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攻中途岛和阿留申群岛·第一
进攻中途岛和阿留申群岛·第一
作者:坂本金美 ·日本
出自————《日本潜艇史》《中途岛作战·第三》
出自————《战争通史》
一、联合舰队的作战计划
1942年4月12日,联合舰队经与军令部协商,确定了第二阶段的作战日程。海军在战前制定的作战计划是首先攻占南方资源丰富的地区,初步形成不可战胜的态势,以此作为第一阶段作战;尔后,一面加强西太平洋的防御,一面寻找敌舰队主力 决战,将其歼灭,确立长期不败的态势,以此作为第二阶段作战。然而,开战之初的珍珠港作战,业已完成了第二阶段的主要作战任务——歼灭美国太平洋舰队主力,因此,开战后的第二阶段作战,明显带有第三阶段作战,即谋求结束战争的性质。其具体日程如下:5月7日,攻占莫尔兹比港;6月7日,攻占中途岛和阿留申群岛;7月8日,攻占新喀里多尼亚岛;7月18日,攻占斐济群岛;7月21日,在萨摩亚群岛实施登陆或破袭作战。
进攻莫尔兹比港的计划,早在1942年1月就已下达,但因3月在莱城和萨拉莫阿实施登陆时,准备用于进攻莫尔兹比港的部队,由于遭到敌航空母舰编队的袭击而受到损失,只好延期执行这项计划。
大本营海军部关于进攻中途岛和阿留申群岛的第18号作战命令和军令部总长的第94号作战指示,是5月5日发布的,山本司令长官也于当日下达了联合舰队第12号作战命令,明确了第二阶段的作战计划。这次行动的规模相当庞大,联合舰队动用了实施海上决战的大部分兵力。第1机动部队于N-2日(N日为6月7日),从中途岛北面开始空袭该岛;登陆部队从西面接近该岛,于N日开始实施突击上陆,主力部队的主队位于机动部队以西,约距400海里(740公里),其警戒部队位于主队以北,并负责对北方部队的行动实施支援。
北方部队的重要行动是,先于N-3日,由第2机动部队空袭荷兰港,以此发起攻击,后于N日在基斯卡岛和阿达克岛实施登陆或破袭作战。为此,派出的参战兵力如表三:
表三顺序部队指挥官兵力1主力部队联合舰队司令长官直辖主队同上以第1舰队第1战队(战列舰3艘)为主警戒部队第1舰队司令长官以第1舰队第2战队(战列舰4艘)为主2登陆部队第2舰队司令长官以第2舰队为主3机动部队第1航空舰队司令长官以第1航空舰队(第1、第2航空战队)为主,组成第1机动部队4先遣部队后详5岸基航空部队第11航空舰队司令长官第1航空舰队6南洋部队第4舰队司令长官以第4舰队为主7北方部队第5舰队司令长官第5舰队、第4航空战队(第2机动部队)等(一)潜艇部队作战方针
2月1日,调整了第1、第2、第3、第4潜艇队的编成。3月10日,新编一个第14潜艇队。这时,第1潜艇战队和第8潜艇战队的兵力编成如下。
第1潜艇战队编有“伊-9”号潜艇、第2潜艇队(“伊-15”号、“伊-17”号、“伊-19”号潜艇)和第4潜艇队(“伊-23”号、“伊-25”号、“伊-26”号潜艇)。
第8潜艇战队编有“伊-10”号潜艇、第1潜艇队(“伊-16”号、“伊-18”号、“伊-20”号潜艇)、第3潜艇队(“伊-21”号、“伊-22”号、“伊-24”号潜艇)和第14潜艇队(“伊-27”号、“伊-28”号、“伊-29”号、“伊-30”号潜艇)。
3月10日,撤消了第4潜艇战队的建制;4月10日,又撤消了第6潜艇战队的建制。第13潜艇队以及“伊-133”号潜艇,归第6舰队直辖。第21潜艇队编入第7潜艇战队。
此外,第3、第5以及其他潜艇战队所辖的“海大”型潜艇,从5月30日起,在其舷号上各加100。例如,原“伊-68”号潜艇,改为“伊-168”号。
4月10日前后,第1、第3、第5、第8潜艇战队和第13潜艇队,均在国内休整;第2潜艇战队(除“伊-1”号潜艇正在国内休整外),正在印度洋作战;第7潜艇战队除第21潜艇队在特鲁克外,其余几个潜艇队也在国内休整。根据联合舰队的上述作战计划,为潜艇部队规定了如下作战方针:
第1潜艇战队 支援北方部队在阿留申群岛的预定地域实施登陆作战。
第2潜艇战队 限于5月1日前,从印度洋返回横须贺;休整后,前往澳大利亚地区作战。
第3潜艇战队 支援有关部队实施中途岛登陆作战。
第5潜艇战队 同上。
第8潜艇战队 以半数潜艇对非洲东海岸附近的军事要地,实施特攻作战 [ 译者注:指用袖珍潜艇进行突击 ] ,尔后在印度洋,开展破交战,以其余潜艇对澳大利亚一带的军事要地,实施特攻作战,尔后在南太平洋开展破交战。
