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楚汉战争
四、楚汉战争
作者:颜吾芟
出自————《中国秦汉军事史》
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四、楚汉战争
秦末农民战争推翻了残暴的秦王朝统治后,以项羽、刘邦为首分别形成了两个新的政治集团。双方为了争夺封建统治的最高权力,展开了历时4年多的楚汉战争。
(一)项羽分封与刘邦东还
秦王朝灭亡后,刘邦进入秦都咸阳。他采纳了张良、樊哙的建议,将秦王朝的府库珍宝全部封存起来,并废除秦的苛政,制定“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的“约法三章”,同时,令“诸吏人皆案堵如故”,安定了民心,稳定了社会生活秩序。然后退兵屯驻灞上。
项羽在河北消灭秦军主力后,闻知刘邦已入关中,立即挥师西进,攻破刘邦军据守的函谷关,进驻鸿门(今陕西临潼东北)。此时,项羽拥兵40万,刘邦军仅10万人,项羽在谋士范增等建议下,欲凭借优势兵力消灭刘邦。刘邦闻讯后,亲至鸿门赴宴,卑言示和,使优柔寡断的项羽始终不能下决心杀掉刘邦。鸿门宴后,项羽进入咸阳,杀秦王子婴,烧秦宫,并在城内大肆烧杀,掠取财物、妇女,引起关中百姓的强烈不满。
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二月,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占据梁、楚9郡(今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部分地区),定都彭城(今江苏徐州),遵楚怀王为义帝。同时,在全国范围内分封了18个诸侯王。将最具威胁的刘邦封于地处边远、交通不便的巴蜀(今四川)、汉中(约在今陕西秦岭以南及湖北西部),称汉中王。将关中之地一划为三,封秦降将章邯为雍王、司马欣为塞王、董翳为翟王,号称“三秦”,扼守要地,以防备刘邦东下。
在分封中,项羽厚封亲信,对非亲信者或将大封小、或迁徙远地、或不授封号,引起一些割据势力的不满。五月,未得封王的田荣首先在齐地起兵反楚。他赶走了齐王田都,杀胶东王田市于即墨(今山东平度东南),自立为齐王,并拉拢同样未得封王的彭越,授之以将军印信,使其击杀济北王田安。于是田荣并有了“三齐”之地(即项羽将原齐国所划分成的齐、济北、胶东3国)。陈余自巨鹿之围后,与张耳关系破裂,未随项羽入关,不得封王。张耳被封常山王。陈余联合田荣,赶走张耳,复迎立赵王歇,赵王歇立陈余为代王,兼赵相。原燕王韩广被改封辽东王,他不愿赴任,被新任燕王臧茶攻杀,其属地也被臧茶并有。田荣等人的反叛,破坏了项羽划定的格局,严重动摇了项羽的威信,他感到对自己的威胁甚大,亲自率兵北上***田荣等人。汉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十月,项羽使人杀害了义帝。
刘邦先行入关,按当初楚怀王与众将的约定理当为关中王,却被封为汉中王,他极为不满,本想以武力与项羽拼一死战,终为部下劝止。项羽只许他率3万兵赴任。刘邦西去途中,下令烧毁栈道,一方面阻止诸侯军的偷袭,另一方面向项羽佯示无东还之意。刘邦定都南郑(今陕西汉中)后,立即积极整军备战,扩充实力,网罗人才,准备东归。七月,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统领汉军,伺机东进。
