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南征北讨-洪武永乐全盛时期
二、南征北讨-洪武永乐全盛时期
作者:毛佩奇 王莉
出自————《中国明代军事史》
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二、南征北讨-洪武永乐全盛时期
(一)建国与统一的战争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
六月初一日,正待挥师渡江的朱元璋迈出了开创帝王基业的第一步。这位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农民出身的皇帝,此时站在和州(今安徽和县)长江岸边,踌躇满志。三年前,还在皇觉寺里当和尚的朱元璋眼见农民起义军蜂起,元朝大厦将倾,连赖以栖身的皇觉寺也被乱军烧个精光,走投无路,遂投奔到占据濠州的义军郭子兴门下。先是当了两个月步卒,很快被郭子兴选做乘龙快婿,娶了郭子兴的养女马氏。从此扶摇直上,升为亲军九夫长,从一个有姓无名的穷和尚变成了朱公子,取了官名元璋,字国瑞。经过三年的经营,朱元璋已收得3万人马,并逐渐从郭子兴的羽翼下摆脱出来,相继攻取了定远滁州(安徽滁县)、和州(安徽和县),网罗了李善长、冯国用等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受其游说,不再以一个农民的眼光构筑自己的理想了。李善长、冯国用等也对朱元璋以汉高祖刘邦相期许。至正十五年春季的和州,正值春荒,大军缺粮,朱元璋尤为不堪忍受的是郭子兴的猜忌与裁抑,而濠州城中共同起事的几位将领,也与郭子兴积怨很深,朱元璋在夹缝中生存,更觉艰难。遥望江对岸的渔米之乡,顿生壮士豪情,决心渡江闯天下。正苦于无船,巢湖水军廖永忠率部归附,于是舟楫齐备,指日待发。
六月初一日,朱元璋传令诸将:采石大镇,不易攻取。牛渚前临大江,难以备御,攻之必克。大军乘风扬帆,舳舻齐发,顷刻间攻抵牛渚,一鼓而下,乘胜逼采石。朱元璋刚收得的猛将常遇春飞舸战巨舰,鼓勇先登,众军随后,元军披靡。重镇太平已志在必得。但众将士在江北饱受天灾人祸之苦,一见江南之富庶,亟欲抢掠而归,朱元璋见众人不思进取,即与大将徐达等谋议:今举兵渡江,幸而全胜,即当乘势取太平,攻集庆。退回和州,再举必难,江东必不复为我所有。遂召集众将,阵前砍断船缆,将船推到江心,任其顺流漂去。诸军大惊,朱元璋大声动员道:太平殷富,子女玉帛,无所不有,取此一州,财物任你们取用,即可还乡。大军饱餐一顿,士气倍增,直抵太平。守将弃城而逃,城中名士陶安等率父老郊迎。大军入城,刚想动手大掠,只见通衢要道,处处张贴朱元璋已事先写好的戒谕榜。诸军见状,缩手不前。一士卒违令进入民家,立即被斩首示众。陶安等见朱元璋这样重视军纪,大喜,称吾辈今有主矣,因此献计:今四海鼎沸,豪杰并起,但大都胸无大志,只贪图子女玉帛。明公入城,军纪严明,天下不足平也。朱元璋大喜,问计:我欲取金陵,如何?陶安答:金陵帝王之都,龙蹯虎踞,限以长江之险,据而有之,出兵四方,何向不克。(《明史纪事本末》卷一《太祖起兵》)大计既定,乃在太平设立政权,安营扎寨,做长远打算。先是击退了元将陈整先、康茂才部的水陆夹攻。七月、九月,两次派兵攻集庆(今南京),均失利,军中红巾军领袖小明王韩林儿任命的主将郭天叙、张天叙战死。朱元璋实际上接管了郭子兴的部队。这时,元将蛮子海牙的水军在采石江上活动,截断太平与和州的联系。将士们的家眷近在和州,人心不安,常遇春以火攻破蛮子海牙连舰,打通了太平与和州的联系之路。
至正十六年(1356年)三月初一日,朱元璋亲率水陆大军,三攻集庆,先是攻破了陈垫先之子陈兆先之营,不少军士归降,许多人心怀疑虑,朱元璋便从降军中挑选500人作侍卫,陪侍自己就寝,为示信任,只留文官冯国用一人侍卧榻旁,解甲安寝达旦。降军人人感悦。次日再战,500将士奋勇先登,大破城外元军,元军主将福寿战死,城破,康茂才率众归降。朱元璋尽得城中军民50余万人。
一入集庆,朱元璋即贴出安民告示:元朝失政,生民涂炭,百姓可各安其业。愿从我建功立业者,我礼用之。旧政有不便者,我为你们除去。”改集庆路为应天府,置江南行中书省,设置相应的军事、政治、经济等附属机构,建立了一个初具规模的政权。
南京前据大江,南连重镇,凭高据深,形势独胜。东吴以来,立国东南者,均以此为都。六朝以来,东南为财赋之区,南京又居东南形胜,朱元璋得此,确实棋高一着。
朱元璋的江南政权此时处于敌对势力的包围之中。东南有张士诚,西北有陈友谅。元军更是近在眼前。应天的东大门镇江有元将定定镇守,南大门宁国和广德则为元将别不华、杨仲英等把守。青衣军张明鉴据扬州,八思不花驻徽州,石抹宜孙守处州,其弟厚孙守婺州,宋伯颜不花守衢州,池州为徐寿辉、陈友谅部所据。张士诚自淮东陷平江、常州。形势局促。朱元璋为确保应天的安全,制订了一个各个击破的战略。
首先,打通镇江,敞开大门,主动进攻。夺取应天后月余,徐达奉命攻下镇江,定定战死。接着,邓愈克广德。第二年二月,耿炳文从广德取长兴。三月,徐达第二次攻取常州。四月,朱元璋自率兵攻宁国,逼降朱亮祖,得兵7万余。六月,赵继祖克江阴。七月,徐达克常熟,胡大海克徽州。十月,常遇春克池州,缪大亨克扬州。十二月,胡大海攻婺州。久不下,朱元璋又亲自出马,石抹宜孙降。改为宁越府。半年后,朱元璋才回到应天。朱元璋用了近两年半的时间,次第收取了浙东诸郡。这一系列的胜利,使朱元璋的辖区扩大到江浙西部,元朝势力被赶出这一地区,同时也有效地遏制了张士诚势力的东向发展。
此后,朱元璋把注意力转向陈友谅。朱元璋及其谋士们认为,陈友谅兵强马壮,野心很大,对江南政权的发展构成极大威胁。张士诚坐守富足之乡,酣歌醉舞,胸无大志,只是个守土虏而已。至正二十年(1360年),陈友谅主动发起了对朱元璋的攻势。吴汉之争,进行了4年,主战场在龙兴(明改称洪都,今南昌)。
陈友谅渔民出身,加入蕲黄红巾军,积功为领兵元帅,杀天完政权的倪文俊、徐寿辉,自称皇帝,势力达湖广、江西及川蜀地区。陈友谅野心很大,对朱元璋这个强邻深有戒心,他主动向朱元璋辖区发起进攻,攻下太平、采石矶,逼近建康,并派人约张士诚联合出兵,夹击朱元璋。这是朱元璋的江南政权建立以来遇到的第一个强敌,将士们显然准备不足,城里一派混乱。将士们或议降,或议走,朱元璋问新收的谋士刘基该如何定夺。刘基言议走议降的诸将都该问斩,后发亦可制胜。朱元璋听罢,信心大增,主动出击,一方面派军队袭击广信,牵制陈友谅的后方,一方面利用康茂才与陈友谅的旧谊,诈为内应,在城外设下埋伏,陈友谅率众而来,伏兵四起,陈友谅丢了2万将士及巨舰、战舸数百只。朱元璋大军乘胜收复太平,夺下安庆,扼守长江要塞。朱、陈首次大规模交锋以陈友谅失败告终。
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双方爆发了鄱阳湖大战,这是一场决定生死存亡的大战。这年三月,朱元璋受红巾军领袖韩林儿、刘福通之邀,亲自率军去解安丰之围。此时龙凤政权的国都正处于张士诚大将吕珍的强攻之下,危在旦夕。刘基坚决反对这次鲁莽的救援行动,他担心陈友谅会偷袭空虚的应天府。陈友谅果然抓住了战机,但他却犯了战术上的致命错误,倾国而来的60万大军,愚蠢地围攻朱文正、邓愈镇守的洪都(江西南昌县),相持85日。多年以后,朱元璋回想此事,深服刘基,以为陈友谅若进攻应天,帝业定然从此天折。七月,朱元璋率军救洪都。先伏兵泾江口及南湖觜,遏陈友谅归路。调信州兵守武阳渡,成包围之势。逼陈军于鄱阳湖决战。七月二十日开始的湖中大战持续了一个多月。陈军联巨舟为阵,楼橹高10余丈,绵亘数十里。朱军只有小舟,仰攻不利,连主帅朱元璋也屡陷危境,指挥船陷在浅滩,进退不得,陈将张定边直杀过来,危险之极。幸得常遇春手疾眼快,射中张定边,俞通海也赶来救援,始脱险。两军的力量对比悬殊,士气大受影响,朱元璋指挥不动,怒斩退缩者数十人,诸将士方冒死冲杀。黄昏时分,刮起东北大风,朱元璋急命敢死士卒操7只小舟,舟中藏满火药,趋向敌舰,纵火焚烧,风烈火炽,烟海涨天,湖水尽赤。陈军巨舟相连,兵士大乱,焚溺而死者无数。陈军元气大伤,敛舟自守,双方相持不下。朱元璋适时展开心理战,对俘获的敌军将士,伤者治疗,死者祭奠,尽行遣还,降者日多。陈友谅则将俘获的朱军将士尽行斩杀。结果陈军将士无心恋战,人心思归,而朱军将士知无退路,人人奋勇。两军相持月余,陈友谅军粮已竭,准备从南湖觜退兵,被伏兵截击,又转向湖口突围。朱元璋指挥将士一路追杀,八月二十七日,陈友谅在乱军中被流矢击毙,陈军大乱,几乎全军覆没。张定边护送陈友谅之子陈理狼狈逃回武昌。十月,朱元璋派兵围武昌,分兵取湖广。因这场恶战朱元璋部伤亡很大,大将多人战死,故未乘胜到武昌,而是回到应天休整。直到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二月,朱元璋才率兵攻取武昌,陈理出降,汉政权覆亡。设湖广行省。
西北局势已定,割剧东南的张士诚成为下一轮的攻击目标。此时张氏政权势力南抵绍兴,北逾徐州两千余里,带甲数十万。但张氏燕居平江(苏州),安心逸乐,将帅们一奉差遣,就称病,邀官爵田宅,如愿后才肯出兵,积弊很深。