第13潜艇队 协同有关部队实施中途岛作战。
第7潜艇战队 听从第4舰队指挥,并与其协同作战。
由此可见,潜艇部队的作战方针是除第8潜艇战队外,其余大部兵力皆须参加联合舰队统一组织的行动。
(二)潜艇部队的作战计划
根据联合舰队5月8日签发的进攻中途岛和阿留申群岛的兵力布势,特将潜艇部队的兵力作如下部署。
指挥官:第6舰队司令长官。
兵 力:第6舰队(缺第1潜艇战队,含第13潜艇队)、第5潜艇战队。
主要任务:
1、对敌舰队实施突击,对重要地域进行监视;
2、执行侦察警戒任务;
3、执行“K”号行动;
4、破坏敌人的海上交通线。
作战要领:
1、在N-5日以前,第3、第5潜艇战队必须进入中途岛与夏威夷群岛之间的海域,以配合登陆部队的行动。在登陆部队基本上建立起防御部署之前,第1、第3和第5潜艇战队,均须以中途岛为基地,捕捉并袭击企图夺回该岛的敌特混部队。
2、在N-5日以前,派一艘潜艇对中途岛、库雷岛进行侦察;尔后,驶至中途岛以东海域,负责对登陆之前的气象进行预报。
3、第13潜艇队派2艘潜艇在弗伦奇弗里盖特礁脉,1艘潜艇在莱桑岛锚地,负责对水上侦察机进行补给。
4、将部分潜艇部署在印度洋、南非、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一带海域,以袭击敌方舰艇和破坏海上交通线。
第1潜艇战队编入北方部队,其作战要领如下:
1、第1潜艇战队的部分潜艇,对阿留申群岛某些要地进行侦察,并于N-5日前到达西雅图海域,执行监视任务。
2、若无其他命令,至N+7日,第1潜艇战队归回第6舰队建制。
第6舰队以“香取”号巡洋舰为旗舰,4月16日由濑户内海出航,进至特鲁克与第4舰队磋商后,5月3日驶抵夸贾林岛。
第6舰队离开本土前,小松司令官已从联合舰队司令部了解到有关这次作战的一般情况。但是,6月初联合舰队进行的图上演习,第6舰队司令部却未能派人参加。
第3潜艇战队,对前来实施“杜立特空袭”的美国航空母舰特混编队进行搜索后,便于5月10日进入夸贾林岛锚地。只有“伊-8”号潜艇因战队司令官三轮少将患病而返回横须贺。后由河野千万城少将接任该战队司令官。但河野乘“伊-8”号潜艇出航后,又于5月6日被己方陆上攻击机炸伤,因而返回本土。此外,“伊-172”号潜艇也因故障而返航,没能参加中途岛作战。“伊-168”号潜艇,因修理耽误了一些时间,到5月23日才从吴港出航。
第5潜艇战队,由于艇只陈旧,修理所需时间较长,其大多数潜艇是5月24日前后到达夸贾林岛的。“伊-164”号潜艇在驶往夸贾林岛的途中失踪。第13潜艇队的3艘潜艇,于5月23日前到达夸贾林岛。无论第3战队,还是第5战队,在到达夸贾林岛之前,都不知道这次行动是进攻中途岛。
联合舰队特派有马参谋前去夸贾林岛传达作战命令。5月19日,经有马参谋与第6舰队司令部、第24航空战队司令部共同协商,最后决定,将原计划作部分修改:
1、为了执行“K”号行动,必须从第3潜艇战队中抽出部分潜艇,进行无线电引导和在夏威夷附近担任救生。因此,执行上述任务的潜艇,就不能在规定的时限内到达展开线。
2、第5潜艇战队,由于未能按时出航,也不能在预定日期进入指定海域展开。
3、“二式”水上飞机,如果处于满载状态,便不能从威克环礁起飞。因此,改以沃特杰环礁为其出发地。
先遣部队了解到中途岛作战的详细计划后,立即拟定作战命令,并于21日下达。在进攻中途岛这种大规模作战中,先遣部队的行动具有重要作用,可是它所隶属的各司令部却未能参加至关重要的图上作业,而且联合舰队的作战计划也传达得过迟,诸如此类的因素,对战前的准备工作都有很大影响。
先遣部队作战计划的内容,与上述的联合舰队兵力部署基本相同,主要是以下4点:
1、第3潜艇战队(缺“伊-168”、“伊-172”号潜艇)于N-5日前(参加“K”号行动的潜艇完成该项任务后),进入甲展开线(在夏威夷、中途岛一线以南)。
2、第5潜艇战队尽快构成乙展开线(在夏威夷、中途岛一线以北)。
3、第13潜艇队完成“K”号行动后,派2艘潜艇到弗伦奇弗里盖特礁脉,派1艘潜艇到莱桑岛附近,去为水上飞机以及水上侦察机进行补给。
4、“伊-168”号潜艇对中途岛进行侦察。
另外,关于“K”号行动的作战要领与3月的那次作战行动相同,主要有以下几点:
1、执行日期
若P日(5月31日)不利,则向后顺延;如6月3日前不能实施,则取消这项计划。
