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条内阁组成·第十三

繁体

东条内阁组成·第十三

作者:中原茂敏·日本

出自————《***补给战》

出自————《战争通史》

   陆军大臣东条英机陆军中将在1941年10月16日 [ 译者注:疑17日之误 ] 下午的重臣会议上,被推选为近卫内阁辞职后的下届内阁首相的候选人。东条中将于下午4时30分,应召晋谒天皇,在接受重新研究国策的圣旨之后,受命组阁。此后,天皇又召见海军大臣及川古志郎,指示陆、海军应进一步紧密合作。

   10月18日下午4时,东条内阁组成,旋即研究新国策。

   东条中将晋升为大将,奉圣旨保留现役,兼任陆军大臣和内务大臣。东乡茂德任外务大臣,贺屋兴宣任大藏大臣,岛田繁太郎大将任海军大臣。铃木贞一留任企划院总裁。

   国策的重新研究

   如前所述,上届内阁曾就物资问题进行周密研究,而东条内阁自10月23日至30日又用8天时间再次进行周密研究。

   11月1日,大本营政府联络会议从上午9时到第二天凌晨1时30分,开了长达16个小时的会,就内阁研究的结果达成了协议。这是一次历史性的联席会议,既体现了重新研究国策的圣意,又平息了陆、海军统帅部的焦虑。

   研究过程中的问题仍然是迷信德国的优势,指望德国在英伦三岛登陆成功,以及对今后几年长期作战的战争预测和国力预测得出一厢情愿的判断。认为可以充分指望官民的决心和适当的措施逐步培养和增强作战能力。不能不老实承认,对美国和德国国力的估计有误。

   新国策的制定

   东条内阁为推行国策研究了以下3个方案:

   第1案,免战而卧薪尝胆;

   第2案,立即下决心开战,通过战争解决问题;

   第3案,在决心开战的前提下,备战与外交并进。

   关于第1案,无论从战略上看,还是从国力上看,一致认为不可取。统帅部属意第2案,但是为了体现重新研究国策的圣意,会议只得围绕第3案进行讨论。东乡茂德外相和贺屋兴宣藏相直到最后认为由于几年后的战争预测不明,难下决心。问到5年后的战争预测、经济预测、外交预测,谁也说不清,没有人能保证即使转入长期战也没问题。结论是,如果实在没有维持和平的办法或者现状实在恶化,造成外交破裂,只得诉诸战争。

   1941年11月2日下午5时,东条首相偕杉山、永野两总长声泪俱下地向天皇禀奏原委,就连一贯热心维护和平的天皇也同意不得已而决心一战。

   于是在11月5日的御前会议上决定:

   (一)定于12月初采取军事行动,陆、海军应完成作战准备;

   (二)对美谈判的期限仍为12月1日零时,在此之前如外交上取得成功则停止使用武力。

   会议在皇宫东一厅举行,从上午10时半开始,中间休息一小时,开到下午3时15分。

   政府方面的东条首相、东乡外相、铃木企划院总裁、贺屋藏相,统帅部方面的杉山参谋总长、永野军令部总长,分别做了详细说明,枢密院议长原嘉道对此进行了质疑,大家分别做了答辩。原嘉道议长在质疑结束后发表了以下的见解:

   各位的说明十分清楚。当然,我们不希望日、美谈判破裂。美国态度非常令人遗憾。从国家自立自存的观点看,全盘接受美国的意见是不行的。日本的立场必须坚持。美国如果看到日本的决心而妥协就好了,但是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万不得已就停止谈判,应当机立断,若失去战机就只好甘受美国的颐指气使。因此,我认为决心对美一战是不得已的。战争初期不必担心,往后将日益困难,但总是有希望的,我相信这一点。

   他承认决心对美国作战是不得已的。东条首相对这一见解发表了如下谈话:

只要有打开谈判僵局的途径,政府将忍受约束作战自由的困难,继续谈判,今天应遵照圣裁所示,外交和作战同时并进。

   日军实施战略展开,以此向美方表示我们的决心。我认为,定下决心的时机应是采取外交措施的时刻。

   战争转入长期,困难就会出现。如果听任美军为所欲为,两年后油料消耗殆尽,船舶就无法开动。

   美军将日益强大,南方的设防会有加强,日中战争依然没有解决,卧薪尝胆也将不能持久。最后,日本只有沦为三等国家。

   对此,与会人员全无异议,终于确定了决心对美、英开战的总方针。

   卧薪尝胆

   卧薪尝胆的方案分为下述两种情况:

