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黄岛、冲绳岛战役·第四

繁体

硫黄岛、冲绳岛战役·第四

作者:坂本金美 ·日本

出自————《日本潜艇史》《菲律宾、冲绳作战·第六》

出自————《战争通史》

   一、菲律宾海区的战况

   (一)第34潜艇队的战斗活动

   1945年1月16日,联合舰队提出“指导当面作战的预案”,其中有关潜艇的内容如下:

 (1)以大部分潜艇在菲律宾海区搜索并消灭敌特混舰队与登陆部队,破坏其补给线;

 (2)以部分潜艇携带“回天”人 操鱼雷实施特攻作战;

(3)以部分大型潜艇袭扰敌后方补给线;

(4)以其余潜艇对中太平洋岛屿与菲律宾进行战斗运输。

   根据上述预案,先遣部队拟将所属兵力作如下部署:

   (1)第15潜艇队为下一期作战进行准备;(2)第34潜艇队和由第8潜艇战队调入的部分兵力,在菲律宾海区攻击敌特混舰队、登陆部队,并切断敌补给线;(3)计划使用“伊-8”号潜艇袭扰敌后方补给线;(4)第7潜艇战队在中太平洋继续遂行战斗输送任务;1945年2月初,第34潜艇队编有“吕-41”号、“吕-43”号、“吕-46”号、“吕-49”号、“吕-50”号、“吕-55”号、“吕-109”号和“吕-112”号8艘潜艇。第8潜艇战队的“吕-113”号和“吕-115”号2艘潜艇于1月26日编入先遣部队;接着,2月2日又转而编入第34潜艇队。2月10日又有“吕-56”号潜艇编入第34潜艇队。但是,“吕-55”号和“吕-115”号已下落不明。

   2月1日,联合舰队赋予第34潜艇队新的战斗任务:将飞行员送到菲律宾北部地区。

   1945年2月,潜艇在菲律宾海区的战斗活动,大致如下:

   “吕-50”号,1月23日从吴港出航,在吕宋岛以东海区活动,2月20日返回吴港;这期间击沉坦克登陆舰1艘。

   “吕-109”号,2月3日从佐世保出航,在吕宋岛以西海区活动,3月2日返回吴港。据报告,3月17日在仁牙因湾以西60海里处,以鱼雷击中敌航空母舰、巡洋舰和驱逐舰各1艘。但据战后调查无此记载。

   (二)伯德里纳奥运输

   2月1日,联合舰队根据西南舰队的要求,指令先遣部队指挥官派遣从菲律宾海区返航的潜艇,将在阿帕里待命的陆海军飞行员送到高雄。

   先遣部队指挥官命令“吕-46”号、“吕-112”号、“吕-113”号和“吕-115”号首先返回高雄港,然后遂行上述运输任务。“吕-46”号4日回到高雄港,“吕-112”号和“吕-113”号7日进入高雄港,“吕-115”号未能返回高雄港。运输的目的地为伯德里纳奥,“吕-46”号10日完成了运输任务,经高雄返回吴港。“吕-112”号和“吕-113”号9日从高雄出发,未能到达目的地,也未返回。

   二、硫黄岛作战

   1945年2月16日,美国特混舰队约出动一千架飞机,分为4个突击波,对日本关东地区进行空袭。17日再次出动500架飞机,分为2个波次,空袭了各个飞机场。

   17日,南下的美国特混舰队空袭了硫黄岛;16日至18日,美国水面舰艇则日以继夜地炮轰硫黄岛;19日即开始登陆。当时,联合舰队由于在菲律宾海战中水面舰艇决战兵力损失殆尽,燃料又不足,所以当时能够用以迎击敌人的兵力,只有岸基航空兵和潜艇部队了。

   岸基航空兵有第1航空舰队,它由在菲律宾海战中兵力消耗甚大的第1、第2航空舰队合并而成,已转进到台湾,还有第3航空舰队,负责保卫日本本土。2月10日组建了第5航空舰队,成为岸基航空兵的主力;3月1目,又由练习航空队组成第10航空舰队。

   可是,这些岸基航空兵部队尚在训练之中,而且准备用于下一阶段作战,所以在硫黄岛作战中,采取了尽量避免消耗其兵力的方针。因此,第3航空舰队只出动少量飞机进行特攻作战,派出少量的岸基攻击机实施夜间攻击。硫黄岛的守备部队顽强奋战一直坚持到3月17日,使美军付出惨重代价。