2、使用兵力
“二式”水上飞机2架、第13潜艇队以及第3潜艇战队的3艘潜艇。
3、潜艇的任务与配置
(1)对水上飞机进行补给——由“伊-121”号、“伊-122”号潜艇负责执行,“伊-123”号潜艇作为备用,配置在弗伦奇弗里盖特礁脉内的三个水域。
(2)进行无线电引导——由“伊-171”号潜艇负责,配置在M点。
(3)援救迫降飞机的飞行人员——由“伊-174”号潜艇负责,配置在N点(距夏威夷岛卡霍利角20海里,方位200度)。
(4)监视瓦胡岛之敌,并进行气象预报——由“伊-175”号潜艇负责,配置在该岛西南80海里水域。
二、中途岛作战中的潜艇战
(一)放弃“K”号行动与潜艇进入阵位过迟
配合执行“K”号行动的潜艇,其中有2艘于5月30日前就已进入规定阵位,“伊-122”号潜艇于6月4日到达莱桑岛附近水域。5月29日,“伊-123”号潜艇报告:在弗伦奇弗里盖特礁脉附近,发现正在巡逻的敌水面舰只2艘,30日又发出同样的报告。
第24航空战队接到“伊-123”号潜艇的报告后,决定将“K”号行动推迟一天实施。但是,6月1日,在弗伦奇弗里盖特礁脉附近,仍有美国水上飞机巡逻。据此判断,利用该礁脉为执行“K”号行动的水上飞机加油,已不可能,则被迫停止执行这项计划。
这是因为3月4日的“K”号行动取得成功,使敌人对我企图有所察觉。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伊-169”号潜艇在规定日期(6月2日)之前,进入指定阵位,第5潜艇战队的所属潜艇,到6月4日以后,才进入展开线。
美国的两支航空母舰特混编队,6月3日在北纬32度、西经173度水域会合;5日拂晓,到达中途岛以北200海里(370公里)水域,进入迎击部署。上述航线在第5潜艇战队的展开线以北,约距150海里(280公里)。在这种情况下,完成展开部署的一般方法是:如果条件允许,首先是一边搜索,一边实施展开,尔后才能进入展开部署。假如采用这种方法,至少是美国的舰载机可能被潜艇发现。
在中途岛作战中,联合舰队认为有效,并寄予希望的侦察手段有以下三个:
1、采取“K”号行动;
2、潜艇实施展开部署;
3、派“二式”水上飞机对中途岛以北海域进行搜索。
前两种侦察手段,均未达到目的,“二式”水上飞机的搜索,也不具备条件。由于把水上飞机的出发地改在沃特杰环礁,对中途岛以北海域就无法进行搜索。这样一来,联合舰队对美国航空母舰特混编队的动向,就一无所知,致使日机动部队一开始就空袭了中途岛。美方显然与此不同,破译了日军的密码,从而掌握了联合舰队的动向。
(二)中途岛海战
6月5日晨,日机动部队在中途岛西北海域,派出攻击机队对该岛进行空袭。4时整,接到攻击机队指挥官请求对中途岛实施第二次攻击的报告。由于在预定的搜索扇面内未发现敌舰队,机动部队指挥官于4时15分决定对中途岛实施第二次空袭,命令攻击机卸下原来准备攻击敌舰的鱼雷,改装炸弹。
此后不久,日机动部队就先后遭到美岸基飞机和舰载飞机(鱼雷机)的攻击,但是,没有受到损伤。
4时28分,“利根”号巡洋舰派出的侦察机报告:发现美舰艇编队;5时30分,又报告:该编队中有航空母舰。约在4时45分,机动部队指挥官就估计到,敌编队中必有航空母舰。因而命令飞机卸下炸弹,再改装鱼雷,以便前去攻击。约于5时40分,日机动部队开始回收空袭中途岛的攻击机,并赶紧进行再次起飞准备。约于7时23分,在起飞准备即将完成之际,日机动部队遭到美俯冲轰炸机的突袭,“加贺”号、“赤城”号和“苍龙”号3艘航空母舰,均被击伤、引起大火,丧失战斗能力。
这时,仅存的“飞龙”号航空母舰,仍在奋战,重创美航空母舰1艘。但于14时30分前后,“飞龙”号也遭到了美机空袭,并被击中。于是,4艘航空母舰均被击沉。5日夜,重巡洋舰“三隈”号和“最上”号,因碰撞受伤而在撤退时掉队。第二天(6日),这两艘军舰又受到美舰载机和岸基飞机的袭击,“三隈”号沉没。
日军发动的中途岛作战,以失败而告终。
(三)潜艇部队的行动
6月5日晨,先遣部队的潜艇部署如下,在甲展开线有4艘(隶属于第3潜艇战队),在乙展开线有7艘(隶属于第5潜艇战队),在弗伦奇弗里盖特礁脉附近有2艘,在莱桑岛附近有1艘(这3艘皆隶属于第13潜艇队),在中途岛附近有1艘(“伊-168”号),共计15艘。
