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驱直入:利刃插进敌心脏·第三十五计

繁体

长驱直入:利刃插进敌心脏·第三十五计

作者:刘济昆

出自————《***兵法》

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时间/一九四七年六月~八月地点/鄂豫皖三省交界之大别山区策略/舍弃后方,中央突破敌阵后即长驱直入,直趋大别山区立足结果/深入***统治区之心脏地带—大别山,建立根据地 。

一九四七年七月至九月,国共相煎形势起了根本变化,即***由战略防御转入 战略进攻,***则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这一转变,是以***渡过黄河向南进攻,把战火烧到国统区为标志的。

这一转变,并非***时来运到,而有局势发展为基础。

此时,国共双方力量对比已发生巨大变化。***总兵力,已由战争初期的四百三十万人,降为三百七十万人;其正规军则由初期的二百万人,降为一百五十万人。***在整个战场上的机动兵力已经大减。这时的***,已经从战争初期的一百二十多万人,增至一百九十五万人,其中正规军超过一百万。由于共区多是农村,***不需分兵守备后方城市和供应线,机动兵力就显出优势。

***及时作出战略决策,“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彻底破坏***将战争继续引向解放区、进一步破坏和消耗解放区的人力物力、使我不能持久的***战略方针。”

战略进攻的矛头指向何处?***满脑子主意,他选定在大别山地区。

大别山,位于南京与长江中游重镇武汉之间的鄂豫皖三省交界处,是***战略上最敏感而又最薄弱的地区。那里又曾是***根据地,***再去,容易立足。***一旦长驱直入,一举插进大别山,就可东慑南京,西逼武汉,南扼长江,瞰制中原。蒋介石必不容卧榻之旁有人酣睡,必会调动其进攻山东、陕北的部队回援,同***争夺这块战略要地,这就可正中***下怀,达到其预期的战略目的。

为实现跃进大别山、夺取中原的战略计划,***作了三军配合、两翼牵制的周密部署。三军配合,即由刘伯承、邓小平率领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实施中央突破,跃进大别山;以陈毅、粟裕率领的华东野战军主力为左后一军,挺进苏鲁豫皖地区;以陈赓等率领的太岳兵团为右后一军,挺进豫西。

三支大军在长江、淮河、黄河、汉水之间的广大地区,布成品字形阵势,互为犄角,逐鹿中原,机动歼敌。同时实施西翼牵制,即由陕北***出击榆林,调动胡宗南集团主力北上,山东***则在胶东发动攻势,继续把顾祝同部往东引向海滨,以利三军的行动。

一九四七年六月三十日夜,刘伯承、邓小平率领的晋冀鲁豫地区***主力部队十二万人,在鲁西地区三百华里宽的正面强渡黄河,进军大别山,揭开全国性大进攻序幕。

蒋介石不甘示弱,于七月七日宣布全国戡乱总动员,同时集结大批兵力,欲将刘、邓大军歼灭于陇海路和黄河之间,或将其逐回黄河以北。

面对这种情况,***何去何从?

***发出指示,“进军大别山不能像北伐时期那样逐城逐地推进,而必须采取跃进的进攻样式:下决心不要后方,长驱直入,以半个月行程直趋大别山,占领大别山为中心的数十县,肃清民团,发动群众,建立根据地,吸引敌人向我进攻,打运动战。”

***分析了***跃进大别山有三个前途:一是付了代价站不住脚,转回来;二是付了代价站不稳脚,在周围打游击;三是付了代价站稳了脚。他告诫***要作充分思想准备,从最坏处着想,朝最好处努力。

渡河大军于七月中旬在鲁西南地区歼敌九个半旅后,八月上旬向南推进,攻占了豫东南、鄂东、皖东大部县城,八月二十七日到达大别山地区。此后,经过三个多月血战,建立了三十三个县的***政权,开辟了大别山根据地。这样,便在***统治心脏地区(武汉至南京之间),插进一把利刀。

