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战谈判的背景和演变·第一
停战谈判的背景和演变·第一
作者:陆战史研究普及会 ·日本
出自————《朝鲜战争》《停战·第十卷》
出自————《战争通史》
关于政治上的问题,不论是任何的决定、任何的讨论、任何的谈判,足下都不得进行。这些问题是总统掌握的东西,不应在军事会谈上谈判。
—— 1865年3月林肯给格兰特将军的训令
一、战局的僵持局面
1950年9月下旬,完成了“击退侵入韩国之敌”这样任务的联合***,不顾中国的警告和西欧各当事国的制止,于10月初越过了三八线。这是为了趁此机会统一朝鲜半岛,“确立这个地区的持久和平。”
中***队的介入
然而象幻影般出现的中国大军立即将联合***击溃并象怒涛一样继续南下,在1951年1月进攻到南朝鲜深深的腹地 。
吃了美国陆军史上未曾有过的败仗的美国第8集团军,在给予最大限度的杀伤并作最大限度持久的方针指导下,据守了沿37度线的阵他,可是当时认为无论如何在南朝鲜也坚持不住的看法很是强烈,所以做了万不得已时就撤退到日本去的打算。这正是联合国和美国被批评为迷失了战争目的的时候。
但是不可思议的是中朝军队没有继续进攻。一月中旬,联合***的威力侦察逐渐发展为大规模的反攻,二月初从汉江下游经砥平里进至横城北侧一线,准备收复汉城和攻取洪川。
二月中旬,中朝军队乘联合***态势浮动之时,在深雪复盖的山野转为攻势,再次深深地突破了中部战线。联合***重又陷入了危机,但不久中朝军的攻势被制止住了。这是由于补给品消耗干净和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再没有办法重新编组的缘故。
击退了这次攻势的联合***恢复了战不败的信念,确立了在南朝鲜坚持住的决心。通过防守水原,砥平里、堤川,取得了自中***队介入以来第一次粉碎其攻击的战果,习惯了其人海战术,弄清了其补给能力的界限,并已掌握了经常被看得很神秘的中***队战争力量的实际情况。
中***队战争能力的界限
中国毕竟还是发展中的国家,其后勤补给能力可以说具有历史性的脆弱,而且处于联合国空军的绝对制空权之下,没有办法进行持久的作战,所以就是想要象联合***那样追随第一线进行经常性的补给也是做不到的。因此在发起攻势之时,仅由各个士兵背负着所能背负的补给品进行作战,经过一周或10天,弹药和粮食都用完了,进攻自然就不得不停止下来。
还有联合***强大的综合火力和装甲力量,对于以迫击炮和机关枪为主要装备,习惯于在国内打运动战的中***队来说,似乎是超过想象的物质战争能力。为此其遭受的损失非常之大,二月攻势时败退下去的中朝军队的后边被遗弃下的尸体达数万之多,而且当时正处于极其寒冷的积雪天气,联合国空军的不间断的空袭甚至剥夺了其休息的时间和场所,再加上卫生能力不足和体力极度疲劳,感冒患者很多,甚至连以前军队中容易流行的伤寒病都发生了。
从清川江畔以来,中***队虽然发动了4次攻势,但其攻势的时间都不过是10天左右,这是因为携带的补给品消耗干净和遭受了大量伤亡的原因,在三八线以南的作战之所以是短促的而且是规模比较小的,就是因为其后勤补给跟不上的缘故。这就是说以东北这个圣地作为根据地的中***队的作战范围充其量只到三八线,在其以远地区作战则远远地超过了其能力。
联合***总司令麦克阿瑟将军基于从补给距离的关系出发北进到敌我战争能力对抗之线,以不间断的空袭削弱中朝军的前线兵力之后,在鸭绿江附近发动大规模的登陆着陆作战从而一举平定北朝鲜这样的设想,以获得完全胜利为目标指导了作战。
