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 星期二 23点-0点
8月14 星期二 23点-0点
作者:太平洋战争研究会 ·日本
出自————《日本最长的一天》
出自————《战争通史》
“不管怎么说,最后一切都很顺利。”
东乡茂德
天皇准备离开下榻的御文库,前往宫内省录音,情报局总裁下村、日本广播协会主席大桥以及录音小组的成员正在恭候圣驾。刚要动身,空袭警报响了起来。
天皇表示要继续到宫内省去,但侍从入江劝他最好到 地下防空室里避一避,等到弄清楚敌人夜袭的目标再说。天皇同意了。
在首相官邸里,运输大臣润了润桌上的毛笔。阁员中只有他一人还没在诏书上签字,一俟他签署完毕,诏书就成为正式文件了。尽管局外人还蒙在鼓里,但日本已经同意无条件投降了。这时,响起了空袭警报。运输大臣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内阁庶务课课长奉命进入会议室。所有等候着的秘书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一名秘书给外务省挂了电话,通知松本次官。松本立即指示电报室负责人把拟好的电报发往瑞士和瑞典,再转给四个交战国。投降的消息很快就会传遍全世界。
与此同时,诏书又抄了一份,以便刊登在《政府公报》上。由于战时纸张紧缺,这份公报早已停刊,但这次要以号外的形式正式公布诏书。庶务课课长破例把《政府公报》的主任召来,亲自把专门誊抄的诏书副本交给他。
日本帝国寿终正寝了——但是,日本人民还不知道它已经灭亡的消息。
东部军管区的葛井恒中尉通知宫内省防空课课长冈松信二郎说,敌机的飞行方向好象不是东京。冈松转告了侍从入江。不一会儿,天皇便身着最高统帅服,准备离开御文库,一辆轿车正等着把他送到宫内省的政务室去。
首相及其阁僚们精疲力竭,但却浑身轻松。既然最后一桩大事已毕,他们便考虑怎样辞职,以便为一个新的“和平时期”的内阁让位。
阿南将军佩上军刀,走到外相东乡跟前,略一施礼,说:“我拜读了外务省为接受波茨坦公告一事即将发出的照会,本人十分感谢。”
东乡莞尔一笑,他所做的只不过是他一向愿意做的事——即请求敌人作出阿南执意要求的让步。照会的第二条说:
解除日本的武装力量牵涉到海外三百万日本官兵,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名誉,因此是一件十分棘手的事。日本政府理当慎重处置 [ 译者注:原文如此 ] 。我们以为,在天皇陛下的领导下,允许日本武装力量自行解体,自动交出武器,应是最好、最有效的办法[13]。
“我对阁下甚为感激,”阿南又说,“我在辩论的火头上可能说了一些过头话,请阁下鉴谅。”
东乡躬身还礼,微笑着说,“不管怎么说,最后一切都很顺利。”
两位宿敌大笑着分了手。
陆相拿起小纸包大步走到会议室隔壁的首相私人办公室。阿南戴着白手套、挎着军刀走进房间时,年迈的首相正疲乏地坐在办公桌后的椅子上。内阁***官长迫水等人也在房间里。
“打扰您,很对不起,”阿南说。他笔直地站在铃木的面前。
铃木站起身来。
阿南说:“自终战问题提出以来,我代表陆军发表了我的见解,这些意见有时难免过激之处。不过,我意在尽力辅弼首相。只怕事到结局,未必尽合人意。特向阁下致歉。希望首相理解我的出发点,只是维护国体。仅此而已。请相信我。”
铃木从桌子后走过来,说:“我完全相信你。”他把手放在陆相的肩头上,好象这个年纪较轻的人是他的儿子。“谢谢你直抒己见,我知道你完全出自一片爱国之心。”
陆相点点头,犹如一个听话的孩子。
“放心吧,”首相接着说。“皇室将绝对安泰。天皇眼下平安无虞,他很快就会告慰皇祖皇宗。”
“我相信他没有危险,”阿南说。
“对日本的前途我不感到过分悲观,”铃木又说。
“说得对,”阿南说,“我相信,只要天皇和人民不分离,日本就会复兴。”
沉默了片刻,阿南掏出了他的小纸包交给铃木:“请收下这些烟,这是从南部前线带来的。我不吸烟,所以请首相享用好了。”他行了个礼,转身离去。
内阁***官长送走阿南后,又回到了铃木的私人办公室。
铃木说:“陆相是来诀别的。”屋内陷入了沉默。
由于实行灯火管制,室外漆黑一片。但政务室里却灯火通明,亮得刺眼[14]。天皇在情报局总裁下村陪同下走了进来,宫内大臣和侍从长正在窗口恭候。天皇同侍从三井和户田走进房间时,屋里的人都躬身施礼。邻室的门洞开着,门里站着秘书官川本和情报局、日本广播协会、宫内省的人,天皇走进政务室时,他们也都深深地鞠了一躬。
天皇走到房间中央的话筒前,问道:“我该用多大的声讲?”