韩信(?~公元前196年),淮阴(今江苏清江东南)人,汉初杰出的军事家。他深知兵法之道,常能以创造性的战略战术致胜,为后世兵家所推崇。韩信从小丧父,家境贫寒,不能为官,又不懂生财之道,常寄人篱下,过着乞食的生活,被许多人看不起。他曾受人胯下之辱而不与计较。项梁渡淮河时,韩信投奔了楚军。项梁死后,他又成为项羽部下,为郎中。他曾数次进言献策,但官卑言轻,均未被项羽采纳。韩信感到不得志,便离楚投汉,起先也未受到重用,后与汉丞相萧何相识。萧何对他的军事才能颇为赏识,但萧何向刘邦几次推荐韩信,都被刘邦拒绝。韩信见此极为失望,感到不能施展自己的抱负,便不辞而别。萧何听说,来不及向刘邦打招呼,急忙去追赶,终于劝说韩信返回。刘邦见西进途中部下将士逃亡数十人,萧何不追,偏偏追赶曾受胯下之辱,毫无志气的韩信,甚为惊怪。萧何对刘邦说:“诸将易得耳,至如(韩)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韩)信;必欲争天下,非(韩)信无所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张良也极力推荐韩信,刘邦这才下决心重用韩信,择吉日,亲自斋戒设坛,拜韩信为大将军。韩信向刘邦分析形势说:“项王喑恶叱咤,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此特匹夫之勇耳。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刑敝,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不居关中而都彭城。有背义帝之约,而以亲爱王,诸侯不平。诸侯之见项王迁逐义帝置江南,亦皆归逐其主而自主善地。项王所过无不残灭者,天下多怨,百姓不亲附,特劫于威强耳。名虽为霸,实失天下心。故曰其强易弱。今大王诚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诛!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所不服!以义兵从思东归之士,何所不散!且三秦王为秦将,将秦子弟数岁矣,所杀亡不可胜计,又欺其众降诸侯,至新安,项王诈坑秦降卒二十余万,唯独(章)邯、(司马)欣,(董)翳得脱,秦父兄怨此三人,痛入骨髓。今楚强以威王此三人,秦民莫爱也。大王之入武关,秋毫无所害,除秦苛法,与秦民约法三章耳,秦民无不欲得大王王者。于诸侯之约,大王当王关中,关中民咸知之。大王失职入汉中,秦民无不恨者。今大王举而东,三秦可传檄而定也。”刘邦大喜,自认得韩信过晚。
汉高祖元年八月,刘邦乘项羽忙于与田荣交战,无暇西顾之机,命韩信领兵东进,留萧何留守巴蜀,为前方筹集粮草器械,补充兵源。韩信出奇谋,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今陕西宝鸡东),奇袭关中。章邯仓促应战,先败于陈仓,再败于好峙(今陕西乾县东),在壤乡(今陕西武功东南)又被汉军击破与司马欣、董翳的联军,不得不退守雍都废丘(今陕西兴平东南)。汉军又分兵攻取陇西(郡治在今甘肃临洮)、北地(郡治在今甘肃镇原东北)、上郡(郡治在今陕西榆林南),迫降司马欣、董翳,斩去章邯的左右膀。汉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六月,汉军终于攻破废丘城,章邯自杀。至此,三秦之战以刘邦的胜利告终。刘邦实现了预期战略目的,占据了“形胜甲于天下”的关中之地,为继续东进奠定了基础。
(二)彭城大战及成皋相峙
刘邦进军关中,定三秦时,项羽正率主力攻齐,知悉关中的情况后,项羽在回师击汉还是继续攻齐问题上举棋不定。就在项羽犹豫不决时,刘邦让张良致信项羽,表示:“汉王失职(未得关中王之位),欲得关中,如约(楚怀王与诸将之约)即止,不敢东。”以麻痹项羽,并将田荣、彭越反楚书信送给项羽,声称:“齐俗与赵并灭楚”。项羽果然上当,不再疑虑刘邦,继续全力攻齐,仅命郑昌为韩王,领少量兵力防备刘邦东进。
