们为我们的目的服务时,在他们承受一切风险时,我们说,‘谢谢你们,我们非常感激你们,你..

国际联盟·第八

国际联盟·第八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战后·第五》出自————《战争通史》三个阶段——有缺点的程序——最高级会议——双重关系——国际联盟委员会——盟约的起源——英国的贡献——怀疑态度——总统的国书——委任统治问题——自治领的观点——总统和自治领总理—..

和平会议·第七

和平会议·第七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战后·第五》出自————《战争通史》1814—1919 — — 文献 — — 电影制作 — — 顶峰上的威尔逊 — — 国会选举——敌对的参议院 — — 威尔逊的误解 — — 后果 — — “普通老百姓” — — 秘密条约 — — 在胁迫下 — — ..

十四点·第六

十四点·第六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战后·第五》出自————《战争通史》威尔逊总统——十四点——停战谈判——豪斯上校的说明——10月29日的会议——劳合·乔治先生的拒绝——豪斯上校的威胁——首相的顽强态度——协约国的保留意见——海上自由——达成一致——法..

干涉·第五

干涉·第五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战后·第五》出自————《战争通史》顿河上的科尔尼洛夫和阿列克谢耶夫——俄国志愿军的兴起——在阿尔汉格尔的军需品——西线的严峻形势——美日跷跷板——新角色:马萨里克教授——捷克斯洛伐克军团——布尔什维克的背信——令人..

可怜的俄罗斯·第四

可怜的俄罗斯·第四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战后·第五》出自————《战争通史》“不愿意为社会革命胜利而牺牲他祖国的人不是社会主义者。”——列宁“我是永远否认一切的精灵。”——《浮士德》中的默菲斯托菲里斯语缺席者——“无名野兽”——回顾——1917年3月革命..

复员·第三

复员·第三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战后·第五》出自————《战争通史》“战争结束了,老战士静坐着,整个世界忙于护理创伤;整个世界,阴沉而可怕,它嘲弄着征服者凯歌的轻快旋律。”——拉迪亚德·吉卜林新政府的组成——在陆军部——陆军中的严峻形势——补救办法..

民众·第二

民众·第二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战后·第五》出自————《战争通史》军需部的问题 — — 工作、工资和原料 — — 军需工业的复员 — — 战时团结 — — 党派政治的复活 —— 劳合·乔治先生和自由党人 — — 和平大会及其代表们—— 大选 — — 强硬路线 — — 全..

“战时魔力的消失”·第一

“战时魔力的消失”·第一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战后·第五》出自————《战争通史》4个世纪的持续时期——胜利的庆典——喜悦与反应——世界的主人——停战梦——聚会——俄国——德国的机会——新武器——新贵族——不正常条件——无法预见的形势——和平的震动—..

俄国的崩溃·第二十四

俄国的崩溃·第二十四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东线战争·第四》出自————《战争通史》1917年协约国的前景——突然的沉寂——沙皇的苦难——革命的制造者——罗江科向沙皇吁请——沙皇的退位——俄军的毁灭011917年3月13日下午,俄国驻伦敦大使馆通知我们说,他们已经..

法金汉重返西线·第二十二

法金汉重返西线·第二十二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东线战争·第四》出自————《战争通史》1915年的战果——法金汉的最高地位——不自觉的征服者——他的观点没有改变——德国在东线的另一选择——凡尔登——康拉德与法金汉——主张分歧圣诞节又来临了;法金汉和康拉..

对塞尔维亚的清算·第二十一

对塞尔维亚的清算·第二十一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东线战争·第四》出自————《战争通史》保加利亚和达达尼尔海峡——苏夫拉湾战斗——保加利亚的决定——内部的斗争——兴—鲁对德军总司令部——法金汉的反驳——洛斯与香槟战役——西方协约国的战败——马肯森在..

华沙的陷落·第二十

华沙的陷落·第二十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东线战争·第四》出自————《战争通史》俄军的灾难——德军进军的停顿——德国人的焦急——法金汉的问题——兴—鲁的野心——德皇与对立的两派——华沙的陷落——围攻新格奥尔吉耶夫斯克——新格奥尔吉耶夫斯克的陷落——..