下村答道,用圣上平常讲话的声音就行了。他上前一步,举起戴着白手套的手——这是开始录音的信号。
天皇开始讲话的一刹那,站在窗前的宫内大臣想起天皇两天前说的话,“我竭尽全力来实现和平,但不知道能否成功。即使我能成功,也说不准届时究竟会怎样。我想再见一见皇太后。谁知道我能不能再见到她呢?”然而,当天皇宣读一九四五年八月十四日诏书时,从他的声音里听不出有一丝的迟疑。
“致忠良臣民书:
“朕深鉴于世界大势及帝国之现状,欲采取非常之措施,以收拾时局,兹告尔等臣民,朕已饬令帝国政府通告美英中苏四国愿接受其联合公告。
“盖谋求帝国臣民之康宁,同事万邦共荣之乐,斯乃皇祖皇宗之遗范,亦为朕所拳拳服膺者。前者,帝国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为希求帝国之自存与东亚之安定,至如排斥他国主权,侵犯其领土,固非朕之本志。然自交战以来,已阅四载。虽陆海将兵勇敢善战,百官有司励精图治,一亿众庶之奉公,各尽所能,而战局之发展未必于我有利,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新式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真未可逆料。如仍继续交战,则不仅导致我民族之灭亡,并将破坏人类之文明。如此,则朕将何以保全亿兆之赤子,陈谢于皇祖皇宗之神灵。此朕所以饬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
“朕对于始终与帝国同为东亚解放而努力之东亚诸盟邦,不得不深表遗憾;念及帝国臣民之死于战阵、殉于职守、毙于非命者及其遗属,则五脏为之俱裂;至于负战伤、蒙战祸、损失家业者之生计,亦朕所深为轸念者也。今后帝国所受之苦难固非寻常,朕亦深知尔等臣民之衷情,然时运之所趋,朕欲忍其所难忍,堪其所难堪,以为万世开太平。
“朕于兹得以维护国体,信倚尔等忠良臣民之赤诚,并常与尔等臣民同在。如情之所激,妄滋事端,或者同胞互相排挤,扰乱时局,因而迷误大道,失信义于世界,此朕所深戒。宜举国一致,子孙相传,确信社稷之不灭,念任重而道远,倾全力于将来之建设,笃守道义,坚定志操,誓必发扬国体之精华,不致落后于世界之进化。尔等臣民其克体朕意。”
[ 注:此文与王辅《日军侵华战争》中引用的相同,但与约翰·托兰《日本帝国的衰亡》中引用的不同。 ]
“这样行不行?”天皇问。
技师长用低得几乎令人听不见的声音答道:“没有技术问题,只是有几个字不太清楚。”
于是,天皇对下村说,他觉得自己的声调太低,想再录一遍。
下村把天皇的意思转达给录音小组,然后举起了戴着白手套的手,鹤鸣的声音又一次灌进了唱片的音槽中。这次,天皇的声音听起来似乎有点更紧张,音调不是太低,而是太高了,甚至还读漏了一个字。情报局第一处处长后来说,他清楚地看到天皇眼中噙着泪水。
毋须多说,屋里其他人也在啜泣:泪水与汗水一起交流,因为屋里人太多,又赶上了八月中旬一个酷热的夜晚。即使把窗子全打开也无济于事,外边连一丝风也没有。
天皇显然担心第二遍录音还不行。他说:“我愿意再录一次。”
在皇上面前说话确实有点令人诚惶诚恐。庶务课课长本来问技师长是否已做好准备,再录第三次。但是技师长却听成了要不要录第三次,于是便答道,不必再录。庶务课课长正要再问,下村拦住了他。他刚刚同宫内大臣和侍从长小议了一下,他们一致认为不能让天皇再受一次折磨。
天皇在入江侍从的陪同下,上了等候在外面的汽车。御文库离这里很近,途中圣上一言未发。就在此刻,外务省的电报正向华盛顿和莫斯科、伦敦和重庆转发。
阿南将军回到他在三宅坂的官邸后,要副官林少佐为他搞几张日本厚纸来。这种纸当时很紧张。林走后,阿南的女佣来问是不是现在给他打针。由于长时间工作,睡眠不足,他非常疲劳,为此,他每晚坚持注射维他命。阿南一时没有反应过来,甚至还有点诧异,良久才说,“是啊,干吗不打呢?”他几乎要笑出声来。
在近卫师团的参谋室里,井田中佐与同谋者古贺少佐第一次相遇。畑中少佐从中作了介绍,在场的还有椎崎中佐、石原少佐和空军士官学校的上原大尉。