汉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一月,楚军在城阳(今山东鄄城东南)大破齐军,田荣败退到平原(今山东平原南),被当地人杀死。项羽另立田假为齐王,继续进军北海(今山东东北部)。楚军沿途“烧夷齐城廓室屋,皆坑田荣降卒,系虏其老弱妇女。徇齐至北海,多所残灭。齐民相聚而叛之。”四月,田荣弟田横收编数万残兵,立田荣子田广为王,占据城阳一带,在齐地百姓的支持下,与楚对抗。楚军接连失利,陷入困境。
此时,刘邦已夺取了三秦绝大部分地区。十月,刘邦率军由函谷关出陕县(今河南三门峡市西)东进,河南王申阳投降,继而又迫降韩王郑昌。三月,刘邦将关中军务全部交给韩信,自领大军由临晋(今陕西大荔东)东渡黄河,魏王豹未作抵抗即归附刘邦,并协同汉军攻下河内地区,殷王司马印也归降刘邦。接着,刘邦又南渡黄河,到达洛阳新城,在这里,他接受了董公的建议,为义帝发丧,号召诸侯共击项羽,为义帝报仇。四月,刘邦率5个诸侯的联军共56万人,直扑彭城。在外黄(今河南兰考东南),彭越率3万人归汉,刘邦命他略定梁地。联军沿途未经战斗,乘虚占领了彭城。刘邦入彭城,满足于已得胜利,尽收项羽宫中货宝美妇,整日饮酒高会,疏于戒备。
项羽闻彭城失陷,大惊,命诸将继续攻齐,自率3万精锐骑兵急驰还救彭城。楚军由鲁南(今山东西南部)出胡陵(今山东鱼台东南),进至萧(今江苏萧县西北),首先击溃汉军一部。接着又绕道至彭城西、南两面,切断了联军归路。拂晓时,楚军由西向东猛袭联军侧背,联军乱作一团,自相践踏,根本无法组织有效的抵抗。至中午,联军大败。楚军将联军压缩于谷水、泗水(今江苏徐州西),斩杀十余万人,接着南追溃敌至灵壁(今安徽淮北市北)以东的睢水之上,又歼灭十余万,睢水为之下流。联军被楚军紧围3重,刘邦无法逃脱。突然大风猛袭而来,一时间飞沙走石,乱军中,刘邦率十余骑终于突围而逃,奔至荥阳。
彭城一战,刘邦遭到了自起兵以来的最大的惨败,其父及妻子吕雉都被楚军俘获,众诸侯也纷纷背汉向楚。项羽在这一战中,充分表现了他英勇果敢、雄才大略的军事指挥才能,飞兵千里,以少胜多,几乎全歼刘邦军。但是,项羽没有乘胜穷追刘邦,使刘邦又一次得到了喘息的机会。
汉高祖二年五月,败退至荥阳的刘邦在得到萧何、韩信的增援后,迅速恢复了元气,与跚跚来迟的楚军战于京、索(均在今河南荥阳东南)之间。为了对付楚军强大、骇人的骑兵部队,刘邦还大力加强和扩充自己的骑兵,终于在荥阳之东击破楚军骑兵,扼阻了楚兵西进的势头,稳定了战局。从此,楚汉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双方对峙于荥阳、成皋一线。为了持久防御,汉军修筑甬道,直通敖仓,取那里的积粟补给前线。
项羽被刘邦阻于荥阳、成皋一线后,为了加强西进关中的力量,遣使南下九江,联络九江王英布。英布(?~公元前195年)是灭秦战争中骁勇善战的名将,屡建战功,颇受项羽的信任和倚重,秦亡后被封为九江王。田荣叛楚,项羽击齐,征调九江兵,英布称病不往,仅遣部将率数千人从征。刘邦下彭城,英布又称病坐视不救。项羽多次派人责问英布,并召他来见,英布极为惶恐,不敢往见。当时,项羽所封诸王中仅英布一人未叛楚,项羽重其将材,且需要英布的军事援助,故而未发兵攻九江。楚使至九江后急催英布发兵。谁知刘邦探得项羽、英布之间出现裂痕,便派谋士随何先楚使一步游说英布。随何抓住英布的心理,成功地说服英布,并迫使他杀楚使归汉。这样使项羽侧背出现了新的威胁,项羽不得不分兵,派龙且、项声率领,进攻九江。经过数月苦战,英布战败,九江地尽失,英布领数千残兵退走成皋归汉。英布的叛楚归汉,不仅解除了汉南方的威胁,而且削弱了楚军的力量,分散了楚军的兵力,减轻了汉军荥阳、成皋一线的正面压力,也使项羽失去了最后一位盟友,对刘邦最终战胜项羽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汉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初,楚军强攻荥阳,并数次切断汉军的运粮甬道,使汉军的补给发生很大困难,军心不稳。刘邦听从部下陈平的建议,巧施反间计,离间项羽与部下的关系,结果项羽中计,跟随他多年的最重要的谋士范增因受猜疑,含愤离去,在回彭城的途中病死,使项羽遭受了难以弥补的重大损失。四月,楚军加紧攻势,汉军越来越难以坚守,刘邦乃使部将纪信假扮自己出东门诈降,他乘楚军疏于防备之机,从西门突围而走,同时命韩王信等人坚守荥阳。项羽发觉刘邦走脱,引兵追至成皋,刘邦弃城,逃往关中,成皋为项羽所得。