基于这样的原因,联合***为了不给败退的中朝军以休整和重新整编的时间,也为了不断地施加压力以粉碎其发动攻势的能力,不失时机地转为攻势,进行了从一个山峰到另一个山峰从一条控制线到另一条控制线的稳健的北进。三月中旬再度收复了首都汉城,三月下旬进至三八线南侧准备再度北进。
停战谈判的萌芽
但就在这个时候,在彻底坚持有限战略的华盛顿首脑方面已经萌发了在不丧失目的和面子的范围内的“停战政策”萌芽。这是因为看到中***队既然正式介入了,那就必须估计到要推进到鸭绿江需要损失十几万人,可这样巨大的牺牲和所能获得的政治上的效果相比是不合算的。之所以这样说,不外是认为即使进到了鸭绿江,和中国间的战争也不会停了下来,因此陷于在800公里长中朝国境的战线上、和中国进行无限期战争,也就是陷入泥潭战争的可能性很大,就算为了求得完全胜利而将战场扩大到中国本土,也只是重蹈日本的覆辙,而且进一步诱发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可能性将会大为增加。另外不能忽视西欧各当事国的美国若要陷身于亚洲,则等于没有防务的欧洲将被暴露于危机之中这样的意见。
也就是说美国认为由于从南朝鲜击退了中朝军队已然达成了联合国最初的目的,因而希望通过确保三八线以北的不败的阵地线而获得体面的停战。
决定了这项政策的杜鲁门总统,于六月中旬更换了坚持全胜战略的麦克阿瑟将军,任命李奇微中将为联合***总司令,范弗里特中将为第8集团军司令官,谋划在战争指导方面出现转折以求早日结束战乱。
基于这项政策,联合***将从临津河口起连接38度以北约20公里处之线(堪萨斯线)定为确保线,四月中旬将其夺取之后,为求得其防御上的必需前哨阵地而仍要继续北进。这是因为得到增强的中朝军队发动攻势的征候很是明显,所以考虑到与其坐以待之不如先发制人继续进攻为好。
战局的僵局
四月下旬,预期的中朝军春季攻势在中、西部战线开始了。象怒涛一样南下的中***队企图包围汉城,但其战略战术和以前的攻势一样没有什么变化,盛传有所增加的中国空军和坦克师也没有出现。其火炮的数量和种类也没有什么明显的增加。中***队直到汉城近郊还是进行肉搏战,但到月底再次中断了接触。中***队虽然将联合***向后压了30~40公里,得以进到汉城—洪川北侧之线,但照例由于补给品消耗干净和遭受了巨大的损失,而不得不把攻势停了下来。这次攻势的时间仅为10天。
接着于五月中旬,中朝军在东部战线发动攻势,攻进了太白山脉深处,但联合***保住了洪川附近和江陵附近,并限制了突破正面,以快速的机动粉碎了其攻势的矛头。这是春季攻势的第2阶段作战,攻势时间只有7天。
中朝军比前进到37度线附近时将补给距离缩短了100公里以上,经过两个月的准备之后,在接近补给能力界限之处对正在北进中的联合***发动了孤注一掷的决战,但以其战争能力的组成未能攻破联合***的火力和装甲能力构成的壁垒。也就是说中朝军当时使用了一切的手段但未能把联合***击败。
就这样,中朝军的首脑部门从大约半年的经验中了解了尽管在不败的信念方面并未产生动摇,但也不能获得完全的胜利这样一个严酷的事实。而且中国当时建国只有一年半的时间,国内国外存在着大量的矛盾。所以在中国的首脑部门中,既然所谋求的恢复北朝鲜从而保障东北安全的目标已经达到,因而萌发出不失面子范围内的“停战政策”的萌芽就不是什么不可思议的了。
另一方面,联合***也在遭受接连不断的攻势中付出了不小的牺牲,战线被挤得后退了40~50公里。而且设想到这样的攻势,越是临近鸭绿江其频度越会增加,而且会更为强而有力。美国下定停战的决心就是在这个时候。这就是说根据两次春季攻势的经验,双方虽然都相信不会战败,但也都认识到不能取胜,停战的机会同时在两方面成熟了。依靠军事行动解决是行不通了。