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十月,朱元璋下令征讨张士诚。太湖一带为双方交界地带,重要军事据点北有江阴、常州、无锡,南有宜兴、长兴、湖州。江阴扼长江之交通,为南北渡江之咽喉。常州、无锡为平江右侧的屏障,且为进出镇江、应天之要道。宜兴、长兴、湖州则为太湖西方之出口及屏障。朱元璋命徐达、常遇春规取淮东,剪其肘翼。经过半年多的时间,先后夺取泰州、宜兴、高邮、淮安,占领了朱元璋的家乡濠州及徐州、宿州等。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四月,淮东平,断张士诚右臂,此为平吴第一阶段。至正二十六年八月,命徐达为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率师20万讨张士诚。行前问策,常遇春欲直捣平江,朱元璋说:湖州张天骐、杭州潘原明为平江臂指,直取平江,二人应援,必难取胜。不如先取湖州,使其疲于奔命,羽翼既失,平江立破。于是大军攻湖州,围点打援。张士诚知湖州被围,亲自率兵来援,被击败。大将李文忠攻杭州,以牵制湖州,十一月,二城先后降。张士诚之左臂被击断。此为平吴战争的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为进围平江。平江城池坚固,物资充裕,朱元璋大军采用围困战略。张士诚几次率众突围不成,坐困城中。到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九月,常遇春攻破阊门,张士诚见大势已去,仓皇归府第,自缢未死,被其部将解下,做了俘虏,押送到金陵,自缢而死。固守十月的平江一下,吴地悉平。改平江路为苏州府。
在出兵平江的同时,朱元璋还派出一路人马规取方国珍割据之地。方国珍势力不强,长期摇摆在朱元璋与元政权之间,见朱元璋拿下杭州,就北通元将扩廓帖木儿,南交陈友定图为犄角之势。他自知力量不敌,忙于造舟楫,运珍宝,准备抵挡不住就逃往海上。果然,朱元璋派朱亮祖取了台州、温州,汤和占了庆元(浙江宁波),方国珍逃入海岛,又被廖永忠的水师击败,只得投降。
至正二十七年,朱元璋将目光转向福建、两广。福建由陈友定割剧,广东则由何真把持,都是忠于元朝的势力。平定闽广的战争进行得十分顺利,出师4个月,胡廷瑞由江西渡杉关,下光泽,克邵武、建阳。同时,汤和、廖永忠部水师攻下了福州。第二年正月,攻下延平,俘获陈友定,送应天处斩。
平定福建后,朱元璋派三路大军水陆并进,攻取两广。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三月,廖永忠部水师由福建进师广东,于潮州登陆,未遇抵抗,何真于东莞归降。大军进入广州。陆仲亨一路连下英德、清远、肇庆等郡,直捣德庆县。一路上守将纷纷弃城而逃。惟杨璟一路由湖南取广西,遭到顽强抵抗,用了4个月的时间始围攻下永州,与朱祖合兵围靖州,亦两月始下。此后,南宁、柳州等州县归降,广西平。
陈友谅和张士诚两大强敌败亡后,朱元璋就制订了南征北讨、齐头并举的平天下之策。朱元璋早有觊觎中原之心,早在至正十九年(1359年),朱元璋派千户王时搭乘方国珍的海船到元大都侦察元政及察罕、李思齐军马情形。当时正值察罕克汴梁,平山西、秦陇等处,重兵屯太行,谋袭山东红巾军毛贵部,军威方盛,朱元璋自忖无力及此,遂遣使通好。至正二十六年,徐达克淮安、徐宿,元守将闻风而降,命傅友德守徐州,与扩廓(察罕养子)接境。二十七年二月,两军已有一次较大的交锋。
至正二十七年十月,平吴师还,朱元璋集众将议取中原,当时的局势:山东有王宣父子,反侧不常;河南有王保保(扩廓帖木儿),上疑下叛;关陇有李思齐、张思道,彼此猜忌与王保保互有嫌隙,正是可乘之机。常遇春认为北伐之策,应直捣元都,今南方已定,兵力有余,以百战之师,可挺竿而胜。都城既克,乘胜长驱,其他地区可建瓴而下。朱元璋认为元建都百年,城守必固。这样轻敌冒进,悬师深入,大军顿于坚城之下,粮饷不继,援兵四集,是取败之道。朱元璋的北定中原之策:先取山东,撤大都之屏蔽;旋师河南,断其羽翼;拔潼关而守之,据其门槛天下形势,入我掌握。然后进兵势孤援绝的元大都,可不战而克。既克其都,鼓行而西,云中、九原以及关陇,可席卷而下。事实证明,这比直捣元都之举,确实棋高一着,于是派徐达、常遇春率众25万,依此路线挺进中原。为争取北方人民尤其是汉人的支持,朱元璋还命宋濂写了一篇著名的檄文,提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
平定山东用了3个月左右的时间。其间硬仗不多。十一月,徐达进兵沂州,沂州为淮东进入青齐的要道,王宣战败投降。朱元璋坐镇南京,派人来前线授计:如向益都,当遣精锐扼黄河要冲,断其援兵,可以必克;若益都未下,即宜进取济宁、济南,二城既下,益都、山东势穷力竭,如囊中取物耳。这两条进军路线,徐达选择了前者,直取益都。接着,济南守将遁逃,山东郡县次第平定。
平定山东后,大军由山东向西分水陆两路进军河南,徐达引兵上黄河,克永城、归德、许州,师至陈桥,汴梁左君弼降。四月,徐达军自虎牢关进至河南塔儿湾,与元军5万列阵洛水两岸。常遇春单骑冲入敌阵,杀其前锋,大军乘之,俘斩敌军无数,进驻洛阳城北门。元河南平章梁王阿鲁温纳款归降。
此时邓愈部攻占了南阳路,冯胜部攻克了潼关,扼三秦之门户。王保保退缩太原,观望不前。张良弼、李思齐与元都的联系被切断。潼关以东已尽为朱元璋所有,朱元璋见胜利在望,亲临汴梁,研究下一阶段的战略部署。闰七月,徐达等分兵河北,向元大都合围。此时,元朝各派势力之间的武装冲突正在升级,扩廓帖木儿与李思齐间相持经年,数百战未能决出胜负。而张思道也与李、扩廓矛盾很深。元顺帝因扩廓多年跋扈,不堪忍受,命李思齐等攻扩廓,削其官爵。明军以建瓴之势,长驱合围,元顺帝这才慌了手脚,给扩廓复职,命交战的各方息干戈,共同迎战,但为时已晚。在徐达的部署下,诸将会集临清。临清位于运河之滨,是冀鲁豫三省水运枢纽。大军从临清北进,取长芦,分兵取青州,至直沽,获海船,造浮桥济师。常遇春率舟师,诸将率步骑夹河而进。二十五日抵河西务,二十六日克通州,在运河两岸安营。众将欲速攻,指挥郭英认为我师远道而来,敌以逸待劳,不宜直接攻城,宜出其不意攻之。第二天大雾,郭英以千人埋伏路旁,自率精骑3000直抵城下,元兵万余迎战,郭英佯败退后,敌乘胜追击,伏兵尽起,斩杀千余。当天,徐达大军也赶到了通州。元顺帝见大势已去,率后妃太子乘夜逃往上都。八月二日,徐达进军攻大都城。至齐化门,将士填壕登城而入,获元监国淮王帖木儿不花和丞相庆童等,斩之。元朝灭亡。
朱元璋已于是年正月初一日正式登上皇帝宝座,建立了明王朝,但统一战争仍在进行。明王朝已占有中原、江南、闽广等地。但四川仍为夏政权割剧,云南有元宗室梁王,秦、晋、关陇有扩廓、李思齐、张思道、张良弼等。元顺帝虽已逃亡,但仍保持着一定的军事实力。
徐达取元大都时,潼关已被冯宗异攻下,朱元璋命冯宗异不要乘胜而西,只宜把守潼关,遏其援兵。攻下元大都后,徐达、常遇春马上挥师西进,略取秦晋。
元顺帝逃亡后,命扩廓帖木儿兵出雁门关,由保安州经居庸关攻北平,徐达侦知,料北平之兵足以自守,遂趁扩廓率师远出,太原空虚之机,直捣其巢。扩廓已至保安州,闻徐达不救北平,直捣太原,急忙挥师还救太原,前锋万骑与明军相遇,傅友德、薛显率敢死士卒数十骑冲向敌阵,敌军稍退。此时明军兵力远逊于扩廓,只能智取,遂趁夜劫营,扩廓无备,跣足跃马,仅有18骑相从,逃出阵外,亡命甘肃。其兵4万人归降。
洪武二年(1369年),明军至大同,元军守将弃城而走。二月,进兵陕西,张思道遁去,大军进入奉元路,改称西安府。常遇春、冯宗异等进克凤翔,李思齐率部逃往临洮。此时张思道在庆阳,诸将认为张的实力不如李,易取,主张先攻。徐达认为不然,临洮西通番戎,北界河湟,今以大军压境,李思齐不西走胡,则束手就擒。临洮既克,旁郡自下。于是冯宗异攻临洮,顾时克兰州。临洮降。朱元璋传令速取庆阳、宁夏。五月,徐达攻下平凉、延安,庆阳降而复叛,徐达派兵四面围住庆阳,庆阳城险兵悍,久围不下,至八月,城中无粮,开门投降。秦晋地区基本平定。洪武二年四月,明置陕西、山西行省。
对于蒙古势力集中的北边地区,明初采取了几次大的攻势。一是洪武二年六月,常遇春攻克开平(元上都),元顺帝逃到应昌(今辽宁克什克腾旗西达诺尔附近)。三年,徐达、李文忠等分兵两路,进入沙漠追击元顺帝,徐达军在沈儿峪口大败扩廓,获将士8万余人,扩廓率妻子逃到和林。顺帝死,太子率部退出应昌、定西一线。从此,北边取得了相对稳定的局面。五年,徐达、李文忠、冯胜分三路出击,进入沙漠,明军阵亡数万人,损失较大。洪武六年以后,明朝北边的战略以防御为主,腾出兵力平定四川、云南。四川夏政权明玉珍原为蕲黄红巾军的一支,至正二十年明玉珍脱离陈友谅部,入蜀称王,两年后于重庆建国称帝。明玉珍死,其子明升嗣立。
洪武四年(1371年),朱元璋派两路大军进兵四川。南路汤和率舟师由瞿塘趋重庆,北路由傅友德率步骑由秦陇趋成都。明升一方面感到力量不敌,遣使修好。一方面用铁索横断瞿塘峡,并派重兵扼守。汤和一路在瞿塘受阻,傅友德陆路进展顺利,连破阶州(甘肃武都)、文州(甘肃文县),顺利入蜀,下江油、漳明及绵州(四川绵阳),进而攻克汉州(广汉)。汤和逡巡三月,无计前进,受到朱元璋诏责,廖永忠急中生智,率数百人抬着小舟从陆路偷越到夏兵后方,放舟顺流而下,与汤和军夹击,大破夏兵,突破瞿塘天险。水陆大军合攻重庆,明升降,成都闻讯亦降,四川平。
云南由梁王及大理段氏分别把持。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命傅友德、蓝玉、沐英出师云南。朱元璋亲自制订进军云南的战略部署:从永宁出兵乌撤,大军随之从辰、沅进入普定,分据要害,然后进兵曲靖,扼其咽喉。下曲靖后,分兵应援乌撤,大军直捣云南,使其彼此牵制,疲于奔命。云南既克,再分兵大理,派人诏谕,可不战而下。
诸将得令而行,从东北进军云南。郭英、胡海洋率5万明军从四川南下趋乌撤(云南镇雄县),这里是云贵川三省交界处,地理位置极为重要。主将傅友德、蓝玉等进攻普定。梁王在曲靖布下10万精兵抵挡明军。傅友德、郭英等昼夜兼程,乘浓雾趋曲靖,进至白石江边。曲靖守将达里麻忙将精锐部署在江边,准备决战。明军佯做渡江之状,暗中派数十人从下游渡江,绕到敌军阵后,鸣金鼓,树战旗,迷惑敌军。达里麻果然中计,撤兵御背后之敌,明军趁其阵乱渡江,矢石如雨下,生擒达里麻,元军横尸十余里,曲靖平。梁王闻败,弃昆明城出逃,不久自杀。明军出师仅百余日就拿下昆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二月,蓝玉、沐英等进兵大理。大理倚点苍山,西临洱海,易守难攻。段氏闻明大军逼境,聚众扼守下关。下关十分险要,蓝玉军担负主攻任务,分兵成犄角之势,一路从洱海东趋上关,一路直抵下关。夜半,蓝玉派胡海洋绕到点苍山后,在山上遍树旗帜。天明,明军见到,备受鼓舞,段氏见腹背受敌,惶恐不安。沐英身先士卒,策马渡河,山上军士亦下山迎击,大理军溃散,城平,段氏就擒。洪武十五年,于云南设三司,并屯驻重兵,留西平侯沐英世代镇守。