山本五十六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得知3艘航空母舰被炸伤后,起初还想前去击败对方的水面舰艇编队,并对各部队的行动作了相应的部署。他向潜艇部队下达的命令是,要求第3、第5潜艇战队进入丙展开线。
根据这项命令,先遣部队指挥官小松中将,于11时20分发出如下指令:
“第3潜艇战队(缺‘伊-168’号潜艇)和第5潜艇战队,迅速进入丙展开线,前者在南,后者在北,各潜艇距离为20海里。”
第5潜艇战队各艇的阵位,由北向南依次为:“伊-166”号、“伊-165”号、“伊-162”号、“伊-157”号、“伊-156”号、“伊-158”号和“伊-159”号。关于第3潜艇战队各艇在展开线上的配置情况,尚无资料可查。14时02分,小松司令官又向第13潜艇队发出指令:“伊-121”号和“伊-123”号潜艇进入A展开线,“伊-122”号潜艇进入北纬26度40分、西经197度40分水域。
各潜艇自行采取适当方式,急速驶向新的阵位,可是,到达时间比先遣部队司令部的估计要晚得多,据“伊-174”号潜艇报告,该艇预计在7日5时才能进入丙展开线,平均航速为10-13节。
6日下午,先遣部队指挥官以为大部分潜艇都已进入丙展开线,则命令将此线向西移动约400海里,并令第3、第5潜艇战队进至丙二展开线待机歼敌。向丙二展开线移动的航速,夜间为14节,昼间水下航速为3节。与此同时,还令第13潜艇队组成B展开线。据先遣部队司令部判断,第5潜艇战队约于7日23时,第3潜艇战队约于8日19时可以到达丙二展开线。
7日,鉴于“三隈”号等几艘军舰遭到空袭,山本司令长官决意对前来追击的美舰队实施反击。12时40分,命令先遣部队迅速向西搜索,攻击中途岛以西之敌。遵此命令,小松中将发出下列命令:
1、第5潜艇战队从中途岛以北,第3潜艇战队从该岛以南通过,分别进入R、S展开线;
2、“伊-168”号潜艇向可能出现敌人的海域搜索;
3、第13潜艇队进入T展开线;
4、在180度经线以东时,昼间在水下航行,夜间则以水面状态全速航进。
各潜艇向上述的新展开线急速航进。第5潜艇战队于9日夜,第23潜艇队于11日下午至12日夜,先后进入指定阵位。
13日获悉,美航空母舰特混编队的大部分舰只仍在中途岛以东活动,先遣部队指挥官则令第3、第5潜艇战队向西经175度线上的U、V展开线移动。13日晨,各潜艇开始向东搜索前进。但是,由于受到续航力的限制,未能到达U、V展开线,就不得不向本土或夸贾林岛返航了。
R、S、T3条展开线,全长达400海里(750公里)。但是,诸潜艇进入上述展开线之前的航进情况各不相同,加之,又未正确判断美国航空母舰特混编队的撤离航线,致使长达400海里的展开线未能捕捉到美特混舰队。在此期间,只有“伊-156”号潜艇于6日4时在中途岛以东约550海里(1020公里)水域,发现1艘油船。
(四)击沉“约克城”号航空母舰
6月5日17时50分,山本司令长官命令“伊-168”号潜艇在23时之前对中途岛进行炮击。第3潜艇战队司令官又令该潜艇完成炮击任务后,留在中途岛附近,以使监视和报告敌机起降的情况。
“伊-168”号潜艇5月23日从吴港出航,6月1日对库雷岛,当天夜里及第二天又对中途岛,先后进行了侦察,尔后担任气象预报任务。6月5日夜,该艇从4000米距离对东岛的美军航空基地进行了炮击(发射6发炮弹)。后因敌军打开探照灯,开炮还击,该艇下潜撤离。
6月6日晨,第1机动部队的侦察机报告:在中途岛东北约150海里(280公里)水域,发现1艘“约克城”级航空母舰,因受重创而在海面漂摇。山本司令长官接此报告后,当即命令先遣部队指挥官派“伊-168”号潜艇将其击沉。日落前后,该艇接到这一命令,尔后急述驶向指定地点。
7日晨,“伊-168”号潜艇发现东方海面有一黑点。判明确是航空母舰后,便下潜接敌。当时,这艘航空母舰正在7艘驱逐舰的护航下,被拖往夏威夷方向。“伊-168”号潜艇接近敌警戒幕后,改用声纳隐蔽接敌。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无观测水下航行后;于9时37分伸出潜望镜进行观测,发现离该航空母舰只有500米远。考虑到距离过近,发射的鱼雷可能从目标下面通过而不命中,田道艇长便在敌警戒幕内操艇机动,以便拉大距离。10时05分,从900米距离发射4条鱼雷,并听到鱼雷爆炸声4响,判定4条鱼雷全部命中。约一小时后,“伊-168”号潜艇遭到深水炸弹的攻击,蓄电池等被炸坏,处境比较危险。直到15时50分,才摆脱了美舰的追击,结束了这场长达13个小时的艰苦战斗。为了进行修理,该艇决定返航,6月15日回到吴港。