八月二十三日,晋冀鲁豫***之另一部,在晋南强渡黄河,向豫西进攻。渡河军在陇海线以北,黄河以南地区,以及豫西地区,曾连续歼灭敌人,占领了豫西及豫陕边界广大地区,孤立了对方豫西重镇洛阳,并威胁潼关。

八月底,华东***主力部队,由鲁中西出津浦路、运河,向鲁西南的敌人进攻。九月八日在鲁西荷泽之沙土集歼灭敌军整五十七师,并于九月下旬越过陇海路南下,攻占了豫皖苏边区二十馀城,孤立敌方战略要点开封。

实行中央突破,采取跃进方式,打向敌方战略纵深,是击中要害,转变战争全局颇为高明决策。这种以十几万大军远离根据地,一举跃进到敌方深远后方去作战,是史无前例的独特进攻方式,是***兵法之美妙高招。

从此,***打出战争的外线,在黄河以南、长江以北、西起汉水、东迄于海的广大地区、开辟了纵横一千多里的机动作战的战场。几个月奋战,三路大军共歼敌十九万人,攻占县城一百馀座,建立了中原根据地。

一九四七年九月一日,***向***发出《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指出:“到***区域作战争取胜利的关键:第一是在善于捕捉战机,勇敢坚决,多打胜仗;第二是在坚决执行争取群众的政策,使广大群众获得利益,站在我军方面。只要这两点做到了,我们就胜利了。”

当年,***被***称为“***”,***却要***“使广大群众获得利益”,主要是分田分地。这样,就自然使数以千万计的穷人“为匪张目”。

敲头斩尾:先打狗给主子看·第四十八计

敲头斩尾:先打狗给主子看·第四十八计作者:刘济昆出自————《毛泽东兵法》出自————《现代军事理论》时间/一九五零年十月二十五日地点/鸭绿江南岸名称/韩战之“抗美援朝”序幕策略/志愿军暗渡鸭绿江,猝然伏击南韩军先头部队,采拦头、截尾、 斩腰之战法围歼之。结果/历时十馀天,共歼敌一万五千徐人,将敌军由鸭绿..

名正言顺:抗美援朝保家国·第四十七计

名正言顺:抗美援朝保家国·第四十七计作者:刘济昆出自————《毛泽东兵法》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策略/打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之口号,改称“解放军”为“志愿军”,一方面在国内激发士气,一方面争取国际舆论 看官,前文提到,毛泽东最不怕洋鬼子,不仅不怕英国佬,更不怕美国佬,他视美国佬为“纸老虎..

里应外合:众卒先当偷渡客·第四十六计

里应外合:众卒先当偷渡客·第四十六计作者:刘济昆出自————《毛泽东兵法》出自————《现代军事理论》时间/一九四九年三月~四月地点/海南岛名称/解放海南战役兵力对照/一个军与木船、帆船对十万人与军舰五十、飞机三十策略/先遣小部队偷渡,与五指山共游里应外合,再以木船、帆船渡海大规模作战结果/登陆一星期旋即..

马不停蹄:势如破竹迫敌降·第四十五计

马不停蹄:势如破竹迫敌降·第四十五计作者:刘济昆出自————《毛泽东兵法》出自————《现代军事理论》策略/继续追击,解放全中国结果/一九四九年十二月,除沿海岛屿外,全国解放渡江战役后,共军马不停蹄,继续向东南、中南和西北、西南进军,以秋风扫落叶之势,挥戈猛进。毛泽东在共军攻占上海前夕,就发出过几条指..

再贾剩勇:百万雄师过大江·第四十四计

再贾剩勇:百万雄师过大江·第四十四计作者:刘济昆出自————《毛泽东兵法》出自————《现代军事理论》时间/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日~六月二日地点/长江南岸地区名称/渡江战役兵力对照/一百万对七十万策略/乘胜追击,不予敌人喘息之机结果/强渡长江,攻占南京、上海、杭州,歼敌四十三万馀看官,毛泽东胜券在握,得寸进..