   (一)第1潜艇部队的作战

   2月15日,第1潜艇部队的概况如下:

   第1潜艇队(“伊-13号”、“伊-400”号、“伊-401”号)正在进行训练。

   第15潜艇队,“伊-36”号、“伊-47”号、“伊-53”号、“伊-56”号和“伊-58”号正在准备下一阶段的“玄”号作战,“伊-44”号正在训练;而“伊-8”号正在维修中。

   第34潜艇队,正在菲律宾海区遂行战斗任务的有“吕-46”号“吕-50”号和“吕-109”号(2月2日后,“吕-50”号下落不明);正在训练的有“吕-43”号;正在维修中的有“吕-41”号,正在舞鹤做出航准备的有“吕-56”号。正在进行“回天”特攻准备的有“伊-368”号和“伊-370”号。

   这样,能够立即派往硫黄岛海域遂行战斗任务的潜艇只有“伊-44”号、“伊-368”号、“伊-370”号和“吕-43”号了。

   3月19日,先遣部队指挥官根据联合舰队的命令,作了如下部署:

   “‘伊-44’号、‘伊-368’号和‘伊-370’号潜艇组成‘回天’特攻队千早队,开进硫黄岛海域袭击敌舰船。‘伊-368’号和‘伊-370’号完成袭击任务后返回吴港,‘伊-44’号则留在该海域继续攻击敌舰船”。

   另外,16日从吴港出航,前往琉球群岛海域活动的“吕-43”号,17日奉命驶往硫黄岛海域。千早队的3艘潜艇于20日至21日先后从濑户内海西部出航。

   23日,先遣部队指挥官指令“吕-43”号潜艇:未接到特别命令之前,在离硫黄岛约75海里以外的海域,相机攻击敌舰船。“伊-368”号和“伊-370”号出航后便失掉联系,“吕-43”号改变部署后也无联系,以上各艇均未返回。“伊-44”号的战斗活动情况另行介绍。据战后调查,“吕-43”号2月21日重创敌驱逐舰1艘。

   2月28日,先遣部队指挥官又以“伊-36”号和“伊-58”号潜艇组成“回天”特攻队神武队,令其开进硫黄岛海区活动。“伊-58”号和“伊-36”号于3月1、2日先后从濑户内海西部出航,但6日联合舰队命令先遣部队所属潜艇停止在硫黄岛海区的战斗活动,指派1艘潜艇去参加“丹”号作战(航空兵对乌利西岛进行的特攻作战)。依照联合舰队的命令,先遣部队指挥官命令“伊-36”号和“伊-44”号返回吴港,“伊-58”号去参加“丹”号作战。

   “伊-36”号和“伊-44”号潜艇先后于3月10日和11日回到吴港,“伊-58”号参加“丹”号作战后,于17日返回吴港。

   (二)“伊-44”号潜艇的战斗活动

   先遣部队司令部3月1日收到“伊-44”号的来电:“我艇驶向冲大东岛,地点北纬25°48′,东经130°28′”。对此,司令部有些疑问,便于2日9时45分复电,询问“伊-44”号:“‘回天’是否已经出击?”3日收到“伊-44”号的回电:“‘回天’未出击,28日15时47分电报是否收到?”接着又来电:“请重新下达指令”。

   27日拂晓前,“伊-44”号在硫黄岛附近测定艇位时,受到3艘巡逻舰只的压制,长达47小时。暂时规避后,再次向硫黄岛接近,但又遭到巡逻飞机的压制,无法占领攻击阵位。艇长川口源兵卫判断,在敌警戒严密的情况下,无法占领攻击阵位,便报告如下:

