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格滩战斗·第二十一

繁体

多格滩战斗·第二十一

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

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1915·第二》

出自————《战争通史》

  01

  1月中旬,在政府上层的秘密圈子里表现出对海上形势的不安。约翰·杰利科爵士在他的书中描述,在这关键时刻,他认为大舰队的情况特别虚弱。在他写给第一海军大臣的信中充满了令人不安的计算出来数字,这些数字表示发生大战时英、德两国海军的相对力量。他说英国的几艘无畏级战舰正在进行常规整修;另外两艘,“君主号”和“征服者号”,由于碰撞而暂时瘫痪了。他又搬出了去年11月形成的那套理论:德国人秘密地采用火力十分强大的大炮装备其最新的战列舰。去年11月他提到有4艘军舰装备了14英寸的大炮,而此时增加到6艘军舰装备了15英寸大炮。说德国有此种变化当然是不可能的。我们的情报保证能正确得知,这些军舰在什么日期离开船坞开始活动,因此,敌人完成如此巨大的建设是不可信的。所以我不得不批驳这些论点以及其他性质同样令人吃惊的言论,为此特别建立了一个由第三海军大臣领导的委员会,以平息因相信德国出现这种大规模重新武装而产生的忧虑。

  总司令的另一个要求也让我十分为难。他对驻扎在福斯湾的战列巡洋舰表示极度担忧,希望能将她们撤往克罗默蒂,以便更靠近主力舰队。如果同意这个建议,我们将失去有效手段对付德国人袭击我们沿海。12月16日敌人曾袭击了哈特尔浦和斯卡伯勒,倘若他们故伎重演,我们将无能为力。克罗默蒂距离黑尔戈兰湾与斯卡帕距离黑尔戈兰湾同样远,贝蒂上将和战列巡洋舰撤退到这么遥远的一个泊地,看来我们将毫无必要地陷入无助的境地。说实话,我宁愿整个战列舰队全都南下进驻福斯湾。但是,即便做不到这一点,我也要强烈反对将战列巡洋舰撤离这一在战略上可遇上敌人快速舰的要地。因此,1月20日我给第一海军大臣送去一份备忘录:

  战列巡洋舰应该聚集在一起,如此我们便可时常保持一支强大力量,足以击败德国的所有快速军舰。如果将战列巡洋舰调往克罗默蒂,她们将鞭长莫及、无法保卫英国的海岸。克罗默蒂到黑尔戈兰湾的距离与斯卡帕到黑尔戈兰湾的距离相同。因而我以为不能分散她们或将她们调离福斯湾,除非贝蒂上将报告说他发现该处航行条件有危险。

  第二天早上,关于这个问题和其他一些涉及大舰队实力的事情,我和费希尔勋爵作全面的讨论,他同意我所持的观点。于是,我在21日下午给参谋长送去一份备忘录:

  战列巡洋舰应该和目前一样集合在福斯湾,除非贝蒂上将报告说,该处航行条件有危险。……依此行事。

  这种忧虑的反映在战时会议表现出来。1月21日首相写信通知我,他要在28日召集战时会议开会,他希望邀请约翰·杰利科爵士出席会议。我意识到海军部四周再一次掀起逆流。我认为,当我们的力量正处于吃紧之时,当各种迹象表明敌人活动很可能出现之际,让约翰·杰利科爵士离开舰队来伦敦出席战时会议是不对的。因此我拒绝召约翰·杰利科爵士来伦敦。

  02

  年初德国海军参谋部与德国皇帝举行了一次商谈,结果是对德国舰队施加严格限制。德皇的这些决定的后果是,冯·因格诺尔上将把最强大的第三战列舰中队派往波罗的海训练,这支舰队由“恺撒斯号”和“柯尼希斯号”组成。然而,他打算让驻扎在北海的舰队先开展一次有限的军事活动。由于天气恶劣,这项活动一拖再拖。到了1月中旬,他和德国海军参谋部得出结论,英国海军即将展开一次大规模进攻。他们已经听说在贝尔法斯特建造假军舰,于是便将此事与另一个计划联系了起来,即我们打算将阻塞船驶入黑尔戈兰湾几条河的河口。他们兴奋激动了好几天,并处于高度准备状态。19日上午,一架德国水上飞机在黑尔戈兰湾60英里外发现了“众多向东行驶的英***舰,其中有数艘战列巡洋舰,四周还有近百艘小船”。他们当时认为这是一次巨大的封锁行动。实际上这只是一次由哈里奇港驱逐舰与潜艇小舰队在战列巡洋舰支持下的例行侦察。结果什么也没有发生,德国人得到的情报表明,英国舰队的大批军舰靠近了他们的海岸线,但随后又退走了;由此冯·因格诺尔得出结论,阻塞行动已被放弃或者无论如何被推延了。20日他立即解除了特别警戒,并于21日命第三中队穿越基尔运河,驶往波罗的海演习。这些相互矛盾、互不连贯的决策被别扭地写入了德国的官方历史 [ 原注:第六章。 ] 。

  戒备状态普遍解除之后,按照德军总司令在他的报告和战时日记中规定的指导方针,在北海采取进攻行动变得比以前更为消极是十分自然的事。但是就在此时天气开始转好,参谋长埃克曼中将想要利用这个机会弥补恶劣天气时的无所作为。于是,在1月22日他向总司令以书面提出下列建议:

  “如果明天的天气依旧像今天下午和晚上一样,派一艘巡洋舰和一艘驱逐舰前往多格滩是很可取的。不需要特别准备,明天早上给高级军官和侦察舰艇发一道命令就够了。

  “夜间出发,午前到达,晚间返回。”

  一位德国历史学家说,“冯·因格诺尔上将立即意识到这个建议与刚刚规定的指导方针相矛盾,他在报告页边写道:

  ‘只有当舰队一起行动时我才赞成军舰出海。可惜目前做不到这一点。’”

  然而他却批准了。……

  第二天上午10点25分下述命令通过无线电报发给冯·希珀少将 [ 译者注:原文第348页称其为上将。 ] :

  “由高级军官侦察队选派的第一、第二侦察组,即驱逐舰和两支小舰队的高级军官前往多格滩侦察。他们今晚天黑后离港,明晚天黑后返回。”

  03

  23日,费希尔勋爵得感冒卧床休息,尽管有种种观点分歧,他在杰利科事件上一直很坚定,支持我。于是我到与海军部大楼毗连的拱门楼看望他。我们就各类问题愉快地谈了很长时间。当我回到海军部我的房间时,已经接近中午。我还没坐稳,房门被突然打开,阿瑟·威尔逊爵士未加通报就闯了进来。他盯着我看,眼神透出一道光芒。他身后是奥利弗,手中拿着海图和罗盘。

  “海军大臣,这些家伙又出来了。”

  “什么时候?”