拦腰截断:先吃肉后啃骨头·第四十三计

拦腰截断:先吃肉后啃骨头·第四十三计作者:刘济昆出自————《毛泽东兵法》出自————《现代军事理论》时间/一九四八年十一月~一九四九年一月地点/华北北京天津地区名称/平津战役策略/东西并进,拦腰截断天津守军,再分割围歼结果/歼天津守军十三万人,收编北平傅作义部二十万守城部队一九四八年十一月初,辽沈战役结..

守株待兔:绝不随便贾馀勇·第四十二计

守株待兔:绝不随便贾馀勇·第四十二计作者:刘济昆出自————《毛泽东兵法》出自————《现代军事理论》时间/一九四八年十一月~一九四九年一月地点/江苏徐州名称/淮海战役策略/围困敌军二十七万人后,暂缓攻势,旨在干扰敌方主帅对战局之判断,诱其作出错误决策结果/淮海战役历时六十五天,歼灭敌军五十五万五千人。毛..

中间突破:不显示主攻目标·第四十一计

中间突破:不显示主攻目标·第四十一计作者:刘济昆出自————《毛泽东兵法》出自————《现代军事理论》到一九四九年四月,共军是如此“排座次”的——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副主席兼总司令:朱德副主席兼总政治部主任:刘少奇副主席兼代总参谋长:周恩来副主席兼副总司令:彭德怀。副总参谋长:聂荣臻、..

奔袭运动:两翼合围奏寄功·第四十计

奔袭运动:两翼合围奏寄功·第四十计作者:刘济昆出自————《毛泽东兵法》出自————《现代军事理论》时间/一九四八年十月~十一月地点/东北地区名称/辽沈战役兵力对照/七十万对五十五万策略/先克锦州,再围歼沈阳援军,乘胜追击攻陷沈阳结果/共歼敌四十七万馀人,占领会东北看官,我们说过,毛泽东的对手亦有雄才大略..

攻其一点:迅速争得主动权·第三十九计

攻其一点:迅速争得主动权·第三十九计作者:刘济昆出自————《毛泽东兵法》出自————《现代军事理论》时间/一九四八年十月地点/锦州名称/辽沈战役之锦州之战策略/攻锦州以迫沈阳、长春之敌军来援,分散其主力而围歼之结果/攻陷锦州,关闭东北大门,有利两翼作战看官,毛泽东要席卷神州大陆,当然得扩军备战。共军虽节..

能伸能缩:提前包围又拖后·第三十八计

能伸能缩:提前包围又拖后·第三十八计作者:刘济昆出自————《毛泽东兵法》出自————《现代军事理论》时间/一九四八年七月~一九四九年四月地点/山西太原名称/太原战役策略/配合全面战况,围太原而不攻陷,可取而不取结果/封锁太原半年馀,一发动攻击,五天即攻陷秋季攻势另一役是太原战役,那是另一场出色的攻坚战。..

攻城打援:节节堵击为至要·第三十七计

攻城打援:节节堵击为至要·第三十七计作者:刘济昆出自————《毛泽东兵法》出自————《现代军事理论》时间/一九四八年九月地点/山东济南名称/济南战役策略/层层围堵,防止被围之敌军窜逃,并阻截援军结果/经八昼夜攻克济南,共溃敌八万四千馀人,随即“赤化”山东全境毛泽东根据战况及时电示:“为预先准备在我军 攻..

快刀斩麻:予敌毁灭性打击·第三十六计

快刀斩麻:予敌毁灭性打击·第三十六计作者:刘济昆出自————《毛泽东兵法》出自————《现代军事理论》策略/“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一切敌人。”旨在不予敌人有些微翻身机会看官,一九四七年十月的毛泽东,气焰万丈,咄咄逼人,他发表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声称共军“现已大举反攻”、“南线我军已向长江流域进..