   (1)27日晨,在硫黄岛以南50海里处受到压制,潜航时间达40小时;(2)在硫黄岛海域难以使用“回天”人操鱼雷。

   先遣部队司令部当时没有收到这份电报,4日才收到。

   先遣部队指挥官得知“伊-44”号尚未使用“回天”人操鱼雷后,使命令它2日再次进入硫黄岛海域,但6日接到停止潜艇在硫黄岛海域进行战斗行动的命令后,便指令该艇撤出战斗返航。第6舰队司令部似认为“伊-44”号的行动违背了命令。他们判断敌情并不那么严重,而“伊-44”号却没有果敢地突入硫黄岛海域。对此,川口艇长则认为,在那样的敌情条件下,即使突进去也无法使用“回天”人操鱼雷,只能白白送死。因此,决心另外采取行动。另外,司令部没有收到“伊-44”号的情况报告,这就加大了两者之间的意见分歧。“伊-44”号返回吴港后,川口艇长因违背指挥官的作战意图而被撤职。这是因为现场的艇长与司令部之间,在对敌反潜能力的判断上持有不同意见造成的。

   三、冲绳作战

   (一)联合舰队的“天-1”号作战计划

   当美军即将对琉球群岛发动攻势时,联合舰队司令长官于3月27日下达作战要点,主要内容如下:

   (1)航空作战:第1机动岸基航空部队(第5航空舰队)的主力将配置在九州地区,主要用以发现并歼灭敌特混舰队。第5岸基航空部队(第1航空舰队主力)配置在台湾地区,主要用以发现并歼灭伴随敌登陆部队的航空母舰编队。陆军第6航空部队配量在冲绳岛以北的琉球群岛和九州地区,主要用以发现并歼灭敌登陆输送船队,并尽量抽调部分兵力支援对敌航空母舰编队的战斗。第7岸基航空部队(第3航空舰队)准备将全部在航飞机转场到本土西部地区。上述转场按本司令长官指令进行,转场后如无命令,则归第1机动岸基航空部队指挥官指挥;

   (2)潜艇作战先遣部队所属大部分潜艇尽力做好出击准备,按照命令进至九州东南海域,以发现并歼灭敌特混舰队。先遣部队的部分潜艇(携带“回天”的潜艇)做好携带“回天”的出航准备,依照命令在琉球群岛附近海域伏击敌登陆部队。

   (3)水面舰艇部队作战第1游击部队加强警戒,在濑户内海西部待机,按照命令完成出航准备:如航空作战顺利,第1游击部队按特别命令出击,歼灭敌登陆部队。

   (4)此次作战称为“天-1”号作战,其准备与实施要点参照“捷”号作战执行。

   第1游击部队主力即第2舰队,3月1日时的编成如下:

   第2舰队下辖第1航空舰队和第2驱逐舰战队。第1航空战队由战列舰“大和”号、航空母舰“天城”号、“葛城”号、“信浓”号和“隼鹰”号组成;第2驱逐舰战队由轻巡洋舰“矢矧”号和驱逐舰9艘组成。

   (二)一般作战经过

   3月18日,美国特混舰队袭击了南九州地区,次日北上空袭了吴港和阪神地区。对美特混舰队,第5航空舰队进行了以特攻为主的猛烈抗击。据报告取得很大战果,但日军航空兵在九州海区上空的空战中损失也很大。

   23日,美国特混舰队袭击了琉球群岛,并出动战列舰等进行炮击。25日,由于误报美军在庆良间列岛登陆,联合舰队下令准备实施“天-1”号作战,接着,26日命令“天-1”号作战开始。28日和29日,美国舰载机袭击了南九州;29日,一支庞大的输送船队开进庆良间。8月31日,美军在庆良间列岛登陆;4月1日,开始在冲绳中部的嘉手纳附近登陆。

   在九州海区空战中遭到消耗的第1机动岸基航空部队,与集中在九州地区的第3、第10航空舰队一起,于4月6日发动了“菊水-1”号作战。以特攻飞机为主的菊水作战,一直持续到冲绳岛作战结束(6月22日进行了“菊水-10”号作战)。

   另外,4月5日第1游击部队奉命为支援“菊水-1”号作战,展开海上特攻作战,突入冲绳美军锚地,攻击敌水面舰艇和登陆输送队。

   6日,第2舰队司令长官指挥的海上特攻部队(“大和”号、“矢矧”号及8艘驱逐舰)从德山海域出击,7日下午遭到美国舰载机的突击,“大和”号和“矢矧”号等舰沉没,残存的4艘驱逐舰返回佐世保。