   、日本作出超限度让步,以求调整日、美关系;

   、外交谈判不顺利,维持现状时。

   当即决定第1种方案断乎不可采纳。东乡外相、贺屋藏相尤其强烈反对。

   海军军令部总长永野就此情况陈述说,美国日益增强军备,加紧包围日本,加强援蒋、援苏,而日本则将没有油料。日本逐步贫困,作战能力对比对我极为不利,和战的主动权将落入美国之手。若徒待3年,敌人在南方的设防将越发加强,而日本则一筹莫展,不战而屈服于经济封锁,因此这是下策中之下策。

   企划院总裁铃木说,国内生产问题特别重要,液体燃料和人造石油目前尚不能满足需要;其他重要物资也有可能陷入与石油大体相同的境地。生产应以国内团结紧张和举国一致为前提,而卧薪尝胆案被视为非战论,一步失误就有导致人心涣散、舆论分裂的危险。卧薪尝胆扩充国防生产是不容易的。与会者一致认为不可采纳。

   日美谈判破

   东乡外相准备了甲案和屈服性质的乙案,并竭尽全力在不到1个月的短暂时间内派遣原驻德大使莱栖三郎前往美国。

   莱栖大使虽于1941年11月6日匆匆搭乘经香港的飞机出发,但飞机发生故障耽误了时间,好容易才赶上11月17日的会谈。然而在15日,日美谈判达成协议的希望还很渺茫。

   莱栖大使抵美后,立即向罗斯福总统大谈有必要按照甲案尽快达成协议。但18日,赫尔国务卿竭力向莱栖陈述希特勒主义的威胁,坚持美国的和平政策难以与其共存,因而只要日本与德国合作,日美妥协就没有希望。

   所谓甲案,与以前的方案相比,在以下几方面有所让步:(1)关于在华驻军及撤军问题,让步为:在华北及蒙疆的指定地区和海南岛的日军将在日中和平实现后驻扎一段必要的时间,其他地区的日军则在实现和平的同时,根据日中之间另行的规定在两年之内撤完。(2)关于在法属印度支那的驻军、撤军问题,让步为:日本尊重法属印度支那的领土主权,现有日本驻军在确立和平的同时立即撤退。(3)在对华通商不受歧视的问题上,主张:不歧视原则适用于全世界,在整个太平洋地区,换句话说,在中国也应奉行此原则。(4)关于日、德、意三国同盟的解释,日本是根据自己的决定行动的,这一点已得到美国的谅解。这4项原则尽可能不列入日美之间的正式妥协条款之中。

   制定这种让步方案是针对日美谈判中长期悬而未决的最重要的事项,也就是最后在11月26日的《赫尔备忘录》中提出的条件:(1)无条件承认4项原则;(2)从法属印度支那和中国全面撤军;(3)不承认南京***和满洲国;(4)三***事同盟条约成为一纸空文。让步方案作为甲案已让莱栖大使连同下述乙案一起带去。

   所谓屈辱性的乙案是针对甲案而在外交上所做的准备。美国顽固坚持的甲案等于是最后通牒,令人难以接受。其内容是,日美都不进入除法属印度支那以外的南太平洋、东南亚。美国不给日中两国的和平努力设置障碍;在物资方面,日美合作保障日本在荷属东印度(印尼)获得必要的物资;美国协助确保我国必要的战略物资,把日美通商恢复到美国冻结日本资产以前的状态。

   冻结资产是1941年7月25日,所谓在此之前的状态,仅解除美国于1941年8月1日实行的石油禁运,而我国必需的废铁、工作母机则早在1940年就已禁运。尽管说一滴石油一滴血,这确实可以说是屈辱性的卑躬屈膝的方案。即使这样做可以获得一时的安泰,却丝毫没有保证日本的安泰能持续到将来。

   过了两天,11月20日,莱栖、野村两位大使向赫尔国务卿暗示已准备乙案,但是没让我们陈述这个卑躬屈膝的方案就分手了。

   赫尔国务卿秉承罗斯福总统的旨意,认为日本的甲案不值一顾,乙案目前不在美方讨论之列。

   于是日本在11月26日接到了可称为最后通牒的《赫尔备忘录》。

   莱栖大使向赫尔国务卿明确指出,这样做日本将断绝关系。

   战后在市谷法院举行国际军事审判时,印度审判官帕尔曾指出:“接到这种文件,连摩纳哥、卢森堡也不能不宣战了。”