在达达尼尔海峡那边·第十九

在达达尼尔海峡那边·第十九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东线战争·第四》出自————《战争通史》法金汉的信条 — — 德国的新打击力量 — — 进攻达达尼尔海峡 — — 进攻达达尼尔海峡的反应 — — 对法金汉的压力 — — 进攻点 — — 皇太子 — — 第11集团军的集合— ..

冬季会战·第十八

冬季会战·第十八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东线战争·第四》出自————《战争通史》兴—鲁的东线计划——俄军的力量与弱点——“巨蟹”——轻率的泄密——蟹钳运动——第10集团军的迂回运动——德军前进——俄第20军——战役的结果——普热梅希尔的陷落01兴登堡占了法..

东进还是西击?·第十七

东进还是西击?·第十七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东线战争·第四》出自————《战争通史》喘息时间——巴尔干各国——对比的命运——防御的优势——柏林的紧张关系——意大利的战争准备——兴登堡的挑战——德皇的决定——贝希托尔德的离开——德国的第一次恢复——英..

罗兹战役·第十六

罗兹战役·第十六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东线战争·第四》出自————《战争通史》法金汉与东线——伊普尔——可靠的信使——亨奇的任务——兴登堡—鲁登道夫的问题——伊普尔:11月11日——法金汉的第二个想法——从托伦挺进——罗兹战役——运气转折——舍弗的功绩..

第二回合·第十五

第二回合·第十五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东线战争·第四》出自————《战争通史》间歇——法金汉掌权——向北海赛跑——法金汉的新计划——安特卫普——佛兰德的英军——伊普尔之战的影响——兴—鲁的新军——法国对俄国的请求——大公的计划——德国对奥地利的援助..

首战马祖里湖区·第十四

首战马祖里湖区·第十四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东线战争·第四》出自————《战争通史》下一个任务——兴—鲁的计划——德军的重新组合——吉林斯基的部署——弗朗索瓦的迂回运动——弗朗索瓦的成就——俄军的反击——弗朗索瓦在追击中改变方向——伦嫩坎普夫军队的..

坦嫩贝格之战·第十三

坦嫩贝格之战·第十三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东线战争·第四》出自————《战争通史》法国人的记述——萨姆索诺夫——几种战略考虑——萨姆索诺夫的进军——伦嫩坎普夫——吉林斯基——萨姆索诺夫的险境——伦嫩坎普夫的迟钝——德军的两难处境——俄军的无线电报—..

对东普鲁士的入侵·第十二

对东普鲁士的入侵·第十二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东线战争·第四》出自————《战争通史》俄军西北战线——对方的司令官——德军的部署——第一次遭遇战:贡宾嫩——麦肯森的败退——贡宾嫩战事以后——电话交谈——兴登堡——鲁登道夫——霍夫曼——鲁登道夫的到来..

伦贝格之战·第十一

伦贝格之战·第十一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东线战争·第四》出自————《战争通史》向兹洛塔 — 利帕河挺进 — — 撤退中的奥第3集团军 — — 第3集团军的溃败 — — 在康拉德司令部 — — 康拉德的信 — — 奥芬贝格的机会 — — 普列韦的逃脱 — — 从伦贝格撤退 ..

奥地利与俄国之间的战争·第十

奥地利与俄国之间的战争·第十 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东线战争·第四》出自————《战争通史》在加利西亚的集团军——俄军的挺进——伊万诺夫的集团军——克拉希尼克战役——奥军的优势——俄军被打败——伊万诺夫的反措施——科马鲁夫战役——普列韦的转轮——战..

东线军队的集结·第九

东线军队的集结·第九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东线战争·第四》出自————《战争通史》奥地利对俄国——同盟国之间——毛奇致康拉德——康拉德致普里特维茨——奥地利骑兵侦察——俄国的抉择——决定——俄国的努力01奥地利的对俄作战计划仔细考虑了把部队集结在桑河..

动员的间隙·第八

动员的间隙·第八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东线战争·第四》出自————《战争通史》比利时与塞尔维亚——意大利的回避——犹豫与放弃——奥地利的选择方案——康拉德的辩解——重大的错误——B方案被取代——解释——对塞尔维亚的军事行动——塞尔维亚部署——波蒂奥雷..