井田和畑中早些时候去求见森将军,但将军正在开会,不能分身。于是,他们便坐在那里等候。古贺和石原则研究起畑中的方案来。他们认为成功的希望很大,当他们听说近卫师团各大队长不仅赞同这一方案,而且已经向皇宫四周的战略要地派驻了部队时,他们简直信心百倍了。
然而,诚如井田所见,问题的关键在于近卫师团司令官森将军。倘若把这一计划正式告诉他而他又不赞成,届时他会怎么办,那是不言而喻的。井田耸耸肩,大概干什么都比自己切腹好,切腹似乎算不得什么。遥遥无期的等待使井田的热情逐渐消退了。
小园大佐把三零二航空队的全体军官召进自己的办公室,他第一次告诉他们说,天皇已经决定投降。他的仪态和语调清楚地表明,他料到军官们会再次问他,是否准备服从圣断,他的回答也是意料之中的。
“只要我还是这里的司令官,”他嚷道,“厚木航空队就决不投降!地下仓库里的粮食足够我们打两年。这是我个人的意思,有人愿意跟我一起干吗?”
一石激起千层浪。“愿意!愿意!”他们齐声喊道。这次没有人沉默。
“让他们管我们叫叛徒吧!”小园喊道。“没有关系。投降不独有悖我国传统,而且违反我国法律。日本绝不能投降!你们同意我的话吗?”
“同意!同意!万岁!万岁!”
横滨警备区的佐佐木大尉喃喃地说,在日本***的词典里没有“投降”二字。日本必须战斗!日本有的是人,有的是决心——为什么要投降?!在中国大陆上还有一支庞大的日本军队,日本还扣押着三十五万名同盟国的战俘。日本为什么要投降?!
佐佐木正朝横滨鹤见区总特寺后面的警备区司令部走去,那里驻扎了一大队人。他打算把武器发给他们——然后下达紧急命令,杀掉首相。他觉得,这是他独自进行反投降之战的最好方法。
零点钟响。也许日本有幸,因为佐佐木大尉既不知道近卫师团的密谋者,也不知道厚木航空基地的密谋者——他们之间毫无联系。当然,即使他们纠集一起,也无法阻止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他们会亲眼目睹日本这个小岛被历史潮流所淹没。
注释
注释作者:太平洋战争研究会 ·日本出自————《日本最长的一天》出自————《战争通史》 1、以下部分被删去: 日本军队在完全解除武装之后,将被允许返回家园,得有和平生活及生产之机会。我们无意奴役日本民族,摧毁日本国…… 2、德川村生的日记详尽地罗列了当日发生的事件,但没有提到波茨坦。著名作家田神纯那天的..
8月15 星期三 11点-12点
8月15 星期三 11点-12点作者:太平洋战争研究会 ·日本出自————《日本最长的一天》出自————《战争通史》“这是极其重要的广播。” 和田信贤 十七位元老一个接一个沿潮湿狭窄的楼梯朝御文库地下会议室走去,他们在这里要完成二十四小时之前由那二十四个人开始的使命。 大多数日本人对这二十四小时里所发生的事一无..
8月15 星期三 10点-11点
8月15 星期三 10点-11点作者:太平洋战争研究会 ·日本出自————《日本最长的一天》出自————《战争通史》“我去播音室。” 加藤进 枢密院全体会议定于十一点在御文库地下会议室召开。内阁书记官长迫水告辞首相后,来到皇宫,为会议做准备。 他先去宫内省,在门口碰到庶务局局长加藤。加藤裹着绑腿,肩背一只干粮袋..
8月15 星期三 9点-10点
8月15 星期三 9点-10点作者:太平洋战争研究会 ·日本出自————《日本最长的一天》出自————《战争通史》 “立即把他们抓起来。”冢本信中佐 内阁书记官长迫水赶到首相藏身处,庆贺他幸免一死,然后向他原原本本讲叙了昨晚所发生的异乎寻常的情况。 铃木打断他的话,“我打算在今天的内阁会议上提出总辞职。” 迫水..
8月15 星期三 8点-9点
8月15 星期三 8点-9点作者:太平洋战争研究会 ·日本出自————《日本最长的一天》出自————《战争通史》“象我这样的老头子没有什么用处了。”铃木贯太郎男爵 象往常一样,八点钟换岗。第二连队一个大队的官兵高擎军旗,开出乾门。从他们的脸上看不出一丝一毫刚刚参加了一场未遂政变的样子,他们的所作所为只是执行..