   摩纳哥和卢森堡是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两个世界上最小的国家。

   据后来了解,美国已破译7月以后我政府给野村大使的全部密码电报。赫尔国务卿也在发出备忘录以后的第二天11月27日早晨,对美国陆、海军部长说:“我的使命已经完成。从今天起就是你们的事了。”除了挑战,没有别的选择。

   到基本完成急剧扩大军备的1942年夏,美国将有170个师的兵力;军工生产也迅速增长,较战前增加一倍。美国对日本耍尽手段,唯一能支持胜利信心的军备尚未充实,因此利用日美谈判争取时间。

   美国根本没有考虑为避免战争在日美谈判中妥协。当时,美国的军备已有所充实,所以《赫尔备忘录》完全是高压性的。其苛刻条件令人张口结舌,是地地道道的最后通牒,是无法接受的。美国是明知日本不能接受才提出来的,已决心对日一战。

   美国是这样玩弄诡计的:美国今后怎样才能使自己不冒过大风险,而又能把日本引上打第一枪的立场上去。这同时也是把美国国民引向战争的手段。

   当日中战争的战火从华北蔓延到华中的上海时,石原莞尔将军曾建议不如放弃在上海的权益以结束战争,结果确定既得的侨民权益不能放弃。这次则不是放弃上海权益的问题,而是全面放弃亚洲大陆。正如印度审判官帕尔所说,这是办不到的。

   决定对美英开战

   日本处于屈服或开战的紧要关头。在此之前,日本于1941年11月4日召开了天皇亲自出席的军事参议院正式会议,19名陆、海军大、中将参议官出席了会议。其中,陆军有军事参议院议长闲院宫载仁亲王元帅等10人,海军有伏见宫博恭王元帅等9人。

   首先,永野海军军令部总长和杉山陆军参谋总长作了说明,各参议官积极提问,两位总长和首相兼陆军大臣东条英机作了答辩。

   会议中,在长期作战的预测上,东条首相在说明两年后的战局尚不清楚后,做了如下补充。

   这一点在大本营政府联席会议上也是议论的中心。尽管两年后的战局预测尚不明了,仍定下开战的决心,其理由如下:

   虽然依靠4年对华作战的战果也有办法做到容忍自重,不妄行动,但预料两年后油料将告罄;美国的战斗力和国力将显著充实,尤其是空中战斗力势必拉大与我的差距,因此要攻占南方要地是极端困难的。

   到了那个时候,美国如果积极挑战,我国只有屈服。

   今天美国的对日封锁是全面的,我们的对策是无所作为吗?我们占领的中国地区、满洲、台湾和朝鲜的动向和态度将如何呢?这样下去,日本将回到过去小日本的地位。与其束手待毙,不如打开困难局面,寻求未来的光明。在两年内控制南方要地,尽力工作,能为未来打好根基。

   1941年11月29日上午9时半,日本在皇宫举行了政府首脑和重臣的恳谈会。与会重臣有若槻礼次郎、平沼骐一郎、广田弘毅、近卫文麿、林铣十郎、阿部信行、冈田启介、米内光政等8人,均为原首相。

   政府方面出席的有东条首相(兼陆军大臣)、岛田海军大臣、东乡外相、贺屋藏相、铃木企划院总裁。枢密院议长原嘉道也特邀出席。

   对政府方面的说明进行了质疑和答辩,直到下午1时。一同陪同天皇用膳后,从下午2时起,天皇约用1个小时垂询各位重臣的意见,然后各位大臣继续恳谈到4时。

   很多人陈述了对转入长期作战后的忧虑,也有主张维持现状的。东条首相详细介绍了政府的意图,谋求大家的理解。

   最后,重臣们理解了政府的说明,认为不能不开战,激励了政府。

   接着,日本召开大本营政府联络会议,确定了关于定下战争决心的御前会议的议题。1941年12月1日下午2时,日本在皇宫东一厅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御前会议,就“对美、英、荷开战问题”聆听圣裁。全体阁僚仍破例出席了会议。

   东条首相陈述了美国一味强逼帝国单方面让步,如果屈服于美国要求,我将威信扫地,最后连帝国的生存也将陷入危殆;另一方面,A(美)、B(英)、C(中)、D(荷)的经济封锁自不待言,军事上的压力也日益加强,从我国的国力和军事方面来说已处于刻不容缓的状态。事已如此,为了自存自卫,我国不得不开战。