但是对联合***来说,不论是从其目的方面来说还是从面子方面来说,都不能在三八线以南停战。所以尾追败退中的中朝军重新发动攻势,第三次越过三八线恢复了堪萨斯线,继之以被看做是中朝军作战基地的铁三角地区和“大钵”(亥安盆地)作为压制的目标而向北进攻。然而在西部虽攻下了铁原、金化使得停战告一段落,但在东部因受到北朝鲜军的顽强抵抗,就在“大钵”尚未到手的情况下不得不将攻势停止下来。
6月15日联合***的战线是从临津河口向东北,经铁原、金化在“大钵”南侧南下,然后到达东海岸杆城的一条呈W字形的不理想的线上。就在准备下一次的攻势时,吹起了和平的风。苏联驻联合国代表马立克提倡进行停战谈判。中国立即对此表示赞同。(见朝鲜战争1~7卷)
二、开城谈判
以马立克声明作为转折点,从1951年7月10日起在开城开始了朝鲜军事停战谈判。
幻想和现实
在参加谈判之时,开始联合国方面预想谈判用不了一个月就可达成协议。这是因为认为是苏联不忍看着中朝军陷于窘境才发出了马立克声明的缘故。
但是谈判在最初的“谈判要谈什么问题”上就早早地被预想到难以进展下去。这是由于中朝方面主张作为谈判的前提“应是双方都撤退到三八线来进行停战,外***队要尽快地撤出去。”而联合国方面认为决定在哪条线上,在什么时间,以什么做保障来进行停战是这次谈判的重点。关于外***队撤退问题,在预备谈判中刚刚决定了“这次谈判不触及政治问题”,而这正是政治的问题。联合国方面为了把军事方面的优势在谈判中反映出来,确定了以“一边战斗一边谈判”作为基本,“停战线也就是军事分界线,最低限度应当是现接触线”这样的谈判方针,所以谈判从一开始就被包围在异常的气氛之中。
再加上从把谈判会场设在开城这一点所引起的不协调,从最初就清楚地表现出来了。中朝方面的宣传机构把身穿常服和战斗服,拿着规定安全标志的白旗来参加谈判的联合国方面的代表一行报导成好象是来投降的样子,而且还不准联合国方面的新闻报导人员进入开城。在宣传上明显处于不利地位的联合国方面要求有公平的立场,并因此造成了谈判中断了3天的结果。
立场上的差别
随着谈判的进行,双方在谈判中基本想法上的差别变得明显起来。联合***考虑把这个谈判作为“以现在的军事形势为基础、谈判具体的休战条件的场所”,与此相反,中朝方面的想法则是“用军事行动没能获得的东西,就用其他的手段来追求。所以开始进行谈判仅只是将战场转移到谈判会场,而不是放弃了战争目的。”
于是当谈判一开始,中朝方面提出双方的军队撤退到三八线和外***队撤出朝鲜作为谈判先决条件,被看作不外是这种战略的追求,并被推测为可能是要打破军事力量的均衡,企图再度进行侵略,这是联合国方面绝对不能容忍的。
还有联合国方面要求由红十字会代表访问俘虏收容所的问题是北朝鲜方面难以接受的条件,联合国方面提议的为了防止战争再次爆发要设立军事停战委员会和监督机构的问题,对中朝方面来说好象也是难以接受的要求。
讨论事项
这样一来,就连谈判要讨论哪些问题都困难重重难以进展下去。但由于联合国方面撤回了红十字会代表访问的条款,将军事监督项目的表现作了抽象的修改来予以让步,中朝方面将军事分界线必须设在三八线的主张暂时保留,关于外***队撤退的问题在另外的高级会谈中进行讨论这样的一条进行了让步,在7月26日终于决定了讨论事项。
这实在是从未有过先例的一次谈判,仅仅讨论要讨论哪些问题的会议就用了17天之久的时间。
得以通过的讨论事项为如下5项。但由于第一项已经通过,所以实质上讨论事项为第二项以后的各项。这就是:
第一项议程:通过讨论事项。
第二项议程:以在朝鲜中止敌对行为作为基本条件,为了设置非军事地区在双方之间确定军事分界线。