   (三)第1潜艇部队的概况

   如前所述,为了使用“回天”鱼雷,大部分丁型潜艇自1944年底开始改装。3月20日,撤消第7潜艇战队的建制,将携带“回天”的潜艇编为第15潜艇队,将运输潜艇编为第16潜艇队。除下落不明的潜艇外,3月20日前第1潜艇部队的概况如下:

   第15潜艇队中,“伊-36”号、“伊-44”号、“伊-47”号、“伊-53”号、“伊-56”号和“伊-58”号正在进行出击准备;“伊-361”号、“伊-363”号、“伊-366”号和“伊-367”号正在进行改装;“伊-8”号已完成出击准备。

   第34潜艇队中,“吕-41”号、“吕-46”号、“吕-49”号和“吕-56”号已完成出击准备;“吕-50”号和“吕-109”号正在进行出击准备。

   另外,还有直属于第6舰队的第1潜艇队(“伊-13”号、“伊-14”号、“伊-400”号和“伊-401”号),该队情况将另作介绍。

   第15潜艇队所属各艇都是装有“回天”的潜艇,准备用来实施“玄”号作战。但是当时已经注意到,潜艇对警戒严密的港湾或锚地进行攻击的困难情况。大津岛的潜艇训练部队,在第2次“玄”号作战后,正在为攻击航进舰只而进行训练。第6舰队司令部也认为这是必要的,从1月开始进行袭击航进舰只的训练。随着袭击航进舰只训练的进展,军令部与先遣部队司令部在攻击锚泊舰只还是攻击航进舰只的问题上发生了争论。双方的理由如下:

   (1)积极主张袭击航进舰只的理由是,由于敌人采取了相应警戒措施,对锚泊舰只的袭击越来越困难。锚地附近警戒严密,强行使用“回天”进行攻击只会徒然增加母艇的损失。敌人在锚地采取的反潜措施,很可能促使“回天”自爆。

   (2)认为袭击航进舰只难以奏效的理由是,在波涛汹涌的海洋上,由于“回天”人操鱼雷的潜望镜视距较近,难以进行攻击前的机动。这种攻击对缺少经验的“回天”乘员来说极为困难,必须经过相当的训练。

   在硫黄岛、冲绳岛战役中,仍然采用袭击锚地的战法,但在母艇受到很大损失之后,就转为袭击航进舰只了。

   (四)甲潜艇部队的作战

   3月9日,联合舰队命令先遣部队使用中型潜艇在硫黄岛、马里亚纳和菲律宾一带海域袭击敌人的补给线。但是,13日取消了上述决定,而命令转入待机状态,以便截击近期可能袭击琉球群岛的美舰队。根据上述命令,先遣部队指挥官令“伊-8”号、“吕-41”号、“吕-49”号和“吕-56”号进至佐伯湾。上述各艇于216日到达指定地点。

   3月17日,先遣部队指挥官命令3艘中型潜艇18日出航,进入第3伏击阵地(方形),加上“伊-8”号组成甲潜艇部队。3艘中型潜艇18日准时出航,但“伊-8”号因潜望镜故障,推迟到20日才出航。

   18日,美特混舰队袭击了九州南部地区,甲潜艇部队因配置在九州东南海域而失去了袭击的机会,22日奉命驶往琉球群岛东南海域。25日,按照联合舰队的命令,又将伏击阵地改在冲绳东南200海里附近海域,预计这里是敌特混舰队起飞舰载机的地方。尔后,在美军冲绳登陆的前夕,3月30日甲潜艇部队便奉命去突击冲绳附近海域的美舰船。“吕-41”号、“吕-49”号和“伊-8”号分别于22日、25日、28日做了敌情报告,随后失掉联系,4艘潜艇均未返回。

   (五)“回天”特攻队多多良队的作战

   3月27日,先遣部队指挥官组建了“回天”特攻队多多良队(“伊-44”号、“伊-47”号、“伊-56”号、“伊-58”号),该队一旦准备就绪,立即开赴冲绳海域,攻击美登陆部队。各艇携带的“回天”鱼雷增加到6条。

   这时,虽已知道突入锚地困难重重,但由于战局不利和艇员的训练程度不高,仍然不得不去攻击锚地。

   “伊-47”号于3月28日从濑户内海西部出发。29日,在搜索敌人的过程中,与美国特混舰队遭遇,受到压制,损坏了“回天”鱼雷和重油柜。尔后,奉命返回吴港,脱离了多多良队。