东北地区的统一是明王朝统一大业的最后一部分,洪武四年辽东元平章刘益降,明设辽东都司。但元将纳哈出盘踞金山地区,拥众20万,不时与明王朝发生武装冲突,东北问题并未解决。洪武二十年正月,傅友德、蓝玉率兵20万北伐纳哈出,包围了金山地区,纳哈出投降,东北归入明版图。
朱元璋从淮西布衣起家,15年问,削平群雄,推翻元朝。又用了20年的时间,次第完成了全国的统一,成就帝业。
(二)朱元璋的军事思想
朱元璋被迫从军,仅图自全,本不知兵,最后能成就帝业,这与他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和正确的战略决策有着直接的和必然的联系。朱元璋从实践中造就的军事成就,可以说已达到当时的巅峰。
渡江攻占集庆,一着活,步步活。金陵自孙吴以来,数百年来一直是东南首要之都会,历代统治江南半壁江山者,多赖此与中原抗争。定鼎金陵的建议,首先是定远人冯国用提出的,接着太平人陶安亦向朱元璋倡言。采纳这一建议,则是朱元璋的过人之处。徐寿辉、陈友谅部势力最大时,只知由江西趋杭州,谋取南宋之首府;张士诚早于朱元璋渡江,但他先取平江(苏州),次取杭州,眼光均放在财富上,对战略地位的考虑明显不足。
渡江之役,除长远的战略考虑之外,还有一些客观因素促成。一是原来的根据地和阳缺粮,无法生存、发展;二是为避免与赵均用、孙德崖等部义军发生火并。此事已露端倪。郭子兴于滁州被孙德崖扣押,朱元璋仗义挺身而出,换出郭子兴,才避免了一场冲突。三是脱离才能平庸的郭子兴,自立山头。有这三个因素,才能将士一心,合力渡江。
取集庆后,立即东下镇江、常州,南取宁国、建德,西守太平,北略扬州,集庆周围之战略要点尽入手中,朱元璋始得以在集庆站稳脚跟。
此后的发展战略,朱元璋的着眼点亦极为深远。首先,他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奉龙凤政权年号,利用其掩护,暂时避开北面元军之压力。当时红巾军刘福通在安丰,毛贵在山东,元军正由扩廓帖木儿率领,与红巾军酣战,主力不会南下。朱元璋江南政权的南面,是方国珍的势力范围,朱元璋对其采取羁縻之策,力避腹背受敌。
对于东西两个强敌张士诚、陈友谅,朱元璋首先防其联盟。至正二十五年(1360年)闰五月,陈友谅派人约张士诚夹攻朱元璋,朱元璋马上作出反应,不待联盟形成,立即派康茂才诈降,康茂才利用与陈友谅的友情,骗得了陈的信任,中计前来,在龙湾被朱元璋的伏兵抄了后路,这一战不仅打败了陈友谅,打乱了陈、张联盟计划,对张士诚也起到了震慑作用,张士诚在此后的朱陈大规模交锋中均按兵不动,从而使朱元璋无后顾之忧。
其次,对于先打陈友谅,还是先取张士诚,朱元璋的决策集团意见很不一致。大多数人认为张士诚富而弱,宜先攻(《明史·太祖本纪》。刘基却认为,陈友谅居金陵上游,宜先击之。朱元璋分析形势,认为张士诚虽逼近应天,但其器小懦弱,胸无大略,以自守为满足。而陈友谅志骄气盛,野心勃勃,拥有精兵强将,又占地势,居长江上游,可顺流而下,对应天构成严重威胁,宜先攻陈友谅。
朱、陈用兵之得失,决定了这场战争的胜负。朱元璋北上援安丰,是极冒险的举措,而陈友谅不敢直取应天,举倾国之兵围洪都,朱文正、邓愈死守85天,待朱元璋解安丰之围,亲统舟师25万前来迎战,陈友谅大军久在外,将士疲惫,已无斗志。双方的鄱阳湖决战,遂一败涂地。
洪武三年朱元璋大封功臣,总结取天下的经验时说:朕以友谅志骄,士诚器小,夫志骄则好生事,器小则无远图。故先攻陈友谅。鄱阳之役,士诚卒不能出姑苏一步以为之援,向使先攻张士诚,平江坚守,友谅必空国而来,吾且腹背受敌矣。(《明史》卷二《太祖本纪》)事实证明,朱元璋的这一战略决策是正确的。
东南略定后,朱元璋坐镇南京,指挥大军挥师北伐。历代据江南者,仅能维持偏安局面,而朱元璋独能创造奇迹,由江南进取中原,统一天下,尤其表现了其卓越的军事才能。
六朝以来,全国的政治、经济及文化重心南移,江南拥有的雄厚物质资源,是其军力的支柱。江南人物之盛,也为朱元璋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囊集团。李善长、冯国用、叶深、章溢、刘基等被纷纷罗致门下,这些均为胸中经国皆远谋的有识之士。未渡江时,冯国用、李善长及渡江后陶安均向朱元璋建议占取金陵,作为根本之地,出兵以临四方。攻占徽州后,儒士朱升提出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战略,高筑墙是要朱元璋巩固自己的统治区,广积粮是准备好应付长期及大规模战争的物质基础,缓称王是尽量利用红巾军这张大伞,不使自己过早地成为众矢之的。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朱元璋已立稳脚跟,刘基看准形势,认为抛开红巾军龙凤政权的时机已到,遂在正月初一的庆贺典礼上,公开反对向小明王的御座行礼,称彼牧竖耳,拜之何为?(《明史》卷一二八《刘基传》)遂对朱元璋陈天命所在。因此时刘福通已死,安丰已被张士诚将吕珍攻破,焚掠一空,小明王落到朱元璋的手上,不久就不明不白地死掉了,山东的毛贵部也已被扩廓所灭;龙凤政权已不再有利用价值。
北伐战争中,朱元璋成功地利用了民族意识。元以蒙古族入主中原,将百姓列为四等,汉人尤其是南方汉人被列为最后一等,他们的财产被掠夺,出仕的机会被剥夺,潜伏着极大的民族反抗意识。朱元璋对此大加利用,北伐中,宋濂受命撰写了著名的北伐檄文,提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首先争取北方汉人的支持。
北伐总战略的正确确定,更见其在胜利进军的凯歌声中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他未采纳勇将常遇春直捣元都的建议。确定了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的战略:元建都百年,城守必固,若悬师深入,不能即破,退无所据,非我利也。吾欲先取山东,撤其屏蔽,旋师河南,断其羽翼;拔潼关而守之,据其户枢,天下形势,入我掌握。然后进兵元都,则彼势孤援绝,不战可克。即克其都,鼓行云中、九原以及关陇,可席卷而下矣。(《明史》卷一《太祖本纪》)
朱元璋在其一系列夺取天下的重大军事行动中,知己知彼,既充分利用情报,掌握敌方山川形势、军事要地、军力部署,又对己方兵力、将帅情况熟谙于心。
在其全力攻取陈友谅前,采取各种侦察手段摸清各方面情况,尤其是中原战场的情况。至正十九年(1359年)七月,派何必到山东红巾军毛贵处烧饭,以探听中原虚实。又遣千户王时搭乘方国珍的海船,到元大都侦察元朝廷及察罕帖木儿、李思齐的军马情况。通过情报判断中原元军主力不会马上南下时,才出兵大战陈友谅。同时派人与元军通好,以为缓兵之计。当察罕帖木儿对山东红巾军构成极大威胁时,朱元璋三次派人示意通好。至正十九年,他又派人侦察张士诚的情况,选精兵13人,佯称在朱元璋处获罪,畏罪潜逃到张士诚处,张士诚毫无戒心,配之妻子,信任不疑。至正十九年九月,朱元璋成功地利用反间计,除掉了徐寿辉、陈友谅部悍将赵普胜。赵普胜驻守安庆,人称双刀赵,朱元璋派俞廷玉率兵攻安庆,兵败,俞战死阵前。朱元璋命人与赵普胜的门客结交,却故意让信件落入赵普胜手中,门客惧而投奔朱元璋。朱元璋乃出重金诱其到陈友谅处离间陈赵。陈友谅对赵功高已怀戒心,赵不知,每见陈使者,则自伐其功,洋洋得意。陈友谅深忌之,决定除掉他,乃诈称到安庆会军,赵普胜出迎,在舟中被杀。
洪武十四年(1381年),大军取云南前,朱元璋召集众将说:尔等行师之际,当知其山川形势,以规进取。朕尝览舆图,咨询往来,得其厄塞。因向诸将部署了正确的进军路线:取之之计,当自永宁先遣骁将别率一军以向乌撤,大军继自辰沅,以入普定,分据要塞,乃进兵曲靖。曲靖,云南之噤喉,彼必并力于此,以抗我师。审察形势,出奇制胜,正在于此。(《明史纪事本末》卷二十《太祖平滇》)朱元璋对己方将领优劣短长,均心中有数。李善长老成持重,朱元璋以之为相,调和诸将;徐达有勇有谋,严于治军,朱元璋多以其为主帅。常遇春也是朱元璋深爱的一员战将,人称常十万,但勇而寡谋,乃用作先锋,因其治军不严,每次出征,必嘱之再三。邓俞守洪都,降将叛乱,邓愈单骑逃回,朱元璋不但不治其罪,夺回洪都后,又令其驻守。陈友谅悉全国之兵围洪都,邓愈感念朱元璋知遇之恩,死守85日。
军纪严明是朱元璋在实践中总结出的一条重要经验,也是他区别于元末其他割据势力的主要之处。大军渡江取采石后,诸将多欲饱掠而归,朱元璋将计就计,称太平殷富,攻下太平,财富任其取。但朱元璋已暗令李善长写好戒令,太平城一下,大街小巷便贴满戒令,军士一见,不敢动手,一士兵违令入民居,立即被斩首示众,军纪整肃。大军入建康,秋毫无犯。取镇江,民不知有兵。征婺州,市不易肆。所到之处,得到民众的拥护。
(三)开国功臣徐达、常遇春、汤和、李文忠、邓愈
徐达(1332-1385年)是明代开国功臣第一。至正十二年(1352年)徐达在家乡务农,朱元璋到濠州召兵买马,与徐达一见语合,从此一生追随朱元璋,开基创业。这次朱元璋募集了700人,留下了徐达等24人,其他人都上交郭子兴。徐达等24人跟随朱元璋南略定远,谋求独立发展。徐达刚毅武勇,胸怀大志,以王佐自命,时常密劝朱元璋成就大业。在滁州,徐达甘为人质,换出了被孙德崖部囚禁的朱元璋。渡江前,徐达受命招徕水军俞通海部,为大军准备船只。渡江取采石后,诸将多欲饱掠而归,徐达献计破釜沉舟,使将士无退路,遂夺取太平,进占南京。江南政权草创后,徐达率军克南京门户镇江,徐达号令严肃,城中安然。至正十六年(1356年),攻常州,与张士诚之弟张士德所率万余援兵接战,一战成擒。朱元璋大喜过望,得是可以无周,百士诚不以易也。”《明史》卷一二五《徐达传》)张士德善战有谋,能得士心,浙西地皆其所略定(《明史》卷一二三《张士诚传》,到应天后自杀。张士诚失去倚靠,由其三弟任丞相,贪污无能,政事日非。
