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君李承晚 鹰派克拉克·第六十
暴君李承晚 鹰派克拉克·第六十
作者:贝文·亚历山大·美国
出自————《朝鲜:我们第一次战败》
出自————《战争通史》
正值联合***总部为杜德被绑架事件所造成的极为严重后果心神不宁、大伤脑筋时,南朝鲜总统李承晚却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了独裁专制作风。这对联合国在南朝鲜支持这样的政府引起了普遍的怀疑。
根据南朝鲜宪法,总统要由国民大会选举产生。李承晚的总统任期在1952年届满。由于他独断专行,不容异己,引起了强烈反对,所以李承晚深知他不会再当选连任。为此,他想出了一个简单的解决办法,即修宪实行全民选举。李承晚对左右选民投他的票感到颇有把握。但李承晚在国会中却有许多对手,他们都反对修宪。在这种情况下,李承晚在政府所在地的釜山地区宣布戒严法,同时并用叛国及和***勾结为名逮捕了一些国会议员。剩下的其他议员因怕遭到逮捕,都四处隐匿了起来。
李承晚的这种对有序政府的蔑视,以及要打倒一切反对派的决心,在南朝鲜引发了骚乱和***的讥讽。同时联合***总部和杜鲁门政府也只好采取各种不切实际的过火计划,以促使李承晚重新回到法制轨道。这其中包括联合***在釜山地区接管戒严法,以迫使李承晚取消戒严。但是这一切都没有奏效。7月2日,南朝鲜警察搜捕了大批抵制(修宪)会议的议员,并把他们强行送到了议会大厦。这时另有7名议员以涉嫌***阴谋被送上了法庭受审。议员们在压力下不分昼夜连续多日在议会大厦修订宪法。7月4日,被吓怕了的议会在以163票对0票,3票弃权的情况下,通过了直接选举总统和副总统,及两院制宪法。同时(为了安抚议员情绪),通过了大内阁对议会负责。8月间,李承晚以压倒多数票重新当选。但这件事给美国及其盟友留下了极为恶劣的印象。此外,它还预示着联合***未来在与这位反民主的所谓民主共和国总统相处中,将会出现很大麻烦。
就在这时,威廉·K·哈里逊少将(后提为中将)因乔伊上将工作调动,接替他的联合***代表团首席代表的职务。但哈里逊并不比乔伊更能使***达成协议。克拉克将军因为***的顽固,难以推动,感到十分懊恼。在这种情况下,经过考虑后,他决定采取后来美国领导人在越南所采取的行动,即发动大规模空中攻击,迫使***接受美国的和平条件。由于北朝鲜在军事上有价值的一切凡能炸的都已炸了,克拉克就另找可打击的北朝鲜目标。结果他发现,其中有11座发电机组和两座变电站,早先由于李奇微将军认为是民用设施不是军用设施,炸不炸不会迫使***接受停战而没有被轰炸过。
克拉克将军一反李奇微所采取的立场,在得到参谋长联席会议、国防部、国务院负责人及杜鲁门总统批准后,下令海、空军战机从6月23日开始,持续3天对电站进行大规模轰炸。两军对目标共出动2300架次的飞机,严重破坏了发电设备。北朝鲜有两周陷入一片漆黑中,后花了很长时间才得以修复。
使克拉克和华盛顿这些当事人吃惊的是,轰炸发电设备一事引起了全世界一片喧闹声,甚至美国的盟国也不例外。当时艾奇逊正在伦敦参加外长会议,当面听到了英、法外长火气十足的猛烈指责(艾登与舒曼)。艾登对事前没有得到通知极为恼火,而舒曼则对轰炸引起法国人民和议会的批评大加抱怨。盟国和中立国都公开说美国好战,其政策在军事上是不负责任的。印度总理尼赫鲁对世界舆论的强烈不满作了总结,说他“对联合国的将来及战争与和平不是通过协商来决定,而是按军事指挥官的意见来决定的情况非常担心,因为当地指挥官只顾当地的军事目标却不顾对世界大局的影响”。换句话说,尼赫鲁乃是强调了那句格言:战争至关重要,不能听任将军决定。