刘邦回到关中,重新征集兵力,本打算再出函谷关,与项羽争夺荥阳地区,后采纳袁生的建议,出武关,调动项羽南下,减轻荥阳、成皋一线汉军的压力。项羽果然率主力南下寻战。刘邦在宛、叶一带坚壁不出,使楚军求战不得,同时命彭越在项羽后方大肆骚扰。彭越在楚军后方积极活动,打败了项羽派去***的军队,绝断楚军粮道,甚至兵逼彭城。项羽被迫回兵东击彭越。刘邦则乘机挥师北上,击败留守成皋的楚将终公,收复成皋。
项羽击败彭越,未及歼灭,得知成皋已失,急引兵西返,攻克荥阳,俘韩王信,进而乘胜攻下成皋。汉军退守巩县(今河南巩县西南)。楚军兵力已疲,无法攻破汉军防线,只得停止西进,与汉军对峙于成皋、巩县之间。
刘邦败出成皋后,北渡黄河,至修武(今河南获嘉东)韩信军营中,收其兵权,将其所部大部分兵力调去增援巩县汉军,同时令韩信去东方攻打齐国,又派军数万增援彭越。八月,彭越在得到支援后,连下外黄、睢阳(今河南商丘)等17城,截断了楚军成皋与彭城之间的联系和军粮供应。项羽不得不再次返身东攻彭越。九月,项羽留曹咎坚守成皋,自领主力东回,并迅速击败彭越,收复了17城,但仍未能将彭越消灭。
十月,刘邦再度乘虚反攻成皋,用计激怒曹咎出战,当楚军半渡汜水时,汉军发动猛攻,楚军大败,曹咎自刎而死,汉军夺回成皋。项羽闻讯,急忙引兵回救,汉军依旧凭险据守,拒不出战。双方在广武(荥阳西北)对峙数月,楚军因后方继续受到彭越的袭击,军粮供应不上,项羽欲与刘邦速决战,但使尽计谋,刘邦始终坚守不出,同时不断地征集军粮,补充兵力。八月,楚军粮尽,此时,韩信已破齐,将进攻楚地,楚军处于极为不利的境地。项羽决定与刘邦议和,双方约定:以鸿沟(古运河,故道在今河南荥阳东北)为界,中分天下,鸿沟以西属汉,以东属楚。随后项羽归还刘邦父及妻,令楚军撤去成皋之围,回师东归。
(三)韩信平定北方之战
刘邦在彭城大败后,魏王豹叛汉附楚。由于魏踞河东,西进可威胁关中,南下可切断荥阳与关中的联系,并与楚军造成前后夹击荥阳之势,对刘邦威胁最大。刘邦首先派郦食其游说魏王豹归降不成,便任命韩信为左丞相,率兵攻魏,解除侧背威胁。魏王豹将主力调集于蒲坂(今山西永济西),以阻止汉军从临晋方面的黄河渡口过河,而其他战略要地均未设重兵防守。针对魏军的部署,韩信采取了声东击西、避实就虚的灵活战术。汉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八月,韩信派一部分汉军推进到与蒲坂隔河相望的临晋黄河西岸,大张旗鼓地征集船只,摆出准备强渡黄河的架势,迷惑魏军。自己则亲率主力秘密向北移动,从夏阳(今陕西韩城西南)利用木罂缶(一种口小腹大的木桶)渡过黄河,而后直取魏军背后的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切断了蒲坂魏军与魏都平阳(今山西临汾)的联系。魏军仓猝回兵迎战,在安邑西南被汉军全歼,魏王豹被生擒。这样,汉据有了魏地,解除了后顾之忧,形势对汉有利。