  “今天晚上。我们让贝蒂去那儿还来得及。”

  我们一封接一封发出了下列电报:

  海军部致海军舰队(T)准将 [ 原注:指挥小舰队的军官蒂里特准将在海军中称为鱼雷准将,或简称“准将(T)”。同样潜艇艇长称作“艇长(S)”。 ] 哈里奇。取消Z方案。今夜需要你掌管的所有驱逐舰与轻型巡洋舰。派驱逐舰去希尔内斯护航一事取消。

  海军部致“雄脚号”中将罗赛斯。所有战列巡洋舰、轻巡洋舰与远洋驱逐舰立即做好出航准备。等待进一步命令。

  海军部致大舰队总司令。第一、第二和第四战列舰中队、巡洋舰与轻型巡洋舰准备今晚天黑后出航。

  发完电报,阿瑟爵士简单解释了他根据被截获的德国电报(我们的密码员已将电文破译)和一些其他情报(他是搞情报的老手)得出的结论。所有德国快速军舰将在天黑时出海,英国海岸显然要遭到袭击。我的同僚们接着开始致力于为英***舰确定会合地。海图和罗盘经纬度圈立刻表明,只有贝蒂从福斯湾出动、蒂里特从哈里奇出动才能在德舰袭击和逃逸前拦截她们。大舰队在第二天下午之前不可能到达现场,驻扎在克罗默蒂的任何舰只也到不了该地。然而,对于贝蒂和蒂里特来说,他们的军舰有时间白天在多格滩附近会合。威尔逊和奥利弗在海图上已经标出敌人的可能行动路线,事后证明他们标出的路线几乎完全精确。他们根据猜测的德舰航速用罗盘一小时一小时地测定敌人航线,直到他们到达我们海岸。然后他们又画出贝蒂和蒂里特从福斯湾和哈里奇出发拦截敌人的路线。我们的意图是,英***舰拂晓时在敌人后面约10英里某处相遇和会合,或者在敌人向西过去半小时之后随即在敌人和其老巢之间相遇和会合。我们还讨论了是否应冒更大的风险,即让我们的军舰在更靠东的会合点集结。这样做可以更加确保处在敌人与其老巢之间,但是如果大气变得多雾就更有可能找不到敌人;回想起12月16日发生的事情,后一种可能性就会变得非常严重。因此,集结时间与地点被确定为第二天,即24日清晨七点,在北纬55°13’、东经3°12’,此处离黑尔戈兰湾180英里,几乎在黑尔戈兰湾和福斯湾形成的一条直线上 [ 原注:请读者注意本章末所附的地图和计划。 ] 。下面这份电报分别发给斯卡帕的大舰队总司令、第三战列舰中队布雷德福上将、罗赛斯的战列巡洋舰司令贝蒂上将以及哈里奇的轻巡洋舰和驱逐舰司令蒂里特准将: [ 原注:这份电报已发表在菲尔森·扬先生对此次军事行动的叙述中,见《与战列巡洋舰在一起》(With the Battle Cruisers)第174页。 ]

  4艘德国战列巡洋舰、6艘轻巡洋舰和22艘驱逐舰将于今晚出航前往多格滩侦察,可能将于明晚返回。罗赛斯的所有可使用的战列巡洋舰、轻巡洋舰与驱逐舰应驶往北纬55°13’、东经3°12’的会合点,明晨7时到达。(T)准将率领哈里奇的所有驱逐舰和轻巡洋舰于清晨7时在上述会合点与“雄狮号”上中将会合。如果(T)准将在穿越敌人行进路线时发现敌人,应对其发起进攻。除非万不得已,不许使用无线电电报机。本电文发给国内舰队总司令、“雄狮”中将、第三战列舰中队中将及(T)准将。

  计算与讨论花去了将近一个小时,而第一海军大臣对所发生的一切却还一无所知。于是我让阿瑟·威尔逊爵士和参谋长将海图和电报稿送往拱门楼,如果没有不同意见就将电报立刻发出。费希尔勋爵对提出的决策表示满意,随之就采取了行动。

  读者可以想象那个漫长的下午和晚上时间充满了何等紧张的情绪。我们无法与任何人分担这个秘密。那天晚上我出席法国大使招待米勒兰先生的宴会,他当时任法国陆军部长,为一项重要使命来伦敦。我们感觉到有一层绝密的与内心沉重的、全神贯注之事的薄膜,把我们与聚集在这里的高贵客人隔开。在12月份,我们几乎没有可信的情报来源。一切都捉摸不定。看上去甚至什么事都不会发生。现在心里压着这么一件大事,只有一个念头主宰着头脑——黎明的战斗!这是历史上两支强大超级无畏级战舰的第一次战斗。同时还有一种令人震颤的感觉,仿佛眼见被猎捕的动物正一小时一小时地朝陷阱悄悄靠近。

  04

  第二天凌晨天还没亮我们便已起床忙碌起来,等到门外天色明亮时,费希尔、威尔逊、奥利弗和我都已经来到作战室。各个部门平时值夜班的工作人员都还没有下班。突然,像命定一样必然,像阅兵一样准时,从舰队截到的电报送到了我们面前。这是第一轻巡洋舰中队发给“雄狮号”(贝蒂)和“铁公爵号”(杰利科)的电报:

  (上午7:30发出,上午8:01收到)

  急电。发现敌人。北纬54°54’,东经3°30’。向东行驶。包括战列巡洋舰和巡洋舰数目不详。

  两分钟之后:

  急电。北纬55°24’,东经4°15’。发现敌人,包括巡洋舰、驱逐舰、战列巡洋舰和轻巡洋舰,朝东南与正南之间方向行欲。

  于是,敌情再一次得到证实!

  在海军部的安静的屋子里分分秒秒地跟踪着一次海上大战的具体细节,人的精神经历中不可能注入比这更多的冷酷刺激。在远处蓝色的大海上,在格斗的军舰上,在大炮震耳欲聋的爆炸巨响中,历史事件的片断正一幕幕地展现在肉眼前。那里有最强烈的战斗感觉;那里有战斗的愤怒;那里充满紧张、默默经受肉体与精神苦楚。但是在白厅只有钟在滴答走动,一些沉默不语的人匆匆走进来,将铅笔写的纸片搁在别的同样沉默不语的人面前,他们或在画线条或在潦草计算,不时地用手指指点或者压低嗓音简短地评说几句。电报一份接着一份,间隔只有几分钟,有人在收到并译出时顺序经常颠倒、意思也常常含混不清;在这些之外在头脑中一直有一幅图像时常在闪烁变化,环绕这幅图像在每个阶段想象力会冒出希望或悲剧的闪光。

  第一轻巡洋舰中队致总司令

  (上午8:00发出,上午8:20收到)

  敌人军舰改变航线转向东北。

  “雄狮号”致总司令

  (上午8:30发出,上午8:37收到)

  发现敌人4艘战列巡洋舰,4艘轻巡洋舰,驱逐舰数目不详,方位南61、东11英里。我的位置北纬54°50’、东经3°37’。航向南40东,速度26节。总司令致第三战列舰中队