蘑菇战术:空城计人地皆存·第三十四计

蘑菇战术:空城计人地皆存·第三十四计作者:刘济昆出自————《毛泽东兵法》出自————《现代军事理论》时间/一九四七年地点/陕甘宁共区大本营——延安兵力对照/二万馀对二十三万策略/暂弃延安,主力隐蔽游走,伺机突袭,待敌军兵疲粮缺时予以痛击结果/历时一年馀,收复延安,歼敌十万看官,毛泽东有一句名言,务请牢记..

随机应变:将对手截成数段·第三十三计

随机应变:将对手截成数段·第三十三计作者:刘济昆出自————《毛泽东兵法》出自————《现代军事理论》时间/一九四七年二月地点/鲁中莱芜地区策略/伏击突围之敌,截成数段逐一歼灭结果/歼灭敌军七旅六万馀人二月五日,陈毅、粟裕、谭震林向毛泽东提出三个作战方案—— 第一方案,以一个纵队进攻白塔埠附近的郝鹏举部,..

大步进退:摆脱被动争主动·第三十二计

大步进退:摆脱被动争主动·第三十二计作者:刘济昆出自————《毛泽东兵法》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时间/一九四六年七月~一九四七年一月 地点/华东解放区 策略/大步前进,大步后退,摆脱被动,争取主动,大举消灭进犯敌军 结果/歼敌三十馀万人 共军按照毛泽东这一套行事,果然颇有斩获。 一九四六年七月,..

牛刀杀鸡:集中兵力歼敌军·第三十一计

牛刀杀鸡:集中兵力歼敌军·第三十一计作者:刘济昆出自————《毛泽东兵法》出自————《现代军事理论》时间/一九四六年八月~九月地点/晋冀鲁豫共区名称/定陶战役兵力对照/四个纵队十馀万人对十四个整编师约三十万人策略/以三~六倍之绝对优势乒力,逐个歼灭孤立之敌军结果/歼敌一万七千馀人,国民党军溃退看官,前面..

让开大路:占领不当眼地方·第三十计

让开大路:占领不当眼地方·第三十计作者:刘济昆出自————《毛泽东兵法》出自————《现代军事理论》策略/羽翼未丰时退出城市与交通干线,仅于偏远之农乡巩固根据地结果/乡村包围城市之策略完全成功看官,我们要研究国共相煎的历史,必须两党的史书同时找来看,进行比较,作出分析,才能真正客观地认识历史。前文提到..

养精蓄锐:候敌饥疲再割歼·第二十九计

养精蓄锐:候敌饥疲再割歼·第二十九计作者:刘济昆出自————《毛泽东兵法》出自————《现代军事理论》时间/一九四五年十月二十二日~十一月二日地点/华北平汉铁路线名称/平汉战役策略/被围困之敌军组织严密,采取逐点割歼和渗透突击,削弱敌军,再伺机一举歼之结果/被围国民党军大部被歼十月二十二日,敌军第一梯队的..

钳形夹击:先阻敌梯队增援·第二十八计

钳形夹击:先阻敌梯队增援·第二十八计作者:刘济昆出自————《毛泽东兵法》出自————《现代军事理论》时间/一九四五年十月二十一日~十一月二日地点/华北平汉铁路线名称/平汉战役策略/利用地方武装和民兵阻挠敌军前进,并干扰其后援结果/共军主力从容集结,部署战场,反被动为主动抗战胜利后,国共又开始相煎了,表面..

穷寇必追:猛烈扩大解放区·第二十七计

穷寇必追:猛烈扩大解放区·第二十七计作者:刘济昆出自————《毛泽东兵法》出自————《现代军事理论》时间/一九四五年八月策略/趁日军溃退时全力进攻敌寇,扩展解放区结果/日伪统治区多被共军收复一九四五年八月九日,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他指出,由于苏联宣布对日作战,中国抗日战争已处在最后阶..