为粉碎陈、吴联盟,徐达与常遇春设伏九华山,邀击陈友谅,斩首万人,生擒3000人。常遇春认为俘获的这些人都是陈友谅的劲卒,不杀掉将留下后患,徐达不同意,上报朱元璋。常遇春坚持己见,当夜坑杀了9/10,朱元璋得知,很不高兴,放走了余下的300人。称这是自己用将不当之过,从此,专以徐达为主将,约束诸将。
陈友谅大军围困洪都,徐达前往救援,在鄱阳湖接战,陈友谅兵多船大,气势很盛,徐达身先诸将,破其前锋,斩杀1500人,获一巨舟,朱元璋举兵来援,知敌可破,密令徐达连夜赶回南京坐镇,以防张士诚军偷袭。
至正二十年(1360年)朱元璋登吴王位,以徐达为左相国,居右相李善长之下。率大军平定淮南淮北。还师后,建议灭吴,李善长认为应稍缓,徐达不同意,陈述己见,认为张氏虑短深居,诸将只贪子女玉帛,宠信黄、蔡、叶三个书生,不懂军国大计,大军一出,可计日而定。朱元璋壮其议,命徐达为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率师20万,自太湖趋吴兴,鏖战皂村旧馆,自八月到十一月,大小数十战,吴兵力屈援绝,守将吕珍以6万人降。徐达率大军围平江10个月,城破吴亡。班师后,以功封信国公。
朱元璋决定北伐中原后,在主将入选问题上,认为徐达指挥军队持重,军纪严明,是最合适的人选。遂命徐达为征虏大将军,率兵25万,北伐中原。山东平定后,徐达大军进至汴梁城外,元守将李克彝对素称勇将的左君弼说,公曾战胜南师,现在我将手中兵士尽付与公,能决战吗?左君弼说:徐达善于用兵,很难取胜。遂不战而降。朱元璋亲来汴梁,商议取元都之计。徐达称不难将元主赶出塞外,应穷追不舍,以免遗患,朱元璋以为不然,元运已尽,但固北门,不必穷兵。事实上,徐达若以得胜之兵,长驱漠北,或可取胜。战机一失,失不再来。徐达取大都,元主北走上都,仍保存着一定的军事实力。洪武初年徐达曾数次北征沙漠,但终未能彻底解决北边问题,洪武五年(1372年)的大规模出征,徐达丧师数万,朱元璋亦不治罪,恐怕是悔当初未听徐达穷追之计吧。终明之世,北边始终是明帝国的主要威胁。徐达平定元大都后,进爵魏国公,食禄5000石,子孙世袭。此后徐达每年春出镇北平,在北平开垦屯田千余顷,移民19万屯种。冬季召还,赐休沐,宴见欢饮,朱元璋常称之为布衣兄弟。一天,朱元璋想起徐达功高,在南京还没有居所,就将自己为吴王时所居的旧邸赐与徐达,徐达坚决不接受,朱元璋命人将徐达灌醉,抬入邸中安寝。次日酒醒,徐达惶恐万分,连称死罪。朱元璋很高兴,令其另治府第,题赐其坊名大功。当时天下已定,昔日功臣未免恃功跋扈,朱元璋已有厌倦之心,徐达开国功称第一,自然最受猜忌,徐达追随朱元璋数十年,早已摸清朱元璋的心思,他处处恭谨,以求免祸。旧邸之赐,未始不是试探。洪武十七年(1384年),星相学家声称:太阴数犯上将,应在徐达功高干主(《罪惟录·徐达传》)。朱元璋明显地疏远了他。是年冬,徐达即积郁成疾,疽发背,不久病死。年54岁,赐中山王。
史称徐达虑精言简,令出不二,诸将奉之若神明。他不仅是一员良将,更是辅国之器。与之相比,同为开国名将常遇春则以勇著称,用兵十数年,从未败北,为常胜将军,他也颇为自负,自言能将10万众横行天下,军中称其常十万。
常遇春(1330-1369年)为怀远人,是一个伟岸的美男子。勇力绝人,猿臂善射。至正十五年,欲投奔朱元璋门下。朱元璋想考验他一下,说你是饥来就食耳,待渡江后,从我未晚。当时朱元璋大军渡江攻牛渚,元兵于岸上列阵以待,朱元璋部被困在大船上,距岸边三丈余,难以登陆。危急关头常遇春飞舸而至,奋戈向前,大军随后,元军抵挡不住,溃阵而逃。常遇春声誉鹊起,朱元璋征战时,多以其为前锋。当时,朱元璋所用将帅,主要是邵荣、徐达、常遇春。邵荣尤善战;后来他谋叛事发,朱元璋念其功高,而且事出有因,欲原谅他,但常遇春坚决不同意,誓不与邵荣共生,朱元璋遂下决心处死邵荣,常遇春因而愈被看重。
朱元璋出兵救安丰,张士诚部将吕珍已破城而入,杀刘福通,闻大军来,盛兵以拒,朱元璋的左右军皆败,常遇春横击其阵,三战三胜,俘获士马无数。
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鄱阳湖之战,常遇春更是以一当百,救朱元璋于危急之中。当时朱元璋所乘舟陷浅滩,进退不得,陈友谅部骁将张定边直冲而来,常遇春急张弓射中张定边,朱元璋始转危为安。朱陈大军一接战,战事就极为激烈,大战三日,湖水尽赤,朱元璋部诸将见陈军势盛,产生畏敌情绪,欲引军退回应天。常遇春独无言,朱元璋认为此战至关重要,率舟师出湖口,诸将欲顺江东下,常遇春独溯江而上,阻扼陈友谅,诸将只得相从,再整旗鼓,终于战胜敌军。回师应天,论功以常遇春为第一。
至正二十四年,从朱元璋进攻武昌,张必先率军来援,常遇春乘其兵未成阵,迅速击擒之,武昌城中见援兵已败,遂投降。接着常遇春率兵攻取汉将熊天瑞镇守的赣州,熊天瑞固守,朱元璋知常遇春气盛,嘱其克城之日,不要大肆杀戮。常遇春树栅浚濠围困赣州,熊天瑞力尽乃降,常遇春大军进城,一改常态,纪律良好,朱元璋大喜,赐书褒勉。
平吴的关键一战是攻取湖州,剪其羽翼,常遇春受命率奇兵绕出敌后,大败旧馆之军,湖州遂下。朱元璋大军围困平江10个月,常遇春屯军虎丘,张士诚几次率兵突围,都被常遇春挡了回去。张士诚坐困城中,粮尽援绝,城遂破。常遇春以功封鄂国公。
北伐中原,徐达为主帅,常遇春为副将,行前,朱元璋嘱咐道:“当百万之众,摧锋陷阵,谁也不如你常遇春,我不担心你不能战,只是担心你轻战。身为大将,我不希望你动不动就与敌人小兵厮杀。常遇春拜谢而出,一上战场,故态复萌。大军进攻洛阳,元兵5万列阵洛水之北,常遇春单骑闯敌阵,敌将20余人横槊击之,常遇春一矢毙其前锋,大呼冲入敌阵,麾下壮士从之,元兵大溃,追杀50余里,大胜而还。
常遇春从徐达攻取元大都后,按朱元璋的部署,挥师西进,略取秦晋。
元顺帝知大军出大都城,急命扩廓攻城,徐达闻讯,并不回救,直攻太原,这里是扩廓的老巢,扩廓已进军至保安州,闻太原之危,急忙回援,此时明军兵力不多,仅有骑兵,步卒尚未赶到,难以力胜。常遇春献计乘夜劫营,攻其不备。徐达采纳其议,选精骑偷袭扩廓大营,扩廓正秉烛读书,忽闻营中大乱,争披衣觅马,结果鞋也未及找到,跣足摸到一匹孱马,带上18骑逃到大同,遗下4万兵马尽为明军所有。
洪武二年(1369年)六月,常遇春率9万步骑北征沙漠,拔开平(元上都),元顺帝北逃,常遇春追之数百里,俘获将士万人,车万辆,马牛数万,还师途中,在柳河川暴疾而卒,时年40岁。朱元璋闻讯大为伤心,亲自为其发丧,赐葬钟山,封开平王,配享太庙,在功臣庙中立其肖像,位皆第二,仅次于中山王徐达。
朱元璋17岁时,家乡久旱,瘟疫蔓延,父母及兄长相继故去,家人只剩一早已出嫁的长姊。至正十三年(1353年)朱元璋手中已有了几万兵马,又攻下滁州为根据地,正思可以惠及乡里亲人,14岁的外甥随其父辗转来到军中,诉说母亲(即朱元璋之姊)两年前故去,家乡兵起,无处安身,父子相携转侧于乱军之中,几次死里逃生的惨状。朱元璋且喜且泣,收为己子,从自己姓朱,起名朱文忠,命其读了5年书。19岁开始随军征战,参与克取浙东、策应池州、破陈友谅等战事,勇冠诸军。
《明史·李文忠传》称其器量沉宏,人莫测其际。当时,朱元璋的各支队伍军纪较差,士卒多抢掠财宝妇女,李文忠决心整治,一日夜起,尽杀军中所获妇女,焚其所掠财物,天明,众军士均股栗奉法。从邓愈、胡大海取严州,留下镇守,张士诚水陆大军数万突至,李文忠一战败其陆军,斩首浮之中流,水军见之,连夜遁逃。
李文忠(1339-1384年)在明开国功臣中,号称智勇双全的佼佼者。至正二十一年,吴军10万攻诸全,守将告急,李文忠派去一路援军无济,再请增援,李文忠无兵可派,乃广布流言,称主将邵荣兵5万、徐达兵5万,将于近日会集诸全。吴将闻之,将信将疑,退营5里,诸全城中守将知敌惧,鼓噪而出,吴军阵乱,乘势追杀,诸全之围解。至正二十二年,金华、处州的苗军反叛朱元璋,主将胡大海被杀。接着,诸全守将谢再兴以城降吴。诸全既失,李文忠于诸全城外50里另筑新城,张士诚遣15万将士攻城不克,至正二十三年又派20万人来攻,李文忠认为兵在谋不在众,打消众将的怯敌心理。连日大雾,一日突然雾散天晴,李文忠声称占卜,今日出战大吉,他一方面指挥大军从正面冲杀,另外又布置铁骑数十绕到敌后,前后夹击,所向披靡,敌军乱了阵脚,自相践踏,斩首级数万,溪水尽赤。
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大军伐吴,李文忠率偏师攻杭州,以牵制杭州之军,避免其应援主攻战场湖州。杭州不战而降,李文忠入城前严明纪律,擅入民居者死”(《明史》卷一二六《李文忠传》)。一卒借民釜,立斩于军前,城中帖然。
洪武二年,李文忠与常遇春出塞,常遇春卒于军中,朱元璋命李文忠代领其军。当时,李文忠所部奉命与徐达合兵攻庆阳,途中闻庆阳已下,而元军正围攻大同,大同告急,李文忠乃自作主张,不去庆阳会师,出雁门,进至白杨门。雨雪交加,大军就地安营,李文忠引数骑踏勘敌情,见前军离敌军50里扎营,令移至敌前5里。依河而营。元兵乘夜来劫,李文忠坚壁不动。天明,元军愈多,李文忠所率士兵人少,难与其正面交锋,乃先派二营与敌死战,激战了近10个小时,估计敌军已饥疲不堪,乃出精兵左右夹击,遂大破之,俘斩万余人。这次擅自改变行动计划的做法得到了朱元璋的首肯,论功行赏。
洪武三年(1370年),从大将军徐达北征沙漠,李文忠所部10万人马分道直抵应昌,元顺帝已死,元太子战败逃离,太子之子及后妃官属等被擒,全胜而归。以功封曹国公,食禄3000石,领都督府事。洪武六年(1374年)以后不再出征,与李善长同领中书省、大都督府、御史台事,朝政大事皆取裁于二人。