  (上午9:00发出,上午9:18收到)

  朝黑尔戈兰湾方向行驶。

  蒂里特准将致总司令

  (上午9:05发出,上午9:27收到)

  第一与第三小舰队在战列巡洋舰后。2英里。

  总司令致第三战列舰中队

  (上午9:20发出,上午9:28收到)

  支援第一战列巡洋舰中队作战。

  “雄狮号”致总司令

  (上午9:30发出,上午9:48收到)

  正与敌战列巡洋舰交火。距离1.6万码。

  第一轻巡洋舰中队致“雄狮号”

  (上午10:08发出,上午10:18收到)

  敌人派最后面的一艘战列巡洋舰离开舰队。我被赶走。

  第一轻巡洋舰中队致“雄狮号”

  (上午10:21发出,上午10:27收到)

  我正与敌人保持接触。

  第一轻巡洋舰中队致总司令及“雄狮号”

  (上午10:15发出,上午10:59收到)

  敌人飞艇,方位东南南。

  将近一个半小时我们没有听到“雄狮号”发电报,这段时间里也许她与第一战列巡洋舰中队正在激战中。约翰,杰利科爵士显然也感觉到这种压迫性沉寂的重量。

  总司令致“雄狮号”

  (上午11发出,上午11:09海军部收到)

  你在战斗吗?

  随后又是20分钟的沉寂,感觉似乎要长得多。然后,到了11点37分,终于传来了电报,这个电报不是从“雄狮号”或第一战列巡洋舰中队发来的,而是指挥第二战列巡洋舰中队的高级军官发给总司令的:

  与敌人战列巡洋舰猛烈交火。北纬54°19’、东经5°05’。

  有人说,穆尔正在报告:“雄狮号”显然遭重创。

  这时我的心里浮现出一幅纯粹无关的画面。我回想起曾多次去威斯敏斯特教堂参加追悼会:人群、军服、覆盖着英国国旗的灵柩、还有哀乐,贝蒂!这个场景至少不是真的;但是,天呀,的确太真实了!“雄狮号遭重创。”

  05

  现在该逃避一下作战室的紧张气氛,去看一看海上的军舰。

  当清澈冬天早晨的第一道阳光照在平静的大海上时,贝蒂将军率领5艘战列巡洋舰(“雄狮号”、“猛虎号”、“皇家公主号”、“新西兰号”、和“大无畏号”)以及4艘轻巡洋舰到达了会合点。10分钟后,他看到蒂里特准将乘坐“曙光女神号”带领7艘速度最快的“M”级驱逐舰形成的哈里奇舰队的先锋。几乎与此同时,第一门大炮的闪光出现。在几英里后以最快速度紧跟着准将的“奥罗拉号”和第一与第三小舰队的“大胆号”和其他28艘驱逐舰立即与冯·希珀上将进行交火,后者率领“赛德利茨号”、“莫尔特克号”、“德尔夫林格号”和“布吕歇尔号”在4艘轻巡洋舰和22艘驱逐舰的护卫下正沿着威尔逊和奥利弗事先预料的时间和路线行驶。“曙光女神号”朝一艘德国轻巡洋舰开火,并且立即发出她已与“公海舰队”交战的信号。于是,三条进军的路线几乎在一个点上汇集。

  我们已经知道是什么原因促使冯·希珀上将决定这次远征。天亮时他将军舰分布成横行,以相当宽度并肩行进,毫无疑问是想搜寻英国渔船和轻型巡逻舰艇。接下来发生的事极其简单。当德国指挥官发现自己面对包括战列巡洋舰在内的众多英国战舰时,他立刻做出了决定,他将军舰聚集在一起,完全掉过头来全速往老家驶去。此时贝蒂上将以同样的热情加大了速度,已经驶过德舰的南面,8点钟他在距德舰14英里的后面与他们平行前进。一场巨大规模的、集两支海军最快军舰的赛跑现在开始了。由于后撤敌舰会往身后扔水雷,所有英舰都没有紧随敌舰的航迹,古迪纳夫准将带领的4艘轻巡洋舰位置稍稍靠北,蒂里特带领的所有驱逐舰和巡洋舰位置稍稍靠南,英国的战列巡洋舰位置更为靠南。

  陆地追逐,战场是静止的,而军队是移动的;海上尾追,军舰缓慢逐步地改变其相对位置,而战场却像战马奔腾一样一晃而过。于是,交战双方就在这种态势下持续了一阵子。同时,英国的战列巡洋舰不断加速,不久,她们明显地就要赶上德舰。到了8点30分,“大无畏号”与“新西兰号”的速度已达到26节,超过了设计速度一节。贝蒂上将打信号说,干得好,“大无畏号”!并且要求在短时间内连续加速至27节、28节甚至29节。这么高的速度只有他的3艘主力军舰才能达到:“雄狮号”在前,后面是“猛虎号”和“皇家公主号”。他打算赶上敌人,马上以他的3艘军舰与4艘敌舰交战。

  图07、多格滩作战图1,1915年1月24日。

  Line of Bearing NNW,航向西北北;Course SE,航向东南;Line ahead,前进路线;Lion,“雄狮号”;New Zealand“新西兰号”;P.Royal,“皇家公主号”;Tiger,“猛虎号”。

  落在最后的德舰与领先的英舰之间的距离逐渐缩小。这些超级无畏战舰的速度是如此之快,以至于驱逐舰几乎跟不上她们。随着战斗开始,在与敌人接触之际,蒂里特带着40艘战舰正行驶在两支敌对的战列巡洋舰中队之间的航线上。这个位置颇不便利,因为向前进与战列巡洋舰并行——如同快速“M”艇那样——它们产生的巨大烟雾就会遮挡战列巡洋舰的视野。另一方面,以当时军舰行驶的速度,它们不可能移向南侧,试图在那里以最低27节的速度强行赶上。如果落在英国战列巡洋舰的后面,然后倾斜地拐弯,它们就会被甩出,永远没有机会加入这场围猎行动,他们无法赶上去拦截敌人,只得被困在英国战列巡洋舰内侧稍后的位置上。