   “伊-58”3月31日从山口县光基地启航,进入冲绳以西海域,因敌警戒严密,极难突入锚地,遂报告如下(10日零时37分发报):“7日起,一直试图从冲绳以西海域突入敌锚地,但发现不宜使用“回天”鱼雷。另外自5日起,未能测定艇位。被敌巡逻机发现后,受到压制,难以使用“回天”鱼雷,因此希望暂时规避,尔后再行攻击……”

   鉴于上述情况,先遣部队司令部于4月14日命令:停止“回天”攻击,转到冲绳与马里亚纳之间的约300海里(556公里)的海域,去攻击敌舰船。

   “伊-58”号4月30日返回吴港;“伊-56”号与“伊-44”号分别于3月31日和4月3日从大津岛出航,尔后便失掉联系,未能返回。

   “伊-58”号也曾报告,攻击锚地舰船十分困难,而在警戒严密的海域采取战斗行动,又必须有水下充电设备,因此要求装备水下充电装置。另外,“伊-53”号3月30日在周防滩附近触雷沉没。

   (六)“吕-46”号、“吕-50”号和“吕-109”号的战斗活动

   冲绳海域的锚地警戒严密,即使潜艇继续在冲绳附近坚持作战,看来也只会徒然增大损失。因此先遣部队指挥官决定,将潜艇配置在冲绳周围200海里以内海域。

   这时尚未损失的中、小型潜艇“吕-46”号、“吕-50”号和“吕-109”号,按照上述作战方针相继出动。“吕-46”号4月6日从吴港出发,到达北大东岛海域,4月17日后失去联系,未返回。“吕-109”号4月上旬从佐世保启航,经由琉球群岛以西海域南下,预定20日左右达到冲绳以南200海里附近海域,但出动后失掉联系,未返回。

   “吕-50”号4月20日驶离舞鹤港,28日到达北大东岛以东60海里附近海域,进行游猎活动,发现美特混编队,但失掉了战机。后经由吴港,5月4日回到舞鹤。中、小型潜艇各建造了18艘,但在此次作战后,只剩下“吕-50”号1艘。

   (七)硫黄岛和冲绳岛战役中潜艇的战斗活动

   在硫黄岛战役中,除“伊-41”号外,其余3艘潜艇均未返回;而在冲绳战役中,甲潜艇部队所属4艘潜艇全被击毁。多多良特攻队所属4艘潜艇中,损失2艘;配置在距冲绳200海里处的3艘中、小型潜艇,损失2艘。这期间,只有“吕-43”号重创驱逐舰1艘。造成这种后果的原因是:

   (1)使用“回天”鱼雷攻击锚地难以奏效虽已知道,对锚地难以实施攻击,但因“回天”的乘员对攻击航进舰只更无把握,只能对锚地强行攻击。但携带“回天”的潜艇却几乎无法接近到敌之锚地。

   (2)甲潜艇部队配置不当这种配置与“捷”号作战时并无多少差异,特别是3月30日下达的突击命令,与菲律宾海战时是一样的。这样的作战指挥,反映了在对美军反潜能力的认识上存在着问题。

   (3)3艘中、小型潜艇配置欠妥从美军巡逻机的反潜能力看,在距冲绳200海里附近海域配置潜艇,同在冲绳附近海域配置潜艇几乎是一样的。当时应果断地转为破坏敌海上交通线。

   硫黄岛、冲绳岛战役中的潜艇战法,仍然沿袭了“阿”号作战和“捷”号作战中的潜艇战术,而没有接受吉尔伯特作战中的经验教训。原因在于抱着这样一种观念:这是最后的决战,全军都已进入特攻作战,潜艇也应投入突击作战。

附录·日本潜艇损失情况一览表

附录·日本潜艇损失情况一览表作者:坂本金美 ·日本出自————《日本潜艇史》《菲律宾、冲绳作战·第六》出自————《战争通史》艇名发现沉没的日期沉没地点备注区域纬度经度1941年“伊-70”号12月10日夏威夷海域11月23日从夸贾林岛出发,参加珍珠港作战。12月9日在金钢石角方位210°,距离4海里处,发出敌情报告后,..

