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三大名将再版前记

繁体

德国三大名将再版前记

作者:钮先钟 ·中国

出自————《隆美尔战时文件》

出自————《战争通史》

  《闪击英雄》,即古德里安上将回忆录,《隆美尔战时文件》,即隆美尔元帅未完成手稿,由英国兵学大师李德哈特编辑成书;《失去的胜利》,即冯·曼斯坦因元帅回忆录。

这三本名著都是我在过去所译出,并先后由本社(编者注:军事译粹社)出版的。

  凡是略有军事知识的人都一定知道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真是名将辈出,其人才之盛实非其他各国所能及。尽管德国终于还是失败了,但从纯军事的观点上来看,那的确有一点输得冤枉,大有“非战之罪”的感想。无论如何,德***人在战场上的表现,至少是可以名垂青史,永为后世的楷模。

  尽管一般德***人都很够水准,但在优秀中再挑最优秀的,据我个人和一般评论家的看法,有三个人似乎真可以说“出乎其类,拔乎其萃”。他们不仅是一时之选,而且即令置于古今名将之林,也都还应居于名列前茅的位置。他们是谁?也就是我所介绍的这三位德国将领。

  概括言之,这三个人都是军事天才,而且其成就也很难分出高下。分别言之,则他们之间却又多少有一些差异。古德里安的专长是在装甲兵方面,不过他在战略方面的见解也自不平凡,所可惜的却是并没有机会让他去一展抱负。许多比他差的人都拿到了元帅的权杖,而他却只能以上将终其身,这的确是有“数奇不封”之感。

  隆美尔也许要算是量幸运的,尽管他的结局是一个悲剧。他虽然是在一个次要的战场上作战,但他却有指挥的全权,可以任意发挥他的天才,这是其他德国将领都很羡慕的机会。一般的看法都认为他是战术优于战略,但从他自己所写的文件上来判断,连李德哈特也不能不认为他是具有极高深的战略修养的。

  以曼斯坦因计划而在军事史上取得不朽地位的冯·曼斯坦因元帅,是德国当年军事界所公认的伟大战略家。但事实上,他并非只能运筹帷幄,而不能冲锋陷阵。虽然不是装甲兵出身(实际上上面那两位也都不是),但他对于装甲兵的运用也一样的内行,尤其是他在东线战场上对于大兵团的作战指挥,更可以说是已达超凡入圣的境界。

  总的来说,这三位名将都的确是值得后人景仰。而他们自己所撰写的回忆录,也的确能够把他们在战争中的一切思想和行动都很详细地表现出来。这些书已成为世界军事名著,其价值也可以永垂不朽。

  从历史学家的观点来看,回忆录的价值也许不如经过编撰的战史。因为前者是以个人的观点来写的,自然难免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而后者则可以利用多方面的资料,所以比较客观。但是从研究战争艺术的立场上来说,回忆录的价值却远较重要,(因为战史的内容往往会过分的简化、浓缩和生硬,变成了一个没有血肉的骨架子。反之,回忆录却是由血、泪、汗所交织而成的真实故事,它不仅具有人情味和启发性,而且更有如李德哈特所云,对于一位专家的“心”,和这颗“心”怎样工作,有很详尽的自我表白。

  作为一个职业军官,尤其是青年军官,其最大的责任就是应该学习怎样作战。兵者国之大事,虽可百年不用,但不可一日无备。怎样学习作战呢?拿破仑所告诉我们的,钻研古今名将的记录实为不二法门,因此这三本书是值得一读,再读,三读,甚至于无数读的。

  这一次再版这三本书,可以说是所费不赀,真是出了一身大汗,为了便于读者获得完整印象起见,现在把它们并成一个合集,定名《德国三大名将》。我们诚恳希望此一努力对爱好军事学术的社会青年能有极大的贡献。

钮先钟

1974年7月20日于台北

天已经黑了·第二十三

天已经黑了·第二十三作者:隆美尔 ·著 ·德国李德哈特· 编 ·英国出自————《隆美尔战时文件》出自————《战争通史》以下是一些关于非洲战役和诺曼底战役的回忆录,内容颇为精彩,都是隆美尔在负伤之后在家里休养时写成的。这只是一个初步的草稿,他没有机会加以修改,假使他没死的话,一定会加以修改的。所以读者..