韩信破魏后,向刘邦建议:“愿益兵三万人,臣请以北举燕、赵,东击齐,南绝楚之粮道,西与大王会于荥阳。”刘邦应允,并派张耳为副将,协助韩信。九月,韩信、张耳率军首先攻破代国,在阏与(今山西和顺西北)俘虏代相夏说,收其精兵补充荥阳汉军,接着,乘胜东进。汉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十月,进逼赵地。赵王歇与代王兼赵相陈余得知韩信来攻,屯重兵于井陉口(今河北井陉东南),号称20万,严阵以待汉军的到来。井陉口是太行山八大隘口之一,地势险要,易守难攻,韩信由代攻赵必经此口。赵国谋士李左车向陈余建议:“井陉之道,车不得方轨,骑不得成列,行数百里,其势粮食必在后,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从间道绝其辎重,足下深沟高垒勿与战。彼前不得斗,退不得还,吾奇兵绝其后,野无所掠鹵,不至十日,两将之头可致戏麾下。”“但陈余不同意,他是儒生,不知兵,认为“义兵不用诈谋奇计”,韩信兵少力疲,不足惧,若不主动进攻汉军,恐为诸侯耻笑,遂将全部兵马布于关前,等候韩信军。
韩信军虽号称数万人,但刘邦已将其精兵调去荥阳,所部实际上仅万余人。他侦知赵军的动向后,便放心大胆地进入“井陉之道”,进至关前,乘夜先派2千轻骑,各持红旗1面,隐伏在赵军大营附近,正面则以1万精兵背绵蔓水(今河北井陉西)列阵。拂晓,韩信自领一军诱敌。赵军见汉军阵势,讥笑韩信不会用兵,倾巢而出直扑汉军。韩信佯败,入背水阵中,汉军无路可退,只得拼死抵抗。这时,预伏的2千汉军乘虚进占赵军大营,拔去赵军旗帜,换插汉军红旗。赵军久攻汉军背水阵不下,准备返军回营,却见本营尽为汉旗,以为将帅已被擒,顿时大乱,纷纷溃逃,汉军乘势两面夹攻,大破赵军,斩陈余,擒赵王歇,李左车也被俘。
井陉口之战后,韩信顺利地攻下赵地,准备进一步击燕,他向李左车讨求破燕之策。李左车献计:“方今为将军计,莫如案甲休兵,镇赵抚其孤,百里之内,牛酒日至,以飨士大夫醳兵,北首燕路,而后遣辩士奉咫尺之书,暴其所长于燕,燕必不敢不听从。燕已从,使喧言者东告齐,齐必从风而服,虽有智者,亦不为齐计矣。如是,则天下事皆可图也。兵固有先声而后实者,此之谓也。”韩信依计而行,遣使赴燕,“燕从风而靡”因。这样,韩信顺利攻下燕地。
韩信破赵降燕后,项羽几次派兵北渡黄河攻赵,都被韩信、张耳击退。同时韩信屡派赵兵赴荥阳、成皋一线增援刘邦。六月,刘邦自成皋败逃到至修武,入韩信、张耳军营,夺其兵权,将主力调走,同时,命张耳留守赵地,派韩信“收赵兵未发者击齐”。此时,齐王田广在彭城之战后与项羽媾和,依附于楚。
汉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九月,韩信举兵攻齐。齐王田广得悉,调集重兵于历下(今山东济南市南),准备迎敌。正当此时,刘邦听从郦食其的建议,派郦食其出使齐国,游说田广叛楚附汉。田广在郦食其的威胁利诱下同意归汉,撤去了历下的守备。韩信将至平原(今山东平原南)时,得知此信,本欲驻兵不前,谋士蒯通进言:“将军受诏击齐,而汉独发间使下齐,宁有诏止将军乎?何以得毋行也!且郦生一士,伏轼掉三寸之舌,下齐七十余城,将军将数万众,岁余乃下赵五十余城,为将数岁,反不如一竖儒之功乎?”韩信以为然,继续进兵攻齐。汉高祖四年(公元前203年)十月,韩信军乘齐军无备袭破历下,进而乘胜攻下齐都临淄(今山东临淄北)。田广将郦食其烹死,败退至高密(今山东高密西南),遣使向项羽求救。项羽派大将龙且领兵20万救齐。
龙且是项羽手下的一员勇将,颇负盛名。不久前他刚刚击破九江王英布,正得意非凡,完全未将韩信放在眼里,他在高密与田广会合后,便急于与韩信决战。
十一月,龙且军与韩信军夹潍水(今山东潍河)对阵。韩信利用龙且轻视自己并急于决战的心理,秘密派兵乘夜至潍水上游堵塞水流,天明后主动引兵渡河进攻龙且军,龙且立即挥军迎战。韩信佯败,退过潍水,龙且不知是计,率军渡河追击。韩信急令决堤放水,大水骤至,将龙且军冲成两段,大部兵马被截在对岸。韩信立即挥军返身急袭,全歼随龙且过河的楚军,龙且战死。接着,韩信率兵渡河,追击敌残军,在城阳将田广擒获。项羽派来的20万楚军被韩信全歼。
韩信平定齐地后,刘邦用张良、陈平计,封韩信为齐王。项羽见形势对己不利,派人游说韩信反汉。蒯通也力劝韩信自立为王,与楚、汉鼎足而立。韩信认为刘邦待他甚厚,终不忍背离,谢绝了蒯通的劝告,拒绝了项羽。
