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三大名将回忆录重印前记

繁体

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三大名将回忆录重印前记

作者:钮先钟 ·中国

出自————《隆美尔战时文件》

出自————《战争通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20世纪中最后也是最大的一次战争,尽管已经是50年前的旧事,但其经过直到今天仍然还是一种非常值得留恋的回忆。在大战中德国固然终于失败,但其军人在战场上的表现则真是可圈可点,所有其他交战国的人员也都无不自愧弗如。至少,在作战的层面上,德军真可以说是盖世无双。因此,他们的确是虽败犹荣,甚至于更可以问心无愧地说非战之罪也。

  平均说来,德国的将领都相当优秀,他们在战争中大都能够忠勇任事,恪尽职守。不过若就全部过程加以精密的评审,则根据许多战史专家的意见,可以断定有三位是大家一致认为真正符合所谓“名将”的标准,他们就是号称“闪击英雄”的古德里安,扬威北非的隆美尔和以“曼斯坦因计划”留名青史的冯·曼斯坦因。尽管他们都已经作古,但研究战争的人仍然会感觉到他们的将星还在战略的天空中发出闪耀夺目的光辉。

  古德里安和冯·曼斯坦因在战后都有回忆录。古德里安的书出版最早(1952年),书名为Panzer Leader,若直译为中文应为“装甲领袖”;当年为求生动传神起见,遂意译为“闪击英雄”。冯·曼斯坦因的回忆录直到1955年才出版,原名为Lost Victories,译为“失去的胜利”。从其书名上看来,可以显示出这位元帅的确认为德国本应赢得胜利。隆美尔在1944年即已被迫自杀,所以不可能有回忆录,但所幸他生前留下不少的文件,于是在战后由英国兵学大师李德哈特负责编辑,并由其幕僚和家人提供补充资料,而在1953年以“隆美尔战时文件”(The Rommel Papers)为书名出版,就实质而言,也几乎无异于回忆录。

  这三本书都是50年代由我译成中文,首先在《军事译粹》杂志上连载,然后再出单行本。说起来这已经是40年前的往事,现在要想看这些书可能只有向旧书市场中去寻找。现在有出版社有意将三书重印发行,我感到非常高兴并乐观其成。为什么这些回忆录仍然有重印的价值呢?我想以一位花了40年光阴钻研战史和战略的学者身份来提出若干解释。

  欲通兵学必读历史,因为战争是人类生活中的一种特殊现象,只能透过前人的经验来学习。回忆录又是历史中的一个特殊部分,能够提供其他历史著作所不能提供的资料。战争的主角还是人,而尤其是指挥作战的人,即所谓“将”。最好的历史对于各将如何指挥,如何决策也只能做客观的描述或分析,但无法真正表达其内心中的思想,只有当事人现身说法,始能使真相大白。简言之,历史的记载往往不免简化、浓缩、生硬,好像没有血肉的骨架,但回忆录却是由血、泪、汗交织而成的真实故事,具有启发性和人情味,对于心智的运作、意志的发挥,都有其详尽的自我表白。

  所以只有读名将的回忆录始能了解名将之所以为名将。诚如李德哈特所云,读古德里安的书就好像是坐在他的指挥车中,亲自看他如何指挥一样。凡是喜欢研究战争的人,而尤其是青年朋友,我敢凭我个人40余年来的治学经验向你们推荐这三本德国名将回忆录,它可以帮助你们了解什么是真实的战争,同时也让你们亲自感受到战争的滋味。经常有人指出历史比小说更奇妙,而我则说读名将回忆录要比看任何小说都更过瘾。

钮先钟

1994年4月写于台北

天已经黑了·第二十三

天已经黑了·第二十三作者:隆美尔 ·著 ·德国李德哈特· 编 ·英国出自————《隆美尔战时文件》出自————《战争通史》以下是一些关于非洲战役和诺曼底战役的回忆录,内容颇为精彩,都是隆美尔在负伤之后在家里休养时写成的。这只是一个初步的草稿,他没有机会加以修改,假使他没死的话,一定会加以修改的。所以读者..

末日·第二十二

末日·第二十二作者:隆美尔 ·著 ·德国李德哈特· 编 ·英国出自————《隆美尔战时文件》出自————《战争通史》那是1944年8月中旬的一天,我正在乌尔姆郊外某地服役。当我正坐在高射炮的炮位旁边的时候,突然接到连长打来的一个电话,他说:“你父亲已经回到了黑林根,你已经被调到了他的幕僚中去服务。今天你就可..

1944年的侵入战·第二十一

1944年的侵入战·第二十一作者:隆美尔 ·著 ·德国李德哈特· 编 ·英国出自————《隆美尔战时文件》出自————《战争通史》非洲战役结束之后,我第一次和隆美尔元帅重逢,是1943年7月间在东普鲁士的元首大本营里。他住在一间半木制的房子里,那里过去是前陆军总司令的住宅。我们一同出席元首汇报,正是贝尔哥罗德-..