  大约9点钟,“雄狮号”开火了。 [ 原注:我的叙述主要根据官方历史学家的记载,并按照当时在“雄狮号”前桅平台上目击者菲尔森司令的口述修改,还依据其他第一手资料校正和补充。 ] 直到1914年,军事演习时的最大射程是1万码。那年春天,我下令试射距离1.4万码,当时令世人惊诧的是试验立刻达到相当精确度。但是这个课程学习还未及娴熟战争就爆发了。现在,在这场超级无畏级战舰之间的首次角逐中,追逐的一方在迄今无前例的2万码距离开火。第二发炮弹飞越“布吕歇尔号”,此时“雄狮号”特意选中这艘军舰开炮。随着射程逐渐缩短,“猛虎号”和“皇家公主号”也加入了进来,落在“布吕歇尔号”上的炮弹几乎立即可以观察到。九点一刻,德国人开始还击。现在“雄狮号”向“德尔夫林格号”开炮,“猛虎号”和“皇家公主号”继续炮击“布吕歇尔号”。炮击对这两艘德舰产生了作用。第三次齐射击中了“布吕歇尔号”的吃水线,降低了她的速度;第四次齐射给她造成了巨大破坏,使她的两座后炮塔和200至300名水手丧失了战斗力。到了9点35分,“新西兰号”的射程达到“布吕歇尔号”,贝蒂上将向他率领的军舰发出信号,要她们与各自对手交火,一舰对一舰,而他自己则朝引导撤退德舰的旗舰“赛德利茨号”开火。“雄狮号”的第一发炮弹从17万码之外击中“赛德利茨号”,使她遭受重创,击碎她的船尾,打坏她的两个后炮塔。舍尔上将这样描述道,“两个炮塔上的全部炮兵顷刻之间便全都丧命;炮塔上升起的火焰有房子那么高。”

  然而与此同时,敌人也开始炮击。由于误解了命令,“猛虎号”和“雄狮号”一起炮击“赛德利茨号”,但是命中率很低。“皇家公主号”正确地向“德尔夫林格号”开火;“新西兰号”对“布吕歇尔号”开火;“大无畏号”还没有进入射程之内。这样,“莫尔特克号”摆脱了任何攻击,可以不受干扰地向“雄狮号”开炮。 [ 原注:官方海军史错误地将“莫尔特克号”记作“德尔夫林格号”。根据德国人记述,很清楚“莫尔特克号”是未受攻击的军舰,只有她没有对手,也没有伤亡。 ] 所有德国的3艘主力舰都将炮火集中在“雄狮号”上;在接下来的一个半小时里,这艘尊贵的军舰,挂着上将那面坚定不屈的旗帜,以最高的速度冲向风暴的中心。海浪在她的四周汹涌翻腾,几百吨的海水洒落在她的甲板上。一时间爆炸四起,弹片横飞。自九点半起,她就连连不断地被击中。将近10点钟时,她的最前面的炮塔被轰倒,其中一门大炮失去了作用。几分钟之后她的铁甲被一枚11英寸炮弹打穿。10点18分“德尔夫林格号”射出的两枚12英寸炮弹击中了她——其中一枚穿透甲板在甲板后面爆炸,导致几个防水舱隔进水;另一枚射穿吃水线下的铁甲板。上将不屑于呆在指挥塔里,索性与他的参谋人员一起站在露天舰桥上,继续指挥他的旗舰以最高速度向前猛冲,当时她还没有受大损伤,时时曲折行驶以便躲闪敌人的炮火。形势是有利的。我方的战列巡洋舰还没有一艘遭到重创,“无畏号”有能力对付任何受伤的敌舰。战斗的关键时刻现在来到。

  10点22分贝蒂上将发现他的军舰受到烟雾的严重妨碍,他命令战列巡洋舰“排成西北北方位线” [ 原注:“方位线”是一种梯形队形。 ] 继续以最高速度行驶。他的目的是想躲开烟雾与水花,并使中队的后部能贴近敌人作战,此时敌人已形成以“赛德利茨号”的左舷为准的方位线。德国小舰队通过右转舵改变航线,威胁着让贝蒂穿过它们的尾迹,也就是说,让他进入可能会撞上他们布下的水雷与鱼雷的水域。这种“回马枪”式的威胁迫使贝蒂上将放弃他的包抄战术,顶着猛烈的炮火恢复了平行航线。“布吕歇尔号”此时燃起了大火,落在德国舰队外面;到了10点45分,贝蒂上将命令落在后面一段路但很快在赶上“布吕歇尔号”的军舰“无畏号”,“攻击向北突围的敌人”。贝蒂上将作进一步努力以靠拢敌人,但是到了10点52分,正当与“赛德利茨号”、“莫尔特克号”和“德尔夫林格号”打得不可开交之际,已经中了14弹的“雄狮号”突然又中一弹,这一弹不仅严重影响了她的速度,而且,如事实所证明的那样,对我们的全面胜利也造成最大的缺陷。她的左舷机器失灵,舰体倾斜10度,几分钟内速度降至15节。

  “雄狮号”渐渐落在方位线后面,“猛虎号”、“皇家公主号”和“新西兰号”迅速越过她,此时(10点54分),“雄狮号”前桅平台上贝蒂上将接到报告,在舰首右舷有潜望镜的水波纹,上将和指挥人员都看到了。如我们现在知道,德国的潜水艇当时就在那个水域。为了迅速躲避危险,贝蒂上将迅速作机动决定,他命令全中队一起朝左舷转向8点,即成直角穿过敌人的后部恢复他先前的航向。这个动作打算在最短时间内完成,4分钟后上将改变航向,发出信号“航向东北”。然而,事态已完全超出了他的控制。“雄狮号”已远远落在了她伙伴的后面。她的无线电已被击毁,探照灯也被击碎,只有两条发信号用的旗绳还残留着。在这个危急关头,当巨大战舰(不管我们的还是敌人的)以将近30英里的时速劈浪前进时,稍一偏斜每秒钟都会改变她们之间的空间关系,载着体现整个作战精神与方向的贝蒂上将的“雄狮号”却瘫痪了,而且几乎成为哑巴了。她发出的最后两个信号,第一个是“攻击敌人的尾部”,第二个作为临别嘱咐是,“更紧地咬住敌人,重复上将此刻发出的信号”。但是没有一艘战列巡洋舰接到最后的命令,因为很难读懂末端被风吹到上边的信号旗。

  在此关头,面对这种情况,海军少将穆尔接管了指挥权,他的旗帜飘扬在方位线上排在第三的“新西兰号”上。我在海军部任职的大部分时间里,他任第三海军大臣,他的其杰出才能发挥了难以估价的作用。他一直渴望获得能与他的军阶和职位相称的海军指挥权。他的愿望得到了满足,可是现在命运女神却以嘲弄和不可揣摩的姿态立刻出现在他的面前。起初他无法确定由他接管指挥权。权力从来没有正式移交给他。他不明白贝蒂上将为什么会突然急转向北。发现敌人潜水艇的事并没有向他报告。“攻击敌人的尾部”的信号在“雄狮号”上挂起时“航向东北”的方向信号还未收下。因此,所有的战列巡洋舰都把这两个信号视作一个,穆尔少将把信号解释为向被遗弃的孤单的“布吕歇尔号”发起进攻,当时这艘军舰正处于他的东北方向。无论是穆尔少将或是其他战巡洋舰都没有见到“更紧地咬住敌人”这个信号。他于是也就容忍了他的导航舰“猛虎号”按照对贝蒂上将命令的同样误解继续她的航线行驶。“雄狮号”脱离方位线后有将近一个小时,直到11点52分之前,他没有发布任何命令。