韩信平定北方4国,消灭龙且所率的楚军主力之一部,为刘邦最终战胜项羽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四)垓下决战
项羽与刘邦订立和约后,立即率军东归。刘邦也打算西撤,但张良、陈平一致反对,说:“汉有天下太(大)半,而诸侯皆附之。楚兵疲食尽,此天亡楚之时也,不如因其机而遂取之。今释弗击,此所谓‘养虎自遗患’也。”“于是刘邦决定毁约追击楚军,并约韩信、彭越南下会师,合力击楚。
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十月,刘邦引军追击楚军至固陵(今河南淮阳北),韩信、彭越均未赶来。楚军返身发动突然进攻,汉军不支,退入壁垒固守。但项羽未能乘胜扩大战果,进一步围歼汉军,而与之对峙于固陵,这样就使刘邦得以喘息待援。为使韩信、彭越安心助汉击楚,打败项羽,刘邦采纳张良的建议,封彭越为梁王,并明确了2人的封地。韩信、彭越2人果然率部前来会师。十月下旬,韩信引兵进占彭城,同时攻下楚地许多地区。被刘邦封为淮南王的英布也遣将进入九江地区,诱降了守将、楚大司马周殷,随后合军北上进攻城父(今安徽涡阳东)。刘邦也由固陵东进,形势对楚极为不利,项羽被迫向东南撤退。十一月,项羽退至垓下(今安徽灵壁东南),筑垒安营,整顿部队,恢复军力,此时楚军尚有约10万人。十二月,刘邦、韩信、彭越、英布4路大军会师垓下。韩信军30万,分3路首先与楚军接战,韩信居中路,进攻失利,向后退却,同时命左右两翼投入战斗,楚军受挫,韩信又返身冲杀,3路合击,楚军大败,项羽被迫入壁而守。韩信遂指挥各路大军将楚军重重包围,楚军屡战不胜,但汉军一时也难以彻底打败楚军。
为了尽快取胜,张良用计,让汉军夜夜高唱楚歌,瓦解楚兵斗志。项羽夜闻“四面皆楚歌”,以为楚地已尽为汉所得,眼见大势已去,便乘夜率领800精锐骑兵突围南逃。天明以后,汉军得知项羽突围,乃遣5千骑兵追击。项羽渡过淮水后,仅剩百余骑相随,行至阴陵(今安徽定远西北)因迷路耽搁了时间,被汉军追及,项羽突至东城(今安徽定远东南),手下仅剩28骑。项羽指挥这28骑,将汉军骑兵杀得人仰马翻,再次杀开一条血路,向南疾走,至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长江边的乌江浦)边,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乃令从骑皆下马,以短兵器与汉兵搏杀,项羽一人“杀汉军数百人”,自己“身亦被十余创”,最后自刎而死,年仅31岁。项羽死后,汉军全歼楚军,楚地皆降汉,独项羽原封地的鲁人不肯投降(楚怀王曾封项羽为鲁公),后刘邦将项羽首级示鲁,鲁人乃降。至此,历时4年半之久的楚汉战争终以刘邦的胜利而告终。
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二月,刘邦称帝,建立西汉政权。
(五)项羽、刘邦在战争中的得失
楚汉战争以刘邦的胜利,项羽的失败而告终。究其原因,除了政治上、经济上的得失,以及其他因素外,就军事角度而言,双方在作战指导上,即战略指导思想以及战役指挥诸方面的得失,也导致了汉胜楚败的结局。现分析如下:
先说项羽。项羽虽然英勇善战,但在战略指导思想上缺乏深谋远虑,因而导致他在战役指挥上出现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误,丧失了一个又一个致胜的良机。