第三项议程:包括为监督停战和休战条件之履行的监督机构之机构、权限及职责在内的有关在朝鲜实行停战和休战的具体协定。
第四项议程:有关俘虏的协定。
第五项议程:关于向与双方有关的各国政府就建议事项提出劝告。
军事分界线
关于讨论事项的讨论一结束,立即就进入了第二项议程的军事分界线问题的讨论,但谈判立刻就陷入了僵局。
中朝方面的主张是从谈判一开始就非常明确的三八线案,其论点为“在这次战争中没有战胜者和战败者,所以也不能有得益者和受损者。因为战争是从三八线开始的,因而回到三八线是最公正最妥当的解决办法。”这一般被叫做恢复原状的原则。
与此相反,联合国方面则主张“军事分界线应当反映现实的军事形势。可是联合***在空中和海上占有绝对的优势。
但如若停战其优势就不能发挥了,所以作为抵偿中朝方面应当在地面上进行让步。也就是说分界线应当划在现接触线以北,鸭绿江以南的某一条线上”,因而提出了在现接触线以北划线的提案。这种联合国方面的概念一般被称为补偿的原则。
当时的地面接触线和双方最初提出来的分界线提案如如前面曾谈及过的那样,联合国最低限度的要求是签字时的接触线,但基于政府的开始时要提出比这更高一些的要求这样的训令,作为对方的三八线提案的对应提案,提出了在现接触线以北40~50公里处划线的主张。
若按通俗的说法,这可以说是为了做成买卖而要大价。可是不知道中朝军的三八线提案是否是和联合***的想法一样也是为了做买卖而先要大价钱呢。
然而,双方都从自己提出的方案来谈问题,各执己见,寸步不让,埋头于舌战了。
插图99:双方提出了军事分界线
从古以来曾举行过多次的停战谈判和休战谈判,但任何情况都是以当时的接触线作为基准让其反映当时军事上的优劣而定,这是有例可查的 [ 注:如张鼓峰和诺门罕的停战协定。 ] 。然而这次谈判是双方都确信自己没有战败而来参加谈判的,所以互相间一步也不退步这也可以说是当然的事情。这是这次谈判的特征。
进入八月以后,在双方出现了修改自己的观点以谋求妥协这样的调整的原则,但这不能认为是谈判有实质上的进展。因为双方都未改变基本的想法。既然已经说出来了,就成了面子上的问题,以后就不能后退,这可以说是人之常情。
但是只讨论抽象的原则是永远解决不了问题的,因此决定各自带着具体的修正案在作为正式谈判下属机构而设立的专门(小组)委员会上进行协商(圆桌会议),从八月中旬开始以记载在地图上的具体方案为基础进入了讨论。
这种圆桌会谈和郑重其事的正式谈判不同,是在比较缓和的气氛中进行,特别是有中国代表解少将的居间调停,从而使得中朝方面不再坚持三八线的态度变得明朗起来。这种中朝方面的态度变化被认为是打开军事分界线问题上僵局的好兆头。
侵犯中立事件
谈判开始以来,曾连续发生侵犯开城谈判会场中立化协定的事件而给难以进展的谈判进行伴奏,然而就在刚刚看到圆桌会谈有明显进展的时候,8月20日发生了板门店桥未修复事件,接着在21日又有联合国空军轰炸了开城谈判会场这样的中朝方面的抗议,因而在8月22日一切的谈判都中断了。在此之前虽也曾有过短时间的中断和休会,但以违反中立化事件为理由中断谈判这是第一次,在不清楚中朝方面意图的情况下,谈判的前途笼罩上了一片乌云。
三、压力
7月初开始谈判时的前线,呈象W字那样的凹凸形。考虑作为停战后主抵抗线的堪萨斯线在防御上所必需的前方阵地也很少,特别是东部战线很不安定。所以联合***考虑为了确保停战以后的安全需要更加可靠的防线。同时认为继续施加压力会有利于谈判,这是这时不可缺少的手段。从这两方面的要求出发,7月中旬(就是讨论事项的讨论开始难以进行下去的时候)联合***在东部战线再次发动了攻势,但正赶上三十年少见的大雨,使得空中和地面的攻击都不得不暂时延期。据推测假如没有这种天气的异变,中朝军的阵地可能不会象以后所述那样的坚固,因而谈判的进展速度一定会变得相当的快。人们经常说“在战争中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的确是这样,在这次战争中就有很多罕见的异变。