   东乡外相介绍说,假若接受美国的这次答复,帝国的国际地位将比满洲事变以前更低,我国的生存也将不能不陷入危境。

   海军军令部总长永野又代表统帅部表示,根据11月5日决定的《中国国策实施纲要》进行了作战准备,并处于临战状态,圣命下达即可采取作战行动。

   在说明、质疑、答辩结束后,枢密院议长陈述了意见。最后首相宣布对今天的议题没有异议。他总结说,如果圣上决心开战,则举国一致,以必胜之信念,竭尽全力达成战争之目的,以慰圣虑。至此,终于下达了对美、英、荷开战的圣裁。

   当时我国兵力为:陆军51个师和11个留守师,计212万人。海军舰艇395艘(作战舰艇230艘,其他舰艇165艘),计145万吨(作战舰艇96万吨,其他舰艇49万吨),重油450万千公升;另征用民船改装的辅助舰艇610艘,计35万吨,兵员23.2万人。此外,一般征用船舶20万吨。总吨位为美军的68%。

   陆、海军有飞机5,700架,航空汽油的储备为90万千公升。

   应勇于正视国力和作战能力的实际情况

   回顾当时反躬自问,最值得忏悔的是应勇于正视真实情况。

   我国的国力和作战能力自1937年日中战争爆发以来,是经常不能满足战争需要的。我自1939年1月列席了作战能力会议和国力会议的讨论,虽然感到作战能力和国力极不充实,但这种反映真实情况的观点动辄被嗤为胆怯,不能不懊悔太缺乏勇气了。这对身为区区大尉、少校的我来说,是不容置喙的。

   在会议上提出真实情况就会同“不战”、“反战”联系起来,尽管是在必胜信念的大前提下,同是军人应从所负职务作出自己的判断,但实在难以鼓起这种勇气。

   在日中战争中,对手是这样一个对手,我就没有那样深入地考虑问题。然而,在下决心对美作战的讨论中就不能不怀着最沉重的心情了。

   在讨论1941年9月16日御前会议决定的国策时,夜以继日地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如前所述,关于我们负责的作战能力和国力,讨论更加深入。

   正因为这是极其棘手的问题,到规定的最后期限迫近时仍然得不出结论,近卫内阁才宣布总辞职。

   东条英机内阁接替后,国策重新研究,又讨论了8天。德国进攻极其顺利的报告不断传来,但是我国国力不仅没有丝毫改善,反而每况愈下。经反复争论研究,负责国力动员的企划院总裁最后附加苛刻的条件表示有保留的赞成,从而决定对美英开战。

   其苛刻条件就是政府和大本营保证在绪战结束后的1942年春,把陆、海军为作战而征用的运输船归还政府,用于民用运输,并把这一条件订为政府和大本营之间必须绝对遵守的协议。所以,在开战初期,由于民用船舶满足不了维持国力的最低要求,只能按计划运输钢材和大米的80%,铁矿石、煤炭和盐的40%,以及其他物资的1%。企划院总裁认为虽忍受这种窘迫处境,但由于协议规定归还船舶,就能运送物资使国力恢复到1940年度水平,从而使国力足以保障尔后作战,于是才表示了赞同。

   铃木贞一把希望寄托在绪战结束后大本营把征用船舶归还政府的协议上而表示同意,实在是大错而特错。如果绪战获胜,就要扩大战果,船舶因需要增加而无法归还;相反如果绪战失利,则船舶不可能归还。总之,负责国力的一方以为用于战争的船舶在战中归还的条款会付诸实施,虽说表示了消极赞同,却缺乏常识,应该感到羞愧。

   实际情况是,在当时清一色主张开战的气氛中,难以表示国力不容开战的意思,这是不能否认的。

   说明真相实在需要勇气。

铃木贯太郎内阁与战败·第二十一

铃木贯太郎内阁与战败·第二十一作者:中原茂敏·日本出自————《大东亚补给战》出自————《战争通史》 铃木内阁成立 小矶国昭内阁接替东条内阁,任期不长,执政仅8个月,在美军冲绳登陆后,很快于1945年4月5日宣布总辞职。 4月7日,枢密院议长铃木贯太郎海军大将(千叶县人,历任海军次官、联合舰队司令官、军令部长..