“伊-168”号实施攻击时,“约克城”号航空母舰正在扫雷艇拖带下航进,并有5艘驱逐舰担任警戒。“马汉”号驱逐舰 [ 译者注:据《尼米兹太平洋海战史》记载,应为“哈曼”号驱逐舰。 ] 与“约克城”号靠帮并进时,也被击中3条鱼雷。该驱逐舰被炸成两段,当即沉没,但是日军当时并不知道过一情况。8日拂晓,“约克城”号航空母舰沉没。
(五)展开战的用法
虽然击沉1艘航空母舰,但是并不能说中途岛作战中的潜艇战是成功的。现将其中的问题归纳如下:
1、兵力不集中
第6舰队虽有4个潜艇战队,但在联合舰队以其大部决战兵力实施的中途岛作战中,它却只准备投入1个潜艇战队;后来感到兵力不足,又以第5潜艇战队所辖的老式潜艇予以加强。这与“胜于易胜者” [ 译者注:见孙武兵法的《形篇》,亦即在容易取胜的情况下打胜仗。 ] 的用兵原则是背道而驰的。
2、准备不充分
开始行动前,第6舰队及各潜艇战队司令部既未组织图上演习,又未与其他参战部认充分研究协同行动及作战计划。各潜艇在到达夸贾林岛之前,对中途岛作战一无所知。第6战队未能如期作好出航准备,从而也就无法实现预定的展开部署。当时任第5潜艇战队首席参谋的涉谷龙樨中校战后回忆说,若是早些知道中途岛作战的计划,在本土的出航准备也许会加快进行。准备仓促,考虑欠周,加之又无得力的侦察手段,致使美国特混舰队向中途岛以北海域开进时,未被捕捉。
3、展开线的使用方法欠妥
由14艘潜艇组成长达400海里的展开线,未能切断美国舰队的退路。这与不知道美国舰队的返航航线固然有关,然而,展开线的移动过于频繁,展开线的构成一变再变,也是必须指出的原因。
关于战前对展开线使用方法提出的一些设想,将在下一章中叙述。不过,参加中途岛海战后,若能认真进行总结,也可更巧妙地运用展开线。由于没有充分研究这个问题,在此后的作战中,又重蹈复辙,未能吸取实战中的教训。
三、阿留申作战
在中途岛作战的同时,日军对阿留申群岛西部岛屿的进攻行动,进展顺利,6月7日就占领了基斯卡岛和阿图岛。潜艇部队的作战也比较顺利,下面作一简要记述。
在联合舰队的兵力部署中规定,第1潜艇战队完成对要地的侦察任务后,派出部分兵力,前往西雅图方向监视敌人。至N+7日,如无其他命令,该战队仍归第6舰队指挥。
北方部队(由第5舰队司令官指挥)根据总的兵力部署,赋予潜艇部队两项主要任务:
在完成登陆行动之前,对西雅图、荷兰港进行监视,并搜索与攻击敌舰队;
在完成登陆行动之后,对西雅图进行监视,并捕捉与攻击敌舰队。
遵此命令,潜艇部队指挥官(第1潜艇战队司令官山崎重晖少将)对各潜艇作了如下部署:
“伊-25”号、“伊-26”号潜艇,在5月底前对科迪亚克和西雅图方向进行侦察,5月底后对西雅图方向进行监视。
“伊-19”号潜艇,在5月底前对荷兰港进行侦察,尔后积极捕捉并歼灭敌舰队。
“伊-9”号、“伊-15”号和“伊-17”号潜艇,在5月底前对基斯卡岛、阿图岛和阿达克岛进行侦察,尔后积极捕捉并歼灭敌舰队。
“伊-25”号和“伊-26”号潜艇,5月11日从横须贺出航,直接驶往科迪亚克方向。其余潜艇15日从横须贺出航,先到大凑,与第5舰队司令部协调有关问题,后于19日开往阿留申群岛方向。
第1潜艇战队最初的任务是侦察。其实施情况如下(“伊-9”号潜艇派出飞机进行侦察,其他潜艇用潜望镜进行侦察):
“伊-15”号潜艇于5月25至26日侦察了卡纳加岛和阿达克岛,
“伊-9”号潜艇于5月25日侦察了基斯卡岛和阿姆奇特卡岛,于5月26日侦察了阿达克岛和卡纳加岛;
“伊-25”号潜艇于5月27日侦察了科迪亚克岛;
“伊-19”号潜艇于5月27日侦察了乌姆纳克岛,于5月29日、31日和6月1日侦察了荷兰港;
“伊-17”号潜艇于5月28日侦察了阿图岛。
上述侦察的结果,在科迪亚克岛一带发现重巡洋舰1艘、驱逐舰2艘;在荷兰港一带发现有驱逐舰和巡逻艇,“伊-25”号潜艇还于30日,在西雅图西北约700海里水域,发现2艘像是重巡洋舰的舰只。
完成上述侦察任务后,“伊-25”号和“伊-26”号潜艇进至西雅图附近监视敌人,“伊-19”号潜艇留在荷兰港附近担任气象预报任务。其余3艘潜艇,在第2机动部队以东,约距300-400海里处,为该部队空袭荷兰港担任前方和侧翼警戒。