李文忠身为皇亲,本可避免朱元璋的猜忌,但他积功太盛,又好儒,门下清客众多,未免轻议朝政。他尝劝朱元璋不要杀戮过多,也不要宠信宦官,这两件事激怒了朱元璋,认为是被门下清客教唆坏了,洪武十六年(1383年)冬,命人尽杀其门客,李文忠吓得一病不起,朱元璋命淮安侯华中视其医药,第二年,李文忠病死,年46岁。朱元璋怀疑华中毒杀了他,贬斥华中,流放了华中的家属,为李文忠看病的医生及其妻子皆被杀。追封李文忠为歧阳王。李文忠虽死,朱元璋怒犹未解,在其子李景隆承袭爵位的诰文中,有姊子李文忠,非智非谦,几累社稷,尔慎鉴前辙,永服朕训之语《罪惟录》卷八《李文忠传》。
汤和(1326-1395年)是明代开国功臣得以善终的寥寥数位之一。这与汤和率先奉承朱元璋有很大关系。汤和为朱元璋的同乡,早于朱元璋投身于郭子兴义军。据说他曾写信招皇觉寺的和尚朱元璋入伙,事泄,朱元璋不得不投奔郭子兴。汤和长朱元璋3岁,已当上百夫长,但汤和独具慧眼,识英雄于末路。当时,汤和随朱元璋攻下和州,朱元璋与诸将名位差不多,没人肯服从他,汤和为尊崇朱元璋,每次议事,率先向朱元璋下拜,诸将只得相从,不得不拜。先发制人,帮助朱元璋树立权威。追随朱元璋渡江后,留下镇守太平,元将陈整先率众来攻,激战中流矢中汤和左臂,拔箭再战,大破敌军,整先被擒。大军攻下应天后,汤和先守重镇镇江,后守常州,与张士诚接境相持,严加防御,令敌不敢窥境。汤和好酒,守常州时,犯下了一生都不能让朱元璋释怀的错误,也影响了汤和一生的功名。洪武初年大封功臣时,诸将封公,汤和只得封侯。洪武九年,以平边功升封信国公,犹将其错镌之铁券,传之后代。当时,汤和向朱元璋申请一事,朱元璋不允,汤和心怨,酒后狂言:吾镇此城,如坐屋脊,左顾则左,右顾则右。(《明史》卷一二六《汤和传》)朱元璋素来猜忌,对镇守在外的诸将颇不放心,严加防范,汤和敢公开声扬其有反侧之心,后果可想而知。汤和酒醒,惊愧交加,话已出口,只得加倍努力以弥补。此后,取江阴、无锡,与徐达在锡山大破吴军,颇为卖力,朱元璋称帝后,任为左御史大夫。当时方国珍尚据福建温、台、庆元三郡,汤和率军压境,方国珍逃亡海岛,不久向汤和投降。汤和乘胜攻下建宁,擒获割据福建的陈友定。此后,又从徐达荡平关陇、平定宁夏。洪武元年九月大封功臣,仅封中山侯。朱元璋忍至此时才露其常州醉话,汤和顿首称死罪而已。洪武四年(1371年)为征西大将军,与副将廖永忠、傅友德入川夹攻夏政权,在瞿塘峡逗留3个月,仍未能入川,副将傅友德已从陆路取汉中,朱元璋下旨斥责。廖永忠坐不住了,决计速进水师,自己率兵破夏扼险之师,长驱重庆。汤和这才随后来到重庆,夏主明升降。
汤和心机细密,能察朱元璋之喜怒,见中原已定,大明江山已稳,平定四川如囊中取物,不愿再立功,以免功高主忌。果然,四川平定,傅友德、廖永忠受上赏,汤和虽数受责,几年后,以平边功升封信国公。
朱元璋当上皇帝时已40出头,洪武二十年前后,朱元璋就已是60岁的老人了。他时时感到来日无多,天下已定。对于诸将拥重兵很不放心,又无由发作,汤和微察其意,对朱元璋说:“我年岁已大,不堪任使,愿告老还乡。朱元璋大悦,立即命人为汤和在中都凤阳建府第,同时也为诸公侯治第,备极宏丽。但诸将能领会朱元璋此番苦心的人实在太少了,所以洪武二十三年、二十六年,朱元璋两次兴起大狱,功臣宿将被诛杀殆尽,汤和独以善终与此倡议有直接关系。
洪武十七年汤和再出。倭寇侵扰上海,朱元璋对汤和说:卿虽老,强为朕一行。(罪惟录》卷八《汤和传》汤和在沿海筑城59个,百姓四丁抽一为兵。此后,汤和又辞归故里,每岁一朝京师。洪武二十七年病重,朱元璋亲往其家探望,谈起儿时乡里之事,感慨良多。汤和已不能讲话,点头而已。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病故,年70,追封东瓯王。
邓愈(1337-1377年)是朱元璋开国功封的六王之一,虹县人,16岁代父兄统兵,临城先登,无坚不摧。朱元璋驻师滁阳,邓愈率所部归附,追随朱元璋渡江,攻建康,功最多。取广德州,元长枪军攻城,邓愈背城合战,击退敌军。此后参与取宣州、休宁、绩溪、徽州、婺源、建德等地,镇守饶州,与强敌陈友谅接界,数与陈军交战,广布威德,抚纳降附,荡平周围郡县。乃进军长江重镇洪都,先派吴宏逼抚州,守将邓克明诈降,邓愈已得到情报,率劲卒抄小路夜行200里,黎明时分,连下其三城,邓克明只得归降。洪都守将陈友谅的丞相胡廷瑞降,朱元璋命邓愈镇守。胡廷瑞部下祝宗、康泰本不欲降,见邓愈职位卑下,不愿居其下。二人奉命从徐达征楚,乘机反叛归陈友谅,夜破洪都门,邓愈无备,仓促率数十骑逃出城。数次与叛军遭遇,随从诸将尽死,邓愈换了四匹马才逃回了建康。朱元璋未治其罪,待徐达收复洪都,大都督朱文正开府洪都,又以邓愈为副将。第二年,陈友谅率众60万围洪都,战舰与城墙一样高,乘长江水涨,直抵城下,围城数百重。邓愈守冲要的抚州门,昼夜不解甲。陈友谅亲自督众来攻,城坏30余丈,邓愈且筑且战,坚守三月,直到朱元璋大兵来援。
朱元璋平定武昌后,命邓愈率兵取江西未下诸州县,破永丰,获兵2万,从常遇春平沙坑、麻坑十峒诸山寨,下赣州,平吉安,以功升江西行省右丞,年仅28岁。在从朱元璋起兵的大将中,邓愈与李文忠是发达最快的。
朱元璋起兵以来,逐步整顿军纪,邓愈也开始逐步整顿军纪。攻下安福时,邓愈部卒有人抢掠,当地判官潘枢当面指责邓愈,邓愈始知,立即下令将抢掠者斩首,令军中所得子女尽行遣还,潘枢将这些人集中在空闲的房舍中,自己坐舍外,供其饮食。晚上,有兵士谋夜劫还。邓愈绳之以军法。潘枢始得以将这些人护送回家,百姓大悦,一郡得安。
不久,常遇春攻下襄阳,朱元璋命邓愈为湖南行省平章镇守其地。朱元璋赐书誉之:我赖尔如长城。”(《罪惟录》卷八《邓愈传》)襄阳地接元将扩廓帖木儿之境,战守任务很重,邓愈在此立军府屯田,兵精粮足。徐达大军北伐中原,邓愈率襄汉兵取江淮未附州郡。
洪武二年,为征虏左副将军从徐达出定西,击扩廓,出甘肃西北数千里而还。封卫国公。
洪武四年汤和大军出兵四川,邓愈受命于襄阳训练军马,供给大军粮草。洪武十年(1377年)吐蕃川藏地区土人未平,阻断中原与西域交通,邓愈以征西将军出征,分兵三道,穷追至昆仑山,俘斩万余,留兵戍守要地,还军途中病故,年41岁,朱元璋闻讯大哭,言邓愈从我二十二年,历镇八州,有功无过《罪惟录》卷八《邓愈传》),追封宁河王。
(四)鸟尽弓藏说蓝玉
蓝玉(?-1393年)是洪武中后期朱元璋倚重的主要军事将领,也是朱元璋向开国功臣大规模开刀问斩的关键性人物。
蓝玉是开国功臣常遇春的妻弟。洪武十一年(1378年),蓝玉开始参与朝廷大的军事行动。他身长面赤,颇具猛将风范。在常遇春的营伍中逐渐脱颖而出。常遇春很赏识他,朱元璋因常遇春的缘故,也对其很宠任。洪武十一年,以都督佥事同西平侯沐英讨西番,斩获千余人。还京后,功封永昌侯,岁禄2500石,十四年平定云南的关键一役曲靖之战,蓝玉功高,增年禄500石。
洪武二十年(1387年),以冯胜为大将军,蓝玉为左副将军,东征纳哈出。当时,中原及江南、闽广川滇依次平定,仅东北有元将纳哈出所部20万人未附,大军进至金山,纳哈出降。蓝玉代表明军前往受降。纳哈出率数百骑来到蓝玉军门,蓝玉大喜,与之豪饮,席间,蓝玉乘酒兴脱下自己所着汉装,让纳哈出穿上再饮,纳哈出不肯换下蒙装,双方争执不下,纳哈出与其部属商议欲走,常遇春之子常茂按捺不住,举刀砍纳哈出,纳哈出部众闻之,惊溃。冯胜派人诏谕安抚,才未酿成剧变
洪武二十一年,元顺帝之孙嗣立,侵扰塞上,蓝玉奉命率师15万征讨,出大宁,至庆州,侦知元主在捕鱼儿海,大军昼夜兼程,进至百眼井,离捕鱼儿海40里,仍不见敌军踪迹,欲引还,定远侯王弼劝阻:“我们率众10余万,深入漠北,无功而还,何以复命?蓝玉也觉得无法就此班师,遂继续进军。军士穴地而炊,以免敌军发现烟火。蓝玉在风沙弥漫中闯至敌营,元兵认为明军不会深入至此,仓促应战,大败,元主率太子等数十人骑马逃亡,余下的公子后妃数百人、官属3000人、军士15000人、百姓7万余人被俘,牛马15万尽为蓝玉所得,取得了对北元用兵的最大一次胜利。捷报送到京师,朱元璋大喜,褒奖备至,将其比作汉卫青、唐李靖,封凉国公。但此次大胜,蓝玉也种下日后身败名裂的祸根。据说他看上了元主的宫妃,纳为己有,有人向朱元璋揭发此事,朱元璋大怒,元妃得知,惧而自尽,蓝玉也受到斥责。据说他还将北征所获珍宝、驼马大批据为己有,竟敢与皇帝争财。大军还京途中,经喜峰关,因已入夜,关吏闭门不让大军入关。蓝玉竟毁关而入,朱元璋闻知,将拟议中的梁国公之封爵改为凉国公,并将其过错镌在诰券之上。
洪武二十三年(1390),蓝玉率兵往大渡河平定当地少数民族的叛乱。
二十四年,往陕西训练士马,在兰州堕马受了轻伤,朱元璋亲自写诏书慰劳他,将其比作中山王徐达、开平王常遇春。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西征甘肃,讨叛将月鲁帖木儿,以计诱其父子,押进京问斩。还京后,命为太子太傅,蓝玉不满足,称:“我不堪太师吗?“
洪武二十六年,蓝玉以谋反罪被杀,诛三族。朱元璋借此诛杀功臣近2万人。洪武二十三年,朱元璋借胡惟庸一案,已向开国功臣开刀问斩。蓝玉居功自伐,久召猜忌,只是当时开国诸将或老或死,蓝玉得以应运而出,数总大军,屡立奇功。但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标先于朱元璋而死,朱元璋已65岁。看看跋扈的大批开国功臣,看看身边年仅10余岁的太孙朱允炊,不禁对自己身后朱家江山能否传下去备感忧虑。蓝玉不以明哲自保,既贪图爵位,又迷恋财钱。在军专横跋扈,赏罚任意。居家又广占田土,义子数千,开市店,夺民田,成为典型的新贵,正好给朱元璋以下手的借口。蓝玉一案功臣宿将几乎被一网打尽。朱元璋一死,燕王即起兵夺皇位。史称存蓝玉或可无燕王靖难之事。据说蓝玉与太子朱标友善,尝劝太子朱标提防燕王,可见其对朱家王朝并无二心,谋反之事,莫须有也。
(五)靖难之役朱元璋对功臣宿将防微杜渐,机关算尽,不想问题出在他的儿子身上。