末日·第二十二

末日·第二十二作者:隆美尔 ·著 ·德国李德哈特· 编 ·英国出自————《隆美尔战时文件》出自————《战争通史》那是1944年8月中旬的一天,我正在乌尔姆郊外某地服役。当我正坐在高射炮的炮位旁边的时候,突然接到连长打来的一个电话,他说:“你父亲已经回到了黑林根,你已经被调到了他的幕僚中去服务。今天你就可..

1944年的侵入战·第二十一

1944年的侵入战·第二十一作者:隆美尔 ·著 ·德国李德哈特· 编 ·英国出自————《隆美尔战时文件》出自————《战争通史》非洲战役结束之后,我第一次和隆美尔元帅重逢,是1943年7月间在东普鲁士的元首大本营里。他住在一间半木制的房子里,那里过去是前陆军总司令的住宅。我们一同出席元首汇报,正是贝尔哥罗德-..

1943年的意大利·第二十

1943年的意大利·第二十作者:曼弗雷德·隆美尔 ·德国李德哈特·编 ·英国出自————《隆美尔战时文件》出自————《战争通史》那是1943年的3月中旬。我站在维也纳新城郊外的大飞机场上,等候我的父亲。因为我们已经接到无线电,说他从元首大本营回家了。终于,一架双引擎的海因克尔(Heinkle)轰炸机在灰色的跑道上着陆..

在两条火线之间·第十九

在两条火线之间·第十九作者:隆美尔 ·著 ·德国李德哈特· 编 ·英国出自————《隆美尔战时文件》出自————《战争通史》当我们进入马雷斯防线之后,马上又可根据另外一种不同的战略原理来作战。因为我们据有“内线”的优势地位,可以集中摩托化兵力,向西对在突尼斯西部的英美联军发动一次攻击,甚至有可能强迫他们..

回到突尼斯·第十八

回到突尼斯·第十八作者:隆美尔 ·著 ·德国李德哈特· 编 ·英国出自————《隆美尔战时文件》出自————《战争通史》这个时候,英国人并没有松懈。他们的炮兵已经开上前线,补给中心也建立起来了,同时他们的侦察行动也十分活跃。现在我们的位置已经超出了从西里西亚起飞的空运航程之外,所以我们的燃料情况每况愈下..

在欧洲的会商·第十七

在欧洲的会商·第十七作者:隆美尔 ·著 ·德国李德哈特· 编 ·英国出自————《隆美尔战时文件》出自————《战争通史》在往后的日子里,我们面临的最大困难不是英军的活动,而是我方最高当局极度不了解前线的情况。诚如我们在前面所说,惟一的途径就是永远不和敌人决战,不管我们的主子多么渴望如此。我们现有的战斗..

大撤退·第十六

大撤退·第十六作者:隆美尔 ·著 ·德国李德哈特· 编 ·英国出自————《隆美尔战时文件》出自————《战争通史》11月4日夜里,我们开始向富凯撤退。我们采取一个宽广的运动正面,主要通过开阔的沙漠地区,因为沿海岸的公路在英军空投照明弹的照耀下,不断受到英国空军的攻击。我们的装甲部队现在正和英军的装甲部队..

阿拉曼的回顾·第十五

阿拉曼的回顾·第十五作者:隆美尔 ·著 ·德国李德哈特· 编 ·英国出自————《隆美尔战时文件》出自————《战争通史》在非洲战役中,这是一个具有决定性的会战,我们却输掉了。为什么说它具有决定性呢?因为我们已经损失了大部分的兵力——不管是摩托化兵力还是步兵。最奇怪的事情就是德意两国当局,居然把过错推到..