本来灭秦后,项羽一直把刘邦作为头号敌手,甚至打算在鸿门宴上杀掉他,最后虽未杀刘邦,但也将他分封到地处边远的巴蜀、汉中地区,并以“三秦”扼阻其东进的道路。但是后来当项羽面对田荣叛齐与刘邦东进的局面时,在攻齐还是击汉问题上竟然轻信刘邦的谎言,采取了“先齐后汉”的错误方针,甚至在刘邦已基本占据关中之地,并继续向东发展,楚军将陷于两面受敌的被动境地时,仍然坚守此方针不改,最后终于坐视刘邦的势力不断扩大,甚至攻陷了自己的首都彭城;彭城大战后,项羽夺回了战争主动权,在战略上重占优势,但是他不从战略全局着眼,只顾专与刘邦主力在正面战场撕杀,不注意巩固后方,结果始终未能摆脱腹背受敌、两面作战的被动局面,被刘邦牵着鼻子东奔西跑,穷于应付,疲于奔命,结果将战争主动权逐渐让出,最后落得主动媾和,进行战略后撤的结局;鸿沟媾和,楚军已处战略劣势,但项羽居然轻信一纸空文的约束力,不作任何戒备即领兵急速后撤,从而给刘邦乘胜追击创造了难得的战机退守垓下,不返江东,是项羽战略上的最后失策。当时尽管项羽在中原争霸的失败已成定局,但从固陵后撤时他尚有十余万的精兵强将,如果他能早下决心,迅速将人马带回江东,以江东的人力物力,加上长江天险的阻隔,与汉对抗,甚至休养生息,积蓄力量,东山再起也不是不可能的,但是项羽引兵至垓下便驻兵不前,企图以士气严重受损之兵与三面围来的优势追兵决战,岂有不败之理。
纵观楚汉战争中项羽用兵,多为走一步看一步,缺乏全盘考虑,没有长远的战略策划,加之他又不愿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以致处处被动,终至全军覆没,自刎身亡。
反观刘邦的战略指导思想始终运用正确。
秦亡以后,刘邦能认清汉弱楚强的客观形势,在鸿门宴上及项羽分封时,采取忍让待机的策略,不作以卵击石之举,以图东山再起。待田荣等起兵反楚,项羽北上击齐时,刘邦又能抓住战机,迅速挥军东进,顺利夺取关中,并乘虚攻占楚都彭城;彭城兵败后,刘邦及时变进攻为防御,以持久战对项羽的速决战,在正面战争积极防御的同时,还开辟了北方、南方、敌后3个战场,极力摆脱被动,争取主动,终于使强弱易势,为最后胜利奠定了基础;待项羽智穷力竭,形势发生根本变化时,刘邦又能迅速集中优势兵力,转入追击,最后终于全歼楚军于垓下。
在战役指挥上楚汉双方均有许多成功之处。如项羽破田荣于齐,大败刘邦于彭城,击败英布于九江,破荥阳、下成皋,两败彭越,固陵反击等,甚至垓下突围后,在东城以区区28骑,打得数千汉军溃不成军,不能近身,临死前还徒步杀伤汉军数百,这些均显示出项羽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和叱咤风云、雄冠诸军的英雄气概。但是这些局部性的胜利,对战争全局不起决定性的作用。刘邦在战役指挥上,如成皋相峙,两次调动项羽回军东顾,一次调动楚军南下,使楚军疲于奔命,自己则变被动为主动;指挥韩信、彭越,争取英布开辟北方、敌后、南方3个战场,分散楚军兵力,缓解正面压力;乘项羽回军,两次失而复得成皋最后指挥几路大军,聚歼楚军于垓下等等,也均为成功之例。
楚汉双方在战役指挥上也各有失败之举,如。项羽失败之举,如:刘邦东进,只派曾任吴县令的郑昌,以少数兵马西拒汉军,导致刘邦长驱直入,郑昌也被俘;彭城大捷后,没有穷追刘邦,使其得以喘息,在荥阳、成皋一线扼阻了楚军的西进;楚军兵到荧阳、成皋后,未采纳范增急攻2城的建议,最后虽下2城,但已在战略上丧失了两三个月的宝贵时间;固陵之战取胜后,没有乘胜扩大战果,全力猛攻固守待援的刘邦军,而是与其相峙,坐等几路大军来攻,从而丧失这最后一次可以致胜的机会,垓下被围,中张良“四面楚歌”之计,弃全军10万人于不顾,仅引800骑突围而逃,为自己留下了一个不光彩的结局。刘邦失败之举,如下彭城后,为暂时的胜利冲昏头脑,在楚军主力丝毫未损的情况下,毫无道理地只知饮酒高会,而疏于戒备,结果56万大军被楚3万骑兵横扫,惨败而逃,众诸侯也背离而去,战略上由主动变为了被动。不过由于刘邦有众多谋士、良将的扶助,他本人又能采纳部下的正确建议,及时纠正失误,终于取得楚汉战争的最后胜利。
更新于:3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