1943年的意大利·第二十

1943年的意大利·第二十作者:曼弗雷德·隆美尔 ·德国李德哈特·编 ·英国出自————《隆美尔战时文件》出自————《战争通史》那是1943年的3月中旬。我站在维也纳新城郊外的大飞机场上,等候我的父亲。因为我们已经接到无线电,说他从元首大本营回家了。终于,一架双引擎的海因克尔(Heinkle)轰炸机在灰色的跑道上着陆..

在两条火线之间·第十九

在两条火线之间·第十九作者:隆美尔 ·著 ·德国李德哈特· 编 ·英国出自————《隆美尔战时文件》出自————《战争通史》当我们进入马雷斯防线之后,马上又可根据另外一种不同的战略原理来作战。因为我们据有“内线”的优势地位,可以集中摩托化兵力,向西对在突尼斯西部的英美联军发动一次攻击,甚至有可能强迫他们..

回到突尼斯·第十八

回到突尼斯·第十八作者:隆美尔 ·著 ·德国李德哈特· 编 ·英国出自————《隆美尔战时文件》出自————《战争通史》这个时候,英国人并没有松懈。他们的炮兵已经开上前线,补给中心也建立起来了,同时他们的侦察行动也十分活跃。现在我们的位置已经超出了从西里西亚起飞的空运航程之外,所以我们的燃料情况每况愈下..

在欧洲的会商·第十七

在欧洲的会商·第十七作者:隆美尔 ·著 ·德国李德哈特· 编 ·英国出自————《隆美尔战时文件》出自————《战争通史》在往后的日子里,我们面临的最大困难不是英军的活动,而是我方最高当局极度不了解前线的情况。诚如我们在前面所说,惟一的途径就是永远不和敌人决战,不管我们的主子多么渴望如此。我们现有的战斗..

大撤退·第十六

大撤退·第十六作者:隆美尔 ·著 ·德国李德哈特· 编 ·英国出自————《隆美尔战时文件》出自————《战争通史》11月4日夜里,我们开始向富凯撤退。我们采取一个宽广的运动正面,主要通过开阔的沙漠地区,因为沿海岸的公路在英军空投照明弹的照耀下,不断受到英国空军的攻击。我们的装甲部队现在正和英军的装甲部队..

阿拉曼的回顾·第十五

阿拉曼的回顾·第十五作者:隆美尔 ·著 ·德国李德哈特· 编 ·英国出自————《隆美尔战时文件》出自————《战争通史》在非洲战役中,这是一个具有决定性的会战,我们却输掉了。为什么说它具有决定性呢?因为我们已经损失了大部分的兵力——不管是摩托化兵力还是步兵。最奇怪的事情就是德意两国当局,居然把过错推到..

无希望的会战——阿拉曼·第十四

无希望的会战——阿拉曼·第十四作者:隆美尔 ·著 ·德国李德哈特· 编 ·英国出自————《隆美尔战时文件》出自————《战争通史》当我们对于英军阿拉曼防线攻击失败之后,战争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最终的结果使得我们在北非的战线完全崩溃。从9月6日到10月23日之间,补给方面的“战斗”又开始转为激烈。这场会战结..

成败关头——阿兰哈法·第十三

成败关头——阿兰哈法·第十三作者:隆美尔 ·著 ·德国李德哈特· 编 ·英国出自————《隆美尔战时文件》出自————《战争通史》8月30日到31日的夜里,装甲军团的摩托化部分和步兵,开始向英军阿拉曼防线南端的要塞发动攻击。军团部的幕僚们整夜时间都守在电话旁,各方面的报告川流不息地向总部送来。虽然如此,我们..

与时间赛跑·第十二

与时间赛跑·第十二作者:隆美尔 ·著 ·德国李德哈特· 编 ·英国出自————《隆美尔战时文件》出自————《战争通史》我们在阿拉曼之线暂停进攻,接下来敌人的反攻又被我们击退,于是全线就恢复了平静无事的状态。双方都想利用这个喘息的机会来补充实力、调集生力军。我们在重新整顿的工作上,又开始了激烈的竞赛。装..

主动的丧失·第十一

主动的丧失·第十一作者:隆美尔 ·著 ·德国李德哈特· 编 ·英国出自————《隆美尔战时文件》出自————《战争通史》在阿拉曼受阻我的装甲军团和优势的英军兵力作战,到今天已经五个星期了。其中有四个星期的时间,战潮都在托布鲁克的周围地区中时起时落。这一连串的交战已经使我军的兵力达到了匮竭的边缘。当我们所..

向埃及境内追击·第十

向埃及境内追击·第十作者:隆美尔 ·著 ·德国李德哈特· 编 ·英国出自————《隆美尔战时文件》出自————《战争通史》为了赢得在托布鲁克的胜利,我们也已经把我们最后的力量都用尽了。不过,现在有了大批的战利品——包括弹药、燃料、食品以及其他一切军用物资,因而获得一些紧急的补充,勉强进行下一步的攻击。罗..

加扎拉和托布鲁克——作战的准备·第九

加扎拉和托布鲁克——作战的准备·第九作者:隆美尔 ·著 ·德国李德哈特· 编 ·英国出自————《隆美尔战时文件》出自————《战争通史》反攻胜利结束之后,1942年年初,我们重新攻克了昔兰尼加。此后物资补给变得非常困难。造成这种困难的主要原因有二:(一)德国最高统帅部始终不曾认清非洲战场的重要性,所以从不曾..