8月15 星期三 7点-8点
8月15 星期三 7点-8点作者:太平洋战争研究会 ·日本出自————《日本最长的一天》出自————《战争通史》 “请大家恭听天皇御音。”馆野守男 铃木首相在芝的朋友家里躺下休息,儿子铃木一设法同内阁书记官长迫水、东京警察署检察长、厚生大臣以及其他人取得了联系。这样,首相才终于获悉皇宫被占领、阿南将军身亡的..
8月15 星期三 6点-7点
8月15 星期三 6点-7点作者:太平洋战争研究会 ·日本出自————《日本最长的一天》出自————《战争通史》“朕要向皇家近卫师团解释朕的决断。”天皇 御文库里,仍在商量一旦叛军强求入内该怎么办?卫队长小管去同叛军交涉,一去不回。眼下,找不到什么万全之策。 前不久,小管来报告,听说叛军要宫内警察缴械投降。 ..
8月15 星期三 5点-6点
8月15 星期三 5点-6点 作者:太平洋战争研究会 ·日本出自————《日本最长的一天》出自————《战争通史》“事情竟会发展到这种地步!我怎么也想不到,这辈子还会看到这种事……”户田康英 将近五点,畑中少佐在一名少尉、两名士兵的陪同下,亲自来到日本广播协会大楼。他没有遇到任何阻碍,因为包围大楼是他亲自下..
8月15 星期三 4点-5点
8月15 星期三 4点-5点 作者:太平洋战争研究会 ·日本出自————《日本最长的一天》出自————《战争通史》“你们当然可以杀我——但杀了我对你们没有什么好处!”德川义宽 四点钟,日本广播协会的技术员安木玲子小姐,听见楼前的大路上传来沉重的军靴声。她知道中午就要广播天皇的讲话录音,所以担心这是敌军的脚步..
8月15 星期三 3点-4点
8月15 星期三 3点-4点 作者:太平洋战争研究会 ·日本出自————《日本最长的一天》出自————《战争通史》 “现在已经太迟了。”木户幸一侯爵 正当这些沙沙的皮靴声、高喊的命令声还在继续的时候,一个举止温顺、两眼近视的人蹑手蹑脚地穿过宫内省黑黢黢的走廊,来到侍从德川的卧房。他唤醒德川,把可怕的消息告诉他..
8月15 星期三 2点-3点
8月15 星期三 2点-3点 作者:太平洋战争研究会 ·日本出自————《日本最长的一天》出自————《战争通史》 “看来,这一切跟‘二·二六’事件一模一样。”石渡聪太郎 东京各晨报编辑部几乎同时收到两份报道。一份来自驻首相官邸记者,详细报道了终战诏书签署经过以及政府不准任何报纸在中午十二时广播诏书之前提及..
8月15 星期三 1点-2点
8月15 星期三 1点-2点 作者:太平洋战争研究会 ·日本出自————《日本最长的一天》出自————《战争通史》“你究竟要东部军管区千什么?”竹岛龙彦少将 屋子里是这样静谧,以致听得见手表的嘀嗒声。站在森将军身后的白石中佐看了看自己的表:分针正指在“12”上,时针指在“1”上。 “我同情你,”森对井田说。“我..
8月15 星期三 0点-1点
8月15 星期三 0点-1点 作者:太平洋战争研究会 ·日本出自————《日本最长的一天》出自————《战争通史》“你们还称得上军人吗?”佐佐木武男大尉 空袭警报又一次响彻整个关东平原。敌机出现在房总附近上空。空军二十七大队的三十六架战机从八玉起飞迎敌。居民们一听到警报都跑到机场上,挥动旗子,高呼万岁,望着..
8月14 星期二 22点-23点
8月14 星期二 22点-23点 作者:太平洋战争研究会 ·日本出自————《日本最长的一天》出自————《战争通史》“如果没有别的办法报效国家,我们就会大开杀戒。”畑中健二少佐 情报局的一名秘书正在等内阁闭会。这时,情报局广播课课长给他打来电话说,为天皇录音的准备工作全部就绪,只等令下,他还请情报局总裁下村..
8月14 星期二 21点-22点
8月14 星期二 21点-22点 作者:太平洋战争研究会 ·日本出自————《日本最长的一天》出自————《战争通史》“我已经改变主意了。”八贺丰次郎大佐 在首相官邸的记者室里,《朝日新闻》记者芝田智雄坐在椅子上,纹丝不动。他在漠然等待官方发布诏书签署完毕、即将颁布的消息。 这只不过是时间问题了,除了等待,他无..