此后,“伊-25”号和“伊-26”号潜艇在西雅图附近,其余潜艇在阿留申群岛各要地附近进行巡逻。根据第1潜艇战队司令官的命令,在西雅图附近巡逻的“伊-26”号潜艇,于6月21日炮击了温哥华岛的无线电导航台,“伊-25”号潜艇于6月22日炮击了美国的阿斯托里亚。然后,这两艘潜艇转移到乌姆纳克岛海域活动。在此期间,“伊-25”号潜艇击沉油船1艘(7100吨),“伊-26”号击沉货船1艘(3186吨)。
6月29日,第1潜艇战队司令官命令各艇撤出巡逻阵位,在阿达克岛以南组成展开线,然后一边搜索一边返航,7月7日回到横须贸。6月30日,第1潜艇战队归回第6舰队指挥。
中途岛海战后,联合舰队认为,美国舰队很可能往北太平洋方向运动,为了予以迎击,除了增派强有力的水面舰艇外,还派遣第2潜艇战队前去加强北方部队。第2潜艇战队的所属潜艇停止休整,于11-20日先后出航。根据北方部队潜艇指挥官(第1潜艇战队司令官)的要求,第2潜艇战队必须构成K展开线(位于西经178度、北纬50度至48度)。因此,第2潜艇战队市冈司令官命令“伊-1”号、“伊-4”号和“伊-7”号潜艇进入K展开线。
此后,遵照北方部队指挥官的命令,第2潜艇战队(含后来到达的“伊-5”号和“伊-6”号潜艇)前往基斯卡岛海域,按指定阵位实施展开,或去乌尼马克海峡监视敌人。
6月30日,第1潜艇战队归回第6舰队建制。与此同时,第2潜艇战队改变部署,奉命组成展开线,并进入乌姆纳克海峡活动。7月7日,“伊-6”号潜艇又奉命前往基斯卡岛执行防御任务,其他潜艇驶往乌尼马克海峡和荷兰港一带进入指定阵位。
7月14日,根据修改后的战时体制,第26、第33潜艇队(L型潜艇)编入第5舰队。第2潜艇战队(不含“伊-6”号潜艇)于7月20日归回第6舰队建制,8月1日回到横须贺。“伊-6”号潜艇继续协助基斯卡岛守备部队执行防御任务,8月15日奉命归建,23日回到横须贺。
附录·日本潜艇损失情况一览表
附录·日本潜艇损失情况一览表作者:坂本金美 ·日本出自————《日本潜艇史》《菲律宾、冲绳作战·第六》出自————《战争通史》艇名发现沉没的日期沉没地点备注区域纬度经度1941年“伊-70”号12月10日夏威夷海域11月23日从夸贾林岛出发,参加珍珠港作战。12月9日在金钢石角方位210°,距离4海里处,发出敌情报告后,..
战败·第七
战败·第七作者:坂本金美 ·日本出自————《日本潜艇史》《菲律宾、冲绳作战·第六》出自————《战争通史》 一、8月15日的战时体制 1945年8月15日,日潜艇部队的战时体制(下落不明的潜艇除外)如下。 第6舰队下辖有:第1潜艇队,编有4艘潜艇,即“伊-14”号和3艘“伊-400”型艇; 第15潜艇队,编有17艘潜艇,即大..
水下特攻部队的决战部署·第六
水下特攻部队的决战部署·第六作者:坂本金美 ·日本出自————《日本潜艇史》《菲律宾、冲绳作战·第六》出自————《战争通史》 一、“决”号作战计划 1945年2月20日,大本营海军部下达了《根据帝国陆海军作战大纲拟制的帝国海军当面作战计划纲要》,其主要内容是,大本营以抗击进攻琉球群岛之敌为当面作战的重点,并..
潜艇战的终结·第五
潜艇战的终结·第五作者:坂本金美 ·日本出自————《日本潜艇史》《菲律宾、冲绳作战·第六》出自————《战争通史》 一、潜艇用法的改变 第1潜艇部队由第1、第15和第34潜艇队组成,各潜艇队(下落不明的潜艇除外)的状况如下: 第1潜艇队正在进行训练(详情后述)。 第15潜艇队编有8艘潜艇:“伊-36”号、“伊-47..
硫黄岛、冲绳岛战役·第四
硫黄岛、冲绳岛战役·第四作者:坂本金美 ·日本出自————《日本潜艇史》《菲律宾、冲绳作战·第六》出自————《战争通史》 一、菲律宾海区的战况 (一)第34潜艇队的战斗活动 1945年1月16日,联合舰队提出“指导当面作战的预案”,其中有关潜艇的内容如下: (1)以大部分潜艇在菲律宾海区搜索并消灭敌特混舰队与登..
转入特攻潜艇的制造·第三
转入特攻潜艇的制造·第三作者:坂本金美 ·日本出自————《日本潜艇史》《菲律宾、冲绳作战·第六》出自————《战争通史》 一、建造潜艇的概况 1943年4月22日,军令部次长伊藤整一,在给海军副大臣泽本赖雄的一份函件中提出一个“关于1943年度补充建造舰船和加强地面防御兵力的协议案”。 该协议案是为了适应瓜岛撤..