摧坚陷阵:全面缩小敌占区·第二十六计

摧坚陷阵:全面缩小敌占区·第二十六计作者:刘济昆出自————《毛泽东兵法》出自————《现代军事理论》时间/一九四五年五月~八月策略/削弱日、伪,发展共军,缩小敌占区,扩大解放区看官,毛泽东在一九四五年四月二十四日的中共第七次代表大会上,胸有成竹,似乎胜券在握,宣称共军已成抗战主力。他慷慨激昂地说:“..

门前扫雪:挤走卧榻旁敌寇·第二十五计

门前扫雪:挤走卧榻旁敌寇·第二十五计作者:刘济昆出自————《毛泽东兵法》出自————《现代军事理论》时间/一九四四年地点/华北、华中、华南共区策略/日军进行大规模扫荡,深入共军根据地,毛泽东下令反攻,逐出日军 结果/共军乘胜追击,共区反得以扩大 看官,毛泽东遇到的军事敌手,绝非草包饭桶,“你有张良计,我..

敌进我进:深入敌后之敌后·第二十四计

敌进我进:深入敌后之敌后·第二十四计作者:刘济昆出自————《毛泽东兵法》出自————《现代军事理论》策略/深入敌占区,吸收敌军无暇顾及之衣村百姓,发展实力,骚扰驻城敌军。结果/抗战胜利,共军由数万发展为九十一万,另有民兵二百馀万,自卫军一千万。看官,要谈毛泽东兵法,是时时要谈民兵的。毛泽东经常都鼓吹..

大刀阔斧:破袭交通攻据点·第二十三计

大刀阔斧:破袭交通攻据点·第二十三计作者:刘济昆出自————《毛泽东兵法》出自————《现代军事理论》策略/集中优势兵力,于敌后破袭交通,摧毁据点结果/毙伤日、伪军三万人,俘一千七百馀人,使日、伪军淹没在大破袭的火网中,使八路军的声威大增。看官,毛泽东平生大骂国民党不下十万八千次,但他有时口骂心不骂,..

兵不厌诈:不要蠢猪式仁义·第二十二计

兵不厌诈:不要蠢猪式仁义·第二十二计作者:刘济昆出自————《毛泽东兵法》出自————《现代军事理论》策略/采取一切有利于己之手段,以求最后胜利看官,你听过宋襄公的故事吗?宋襄公是春秋时代宋国的国君。公元前六三八年,宋国与强大的楚国作战,宋兵已经排列成阵,楚兵正在渡河。宋国有一个官员认为楚兵多宋兵少,..

持久抗战:以空间换取时间·第二十一计

持久抗战:以空间换取时间·第二十一计作者:刘济昆出自————《毛泽东兵法》出自————《现代军事理论》时间策略/抗日战争不得求速胜,须作持久战,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看官,毛泽东指出抗日战争是“犬牙交错的战争”。其错综复杂的情况具体表现在哪里?毛泽东指出,具体表现为:有我军在内线和外线对敌人的夹..

迂回包围:断一指胜伤十指·第二十计

迂回包围:断一指胜伤十指·第二十计作者:刘济昆出自————《毛泽东兵法》出自————《现代军事理论》时间/一九三八年四、五月地点/山西河防兵力对照/八路军九千人对日军一个旅团策略/迂回敌后包围伏击结果/重创日军,确保河防。看官,毛泽东看问题总是与人不同,自成一格。他在分析抗日战争时,曾经妙论“包围”。毛泽..

神出鬼没:深入敌后建基地·第十九计

神出鬼没:深入敌后建基地·第十九计作者:刘济昆出自————《毛泽东兵法》出自————《现代军事理论》名称/敌后游击战策略/在敌后全面建立游击根据地,重创日军结果/以少数兵力牵制日军数倍部队。看官,毛泽东到陕北后,就明确提出抗战方略 。一九三七年九月二十五日,他指示周恩来:“整个华北工作,应以游击战争为唯..