战败·第七

战败·第七作者:坂本金美 ·日本出自————《日本潜艇史》《菲律宾、冲绳作战·第六》出自————《战争通史》 一、8月15日的战时体制 1945年8月15日,日潜艇部队的战时体制(下落不明的潜艇除外)如下。 第6舰队下辖有:第1潜艇队,编有4艘潜艇,即“伊-14”号和3艘“伊-400”型艇; 第15潜艇队,编有17艘潜艇,即大..

水下特攻部队的决战部署·第六

水下特攻部队的决战部署·第六作者:坂本金美 ·日本出自————《日本潜艇史》《菲律宾、冲绳作战·第六》出自————《战争通史》 一、“决”号作战计划 1945年2月20日,大本营海军部下达了《根据帝国陆海军作战大纲拟制的帝国海军当面作战计划纲要》,其主要内容是,大本营以抗击进攻琉球群岛之敌为当面作战的重点,并..

潜艇战的终结·第五

潜艇战的终结·第五作者:坂本金美 ·日本出自————《日本潜艇史》《菲律宾、冲绳作战·第六》出自————《战争通史》 一、潜艇用法的改变 第1潜艇部队由第1、第15和第34潜艇队组成,各潜艇队(下落不明的潜艇除外)的状况如下: 第1潜艇队正在进行训练(详情后述)。 第15潜艇队编有8艘潜艇:“伊-36”号、“伊-47..

转入特攻潜艇的制造·第三

转入特攻潜艇的制造·第三作者:坂本金美 ·日本出自————《日本潜艇史》《菲律宾、冲绳作战·第六》出自————《战争通史》 一、建造潜艇的概况 1943年4月22日,军令部次长伊藤整一,在给海军副大臣泽本赖雄的一份函件中提出一个“关于1943年度补充建造舰船和加强地面防御兵力的协议案”。 该协议案是为了适应瓜岛撤..

“回天”人操鱼雷对锚地的攻击·第二

“回天”人操鱼雷对锚地的攻击·第二作者:坂本金美 ·日本出自————《日本潜艇史》《菲律宾、冲绳作战·第六》出自————《战争通史》一、“回天”人操鱼雷的诞生 1943年初,瓜岛争夺战接近尾声时,海军潜艇军官竹间忠三上尉设想了一个研制人操鱼雷的方案,并向大本营潜艇业务参谋井浦祥二郎中校递交了一份建议书。他..

“捷”号作战·第一

“捷”号作战·第一作者:坂本金美 ·日本出自————《日本潜艇史》《菲律宾、冲绳作战·第六》出自————《战争通史》 一、“捷”号作战计划 由于马里亚纳群岛失守,联结日本本土、琉球群岛、台湾及菲律宾的要地便成为国防第一线了。 1944年7月21日,大本营海军部就“联合舰队当面作战应遵循的作战指导方针”向联合舰..

“阿”号作战·第六

“阿”号作战·第六作者:坂本金美 ·日本出自————《日本潜艇史》《绝对国防圈的危机·第五》出自————《战争通史》 一、对美特混舰队作战 进入1944年,战局日益告急。在东南线,盟军控制了北所罗门群岛及新几内亚与新不列颠岛之间的丹皮尔海峡,步步进逼腊包尔,使之陷于孤立无援的境地。 与此同时,美军在中太平洋..

吉尔伯特群岛作战·第五

吉尔伯特群岛作战·第五作者:坂本金美 ·日本出自————《日本潜艇史》《绝对国防圈的危机·第五》出自————《战争通史》 一、先遣部队的概况 1943年11月1日,盟军从塔罗基纳角登陆,控制了北所罗门群岛,在新几内亚东部,芬什哈芬地区正在激战。腊包尔陷于孤立无援的境地,东南线的胜负已成定局。 另一方面,在中太..

1943年下半年在印度洋的作战·第四

1943年下半年在印度洋的作战·第四作者:坂本金美 ·日本出自————《日本潜艇史》《绝对国防圈的危机·第五》出自————《战争通史》 一、西南潜艇部队的编成 第8潜艇战队是由第1、第14潜艇队及“伊-10”号潜艇编成的,但8月9日第1潜艇队被调到第1潜艇战队。“伊-8”号潜艇于5月25日,“伊-29”号艇于9月15日归第8..