8月14 星期二 20点-21点
8月14 星期二 20点-21点 作者:太平洋战争研究会 ·日本出自————《日本最长的一天》出自————《战争通史》 “我希望诸位能够同我合作。”小园保名海军大佐 那天午后,海军大佐小园回到厚木空军基地时,浑身抖作一团,连站也站不稳了,更不用说秘密指挥部队与美国、英国、苏联和中国打一场空战了。他只好上床休息..
8月14 星期二 19点-20点
8月14 星期二 19点-20点 作者:太平洋战争研究会 ·日本出自————《日本最长的一天》出自————《战争通史》“陆军的官方政策和实际政策是一致的。”荒尾意次大佐 守候在宫内省二楼宽敞的接待室里的日本广播协会的工作人员把自己的表和墙上的大钟对了一下。七点钟了,内阁和宫内省都没有进一步通知天皇来录终战诏书..
8月14 星期二 18点-19点
8月14 星期二 18点-19点 作者:太平洋战争研究会 ·日本出自————《日本最长的一天》出自————《战争通史》 “在目前的紧急情况下,越小心越好。”莲沼茂侍从武官长 吹上园里的空气似乎清新了些。太阳就象一只刚出熔炉的灼热的大铁盘,放在地平线上冷却。天皇在侍从入江助正的陪同下,照例在黄昏时分散着步。 缄默..
8月14 星期二 17点-18点
8月14 星期二 17点-18点 作者:太平洋战争研究会 ·日本出自————《日本最长的一天》出自————《战争通史》 “我担心近卫师团会出事。”近卫文麿亲王 五点刚过,木户侯爵就来会见近卫文麿亲王。近卫文麿亲王尽管能量有限,但一向主和,他曾出任过首相,是日本有影响的元老政治家之一。近卫刚才给木户挂电话,希望能..
8月14 星期二 16点-17点
8月14 星期二 16点-17点 作者:太平洋战争研究会 ·日本出自————《日本最长的一天》出自————《战争通史》“不,我注定明天死去。”井田正孝中佐 陆相阿南将军回到首相官邸后,内阁会议继续进行。 内阁书记官长迫水发给每位阁员一份油印文件,上面印着将由天皇向全国和全世界广播的终战诏书的草本。 迫水久常和木..
8月14 星期二 15点-16点
8月14 星期二 15点-16点作者:太平洋战争研究会 ·日本出自————《日本最长的一天》出自————《战争通史》“这会成为第二次永田事件吗?”田中静一将军 日本广播协会的三名负责人带着录音小组乘坐宫内省派来的两辆汽车前往皇宫,一路上谁也没有说话。当汽车通过木制的坂下门进入皇宫时,他们还是默不做声。 即便是战..
8月14 星期二 14点-15点
8月14 星期二 14点-15点作者:太平洋战争研究会 ·日本出自————《日本最长的一天》出自————《战争通史》 “我愿为皇家海军的行为担保。”米内光政大将 天气依然郁热难熬。四处静谧潮湿,没有一丝儿风。荒凉的大街上走着瘦骨嶙峋、无声无息的幽灵。他们是否知道战争就要结束了?还是他们已什么也不想了?是不是只要..
8月14 星期二 13点-14点
8月14 星期二 13点-14点作者:太平洋战争研究会 ·日本出自————《日本最长的一天》出自————《战争通史》“天皇将亲自讲话!”下村海南 下午一点钟,在铃木首相官邸的内室里,十九个人围坐在一张大圆桌前。十九个人中除了内阁各大臣,还有情报局总裁、议长、统筹规划局局长以及内阁书记官长迫水久常和首相的儿子铃..
8月14 星期二 12点-13点
8月14 星期二 12点-13点作者:太平洋战争研究会 ·日本出自————《日本最长的一天》出自————《战争通史》“谁要是不服从,就先把我砍了!”阿南惟几大将 天皇说[5]:“我已仔细地听取了反对日本接受同盟国回文的种种理由。不过,我仍持己见。我现在再重申一遍,我研究了国际国内的形势,我以为把战争拖延下去,除了..
前夕
前夕作者:太平洋战争研究会 ·日本出自————《日本最长的一天》出自————《战争通史》 一九三一年,日本皇家军队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从而变成了日本社会生活中的主宰力量。十四年之后的一九四五年,日本天皇及其大多数政治家们意识到,日本已经输掉了这场战争——但他们面临的无法解决的重大问题,却是如何结束..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