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 星期二 16点-17点
8月14 星期二 16点-17点
作者:太平洋战争研究会 ·日本
出自————《日本最长的一天》
出自————《战争通史》
“不,我注定明天死去。”
井田正孝中佐
陆相阿南将军回到首相官邸后,内阁会议继续进行。
内阁***官长迫水发给每位阁员一份油印文件,上面印着将由天皇向全国和全世界广播的终战诏书的草本。
迫水久常和木原道男根据天皇在两次御前会议上 的讲话起草了诏书。这两次御前会议,一次在星期四至星期五的夜里,一次在几小时之前。从各方面来说,起草这份诏书都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至少从诏书采用的文体来说也是如此。
日语是一种等级森严的语言:日本人所用的词和动词形式是由交谈双方之间的关系决定的。天皇和日本国民是君臣关系,他不说、也不可能说市厘百姓甚至大学中使用的那种语言,他讲的是庄重、古雅、宫廷式的日语。他将签署并向全国宣布的诏书,自然采用他所深谙并且与其身份相符的语言。迫水和木原起草诏书时,翻阅了好几本参考书[8],还请教了日本的两位古汉语权威。
在内阁圆桌四周就座的人弯腰接过诏书草本,默默地坐下研读。房间里窗子又小又少,光线很暗,虽说夏日的下午天还很亮,可是会议室里却打开了电灯。有的阁员还戴上了眼镜。
迫水站在一扇小窗子边。玻璃上贴着十字形胶布,但是,透过间隙仍然能清楚地看到敌人的空袭给这煊赫一时的首都带来的浩劫。首相官邸后面原先曾有一座日本式建筑:现在只剩下一堆东倒西歪尚未燃尽的屋梁房柱。内阁秘书官住的西式洋房现在也变成一片残垣断壁。眼前的树木都已烧死,树皮黝黑萎缩,树枝焦黑光秃——尽管此时正值仲夏。
首相官邸的围墙外面,也是满目凄凉:一排排楼房毁于炮火,烧焦的墙壁后还冒着浓烟。虽然偶或有一两幢完整的房屋,但也无法为这凄凉的景象增辉。在溜池港对面一座小山头上,美国大使馆芄芄孑立,乍看上去完好无损,但实际上也只剩下一个空架子,屋顶已经被烧掉了。
迫水转过身来,手臂从窗边的黑窗帘擦过。文部大臣自己本来起草了一份诏书[9],但现在放弃了。他说:“我提议,我们就根据这份卓越的文本来讨论吧。”
这份诏书带来的后果之一,是陆相和海相领导的两支大军解体。两位大臣说,在他们表态同意诏书之前,想让本省的高级将领先看看。内阁理解这两位大臣的心情,还担心阿南做出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来,所以立刻同意了,并向两省各发了一份诏书副本。
显然,关于诏书的讨论可望在一小时左右结束。因此,内阁给宫内省下达了一道令人鼓舞的指示,要他们做好一切准备,最迟当天下午六时录音。集中在这间幽暗凄怆的房子里的人比谁都清楚,诏书正式颁布得越早,日本投降井然有序、不流血的希望就越大。
畑中少佐在骄阳下骑着自行车跑遍了整个东京。他从陆军省来到近卫师团,从近卫师团又赶到东部军管区司令部,然后又回到陆军省。他走进井田中佐的房间。
井田正在打扫屋子,准备自杀。他惊讶地打量着畑中。畑中满脸尘土和汗水,军装湿漉漉的。他容光焕发,同四小时前在陆相屋里失声痛哭的畑中判若二人。他似乎找到了生活的目标。他请井田随他到陆军省的屋顶晒台上去,井田十分纳闷地答应了。在屋顶上,两人一边凝视着东京城的残垣断壁,缕缕黑烟,一边推心置腹地谈了起来。这次谈话毫无结果,最后谁也说服不了谁[10]。
他们俩曾是陆军大学的同学,虽然井田比畑中早毕业一年,但他们是莫逆之交,常常无话不谈——当然,从来没有在这种极其紧急的情况下谈过。他们的谈话很象一出戏里的对白——也许眼前的戏剧性事件正中这两位演员的下怀,他们以变成废墟的世界第三大城市为活生生的背景,念起各自的台词来。
畑中首先问井田,他认为该怎么办。井田毫不犹豫地答道,以他之见,败军之将只有一条路可走:按照武士的规矩全体自杀。井田用的是“切腹”一词;“剖肚”不是一个高雅的词儿,不能用来表示这种高雅的行为。
畑中怔了一会儿,然后喊道:“对!这的确是一件高尚正当的举动——”
井田:只有这么做才对。
畑中:不过,你觉得能行吗?