洪武年间,朱元璋的24个儿子被分封到全国各地,以夹辅王室。分封在西北的9个藩王,还经常典兵出镇,参与明初对北元的防御与征讨。其中,尤以宁、晋、燕三王势力最大。宁王带甲8万,晋、燕二王,可以节制大将军冯胜、傅友德,甚至令燕王节制沿边士马。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五月朱元璋死去,其子朱标已故去多年,其孙朱允坟即位,年号建文。
建文帝一继位,首先感到手握重兵的诸叔父是极大威胁,决计削藩。建文帝的亲信大臣齐泰、黄子澄建议先向几个势力较弱的藩王周、齐、湘、代、岷下手。目标主要是对准朱棣,如认为周王是燕王的同母弟,削周是剪燕之手足。看来这些仁弱书生一开始便犯了战略性错误,打草惊蛇,行动极不果断。
在燕王已高度警惕、暗暗备兵的时刻,朝廷才开始按部就班地解决燕王的问题。先是以防边为名,将燕王的护卫调往开平。在北平周围的临清、山海关也部署了重兵。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北平布政使张呙、都指挥使谢贵领兵围住燕府,都指挥使张信受朱允炊密令逮捕燕王。张信暗通燕王,乘妇人之车混入燕府,将朝廷计划和盘托出。朱棣将计就计,以献出朝廷要逮捕的燕府人员为名,诱召张呙、谢贵入府,二人轻信,于席间被杀。府外军士解体逃散。燕王派张玉领兵夜出,夺取北平九门,黎明时分,只有西直门未下,张玉派人劝降,称朝廷已允许燕王专制一方,兵众解体散去,燕王军队遂控制了北平城,正式誓师起兵。援引祖训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之恶。以诛齐泰、黄子澄为名,起兵靖难。
朱棣首先出师攻取北平附近州县,次第出兵通州、蓟州,乘夜克遵化,拔居庸关,守将弃关逃至怀来。朱棣率兵8000赶至怀来。怀来兵士家眷多在北平,守将宋忠为稳定军心,称怀来兵的家眷已被朱棣杀害。朱棣反令其家人为先锋,将士得见,称都督欺我,临阵反戈,宋忠力战,但军心动摇,大溃入城,朱棣乘胜追杀入城,夺取怀来。怀来一下,附近的开平、龙门、上谷、云中守将均不战而降。
燕兵已起,而建文帝正锐意文治,日与儒臣方孝孺讨论《周官》法度,不以北兵为忧。在黄子澄的建议下,乃派洪武年间幸存的老将长兴侯耿炳文率大军北伐,号称百万。耿率13万军屯真定,在滹沱河南北布下三路人马策应。八月十五中秋节,燕军乘南军不备,袭取南路的莫州、雄县,乘胜直趋真定。耿炳文大军出战不利,退守城中,燕王攻城三日不下,知耿炳文老将,不易攻克,遂还军北平。
朝廷见耿炳文出师不利,临阵易将,用李文忠之子李景隆替下了耿炳文。李景隆来到德州,召集兵马,又调来各路军马50万,于河间扎营。燕王知朝廷易将,大喜,言:李景隆膏粱子弟,不习战阵,朝廷将大权轻易地授予他,是自坑也。当他探知李景隆军中行事后,大笑说:兵法有五败,李景隆尽占全了,遂定计诱敌深入,只留下小部分军士守城,自率大军往援永平。攻围永平的江阴侯吴高见燕王兵到,退保山海关,永平围解,燕王顺路兵趋大宁。大宁为宁王封地,燕兵初起,朝廷疑宁燕合兵,乃削去宁王三护卫。但宁王掌握着剽悍的朵颜三卫蒙古骑兵,对燕王构成威胁。扫平大宁,是燕王南下前必须解决的问题。燕王先击败大宁守军,然后将大军驻防大宁城外,自己单骑入宁王府,与宁王叙手足之情。称北平城不久既破,求宁王为其奏书皇帝以求宽恕。兄弟欢饮几日,宁王失去警惕,燕王告辞,宁王送出城外,伏兵尽起。挟持宁王随军回北平,吞并了宁王部属及朵颜诸卫,使朱棣自起兵后第一次大规模地扩充了自己的武装力量。
李景隆听说燕兵已往攻大宁,乃进攻北平,兵临城下,进攻丽正门。城中守兵单弱,妇女们也被动员上城助战,投掷瓦砾。李景隆军令不严,在几乎得手的情况下突然退兵。次日再攻,城守益坚,相持城下。李景隆又分兵攻通州。十一月,燕王从大宁回救北平,城内外夹击,李景隆乘夜临阵脱逃,第二天早上,士兵们听说主将已逃,更无斗志,弃兵粮,一路南逃到德州。此次惨败,被黄子澄瞒了下来,对皇帝声称天寒地冻,士卒多为南方人,暂回德州休整,明春再战。并派人送信给李景隆,令其瞒住败绩情况。建文帝以为李景隆得胜,乃加官赏赐。黄子澄忙着调集大军,准备来春再战。
十二月,朱棣闻知南军正调集人马,乃袭大同,以拖住南军。李景隆率军救援,南军不耐苦寒,损失惨重。
建文二年(1400年)四月,李景隆、郭英、吴杰等合兵60万,驻扎白沟河。以平安率万骑为前锋。燕军以张玉将中军,朱能将左军,陈亨将右军,为先锋,丘福将骑兵继之。马步兵十余万。双方接战,平安率军杀入敌阵,燕军损失惨重。战至夜深,双方始收兵还营。朱棣率三骑殿后,深夜中迷了路,下马伏地辨识河流走向,才找到自己的营盘。明日整军出阵,激战百余合,南军矢如雨下,燕王的马屡被射中,连换三匹,身上带的三个箭囊的箭也已射完,只得提剑左右击挡。剑断锋卷,被南军阻于堤上。朱棣急中生智,挥鞭,像是招堤下伏兵。李景隆中计,不敢上堤穷追。朱棣次子高煦赶来救护,重又杀入阵来。突然间狂风骤起,燕军乘风纵火,南军善战的瞿能父子被杀,先锋平安部战败。南军军心动摇,溃不成军,奔走之声如雷,死者十余万,(《明史纪事本末。燕王起兵》)横尸百余里。李景隆单骑逃奔德州,燕军追至,李景隆又弃城逃到济南,燕兵穷追,李景隆所部残兵败将尚有十余万,仓卒应战,阵脚未稳,燕军已发起攻击,又大败,李景隆单骑入城,燕兵遂兵围城下,山东参政铁铉率众死守。李景隆被召还朝,建文帝赦其罪不问,以盛庸为大将。
燕军围济南三月,截河水灌城,铁铉设计令百姓诈降,邀燕王入城。燕王急欲得济南,认为得济南后,即使攻不下南京,还可以此断南北,据中原自守。遂令大军退营10里,燕王带数骑入城。刚入城门,只听得门卒山呼万岁,门上铁板应声而下,击中燕王坐骑。燕王始知上当,急换马奔回大营。铁铉本想将燕王劫入城中,此计不成,遂又坚守。燕王无奈,引军还北平。铁铉、盛庸乘势追杀,收复德州。
建文二年十二月,两军又有东昌之役。当时盛庸奉命督师北伐燕,燕军佯征辽东,在直沽顺流南下,直取徐凯驻守的沧州,进入山东。盛庸与铁铉宰牛犒军,严阵以待。燕军一路得胜而来,轻敌冒进,被南军击败。燕王几次险些被擒杀,但诸将奉建文帝诏令:勿使朕有杀叔父名(《罪惟录》卷二《惠宗帝纪》),遂不敢穷追。燕军大溃之时,燕王一人落后,追兵数百,远远跟住,不敢近前。朱棣之子朱高煦来救,才脱险而归。东昌之役,燕军主要将领张玉阵亡,燕军损失慘重。
建文三年(1401)二月,燕军出北平,袭盛庸军于夹河。盛庸军恃东昌之胜,将士们锦衣绣袍,随身带着金银器皿,声称破北平后,张筵痛饮,酣战两日,盛庸大败,退回德州。燕王冲锋陷阵,尘土满面,将士无人能识,听言语声,始知是燕王。闰三月,燕军又击败平安军6万于藁城,河北郡县多降。
五月,朱棣派兵断德州粮道,南军积储在济宁谷亭的粮草尽被焚。运河中的粮船数万艘、粮数百万石被焚,河水尽热,德州坐困。
燕王已用兵三年,所得仅永平、大宁、保定,其他地方旋得旋弃,南兵日多,燕兵已开始厌战。这时,南京宫中太监怨建文帝待其苛刻,遂向燕王泄露南京守备空虚情况,朱棣下决心临江一战,速决胜负。
建文三年十二月,燕师出北平,入山东。建文四年春,破东阿,至沛县,败徐州守军徐州军坚城不出,燕军遂绕过徐州,南行至宿州,平安军4万追击,燕王于淝河设伏,击败平安军。平安退保宿州,朱棣向临淮进军。总兵何福列阵十余里,数败燕军。但燕军已先向徐州断其饷道,又烧淮上粮船,南军乏粮。双方战于齐眉山,徐辉祖援兵至,南军再捷燕军骁将王真、陈文、李斌皆阵亡,燕军惧,且天多雨,北方士兵不耐暑湿,病者日多,诸将多无斗志,愿渡河北归,朱棣称兵有进无退,大将朱能也勉励将士:“汉高十战九不胜,卒有天下,岂可有退心。(《明史纪事本末》卷十六《燕王起兵》)在这关键时刻,朝中廷臣认为燕军已不支,马上就会北归,京师空虚,将徐辉祖军从前线撤回。双方相持日久,朱棣得报,知南军粮饷将至,遂邀击运粮军,尽获其粮饷。燕军攻何福军灵壁营,何福约将士,明晨三声炮响为令,即突围。早上,燕军三炮,何福军以为是己方所放,争相出门,营中纷乱,燕军乘之,灵壁营被攻破,何福逃掉,副总兵平安等被擒。
五月,燕兵至泗州,守将降,南军进抵淮河岸边,南军盛庸列阵南岸,燕军列阵北岸燕王命人集船作欲渡状,潜派一支军队从上游渡淮,突然出现在南军阵前,主将何福弃众先逃,南军弃甲而走,燕军遂顺利渡淮,直趋扬州,扬州不战而降。高邮继之而降。燕军破仪真,燕军船只往来于长江之上,京师人心震恐,大臣多为自全之计,求出守城,城中空虚。六月,燕军誓师渡江,盛庸兵列阵沿江2里抵御。燕军数百骑冲杀而来,盛庸兵不敌,追奔数十里,燕军乘势取镇江,镇江降。京中闻知,乱作一团。方孝孺献计,言城中尚有兵20万,可据城死守,命城外百姓入城。在兵士的驱赶下,城外百姓不分昼夜,拆屋运木入城,饥渴劳苦,死者众多,民心大怨。又令诸王分守城门,一面令人到燕王处许以割地讲和。诸臣声称在外募兵,静观战局,无人肯募兵勤王。燕王至城下,谷王穗与李景隆开金川门迎降。宫中火起,建文帝朱允炊不知下落。
(六)五出漠北元朝灭亡后,大批蒙古贵族随元顺帝退出中原,活动于蒙古草原及东北地区。永乐初,蒙古族已分裂为鞑靼、瓦剌和兀良哈三大部,不再采用元朝国号。鞑靼部活动于鄂嫩河、克鲁伦河和贝加尔湖一带。瓦刺部活动于科布多河、额尔齐斯河及以南的准噶尔盆地。兀良哈部活动于辽河、西辽河、老哈河流域。
燕王朱棣起兵占领大宁后,利用兀良哈骑兵从征,夺取皇位。登基后,撤除了原设于大宁地区的北平行都司,将大宁地区交给兀良哈部,由其酋长任卫所官员,赐诰印、冠带。将北平行都司迁至保定。原设于这里的营州五屯卫内迁到顺义、平谷、蓟州等地。明朝北边失去大宁这一重镇,辽东与宣府、大同间的声援被切断。
永乐初,蒙古三部互相混战,其中鞑靼部势力最盛。永乐元年(1403年)明成祖朱棣派人与鞑靼可汗鬼力赤联络,赐金绮等物,鬼力赤没有反应。不久,即兴兵入侵辽东及永平。永乐四年鬼力赤被瓦刺部马哈木、阿鲁台杀死,其部另立本雅失里为可汗。
永乐七年(1409年),明成祖遣都指挥金塔卜歹、给事中郭骥持书通好,郭骥被杀,成祖大怒,决定出兵。
永乐七年八月,命淇国公丘福率大军出塞,丘福率千余骑先至胪朐河,打败一些鞑靼游兵,获一尚书。丘福问其本雅失里现在何处,尚书诈称在前面30里处。丘福轻信,命进军,诸将苦劝其等大军会合后再进,丘福不听,驰马挥军进入了蒙古兵的包围圈,全军覆没。