宣战·第七

宣战·第七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东线战争·第四》出自————《战争通史》最后通牒——海军的准备——奥地利宣战——塞尔维亚的答复——德皇备忘录——奇怪的延误——第二阶段——英国舰队——巴黎与伦敦——圣彼得堡——俄国的动员问题——沙皇与德皇——沙皇为和..

战线与战士·第六

战线与战士·第六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东线战争·第四》出自————《战争通史》概述——军事行动的规模——波兰的凸出部分——战场——战略和地理——德国的计划——施蒂芬计划——比利时中立——列日瓶颈——动员意味着战争——康德拉—毛奇的安排——无法预计的..

奥地利的最后通牒·第五

奥地利的最后通牒·第五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东线战争·第四》出自————《战争通史》德国的承诺——德皇的决定——德皇的臣仆——波茨坦接见,7月5日——德国海军采取的措施——奥地利内阁会议,7月17日——蒂萨的抵抗——蒂萨的忠告——空白支票——厄运——战争..

皇太子遇刺·第四

皇太子遇刺·第四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东线战争·第四》出自————《战争通史》在海军部,1914年——表面的平静——科诺皮什泰会见——黑手——波蒂奥雷克将军——萨拉热窝的悲剧——奥地利的愤怒——康拉德的机会——切尔施基受训斥——德国的煽动——奥地利的询..

走向深渊·第三

走向深渊·第三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东线战争·第四》出自————《战争通史》在走向战争的道路上 — — 1911年阿加迪尔 — — 对银行家的演说 — — 1911年英国与德国 — — 我任海军大臣 — — 海军竞赛 — — 奥地利的机会 — — 康拉德 —埃伦塔尔的争论 — — ..

吞并波斯尼亚·第二

吞并波斯尼亚·第二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东线战争·第四》出自————《战争通史》奥地利的托管省——对青年土耳其运动的反响——布赫劳会谈——仆役的抹布——1908年欧洲危机——和平处于危急状态——英国的态度——德国对俄国的挑战——意志冲突——埃伦塔尔的胜..

哈布斯堡王朝的黄昏·第一

哈布斯堡王朝的黄昏·第一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东线战争·第四》出自————《战争通史》历史上最大的战争——对抗——难忘的战场——一个衰落中的帝国——不和的各民族——波兰的梦——弗兰茨·约瑟夫皇帝——奥皇的圈子——奥皇的友谊——皇位继承人——他的婚姻..

军舰名译名对照表

军舰名译名对照表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1916—1918·第三》出自————《战争通史》Aboukir阿布基尔号;Acasta阿卡斯塔号;Admiral Farragut法拉格特上将号;Agamennon阿伽门农号;Agincourt阿金库尔特号;Ajax阿贾克斯号;Albion阿尔比思号;Algerine阿尔及利亚人号..

外汉人名对照表

外汉人名对照表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1916—1918·第三》出自————《战争通史》Aerenthal埃伦塔尔;Alberich艾伯里克;Albert阿尔贝特;Albrecht阿尔布雷希特;Allanson,Cecil阿兰森,塞西尔;Allen艾伦;Allenby艾伦比;Alp,Tekin阿尔普,特金;Alexeieff阿列克谢..

附录、英军、法军和德军伤亡正式统计报告

附录、英军、法军和德军伤亡正式统计报告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1916—1918·第三》出自————《战争通史》表I:英军在西线每月伤亡总数1914年8月14409.9月59615.10月66852.11月73888.9月15189.10月25909.11月46238.12月38620.10月30192.11月9263.12月13803.65761304..

胜利·第五十五

胜利·第五十五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1916—1918·第三》出自————《战争通史》01大战现在进入了最后阶段。1918年期间,英国和不列颠帝国的努力达到了最高峰。帝国在各战区与敌人作战的兵力达450万人,处于备战状态的人员将近600万。大舰队各种舰只的实力达到最高..