井田:怎么不行?赞成我的军官差不多已有四分之一……
畑中:但是,还会有人愿意这么干吗?有的人说要转入地下。不,依我看,你的计划虽好,但难免失败——
井田:那么,只有袖手旁观,听天由命,坐等敌人来砍头啰?
畑中:不!
井田:那么,你说怎么办?
畑中:不知道,要是知道就好了!我们应该服从天皇的圣断呢,还是继续打下去?有谁知道?谁又能未卜先知?
井田:我们必须听从天意。
畑中:我宁愿作一名忠诚的日本人——即使这意味着最终落得个叛逆的恶名。(激动地)我宁愿同敌人决一死战,也不愿把天皇和国家奉送给敌人!
井田(动情地):但是天皇本人已经表了态。阿南将军已经命令我们服从——
畑中(两眼闪光,激昂地):苍天助谁——凡夫俗子哪能知道。但行动总是左右判断,如果行动的动机是一片忠诚,那么即便失败了,又何须自惭呢?来日方长,谁人能知将来事。但是,人人都可以凭良心行事。
井田(平静地):有没有具体的行动计划和根据?
畑中:有的,中佐。我打算占领宫内省,切断宫中与外界的一切联系,我想集中全力帮助天皇保全日本。我已经同近卫师团取得了联络,着手必要的准备工作。现在,如果有一些军官率先起事,整个陆军都会响应。毫无疑问,我们会成功。上天会保佑我们的。跟我们一起干吧,中佐!
(井田不语。)
畑中:你难道不觉得这要比剖腹好吗?
井田:成功当然是件大好事,但陆相说过没有成功的希望。天皇决意终战。
畑中:不用说,每个相信日本永恒不可毁的人——象你,象我——都必须做出最后的努力,直谏天皇改变主意。他身边的人——
井田:不过,如果陆军起事不成,引起内战,日本又将如何呢?正如你自己所说,没有成功的把握。因此,我认为陆军必须服从圣断。我们各人根据自己的意愿,各自采取不至于危及整个国家的解决办法。
畑中:可是,中佐——
井田:不要再说了,畑中少佐,我不能同意你的计划。死灰难以复燃,这乃是人生之道。
畑中:中佐谈到了成败。你怎么能肯定天皇的圣断就会成功?首相和外相都不能证实投降后国体肯定能够保全。所以,我决意把我的计划付诸行动。
井田:我同意你的说法,我们不能证明天皇的圣断一定会保全国家。但我深信,陆军的暴动必败无疑:常识和我的军事教养都告诉了我这一点。我们正在逆时代的潮流而动。因此,我准备自杀。让世人看看,我没有驯服地放下武器,而是手握自己的军刀,切腹自杀的。
畑中:可是近卫师团已同意——
井田:畑中,我钦佩你的勇气,这种钦佩实在难以言喻,或许还有点妒嫉。因此我要对你说,干吧,我不拦你。但我又不愿跟你一起干……。不,我注定要明天死去。(拍了拍畑中的肩膀)再见,畑中。
(畑中施罢礼离去。此刻他不象到来时那样情绪激昂,信心十足。他同井田的谈话显然挫了他的锐气,但是他无意放弃自己的计划。)
正在铃木首相官邸参加内阁会议的陆相阿南将军,收到了刚刚送来的陆军省对诏书油印稿的意见。陆军省提出一条建议,诏书颁布前应由枢密院批准,因为接受波茨坦公告在法律上相当于缔结一项条约。
这条建议是在意料之中的,所以,内阁才请了枢密院议长平诏男爵出席御前会议。不过,既然提出了诏书是否合法的问题,内阁就不能简单地以平诏曾出席御前会议为由对此置之不理。内阁面临的问题突然按照几何级数倍增起来。陆军的建议如具有法律效力,就必须尽快召集枢密院会议——可是,现在已是下午四点多了,枢密院当天开不成会。另一方面,事情又不能再拖延下去。就国内外形势而言,必须在几小时内实施投降。拖延下去无疑会使天皇及其大臣们为终止战争、保全日本作出的努力付之东流。
内阁***官长迫水据理力争,称陆军的建议没有法律效力,投降一事不必经枢密院批准。
内阁踌躇不决。于是,铃木首相请到会的法制局局长村濑直康火速研究这个问题。村濑起身向首相施礼后便立刻走了。内阁暂时休会。