  图08、多格滩作战图2,1915年1月24日。

  3rd Battle Squadron,第三战列中队;Battle Cruisers,战列巡洋舰;Blücher Only,只有1艘“布吕歇尔号”;Blücher sunk,“布吕歇尔号”沉没;British Battle Cruiser,英国战列巡洋舰;German squadron,德国中队;German Submarines hereabout,德国潜艇出没处;Grand Fleet,大舰队;Lion,“雄狮号”;Lion only,只有1艘“雄狮号”;longitude East from Greenwich,从格林尼治起的东经度;Mine Field,雷区;Noon,正午;North Sea,北海;Tiger leading Squadron,由“猛虎号”领航的中队;Tyrwhitt with Harwich Force,蒂里特及其哈里奇海军。

  整个作战因此变得支离破碎。英国的4艘战列巡洋舰全都停止了对撤退德舰炮击,转而开始包围倒霉的“布吕歇尔号”,她已是千疮百孔,而且已被轻巡洋舰和“M”级驱逐舰缠住。到了12点10分,以拼死的勇气战斗到最后的“布吕歇尔号”终于翻倒沉入波浪之下。舰上将近1200名官兵中有250名被英国的驱逐舰和轻巡洋舰救起;如果没有德国水上飞机的干扰,不分青红皂白地朝快要淹死的德国人和英国抢救人员扔炸弹,还有更多人能够获救。与此同时,冯·希珀上将被命运之神把他从几乎肯定毁灭中解救出来,继续以最大速度朝80英里外的黑尔戈兰湾逃去,他留下来的3艘军舰中有两艘燃烧着熊熊大火,到处遭毁坏的设备,挤满了伤亡人员。已经进入毁灭险境的德国战列巡洋舰中队就这样再一次逃脱。

  根据海军部穆尔少将的上司们的意见,他当时所做的或未做的事情均已得到批准。他没有背离他的军舰接到的实际命令的严格含义。前面的命令没有被贝蒂最后发出的一个信号“更紧地咬住敌人的”所纠正,似乎表明有某种穆尔少将不知道的理由导致我们这位最大胆的海军将领突然终止战斗。当“雄狮号”落后时,指挥权是何时真正交到他的手中的?要确定这一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对贝蒂上将的信任越大,他接受指挥权的过程就越慢,对改变航向穿越敌舰队后部信号的印象就越深。这种考虑所占的时间有一刻钟可能就足够了,而一刻钟是一段很长时间。军舰在追逐时或者只保持各自的位置,或者与其他军舰保持着一定的位置,此时只能允许极小的速度差异,一旦稍稍偏离平行的航线,距离很快就会拉开。一旦他确信自己已掌握了指挥权,确信贝蒂上将不再指挥,他肯定明白应恢复平行航线,重新追逐失踪的冯·希珀的军舰。但是他进入有效射击距离之前肯定有长时间的耽误;他的中队本来始终可以更靠近黑尔戈兰湾和德国的公海舰队。

  06

  执掌高级指挥权的海军将领们在海战中要经受的考验,较之陆军将领们在陆上战斗中要经受的考验更为严峻。海军将领要亲自带领舰队,如同舰队中的任何人一样,他也会遭到大炮的猛轰,也要冒很大的危险;而陆军将领却别无选择,不管他愿意不愿意,他必须呆在完全宁静的指挥部里,这个指挥部可能距离战场有10英里、15英里、甚至20英里。陆军将领必须依赖别人送上来的报告,这种报告来自旅部、师部和军部,在和参谋人员商量完以后,他的命令又通过同样的渠道传达下去;而海军将领则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自己的嘴唇发布会导致整个重大事件发生变化的命令。海军军事行动的各个阶段彼此连接,间隔时间只有两、三分钟;然而在现代战争中,陆军司令可以过两、三个小时、有时甚至要过几天才有必要做出新的决策。而海军一旦加入海战,整个战局都掌握在海军将领或他的继承者手中,只要他还能够发信号;然而在陆地上打仗,只要进攻发动时刻的钟点敲响后,战局暂时几乎完全脱离了将领的控制。

  陆战失败可以有上百个方法解释其原因和掩盖任何错误的后果。关于失败最简单的处置方法就是第二天换一个方向或换一个条件继续进攻。但是在海战中决没有第二次机会。敌人消失了几个月,战斗也就过去了。海军将领每分钟口头发布的命令都永远记录在参战军舰的航海日志上。海军舰艇除非其机械装置停止运转,就要准确而死板地服从人的意志发出的指示。每艘军舰在每一时刻的航线与航速全都记录下来。沉没的每艘军舰的价值都是众所周知的。沉舰的名单会被公布。人们制造了海图和罗盘,每艘军舰的位置和行动几乎可以精确无误地以相对其他军舰位置标出。战场是平展的,几乎没有变化。在每一个点上都可以要求做出正确解释,在历史的强光下可以再现和分析当时的紧张场面。我们在做出判断时必须牢记这一点。

  07

  虽然这些严峻的事情就此定局,但远远落在后面并相信追逐正在继续的贝蒂上将,决定离开受伤的“雄狮号”,他将他的旗帜悬挂在“进攻号”驱逐舰上,继续向前追赶还在交战的我方舰队。可是,中午过后不久他看到他的军舰迎着他回来。在得知剩余的敌人已经逃脱感到十分懊丧,他命令恢复追击,然而现在没有机会取得成功。20或30分钟的宝贵时间已被耽搁,这就意味着与敌人的距离已经拉下两三万码。这是无法挽回的。意识到继续追逐已毫无用处,他只好返航驶向“雄狮号”,为这艘军舰提供安全保障,使她能顺利返回福斯湾。

  “雄狮号”的情况有一阵子显得岌岌可危;她的速度降到了八节,她的倾侧程度增大,人们对她忧心忡忡。最后,她的蒸汽机变得根本不能产生蒸汽,只好让“无畏号”拖行。就这样开始她缓慢、漫长而危险地驶向福斯湾的归程。24日整整一夜、25日整整一天一夜蒂里特准将率领的60艘驱逐舰一直团团围绕着她,保护她免遭鱼雷或潜水艇的攻击。准将命令,“如果发现潜水艇就狠打猛轰,别管周围的军舰。”26日白天“雄狮号”在众人的欢呼声中安然抵达,在罗赛斯抛锚。

  08

  多格滩的胜利暂时中止了已开始聚合的、反对我掌管海军部的不友好运动。贺词从各方不断涌来,我们再次享受到恰当的威望。“布吕歇尔号”被击沉,其他德***舰遭到重创后逃跑,这些已被视为实实在在、无可争议的战果。证实德国皇帝再次处于1914年8月28日战争开始后承受的阴暗情绪中。德国海军部的一切宏大计划再次完全被压制,除了潜艇战之外,将近15个月期间北海以及全部领海都一直太平无事。中立国家将此次战役视作英国在海上至高无上地位的铁证,即便在国内,海军部也感到,人们信心与善意明显增加,这带来了好处。

附录、中东绥靖政策备忘录

附录、中东绥靖政策备忘录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战后·第五》出自————《战争通史》陛下政府对1921年初伊拉克的形势最不满意。大战后一直维持着英国直接统治的制度,在前一年夏季垮台,当时,幼发拉底河沿岸的局部反抗发展为严重的叛乱,历经重重困难才在印度增援..