小矶国昭内阁·第十九

小矶国昭内阁·第十九作者:中原茂敏·日本出自————《大东亚补给战》出自————《战争通史》 太平洋方向绝对国防圈最重要的一环马里亚纳群岛失陷后,东条内阁引咎提出总辞职。接任的小矶国昭(陆军大将)内阁在1944年8月19日的第8次御前会议上决定了下述最高方针: (一)彻底集中现有作战力量及本年度末可以用于作战的..

马里亚纳群岛争夺战·第十八

马里亚纳群岛争夺战·第十八作者:中原茂敏·日本出自————《大东亚补给战》出自————《战争通史》 仓促防御的我陆、海军 1944年2月25日,天皇任命小畑英良陆军中将任马利亚纳地区的第31集团军司令官。小畑中将于1943年5月曾任第3航空军司令官驻南方前线,同年12月搭机前往缅甸方面时,失去音讯约一周。军队不可一日..

敌军开始反攻·第十五

敌军开始反攻·第十五作者:中原茂敏·日本出自————《大东亚补给战》出自————《战争通史》 中途岛海战 1941年12月8日的偷袭珍珠港,是在山本五十六联合舰队司令官(新泻人,大将、阵亡后晋升元帅)的领导下,由第1航母编队(1941年4月10日编成。 司令官南云中一中将)的6艘航空母舰、2艘战列舰、1艘重型巡洋舰等舰艇和..

1941年12月8日日本终于对美英开战·第十四

1941年12月8日日本终于对美英开战·第十四作者:中原茂敏·日本出自————《大东亚补给战》出自————《战争通史》 日本祈祷偷袭夏威夷成功。美国如何不冒太大危险而驱使日本打第一枪的呢? 这次御前会议作出决定后,参谋总长杉山元大将即于1941年12月1日向南方军总司令官寺内寿一大将发布圣命如下: (一)帝国决定对..

本土决战的准备·第二十

本土决战的准备·第二十作者:中原茂敏·日本出自————《大东亚补给战》出自————《战争通史》 山下奉文大将指挥的驻菲律宾我军自1944年10月起,在日美决战中进行着极其壮烈的殊死战斗。1945年1月中旬,陆海军确定了本土决战的帝国陆、海军作战计划大纲。 当时,驻本土的兵力为:陆军有10个师、6个独立混成旅、1个坦..

真正的总体战体制最终未能实现·第十七

真正的总体战体制最终未能实现(续)·第十七作者:中原茂敏·日本出自————《大东亚补给战》出自————《战争通史》 1943年7月7日,大本营陆军部第15课(负责战争指导)才流露下述考虑。 今后,超越国力的军事行动,取胜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而且不能持久。统帅务须洞察并把握国力的变化。若按现状发展下去,则国力的基础将..

航空兵器在军备中从优先发展到绝对优先发展·第十六

航空兵器在军备中从优先发展到绝对优先发展·第十六作者:中原茂敏·日本出自————《大东亚补给战》出自————《战争通史》 电子器材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研制的新装备。哪个国家认为应绝对优先发展电子器材并迅速努力发展电子器材,哪个国家就最终取得战争的胜利。 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飞机与坦克都作为新式武器..

1941年9月6日通过重要的帝国国策纲要·第十二

1941年9月6日通过重要的帝国国策纲要·第十二作者:中原茂敏·日本出自————《大东亚补给战》出自————《战争通史》 1941年7月30日,我国完成对法属印度支那南部的进驻。8月1日,美国完全禁止石油出口。8月9日,我国放弃在北方对苏使用武力。8月17日,美国罗斯福总统对日本提出严重警告。 在此其间,与南方有关的所有..

军事需要与生产力扩充计划的矛盾·第十一

军事需要与生产力扩充计划的矛盾·第十一 作者:中原茂敏·日本出自————《大东亚补给战》出自————《战争通史》 在这种形势下,企划院的物资动员也非常困难。1941年度物资动员计划和过去一样迟至7月才确定,第1季度计划按1940年第4季度计划执行。而钢材供应较1940年度减少10%,自1939年起年复一年地逐步下降。 造..

真正的总体战体制最终未能实现·第十

真正的总体战体制最终未能实现·第十 作者:中原茂敏·日本出自————《大东亚补给战》出自————《战争通史》 日本迟至最重大转机的1941年,最高领导的政略和战略仍未能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1936年“二·二六”事件以后广田弘毅内阁决定的国防方针及相应的国策纲要若完全付诸实施尚当别论,但在以后短时间内又连续发..