东西突击:主力使用于侧面·第十八计

东西突击:主力使用于侧面·第十八计作者:刘济昆出自————《毛泽东兵法》出自————《现代军事理论》时间/一九三七年十月地点/山西忻口名称/忻口会战兵力对照/国共联军对日军策略/共军主力于日军后侧方骚扰,破坏其交通补给线结果/日军补给切断,被迫败退。一九三七年十月二十五日,毛泽东在延安接见英国记者贝特兰,..

领土流动:打不赢敌人就走·第十七计

领土流动:打不赢敌人就走·第十七计作者:刘济昆出自————《毛泽东兵法》出自————《现代军事理论》策略/无胜战把握时,不死守固定领土、固定作战线。看官,毛泽东这个人,用反语来说,堪称“诡计多端”,他提倡运动战。这是怎么回事?原来,他首先看准红军作战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没有固定的作战线。“作战线的不固..

瓮中捉鳖:第一仗务必打赢·第十六计

瓮中捉鳖:第一仗务必打赢·第十六计作者:刘济昆出自————《毛泽东兵法》出自————《现代军事理论》策略/形势不利时先行退却,避敌主力。一旦窥见敌方弱点,有把握战胜才打第一仗,务求一战而胜,壮己势,挫敌势,先声夺人看官,毛泽东在宣传时,常说红军“伟大”,但在打仗时,他却强调红军“弱小”。要以弱胜强,殊..

退让一步:察敌破绽再进攻·第十五计

退让一步:察敌破绽再进攻·第十五计作者:刘济昆出自————《毛泽东兵法》出自————《现代军事理论》策略/战略退却,形势弱时先予退让,保存军力,静待反攻时机,再一举溃敌。看官,毛泽东在陕北的第二年,即一九三六年,著书立说,写成一本可以与古代《孙子兵法》媲美的兵书:《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这本书集毛..

得手回师:停战议和共抗日·第十四计

得手回师:停战议和共抗日·第十四计作者:刘济昆出自————《毛泽东兵法》出自————《现代军事理论》时间/一九三六年二月~三月。地点/山西汾河河谷地区。名称/红军东进抗日及讨伐卖国贼阎锡山。兵力对照/一万二千对七个师。策略/高喊抗日口号,制造舆论。得手后立即回师,呼吁停战议和。结果/消灭阎锡山七个师 ,歼一..

深入不毛:敌方无从摸底细·第十三计

深入不毛:敌方无从摸底细·第十三计作者:刘济昆出自————《毛泽东兵法》出自————《现代军事理论》时间/一九三五年/八月地点/甘肃大草地策略/出敌之意,化不可能为可能结果/穿越大草地,摆脱包围网,免除被歼灭之危机。一九三五年八月十七日,毛泽东指挥红军过大草地:目的是陕西省北部。毛泽东首先指示先遣团:“北..

兵贵神速:三步并作两步走·第十二计

兵贵神速:三步并作两步走·第十二计作者:刘济昆出自————《毛泽东兵法》出自————《现代军事理论》时间/一九三五年地点/四川大渡河策略/以急行军制敌机先,抢占要塞结果/强越大渡河。红军渡过金沙江后,继续北上。通过大凉山彝族地区后,继续向大渡河挺进。看官,太平天国名将石达开,又号“了了”,意为“成功便了..

瞒天过海:三十六计第一计·第十一计

瞒天过海:三十六计第一计·第十一计作者:刘济昆出自————《毛泽东兵法》出自————《现代军事理论》时间/一九三五年一月~五月地点/贵州、云南、四川兵力对照/三万对数十万策略/制造烟幕,隐藏动向结果/突破围堵,渡金沙江入四川。看官,春风得意马蹄疾,人逢喜事精神爽,自古而然,毛泽东也不例外。他刚刚掌握中共党..