世界危机的结束·第二十

世界危机的结束·第二十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战后·第五》出自————《战争通史》概述:决定性行动——德国的战争计划——动员和战争——德皇的试验——致命的潮流——边界和马恩河——伊瑟河和僵持——“格本号”和土耳其——达达尼尔海峡——防守对进攻——历史..

恰纳克·第十九

恰纳克·第十九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战后·第五》出自————《战争通史》希腊士兵——沉默的紧张——英国的冷漠,法国的敌意——美国退席——古纳里斯的呼吁——精疲力竭的劳合·乔治——与俄国的协议——土耳其暴行——希腊对君士坦丁堡的设计——决定性战役:阿..

希腊悲剧·第十八

希腊悲剧·第十八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战后·第五》出自————《战争通史》回顾——韦尼泽洛斯的崛起——大战中的希腊——康斯坦丁的神圣权力——全面胜利——对色雷斯和士麦那的承诺——年轻的国王——猴子咬人——希腊选举——韦尼泽洛斯下台以及对此的反应——..

土耳其还活着·第十七

土耳其还活着·第十七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战后·第五》出自————《战争通史》“你愿意支持什么就支持什么吧!不过有一群可怜的人,他们在见到自己所希望见到的结果以前,将乐意洒尽自己的最后一滴血。”——奥利弗·克伦威尔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土耳其——协约国..

爱尔兰自由邦的兴起·第十六

爱尔兰自由邦的兴起·第十六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战后·第五》出自————《战争通史》选举协议——基础濒临崩溃——北爱尔兰的反应——致詹姆斯·克雷格爵士的信——圣灵降临周的辩论——是容忍还是轻信?——迈克尔·科林斯——佩蒂戈和贝尔利克— —爱尔兰宪法:..

爱尔兰协议·第十五

爱尔兰协议·第十五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战后·第五》出自————《战争通史》 德·瓦勒拉的拒绝 — — 爱尔兰自由邦众议院内的辩论 — — 我成了实施协议的负责人 — — 主要目标 — — 北爱尔兰的防御 — — 爱尔兰的领袖们 —一 份初步调查报告 — — 克雷格和科..

爱尔兰的幽灵·第十四

爱尔兰的幽灵·第十四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战后·第五》出自————《战争通史》 [ 原注:本章及下一章内容可参阅第16章末地图。 ]唉!弟兄们淌着鲜血!唉!创伤几时能愈合!岁月严酷无情!吾辈仇恨何时方能止休?吾辈良心,怎能躲避邪恶?克制贪婪掠夺,实因惧怕神..

维斯图拉河的奇迹·第十三

维斯图拉河的奇迹·第十三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战后·第五》出自————《战争通史》“我们走向世界胜利之路的下一步是摧毁波兰。”——托洛茨基关键——波兰问题——波兰的危险——布尔什维克的集中——波兰的前进——乌克兰——入侵波兰——停战谈判——致命的条..

俄国内战·第十二

俄国内战·第十二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战后·第五》出自————《战争通史》幽灵的战争——农民——农民的长老或代表——半心半意的政策——寇松勋爵的批评——北俄罗斯——新建的旅——后卫——撤出——临别的打击——履行义务——高尔察克的垮台——援助的撤回—..

和平条约·第十一

和平条约·第十一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战后·第五》出自————《战争通史》“虽然我们得到了和平,但要解决所有事情还将要很长的时间。虽然风暴已平息,但在一场风暴后大海的波涛起伏还会持续很长的时间。”——塞尔登《席间谈话》(Table Talk)领土问题的解决 — ..

“三头政治”·第十

“三头政治”·第十 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战后·第五》出自————《战争通史》“致你们全体三人,这个伟大世界的元老院议员。”——《安东尼与克娄巴特拉》,11,6威尔逊与预备条款 — — 贝克先生的第二次电影效果 — — 德国人的看法 — —断章取义的引述 — —..

未完成的任务·第九

未完成的任务·第九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战后·第五》出自————《战争通史》“布尔什维克主义威胁要以武力来强行统治那些反对过它,且应我们的要求组织起来的人。如果在他们为我们的目的服务时,在他们承受一切风险时,我们说,‘谢谢你们,我们非常感激你们,你..

国际联盟·第八

国际联盟·第八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战后·第五》出自————《战争通史》三个阶段——有缺点的程序——最高级会议——双重关系——国际联盟委员会——盟约的起源——英国的贡献——怀疑态度——总统的国书——委任统治问题——自治领的观点——总统和自治领总理—..

和平会议·第七

和平会议·第七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战后·第五》出自————《战争通史》1814—1919 — — 文献 — — 电影制作 — — 顶峰上的威尔逊 — — 国会选举——敌对的参议院 — — 威尔逊的误解 — — 后果 — — “普通老百姓” — — 秘密条约 — — 在胁迫下 — — ..

十四点·第六

十四点·第六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战后·第五》出自————《战争通史》威尔逊总统——十四点——停战谈判——豪斯上校的说明——10月29日的会议——劳合·乔治先生的拒绝——豪斯上校的威胁——首相的顽强态度——协约国的保留意见——海上自由——达成一致——法..

干涉·第五

干涉·第五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战后·第五》出自————《战争通史》顿河上的科尔尼洛夫和阿列克谢耶夫——俄国志愿军的兴起——在阿尔汉格尔的军需品——西线的严峻形势——美日跷跷板——新角色:马萨里克教授——捷克斯洛伐克军团——布尔什维克的背信——令人..

可怜的俄罗斯·第四

可怜的俄罗斯·第四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战后·第五》出自————《战争通史》“不愿意为社会革命胜利而牺牲他祖国的人不是社会主义者。”——列宁“我是永远否认一切的精灵。”——《浮士德》中的默菲斯托菲里斯语缺席者——“无名野兽”——回顾——1917年3月革命..

复员·第三

复员·第三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战后·第五》出自————《战争通史》“战争结束了,老战士静坐着,整个世界忙于护理创伤;整个世界,阴沉而可怕,它嘲弄着征服者凯歌的轻快旋律。”——拉迪亚德·吉卜林新政府的组成——在陆军部——陆军中的严峻形势——补救办法..

民众·第二

民众·第二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战后·第五》出自————《战争通史》军需部的问题 — — 工作、工资和原料 — — 军需工业的复员 — — 战时团结 — — 党派政治的复活 —— 劳合·乔治先生和自由党人 — — 和平大会及其代表们—— 大选 — — 强硬路线 — — 全..