1941年的冬季战役·第八

1941年的冬季战役·第八作者:隆美尔 ·著 ·德国李德哈特· 编 ·英国出自————《隆美尔战时文件》出自————《战争通史》很不幸的,下一个阶段的作战——1941年到1942年冬季——隆美尔本人并没有留下他的记事。而要了解非洲的战略和战术问题,并且说明隆美尔的将道,这一部分的故事是绝对不可缺少的。所以我从现有的..

1941年的英军夏季攻势·第七

1941年的英军夏季攻势·第七作者:隆美尔 ·著 ·德国李德哈特· 编 ·英国出自————《隆美尔战时文件》出自————《战争通史》英军失败之后,1941年的这一场夏季攻势被他们自己宣称为只是一次“威力侦察”而已,英国人民几乎都不知道它原来还有一个更有野心的目的——毁灭隆美尔的兵力,并在北非获得一次空前的“决定..

第一回合·第六

第一回合·第六作者:隆美尔 ·著 ·德国李德哈特· 编 ·英国出自————《隆美尔战时文件》出自————《战争通史》非洲之行1940年年底,因法国的情况突然紧张,我临时缩短了我的圣诞假期,赶紧从铺满冰雪的公路上回到波尔多(Bordeaux),那是我师的驻地。(当时德军统帅部获得报告,说在法国尚未被占领的地区中可能会发..

格拉齐亚尼失败的前因后果·第五

格拉齐亚尼失败的前因后果·第五作者:隆美尔 ·著 ·德国李德哈特· 编 ·英国出自————《隆美尔战时文件》出自————《战争通史》1941年2月间,意大利的元首墨索里尼曾经作过一次演讲,他说在1936年到1940年之间,意大利曾经派遣军官1.4万人、士兵32.7万人到利比亚(Libya)去,为了提供这些军队的补给,用掉了大量的..

向瑟堡追击·第四

向瑟堡追击·第四作者:隆美尔 ·著 ·德国李德哈特· 编 ·英国出自————《隆美尔战时文件》出自————《战争通史》经过了短时间的休息整补之后,隆美尔的第七装甲师又调到鲁昂以南的塞纳河上。德军跟在法国第十集团军的后面,在6月9日,渡过了塞纳河,法军当时已溃不成军,所以没有经过太多的战斗,就渡过了这条宽广..

索姆河上的突破·第三

索姆河上的突破·第三作者:隆美尔 ·著 ·德国李德哈特· 编 ·英国出自————《隆美尔战时文件》出自————《战争通史》最亲爱的露:第二阶段的攻势在今天开始了。再过不到一个小时,我们就要渡过这一条运河。 [ 译者注:索姆河的这一段已经运河化。 ] 我们还有充分的时间,照目前看来,一切情况都可以说是很乐观。我..

合围·第二

合围·第二作者:隆美尔 ·著 ·德国李德哈特· 编 ·英国出自————《隆美尔战时文件》出自————《战争通史》对于隆美尔而言,这个闪电式的突破战,就是以攻占康布雷为其结束,从5月16日起,被隔断在比利时境内的联军,也已经从比利时边境最远的防线,开始向后撤退,到了5月18日,德军装甲部队的右翼就已经和法军第一..

默兹河上的突破·第一

默兹河上的突破·第一作者:隆美尔 ·著 ·德国李德哈特· 编 ·英国出自————《隆美尔战时文件》出自————《战争通史》1940年5月10日,希特勒在西战场发动了其期待已久的侵入战。它获得了一个闪电式的胜利,足以改变历史的进程,并且影响到全体人类的未来前途。这一幕震动世界的戏剧,其中最具有决定性的一场,就在5..

编者赘言

编者赘言作者:曼弗雷德·隆美尔 ·德国出自————《隆美尔战时文件》出自————《战争通史》《隆美尔战时文件》的主要内容是谈论北非战役,他自己所记载的全部,都已经印在这一本书里。惟一欠缺的一部分是1941年的冬季战役。所以这一章就请了当时非洲军参谋长拜尔林将军代写。他不仅以隆美尔的笔记和信件为根据,而且..

隆美尔文件的故事

隆美尔文件的故事作者:曼弗雷德·隆美尔 ·德国出自————《隆美尔战时文件》出自————《战争通史》我父亲逝世的时候,遗留下了相当数量的文件,这都是他在战争期间一直累积下来的。其中有军队中的命令,战况的报告,向最高统帅部的日报;除了这些官方的文件以外,他还留下了许多私人日记,以及有关1940年法国战役和..

德国三大名将再版前记

德国三大名将再版前记作者:钮先钟 ·中国出自————《隆美尔战时文件》出自————《战争通史》《闪击英雄》,即古德里安上将回忆录,《隆美尔战时文件》,即隆美尔元帅未完成手稿,由英国兵学大师李德哈特编辑成书;《失去的胜利》,即冯·曼斯坦因元帅回忆录。这三本名著都是我在过去所译出,并先后由本社(编者注:军..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