陆军省的这条建议极其令人担忧。这是否意味着陆军至今还不准备投降?还是仅仅为了争取时间进行兵变的又一条缓兵之计?陆相的怀中是否揣着一纸要命的辞呈?如果真是这样,他说不定随时都会掏出来。到那时,内阁就不复存在了,有权实施投降的合法机构也就没有了。日本依然处于危殆之中。大臣们偷偷地望着阿南将军,但是他的脸还是那样难以捉摸:他似乎在镇静地等待村濑的归来,仅此而已。如果一个人决意隐藏自己内心深处的想法,有哪一位同僚又能指望揭开这层惟幕呢?其他阁员也在等待村濑回来,他们比阿南更加惊恐不安。
此刻,第一近卫师团第二连队(团)的一大队(营)人马正进入皇宫,加强了原来担任警戒任务的一大队(营)人的力量,这是异乎寻常的举动。
近卫师团共有三个。当时,第二近卫师团正在海外,第三近卫师团隶属东部军管区,因此护卫天皇的任务便完全落到了第一师团的身上。该师团的两个连队(团)轮流守卫皇宫。这天,八月十四日,星期二,执勤的是第二连队(团)。通常,一个大队(营)执勤,一个大队(营)就留在指挥部里,另一个大队(营)或训练或休整。但是,不知什么原因,连队(团)长又亲自率领一大队(营)人进驻宫中,加强已在值勤的一大队(营)人的力量。更使人觉得异常的是,当时并没有空袭警报。
连队(团)长八贺丰次郎大佐命令他的副官素贺正吉大尉在他办完事之前留在师团指挥部里。素贺对此莫名其妙,也不知道为什么八贺大佐亲自率部增援。这件事太蹊跷,使素贺顿生疑窦。星期六他听到谣传,说日本已经接受了波茨坦公告。现在看来,这个说法是没有根据的。素贺不知道,就在当天早晨,天皇再次圣断,重申了原先的决定。素贺无法解释连队(团)长的行动,不禁忧心忡忡。
法制局局长村濑回到内阁会议上,此刻,他正在列举理由,说明天皇的决定无需枢密院批准。内阁***官长迫水不安地扫了阿南将军一眼,但陆相不动声色地听着。待村濑说完,他点点头,并没有坚持要求进一步考虑陆军省的建议。
他也没有从怀中掏出什么辞呈来。
阁员们的胆子似乎壮了点,于是重新开始讨论诏书的措辞。会议时时被打断,阁员们不断被叫出去私下里商谈,内阁会议似乎要没完没了的开下去。
不言而喻,如果政府要达到和平投降的目的,那就必须赶快行动。
注释
注释作者:太平洋战争研究会 ·日本出自————《日本最长的一天》出自————《战争通史》 1、以下部分被删去: 日本军队在完全解除武装之后,将被允许返回家园,得有和平生活及生产之机会。我们无意奴役日本民族,摧毁日本国…… 2、德川村生的日记详尽地罗列了当日发生的事件,但没有提到波茨坦。著名作家田神纯那天的..
8月15 星期三 11点-12点
8月15 星期三 11点-12点作者:太平洋战争研究会 ·日本出自————《日本最长的一天》出自————《战争通史》“这是极其重要的广播。” 和田信贤 十七位元老一个接一个沿潮湿狭窄的楼梯朝御文库地下会议室走去,他们在这里要完成二十四小时之前由那二十四个人开始的使命。 大多数日本人对这二十四小时里所发生的事一无..
8月15 星期三 10点-11点
8月15 星期三 10点-11点作者:太平洋战争研究会 ·日本出自————《日本最长的一天》出自————《战争通史》“我去播音室。” 加藤进 枢密院全体会议定于十一点在御文库地下会议室召开。内阁书记官长迫水告辞首相后,来到皇宫,为会议做准备。 他先去宫内省,在门口碰到庶务局局长加藤。加藤裹着绑腿,肩背一只干粮袋..
8月15 星期三 9点-10点
8月15 星期三 9点-10点作者:太平洋战争研究会 ·日本出自————《日本最长的一天》出自————《战争通史》 “立即把他们抓起来。”冢本信中佐 内阁书记官长迫水赶到首相藏身处,庆贺他幸免一死,然后向他原原本本讲叙了昨晚所发生的异乎寻常的情况。 铃木打断他的话,“我打算在今天的内阁会议上提出总辞职。” 迫水..
8月15 星期三 8点-9点
8月15 星期三 8点-9点作者:太平洋战争研究会 ·日本出自————《日本最长的一天》出自————《战争通史》“象我这样的老头子没有什么用处了。”铃木贯太郎男爵 象往常一样,八点钟换岗。第二连队一个大队的官兵高擎军旗,开出乾门。从他们的脸上看不出一丝一毫刚刚参加了一场未遂政变的样子,他们的所作所为只是执行..