无希望的会战——阿拉曼·第十四

无希望的会战——阿拉曼·第十四作者:隆美尔 ·著 ·德国李德哈特· 编 ·英国出自————《隆美尔战时文件》出自————《战争通史》当我们对于英军阿拉曼防线攻击失败之后,战争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最终的结果使得我们在北非的战线完全崩溃。从9月6日到10月23日之间,补给方面的“战斗”又开始转为激烈。这场会战结..

成败关头——阿兰哈法·第十三

成败关头——阿兰哈法·第十三作者:隆美尔 ·著 ·德国李德哈特· 编 ·英国出自————《隆美尔战时文件》出自————《战争通史》8月30日到31日的夜里,装甲军团的摩托化部分和步兵,开始向英军阿拉曼防线南端的要塞发动攻击。军团部的幕僚们整夜时间都守在电话旁,各方面的报告川流不息地向总部送来。虽然如此,我们..

与时间赛跑·第十二

与时间赛跑·第十二作者:隆美尔 ·著 ·德国李德哈特· 编 ·英国出自————《隆美尔战时文件》出自————《战争通史》我们在阿拉曼之线暂停进攻,接下来敌人的反攻又被我们击退,于是全线就恢复了平静无事的状态。双方都想利用这个喘息的机会来补充实力、调集生力军。我们在重新整顿的工作上,又开始了激烈的竞赛。装..

主动的丧失·第十一

主动的丧失·第十一作者:隆美尔 ·著 ·德国李德哈特· 编 ·英国出自————《隆美尔战时文件》出自————《战争通史》在阿拉曼受阻我的装甲军团和优势的英军兵力作战,到今天已经五个星期了。其中有四个星期的时间,战潮都在托布鲁克的周围地区中时起时落。这一连串的交战已经使我军的兵力达到了匮竭的边缘。当我们所..

向埃及境内追击·第十

向埃及境内追击·第十作者:隆美尔 ·著 ·德国李德哈特· 编 ·英国出自————《隆美尔战时文件》出自————《战争通史》为了赢得在托布鲁克的胜利,我们也已经把我们最后的力量都用尽了。不过,现在有了大批的战利品——包括弹药、燃料、食品以及其他一切军用物资,因而获得一些紧急的补充,勉强进行下一步的攻击。罗..

加扎拉和托布鲁克——作战的准备·第九

加扎拉和托布鲁克——作战的准备·第九作者:隆美尔 ·著 ·德国李德哈特· 编 ·英国出自————《隆美尔战时文件》出自————《战争通史》反攻胜利结束之后,1942年年初,我们重新攻克了昔兰尼加。此后物资补给变得非常困难。造成这种困难的主要原因有二:(一)德国最高统帅部始终不曾认清非洲战场的重要性,所以从不曾..

1941年的冬季战役·第八

1941年的冬季战役·第八作者:隆美尔 ·著 ·德国李德哈特· 编 ·英国出自————《隆美尔战时文件》出自————《战争通史》很不幸的,下一个阶段的作战——1941年到1942年冬季——隆美尔本人并没有留下他的记事。而要了解非洲的战略和战术问题,并且说明隆美尔的将道,这一部分的故事是绝对不可缺少的。所以我从现有的..

1941年的英军夏季攻势·第七

1941年的英军夏季攻势·第七作者:隆美尔 ·著 ·德国李德哈特· 编 ·英国出自————《隆美尔战时文件》出自————《战争通史》英军失败之后,1941年的这一场夏季攻势被他们自己宣称为只是一次“威力侦察”而已,英国人民几乎都不知道它原来还有一个更有野心的目的——毁灭隆美尔的兵力,并在北非获得一次空前的“决定..