过高估计德国和过低估计美国·第九

过高估计德国和过低估计美国·第九 作者:中原茂敏·日本出自————《大东亚补给战》出自————《战争通史》这是我在轴心国(日、德、意)和同盟国(美、英、中、法、苏)交战的第二次世界大战6年内存在的疑团。德国在欧洲战场必胜的观点是作为我方开战的一大前提而受到重视的。但是,德国却比日本更早屈服。 我就双方国力..

危机感紧迫的1941年·第八

危机感紧迫的1941年·第八 作者:中原茂敏·日本出自————《大东亚补给战》出自————《战争通史》 在内外形势激烈动荡的1940年即将结束的12月23日,我国签订日泰友好亲善条约,建立日泰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迎来了1941年。 国家总动员法的条款几乎已全部付诸实施,国民生活日益严格控制。国民在忍受中坚持,不能如实..

第二次近卫内阁和时局处理纲要的决定·第七

第二次近卫内阁和时局处理纲要的决定·第七 作者:中原茂敏·日本出自————《大东亚补给战》出自————《战争通史》 1939年1月5日平沼骐一郎内阁接替近卫内阁,接着阿部信行内阁接替平沼内阁,米内光政内阁又接替阿部内阁。在执政均半年左右的三届短命内阁之后,第二次近卫内阁于1940年7月22日,即一年半之后宣告成立..

日美通商航海条约的废除·第六

日美通商航海条约的废除·第六 作者:中原茂敏·日本出自————《大东亚补给战》出自————《战争通史》 1939年7月27日,美国通知我国废除自1895年持续44年的日美通商航海条约,于6个月后的1940年生效。 如上所述,美国自大正时期已完全持援华反日态度。在诺蒙坎事件中,日苏连续激战。在中国战场,日军攻入中国的内地..

日中战争爆发·第五

日中战争爆发·第五 作者:中原茂敏·日本出自————《大东亚补给战》出自————《战争通史》 华北、华中地区的日中紧张关系 1933年5月日中签订塘沽协定,华北地区脱离中国国民政府实行自治。我国根据该地区的重要资源,制定日、满、华北5年经济计划,实质上将华北置于日本的统治之下。蒋介石对日本逐步打入中国的行动..

从“九·一八”事变转向国防国家体制·第四

从“九·一八”事变转向国防国家体制·第四 作者:中原茂敏·日本出自————《大东亚补给战》出自————《战争通史》 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爆发,翌年3月满州国成立,1933年3月改为满洲帝国。在此期间,1932年1月发生了上海事变。犬养毅于5月巧妙地撤出军队。但在5月10日的“五·一五”事件中丧命官邸。 犬养..

富国强兵政策难以推行·第三

富国强兵政策难以推行·第三 作者:中原茂敏·日本出自————《大东亚补给战》出自————《战争通史》 国防方针的决定 1905年日俄战争结束,日本于1907年决定了国防方针及用兵纲领。 这是政府和陆海军的今后行动指针。 天皇批准国防方针及用兵纲领,保存正本。复制的5部副本分别由首相、陆军大臣、海军大臣、参谋总长..

昭和初年揭开动乱序幕·第二

昭和初年揭开动乱序幕·第二 作者:中原茂敏·日本出自————《大东亚补给战》出自————《战争通史》 1926年12月25日大正天皇驾崩,昭和元年(1926年)仅一周时间。1927年初,若槻礼次郎内阁因经济危机等原因宣告辞职。 4月20日,政友会总裁田中义一大将出任第27届首相。田中义一山口县(原长州藩)人,于1918年、1923年..

明治、大正的60年·第一

明治、大正的60年·第一 作者:中原茂敏·日本出自————《大东亚补给战》出自————《战争通史》 欧美国家对亚洲的入侵 1770年英国开始的产业革命,到19世纪末,在欧美有了很大发展。 这些先进国家,为了取得其产品的市场和原料而侵略未开发的亚洲: (一)荷兰自1596年至1757年入侵印度尼西亚。 (二)英国于1661年..

录入者声明

录入者声明 作者:中原茂敏·日本出自————《大东亚补给战》出自————《战争通史》本书系引用版,根据影印部分OCR、校对、复校、排版而成。正文部分,读者可根据下标页码直接引用,例如,XXX页第X行第X字是。 复校发现错误:错字32个,错标点8个,修订格式8处。全书字符17万,错误率在复校发现错误率在万分三。预计..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