8月15 星期三 7点-8点
8月15 星期三 7点-8点作者:太平洋战争研究会 ·日本出自————《日本最长的一天》出自————《战争通史》 “请大家恭听天皇御音。”馆野守男 铃木首相在芝的朋友家里躺下休息,儿子铃木一设法同内阁书记官长迫水、东京警察署检察长、厚生大臣以及其他人取得了联系。这样,首相才终于获悉皇宫被占领、阿南将军身亡的..
8月15 星期三 6点-7点
8月15 星期三 6点-7点作者:太平洋战争研究会 ·日本出自————《日本最长的一天》出自————《战争通史》“朕要向皇家近卫师团解释朕的决断。”天皇 御文库里,仍在商量一旦叛军强求入内该怎么办?卫队长小管去同叛军交涉,一去不回。眼下,找不到什么万全之策。 前不久,小管来报告,听说叛军要宫内警察缴械投降。 ..
8月15 星期三 5点-6点
8月15 星期三 5点-6点 作者:太平洋战争研究会 ·日本出自————《日本最长的一天》出自————《战争通史》“事情竟会发展到这种地步!我怎么也想不到,这辈子还会看到这种事……”户田康英 将近五点,畑中少佐在一名少尉、两名士兵的陪同下,亲自来到日本广播协会大楼。他没有遇到任何阻碍,因为包围大楼是他亲自下..
8月15 星期三 4点-5点
8月15 星期三 4点-5点 作者:太平洋战争研究会 ·日本出自————《日本最长的一天》出自————《战争通史》“你们当然可以杀我——但杀了我对你们没有什么好处!”德川义宽 四点钟,日本广播协会的技术员安木玲子小姐,听见楼前的大路上传来沉重的军靴声。她知道中午就要广播天皇的讲话录音,所以担心这是敌军的脚步..
8月15 星期三 3点-4点
8月15 星期三 3点-4点 作者:太平洋战争研究会 ·日本出自————《日本最长的一天》出自————《战争通史》 “现在已经太迟了。”木户幸一侯爵 正当这些沙沙的皮靴声、高喊的命令声还在继续的时候,一个举止温顺、两眼近视的人蹑手蹑脚地穿过宫内省黑黢黢的走廊,来到侍从德川的卧房。他唤醒德川,把可怕的消息告诉他..
8月15 星期三 2点-3点
8月15 星期三 2点-3点 作者:太平洋战争研究会 ·日本出自————《日本最长的一天》出自————《战争通史》 “看来,这一切跟‘二·二六’事件一模一样。”石渡聪太郎 东京各晨报编辑部几乎同时收到两份报道。一份来自驻首相官邸记者,详细报道了终战诏书签署经过以及政府不准任何报纸在中午十二时广播诏书之前提及..
8月15 星期三 1点-2点
8月15 星期三 1点-2点 作者:太平洋战争研究会 ·日本出自————《日本最长的一天》出自————《战争通史》“你究竟要东部军管区千什么?”竹岛龙彦少将 屋子里是这样静谧,以致听得见手表的嘀嗒声。站在森将军身后的白石中佐看了看自己的表:分针正指在“12”上,时针指在“1”上。 “我同情你,”森对井田说。“我..
8月15 星期三 0点-1点
8月15 星期三 0点-1点 作者:太平洋战争研究会 ·日本出自————《日本最长的一天》出自————《战争通史》“你们还称得上军人吗?”佐佐木武男大尉 空袭警报又一次响彻整个关东平原。敌机出现在房总附近上空。空军二十七大队的三十六架战机从八玉起飞迎敌。居民们一听到警报都跑到机场上,挥动旗子,高呼万岁,望着..
8月14 星期二 23点-0点
8月14 星期二 23点-0点 作者:太平洋战争研究会 ·日本出自————《日本最长的一天》出自————《战争通史》 “不管怎么说,最后一切都很顺利。”东乡茂德 天皇准备离开下榻的御文库,前往宫内省录音,情报局总裁下村、日本广播协会主席大桥以及录音小组的成员正在恭候圣驾。刚要动身,空袭警报响了起来。 天皇表示..
8月14 星期二 22点-23点
8月14 星期二 22点-23点 作者:太平洋战争研究会 ·日本出自————《日本最长的一天》出自————《战争通史》“如果没有别的办法报效国家,我们就会大开杀戒。”畑中健二少佐 情报局的一名秘书正在等内阁闭会。这时,情报局广播课课长给他打来电话说,为天皇录音的准备工作全部就绪,只等令下,他还请情报局总裁下村..