第一回合·第六

第一回合·第六作者:隆美尔 ·著 ·德国李德哈特· 编 ·英国出自————《隆美尔战时文件》出自————《战争通史》非洲之行1940年年底,因法国的情况突然紧张,我临时缩短了我的圣诞假期,赶紧从铺满冰雪的公路上回到波尔多(Bordeaux),那是我师的驻地。(当时德军统帅部获得报告,说在法国尚未被占领的地区中可能会发..

格拉齐亚尼失败的前因后果·第五

格拉齐亚尼失败的前因后果·第五作者:隆美尔 ·著 ·德国李德哈特· 编 ·英国出自————《隆美尔战时文件》出自————《战争通史》1941年2月间,意大利的元首墨索里尼曾经作过一次演讲,他说在1936年到1940年之间,意大利曾经派遣军官1.4万人、士兵32.7万人到利比亚(Libya)去,为了提供这些军队的补给,用掉了大量的..

向瑟堡追击·第四

向瑟堡追击·第四作者:隆美尔 ·著 ·德国李德哈特· 编 ·英国出自————《隆美尔战时文件》出自————《战争通史》经过了短时间的休息整补之后,隆美尔的第七装甲师又调到鲁昂以南的塞纳河上。德军跟在法国第十集团军的后面,在6月9日,渡过了塞纳河,法军当时已溃不成军,所以没有经过太多的战斗,就渡过了这条宽广..

索姆河上的突破·第三

索姆河上的突破·第三作者:隆美尔 ·著 ·德国李德哈特· 编 ·英国出自————《隆美尔战时文件》出自————《战争通史》最亲爱的露:第二阶段的攻势在今天开始了。再过不到一个小时,我们就要渡过这一条运河。 [ 译者注:索姆河的这一段已经运河化。 ] 我们还有充分的时间,照目前看来,一切情况都可以说是很乐观。我..

合围·第二

合围·第二作者:隆美尔 ·著 ·德国李德哈特· 编 ·英国出自————《隆美尔战时文件》出自————《战争通史》对于隆美尔而言,这个闪电式的突破战,就是以攻占康布雷为其结束,从5月16日起,被隔断在比利时境内的联军,也已经从比利时边境最远的防线,开始向后撤退,到了5月18日,德军装甲部队的右翼就已经和法军第一..

默兹河上的突破·第一

默兹河上的突破·第一作者:隆美尔 ·著 ·德国李德哈特· 编 ·英国出自————《隆美尔战时文件》出自————《战争通史》1940年5月10日,希特勒在西战场发动了其期待已久的侵入战。它获得了一个闪电式的胜利,足以改变历史的进程,并且影响到全体人类的未来前途。这一幕震动世界的戏剧,其中最具有决定性的一场,就在5..

编者赘言

编者赘言作者:曼弗雷德·隆美尔 ·德国出自————《隆美尔战时文件》出自————《战争通史》《隆美尔战时文件》的主要内容是谈论北非战役,他自己所记载的全部,都已经印在这一本书里。惟一欠缺的一部分是1941年的冬季战役。所以这一章就请了当时非洲军参谋长拜尔林将军代写。他不仅以隆美尔的笔记和信件为根据,而且..

隆美尔文件的故事

隆美尔文件的故事作者:曼弗雷德·隆美尔 ·德国出自————《隆美尔战时文件》出自————《战争通史》我父亲逝世的时候,遗留下了相当数量的文件,这都是他在战争期间一直累积下来的。其中有军队中的命令,战况的报告,向最高统帅部的日报;除了这些官方的文件以外,他还留下了许多私人日记,以及有关1940年法国战役和..

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三大名将回忆录重印前记

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三大名将回忆录重印前记作者:钮先钟 ·中国出自————《隆美尔战时文件》出自————《战争通史》第二次世界大战是20世纪中最后也是最大的一次战争,尽管已经是50年前的旧事,但其经过直到今天仍然还是一种非常值得留恋的回忆。在大战中德国固然终于失败,但其军人在战场上的表现则真是可圈可点,..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