所罗门群岛攻防战·第三

所罗门群岛攻防战·第三作者:坂本金美 ·日本出自————《日本潜艇史》《绝对国防圈的危机·第五》出自————《战争通史》 一、节节后退 1943年6月30日,盟军在中所罗门群岛的伦多瓦岛以及萨拉莫阿以南的纳索湾登陆,在东南线再次发动反攻。 在中所罗门群岛,围绕日军在新乔治亚岛西部建立的蒙达航空基地,持续进行激..

基斯卡岛撤退作战·第二

基斯卡岛撤退作战·第二作者:坂本金美 ·日本出自————《日本潜艇史》《绝对国防圈的危机·第五》出自————《战争通史》 一、美军攻取阿图岛前的日潜艇部队 1943年初,北方部队所属的潜艇仅有“伊-34”号和“伊-35”号2艘。1月下旬,它们都在阿姆奇特卡岛一带作战。 2月1日,又将第12潜艇队(“伊-168”号、“伊..

1943年上半年的破交作战·第一

1943年上半年的破交作战·第一作者:坂本金美 ·日本出自————《日本潜艇史》《绝对国防圈的危机·第五》出自————《战争通史》 一、山本司令长官阵亡 日军于1943年2月上旬撤离瓜达尔卡纳尔岛后,东南线的日美双方海军都在调整兵力部署,为下一步的攻防作战进行准备。 日军在所罗门群岛地区加强了对中所罗门群岛的防..

其他地区的潜艇作战·第六

其他地区的潜艇作战·第六作者:坂本金美 ·日本出自————《日本潜艇史》《争夺瓜达尔卡纳尔岛作战·第四》出自————《战争通史》 一、西南线 如前所述,由于盟军向瓜岛发起进攻,先遣部队除将第8潜艇战队的一个潜艇队(第14潜艇队)留在印度洋遂行破交任务外,把其余的潜艇兵力全部集中到所罗门群岛方向。 7月14日,..

潜艇输送和撤离瓜岛·第五

潜艇输送和撤离瓜岛·第五作者:坂本金美 ·日本出自————《日本潜艇史》《争夺瓜达尔卡纳尔岛作战·第四》出自————《战争通史》 一、“饿岛” 11月16日,大本营陆军部将第17集团军(驻所罗门群岛)和第18集团军(驻新几内亚地区)合编,成立了第8方面军,以期改善东南线的形势。 海军也于12月24日将第11航空队和第8..

第三次所罗门海战·第四

第三次所罗门海战·第四作者:坂本金美 ·日本出自————《日本潜艇史》《争夺瓜达尔卡纳尔岛作战·第四》出自————《战争通史》 一、“比睿”号、“雾岛”号战列舰沉没 虽然第2师团攻击机场的战斗遭到惨败,但是由于过高地估计了南太平洋海战中所取得的战果,大本营仍然坚持夺回瓜岛的作战方针。第17集团军准备先把第..

南太平洋海战·第三

南太平洋海战·第三作者:坂本金美 ·日本出自————《日本潜艇史》《争夺瓜达尔卡纳尔岛作战·第四》出自————《战争通史》 一、第3战队的炮击 向瓜岛输送第2师团部队时,还必须把坦克等重兵器,也送上去。为此,仅仅使用驱逐舰是不行的,日军计划以“日进”号、“千岁”号水上飞机供应舰或高速护航运输队来执行这项..

第2师团增援瓜岛·第二

第2师团增援瓜岛·第二作者:坂本金美 ·日本出自————《日本潜艇史》《争夺瓜达尔卡纳尔岛作战·第四》出自————《战争通史》 一、岛上形势 一木支队的先遣队攻击瓜岛机场的战斗失利后,又以舰艇向瓜岛输送川口支队及一木支队的主力,期于9月中旬夺回机场。8月26日,大本营决定派遣第2师团一部增援瓜岛。联合舰队也..

美军来袭瓜岛·第一

美军来袭瓜岛·第一作者:坂本金美 ·日本出自————《日本潜艇史》《争夺瓜达尔卡纳尔岛作战·第四》出自————《战争通史》 一、东南线的形势和潜艇部队 中途岛海战失利后,联合舰队积极进行准备,以期在新编的第3舰队(由原第1航空舰队改编而成)基本配齐兵力后,从9月下旬开始实施西印度洋的作战。 在盟军可能发动..