8月14 星期二 21点-22点
8月14 星期二 21点-22点 作者:太平洋战争研究会 ·日本出自————《日本最长的一天》出自————《战争通史》“我已经改变主意了。”八贺丰次郎大佐 在首相官邸的记者室里,《朝日新闻》记者芝田智雄坐在椅子上,纹丝不动。他在漠然等待官方发布诏书签署完毕、即将颁布的消息。 这只不过是时间问题了,除了等待,他无..
8月14 星期二 20点-21点
8月14 星期二 20点-21点 作者:太平洋战争研究会 ·日本出自————《日本最长的一天》出自————《战争通史》 “我希望诸位能够同我合作。”小园保名海军大佐 那天午后,海军大佐小园回到厚木空军基地时,浑身抖作一团,连站也站不稳了,更不用说秘密指挥部队与美国、英国、苏联和中国打一场空战了。他只好上床休息..
8月14 星期二 19点-20点
8月14 星期二 19点-20点 作者:太平洋战争研究会 ·日本出自————《日本最长的一天》出自————《战争通史》“陆军的官方政策和实际政策是一致的。”荒尾意次大佐 守候在宫内省二楼宽敞的接待室里的日本广播协会的工作人员把自己的表和墙上的大钟对了一下。七点钟了,内阁和宫内省都没有进一步通知天皇来录终战诏书..
8月14 星期二 18点-19点
8月14 星期二 18点-19点 作者:太平洋战争研究会 ·日本出自————《日本最长的一天》出自————《战争通史》 “在目前的紧急情况下,越小心越好。”莲沼茂侍从武官长 吹上园里的空气似乎清新了些。太阳就象一只刚出熔炉的灼热的大铁盘,放在地平线上冷却。天皇在侍从入江助正的陪同下,照例在黄昏时分散着步。 缄默..
8月14 星期二 17点-18点
8月14 星期二 17点-18点 作者:太平洋战争研究会 ·日本出自————《日本最长的一天》出自————《战争通史》 “我担心近卫师团会出事。”近卫文麿亲王 五点刚过,木户侯爵就来会见近卫文麿亲王。近卫文麿亲王尽管能量有限,但一向主和,他曾出任过首相,是日本有影响的元老政治家之一。近卫刚才给木户挂电话,希望能..
8月14 星期二 15点-16点
8月14 星期二 15点-16点作者:太平洋战争研究会 ·日本出自————《日本最长的一天》出自————《战争通史》“这会成为第二次永田事件吗?”田中静一将军 日本广播协会的三名负责人带着录音小组乘坐宫内省派来的两辆汽车前往皇宫,一路上谁也没有说话。当汽车通过木制的坂下门进入皇宫时,他们还是默不做声。 即便是战..
8月14 星期二 14点-15点
8月14 星期二 14点-15点作者:太平洋战争研究会 ·日本出自————《日本最长的一天》出自————《战争通史》 “我愿为皇家海军的行为担保。”米内光政大将 天气依然郁热难熬。四处静谧潮湿,没有一丝儿风。荒凉的大街上走着瘦骨嶙峋、无声无息的幽灵。他们是否知道战争就要结束了?还是他们已什么也不想了?是不是只要..
8月14 星期二 13点-14点
8月14 星期二 13点-14点作者:太平洋战争研究会 ·日本出自————《日本最长的一天》出自————《战争通史》“天皇将亲自讲话!”下村海南 下午一点钟,在铃木首相官邸的内室里,十九个人围坐在一张大圆桌前。十九个人中除了内阁各大臣,还有情报局总裁、议长、统筹规划局局长以及内阁书记官长迫水久常和首相的儿子铃..
8月14 星期二 12点-13点
8月14 星期二 12点-13点作者:太平洋战争研究会 ·日本出自————《日本最长的一天》出自————《战争通史》“谁要是不服从,就先把我砍了!”阿南惟几大将 天皇说[5]:“我已仔细地听取了反对日本接受同盟国回文的种种理由。不过,我仍持己见。我现在再重申一遍,我研究了国际国内的形势,我以为把战争拖延下去,除了..
前夕
前夕作者:太平洋战争研究会 ·日本出自————《日本最长的一天》出自————《战争通史》 一九三一年,日本皇家军队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从而变成了日本社会生活中的主宰力量。十四年之后的一九四五年,日本天皇及其大多数政治家们意识到,日本已经输掉了这场战争——但他们面临的无法解决的重大问题,却是如何结束..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