“战时魔力的消失”·第一

“战时魔力的消失”·第一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战后·第五》出自————《战争通史》4个世纪的持续时期——胜利的庆典——喜悦与反应——世界的主人——停战梦——聚会——俄国——德国的机会——新武器——新贵族——不正常条件——无法预见的形势——和平的震动—..

俄国的崩溃·第二十四

俄国的崩溃·第二十四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东线战争·第四》出自————《战争通史》1917年协约国的前景——突然的沉寂——沙皇的苦难——革命的制造者——罗江科向沙皇吁请——沙皇的退位——俄军的毁灭011917年3月13日下午,俄国驻伦敦大使馆通知我们说,他们已经..

勃鲁西洛夫的进攻·第二十三

勃鲁西洛夫的进攻·第二十三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东线战争·第四》出自————《战争通史》1916年的协约国计划——俄军的攻势——俄军力量的恢复——意大利向沙皇呼吁——俄军最伟大的胜利——德国的决定——恢复防线——罗马尼亚加入协约国——法金汉被撤职——兴..

法金汉重返西线·第二十二

法金汉重返西线·第二十二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东线战争·第四》出自————《战争通史》1915年的战果——法金汉的最高地位——不自觉的征服者——他的观点没有改变——德国在东线的另一选择——凡尔登——康拉德与法金汉——主张分歧圣诞节又来临了;法金汉和康拉..

对塞尔维亚的清算·第二十一

对塞尔维亚的清算·第二十一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东线战争·第四》出自————《战争通史》保加利亚和达达尼尔海峡——苏夫拉湾战斗——保加利亚的决定——内部的斗争——兴—鲁对德军总司令部——法金汉的反驳——洛斯与香槟战役——西方协约国的战败——马肯森在..

华沙的陷落·第二十

华沙的陷落·第二十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东线战争·第四》出自————《战争通史》俄军的灾难——德军进军的停顿——德国人的焦急——法金汉的问题——兴—鲁的野心——德皇与对立的两派——华沙的陷落——围攻新格奥尔吉耶夫斯克——新格奥尔吉耶夫斯克的陷落——..

在达达尼尔海峡那边·第十九

在达达尼尔海峡那边·第十九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东线战争·第四》出自————《战争通史》法金汉的信条 — — 德国的新打击力量 — — 进攻达达尼尔海峡 — — 进攻达达尼尔海峡的反应 — — 对法金汉的压力 — — 进攻点 — — 皇太子 — — 第11集团军的集合— ..

冬季会战·第十八

冬季会战·第十八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东线战争·第四》出自————《战争通史》兴—鲁的东线计划——俄军的力量与弱点——“巨蟹”——轻率的泄密——蟹钳运动——第10集团军的迂回运动——德军前进——俄第20军——战役的结果——普热梅希尔的陷落01兴登堡占了法..

东进还是西击?·第十七

东进还是西击?·第十七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东线战争·第四》出自————《战争通史》喘息时间——巴尔干各国——对比的命运——防御的优势——柏林的紧张关系——意大利的战争准备——兴登堡的挑战——德皇的决定——贝希托尔德的离开——德国的第一次恢复——英..

罗兹战役·第十六

罗兹战役·第十六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东线战争·第四》出自————《战争通史》法金汉与东线——伊普尔——可靠的信使——亨奇的任务——兴登堡—鲁登道夫的问题——伊普尔:11月11日——法金汉的第二个想法——从托伦挺进——罗兹战役——运气转折——舍弗的功绩..

第二回合·第十五

第二回合·第十五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东线战争·第四》出自————《战争通史》间歇——法金汉掌权——向北海赛跑——法金汉的新计划——安特卫普——佛兰德的英军——伊普尔之战的影响——兴—鲁的新军——法国对俄国的请求——大公的计划——德国对奥地利的援助..

首战马祖里湖区·第十四

首战马祖里湖区·第十四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东线战争·第四》出自————《战争通史》下一个任务——兴—鲁的计划——德军的重新组合——吉林斯基的部署——弗朗索瓦的迂回运动——弗朗索瓦的成就——俄军的反击——弗朗索瓦在追击中改变方向——伦嫩坎普夫军队的..

坦嫩贝格之战·第十三

坦嫩贝格之战·第十三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东线战争·第四》出自————《战争通史》法国人的记述——萨姆索诺夫——几种战略考虑——萨姆索诺夫的进军——伦嫩坎普夫——吉林斯基——萨姆索诺夫的险境——伦嫩坎普夫的迟钝——德军的两难处境——俄军的无线电报—..

对东普鲁士的入侵·第十二

对东普鲁士的入侵·第十二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东线战争·第四》出自————《战争通史》俄军西北战线——对方的司令官——德军的部署——第一次遭遇战:贡宾嫩——麦肯森的败退——贡宾嫩战事以后——电话交谈——兴登堡——鲁登道夫——霍夫曼——鲁登道夫的到来..

伦贝格之战·第十一

伦贝格之战·第十一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东线战争·第四》出自————《战争通史》向兹洛塔 — 利帕河挺进 — — 撤退中的奥第3集团军 — — 第3集团军的溃败 — — 在康拉德司令部 — — 康拉德的信 — — 奥芬贝格的机会 — — 普列韦的逃脱 — — 从伦贝格撤退 ..

奥地利与俄国之间的战争·第十

奥地利与俄国之间的战争·第十 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东线战争·第四》出自————《战争通史》在加利西亚的集团军——俄军的挺进——伊万诺夫的集团军——克拉希尼克战役——奥军的优势——俄军被打败——伊万诺夫的反措施——科马鲁夫战役——普列韦的转轮——战..

东线军队的集结·第九

东线军队的集结·第九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东线战争·第四》出自————《战争通史》奥地利对俄国——同盟国之间——毛奇致康拉德——康拉德致普里特维茨——奥地利骑兵侦察——俄国的抉择——决定——俄国的努力01奥地利的对俄作战计划仔细考虑了把部队集结在桑河..

动员的间隙·第八

动员的间隙·第八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东线战争·第四》出自————《战争通史》比利时与塞尔维亚——意大利的回避——犹豫与放弃——奥地利的选择方案——康拉德的辩解——重大的错误——B方案被取代——解释——对塞尔维亚的军事行动——塞尔维亚部署——波蒂奥雷..

宣战·第七

宣战·第七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东线战争·第四》出自————《战争通史》最后通牒——海军的准备——奥地利宣战——塞尔维亚的答复——德皇备忘录——奇怪的延误——第二阶段——英国舰队——巴黎与伦敦——圣彼得堡——俄国的动员问题——沙皇与德皇——沙皇为和..

战线与战士·第六

战线与战士·第六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东线战争·第四》出自————《战争通史》概述——军事行动的规模——波兰的凸出部分——战场——战略和地理——德国的计划——施蒂芬计划——比利时中立——列日瓶颈——动员意味着战争——康德拉—毛奇的安排——无法预计的..