潜艇建造计划的修订·第三

潜艇建造计划的修订·第三 作者:坂本金美 ·日本出自————《日本潜艇史》《中途岛作战·第三》出自————《战争通史》 一、“改○五计划” 太平洋战争爆发时,日本海军的装备建设,正在执行“○四计划”,并已着手研究和制定“○五计划”和“○六计划”。 后来,军令部和联合舰队司令部,根据实践的经验教训,对原定..

第8潜艇战队的破交战·第二

第8潜艇战队的破交战·第二 作者:坂本金美 ·日本出自————《日本潜艇史》《中途岛作战·第三》出自————《战争通史》 一、第二次特攻作战计划 (一)决定实施第二次特攻作战的经过 据判断,在珍珠港作战中,袖珍潜艇击沉战列舰1艘。 鉴于初战告捷,第6舰队和潜艇部队官兵极力主张,进一步改进装备,继续实施特攻作..

进攻中途岛和阿留申群岛·第一

进攻中途岛和阿留申群岛·第一 作者:坂本金美 ·日本出自————《日本潜艇史》《中途岛作战·第三》出自————《战争通史》 一、联合舰队的作战计划 1942年4月12日,联合舰队经与军令部协商,确定了第二阶段的作战日程。海军在战前制定的作战计划是首先攻占南方资源丰富的地区,初步形成不可战胜的态势,以此作为第一..

第2潜艇战队在印度洋·第三

第2潜艇战队在印度洋·第三 作者:坂本金美 ·日本出自————《日本潜艇史》《袭击珍珠港·第二》出自————《战争通史》 一、西南地区潜艇作战概况 (一)战争初期的作战 西南地区的进攻作战,由南方部队(指挥官为第2舰队司令长官)实施。南方部队分为本队(长官直属)、菲律宾部队(指挥官为第3舰队司令长官)和马..

“K”号作战·第二

“K”号作战·第二 作者:坂本金美 ·日本出自————《日本潜艇史》《袭击珍珠港·第二》出自————《战争通史》 一、珍珠港作战后的先遣部队 (一)对潜艇兵力使用问题的探讨 在珍珠港外对敌实施严密监视的第3潜艇战队,返回夸贾林岛后,在一次研究会上提出:对敌严密设防的港湾实施严密监视,是极其困难的,难以达成..

夏威夷作战·第一

夏威夷作战·第一 作者:坂本金美 ·日本出自————《日本潜艇史》《袭击珍珠港·第二》出自————《战争通史》 一、作战计划 日本海军将从开战起到攻占南方要地为止的一系列作战行动,称为第一阶段作战。 海军部队的编制,作为一种战时编制由大本营加以确定,诸如将海军部队编成第1舰队、第2舰队或第2航空舰队等。联..

潜艇装备的变化·第三

潜艇装备的变化·第三 作者:坂本金美 ·日本出自————《日本潜艇史》《潜艇作战的发展变化·第一》出自————《战争通史》 如上所述,在引进外国技术的时期,即约于大正末期,日本就积极研制潜艇,继建造海大型和巡潜型潜艇以及确立潜艇用法之后,对根据作战方面的要求,在改进潜艇遂行所负任务的条件上有所前进,尤..

潜艇用法的形成·第二

潜艇用法的形成·第二作者:坂本金美 ·日本出自————《日本潜艇史》《潜艇作战的发展变化·第一》出自————《战争通史》 一、海军对美作战的基本战略 日本海军战略的基础,是国防方针以及据此产生的用兵纲要。1907年(明治40年)4月,第一次制定了《帝国国防方针》、《国防所需兵力》以及《用兵纲要》等文件。后于19..

日本潜艇的发展·第一

日本潜艇的发展·第一作者:坂本金美 ·日本出自————《日本潜艇史》《潜艇作战的发展变化·第一》出自————《战争通史》 一、潜艇的出现 相传潜艇的历史已有400余年。据可靠文献记载,1578年英国人威廉·贝尔在伦敦出版的一本题为《发明》的著作里所介绍的潜艇,是最古老的。 这种“贝尔”式潜艇,不过是一种可以下..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