夏季攻势
待雨季刚过,联合***在东部战线开始了八月攻势。但是从六月中旬以来一心进行防御准备的中朝军的阵地很是坚固,在每一个正面都进行了从未有过的激战。东海岸的南朝鲜第1军等攻取南江南岸地区完成了任务,但左翼的美军第10军所实施的对血染岭的攻击则毫无进展。尽管集中了从未有过的炮兵兵力进行支援,但由于将攻击正面过分限制在狭窄正面上这种战术上的错误和北朝鲜军最充分地利用地形进行殊死的抵抗,攻取血染岭未能成功。
于是美第10军在9月初以全线兵力再度发动攻击,好不容易才夺取了血染岭,但为夺取这个4公里正面象个肿瘤似的小山包付出的牺牲竟达几千人之多。而接着对伤心岭的攻击,所得到的是悲惨的结果。重复了战术方面的错误,也有火力运用上的失败,再加上难以对付的充分利用反斜面,据守苏联式的纵深阵地,一次接一次地反复进行反冲击的北朝鲜军的抵抗,并且又付出了数千人的牺牲,也没有完成夺取伤心岭的任务。
猛禽之爪
第8集团军司令官范弗里特上将对于自己命令进行的有限目标的攻击得到没有想到的结果感到震惊。牺牲过多,弹药的消耗达到了天文学的数字,但取得的成果充其量只是把战线向北推进了几公里而己。因为这是在险峻的山地战线上,仅从正面来攻击北朝鲜军用了两三个月的时间拼命构筑的坚强阵地,所以也可以说不是没有道理的。华盛顿的首脑将这次攻势的成果判断为“中朝军并未被造成军事方面的颓势,因此好象没有改变谈判基本态度的理由”,发出“尽管为了避免更多的流血而开始了谈判但为了促进谈判付出这些牺牲……”这样的感叹就是这个时候。
于是看到用有限目标的攻击得不到什么结果的范弗里特上将再三地提出申请进行在东海岸发动登陆着陆作战,歼灭北朝鲜军以求改变战局的计划,也就是猛禽之爪计划等,但联合***总司令李奇微上将坚持“这次战争不能求得完全的胜利,只能必须是判断的胜利”这样的战略方针,不同意进行大规模的作战。这是出于不能让谈判破裂,没有理由寻求整个形势的根本性的变化这样的判断。
另一方面会谈没有丝毫进展。随着两天放晴而开始的空军的战略轰炸好象也没有什么显著的效果,谈判就这样在继续中断着。
秋季攻势
联合***为了使中朝方面坐到谈判桌旁来,在10月初利用秋天的好天气,在全线开始了攻势。攻势的战术目的在于在西部战线修改向铁三角地区突出的战线弱点,同时可靠地掩护铁原至金化的铁路,在东部战线修改美第10军正面之凹凸形状以缩短战线。经过反复地猛烈进攻到十月中旬大体上进到所期之线,但付出的牺牲和预期的相反却非常之大。中***队一反过去的那种机动防御而死守阵地,北朝鲜军甚至战至最后一兵也为确保其高地而献出生命。
另外,战线也和调整成直线这种当初的目的相反,在金城和东海岸的两个正面形成了显著的突出部。前者是美第9军长霍奇少将乘战况的顺利进展为了企图压制金城盆地造成的,后者是南朝鲜第1军长白善烨少将在深思熟虑之后攻取了高城南侧之月比山而形成的。这两个突出部在以后叙述到的军事分界线问题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但是经过夏季和秋季的两次攻势,中朝军遭受的损失的确是非常巨大的。另外由于连日的空袭,北朝鲜的城市变成了一片废墟,铁路经常中断这也是事实。虽然看来中朝军在地面战线上固然进行着势均力敌的交锋,但其内幕似乎正濒临危机。这从中朝军一心专重防御,仅注意保持高地这样的事实上也可得以证实。