奥地利的最后通牒·第五

奥地利的最后通牒·第五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东线战争·第四》出自————《战争通史》德国的承诺——德皇的决定——德皇的臣仆——波茨坦接见,7月5日——德国海军采取的措施——奥地利内阁会议,7月17日——蒂萨的抵抗——蒂萨的忠告——空白支票——厄运——战争..

皇太子遇刺·第四

皇太子遇刺·第四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东线战争·第四》出自————《战争通史》在海军部,1914年——表面的平静——科诺皮什泰会见——黑手——波蒂奥雷克将军——萨拉热窝的悲剧——奥地利的愤怒——康拉德的机会——切尔施基受训斥——德国的煽动——奥地利的询..

走向深渊·第三

走向深渊·第三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东线战争·第四》出自————《战争通史》在走向战争的道路上 — — 1911年阿加迪尔 — — 对银行家的演说 — — 1911年英国与德国 — — 我任海军大臣 — — 海军竞赛 — — 奥地利的机会 — — 康拉德 —埃伦塔尔的争论 — — ..

吞并波斯尼亚·第二

吞并波斯尼亚·第二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东线战争·第四》出自————《战争通史》奥地利的托管省——对青年土耳其运动的反响——布赫劳会谈——仆役的抹布——1908年欧洲危机——和平处于危急状态——英国的态度——德国对俄国的挑战——意志冲突——埃伦塔尔的胜..

哈布斯堡王朝的黄昏·第一

哈布斯堡王朝的黄昏·第一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东线战争·第四》出自————《战争通史》历史上最大的战争——对抗——难忘的战场——一个衰落中的帝国——不和的各民族——波兰的梦——弗兰茨·约瑟夫皇帝——奥皇的圈子——奥皇的友谊——皇位继承人——他的婚姻..

军舰名译名对照表

军舰名译名对照表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1916—1918·第三》出自————《战争通史》Aboukir阿布基尔号;Acasta阿卡斯塔号;Admiral Farragut法拉格特上将号;Agamennon阿伽门农号;Agincourt阿金库尔特号;Ajax阿贾克斯号;Albion阿尔比思号;Algerine阿尔及利亚人号..

外汉人名对照表

外汉人名对照表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1916—1918·第三》出自————《战争通史》Aerenthal埃伦塔尔;Alberich艾伯里克;Albert阿尔贝特;Albrecht阿尔布雷希特;Allanson,Cecil阿兰森,塞西尔;Allen艾伦;Allenby艾伦比;Alp,Tekin阿尔普,特金;Alexeieff阿列克谢..

附录、英军、法军和德军伤亡正式统计报告

附录、英军、法军和德军伤亡正式统计报告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1916—1918·第三》出自————《战争通史》表I:英军在西线每月伤亡总数1914年8月14409.9月59615.10月66852.11月73888.9月15189.10月25909.11月46238.12月38620.10月30192.11月9263.12月13803.65761304..

胜利·第五十五

胜利·第五十五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1916—1918·第三》出自————《战争通史》01大战现在进入了最后阶段。1918年期间,英国和不列颠帝国的努力达到了最高峰。帝国在各战区与敌人作战的兵力达450万人,处于备战状态的人员将近600万。大舰队各种舰只的实力达到最高..

日耳曼帝国的崩溃·第五十四

日耳曼帝国的崩溃·第五十四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1916—1918·第三》出自————《战争通史》01在大战之前,人们似乎认为,这种恐怖和屠杀即使开始了,也不可能持续数月以上。而在大战最初两年以后,人们又难以相信它们竟会终结。我们与往常的生活好像被一条无限宽..

形势的转变·第五十三

形势的转变·第五十三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1916—1918·第三》出自————《战争通史》01继努瓦永之战以后的一个月里,德国统治者面对一片令人沮丧的景象和日益加剧的听天由命之感,他们开始感到不寒而栗。在各国乃至全世界武装力量的强大联合中没有间隙、没有裂缝..

舍曼代达姆岭的突然袭击·第五十二

舍曼代达姆岭的突然袭击·第五十二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1916—1918·第三》出自————《战争通史》014月底,当北方的战斗渐渐平息的时候,鲁登道夫发现自己面对的敌军部队太多,于是把目光投向别的地方。他写道 [ 原注:《我的战争回忆录》,第615页。 ] ,“最有..

高潮·第五十一

高潮·第五十一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1916—1918·第三》出自————《战争通史》014月9日星期二,德军对英军的第三次大的战役努力开始了。为了阻止德军向亚眠的推进,道格拉斯·黑格爵士被迫削减其防线其它地方的兵力。他不是平均地削减,而是运用有选择的明智方法..

3月21日·第五十

3月21日·第五十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1916—1918·第三》出自————《战争通史》01随着帕森达勒战役在隆冬的暴风雨和泥泞中停止,德国军事统治者们又集中注意力于一种新的局势。俄国的崩溃使他们能将100万军队和3000门大炮从东线运往西线。因此,从发动入侵以来,..

德军在西线的集结·第四十九

德军在西线的集结·第四十九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1916—1918·第三》出自————《战争通史》01继1917年的大量屠杀生灵的一系列战争之后,出现了严重的人力危机,于是战时内阁对我国剩余的人力物力进行了一次长期探索性的调查。首当其冲受到屠杀的英国步兵可悲地减..

英国击败德国潜艇·第四十八

英国击败德国潜艇·第四十八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1916—1918·第三》出自————《战争通史》01通常认为,德军1914年进攻巴黎和无限制的潜艇战都“几乎获得成功”。不过此说尚需加以分析,对陆战与海战之间的问题也要加以区别。观看一场势均力敌的足球赛的球迷,观..

在军需部·第四十七

在军需部·第四十七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1916—1918·第三》出自————《战争通史》011917年7月16日,首相邀请我参加新政府。他提议我或者在军需部供职,或者赴新设立的空军部上任,有一个附带条件是,如果我选择后者,他下午在政府必须要对人事重作安排。我立即表..

尼韦勒将军的试验·第四十六

尼韦勒将军的试验·第四十六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1916—1918·第三》出自————《战争通史》01正当凡尔登之战高潮迭起的时候,注定要改变战争进程的几位新秀在隆隆的炮声中开始崭露头角。贝当手下最成功的指挥官是一位名叫尼韦勒的将军;此人原是一名炮兵军官,凭..

美国的介入·第四十五

美国的介入·第四十五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1916—1918·第三》出自————《战争通史》“鉴于德意志帝国政府已对美利坚合众国政府和人民屡屡采取战争行动,因此美利坚合众国参议院和众议院在联席会议上决定:兹正式宣布美国与德意志帝国之间处于由后者强加给美国的..

罗马尼亚的灾难·第四十四

罗马尼亚的灾难·第四十四作者: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 ·英国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1916—1918·第三》出自————《战争通史》01我们已经知道,1916年初处于孤立地位的罗马尼亚,多么容易受威逼利诱加入日耳曼强国阵营。我们已经看到法金汉如何把矛头转向西方对准法国,并让奥地利将矛头指向意大利,..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