明成祖闻知,决定亲自率兵征鞑靼部。十月,兵部尚书夏原吉用武刚车3万辆,运粮20万石,每10日路程处筑一城储粮,粮草齐备,遂于八年(1410年)三月出塞。五月到达胪朐河(克鲁伦河),朱棣更其名曰饮马河,于此筑城。入塞以来,还没有遇到敌兵,到饮马河后获敌俘知本雅失里在兀古儿札河(克鲁伦河北),乃追至。本雅失里逃至斡难河(鄂嫩河),这里是努尔哈赤的发祥地,明军追至,本雅失里率众迎战,朱棣命前锋吴成疾战,一举败之。本雅失里以七骑逃走,明军亦退回到饮马河。六月,班师至飞云壑。阿鲁台来战,朱棣率精骑迎战,阿鲁台大败,追杀百余里,斩其名王以下数百人,此次战后,明军因天热,缺水缺粮,班师回京。
经明军的打击,鞑靼部衰落,其西部瓦刺势力较强,永乐九年,命安远侯柳升镇宁夏。九年,阿鲁台遣使贡马,要求朝廷允许其统领吐蕃、女真诸部。大臣们多表示认可,独黄淮看出了问题,说:分则易治,合则难图。这正合明成祖对蒙古诸部分而治之、各个击破的战略。称誉黄淮:如立高岗,无远不见。《明史。黄淮传》不允阿鲁台之请。永乐十年,本雅失里为瓦剌部马哈木攻杀,另立答里巴,由马哈木专权。阿鲁台失势,迁至塞下住牧,对明廷奉表称臣,请明廷出兵讨瓦刺为其报仇,明廷封其为和宁王。瓦剌部与明廷断绝朝贡往来,又要求明成祖遣返旧日归服的甘肃、宁夏的瓦刺民众,成祖遣使责让。
永乐十二年(1414年)二月,瓦刺马哈木拥兵饮马河,企图南下,明成祖遂决定第二次亲征。这次亲征的兵力部署是以安远侯柳升、武安侯郑亨为中军,宁阳侯陈懋、丰城侯李彬为左右哨,成山侯王通、都督谭清为左右掖,都督刘江、朱荣为前锋。三月,从北京出发,命皇太孙从征。四月,驻兴和,大阅誓师后,尽出塞。六月,前锋刘江遇敌于三峡口(多伦西北),探知马哈木在西方百里外,兼程赶至,兰忽失温、答里巴、马哈木、太平、孛罗以部众3万人来战,安远侯柳升先炮击敌骑,杀伤数百人。陈懋等攻其右掖,不成功。李彬攻其左,敌殊死战,朱棣率骑兵冲击,马哈木不支溃去,追至土刺河(饮马河西),生擒数十人。激战中,内侍李谦恃勇,擅引皇太孙出战九龙口,几乎被擒杀。朱棣闻知,急派兵追回,李谦畏罪自杀。这次战役,瓦刺部虽溃去,明军亦有伤亡,遂下令班师,还军至饮马河。阿鲁台派人来朝,成祖赐其米羊等物。大军回到北京,明成祖封赏将士,又命成安侯郭亮、兴安伯徐亭守开平,都督佥事费南镇甘肃,都督刘江镇辽东,朱荣镇大同,全面加强北疆防务。
此后,瓦剌部势力渐衰,马哈木死,其子脱欢立。永乐十四年(1416年),阿鲁台所部鞑靼势力渐强,击败瓦刺部。永乐十九年后,阿鲁台经常率众进犯塞下。十九年十月,大举攻兴和,都指挥王祥战死,朱棣决定再次出征。永乐十九年十二月,朱棣集群臣议北征。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北征遭到朝中主要官员的反对。兵部尚书方宾、户部尚书夏原吉、刑部尚书吴中均以粮储不足为由反对。夏原吉说:频年师出无功,戎马资储,十丧八九,内外俱疲。《明史纪事本末》卷二十《亲征漠北》)成祖大怒,命夏原吉到开平清查粮储,旋即逮回,方宾吓得自杀,吴中下狱。英国公张辅议将此次北征粮饷分为前后两批,前批与大军同时行动,后运继之。共用车17.7万余辆,民夫23万余人,运粮37万石。
永乐二十年(1422年)三月,以太子监国,朱棣率兵出征阿鲁台。四月,师至龙门,收阿鲁台逃时所弃马2000匹。五月,至独石,驻开平。六月,督师北出应昌,布方阵以防敌偷袭。来自开平的情报称阿鲁台将至万全,诸将请分兵还击。明成祖分析此中有诈,定是阿鲁台恐大军捣穴,出此计以牵制。七月,至煞胡原,已接近阿鲁台大营。前锋朱荣获阿鲁台部属,称阿鲁台已逃,恐诈,继之又获其部属称阿鲁台确实已逃,乃收其所弃牛羊,焚其所弃辎重,下令班师。途中,成祖认为阿鲁台之所以敢与明廷作对,恃兀良哈为羽翼也。乃自率精兵2万人,分五道进讨兀良哈。七月十五日,双方战于屈列儿河东。成祖自率前锋进击,兀良哈退,明军依山扎营,成祖登高,见敌军又聚,乃麾兵布于左右,伏神机弩于林中,再次交火,兀良哈溃败,明军追击30里。八月十七日班师,九月八日还京。留武安侯郑享、阳武侯薛禄守升平,防敌南扰。
距第三次亲征仅一年,永乐二十一年,朱棣得报称阿鲁台将南犯,遂出兵塞下待之。安远侯柳升、遂安伯陈英将中军,武安侯郑亨、成国公朱勇、英国公张辅、成山侯王通将左右军,宁阳侯陈懋将前锋,8月由宣府北进,抵万全。九月,次沙城,知院阿失帖木儿、古纳台率妻子来归降,称阿鲁台已为瓦剌所败,部属溃散,闻大军到来,早已远避。十月,至上庄堡,先锋陈懋远出追敌,不获,路遇靼鞑王子也先士干率妻子部属来降。陈懋引其见朱棣,封为忠勇王,赐姓名金忠。封其甥把罕台为都督,部属察卜等都指挥,遂班师,十一月还京。
二十二年春,大同守将奏阿鲁台侵塞,遂议第五次亲征。征山西、山东、河南、陕西、辽东五都司及西宁、巩昌各卫兵,于三月间会集北京及宣府。四月誓师出京,命皇太子监国,出宣府未远至隰宁,忠勇王金忠所获谍者,称冬季大雪丈余,冻死大批人畜,部曲离散,闻大军至,已逃往答兰纳木儿河。遂命部队速进。五月,驻开平,派人招降阿鲁台部,途中见连年北征,士卒饥冻而死者,白骨被弃于荒野,遂命人掩埋。六月,前锋进至答兰纳木儿河,所见惟荒尘野草,车辙马迹亦多漫灭,看来逃遁已久,命张辅等分兵山谷搜索300里,不见一人一骑。乃还师。军中乏食,以至撤朱棣御膳供给士兵。有人献计命军中有余粮者可借贷给缺粮者,入塞后由官府加倍偿还。七月,于清水源勒石纪功。朱棣在途中染疾,七月七日,至榆木川卒,年65岁。
明成祖从永乐八年到永乐二十二年为打击蒙古贵族的军事势力五次亲自北征,取得了一定成效,政治上、军事上均给蒙古势力以强大的压力,加强了对蒙古地区的管辖。北部边境也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无大战事。
永乐年间,正值蒙古内部分裂时期,明朝廷政治上采取以夷制夷之策,分而治之,削弱其力量。军事上,六次北征,各个击破,但战略战术上处理得并不高明,大军动辄50万,循基本固定的行军路线进军,即由宣府、开平经应昌北上克鲁伦河。这条路线为蒙方掌握后,利用游牧民族的优势、特点,战则进,不战则走,所以明军方面并未获多大战果。丘福的10万大军全军覆没,朱棣五次亲征,除第一次获胜外,第二次胜负相当,第三、四、五次几乎未见敌人,徒耗兵力。每一次出征,兵力、民夫、粮饷之征集,倾动天下。所以第三次出征,已遭朝野上下的普遍反对,朱棣本人也在第五次出兵途中劳累身死。对明廷来说,这是一场得不偿失的战争。
(七)平定安南安南古称交趾。汉初,南越王赵陀据之,汉武帝平南越后,置交趾、九真、日南三郡,设刺史。宋淳熙年间,李日燠受封为安南国王,再传二代无子,以婿陈氏嗣位,陈氏自此立国,元时屡征讨之,陈日蝰立后,始称臣朝贡,受封为安南国王。洪武初,陈日煌遣使朝贡。永乐初,权相黎季犛灭陈氏家族,立其子为帝,自己为太上皇,改姓胡,自称胡一元,其子名胡汉苍。上奏明廷,声言自己为陈氏甥,陈氏已绝,请朝廷允其权署国事。明廷不知就里,准许。永乐二年(1404年)八月,老挝军民宣慰司将逃到其处的前安南国王孙陈天平送到朝中。安南故臣裴伯耆亦来告变,请明廷出兵讨黎氏。永乐三年(1405年),明成祖派人到安南责问胡汉苍篡陈之事。胡汉苍派人迎陈天平回国。明廷命广西左、右副将军黄中、吕毅率兵5000护送。四年三月,黄中等护送陈天平抵达鸡陵关,将至芹站,胡汉苍伏兵杀陈天平,黄中败还。成祖闻知,决意出兵征讨。
七月,命朱能佩征夷将军印充总兵官,西平侯沐晟为左副将军,新城侯张辅为右副将军,丰城侯李彬、云阳伯陈旭为左右参将,出师南征。朱能途中病故,由张辅代领其军,分道进兵,进入安南。传檄数黎氏父子20大罪,大军驻芹站,造浮桥渡过昌江,前锋抵富良江北嘉林县,张辅则出芹站向西取道至北江府新福县。沐晟、李彬军亦自云南到白鹤,各路大军,连战连克。黎氏恃东西都的严密防守及宣江、洮江、沱江、富良江天险,在江北沿江树栅,在多邦益筑土城,城栅相连,绵延900里。令江北民200万守之。又在富良江南岸缘江置桩,船舰林立,诸江海口,俱下杆木,以防攻击。东都则列象阵守备,布置水陆大军700万,欲守险拖困明军。明成祖命张辅连战速决,以防春夏到来,瘴疠流行。张辅遂移营三带州招市江口,造船准备水战,沐晟进军至洮江北岸,与多邦城对垒。张辅大军于城北之沙滩列营。多邦城墙高峻,城下重濠,濠内满布竹刺,濠外是陷阱,守备严密。张辅激励军士:“敌所恃惟此城,大丈夫报国立功,在此一举,先登者赏不次。《明史纪事本末》卷二十二《安南叛服》)夜四鼓,黄中趁夜衔枚将攻城的云梯运过重濠,安放城下,号鼓一响,诸军奋勇登城,火炬齐明,铜角喧天,守兵惊慌失措。大军入城,与城中守军巷战,明军以火炮攻其象阵,象奔跑四散,敌阵乱,明军乘势拿下多邦,循富良江南下,遂克东都。
永乐五年正月,明军大破黎季犛于木丸江。三月,又于富良江与黎氏激战,斩获数万。乘胜追至闷海口,黎氏父子乘小舟逃掉。五月,张辅与沐晟等率步骑,柳升率舟师水陆并进,于茶龙大破黎氏军,获船300艘,张辅等乘胜追击,又败之于奇罗海口。黎氏屡败,其众溃散不成军,黎季犛及太子、宰相等均被明军擒获,安南平。
明廷访求陈氏子孙,当地耆老千余人见张辅,称安南东中国地,陈氏子孙已绝,愿同内地一样设立郡县《明史纪事本末。安南叛服》)。张辅上奏朝廷,议立郡县,于是设交趾布政使司,都指挥使司、按察司,下辖17府、47州、157县,同时设立11个卫,3个百户所,1个市舶司,以黄福掌布按二司,张显宗为左布政使,都督吕毅掌都司事。
六年三月,交趾总兵张辅、沐晟还朝,张辅进封英国公,沐晟封黔国公,将士们都得到了厚赏。
六月,交趾简定叛,称日南王,收集黎氏余党,黄福请增兵,明廷命沐晟率数万兵士援交趾。十二月,沐晟与简定战于生厥江,明军惨败,兵部尚书刘備、都督佥事吕毅、交趾布政司参政刘显皆战死。简定势力益盛,攻城陷邑,明廷派张辅率20万大军前来征讨。
永乐七年五月,简定称太上皇,立陈季扩为大越皇帝。安南百姓多附之。八月,张辅率兵穷追简定到演州,分沐晟兵从磊江之南,都督朱荣率水军到牛鼻关。张辅自率骑兵至关良,擒简定及其将相,送京师斩首。陈季扩等远逃至义安。