四、板门店
虽然当时不清楚是耐不住上述的压力呢,还是着眼于更高的别的什么理由,但在十月下旬,中朝方面同意了将谈判会场从开城移到板门店从而重开谈判。
联合***关于重开谈判的要求是将谈判会场移向开城以外的公平场所,中朝方面在经过大约一个月的会谈之后才勉强地予以同意。
这样由于取得了10月25日重开中断两个月的会谈的谅解,10月24日几辆装载着帐棚和石油炉的卡车从汶山里到达板门店,转瞬之间就把谈判会场设置好了。在荒凉的风景中残留着看来好象匍匐在地上似的稻草和土墙造的农家小屋,似乎正在象征着战乱的惨祸很是可怜。
国际形势
在谈判中断期间,世界的紧张局势看起来有所增加,东西方两个阵营都急于一步一步地加强各自的准备。
美国在10月10日通过了国家安全保障法案,20日又通过了高达70亿美元的对外军事援助法案而着手于西欧的重整军备,22日土耳其和希腊参加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从而使参加国增加到14个国家。
另一方面,苏联于9月间在布拉格召开了世界和平会议借以显示共产阵营的团结,10月间进行第二次和第三次核试验从而表明大规模的核计划正在进行,这就引起了西欧各国的不安。就是说和朝鲜半岛的热战并行,在西欧好象可疑的形势也在扩大。
所以谈判重新召开使得害怕第三次世界大战这个魔鬼的西方各国放下心来,期待谈判无论如何也要尽快地达成协议。
而且认为这是为时两个月的联合国的攻势把中朝方面拉到板门店的谈判桌上来的这样看法很多,所以充满希望地进行了“陷于僵局的军事分界线问题也将会在接近联合***主张的线上很快达成协议吧,如果解决了这个问题,那么其后的第三、第四和第五项议程就当然会以一泻千里之势顺利地予以解决”这样的预测。
但是苏联外长维辛斯基召见美国驻苏大使、通告说“苏联不打算向中朝方面提出希望降低休战条件尽快达成妥协的忠告”,对于谈判的前途很快地投下了阴影。
五、伴随重开谈判的作战方针
努力达到重开谈判的联合***当时考虑到由于夏季和秋季的两次攻势,中朝方面发动进攻的能力已被击破,因此一定会回到谈判会场里来。联合***受的损失虽也很大,但据综合各方面的情报来看中朝军的损失达到巨大的程度,特别是北朝鲜军在伤心岭周围的战斗中好象受到了极为巨大的打击。
可是还不清楚中朝方面是为了使谈判达成协议而回到谈判会场来还是为了避免压力争取时间而回来的呢。由于是在这样的形势之下,所以联合***提出了如下的三个行动方针作为下一步作战的方针,进行了深刻地研究讨论。这就是:
1、到可以满意地解决之前保持现在的压力。
2、如果敌人是为了休战而回到谈判会场的证明是打算谈妥所希望的分界线,则继续进攻是徒劳无益,也无此必要,因此要中止攻势而继续对峙。
3、假如***把谈判当作争取喘息的时间以图重新编组军队和加强阵地,则仍继续进行先发制人的攻势。继续进攻比给敌充裕的时间来进行消耗战更加有利。
选择
就在东京正迷于选择作战方针之时,10月27日(谈判重新开始的第3天)第8集团军司令官范弗里特上将提出了一个叫做“日晷计划”的计划。其构想和以前曾三次提出申请但都被否定的计划相似,是从猛禽之爪计划(在通川附近登陆,全军展开攻势,将新的防线推进到从铁三角地区顶点的平康通过金城北侧至通川一线这样一个雄伟的计划……,见第9卷)引伸出来的,除去登陆着陆作战这一点外,使用的兵力和前进的路线完全和猛禽之爪相同。这好象认为重开谈判的形势可疑,所以考虑采取攻势方针。或者也许是这位将军的一贯主张和信念所使然的吧。