万里长跑:战略转移保实力·第十计

万里长跑:战略转移保实力·第十计作者:刘济昆出自————《毛泽东兵法》出自————《现代军事理论》时间/一九三四年十月~一九三五年十月,共三百六十八天地点/从江西出发至陕西止,历十一省、二万五千华里名称/二万五千里长征策略/大撤退,大转移结果/虽丧失根据地,但保住实力,伺机翻身。一九三四年十月,中央红军主..

寸土不争:将欲取之先予之·第九计

寸土不争:将欲取之先予之·第九计 作者:刘济昆出自————《毛泽东兵法》出自————《现代军事理论》时间/一九三三年~一九三四年地点/江西苏区红军中央根据地名称/反国民党第五次围剿红军总指挥/李德、博古兵力对照/十万人对一百万大军、二百架飞机策略/面对绝对优势敌人,不固守死阵线,必先放弃土地、转进待机, 以..

诱敌深入:避其主力打虚弱·第八计

诱敌深入:避其主力打虚弱·第八计 作者:刘济昆出自————《毛泽东兵法》出自————《现代军事理论》时间/一九二一年七月~九月地点/江西苏区红军中央根据地名称/反国民党第三次围剿兵力对照/三万对三十万策略/诱敌深入,择虚而噬结果/历时三月,共歼国民党军三万馀,缴枪一万四千。从一九三一年七月开始,蒋介石自任..

将来兵挡:游击战加运动战·第七计

将来兵挡:游击战加运动战·第七计作者:刘济昆出自————《毛泽东兵法》出自————《现代军事理论》时间/一九三一年五月地点/江西苏区红军中央根据地名称/反国民党第二次围剿兵力对照/三万对二十万策略/以机动转进分散敌方主力,再伺机逐一歼灭结果/历时十五天,五仗全胜,缴枪两万馀看官,毛泽东还有一首词《渔家傲·..

捕鱼撒网:随时打开又收拢·第六计

捕鱼撒网:随时打开又收拢·第六计作者:刘济昆出自————《毛泽东兵法》出自————《现代军事理论》另一首是《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旧貌换新颜。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可上..

草木皆兵:党与群众军事化·第五计

草木皆兵:党与群众军事化·第五计作者:刘济昆出自————《毛泽东兵法》出自————《现代军事理论》时间/一九二九年八月地点/江西井冈山名称/黄洋界保卫战兵力对照/二个连对一个师策略/充分利用地形及动员地方民众结果/确保井冈山看官,毛泽东有首词《西江月·井冈山》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

敌进我退:隐势藏形山林中·第四计

敌进我退:隐势藏形山林中·第四计作者:刘济昆出自————《毛泽东兵法》出自————《现代军事理论》时间/一九二八年地点/江西永新兵力对照/两营兵力对国民党军十一个团策略/利用山险地形和广大民众掩护,采四面游击战术结果/牵制国民党军二十五天。那年五月,毛泽东提出了他的兵法中最重要的十六字诀—— 敌进我退,敌..

武装割据:石头击破大水缸·第三计

武装割据:石头击破大水缸·第三计作者:刘济昆出自————《毛泽东兵法》出自————《现代军事理论》时间/一九二七年~一九二九年地点/江西三湾村、井冈山策略/先在农村建立武装力量,再以乡村包围城市,扩展地盘结果/建立红色政权的雏形看官,毛泽东放弃进攻长沙的军事行动,是不想以卵击石,避免工农革命军全军覆灭,..

逼上梁山:枪杆子里出政权·第二计

逼上梁山:枪杆子里出政权·第二计作者:刘济昆出自————《毛泽东兵法》出自————《现代军事理论》时间/一九二七年地点/湖南省策略/将工农武装化整为零,就地潜伏,等待时机结果/保存了工农武装的实力。看官,一九二七年夏,国共两党反目相煎,中共指蒋介石之“清党”为“反革命政变”,大批共产党人被杀。毛泽东本来..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