永乐八年(1410年),成祖召张辅还京。陈季扩以简定新死,势力受到很大打击,遂上表乞降。明成祖派人任命其为交趾布政使,其党属为三司官员。但陈季扩此举仅为权宜之计。永乐九年,张辅再次受命出征,几年间,张辅先是收复慈廉、福安诸州县,破敌于神投海口。十一年十二月,大败陈季扩于爱子江,杀伤甚众。十二年,大军深入政和县罗蒙江的悬崖绝壁间,擒陈氏主要将领邓景异、阮师桧等。逃入老挝的陈季扩随之被抓获。英国公张辅留镇交趾,一年半后,被召还京。张辅在交趾前后10年,恩威并施,威信很高。明太祖平定云南后,即令沐英世代居守,张辅平交趾后,明成祖未能仿效太祖的做法,调回张辅,交趾从此一直未得安宁,终于放弃。
张辅走后,以丰城侯李彬代守,以中官马骐监军。马骐贪墨残暴,很不得人心。三四年间,叛者纷起,以黎利势力最大。黎利原为陈季扩属将,降后复叛,称平定王。黎利袭杀交趾左参政冯贵,右参政侯保,明军捕之急,则逃入老挝,缓则复出,终永乐一朝,未能解决叛军问题。
明仁宗继位后,将工部尚书黄福召回。黄福居交趾18年,深得民心,因中官马骐倾陷,被召回,命兵部尚书陈洽代之掌布、按二司事。
宣德元年(1426年),令总兵陈智、方政讨黎利。陈方不合,于茶龙川战败。部将山寿主抚,拥兵不动。宣宗另派成山侯王通充总兵官,都督马瑛为参将讨黎利。
明宣宗欲放弃交趾,集廷臣蹇义、夏原吉、杨士奇、杨荣等议,杨士奇支持宣宗。宣德元年十一月,马瑛于清威大败黎利,与王通合兵石室县屯宁桥,参赞军务陈洽认为宜驻石室县之沙河,谨慎行事,王通则认为应渡河而阵,不听陈洽劝阻,五鼓挥师而渡,天大雨,道路泥泞难行,黎利伏兵尽起,明军大败。陈洽战死,将士死者二三万人。黎利乘胜率精兵从义安赶来,围东关,王通新败,畏敌如虎,暗中与黎利作交易,许为其上朝请封号,并擅自将清化县以南划归黎利所有,这些郡县守将闻知,或战或降,守地尽失。十二月,明廷加派安远侯柳升由广西、沐晟由云南两路进军交趾。因黄福在交趾有声望,仍令其掌交趾布按二司,随军前来。但此时宣宗已决心放弃交趾,暗令黄福访陈氏旧族。
宣德二年(1427年)二月,黎利攻交趾城,王通出其不意大败之,但未能乘胜追击,给黎以喘息之机,黎利很快收集旧部,势力又起。
四月,黎利攻昌江,都指挥刘任、顾福坚守9个月,城陷自杀。王通已无斗志,拥兵不救。七月,黎利攻隘留关,镇远侯顾兴福拥兵南宁,坐视城陷。九月,柳升才率大军赶至隘留关,黎利派人持书请和,立陈氏后代为王。柳升封其书,派人送至朝中。
柳升率官军一路进击,接连破敌,进至镇彝关。柳升勇而寡谋,一路得胜而来,轻敌躁进,兵士累日作战,不得休息。在倒马坡,柳升与百骑驰马过桥,桥突然断裂,大部队无法过河,柳升等陷入敌人重围之中,伏兵四起,柳升等全部战死。余部在都督刘聚的率领下进至昌江,与敌死战。但大军新丧主帅,士气不振,敌驱象阵而进,官军大败,7万人阵亡黄福被俘,敌军很尊敬黄福,下马拜泣,称公向不北归,我辈何至于此。不忍加害,肩與送至龙州。
王通得知柳升败亡,更决意主和。十月,与黎利立坛为盟,退师,派人带黎利使者入京上表,愿立陈氏子孙,宣宗以黎利上表密示英国公张辅,张辅称将士劳苦数年,方得交趾,不同意放弃,夏原吉、蹇义也不同意,但杨荣、杨士奇同意。宣宗意决,遣人封陈暠为王,命王通即日班师,内外镇守、三司、卫所、府州县文武吏工,携家南归,归者86000余人黎利乘机截留了大批明军士及官吏,计数万人之多。不久,黎利上书称陈暠已死,陈氏无后。自立为王,大军已撤,明廷对其无可奈何。
(八)朱棣的军事思想
朱棣作为藩王,起兵夺取其侄朱允坟的皇位,骨肉相残,为传统之伦理道德观念所不容,政治上先处于不利地位。军事上,以弱抗强,也极为不利。经过三年苦战,终能夺取天下,这与朱棣的胆识谋略有直接关系,充分体现朱棣的卓越军事才能。
朱棣起兵之初,首先争取政治上的主动权,巧立名目,为起兵寻求合理性。朱元璋立下的《祖训》中有:新天子正位,如朝无正臣,内有奸恶,则亲王训兵待命,天子密诏诸王统领镇兵讨平之。朱棣不可能得到密诏,遂声称自己已上书,请诛奸臣。但皇帝年少,被奸臣蒙蔽,“恐不见答,遂只能清君侧之恶,扶国家之既坏,称兵靖难”《明太宗实录》卷二)。
在战争进行过程中,朱棣仍不断上书朝廷,指斥权臣,表明心迹,一方面造政治声势,一方面以缓朝廷大军。这一举措确实高明,建文帝果然中计,屡次逐齐泰、黄子澄以谢燕军,虽然齐黄二人实际上仍在朝中主政,但已授人口实。建文元年(1399年)十一月,朱棣上书列齐泰、黄子澄之罪,建文帝为之罢退二人,当然也只是作作样子。建文三年(1401年)四月,燕王已取得河北大部分郡县。此前,建文帝以夹河大战,主将盛庸大败,又将齐黄二人逐出朝,家产被籍没。实际上是命其出外募兵。接着,朱棣被朝廷大军困于大名,粮道被平安、吴杰军切断,甚感忧虑,乃上书称臣,言已知齐黄被远逐,但朝廷大将吴杰、平安、盛庸辈仍布列大军,对抗燕军,要求朝廷先行撤兵,称皇上诛权奸,散天下兵,臣父子单骑归阙下。”(《明史纪事本末》卷十六《燕王起兵》)建文帝慨叹:也许曲在朝廷,齐黄误我矣。朱棣成功地利用了建文帝优柔寡断的弱点。
靖难兵起,朝廷派李景隆以50万大军出讨,企图大军压境,一举全歼。
朱棣见四周均为强敌,遂采取各个击破的战略。取通州、蓟州、遵化、密云等地,并迅速进攻居庸关,守将措手不及,见援军不至,遂弃关出逃,朱棣遂获此北平咽喉之地。宋忠3万人守怀来,燕军初起,人少力弱,朱棣决定智取。他得到情报说宋忠欺骗将士,称其留在北平家眷已被杀。朱棣遂将怀来军士家属趋于阵前,宋忠军将士解体,呼兄唤弟,怀来遂克。永平守将见状,举城归降。自建文元年七月四日发难控制北平,至十八日取永平,在朝廷大军尚未集结之时,北平周围被迅速扫平。八月十二日,耿炳文所部大军30万至真定,朱棣已在北平站稳脚跟。
朱棣与朝廷抗衡,兵力上一直占劣势,所以朱棣力避其短,充分利用其主要兵力为骑兵的优势,流动作战,行动迅速,各个击破。起兵以后,仅北平、永平、保定三府得以长守,其余郡县,旋得旋失。朱棣也不以守城为虑。攻城速战速决,牵着南军的鼻子走,反而取得对战场的控制权。
八月十二日耿炳文大军至真定,都指挥徐凯兵10万驻河南,以杨松率9000人为先锋驻雄县,潘忠驻莫州应援。朱棣决定挫其先锋,乘八月十五日南军庆贺中秋节之际,渡白沟河,围雄县城,攻围两日后拔城。莫州军前来应援,燕军已先设伏,断其退路,南军战败,燕军又得莫州。朱棣又命人先探得南军主力耿炳文军虚实,诈言将攻,诱使耿炳文将滹沱河南北之军集中,燕军遂无两线作战之虞。朱棣指挥燕军乘南军移营混乱之机,发起进攻,一战而胜,南军退守真定,坚守不出。
燕军乘隙北上,袭取大宁,以确保北平无后顾之忧。朝廷因南军滹沱河之败,以李景隆替代耿炳文为主帅,李景隆闻燕军北攻大宁,率军直抵北平城下,一再贻误战机,使燕军得以取大宁后迅速回援。朱棣以精骑先破南军七营,大军继之,城中见胜亦出城夹击,李景隆败走德州,北平之围解除。建文元年十二月,李景隆在德州调兵遣将,准备明春大举进军。朱棣为破坏其作战计划,干扰其准备工作,率兵西取大同。料敌知攻大同必来援,南军不耐苦寒,伤之必多,十二月及次年春正月、二月,燕军连下广昌(河北汶水县)、蔚州,二月初至大同。果然不出朱棣所料,李景隆于二月率军出紫荆关,往救大同。燕军知南军出动,已完成拖垮敌军的战略任务,便迅速回师北平,南军空劳往返,冻饿而死者众多。
四月,李景隆整师北上,展开了新一轮攻势,与燕军于白沟河对阵,燕军列阵河之北,南军列阵河之南,朱棣反败为胜,收降十余万,乘胜克德州,得粮储百余万石,势力大涨。是役,又导致南军换将,以盛庸取代了李景隆。十月,燕王闻盛庸将北上,主动出击,佯东征辽东,实攻沧州,师至通州后沿运河南下,乘沧州无备,猝攻之,徐凯兵败被执,斩杀万余人,盛庸坚守德州不出,朱棣遂南下取临清、大名,并转攻东南的济宁等地。十二月,盛庸与铁铉屯兵东昌(山东聊城),阻其退路,燕军大败,退回北平,稍事休整,又于二月南出保定。三月,朱棣利用南军东昌之捷的虚骄心理,大败盛庸军于夹河。
至建文三年底,燕军转战中原黄河以北攻城略地,旋得旋失,收效不大,仍未取得战争优势。朱棣适时转变战略,发挥其骑兵进退迅速之优势,准备兵临淮上,决一死战。这时有中官来报京师空虚,遂决定不再沿途攻城,迅速南下,直取南京。
在这一战略方针指导下,建文四年(1402年)正月朱棣从北京出兵南下,力避大战,月底进至徐州,绕而不攻,三月间进至淝河地区。在淝河设伏败平安军4万人。四月间在小河(即睢水,自宿州入境经灵壁北东入睢宁)又有激战,两军伤亡均很大,隔河对峙,燕军粮尽,乘夜绕出平安军后,此时南军援至,双方战于齐眉山(灵壁西南30里),燕军大败,军心动摇,均欲北归,朱棣南下决心已定,毫不动摇。大将朱能亦仗剑而起,诸将始不敢复言。朱棣率将士昼夜环甲,不敢休息。朝中突然召徐辉祖还京,南军主力一撒,人心不稳,何福移营灵壁,欲深堑高垒困住燕军。朱棣派人阻其粮道,南军缺粮,又欲移军淮河就粮。朱棣乘其移营之机,大举进攻,南军骁将平安等被擒,获降十余万,淮北瓦解。盛庸据淮河南岸,朱棣从泗州潜渡淮河,绕过防守严密的凤阳、淮安,取扬州及仪真。六月,朱棣在蒲口败绩,危急之中,不惜以世子之位许次子朱高煦,换取其力战解救,转败为胜。六月三日从瓜州渡江,镇江降,京师势孤援绝,十三日,不战而降。至此,朱棣大胆的空心战术大获全胜。三年的靖难之役,朱棣指挥果决,经验丰富,故能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他每战必身先士卒,故将帅用命,亦是取胜之关键。白沟河大战,燕王亲冒矢石,南军矢落如雨,燕王坐骑三次更换,矢尽挥剑,剑复折断,几为南军骁将瞿能所获。夹河之战,朱棣白天率众与盛庸军战,晚上罢兵,以十余骑逼盛庸营野宿,早上醒来一看,已陷入敌营的包围之中,从容引马穿营而去。朱棣夺取天下后,以一个军事家的雄才大略,迁都北平,将国都移至对蒙古作战的前沿地带。以攻为守,五次亲征漠北,有效地遏制了蒙古势力南下的企图。
更新于:3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