“回天”人操鱼雷对锚地的攻击·第二
“回天”人操鱼雷对锚地的攻击·第二作者:坂本金美 ·日本出自————《日本潜艇史》《菲律宾、冲绳作战·第六》出自————《战争通史》一、“回天”人操鱼雷的诞生 1943年初,瓜岛争夺战接近尾声时,海军潜艇军官竹间忠三上尉设想了一个研制人操鱼雷的方案,并向大本营潜艇业务参谋井浦祥二郎中校递交了一份建议书。他..
“捷”号作战·第一
“捷”号作战·第一作者:坂本金美 ·日本出自————《日本潜艇史》《菲律宾、冲绳作战·第六》出自————《战争通史》 一、“捷”号作战计划 由于马里亚纳群岛失守,联结日本本土、琉球群岛、台湾及菲律宾的要地便成为国防第一线了。 1944年7月21日,大本营海军部就“联合舰队当面作战应遵循的作战指导方针”向联合舰..
“阿”号作战·第六
“阿”号作战·第六作者:坂本金美 ·日本出自————《日本潜艇史》《绝对国防圈的危机·第五》出自————《战争通史》 一、对美特混舰队作战 进入1944年,战局日益告急。在东南线,盟军控制了北所罗门群岛及新几内亚与新不列颠岛之间的丹皮尔海峡,步步进逼腊包尔,使之陷于孤立无援的境地。 与此同时,美军在中太平洋..
吉尔伯特群岛作战·第五
吉尔伯特群岛作战·第五作者:坂本金美 ·日本出自————《日本潜艇史》《绝对国防圈的危机·第五》出自————《战争通史》 一、先遣部队的概况 1943年11月1日,盟军从塔罗基纳角登陆,控制了北所罗门群岛,在新几内亚东部,芬什哈芬地区正在激战。腊包尔陷于孤立无援的境地,东南线的胜负已成定局。 另一方面,在中太..
1943年下半年在印度洋的作战·第四
1943年下半年在印度洋的作战·第四作者:坂本金美 ·日本出自————《日本潜艇史》《绝对国防圈的危机·第五》出自————《战争通史》 一、西南潜艇部队的编成 第8潜艇战队是由第1、第14潜艇队及“伊-10”号潜艇编成的,但8月9日第1潜艇队被调到第1潜艇战队。“伊-8”号潜艇于5月25日,“伊-29”号艇于9月15日归第8..
所罗门群岛攻防战·第三
所罗门群岛攻防战·第三作者:坂本金美 ·日本出自————《日本潜艇史》《绝对国防圈的危机·第五》出自————《战争通史》 一、节节后退 1943年6月30日,盟军在中所罗门群岛的伦多瓦岛以及萨拉莫阿以南的纳索湾登陆,在东南线再次发动反攻。 在中所罗门群岛,围绕日军在新乔治亚岛西部建立的蒙达航空基地,持续进行激..
基斯卡岛撤退作战·第二
基斯卡岛撤退作战·第二作者:坂本金美 ·日本出自————《日本潜艇史》《绝对国防圈的危机·第五》出自————《战争通史》 一、美军攻取阿图岛前的日潜艇部队 1943年初,北方部队所属的潜艇仅有“伊-34”号和“伊-35”号2艘。1月下旬,它们都在阿姆奇特卡岛一带作战。 2月1日,又将第12潜艇队(“伊-168”号、“伊..
1943年上半年的破交作战·第一
1943年上半年的破交作战·第一作者:坂本金美 ·日本出自————《日本潜艇史》《绝对国防圈的危机·第五》出自————《战争通史》 一、山本司令长官阵亡 日军于1943年2月上旬撤离瓜达尔卡纳尔岛后,东南线的日美双方海军都在调整兵力部署,为下一步的攻防作战进行准备。 日军在所罗门群岛地区加强了对中所罗门群岛的防..
其他地区的潜艇作战·第六
其他地区的潜艇作战·第六作者:坂本金美 ·日本出自————《日本潜艇史》《争夺瓜达尔卡纳尔岛作战·第四》出自————《战争通史》 一、西南线 如前所述,由于盟军向瓜岛发起进攻,先遣部队除将第8潜艇战队的一个潜艇队(第14潜艇队)留在印度洋遂行破交任务外,把其余的潜艇兵力全部集中到所罗门群岛方向。 7月14日,..
潜艇输送和撤离瓜岛·第五
潜艇输送和撤离瓜岛·第五作者:坂本金美 ·日本出自————《日本潜艇史》《争夺瓜达尔卡纳尔岛作战·第四》出自————《战争通史》 一、“饿岛” 11月16日,大本营陆军部将第17集团军(驻所罗门群岛)和第18集团军(驻新几内亚地区)合编,成立了第8方面军,以期改善东南线的形势。 海军也于12月24日将第11航空队和第8..
第三次所罗门海战·第四
第三次所罗门海战·第四作者:坂本金美 ·日本出自————《日本潜艇史》《争夺瓜达尔卡纳尔岛作战·第四》出自————《战争通史》 一、“比睿”号、“雾岛”号战列舰沉没 虽然第2师团攻击机场的战斗遭到惨败,但是由于过高地估计了南太平洋海战中所取得的战果,大本营仍然坚持夺回瓜岛的作战方针。第17集团军准备先把第..