但“日晷”是短命的。10月31日被指令延期,再次申请也是徒然,11月11日被命令中止了。这是由于如以后谈到的那样,注视着谈判经过的华盛顿首脑考虑“结局将不得不以现接触线作为军事分界线来取得妥协。那样一来就必须从非军事地区的宽度方面后退,所以没有必要为了不久就必须放弃的土地付出牺牲。”
另外在联合***和第8集团军的司令部里,还在谈判中断中开始产生了绝望情绪的情况下,研究了向平壤至元山一线发动攻势的计划和向鸭绿江的进击计划,但李奇微上将认为“任何计划也都是可获得的效果与蒙受的牺牲不能相抵”,因而指示将其锁进了保险柜里。于是终于在11月12日指令第8集团军进行“积极的防御”(theactivedefense)。其要点为:
“第8集团军应转为积极的防御。为此要在不是大幅度地改变现在战线的范围之内,要努力夺取最适于防御的地形。但攻击只能是用一个师以下的兵力听能夺取的前哨阵地为限。但要做好准备,如果能给敌人以大打击的战机到来就应立即采取攻势。”
这样在战线上,小规模的攻防战和侦察、巡逻就变成了日常活动。战线和冬天来临的同时双方都同时转为防御,两军都忙于进行越冬准备。这就是完全地转为阵地战了。
所以在进行军事分界线讨论的11月,比较大的而且是例外的战斗仅仅是金城东南侧之北汉江北岸地区的攻击。
11月17日至18日,南朝鲜第6师(配属两个坦克连和第21团战斗群)在11公里的正面采取攻势,排除中国第68军的抵抗北进了3公里多,并击退了中***队的反击而确保了新的防线。这是由于金城的凸部过于突出,为了修改右翼的弯曲部分而进行的。这是因为如后面所述那样,由于板门店的谈判有些进展,如果在现战线上停战、那么金城的突出部在将来很长时间其右翼将会不断受到威胁,因此有必要在分界线问题解决之前将战线调整为大致上的直线。
但是这次作战是例外的,在其他的战线上只是用团以下的兵力反复进行了前哨高地的争夺,也就是连续进行了所谓的小型战斗。这从联合***来说就是限于连续地进行被夺取了又夺回来这种反击样的“极其平常”的战斗。这种小型战斗的代表战例就是下面要谈到的白马高地的争夺战。
白马高地
在铁原西北6公里,驿谷川北岸有个395高地,它是联合***的重要前哨,是瞭望中朝军阵地线的重要据点。这个重要据点是南朝鲜第9师(朴炳权准将)的前哨,但在11月5日夜间被中***队夺去了。第二天即6日又将其夺了回来,可11月16日夜又被夺去了,因此于17日进行反击再一次将其夺了回来。
“反击!拿下高地!确保高地!”这就是象征冬季对阵的号令。
中朝军乘着夜暗悄悄地接近,在短时间的猛烈的支援射击之间破坏了铁丝网,探清了地雷区的通路,多数是沿着通路冲了进来。而且随着天亮开始了抗击反击,不惜被全部消灭而确保阵地,但由于联合国空军的阻击而断绝了增援,遭受到语言难以形容的炮击和轰炸,几乎是没有一个人逃回去。
从地图上可以看清,白马高地如果在联合***的手中。军事分界线就应在其以北通过,所以中***队就不得不从这里向后撤退2公里。这样一来好容易经营的晓星山棱线就变得不能作为阵地线来使用。但如把白马高地拿到手中的话,军事分界线就变为在驿谷川河谷通过,因此中***队的阵地线就会变得极为坚固。似乎是正因如此中***队才对白马高地这样执拗地追求,但作为联合***来说,这里和西边的矢尻高地都是希望无论如何也要确保的重要据点。因此两军都是为了获得更为有利的军事分界线而连续地进行高地的争夺。
插图100:铁原地区要图(白马高地、矢尻高地)
以上就是在下一章叙述的板门店谈判军事方面的背景。虽然没有一天不发生伤亡的日子,但战线一般保持了平静以照顾谈判的发展演变。
更新于:1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