这样,美国在板门店夏季的谈判中就有两件丢丑的事发生,一是轰炸发电站,二是杜德事件。这两件事使美国搞自愿遣返的动机遭到了挫败。
克拉克将军既不顾世界舆论的批评,也不顾***的强烈义愤,在1952年夏加紧了对北朝鲜的空袭,这更使盟国日益不满。七八月间,联合***的飞机持续不断地轰炸平壤,使北朝鲜首都基本上被夷为平地,完全没有了军事价值。联合***飞机也袭击鸭绿江沿岸目标,有一次轰炸一座炼油厂,距苏联边境只有8英里。
对北朝鲜的持续轰炸完全归于失败,一点也没使***屈服。尽管美国的政策制定者在整个夏季都在寻找打破僵局的各种可能,但却毫无成效可言。***和美国在战俘强迫遣返问题上完全陷于停顿。这时,其他国家开始私下对这个问题主动提出了建议。9月20日,墨西哥总统米邱·阿尔曼也向联合国秘书长提出建议,主张所有愿被遣返者应尽快被送回家,而每个联合国会员国应承诺接受一定比例的抗拒遣返者。这项建议很快公开发表了。最后于9月24日,杜鲁门总统与他的高级文职与军事顾问商讨后,就这些问题作了一些决定。在其顾问们对包括墨西哥建议在内的不少建议发表意见后,杜鲁门作出了坚决的决定,即哈里逊将军在板门店应就战俘问题提出三种十分接近的选择;假如***对这三条全都拒绝接受,哈里逊就可宣布无限期休会,联合国将可能作些其他必要的事情。这隐含有在一切均告失败的情况下,将把战争扩大到中国本身。
9月28日开会时,哈里逊要***代表对战俘问题就以下三个方面作出选择:1、 将战俘全部运送到非军事区,经过核对后,除允许表示愿回到居留一方者可重回拘留方外,其他战俘一律予以遣返;2、 将反对遣返的战俘运到非军事区,由中立组织就其愿望进行甄别;3、 将上述同类战俘运到非军事区后加以释放,由其自行选择何去何从。
10月8日双方代表团再次在板门店开会时,南日将军告知联合国说,三项方案都是不能接受的。哈里逊将军当即发表声明正式作出回答,称***的立场是不合理的、自相矛盾的、不人道的,并说联合国再无法提出别的建议,要求无限期休会。从停战谈判开始,已为时1年又3个月,但最后谈判却完全陷入僵局。
克拉克将军在东京发表了一项声明,说联合***尽一切最大努力来结束战争,但敌人却拒绝“以人类大多数所主张的基本道德原则,来解决俘虏问题”。艾奇逊则在华盛顿说:“我们不会用人的生命作交易;我们决不会把人们强行交到***手中。”
停战谈判的中断立即在战场和战俘营得到反应。在暗中授意下,俘虏们又开始滋事。他们故意向警卫部队挑惹是非,以引起警卫员采取严厉措施控制战俘,结果便发生了联合国警卫人员打死打伤俘虏的事。这就又给了***以指控的机会,说他们的人员仍持续不断地遭到屠杀,仍处于暴行之下。***战俘在***高级司令部的得力指挥下,不断同联合国进行斗争。
在战场上,从9月份开始,***为了在冬季前改善其阵地,小规模强攻不断。10月8日,哈里逊将军单方面宣布谈判休会后,克拉克将军授意范·弗利特将军发起摊牌战役,目的是夺取金化以北的铁三角一带的高地。范·弗利特预计以200人为代价,可在5天内实现目标。但第10军从10月14日发起进攻,在***猛烈抵抗下苦战了好多星期,使美国和南朝鲜付出了9000人的代价,***死伤达1.9万人之多。在战斗于11月18日逐渐停下来时,联合***的阵地只略略有点微小改善,而损失却太大太大了。直接进攻敌军主阵地,实现一点有限目标无异于枉费心机。为把***从准备已久的主要防御阵地引出来,第8骑兵团于10月15日在元山以南约25英里的东海岸库底进行了一次两栖登陆佯攻。但***不入圈套,结果这次佯攻遭到了很大失败。