南太平洋海战·第三
南太平洋海战·第三作者:坂本金美 ·日本出自————《日本潜艇史》《争夺瓜达尔卡纳尔岛作战·第四》出自————《战争通史》 一、第3战队的炮击 向瓜岛输送第2师团部队时,还必须把坦克等重兵器,也送上去。为此,仅仅使用驱逐舰是不行的,日军计划以“日进”号、“千岁”号水上飞机供应舰或高速护航运输队来执行这项..
第2师团增援瓜岛·第二
第2师团增援瓜岛·第二作者:坂本金美 ·日本出自————《日本潜艇史》《争夺瓜达尔卡纳尔岛作战·第四》出自————《战争通史》 一、岛上形势 一木支队的先遣队攻击瓜岛机场的战斗失利后,又以舰艇向瓜岛输送川口支队及一木支队的主力,期于9月中旬夺回机场。8月26日,大本营决定派遣第2师团一部增援瓜岛。联合舰队也..
美军来袭瓜岛·第一
美军来袭瓜岛·第一作者:坂本金美 ·日本出自————《日本潜艇史》《争夺瓜达尔卡纳尔岛作战·第四》出自————《战争通史》 一、东南线的形势和潜艇部队 中途岛海战失利后,联合舰队积极进行准备,以期在新编的第3舰队(由原第1航空舰队改编而成)基本配齐兵力后,从9月下旬开始实施西印度洋的作战。 在盟军可能发动..
潜艇建造计划的修订·第三
潜艇建造计划的修订·第三 作者:坂本金美 ·日本出自————《日本潜艇史》《中途岛作战·第三》出自————《战争通史》 一、“改○五计划” 太平洋战争爆发时,日本海军的装备建设,正在执行“○四计划”,并已着手研究和制定“○五计划”和“○六计划”。 后来,军令部和联合舰队司令部,根据实践的经验教训,对原定..
第8潜艇战队的破交战·第二
第8潜艇战队的破交战·第二 作者:坂本金美 ·日本出自————《日本潜艇史》《中途岛作战·第三》出自————《战争通史》 一、第二次特攻作战计划 (一)决定实施第二次特攻作战的经过 据判断,在珍珠港作战中,袖珍潜艇击沉战列舰1艘。 鉴于初战告捷,第6舰队和潜艇部队官兵极力主张,进一步改进装备,继续实施特攻作..
第2潜艇战队在印度洋·第三
第2潜艇战队在印度洋·第三 作者:坂本金美 ·日本出自————《日本潜艇史》《袭击珍珠港·第二》出自————《战争通史》 一、西南地区潜艇作战概况 (一)战争初期的作战 西南地区的进攻作战,由南方部队(指挥官为第2舰队司令长官)实施。南方部队分为本队(长官直属)、菲律宾部队(指挥官为第3舰队司令长官)和马..
“K”号作战·第二
“K”号作战·第二 作者:坂本金美 ·日本出自————《日本潜艇史》《袭击珍珠港·第二》出自————《战争通史》 一、珍珠港作战后的先遣部队 (一)对潜艇兵力使用问题的探讨 在珍珠港外对敌实施严密监视的第3潜艇战队,返回夸贾林岛后,在一次研究会上提出:对敌严密设防的港湾实施严密监视,是极其困难的,难以达成..
夏威夷作战·第一
夏威夷作战·第一 作者:坂本金美 ·日本出自————《日本潜艇史》《袭击珍珠港·第二》出自————《战争通史》 一、作战计划 日本海军将从开战起到攻占南方要地为止的一系列作战行动,称为第一阶段作战。 海军部队的编制,作为一种战时编制由大本营加以确定,诸如将海军部队编成第1舰队、第2舰队或第2航空舰队等。联..
潜艇装备的变化·第三
潜艇装备的变化·第三 作者:坂本金美 ·日本出自————《日本潜艇史》《潜艇作战的发展变化·第一》出自————《战争通史》 如上所述,在引进外国技术的时期,即约于大正末期,日本就积极研制潜艇,继建造海大型和巡潜型潜艇以及确立潜艇用法之后,对根据作战方面的要求,在改进潜艇遂行所负任务的条件上有所前进,尤..
潜艇用法的形成·第二
潜艇用法的形成·第二作者:坂本金美 ·日本出自————《日本潜艇史》《潜艇作战的发展变化·第一》出自————《战争通史》 一、海军对美作战的基本战略 日本海军战略的基础,是国防方针以及据此产生的用兵纲要。1907年(明治40年)4月,第一次制定了《帝国国防方针》、《国防所需兵力》以及《用兵纲要》等文件。后于19..
日本潜艇的发展·第一
日本潜艇的发展·第一作者:坂本金美 ·日本出自————《日本潜艇史》《潜艇作战的发展变化·第一》出自————《战争通史》 一、潜艇的出现 相传潜艇的历史已有400余年。据可靠文献记载,1578年英国人威廉·贝尔在伦敦出版的一本题为《发明》的著作里所介绍的潜艇,是最古老的。 这种“贝尔”式潜艇,不过是一种可以下..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