日耳曼帝国的崩溃·第五十四

日耳曼帝国的崩溃·第五十四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1916—1918·第三》出自————《战争通史》01在大战之前,人们似乎认为,这种恐怖和屠杀即使开始了,也不可能持续数月以上。而在大战最初两年以后,人们又难以相信它们竟会终结。我们与往常的生活好像被一条无限宽..

形势的转变·第五十三

形势的转变·第五十三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1916—1918·第三》出自————《战争通史》01继努瓦永之战以后的一个月里,德国统治者面对一片令人沮丧的景象和日益加剧的听天由命之感,他们开始感到不寒而栗。在各国乃至全世界武装力量的强大联合中没有间隙、没有裂缝..

舍曼代达姆岭的突然袭击·第五十二

舍曼代达姆岭的突然袭击·第五十二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1916—1918·第三》出自————《战争通史》014月底,当北方的战斗渐渐平息的时候,鲁登道夫发现自己面对的敌军部队太多,于是把目光投向别的地方。他写道 [ 原注:《我的战争回忆录》,第615页。 ] ,“最有..

高潮·第五十一

高潮·第五十一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1916—1918·第三》出自————《战争通史》014月9日星期二,德军对英军的第三次大的战役努力开始了。为了阻止德军向亚眠的推进,道格拉斯·黑格爵士被迫削减其防线其它地方的兵力。他不是平均地削减,而是运用有选择的明智方法..

3月21日·第五十

3月21日·第五十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1916—1918·第三》出自————《战争通史》01随着帕森达勒战役在隆冬的暴风雨和泥泞中停止,德国军事统治者们又集中注意力于一种新的局势。俄国的崩溃使他们能将100万军队和3000门大炮从东线运往西线。因此,从发动入侵以来,..

德军在西线的集结·第四十九

德军在西线的集结·第四十九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1916—1918·第三》出自————《战争通史》01继1917年的大量屠杀生灵的一系列战争之后,出现了严重的人力危机,于是战时内阁对我国剩余的人力物力进行了一次长期探索性的调查。首当其冲受到屠杀的英国步兵可悲地减..

英国击败德国潜艇·第四十八

英国击败德国潜艇·第四十八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1916—1918·第三》出自————《战争通史》01通常认为,德军1914年进攻巴黎和无限制的潜艇战都“几乎获得成功”。不过此说尚需加以分析,对陆战与海战之间的问题也要加以区别。观看一场势均力敌的足球赛的球迷,观..

在军需部·第四十七

在军需部·第四十七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1916—1918·第三》出自————《战争通史》011917年7月16日,首相邀请我参加新政府。他提议我或者在军需部供职,或者赴新设立的空军部上任,有一个附带条件是,如果我选择后者,他下午在政府必须要对人事重作安排。我立即表..

尼韦勒将军的试验·第四十六

尼韦勒将军的试验·第四十六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1916—1918·第三》出自————《战争通史》01正当凡尔登之战高潮迭起的时候,注定要改变战争进程的几位新秀在隆隆的炮声中开始崭露头角。贝当手下最成功的指挥官是一位名叫尼韦勒的将军;此人原是一名炮兵军官,凭..

美国的介入·第四十五

美国的介入·第四十五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1916—1918·第三》出自————《战争通史》“鉴于德意志帝国政府已对美利坚合众国政府和人民屡屡采取战争行动,因此美利坚合众国参议院和众议院在联席会议上决定:兹正式宣布美国与德意志帝国之间处于由后者强加给美国的..

罗马尼亚的灾难·第四十四

罗马尼亚的灾难·第四十四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1916—1918·第三》出自————《战争通史》01我们已经知道,1916年初处于孤立地位的罗马尼亚,多么容易受威逼利诱加入日耳曼强国阵营。我们已经看到法金汉如何把矛头转向西方对准法国,并让奥地利将矛头指向意大利,..

索姆河战役·第四十三

索姆河战役·第四十三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1916—1918·第三》出自————《战争通史》01年底,驻法国的英军指挥部出现变动。我们已经知道,约翰·弗伦奇爵士在怎样的情况下怀着怎样的疑虑于上年9月在洛斯让自己卷入愚蠢的法国香槟的巨大攻势。他忠诚地最后甚至满怀..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