由于在板门店看不到动摇***决心的前景,远东司令部和五角大楼于是认真考虑在和谈失败后应当立即采取的行动方针。作战部的官员们为防谈判陷入困境,曾提出了一套又一套方案,但最后却什么肯定性主意也拿不出来。在这种情况下,克拉克将军于10月16日,即***拒绝哈里逊关于战俘问题最后方案的第8天,向参谋长联席会议提交了他们的8-52作战方案。这份提交批准的8-52作战方案是想以军事手段立即扭转战局。他主张以大规模两栖登陆展开进攻以消灭大量敌军,对战略要地实行空降;更为重要的是使用海、空军进攻中国和满洲的重要目标。克拉克就这样,在他接任远东司令后还不到两周时间,便步麦克阿瑟后尘,要求参谋长联席会议批准送***数个师到朝鲜作战,对中国大陆进行报复性进攻。这套理论归根结底,是认为只要对中国狠狠轰炸,就能使***接受美国的和平方案。
克拉克在提出作战方案的同时,还发了一封信。信中说他的8-52方案虽未提到使用原子弹,但他却力劝应认真考虑去掉使用原子弹的限制。克拉克说要能最有效地使用空军力量打击目标,并抵消敌人在满洲与华北的基地,核武器的使用将是必不可少的。
这是地地道道在亚洲扩大战争的行动计划,并极有可能扩大为一场核大战。
克拉克的方案遭到了反对,首先是陆军部长佛朗克·佩斯,他的理由是财力和人力问题。但参谋长联席会议搁置此项方案的理由则更是不可辩驳的:在两周多一点的时间里美国就要举行总统大选,两党候选人都不是哈里·F·杜鲁门。
参谋长联席会议之所以持不打算扩大战争的态度是有理由的,因为几乎从1952年总统大选开始,国家对朝鲜采取什么政策一直是注目的焦点——共和党人总是在激烈攻击。民主党候选人德莱·史蒂文森虽然对杜鲁门民主党政府的政策尽力辩护,但他同共和党候选人艾森豪威尔立场一致,也想通过政治手段结束战争。两个候选人谁也不主张取得明确的军事胜利。
共和党极有可能的胜利预示着对战争的指导将要发生变化。在克拉克提出8-52战争方案后的第8天,即10月24日,对决定扩大战争的任何意见喊刹车的时间终于到来了。这天艾森豪威尔将军在底特律对朝鲜半岛发表了最引人注目的讲话。究竟是不是这次讲话把艾森豪威尔最终推向胜利倒很难说,但它肯定是促成因素。因为它使许多美国人在心目中感到艾森豪威尔这个人必能设法把事情办好。仔细剖析艾森豪威尔的底特律讲话,实际上并没有提出什么新东西或允诺了什么,但那却是许多美国人想要听到的。这篇讲话包含有令人激动的新希望,使人感到通情达理的艾克能解决好杜鲁门和他那个老于世故的圆滑国务卿艾奇逊所干不成的事。
艾森豪威尔在底特律曾保证说,他的一个目标就是“早日体面地结束朝鲜战争”。他说他将诚实地下决心“不搞党派游戏,而要集中精力于结束朝鲜战争的工作,直到这项工作体面地完成。这件事需要我亲去朝鲜一趟,我就动身去一趟。只有这样,我才能学会在和平事业方面怎样更好地服务于美国人民。我会去朝鲜”。
“我会去朝鲜”这一句打动人心且带有结论性的话,就像艾氏一跃能到朝鲜,颠簸在各条公路上,在与将军和士兵们谈话;又不知用什么方法,在几天内就找到了别人头痛的、开启和平之门的秘密钥匙。当然,这种想法是荒谬的,不过艾森豪威尔作为20世纪最有经验的战地司令官之一,他比谁都更清楚,他的这趟旅行只不过是一次能给国内人印象的公关旅游罢了。但对许多美国人来说,他的这句话却恰恰说出了他们的心声。这就是对那些叫嚷报复,要扩大战争到中国的好战者的否定,而在朝鲜实现和平。
无怪乎在艾森豪威尔以442票对史蒂文森的89张选票,并以5比4的全民投票差距,取得竞争的胜利。3天后的11月7日,柯林斯否定了克拉克的战斗计划。柯林斯对克拉克说,参谋长们曾对8-52方案进行过研究,也对使用原子武器的意见进行过考虑,但我们要在人员和后勤支援方面承担世界范围的任务,这确实太重了。因此,我现在就未来将采取什么行动的事,尚无法答复。
更新于:1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